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煤炭企業價值分析

煤炭企業價值分析

發布時間:2021-08-11 12:02:11

㈠ 煤炭的煤炭分析

——優勢
2010年下半年,隨著國家政策的實施,煤炭產業集中度將明顯提高,產業結構得到優化,煤炭工業的規模化、機械化、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為煤炭產業優化升級奠定了重要基礎。
——劣勢
技術及安全水平落後。由於我國煤層賦存條件復雜,井工開采比例大,中小型礦井數量多,導致了煤炭開采技術水平的多層次性,煤礦整體技術水平和安全生產水平還相對落後,煤炭 資源潔凈開發利用研究起步晚,技術不夠成熟,大量煤炭直接燃燒而造成的環境污染還相當嚴重。要解決煤炭工業健康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必須依靠技術進步與創新,全面提升煤炭工業 的整體技術水平。
——機會
根據低碳經濟策,國家淘汰煤炭落後產能,甚至關閉小煤礦,不準新建煤礦,更有利於上市公司減少競爭,有利於提高集中度,有利效益的大幅提高。
——風險
新技術應用風險。環境與氣候變化問題對煤炭消費構成嚴重的壓力,為了解決該問題對煤炭行業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需要大力發展潔凈煤技術和煤炭的產品加工轉化等技術。
潔凈煤技術,主要包括煤炭的洗選、脫硫燃燒等,已經有相對比較成熟的技術,但是還面臨低氮燃燒和固炭技術的開發應用,存在較大困難。

㈡ 煤礦企業文化價值理念

煤礦企業文化建設的

理論思考行業性質的自身需要。文化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手段,文化管理正成為世界企業界發展的潮流。由於煤炭行業本身屬於高危行業,遵章至尊的理念已成為行業共識。規章制度再完善,也總有覆蓋不到的地方,只有文化的力量能引導職工自覺遵守和執行規章、統一思想規范行為。在總結了歷史上事故經驗教訓和系統分析行業特點的基礎上,煤炭企業在加強制度建設和職工培訓的同時,逐漸開始將文化建設作為統一職工思想,加強安全生產管理的手段。

建設豐富精神文明成果的需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職工素質的提高,煤礦企業幹部職工在追求高品質物質生活的同時,也渴望追求豐富的精神生活,參與企業發展決策的意願、審美觀、生活品位和對事物的是非辨別能力也不斷增加,廣大幹部職工對企業未來的美好憧憬和對企業文化建設的渴求,也迫切需要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提升和改善礦井形象,促進礦井發展。

資源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煤炭資源是不可再生的,惟有精神的力量生生不息。只有通過構建具有煤炭特色的具有強大生命力的企業文化,從一個全新的視角抓住管理的核心要素——人,最大限度激發人的潛力,「在人的頭腦中挖掘出新的資源」,用文化的力量、創新的思維、開闊的視野和開拓的精神探尋資源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才能推動礦井的長足發展,並為其他煤炭企業提供參考和借鑒。煤礦企業文化建設的

實踐探索理論界將企業文化分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質文化三個層面的內容。進行煤礦企業文化建設的實踐探索,也要從這三個方面出發。

(一)以塑造企業核心價值觀為導向,切實抓好企業精神文化建設。精神文化為企業和企業員工的一切行為提供價值觀上的指導和心理上的支撐,是企業行為的內在驅動力,是企業文化的核心。精神文化建設內涵豐富,但其最關鍵的內容則是企業核心價值觀建設。所謂企業核心價值觀,實際上指的是企業的核心理念,它至少包括企業是什麼、企業為什麼、企業現在怎樣、企業如何發展等方面的內容。只有取得了一致的認識,認為企業的存在是有意義的,自己的工作是有價值的,員工才有可能從內心深處熱愛自己的崗位和工作,才有可能將努力工作當作實現自我價值的必由之路,從而實現員工個人利益和企業整體利益的完美統一,而這必將給企業的發展帶來長遠而巨大的發展後勁。多年來,我們引導廣大幹部職工,以「站在曹礦看曹礦,站在肥礦看曹礦,放眼全國看曹礦」和「差距在哪裡,發展在何處」為主題展開學習研討,面對當前全國煤炭形勢趨好,煤炭價格持續高位運行的環境,全面分析煤炭儲量逐減、采場接續緊張、產量超幅較為困難等自身實際,確立了「加大開拓保大接續,優化布局保小接續,提高裝備保高產高效」的發展規劃,並抓住當前良好的市場機遇,大力實施精煤戰略,加大精煤洗選銷售力度,啟動了「實施大規模技術改造,增強礦井整體實力」工程,確保礦井保持了強勁的發展勢頭,使生產經營有了較大提高。同時,通過倡樹「以誠信立礦、以科技興礦、以制度管礦、以文化治礦、以人才保礦、以和諧系礦」的企業理念和「以人為本聚合力,幹事創業促發展,謀篇布局創一流,搭建平台建家園」的發展理念,凝聚了職工的士氣,推動了企業發展。

