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歷史上票據大案都有哪些
農行逾39億票據被偷天換日,震驚了監管層,但讓市場人士更擔心的是,這些被盜取的票據是否重新貼現抑或被打包成互聯網金融產品賣給了普通投資者,套現進入了股票市場。
「太陽底下無新事,類似手法早已有之。」對於農行案件,上海一監管層人士感嘆。更大的隱憂是,與此前票據詐騙資金大多用於放貸不同,此次套取的資金是否流入股市成為監管最大隱憂:如果票據貼現資金高杠桿流入股市,可能真的血本無歸,而流入股市的規模到底有多大,又基本無從統計。
中國農業銀行1月22日晚間發布公告,近日,農業銀行北京分行票據買入返售業務發生重大風險事件,經核查,涉及風險金額為39.15億元。此前的報道提及,這些票據被換成報紙存在了銀行保險箱里。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統計數據,截止2015年12月底,金融機構的票據融資規模是45838.17億元,占各項貸款的5%左右,較2014年底的29232.99億元,增加了16600多億元。
而杭州一票據中介人士則認為,真實的民間票據交易規模可能是央行數據的10倍以上,銀行票據在票據中介手中可能層層快速倒手,傳統的票據中介可能是賺票據貼現的差價,非法的做法則是套取資金放放高利貸抑或進入股市。
正規中介也希望市場良性循環
所謂票據業務,目前使用較多的是銀行承兌匯票,實質是一種貸款業務。如A企業需要購買B企業的貨物,但資金不夠,就可通過到銀行存保證金的方式,要求銀行開具承兌匯票付款給B企業。承兌匯票最長期限為6個月。在這其中,B企業可能不希望到6個月後才拿到錢,就可到銀行或者第三方機構貼現,提前拿到錢。由此衍生開,票據可能多次轉手,變成一種融資工具。
而票據中介,則是在銀行之間從事期限錯配、貼現等業務公司的俗稱。
對於目前風險事件爆發,所有銀行驟然收緊票據業務,讓正規中介日子也不好過。
上述杭州中介就提到,農行這樣的風險事件越早爆發越好,有助於加大違法成本,使得市場良性循環。正規的做法可以用自有資金收票或買斷,大一點的中介可以做資金錯配,跟銀行配合,風險大,收益也大。小的中介就從企業收票,賣給銀行或者同行,當天進出賺差價。
但是更令人擔心的是票據資金進入股市。
據中信建投證銀行業分析師券楊榮分析,通過票據貼現余額與上證指數的對比,兩者間有強烈的正相關性,如2010年-2011年票據下滑幅度相對較大,是由於限貸令對貸款總額的限制。
楊榮表示,由於票據融資期限較短,投資資產流動性通常較強。一旦預計監管收緊,這些資產就可能會提前出售。在此情景下,相關違規資金就可能及早平倉脫身或提前賣出相關資產,以收回現金,確保票據融資資金鏈不斷。因此,股市、債市可能面臨短期資金外流。
對此,另一票據中介告訴澎湃新聞,2015年確有不少票據融資資金作為場外配資資金進入股市,杠桿最高者甚至達到1:15,配股指的杠桿甚至可能更高(比如10倍資金杠桿,加上期貨本身的幾倍杠桿)。股市內現在尚有後一批進入市場的資金。
也就是說,如果銀行全面收緊了票據融資,可能會給股市帶來蝴蝶效應。
歷史上票據大案並不少
農行此次涉案規模達39.15億元,被媒體稱之為最大案件之一,但據公開資料,就在前幾年大案並不少。
比如:2010年齊魯銀行票據詐騙案涉案金額101億元,牽涉多家銀行及多個國企高管,全案共形成1883本案卷,為司法史上罕見。並導致齊魯銀行董事長、行長、監事長三把手同時被罷免,這在中國銀行業史上都不多見。
齊魯銀行金融詐騙案「曝出是在2010年12月6日,當時齊魯銀行在受理業務咨詢過程中發現一存款單位所持」存款證實書系偽造引發的案件。
本案的主角劉濟源涉嫌貸款詐騙罪、金融憑證詐騙罪、票據詐騙罪和詐騙罪,涉案金額101億元,其中涉嫌詐騙銀行100億元,涉嫌詐騙企業1.3億元。
