A. 特斯拉要在上海建廠嗎
關於特斯拉國產的消息,每個月總有那麼一波,這節奏幾乎趕上月更了。就在今天(月26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對特斯拉正與上海市政府洽談建廠的消息給予了正面回應。
高峰表示,特斯拉目前正就建廠事宜與上海市政府有關部門進行溝通,但其並未透露是否會允許特斯拉獨資建廠。
高峰稱,對外國投資者來華投資,特別是在高新技術、節能環保、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領域投資,中方始終持歡迎態度。中國將大幅度放寬市場准入、擴大對外開放,切實保護外商合法權益。
事實上,特斯拉對在華國產有較強需求。
「首先,特斯拉在我國銷售要繳納稅率為25%的關稅;其次,從國外進口入華後,特斯拉還需在倉儲、物流等環節上有大量花費,而國產後可降低這些費用。」水旭指出,在特斯拉的全球銷量中,中國市場的銷量佔比已從2014年的8%提升到2017年前9個月的近20%,中國市場對特斯拉的重要性與日俱增。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正對新能源汽車給予強力支持,「雙積分」政策已正式落地,不少車企都面臨較大壓力。若特斯拉落地國產,還可通過出售積分來獲得額外「收入」,此前在美國市場,特斯拉就曾靠此收獲頗多。
對此,業內有觀點指出,落地中國這一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將有助於特斯拉早日實現盈利。
此外,特斯拉一直受到產能掣肘,這也是其急於在華建廠的一大原因。今年7月28日,在Model 3上市時,特斯拉表示其訂單已超過50萬輛,但實際上,特斯拉遭遇了嚴重的「生產瓶頸」,第三季度僅生產了260輛Model 3,並僅交付了220輛,遠遠落後於原定的1500輛計劃。
同時,中國市場巨大的消費潛力,也讓特斯拉建廠計劃不得不提速。有業內人士認為,特斯拉如能國產,將很有可能成為一條真正的「鯰魚」,對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形成沖擊。
這對自主品牌車企,特別是新興造車企業來說,或許並不是個好消息。一位新興造車企業內部人士就曾向記者表示,特斯拉一旦國產,若價格能夠下探到30萬元,那麼對國內的多數造車新勢力來說,將面臨很大壓力,一批中小車企可能會倒下。
B. 特斯拉美國工廠暫時關閉,但上海工廠產能已超疫情前
受美國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特斯拉美國工廠不得不暫時停產,而上海工廠已全面復工,每周產能恢復到3000輛。
特斯拉對外事務副總裁陶琳向媒體表示,得益於各級政府給予的支持,目前上海工廠產能已經超過疫情之前,二期工程建設也在全力推進。
中國在疫情期間盡全力支持特斯拉在華業務,馬斯克現在想必感受到了美國家鄉無法給予的「中國愛」。
特斯拉上海工廠去年12月開始交付國產Model3。據路透見到的一份特斯拉提交給上海市政府的文件顯示,特斯拉計劃增加上海工廠的生產線,並增加電池組、電機和電機控制器的產量,以推動供應鏈本地化。
在達到年底零部件供應全部國產化的前提下,特斯拉上海工廠第二階段的目標是將年產能增加到25萬輛。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C. 特斯拉三大工廠在哪裡
特斯拉第一超級工廠位於美國內達華州,特斯拉第二超級工廠位於美國紐約,特斯拉第三超級廠位於上海。
美國內達華州特斯拉工廠是特斯拉自建的第一座超級工廠,於2014年6月完成並投產。由於這個工廠限制公眾參觀,這個工廠比較神秘,沒有太多信息公布。但是這個工廠主要生產動力電池、Powerwall和Powerback。
美國紐約特斯拉工廠是在2016年收購solarcity的工廠而獲得的,此工廠主要生產太陽能屋頂,每周可以生產1000套屋頂設備,其作用配合Powerwall和Powerback使用。
上海的特斯拉工廠主要生產Model 3和Model Y,Model 3的產能是25萬輛,而Model Y的產線在2021年剛剛投產,產能也將達到25萬輛。
特斯拉上海工廠:
特斯拉上海工廠已在2020年開始量產,計劃最初年產能約為生產25萬輛汽車和電池組,並逐漸形成年產5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生產規模。特斯拉的資金主要來源於亞洲債券市場,而其投資在之前不會有任何重大變化。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在中國生產汽車將大大降低特斯拉汽車的成本,而在上海建設工廠將幫助特斯拉避開最高達40%的關稅,因此可以讓特斯拉更好地進入中國市場。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特斯拉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正式落地 初期產能25萬輛
D. 特斯拉憑借什麼在上海建超級工廠
最近「鋼鐵俠」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很忙。7月9日,Space X創始人、特斯拉首席執行官伊隆·馬斯克把研製的迷你「潛艇」運往泰國欲救援13名被困的泰國足球少年,少年們被及時救出,馬斯克最後沒趕上救援。7月10日清晨,馬斯克發推稱,「(設備)我們留在這兒了,以備不時之需。」
「實際上,特斯拉產能增長也非常快。如果以2014年2.35萬輛的產能為例,3年後的2017年產能已經達到10萬輛了,照此計算,這三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65%」。上述特斯拉內部人士透露,如果照此速度,2021年投產時,特斯拉年產能也可以達到年產50萬輛。
該人士表示,2018年特斯拉產能已經有所提升,將達到十幾萬輛。在上海建立首家海外超級工廠,「這是面向亞太地區,不僅僅局限於中國」。
多位特斯拉人士表示,而且生產model3的產能目前正在解決,中國首批model3車主將於今年提車。就像豐田、大眾等車企在進駐中國市場時,主要生產中低端車那樣,而不是在中國主要生產高端品牌雷克薩斯,因此,未來的產能依賴於model3。
有媒體報道稱,針對特斯拉在華建廠的問題,剛從德國回來的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示:「加州溫室里的花朵,到中國來未必能適應激烈充分的市場環境。我歡迎特斯拉到中國建廠,這證明了中國市場的重要性,也給消費者更多選擇。
但最終勝利一定屬於中國汽車品牌。也許是蔚來,也許是其它企業,特別是新造車勢力中,創業/創新成功的,會代表中國汽車企業取得勝利。」
公開資料顯示,蔚來汽車從去年3月宣布與ADAS巨頭Mobileye達成合作,並計劃於2020年推出L4級別的自動駕駛汽車。
E. 特斯拉剛剛在上海交付了首批15輛中國製造的汽車
上海-特斯拉(TeslaInc.)即將調查第二次是否是埃隆·馬斯克(ElonMusk)的魅力所在,該公司大膽預測該公司可以生產和銷售多少輛汽車。
這家電動汽車製造商周一在上海附近的新數十億美元工廠組裝的首批15輛Model3轎車移交給了該工廠的公司員工,這是該工廠在美國以外的第一家工廠。特斯拉於2017年7月在加利福尼亞開始生產轎車時採用了相同的方法,向員工交付了其首批Model3。
知情人士說,隨著該公司開始使用更多的本地零件並降低成本,該公司明年可能會將本地組裝的轎車的價格降低20%或更多。
製造總監宋說,上海工廠目前使用的零件中約有30%來自本地,公司計劃到2020年底將零件增加到100%。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F. 特斯拉為什麼在上海設廠
中國,地大物博、人傑地靈,大家網上開玩笑編段子,都喜歡用天朝上國來形容它。
在汽車領域,中國市場,世界第一大市場。
我們已經見到過中國市場拯救了無數的車企,並讓它們發揚壯大。
從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中,更多的是涉及技術開發,或許是為在華建廠提前組建人才隊伍。事實上,其上海有限公司的成立並不是特斯拉在華成立的第一家主要從事研發的機構,在2017年10月18日,特斯拉就在北京注冊成立了特斯拉(北京)新能源研發有限公司,新公司注冊資本金為200萬美元。而這一次,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的注冊資本達到了一個億。
特斯拉確實要在中國建廠,而且政策對它的限制也越來越少。