(二)以完善各項規章制度為著力點,切實抓好企業制度文化建設。企業文化建設的實質是實現企業文化管理,而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效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沒有效率的企業必將被市場淘汰的。核心價值觀固然具有如此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但如果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只有軟性和隱性層面的價值觀建設,而沒有硬性和顯性層面的制度建設,那麼在某些情況下,員工就會覺得手足無措、無所適從,而一旦員工的日常行為失去明確和統一的准則,實現企業高效運轉就會變成一句空話。那麼如何實現企業的效率最大化?無規矩不成方圓,這就要靠企業文化建設中的制度文化建設。制度文化建設不是盲目的。在企業管理中,規章制度的制定、實施、改善或廢除,一方面必須和企業的核心價值觀相適應,具體體現核心價值觀,且通過獎懲等措施保證核心價值觀的要求得到貫徹;另一方面,制度文化建設還必須從企業發展的現實需要出發,從是否有利於革除弊端、堵塞漏洞、強化管理、維護公平出發。總之,優秀的制度文化建設,應該是企業核心價值觀和企業現實發展需要的有機統一。多年來,曹庄礦倡導「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固化於制」的制度文化創建理念,從「管理好人、監督好事、規范好權、控制好錢」等事關企業管理過程中的一系列問題和對策入手,進一步健全完善「議事制度,內部經濟分配、資金管理制度」,推行以「責任落實」為中心的管理模式,推進精細化管理的深化落實,嚴肅責任追究制度的落實,做到各項工作有目標、有考核、有獎懲、有落實,使得制度建設更加完善、更加全面、更加充實,對弘揚企業核心價值觀、約束員工行為、規范企業管理、提高企業運轉效率,發揮了顯著的作用。

(三)以樹立良好社會形象為主線,切實抓好企業物質文化建設。精神文化是物質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精神基礎,制度文化是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制度保障,物質文化是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設的物質條件。企業文化建設中所指的「物質文化」與我們通常所講的「物質文明」有很大區別。企業的物質文明,通常指的是這個企業所創造的經濟效益、社會財富、生產力等,實際上可以等同於企業的「中心工作」。而企業的「物質文化」建設,則是企業文化建設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屬於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范疇,它必須體現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和制度要求,必須藉助各種有形的載體和活動,它的最終目標是樹立企業良好的外在形象。它不是「中心工作」,而是為更好地完成「中心工作」服務的。如果將企業物質文明建設等同於物質文化建設,認為只要努力創造經濟效益、做好中心工作,就等於在進行企業物質文化建設了,這在實際操作中很容易抹煞物質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致使企業物質文化建設無法落到實處,甚至完全被忽略,因此就無法為企業精神文化建設和制度文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持。近年來,曹庄煤礦把學習作為轉變思想、更新觀念的重要手段,引導全礦幹部職工認真學習、系統思考、科學決策,把「學習型」企業建設貫穿、滲透、融合到生產經營全過程,特別通過組織開展「書香曹礦」讀書活動,搭建起了全員學習的平台。在此基礎上,倡導「樓與樓相對我們就是近鄰,戶與戶相連我們都是親人」的和諧理念和「尊老愛幼、團結互助、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道德新風尚,構建人人互敬互愛,互幫互助,共建和諧的「沒有血緣關系的曹庄礦大家庭」。還通過辦公樓、工業廣場、職工宿舍區的環境美化,廣播電視、網路等宣傳專欄的開辟,努力打造企業文化建設陣地,緊貼企業發展實際和時代發展脈搏,大力傳播精神文化、宣傳重大實事要聞、公布各類規章制度、弘揚先進人物及典型事跡,營造了濃厚的宣傳氛圍,收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㈢ 對煤炭市場現狀的分析

2020年全球煤炭需求下滑,產量下降,國際煤炭貿易萎縮,煤炭價格在上半年大幅下降。隨著歐美發達國家綠色能源替代水平進一步提升,以及亞洲地區相對強勁的經濟增長帶動的煤炭消費增長,預計未來幾年,煤炭出口和消費重心向亞洲轉移的趨勢將更加明顯。

2020年全球煤炭產量有所下降

2017-2019年全球煤炭產量逐年增長,但增速呈現下降趨勢,到2019年全球煤炭總產量達到79.21億噸。2020年,中國煤炭經濟研究會初步測算全球煤炭產量同比下降了4%左右,新冠疫情對全球宏觀經濟的巨大打擊進一步導致煤炭產量有所下滑。