「案件的基本原理是:該業務經理與劉濟源勾結開具了有瑕疵的存單,將該存單抵押貸款,貸款獲得的現金再去存款,循環往復,以此做大存貸款規模。」知情人士介紹,而初始入庫的存單可能真實,後經出庫再入庫的存單就有很大水分。這種手法可以方便銀行製造業績,大規模且長期的操作,必然有銀行高層的默許。
最終,劉濟源的資金鏈陷入緊張,成為拆東牆補西牆的資本游戲。在定期存款到期、後續資金未跟上時,劉濟源不得不四處協調展期,勉力維持。2010年12月6日,齊魯銀行在受理業務過程中發現一存款單位所持「存款證實書」系偽造之後報警,這個騙局終於敗露。
該案涉案方法同北農行十分類似。
如果你以為101億已經是天文數字,更有2012年900億的蕭山「5·14」 票據大案,金額沖破天際,該案是民間票據業務風險的一次引爆,被稱為地下「票據經紀」行業的一次洗牌。
一家名為潤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蕭山企業,它僅僅靠著「一票」生意,非法大肆倒買倒賣「承兌匯票」,賺得盆滿缽滿。根據警方初步核查,這些窩點總計非法經營額達900餘億元,為近年來發現的涉案金額最大的非法票據貼現案。
這種所謂的票據中介公司,非法從事沒有真實貿易的融資性票據流轉業務。他們將各種渠道低價收購的票據安到一個「有名無實」的空殼企業頭上,偽造貿易合同,開具虛假發票,製造出相互貿易的假象,以迎合銀行合規審查,再從該企業賬上周轉獲得貼現資金,牟取差價,形成事實性的支付結算中介。
㈡ 農行爆發 38 億元票據窩案,作案人員是怎麼操作的
您好!
中國農業銀行北京分行2名員工已被立案調查,原因是涉嫌非法套取38億元票據,同時利用非法套取的票據進行回購資金,且未建立台賬,回購款其中相當部分資金違規流入股市,而由於股價下跌,出現巨額資金缺口無法兌付。由於涉及金額巨大,公安部和銀監會已將該案件上報國務院。
據了解,案件的大致脈絡是,農行北分與某銀行進行一筆銀行承兌匯票(下稱銀票)轉貼現業務,在回購到期前,銀本票應存放在農行北分的保險櫃里,不得轉出。但實際情況是,銀本票在回購到期前,就被某重慶票據中介提前取出,與另外一家銀行進行了回購貼現交易,而資金並未回到農行北分的賬上,而是非法進入了股市。"農行北分保險櫃中原來封包入庫保存的票據則被換成報紙。"一位接近農行北分的人士對此證實。
《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某國有大行出現38億元巨額票據事件,某票據中介機構以「一票多賣」的方式從銀行內套取資金。該事件在票據市場颳起一輪風暴,導致票據利率大幅上漲。
近日,銀監會辦公廳下發了《關於票據業務風險提示的通知》(銀監辦發[2015]203號),對票據市場普遍存在的問題都予以風險提示。文件發出後,多家大行進行緊急自查,暫停部分票據業務操作,對市場造成不小的流動性壓力。
分析指出,票據是中小銀行融資的主要工具之一,如果大行對票據業務風險管控更加嚴格,可能一定程度上削弱想小銀行利用票據融資的能力,進而加劇中小銀行的資金緊張。此外,如果票據利率持續上升超過債券利率,則又變成對銀行更有吸引力的資產,進而壓縮銀行對債券的需求。
《21世紀經濟報道》稱,涉事銀行存放在庫中的票據在到期前被中介轉賣給了另外一家銀行。到期後錢並沒有到賬,並且庫中的票據被換成了報紙。不過,這一細節並未得到相關部門核實。
流動性風暴
在春節前後市場資金短缺的背景下,此次「票據風暴」也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流動性緊張。華創證券分析師屈慶、齊晟、吉靈浩表示,近期票據利率也出現了快速反彈,值得關注。從數據上,票據利率的反彈既有資金緊張的影響,也可能和近期大行加大對票據業務風險管控有關。
1月20日,票據直貼市場屢次漲價,漲幅超30個基點,轉貼市場亦大漲30基點左右。《21世紀經濟報道》稱,多家大行總行對票據業務作出風險提示,暫停了對部分機構的票據業務。
