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工商銀行2009年資產負債表分析
資產負債
會計年度 2009-12-31
現金及存放同業款項 157,395,000,000.00
貨幣資金 --
其中:客戶資金存款 --
存放中央銀行款項 1,693,048,000,000.00
結算備付金 --
其中:客戶備付金 --
貴金屬 2,699,000,000.00
拆出資金 77,906,000,000.00
交易性金融資產 20,147,000,000.00
衍生金融資產 5,758,000,000.00
買入返售金融資產 408,826,000,000.00
應收利息 --
應收保費 --
應收代位追償款 --
應收分保帳款 --
應收分保未到期責任准備金 --
應收分保未決賠款准備金 --
應收分保壽險責任准備金 --
應收分保長期健康險責任准備金 --
保戶質押貸款 --
定期存款 --
發放貸款及墊款 5,583,174,000,000.00
存出保證金 --
代理業務資產 --
應收款項 1,132,379,000,000.00
預付款項 --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949,909,000,000.00
持有至到期投資 1,496,738,000,000.00
長期股權投資 36,278,000,000.00
存出資本保證金 --
投資性房地產 --
存貨 --
固定資產 84,626,000,000.00
在建工程 8,693,000,000.00
無形資產 --
其中:交易席位費 --
長期待攤費用 --
固定資產清理 --
獨立帳戶資產 --
遞延所得稅資產 18,696,000,000.00
其他資產 108,781,000,000.00
資產總計 11,785,053,000,000.00
向中央銀行借款 --
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存放款項 931,010,000,000.00
短期借款 --
其中:質押借款 --
拆入資金 70,624,000,000.00
交易性金融負債 15,831,000,000.00
衍生金融負債 7,773,000,000.00
賣出回購金融資產款 36,060,000,000.00
吸收存款 9,772,749,000,000.00
代理買賣證券款 --
代理承銷證券款 --
應付帳款 --
應付票據 --
預收款項 --
預收保費 --
應付手續費及傭金 --
應付分保帳款 --
應付職工薪酬 20,772,000,000.00
應交稅費 28,626,000,000.00
應付利息 --
代理業務負債 --
預計負債 --
應付賠付款 --
應付保單紅利 --
保戶儲金及投資款 --
未到期責任准備金 --
未決賠款准備金 --
壽險責任准備金 --
長期健康險責任准備金 --
長期借款 --
應付債券 75,000,000,000.00
獨立帳戶負債 --
遞延所得稅負債 178,000,000.00
其他負債 147,496,000,000.00
負債合計 11,106,119,000,000.00
實收資本(或股本) 334,019,000,000.00
資本公積 102,156,000,000.00
減:庫存股 --
盈餘公積 37,484,000,000.00
一般風險准備 84,222,000,000.00
未分配利潤 117,931,000,000.00
少數股東權益 5,041,000,000.00
外幣報表折算差額 -1,919,000,000.00
非正常經營項目收益調整 --
歸屬母公司所有者權益(或股東權益) 673,893,000,000.00
所有者權益(或股東權益)合計 678,934,000,000.00
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或股東權益)總計 11,785,053,000,000.00
⑵ 中國工商銀行股票的分析報告
沒有一千字 但是字字千金
現價買進 黃金中線
⑶ 誰能提供工商銀行資產負債表的分析
下載個股票行情分析軟體
按F10 里邊有財務分析
上邊有報表的日期
⑷ 分析中國工商銀行股份的基本面,政策面,技術面!
公司是我國第一大商業銀行,擁有最大的資產規模,最廣泛的國內分銷網路,最龐大的客戶基礎,最先進的信息科技平台,是國內硬體實力最強的商業銀行。工行市場地位突出,據德國《法蘭克福匯報》日前報道,在全球銀行市值排行榜上,中國工商銀行名列第一。
二級市場上,該股走勢較為穩健,依託均線震盪走高,因遭遇半年線的阻力近兩個交易日出現高位調整。總的來說,在節後的反彈中,該股累計漲幅有限,在降息等利空效應逐步消化後,後市可能醞釀補漲,建議適當關注。
⑸ 急急急,誰能提供工商銀行資產負債表的分析呀,謝謝
http://stock.business.sohu.com/q/zcfzb.php?code=601398
這個網址就復是工制行的資產負債表,別忘記給我加分哦!