煤炭市場發展趨勢分析

在歐美市場,綠色可再生能源快速替代煤炭,近幾年歐美國家的煤炭消費持續下降,2020年美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首次超過燃煤發電量,全年煤炭消費量下降21%;歐盟國家煤炭消費量下滑幅度更大,歐盟27國2020年煤炭進口量下降32.7%。

在亞洲市場,例如越南、印尼和南亞的印度、巴基斯坦等國,煤炭消費量還有增長潛力。2020年,越南、巴基斯坦的煤炭進口量均實現正增長,印尼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煤炭產量和消費量雖然都出現下降,但疫情稍有緩和後,馬上加快了燃煤電廠的建設步伐。

從整體來看,全球范圍的煤炭出口和消費重心逐漸向亞洲轉移趨勢明顯。

—— 以上數據及分析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煤炭物流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㈣ 煤炭指標分析

煤炭的常用指標
一、水分(M )

煤的水分分為兩種,一是內在水分(Minh ) ,是由植物變成煤時所含的水分;二是外水(Mf ) ,是在開采、運輸等過程中附在煤表面和裂隙中的水分.全水分是煤的外在水分和內在不分總和。一般來講,煤的變質程度越大,內在水分越低。褐煤、長焰煤內在水分普通較高,貧煤、無煙煤內在水分較低。

水分的存在對煤的利用極其不利,它不僅浪費了大量的運輸資源,而且當煤作為燃料時,煤中水分會成為蒸汽,在蒸發時消耗熱量;另外,精煤的水分對煉焦也產生一定的影響。一般水分每增加2 % ,發熱量降低100kcal/kg(大卡/千克);冶煉精煤中水分每增加1 % ,結焦時間延長5 一10min .

二、灰分(A )

煤在徹底燃燒後所剩下的殘渣稱為灰分,灰分分外在灰分和內在灰分。外在灰分是來自頂板和夾研中的岩石碎塊,它與採煤方法的合理與否有很大關系。外在灰分通過分選大部分能去掉。內在灰分是成煤的原始植物本身所含的無機物,內在灰分越高,煤的可選性越差。灰是有害物質.動力煤中灰分增加,發熱量降低、排渣量增加,煤容易結渣;一般灰分每增加2% ?發熱量降低10okcal / kg 左右。冶煉精煤中灰分增加,高爐利用系數降低,焦炭強度下降,石灰石用量增加;灰分每增加1 % ,焦炭強度下降2 % ,高爐生產能九下降3 % ,石灰石用量增加4 % .

三、揮發分(V )

煤在高溫和隔絕空氣的條件下加熱時,所排出的氣體和液體狀態的產物稱為揮發分。揮發分的主要成分為甲烷、氫及其他碳氫化合物等。它是鑒別煤炭類別和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一般來講,隨著煤炭變質程度的增加,煤炭揮發分降低。褐煤、氣煤揮發分較高,瘦煤、無煙煤揮發分較低。

四、固定碳質最(FC )

固定碳含量是指除去水分、灰分和揮發分的殘留物,它是確定煤炭用途的重要指標。從100減去煤的水分、灰分和揮發分後的差值即煤的固定碳含量。根據使用的計算揮發分的基準,可以計算出干基、乾燥無灰基等不同基準的固定碳含量。

五、發熱量(Q )

發熱量是指單位質量的煤完全的燃燒時所產生的熱量,主要分為高位發熱量和低位發熱量。煤的高位發熱量減去水的汽化熱即是低位發熱量。發熱量國際單位為百萬焦耳/千克(MJ/kg ) ,常用單位大卡斤克,換算關系為:1MJ / kg =239 . 14kcal / kg ? 1J = 0.239gcal ? 1cal= 4 . l8J 。如發熱量550kcaL/ g , 5500kcal / kg=550÷239 . 14 = 23MJ/kg .為便於比較,我們在衡量煤炭時消耗時,要把實際使用的不同發熱量的煤炭換算成標准煤,標准煤的發熱量為29 . 27MJ/kg ( 700okcal / kg )。國內貿易常用發熱量標准為收到基低位發熱量( Qnet,ar) ,它反映煤炭的應用效果,但外界因素影響較大,如水分等,因此Qnet,ar 不能反映煤的真實品質。國際貿易通用發熱量標准為空氣乾燥基高位發熱量( Qnet,ar) ,它能較為准確的反映煤的真實品質,不受水分等外界因素影響。在同等水分、灰分等情況下,空氣乾燥基高位發熱量比收到基低位發熱量高1.25MJ/g ( 300kcal / kg)左右.