華創證券指出,票據是中小銀行融資的主要工具之一,如果大行對票據業務風險管控更加嚴格,可能一定程度上削弱想小銀行利用票據融資的能力,進而加劇中小銀行的資金緊張。此外,如果票據利率持續上升超過債券利率,則又變成對銀行更有吸引力的資產,進而壓縮銀行對債券的需求。
票據類理財產品也受到了沖擊,年化最高收益達到7%,遠高於新發的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據《南方都市報》,浙商銀行負責票據業務的管理人士表示,銀監會《通知》對包括互聯網平台在內的票據中介機構的影響更大。
流動性缺口
盡管市場對降准呼聲越來越高,但央行近期更多採用公開市場操作的方式來熨平資金面,預期中的降准幾度延後。
近日,央行通過MLF、SLO、逆回購等政策工具連續向市場投放流動性超過萬億。今天早些時候,央行剛剛向市場投放4000億逆回購操作。本周累計凈投放4750億元,為三年來最大規模,上周凈投放規模為400億元,周凈投放環比增10倍。
不過這些還遠遠不夠。華創測算稱,當前短期資金缺口規模約在2萬億左右。國信固收董德志團隊則預計,補充規模需要達到2.4萬億附近,目前截止春節前合計公開市場操作次數為5次,每次需要至少5000億28天期品種來補充。
㈢ 票據法案例分析題
案例一:
1、王某應當承擔票據責任。根據《票據法》第4條之規定,所謂票據責任,是指票據債務人向持票人支付票據金額的義務。同時根據《票據法》第14條之規定,票據上其他記載事項被變造的,在變造之前簽章的人,對原記載事項負責;在變造之後簽章的人,對變造之後的記載事項負責,因此其應當承擔責任。
2、張某無需承擔票據責任,其是票據權利人;
3、不會導致票據失效,這是因為票據行為具有獨立性,根據《票據法》第14條規定票據上有偽造、變造的簽章的,不影響票據上其他真實簽章的效力,因此票據並不失效。
4、方某背書記載的事項為背書附條件,所附條件無效。根據《票據法》第三十三條 背書不得附有條件。背書時附有條件的,所附條件不具有匯票上的效力。
5、吳某與林某對保證責任分擔的約定對方某無效,但是對吳某與林某有效。本案中的保證責任為吳某與林某對楊某承擔連帶責任。
6、本匯票未承兌。根據《票據法》第四十三條 付款人承兌匯票,不得附有條件;承兌附有條件的,視為拒絕承兌。
案例二:
1、戊不可以向乙公司主張票據權利,因為乙背書時註明了「禁止轉讓」。根據《票據法》第二十七條之規定,出票人在匯票上記載「不得轉讓」字樣的,匯票不得轉讓。如果轉讓後不得向背書人主張票據權利。
2、丁某的保證行為有效。根據《票據法》第六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票據上簽章的,其簽章無效,但是不影響其他簽章的效力。
3、丁在背書欄記載的性質為附條件的保證行為。其保證行為有效仍需承擔連帶責任,所附條件無效。根據《票據法》第四十八條 保證不得附有條件;附有條件的,不影響對匯票的保證責任。
4、可以。因為票據行為具有獨立性。依據為《票據法》第十三條 票據債務人不得以自己與出票人或者與持票人的前手之間的抗辯事由,對抗持票人。
5、假設甲乙的買賣合同被認定無效,乙不可以向甲行使票據權利,因為二者之間具有直接的債權債務關系,基礎法律關系無效票據債務人是可以此進行抗辯的。依據為《票據法》第十三條第二款,票據債務人可以對不履行約定義務的與自己有直接債權債務關系的持票人,進行抗辯。
㈣ 杭州900億票據案是怎麼回事在哪能看到相關報道
典型的黑吃黑
㈤ 郵儲銀行爆79億票據案是怎麼回事
郵儲銀行爆79億票據案 12家機構共被罰沒2.95億元
近日,經過立案、調查、審理、審議、告知、陳述申辯意見復核等一系列法定程序,銀監會統籌協調相關銀監局依法查處了郵儲銀行甘肅武威文昌路支行違規票據案件,對涉及該案的12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計罰沒2.95億元。