自從2017年特斯拉建廠傳聞「一波三折」之後,業界對於特斯拉在華的舉措十分「敏感」。盡管中國政府已經決定放開汽車行業的外資股比限制,但是在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下,特斯拉在華建廠似乎面臨更大困難,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特斯拉的股價也是波動劇烈。
總之,在特斯拉今年 Q1 財報會議上,馬斯克主動提到「我們很快會宣布中國超級工廠的地址」,另外根據馬斯克透露,關於特斯拉在中國建廠的確切信息最遲不會晚於今年第四季度。
2018年,特斯拉究竟能否給出更多建廠的確切信息,應該會成為一個業界關注的重點。
而另一面,你能看出來,特斯拉過的並不如意
之所以在北美抵押生產特斯拉Model 3的工廠,是因為要解決自身巨大的資金壓力。
據路透社援引內部知情人士消息稱,特斯拉改變與銀行的借款協議條款,該修正案並非出自於銀行方面的要求,而是由特斯拉公司自行決定。
毫無疑問,弗里蒙特工廠是特斯拉目前能夠提供給銀行作為抵押的一項寶貴財產。這座位於美國加州的特斯拉工廠,佔地面積達到530萬平方英尺,與此同時,更是面向大眾市場的緊湊轎車Model 3的生產地,被視作是特斯拉實現盈利的關鍵。
目前,特斯拉正在「艱難」提高Model 3車型的產能。四月初,為了增強投資者信心,特斯拉強調Model 3在今年一季度產能增加一倍,預計第二季度產能將達5000輛每周,即年產能可達25萬輛。而一季度末Model 3的實際單周產量達2020輛,雖然突破了2000輛,但仍不及該公司此前預期的周產2500輛。
「特斯拉仍將在未來幾年內繼續燒錢。」這是整個業界公認且確實存在的事實。
在此前幾個季度連續虧損後,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曾向投資者承諾,公司將在第三季度扭虧為盈。與此同時,他還強調,特斯拉不需要額外融資,但這番言論顯然並沒有「取信」於華爾街,多數投資者及分析師認為,特斯拉將在今年年底前籌集更多資金。
事實上,新一輪融資可能代價高昂。去年,為了幫助Model 3順利量產,特斯拉曾發售過價值18億美元的垃圾債券,但如今,該債券價格暴跌,僅為面值的87%,收益率為7.7%。
總之,特斯拉現在的日子,依然是不好過,而且愈發不好過。當然了,還是那句話,作為一家美國政府高度扶持的企業,預言特斯拉將死,總是有點空穴來風。
把兩件事串到一起看看
特斯拉目前面臨的問題是,核心車型,特斯拉Model 3的產能遲遲無法提升,面臨眾多問題。而且,想要讓企業迅速的起死回生,不僅僅要解決Model 3的產能,更要解決轉化銷量等等問題。
而這一切的解決辦法,似乎,最好的方式,就是在中國進行國產。
給出一個親民的價格,增強自身的配套,而且若能在中國市場中享受到新能源的相關政策,那翻身指日可待。
勞斯萊斯,這個114年歷史的超豪華車巨頭,都禁不住中國市場的誘惑,開足馬力,僅僅用了3年就趕工出了一台最強SUV,庫里南。
面對中國本土越來越多的新能源造車勢力涌現,我想,特斯拉對於中國市場的急切,同樣不少。
G. 特斯拉在中國有幾個工廠
截止2021年4月,特斯拉在中國只有1個工廠。
2018年美國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公司成功以9.73億元的價格摘得上海臨港裝備產業區Q01-05地塊864885平方米(合計1297.32畝)的工業用地,並與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簽訂土地出讓合同,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在上海臨港地區實質性落地。
該廠主要生產Model 3和Model Y,Model 3的產能是25萬輛,而Model Y的產線在2021年剛剛投產,產能也是25萬輛。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在中國生產汽車將大大降低特斯拉汽車的成本。而在上海建設工廠將幫助特斯拉避開最高達40%的關稅,可以讓特斯拉更好地進入中國市場。
(7)美國在上海生產電動汽車擴展閱讀:
特斯拉第一超級工廠位於美國內達華州,這是特斯拉自建的第一座超級工廠,於2014年6月完成並投產。由於這個工廠限制公眾參觀,這個工廠比較神秘,沒有太多信息公布。但是這個工廠主要生產動力電池、Powerwall和Powerback。