六、膠質層最大厚度(Y )

煙煤在加熱到一定溫度後,所形成的膠質層最大厚度是煙煤膠質層指數測定中利用探針測出的膠質體上、F 層面差的最大值。它是煤炭分類的重要標准之一。動力煤膠質層厚度大,容易結焦;冶煉精煤對膠質層厚度有明確要求.

七、粘結指數(G )

在規定條件下以煙煤在加熱後粘結專用無煙煤的能力,它是煤炭分類的重要標准之一,是冶煉精煤的重要指標。枯結指數越高,結焦性越強.

八、煤灰熔融性溫度(灰溶點)

在規定條件下得到的隨加熱溫度而變化的煤灰熔融性變形溫度(DT )、軟化溫度( ST )、流動溫度(FT ) ,常用軟化溫度(ST )來表示。灰熔融性溫度越高,煤灰不容易結渣。因鍋爐設計不同,對灰熔融性溫度要求也不一樣。煤灰熔融性溫度的高低,直接關繫到煤作為燃料和氣化原料時的性能,煤灰熔融性溫度低,煤灰容易結渣,增加了排渣的難度,尤其是固態排渣的鍋爐和移動床的氣化爐,煤灰熔融性溫度要求較高。

九、哈氏可磨指數(HGI )

哈氏可磨指數是反映煤的可磨性的重要指標。煤的可磨性是指一定量的煤在消耗相同的能量下,磨碎成粉的難易程度。可磨指數越大,煤越容易磨成粉。在發點煤粉鍋爐和高爐噴吹用煤,可磨指數是質量評價的一個重要指標。吉氏流動(ddpm)煤的流動度是表徵煤在干餾時形成的膠質體的粘度,是煤的塑性指標之一。流動度是研究煤的流變性和熱分解力學的有效手段,又能表徵煤的塑性,可以指導配煤和焦炭強度預測。吉氏流動度是以固定力矩在煤受熱形成的膠質體中轉動的最大轉速表示的流動度指標,用每分鍾轉動的角度來表示。

十一、增鍋膨脹序數(CSN )

增塌膨脹序數是在規定條件下以煤在增禍中加熱所得焦塊膨脹程序的序號表徵煤的膨脹性和塑性指標.增禍膨脹序數的大小取決於煤灰熔融性、膠質體生成期間析氣情況和膠質體的不透氣性。

十二、焦渣特徵(CRC )

煤炭熱分解以後剩餘物質的形狀。根據不同形狀分為8 個序號,其序號即為焦渣特徵代號。
1——粉狀。全部是粉末,沒有相互粘著的顆粒.
2——粘著。用手指輕碰即為粉末或基本上是粉末,其中較大的團塊輕輕一碰即成粉末。
3——弱粘性。用手指輕壓即成不塊。
4 ——不熔融粘結。用手指用力壓才裂成小塊,焦渣上表面無光澤,下表面稍有銀白色光澤.
5 ——不膨脹熔融枯結。焦渣形成扁平的塊,煤粒的界限不易分清.焦渣上表面有明顯的銀白色金屬光澤,下表面銀白色光澤更明顯。
6——微膨脹熔融粘結。用手指壓不碎,焦渣的上、下表面均有銀白色金屬光澤,但焦渣表面具有較小的膨脹泡.
7——膨脹熔融粘結。焦渣的上、下表面均有銀白色金屬光澤,明顯膨脹,但高度不超過15mm。
8——強膨脹熔融粘結。焦渣的上、下表面有銀白色金屬光澤,焦渣高度大於15mm。

更多煤質化驗知識、煤炭化驗設備詳情請登錄:
www.huanuodianzi.com
www.hebihuanuo.com

以上是由鶴壁華諾煤炭化驗儀器公司提供!

㈤ 永城礦區煤炭資源開發利用的環境價值分析

摘要:本文對永城礦區煤炭資源開發利用的環境及其價值的構成、特徵及分類等進行了分析和研究,探討了環境價值分類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提出了煤炭資源的環境價值對礦區可持續發展的作用。

關鍵詞:煤炭資源;開發利用;環境價值

一、永城礦區自然地理概況及地質特徵

永城煤田位於河南省東部,東西長60 千米,南北寬50 千米,面積2056平方千米,分布於永城、夏邑兩市縣境內。地處黃淮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平均海拔標高31~37 米,僅東北部有芒山孤立,海拔156 米。地表主要河流有包河、澮河、沱河、王引河等,水系十分發育,且地下水位較高。區內交通頗為便利,北臨隴海鐵路,東臨京滬鐵路,西臨京九鐵路,礦區內有運煤專用鐵路聯通主要煤礦。