下一步,銀監會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依法查處銀行業大要案,堅持違法必究、糾查必嚴,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
㈥ 郵儲銀行爆79億票據案12家機構共被罰多少
郵儲銀行爆79億票據案 12家機構共被罰沒2.95億元
近日,經過立案、調查、審理、審議、告知、陳述申辯意見復核等一系列法定程序,銀監會統籌協調相關銀監局依法查處了郵儲銀行甘肅武威文昌路支行違規票據案件,對涉及該案的12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計罰沒2.95億元。
下一步,銀監會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依法查處銀行業大要案,堅持違法必究、糾查必嚴,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
㈦ 天津銀行上海分行7.8億票據案細節曝光,這起案件造成了哪些損失
四年前的天津銀行上海分行出現了巨大紕漏,八個銀行職員,里外聯合騙取了數十億,事情暴露後,經過社會各方的不斷努力,最終追回來大部分錢財,但是仍然有7.8億並沒有追回,這在當時影響非常大。現在,一紙審判文書,將四年前的層層迷霧撥開,事情的真相最終大白天下。這么看來,這起案件,從經濟上,共損失了二十億;從社會公共資源上,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去抓捕犯罪人員歸案;從銀行本身來說,損失了員工、失去了部分信譽、管理的缺失。
一個銀行,最重要的就是信譽,對用人,也應該是一次不忠,百次不用。這次出現了這么大的紕漏,可見銀行自身的管理有缺失,對員工的篩選用人有不足之處。社會上對票據業應該加強管理和整改。這起案件,在經濟上、社會上、管理上都損失極大,要牢記教訓。
㈧ 江蘇11億發票驚天大案為何驚動公安部
2017年8月16日,一起公安部督辦的特大虛開增值稅專用fa票案成功被破,抓獲犯罪嫌疑人6名,凍結涉案銀行賬戶500餘個,價稅合計11億余元,涉案稅款2億余元,成功追回稅款500餘萬元。
至此,該案主要犯罪嫌疑人均已到案。經查,犯罪嫌疑人王某糾集他人,虛構成立商貿有限公司等27家,先後為深圳、廣東、海南、江西、河南等地數十家企業虛開增值稅專用fa票,稅價合計11億余元。
截至目前,該案6名犯罪嫌疑人已有3人被批捕,3人被公訴,其他涉案人員已上網追逃
㈨ 挪用票據資金11億元能判多少年
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
,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本單位資金歸個人使用或者借
貸給他人,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或者雖未超過
三個月,但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進行非法活
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單位資金數
額巨大的,或者數額較大不退還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有期徒刑。
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中從事公務的人員
和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
企業以及其他單位從事公務的人員有前款行為的,依照本
法第三百八十四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㈩ 河南鄭州分行華信支行1.3億元票據大案是怎麼回事