特斯拉第二超級工廠位於美國紐約,是在2016年收購solarcity的工廠而獲得,這個工廠主要生產太陽能屋頂,每周可以生產1000套屋頂設備。其作用配合Powerwall和Powerback使用。
特斯拉第四超級工廠位於德國柏林。特斯拉在德國柏林的超級工廠正快速建設中,按照特斯拉此前計劃,柏林工廠計劃2021年7月建成投產,生產的Model Y也將於2021年交付。但廠地尚未獲得進一步清理森林和建設油漆車間的許可,有可能工期會往後延遲。
H. 美國已經生產特斯拉汽車了。中國能生產電動汽車嗎國內的汽車廠商不願意也不會開發電動汽車吧
中國完全可以生產像特斯拉一樣的電動車,只不過沒有人有這樣的眼光,國人的思維方式完全不一樣所以自主汽車這么多年沒什麼發展。比亞迪E6就是典型的代表,定位一點都不準確。E6為什麼賣不動?因為它沒有競爭力,如果和同價位的車比性能的話,可能比亞迪會輸得很慘。再看特斯拉,雖然很貴,但是在同價位的轎車裡面,它的性能和質量完全勝出。如果比亞迪能造出特斯拉一樣的車一樣會火,不管你賣多少錢,不管你造低端,還是高端,都要讓消費者覺得買你這個車對得起這個價格
I. 上海有哪些電動汽車生產商
上海燃料電池汽車動力系統有限公司(簡稱: 上燃動力)是由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同濟企業管理中心、上海科技投資公司、上海工業投資(集團)公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於2001年12月出資成立的,注冊資本為三千七百四十五萬元人民幣。公司現位於上海市嘉定區。
上海燃料電池汽車動力系統有限公司是以開發電動汽車為核心業務,以技術服務、市場營銷為支撐的一家高科技公司。「十五」期間,本公司聯合國內大型汽車整車企業, 高校和科研開發機構, 共同承擔國家863電動汽車重大專項——燃料電池轎車項目,同時開展了混合動力汽車、汽車輔助系統和汽車電器電子等項目的研究、開發與試制。隨著國內外對新能源汽車重視和支持, 以及中國汽車行業產品自主開發的興起, 為了進一步貫徹國家能源與環保戰略,提升「十一五」863項目科研實力,公司在擴大企業業務規模的同時,將大力開發人力資源
產品:
純電動汽車:奇瑞S18、T11純電動汽車
混合動力:華晨中華混合動力汽車
燃料電池汽車:上海大眾領馭燃料電池轎車(服務於北京奧運、美國加州運行)
上汽榮威、上海牌燃料電池轎車(服務世博會VIP用車)
奇瑞東方之子燃料電池轎車
長安志翔燃料電池轎車
一汽奔騰燃料電池轎車
申沃燃料電池城市客車(聯合國開發計劃署)
J. 美國特斯拉會在中國建廠嗎
會 時間可能在2020年左右(美國特斯拉在中國建廠能更好的控製成本本和提高銷售額還很符合國內的要求對國內市場就是一劑強心針能刺激國內市場還能幫助特朗普(特朗普在美國不是老大他還是會美國大佬們的要求的)鞏固自己在政府的地位)
最近的消息是:特斯拉和上海就在上海建製造工廠達成協議,特斯拉正就時間等公告細節和上海商議。
而根據媒體從知情人士處了解,特斯拉的將會以獨資的形式在上海自貿區建立工廠,這次的談判成功是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斡旋成果。如果在華建廠之事確定,特斯拉將成為國內首個獨資建廠的汽車外企,中國的工廠保守估計將為特斯拉電動車的生產降低 20% 的成本。
如果確定在中國建廠,那麼特斯拉的中國工廠基本上到 2019 或者 2020 年就能開工,一下子就能極大降低特斯拉車型的量產壓力,同時也降低了特斯拉車型跨國運輸的壓力,因為目前所有特斯拉車型都在美國生產,並出口到其他國家,還是個成本挺高且低效的過程,在中國建廠直接能降低中國市場的供應難度。
另一方面,中國市場作為目前世界上第二大新能源市場,加上中國政府對於新能源車型的推動政策,中國市場未來 3-5 年的新能源車消費市場依然會進一步提升。盡管目前在純電動高端車型上特斯拉處在絕對領先的地位。但各家傳統車廠已經將中國定位了新能源車型落地銷售的首要市場,特斯拉不得不趕緊跟上,在中國地區建廠。
為了中國市場,特斯拉甚至不惜對自己車型的設計進行改變,在中國市場推出增加了新國標充電插口的車型。既然車型都本土化定製了,在中國市場,並將中國生產的車輛重點供應亞太市場,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一旦建廠中國的汽車廠家可要做好准備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