永城煤田屬地台型沉積,煤系地層為石炭—二疊紀含煤沉積岩系,含煤層位與河南平頂山、鶴壁、澠池(新安)、登封、焦作等石炭—二疊系主要煤田基本相同。永城煤系地層總厚度為1205米。計含煤25層以上,其中可采、局部可採煤層7層,主要可採煤層3層,煤種以無煙煤為主,另有少量貧煤和瘦煤,部分煤層受後期岩漿烘烤變為天然焦。永城隱伏復背斜為永城煤田的一級褶皺構造,煤層分布於褶皺兩翼,產狀變化及埋深受褶皺形態及所處部位控制。永城煤田斷裂構造,主要為褶皺期後的斷塊作用所形成的斷層,以高角度正斷層為主。煤田內海西期及燕山期小岩體發育,受構造控制明顯,多沿永城背斜軸部分布,並向兩翼侵入煤系地層或沿煤層貫入。永城井田煤質均以高變質的年輕—中等無煙煤為主,其次為天然焦。煤的物理性質、煤岩特徵和煤種基本一致。主要可採煤層頂板均為砂岩或砂質泥岩,一般比較穩固,岩石完整性也較好。常隨採煤放頂而塌落,底板多為泥岩、砂質泥岩;未發現底鼓現象,頂、底板均易管理。

礦區內地形平坦,地表水系發育,新生界鬆散沉積較厚;奧陶系、石炭系灰岩中含豐富的地下水,水文地質條件為簡單—中等復雜程度。礦區1~3級瓦斯,屬低瓦斯區,局部有富集現象,深部井田為高瓦斯區,煤塵爆炸性不大。礦區恆溫帶深度為23 米,恆溫帶溫度為16.5℃,地溫梯度為1.3~4.3℃/100米,平均為2.6℃/100米。

二、永城礦產資源開發現狀

永城是豫東地區一座重要的能源城市,河南省新興的重點煤礦區,全國六大無煙煤基地之一。境內現已發現各類礦產資源達17 種,主要有煤、鐵、石英岩、花崗岩、大理岩、水泥岩、礦泉水等礦產資源。煤是永城重要的礦產資源,目前已探明的煤炭資源儲量達32.43 億噸,分布在全市的18個鄉(鎮),含煤面積達716 平方千米,佔全市總國土面積的35%。全市共有各類礦山企業17家,其中包括神火、永煤兩大集團所屬的8 家煤礦企業。2006年,全市共生產原煤1180 萬噸,工業總產值達552323 萬元,實現利稅總額324821萬元,礦業已成為永城經濟的支柱產業。

三、煤炭資源開發利用的環境及其價值概念

煤炭資源開發利用的環境是指與煤炭資源開發利用相關的一切環境要素的總和;煤炭資源開發利用的環境可分為煤炭資源開發利用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煤炭資源開發利用的社會環境是指與煤炭資源開發利用相關的信息、教育、文化、知識、法律等社會環境要素的總和;煤炭資源開發利用的自然環境是指與煤炭資源開發利用相關的圍岩、土地、水、大氣、生物等自然環境要素的總和。通常煤炭資源開發利用的環境僅指自然環境。

煤炭資源開發利用的環境價值是指:煤炭資源開發利用的周圍自然環境所表現的(提供的)使用價值和存在價值,會隨著煤炭資源開發利用的變化而變化。伴隨著煤炭資源的開發利用,已有自然環境被破壞,自然環境不斷惡化,反映出煤炭資源開發利用產生了不良的環境效應,即煤炭資源開發利用的環境價值的損失,表現為負環境價值;伴隨著煤炭資源開發利用,原有自然環境得到不斷的改善和提升,反映出煤炭資源開發利用產生了好的環境效應,即煤炭資源開發利用的環境價值的提升,表現為正環境價值。

煤炭資源開發利用環境價值的損失有兩種基本的表現形式。一種是煤炭資源開發利用使原有「自然環境要素」的環境價值直接損失,如採煤造成自然環境要素土地的塌陷,土地塌陷使原有土地的使用價值部分或全部喪失。另一種是煤炭資源開發利用新增加了負環境價值的「環境要素」,造成整個煤炭資源開發利用系統中其他「環境要素」的環境價值損失,如採煤新增加煤矸石,佔用農業用地和污染環境,使農地失去了種植收益價值和平整美觀的生態環境價值。通常所稱的「廢物」是負環境價值的「自然環境要素」。

