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麻的種植前景怎麼樣
天麻分為野生天麻和人工種植的天麻,目前野生天麻市場供不應求,但是受到數量的限制,野生天麻的量越來越小,目前有被人工種植天麻取代的跡象。當然,野生天麻和人工種植天麻的價格相差非常大,部分地區存在價格炒作的成分,有數據顯示有些地區野生天麻可以賣1000元一斤,但是人工種植的天麻受到種植質量、市場環境的影響比較大,有的鮮天麻只能賣15、20元一斤。
天麻是一種優質的葯用植物,更是一種保健植物,可以直接用來煲湯,最近幾年天麻除了國內使用外,出口量也是逐漸增加,因此天麻種植的前景還是非常好的,只要品質、品種適合市場需求一般銷路都不是問題,但是種植天麻同樣存在一定的風險。
天麻是蘭科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不是菌類,但是天麻在生長的時候需要有真菌的輔助,大家都知道真菌一般比較難以把握,因此天麻的種植技術要求比較高,在沒有學會種植技術的前提下千萬不要冒進。雖然天麻的市場需求量比較大,但是天麻畢竟不是糧食,種植戶盲目得擴種很容易造成市場供大於求,天麻的品種、質量不同價格差別很大,因此選種優質的天麻品種、提高天麻的品質才是種植天麻盈利的關鍵。
總之,目前天麻的市場需求量比較大,隨著出口量的增加天麻的種植前景非常好,天麻的品種繁多,收購價格相差很大,選擇合適的天麻品種、提升種植技術才是天麻的盈利之道,最後預祝你種植天麻成功。
2. 請問中葯材種植項目書,天麻的市場分析和效益分析怎麼寫
天麻在身價倍長的過程中,其加工方式也發生著變化,現在多數上市的天麻均是經過硫磺熏的「白麻」,顏色白亮,外觀好看,而且能保住一定的水分,這樣迎合了很多消費群體。受此次市場嚴查管理,「白麻」的銷路立刻受阻,近期購銷明顯減緩,價格也小幅回調。走東方中葯材網上面查查
3. 種植天麻好嗎市場 前景怎麼樣
天麻屬於中葯材之類。市場需求是有限的。如果自己沒有穩定的銷售渠道。應該謹慎投資。中葯材的市場就是缺了是寶。多了是草。
4. 天麻有怎樣的市場動態
天麻過去全為野生。1970年陝西省漢中市葯材總公司野生變家種試驗成功,有性繁殖攻關亦於1982年獲得成功。之後又進行了高產和樹葉菌床法及兩菌拌播試驗,取得了國內最新技術成果。2002年西峽縣委、政府決定大力發展以山萸肉、天麻為主的中葯材產業。西峽縣能人李春花把西峽縣名貴中葯材研究所開發的天麻種植新技術帶到四川、貴州、陝西等6個省,與當地政府聯合舉辦培訓班,設立開發推廣中心,帶動8萬多農戶種植天麻,為當地創造經濟效益3億多元。
另外,新華社信息中心2003年2月下旬提供的消息說,人工栽培天麻在津獲得成功,結束了我國北方不能栽種天麻的歷史。由天津市利康葯用生物技術發展中心人工栽培的中草葯天麻,送中國醫學科學院進行檢測鑒定,結果表明其所含鍺、鉬、鍶、鐵、鋅、鋇等共22種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含量均優於國內其他產地的天麻。現已野生變家種獲得成功,開始大面積栽培供葯用。但野生天麻價仍昂貴,達幾百元1千克。
5. 天麻目前市場價格是多少天麻好種嗎
30多塊錢一斤
不怎麼好種的。。
種植天麻的技術要求高嗎?天麻是一年出產一次還是別的