《財經》雜志特別報道:工行爆發1.3億票據大案
一筆1.3億元票據詐騙案使工行河南鄭州華信支行陷入全面危機,並揭示票據業務高速增長的潛在風險
一筆總計1.3億元的票據詐騙案,使工商銀行票據業務的重鎮、位於河南鄭州的華信支行,處於前所未有的危機當中。
據深知內情的人士告訴《財經》,11月1日,華信支行有7人被警方調查。此前一天,10月31日下班後,工行河南分行召集華信支行全體94名員工開會,宣布39名聘用員工全被清退。接下來,華信支行並入工行河南省分行營業部,是"非常有可能的事情"。
據悉,9月29日即已進駐的工行河南省分行檢查組已達41人之多,包括從洛陽、周口等分支機構抽調的12人,組成會計、資金、稽核三個組,資金組是審查的重點。另有7人直接來自工行總行。
這一切始於9月底,廣東省珠海市。中國建設銀行珠海市分行麗景支行的行長向警方自首。
數日後,數千里外的河南省鄭州市,中國人民銀行鄭州中心支行召集各家銀行開會,通報了中國工商銀行河南省分行直屬的華信支行「被騙」案件。在此前後,珠海、鄭州兩地警方展開了司法調查。
與此前大多數票據詐騙案不同,此次涉案的雙方均為中國最大的商業銀行所屬的分支機構,金額之大也是罕見的。此案已經引起中國人民銀行主管部門、河南省政府的關注。
把相隔數千里的兩家金融機構聯在一起的,是兩張金額分別為5000萬元和8000萬元的商業承兌匯票。
——某企業簽發兩張商業承兌匯票,金額分別為5000萬元和8000萬元,時間相隔六天;所謂商業承兌匯票,指由付款人或收款人簽發,經付款人承兌,在指定日期無條件支付確定金額給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
--建行珠海分行麗景支行為該企業的這兩張商業承兌匯票作貼現,即按貼現利率扣除一定費用後向該企業支付票面資金;但是,據數位鄭州當地銀行界人士告訴《財經》,建行麗景支行實際並未向該企業發放資金,建行麗景支行行長參與作案,造成貼現已經完成的假象。
--今年4月初,建行麗景支行將這兩張商業承兌匯票轉貼現到工行華信支行,在扣除轉貼現利息之後,建行麗景支行從工行華信支行獲得了1.3億元左右的資金,並承諾在票據於8月份到期後從工行華信支行回購。
--八九月間,建行麗景支行未回購票據,於是案發。
建行珠海分行有關人士告訴記者,警方初步的判斷是"麗景支行行長個人參與了金融詐騙","與建行本身關系不大"。他說,該支行行長使用了不合法的賬戶和私刻的公章,而且珠海分行並未將辦理轉貼現和票據回購業務的許可權下放給任何下屬支行,有關這兩筆匯票的交易也未在建行的賬面上有任何體現。
據對調查進展有了解的人士告訴《財經》,這是一起由華信支行票據部一張姓客戶經理與建行珠海分行麗景支行行長相勾結進行的金融詐騙。
華信支行辦理票據轉貼現而放出的1.3億元中,張某將近4000萬元打給其姐夫所在公司競標北京一房地產項目,因該項目需要資金遠超此數而未能成功。這部分資金已追回1000餘萬元。
另有8000萬元轉貼現資金也未打入建行珠海分行麗景支行賬戶,而是打入鄭州市商業銀行下的某個帳戶,再轉入建行麗景支行行長指定的賬戶,一說是用於投資某機場。
事實上,之所以兩方聯手進行此宗對虛假貼現匯票的轉貼現,其目的即在於套取1.3億元資金,假如資金投向能快進快出,鏈條不斷裂,能在匯票到期日前歸還,則此事很可能就此無聲無息。
此事案發是在9月間,在到期日之前,工行華信支行向建行麗景支行即已催款,未果。後華信支行內部人員直接舉報到工商銀行總行,由此出現雪崩。
工商銀行華信支行雖處於鄭州,但向以票據業務知名於全國銀行業,其前身是1992年底成立的"華信資金市場",規模曾經做到全國第二;1996年1月建立全國統一的同業拆借市場後,華信資金市場也隨之撤銷,於1997年變為工行河南省分行華信支行。1999年,華信的存款規模不到15億元,而貼現業務量達到131億元,轉貼現44億元,再貼現62億元,票據簽發超過20億,利潤7000多萬元。