四、永城煤礦區環境價值特徵

由於永城礦區特殊的地質條件,永城煤炭開采引起的地質環境破壞比較顯著。據測算:永城礦區萬噸塌陷率高達6.85畝,遠高於全國3.6畝/萬噸的平均水平,同時塌陷深度系數也高達0.8。預計到礦區開采結束時,地表積水面積達184.2平方千米,蓄水量為4 億立方米,形成12 個面積不等的積水盆地。由於受河流、鐵路、公路的分割,實際上將會形成更多的次級積水盆地。由於開采塌陷,本區水域面積增大,使本區空氣濕度增加,氣溫變化幅度下降,生態系統由陸生農業生態系統變為水生生態系統與陸生農業生態系統的復合生態系統。部分農民失去耕地,由農業生產變為水產養殖。隨著礦區的建成投產,開采塌陷將造成地表大面積下沉,潛水位相對上升;同時,由於礦區地勢平坦,塌陷區內河溝又同步下沉,區內積水難以排除造成常年積水。當潛水位上升到地表後,隨著蒸發量的增加,使土壤中的鹽鹼成分增多,既影響了耕地的物理化學性質,又影響了土壤養分的有效性,妨礙了作物的生長,造成農作物大幅度減產。由於開采塌陷改變了地表耕地原有平坦的形態在塌陷區范圍內形成大於0.8%的坡地,從而加劇了水土流失,造成土壤薄層化,土壤養分循環失衡,同時地裂縫形成水肥下滲的通道,造成土壤上層侵蝕下移,破壞原有土壤層次分布的條件,改變了土壤自身的營養條件和外界環境條件。永城礦區礦井全部投產後,建井排矸量約142.58萬立方米(約計290萬噸),生產期固體廢物排放問題171.44萬噸/年。目前已投產的5個礦井,污廢水排放量46105立方米/天,其中礦井排水41625立方米/天。

綜上所述,永城礦區環境價值具有以下基本特徵:①煤炭資源開發利用量大面廣,對環境的作用和影響顯著,環境價值突出;②環境價值大小一方面取決於環境價值要素的價值(環境價值要素的價值越大,環境價值也就越高),另一方面取決於煤炭資源開發利用強度(開發利用強度越大,對環境價值要素的作用和影響就越大,環境價值也就越高);③破壞或損害已有環境價值(土地等)與新生環境價值(矸石、瓦斯等)問題互相結合;④環境價值要素以土地、水、矸石和礦井底氣為主;⑤絕大多數情況下,環境價值主要表現為負價值;⑥由於環境的不可逆性以及環境價值評估的局限性,使重置環境價值往往大於損失環境價值;⑦環境價值具復雜性、長期性和動態性等。

礦區環境價值通過礦區環境成本加以體現,礦區環境價值的大小主要取決於礦區自然環境要素的價值(如土地的價值、水的價值等)和構成,煤炭資源開發利用的強度和技術以及社會對環境的認知和態度。

隨著煤炭資源開發,礦區環境成本總體呈遞增趨勢,主要表現在:①社會經濟發展對土地及水資源等需求更大,更大的需求使土地及水資源等的價值會越來越大。②采礦活動對土地及水資源等破壞程度不斷增大(水位不斷下降、水污染不斷加重、塌陷面積增大、塌陷深度增加等),降低了土地及水資源等原使用價值,可供利用的土地及水資源越來越少,供給不足加劇了土地及水資源等的稀缺性,使土地及水資源等的價值越來越大。③水污染和土地塌陷等所表現和引起的地質災害問題更為突出,防治地質災害的成本(費用)會更高。④隨著土地及水資源等破壞程度加大,恢復和治理成本(費用)會更高。破壞到一定程度(量變到質變)就無法恢復,理論上其恢復費用就無限大。⑤村莊搬遷的難度更大和費用更高,問題更為突出。⑥資源枯竭,礦井衰老,產量下降等,使噸煤分攤的礦區環境價值更高。⑦人們的環境意識不斷加強,礦區環境價值中的存在價值更為突出等。

五、永城礦區煤炭開發環境價值要素選擇及綜合評價

根據《煤炭資源價值與礦區可持續發展》(劉金平、樊華民著,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的研究成果。以永城礦區為單元,從全國角度選擇能反應環境價值水平高低的主導要素以及各要素的影響因素,採用特爾菲法確定各要素及其影響因素的權重,計算要素影響因素的綜合權值。分別建立各個要素中的各個因素的效用函數,將各個要素中的各個因素的實際值通過效用函數轉換為效用值。對各礦區環境價值分類的綜合作用分值進行100—0標准化處理獲得永城礦區環境價值分類的標准化綜合作用分值,並確定永城礦區為環境價值突出礦區。計算礦區環境價值分類綜合作用分值的具體公式為:

河南礦業循環經濟靈寶行動

式中:Zk為k礦區環境價值分類的綜合作用;Xkij為k礦區第i要素中第j個影響因素的效用值;wij為i要素是第j影響因素的綜合權值。

按照永城礦區實際共選擇出反映環境價值水平高低的5個主導因素以及各要素的影響因素:

(1)土地要素:土地破壞程度(萬噸塌陷率、萬噸積水率、塌陷深度、塌陷面積),土地復墾難易程度,人均佔有土地數量,人均佔有耕地數量,土地質量等級,農地保護等級(一般農地和基本農田),土地建設密度,土地建設容積率,人均收入,工農業總產值;

(2)水要素:礦井涌水量,礦井水污染程度,礦井水處理難易程度,礦井水可利用程度,水供給保證程度,萬元工農業產值用水量,人均佔有水量,工農業總產值,水質,水價,臨近地區水供給保證程度;

(3)矸石要素:排矸率,排矸量,矸石有害組分含量,矸石有用組分含量,矸石含熱量,矸石可利用程度;

(4)瓦斯要素:環境承載力,物種多樣性,森林覆蓋率,有害物質最大允許排放量,自然景觀狀況。

六、永城礦區環境價值評價的作用

永城礦區是我國新興的能源礦區,對礦區開發過程中出現的地質環境問題,早預測、早規劃、早安排,能夠使礦區綜合治理變被動為主動,可以避免老礦區在環境治理上走彎路,從根本上確保礦區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根據永城礦區環境價值評估得出的結論,永城市政府為解決礦山開發中的環境問題,委託中國礦業大學編制了《永城礦區國土資源綜合規劃》,並提出下列結論和建議:

(1)永城礦區煤炭資源開發對礦區乃至全市土地資源已產生實際、明顯和初步的影響。這種影響是綜合的、動態的、復雜的、長期的、深遠的,且隨著煤炭資源不斷的開采與日俱增和更加突出。

(2)永城礦區煤炭資源開發對土地資源的影響具有正負兩面性。只要加強礦區土地復墾和生態重建,不僅不會損害本地區的社會生態價值,而且還會產生更好的社會生態效果,使永城礦區煤炭資源的開發為本礦區和永城市提供社會生態經濟綜合價值增值的機會。如不僅使本地工業經濟得到了發展,而且在諸如:①農業結構調整和優化,養殖業比重提高;②中心村(小城鎮)建設的加快發展;③土地整理向更深和更高層次發展;④物種更趨多樣性;⑤隨礦區社會經濟的發展,現代意識不斷加強,農民社會文化素質不斷提高等方面,將產生舉足輕重和不可忽視的影響。

(3)將礦區各種資源(礦產、土地、水和植被等)和礦、工、農、林、養殖等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用系統的思想,遵循礦區社會經濟、政策法規和現代組織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整理規劃和土地復墾規劃有機結合,因地制宜,統籌規劃,綜合整治,是礦區土地復墾與生態重建的關鍵技術路線和思路。

㈥ 煤炭行業的前景

中國的煤炭再有40年也挖不完,煤炭行業前景一片看好,因為能源問題一直是國情的重中之重.煤炭做大點真的是很賺錢的,但是投資也是相對大的,小則幾W,多則幾十W甚至上百W,它主要就是靠量來賺錢,普通混煤1T大概能賺5-10塊,品種煤10-30塊.一天要是能銷上萬噸,那利潤`````

不過也得看個人的愛好,如果你很個性又不太喜歡這樣的行業就另當別論了!