一、栽培技術: 適種條件: 天麻無根無葉,不能進行光全作用營造養分,僅依靠蜜環菌供應營養生長繁衍。由於天麻與蜜環菌共生的特殊關系,因而種植天麻的第一步是培育出一定數量的優質蜜環菌標兵, 第二步才是引購天麻種。 因天麻種不宜久置,引種後必須及時與蜜環菌材伴栽。如果沒有蜜環菌材而盲目引種,將會得不償失。 二、 適種范圍: 我國天麻專家繁育的"烏x紅"和"紅x烏"雜交天麻較傳統無性繁殖的繼代天麻適應性強,全國各地凡是能栽種馬鈴薯(土豆)的 哉均適宜種植。種植方法同栽種馬鈴薯一樣粗放簡單,且不與農作物爭地,爭肥,爭勞力。 三、 適種環境: 天麻生長的適宜溫度10-30℃,最適溫度20-25℃,空氣相對濕度80%左右,土壤含水量50%-55%,PH值5-6,即偏酸性的生態環境。 四、 適種時間: 室外適中植分冬栽(11月至次年1月)或春栽(3月至5月)。室內,窯洞,坑道內可周年採用箱栽天麻一步法無土栽種,播種後輔以人工控溫增濕措施,經180天全封閉管理即可收獲。 五、 菌材培育: 蜜環菌生產可常年進行。一般在天麻播種前90天引購優質蜜環菌試管母種,經擴繁移植培養成蜜環菌材,其工藝流程:母種經(1級種)→原種(2級種)→原種(3級種)→蜜環菌材(天麻生長營養基)。再引種天麻種伴栽種植。也可提前40天引購優質蜜環菌栽培種,直接培育菌材,因蜜環菌植物扔培育可全開放操作,無技術難度。 栽培天麻 把好「三關」 天麻是名貴保健滋補中葯材,目前市場容量大,價格高,不少農民朋友想從事天麻生產。但天麻生產技術要求嚴格,最重要的是把好以下「三關」: 一、溫度關: 溫度的高低直接影響天麻的生長、產量和質量。天麻的最佳生長溫度為15~25℃,超過30℃時,蜜環菌和天麻的生長就會受到嚴重抑制;而當溫度低於15℃時,天麻的塊莖生長速度又會減慢並停止;低於5℃時,天麻的塊莖將受凍害而腐爛。因此溫度控制是天麻栽培成功的關鍵。 二、濕度關: 種植天麻要求平均相對濕度在80%左右,在生長旺季時濕度少於60%不利於天麻生長,大於80%又容易引起塊莖腐爛。因此要格外注意。 三、光照關: 人工栽培天麻大多在室內、防空洞、地下室、溫室內進行。天麻從栽種到收獲都應避免陽光直接照射,當陽光照射時應搭棚降溫,以確保天麻塊莖能正常生長。 由此可見,人工栽培天麻一定要分析當地有無適合天麻生長的條件,切勿盲目引種。 因地制宜,科學種植,掌握天麻的生長習性,加強管理,才能取得成功。 天麻的生長周期到底有多長? 人工栽培條件下,天麻完成一個生長周期約需3年時間。 其生長過程基本是這樣的: 11月至翌年2月播下箭麻,6月下旬天麻種子成熟,一周內應予播種。 請注意,在生產上,天麻種子與麻種是兩個概念,前者是指箭麻長出地上莖稈後,其上生有穗狀花序,授粉後形成蒴果中的極微小的種子;後者是指米麻或麻米,即小天麻。 天麻種子播種後15天左右萌動,當年11月份即可長成麻種。麻種經約8--12個月膨大、生長、次年10-11月即成為箭麻。 第三年春夏季節,箭麻抽薹、開花,經授粉後再形成種子,至此,完成一個生長周期。 但是,實際生產中,大多數麻農(或葯農)只是購買麻種進行播種,這樣做的結果,即成為一年一個生長周期。如此表達,嚴格來說是不對的,不過作為實際生產上約定俗成的說法,也是可以的。但是,近來社會上流傳的「100 天一個生長周期」的說法,是不可信的,廣大生產者應根據天麻的生物學特性加以辨別。 種植天麻成功率低的原因剖析 一、盲目引種 種植天麻要求相當嚴格的技術規程和環境條件。不少引種者不管自己地處緯度和海拔高度,自然環境條件如何,是否掌握了全套技術,就大批盲目引種是造成大批失敗的原因之一。 二、播種季節不當 天麻性喜涼爽自然環境,適宜的育種時間為3??4月份。但由於目前多數繁殖設備簡陋,缺少加溫催劍設施,致使細小的天麻種子根本得不到萌發菌的及時充實而萌發,形不成原球莖。 三、選擇密環菌種不嚴 天麻是一種和密環菌結合的特殊產物,沒有優良旺盛的密環菌,種植天麻只是句空話。密環菌品種較多,有密環菌、黃綠密環菌、假密環菌、細線菌、粗絲密環菌和扁狀寬頻密環菌等。大多數引種者對菌種認識不足,死菌活菌難以辯認,菌種品種真假優劣更弄不清楚,不論菌種生命力強弱死活,只管多施一些,力求增產,結果第二年採收時顆粒不見損失慘重。 