華信對於工商銀行票據業務的發展起過舉足輕重的作用。2000年11月,工商銀行在上海成立第一家全國性票據專營機構,此後其他銀行紛紛效仿。據說,這個想法也是來自華信支行原任領導。據熟悉票據業務的銀行業人士說,華信堪稱"票據業的黃埔軍校",多個商業銀行票據部門的骨幹人員出身於華信。
據悉,總共1.3億元的票據是分成數筆流出的,按照程序要有5個關卡把關,但是都沒有發現問題。
一家商業銀行鄭州分行的票據部經理告訴記者,辦理轉貼現手續需要履行相當多的手續:查轉出行營業執照、經營許可證;核實辦理該業務的對方來人的身份;檢查授權書,即行長的職能授權書;轉出行提供票據原件;提供正規增值稅發票和供銷合同,一般是復印件,大額的可能需要提供原件;轉出行在查詢書上蓋章,表示查詢有效,復印件上要加蓋銀行結算業務專用章或票據業務專用章;貼現憑證復印件上要有企業章和銀行蓋章,銀行加蓋結算部門的專用章,表明貼現業務做完。此外,在貼現申請中,還有企業的財務章或法人章。商業承兌匯票轉貼現還需要轉出行出具保證函或承諾函,承諾到期如果企業不能還款,銀行償還。
一位熟悉工行華信支行票據業務的人士稱,按照流程,一般是票據送到後,票據業務部經理先把關,「他們應能看出70%的問題";資產管理部要派人到實地核實,兩家銀行簽署票據回購協議的程序應當是非常嚴格的。資金匯出須由資金部經理根據協議審核,還要經過主管的行級負責人批准。票據在資產管理部的驗證處存放,以鑒定真偽。所有這些環節的把關者都應當是非常富於經驗的銀行業者,但他們竟然沒有發現問題。
據《財經》了解,警方的調查仍在進展中,取證開始於10月20日前後,被調查者遍及資產管理部、票據業務部、資金部,甚至包括支行的行級負責人。
據了解,工商銀行此次自查范圍除華信支行外,還包括另一在鄭州的票據業務窗口經緯支行。「從早上到晚上一兩點,加班在查」,也發現了上億元的商業承兌匯票問題。
與工行華信支行-建行麗景支行案同時案發的還有農業銀行河南南陽分行下屬的方城支行票據案。據記者了解,警方在10月中旬開始介入此案,原任行長被調查。據知情者稱,這筆票據業務發生在方城支行與工行華信支行之間,看起來是正常的一筆業務,但已逾期數月。
河南銀行系統此輪票據業務案發之前,從今年上半年開始,審計署從江西派人到河南進行檢查,重點是工商銀行,曾發現與華信支行有關的2.5億元票據業務手續不全,所幸這些資金業已追回。
記者從中國人民銀行鄭州中心支行了解到,鄭州票據市場今年1至9月累計票據貼現2055億元,同比增加1198億元,其中銀行票據貼現1947億元,商業票據貼現107億元。中國人民銀行鄭州中心支行貨幣信貸處處長李傑說,"今年年中,新增貸款中21%來自貼現貸款,而目前的比例增長到31%---今年1至9月新增人民幣貸款464億元,新增票據貼現就有148億元。"而工行的票據業務在鄭州市遙遙領先。今年1至9月,工行累計貼現1255億元,而建行累計貼現為306億元,中行僅58億元,農行也只有23億元。業內人稱,華信支行去年僅銀行承兌匯票業務累計貼現規模就已超過500億元。
票據業務的迅猛增長,也是今年以來銀行業的一個引人注目的現象。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2003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今年前三季度,票據融資迅猛增長,票據貼現增加4579億元,同比多增加2916億元;1至8月,累計辦理票據承兌1.7萬億元,1至7月,企業累計簽發商業匯票14764億元,增長78.7%;累計票據貼現和再貼現23355億元,增長1.1倍。
不過,這些盛景幾乎可以肯定將不會繼續。10月下旬,工商銀行總行下文全面整頓河南分行的票據業務。其他商業銀行們也都開始對票據業務風險進行重新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