⑹ 求一份對工商銀行資產質量最新的詳細分析
2005年 中國商業銀行總資產達到30萬億元人民幣,四家國有商業銀行市場份額佔55%
2005年中國國有商業銀行穩步發展,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總資產由169320.5億元增至191532.2億元,增長13.1%,總資產占銀行業金融機構的53.3%。各項負債由162146.2億元增至 183695.2億元,增長13.3%,占銀行業金融機構的53.3%。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建設銀行的總資產達45857.42億元
中國銀行是中國的第三大銀行,2005年末總資產為47400億元
中國工商銀行是中國資產規模最大的商業銀行,2005總資產達6.4萬億元人民幣
截至2005年末,中國農業銀行資產總額達47710.19億元
中國銀行
中國銀行業務覆蓋傳統商業銀行、投資銀行和保險業務領域,並在全球范圍內為個人客戶和公司客戶提供全面和優質的金融服務。中國銀行主營商業銀行業務,包括公司、零售和金融機構等業務。零售業務主要針對個人客戶的金融需求,提供基於銀行卡之上的全套服務。而金融機構業務則是為全球其他銀行,證券公司和保險公司提供諸如國際匯兌、資金清算、同業拆借和託管等全面服務。目前在外匯存貸款、國際結算、外匯資金和貿易融資等領域仍居領先地位。根據2003年英國《銀行家》按核心資本排名,中國銀行列全球第十五位,居中國銀行業首位,是中國資本最為雄厚的銀行。
建設銀行
建設銀行在基本建設貸款、流動資金貸款、房地產金融、工程造價咨詢、項目融資、貿易融資、投資咨詢、財務顧問等傳統業務領域中擁有優勢,同時開拓新的營銷渠道,先後開辦了代理性、擔保性、咨詢類和基金託管等中間業務,利用信息科技手段開發銀行卡和網上銀行等新產品。產品種類已從以往存款、貸款和結算發展到目前銀行卡類產品、電子銀行類產品、代理業務類產品、資金類產品等十幾大類,數百個品種。建設銀行的產品與服務不斷跨越傳統業務和服務領域,藉助科技與網路優勢向更新的領域拓展。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擁有中國最大的客戶群, 約1億個人客戶和810萬法人賬戶。2003年末個人消費貸款余額達4075億元,個人住房貸款市場份額居國內第一;牡丹卡發卡量9595萬張,消費額973億元,2003年累計實現票據交易16771億元;人民幣結算市場份額達45%,在證券、期貨市場上的清算份額保持在50%以上;中國工商銀行還是國內最大的資產託管銀行,託管基金共28隻,託管總資產581億元。
中國工商銀行擁有中國最先進的科技水平。在數據大集中工程的基礎上,2003年工商銀行成功投產了全功能銀行(NOVA)系統,加上為個性化服務提供技術基礎的數據倉庫,共同構成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金融信息技術平台,為業務和管理的進步提供了強健的動力。
中國工商銀行經營范圍包括:辦理人民幣存款、貸款和消費信貸,居民儲蓄,各類結算,發行和代理發行有價證券,代理其他銀行委託的各種業務,辦理外匯存款、貸款、匯款,進出口貿易和非貿易結算,外幣及外幣票據兌換,外匯擔保和見證,境外外匯借款,外幣票據貼現,發行和代理發行外幣有價證券,代辦即期和遠期外匯買賣,徵信調查和咨詢服務,辦理買方信貸,國際金融組織和外國政府貸款的轉貸,以及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其他規定批準的業務
中國農業銀行
目前中國農業銀行網點遍布中國城鄉,成為國內網點最多、業務輻射范圍最廣的大型國有商業銀行。業務領域已由最初的農村信貸、結算業務,發展成為品種齊全,本外幣結合,能夠辦理國際、國內通行的各類金融業務。目前主要包括:(1)人民幣業務。吸收公眾存款;發放短期、中期和長期貸款;辦理國內外結算;辦理票據貼現;發行金融債券;代理發行、代理兌付、承銷政府債券;買賣政府債券;從事同業拆借;買賣、代理買賣外匯;提供信用證服務及擔保;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務等。(2)外匯業務。外匯存款;外匯貸款;外匯匯款;外幣兌換;國際結算;外匯票據的承兌和貼現;外匯借款;外匯擔保;結匯、售匯;發行和代理發行股票以外的外幣有價證券;買賣和代理買賣股票以外的外幣有價證券;代客外匯買賣;資信調查、咨詢、見證業務
----------------
國有商業銀行的改革歷程:
我國國有商業銀行改革是階段式向前推進的。我曾在不同場合對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的歷史階段進行過分析。二十多年來,國有商業銀行改革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一)1984—1994年的專業化改革階段
1984年以前,我國實行的是「大一統」的銀行體制。1984年,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從中國人民銀行中分設出中國工商銀行,加上專營外匯業務的中國銀行和原行使財政職能的中國人民建設銀行,以及1979年恢復的中國農業銀行,這四家銀行成為國家專業銀行,人民銀行則專門行使中央銀行職能。自此,中國形成了各司其職的二元銀行體制。
(二)1994—2003年的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改革階段
1994年,國家成立了三家政策性銀行,實現了政策性金融與商業性金融的分離;1995年,頒布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明確國有商業銀行是「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負盈虧、自我約束」的市場主體。至此,四家專業銀行從法律上定位為國有獨資商業銀行。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同年11月中央召開了第一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隨後陸續出台了一系列國有商業銀行改革措施,主要包括:中央財政定向發行2700億元特別國債,專門用於補充四家銀行資本金;將13939億元資產剝離給新成立的四家資產管理公司;取消貸款規模,實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強化法人管理、績效考核等。
這一階段,許多先進理念和方法開始引入,經營績效和風險內控機制逐步建立,外部行政干預明顯弱化。但就總體而言,這一階段的改革主要在梳理內外部關系、引進先進管理技術、處置不良資產等層面上進行,尚未觸及到體制等深層次問題。
(三)2004年開始的國家控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改革階段
2003年底,黨中央、國務院決定,選擇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進行股份制改革試點,並動用450億美元外匯儲備注資,希望籍此從根本上改革國有商業銀行體制。此次改革總體上分為三個步驟,一是財務重組,即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消化歷史包袱,改善財務狀況。財務重組是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的前提和基礎。二是公司治理改革,即根據現代銀行制度的要求並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對銀行的經營管理體制和內部運行機制進行改造。公司治理改革是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的核心和關鍵。三是資本市場上市,即通過在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進一步改善股權結構,真正接受市場的監督和檢驗。資本市場上市是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的深化和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