四、急於求成,一步到位 天麻一生必須靠密環菌供給營養方可生長發育,麻種與密環菌必須及時結合,產生良性循環,是天麻成功關鍵所在,密環菌雖不是天麻的糧食,但它是天麻運送糧草的一支精銳部隊。大多引種者忽視了先培菌材後種麻,天麻結成大圪塔的這個關鍵環節,急功近利,急於求成,一步到位,麻種、密環菌種、新材一次性種植法,導致種子萌發形成原球莖後,而密環菌由於時間短還不能接入新材,原球莖因得不到及時的營養供應而全部餓死,造成採挖時只見密環菌索纏滿桿,不見長有天麻娃的空窩現象。 五、播種時干濕度把握不準 天麻種子十分細小,生命力極弱,壽命也很短,對播種時沙和樹葉干濕度要求十分嚴格,過干或過濕均可在短時間內使麻種致死,不少種植者對這一點不夠重視,干濕度把握不好,造成失敗。 六、精種植粗管理 天麻種植要求十分嚴格,粗放管理是很難成功高產的,一部分人在小面積的林緣、果園也種植成功,自認為沒啥學問,很簡單,就大田規模種植,不搭遮陰棚,創造適宜小環境,夏季強光直射,地溫升高,超出天麻適溫界限,致使已長大的天麻變成大空皮,所謂菌絲吃大麻現象。 天麻栽培期病蟲害防治 天麻是一種常用中葯材。它是一種特殊的種子植物,沒有根,也沒有綠色葉片,不能自養,必須依靠密環菌與其共生才能獲得營養而繁殖生長。所以,栽培天麻不同於種植綠色植物,必須按它的生育規律抓好三個環節。 一是密環菌菌材的培養; 二是天麻種麻的選擇或培育; 三是天麻與密環菌的共生栽培。 在這三個生產環節中都有雜菌污染的機會,每一步搞不好,特別是條件不良時都會造成天麻栽培的失敗。 天麻栽培中常見病害有兩種,一是黴菌危害,一是腐爛病危害。臭味對密環菌和天麻有很大危害。當天麻連作及透水透氣不良時,塊莖會出現紫褐色病斑。 防治措施是:①栽培地應選擇透水、透氣性好的沙壤土,不要選熟地、粘土或澇渣積水地; ②培育菌材或栽天麻時發現是雜菌感染的菌材,應去掉不用,保持菌材純凈; ③栽種天麻與培養密環苗時,菌材間的間隙要用沙土填實(填不滿的地方,留出空隙,下雨會積水,易生雜菌); ④栽種時加大菌種(菌材)用量,促使密環菌旺盛生長,從而抑制雜菌生長。 腐爛病及其防治:種麻受到蟲害、機械損傷或在不良高溫高濕環境,易被雜菌感染而引起腐爛。 防治措施是:①選擇完整、無破傷、色鮮的白頭麻或水麻作種源,採挖和運輸時不要碰傷和日曬; ②注意調節溫、濕度,提供密環菌生長的最佳條件,以抑制雜菌的生長; ③栽種天麻的培養料最好進行堆積、消毒、晾曬,把內部的蟲、蛹及菌殺死,減少危害。 天麻栽培是一個多環節的綜合生產過程,每一個環節要求不同的環境條件,適宜的環境,容易栽培成功,反之則多以失敗告終。 所以,栽培天麻,應認真研究其對環境條件的要求,創造最佳條件,促其良好生長發育。另外,在生產中,注意加大密環菌的優勢種群,即多放菌材,同時要保證菌材良好(即在夜間,25℃左右,氧氣充足時菌絲和菌索能發出熒光)。天麻密環菌是一種葯食兼用真菌,培養密環菌時為防止雜菌感染,常用的消毒葯品有多菌靈和高錳酸鉀。密環菌生長發育對環境條件的要求是:①土壤酸鹼度:PH55??56最好;②溫度:6??30℃能生長,但18??25℃繁殖最快,超過30℃會停止生長,70℃即死亡;③濕度:空氣相對濕度80%??90%,土壤含水率50%??70%生長最好; ④空氣:通氣良好(密環菌是一種好氣性真菌,菌絲生長需空氣不太多,但菌索生長需良好通氣條件); ⑤光照:不需要(可在地下室、防空洞中栽培)。
6. 天麻的市場行情況怎麼樣
本文來自宜昌天麻網,轉載請說明
眾所周知,農業是我國的第一產業,是支撐國民經濟建設與發展的基礎產品,是以土地資源為生產對象的部門。自從工業迅猛發展以來,許多的農民也棄農從商,或務工,人們對農業也越來越不上心了,然而農業畢竟是中國的第一產業,對於人口眾多的中國尤其如此,隨著經濟的日益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農業所能帶來的巨大財富,於是生命科學、基因工程、生態農業也營運而生,由此引發的財富爭奪也越演越烈,尤其值得一提的便是天麻。