㈦ 煤炭行業成本分析有嗎

煤炭行業成本分析

在全國工業經濟普遍好轉的情況下,雖然煤炭價格在較高的合理價位上運行,煤炭行業的銷售額有所增加,但是,由於煤炭生產等各方面支出增加,煤炭行業的利潤受到來自各個方面的強力擠壓,整個行業的利潤不僅沒有增加,反而有所下降。今年1~2月份,我國煤炭行業利潤同比下降了4.3%。
煤炭行業專家李朝林認為,導致我國煤炭行業經濟效益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煤炭行業成本的增加。主要分析如下:
一是,煤炭生產成本不斷增加。
原選煤單位生產成本增加。據統計,1-2月份原中央財政煤炭企業原選煤產量13637萬噸,同比增產799萬噸;累計總成本費用256.72億元,同比多支出19.11億元;噸煤成本188.25元/噸,同比增加3.17元/噸,增幅1.71%。其中,維簡及井巷費12.03元/噸,同比增加0.84元/噸;工資及福利費58.44元/噸,同比減少5.94元/噸。
生產成本中職工工資性支出有所增加。按照以人為本,建設和諧社會的要求,在發展生產的同時,煤炭行業的職工工資性收入有所增加。1~2月底,原中央財政煤炭企業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828.7元,比上年月平均工資增加31.7元(含補發),增長1.8%。在24個統計單位中有8個單位增加。拖欠在崗職工工資8.8億元,比年初減少0.7億元,下降7.1%。
二是,煤炭資源成本上升。
過去幾十年時間里,我國在對礦產資源的管理上,採取行政手段無償授予礦業權,造成目前絕大多數礦山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仍無償佔有礦業權。據不完全統計,我國15萬個礦山企業中僅有2萬個礦山企業是通過市場機製取得礦業權。「這就使那些無償獲得采礦權的企業可以幾乎無償地使用資源」。由此帶來的是企業對資源「肆無忌憚的開采和浪費」。資料顯示,目前我國煤炭資源的回採率平均只有35%,一些鄉鎮煤礦回採率僅為15%。資源在開采和使用中的浪費現象觸目驚心。
為了促進資源的合理有效利用,財稅部門逐步提高了資源稅稅額標准。從2004年起,稅務總局就會同有關部門,從調整稅額和拓展征稅品目入手,先後上調了全國大部分省區市煤炭資源稅單位稅額。自2006年4月1日起上調陝西、江蘇、江西和黑龍江四個省的煤炭資源稅。煤炭資源稅的不斷調整,使煤炭企業對煤炭資源由無償使用到有償使用,由廉價使用到不斷漲價使用,煤炭資源的佔有和使用的成本不斷提高,擠壓了煤炭產品的利潤空間。
三是,煤炭產品完全成本的導入,推動成本不斷上漲。
按照樹立可持續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現行煤炭價格顯然未能真正反映煤炭完全成本,沒有真正體現煤炭產品的真正價值。在發展改革委與山西省共同進行的「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課題調研中,山西省副省長牛仁亮認為我國煤炭行業成本核算存在兩方面的缺陷。
首先是煤炭成本不完全。按照《會計法》和煤炭系統成本核算規定,決定煤炭價格的成本主要是生產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煤炭價格放開後,煤炭部門在核算成本時依然沿用的是以往的核算內容和核算口徑,一些與煤炭開采相關的成本費用,如資源價值、安全成本、發展成本、退出成本、環境成本等費用沒有或很少列入現行成本。上述因素,在煤炭成本中長期得不到體現,以致煤炭企業以及大型的煤炭基地的發展缺乏後勁,出現了社會普遍關注的「四礦」問題,暨礦業、礦山、礦工、礦城問題,其核心是頻率居高不下的礦難問題,帶來的一系列社會問題難以解決。
其次是煤炭成本不到位。由於長期受計劃經濟的束縛,煤炭行業歷史遺留下來的企業資產損失和潛在虧損沒有得到很好處理,國家對煤礦企業有許多該投入的沒有投入,形成了許多安全欠賬、生產欠賬、職工生活欠賬。這些欠賬需要通過政府與市場的共同調節來逐步得到解決。
我國現行煤炭價格未能反映煤炭完全成本,形成了許多安全欠賬、生產欠賬、職工生活欠賬,從而造成煤炭企業以及大型的煤炭基地的發展缺乏後勁。為了樹立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實現煤炭行業的長治久安,必須推動煤炭產品完全成本的導入,這無疑要抬升煤炭產品的生產經營總成本。

㈧ 煤炭市場分析要分析哪些內容

近年來煤炭大規模投資、產能建設大幅超前的原因;既有世界經濟低迷、全球煤炭供大於需、煤炭進口持續大幅增長的沖擊,也有我國國內能源結構優化調整、非化石能源比重不斷提升的影響;既有國家推動節能減排、治理大氣污染,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控制煤炭消費總量等因素的影響,也有國家能源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煤炭運輸供應能力大幅提升的原因。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20年中國煤炭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決策分析報告前瞻》分析:未來我國經濟增長仍將保持一定增速,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人均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年均復合增長率應在7%以上,需要必要的能源資源保障。

閱讀全文

與煤炭企業價值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製作股票軟體 瀏覽:958
資金內部控制制度 瀏覽:444
信託兌付困難 瀏覽:986
外匯贈金開戶 瀏覽:671
項目融資規則 瀏覽:313
小贏理財定期怎麼樣 瀏覽:950
銀行貸款調查表 瀏覽:809
2019深港通交易日 瀏覽:998
珠海橫琴貴金屬交易所 瀏覽:298
投資創始人 瀏覽:801
田洪良老師外匯 瀏覽:448
黃金鴿子價格一般 瀏覽:836
搜宜貸理財 瀏覽:343
工行貴金屬最多可以持倉多長時間 瀏覽:655
招行抵押貸款提前還款 瀏覽:870
宗申融資租賃 瀏覽:933
好講台融資 瀏覽:290
四川長虹持股基金 瀏覽:830
金鷹主題基德邦基金總經理 瀏覽:666
莫頓外匯金融案真相 瀏覽: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