天麻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味常用而較名貴的中葯,臨床多用於頭痛眩暈、肢體麻木、小兒驚風、癲癇、抽搐、破傷風等症。武漢百苗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以植物組培,種子選育,園藝栽培,菌種選育等專業為主的技術專家隊伍,與全國各地的中葯材市場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形成了以天麻為主的中葯材產供銷一條龍產業體系。現已完成了由傳統野生和少量山林套種到人工大規模種植的轉型,特別是宜昌天麻之鄉,在宜昌,種天麻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技術方面早已成熟
目前,天麻受到人們普遍的關注和珍愛,天麻是我國珍貴的生物資源,更是珍貴的中葯材,具有多種葯用價值,已成為中葯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亟待開發各利用。
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的健康意識也逐漸增加,天麻產品的葯用功效已經逐漸發展到飲食及滋補保健等行業,需求范圍逐年擴大,甚至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態,價格持續上漲,發展天麻產業,市場前景一片大好!特別是野生天麻資源較為缺少,在西歐、美洲等地甚至沒有天麻資源,被譽為"華寶",是稀有珍品,其收購價格也較高,現時收購價在180元/公斤以上。日本用天麻防止老年痴呆引起廣泛關注;新興寒天醫學吧天麻作為高空飛行人員的健腦用品;國內生產的天麻茶、天麻糯米等系列產品暢銷海內外,這些發展的機遇都為人工栽培天麻,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有眼光,有謀略的人,能看到農業的巨大潛力,更能看到種植天麻的巨大商機,所以說,天麻的發展前景還是很好的
我們這基本上家家戶戶都種天麻的,也種了有二十多年了,如果真不行的話,我們這也不會種這么多年了
今年的行情還不知道,但去年原種是60一斤,鮮天麻是13-15一斤,干貨也是60塊左右
7. 天麻種植與市場
選地種植:宜選半陰半陽的富含有機質的緩坡地、谷溝地栽種,土質以疏鬆的壤土、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砂土,尤以生荒地種植為好。天麻以塊莖繁殖為主。生長期噴施新高脂膜,能驅避地下病蟲,隔離病毒感染,不影響萌發吸脹功能,加強呼吸強度,提高種子發芽率。但種子和珠芽繁殖當年不能收獲,用塊莖繁殖當年能收獲。
田間管理:天麻裁後要精心管理,嚴禁人畜踩踏。越冬前要加厚覆土,並加蓋樹葉防凍;高溫期,應搭棚或間作高稈作物遮蔭,同時噴施葯材根大靈,可促使葉面光合作用產物(營養)向根系輸送,提高營養轉換率和鬆土能力,促使塊莖生長肥大,可提高產量。雨季到來之前,清理好排水溝,及時排除積水,以防塊莖腐爛。
蟲害防治:病害主要有亂根病,蟲害主要有蠐螬、螻蛄。防治方法:噴施針對性葯物進行滅殺。病蟲害防治:病害主要有霜霉病,蟲害主要有菜百蝶和小菜蛾。防治方法:噴施針對性葯物進行滅殺。要加施新高脂膜可增強防治效果。
8. 天麻的種植技術及前景是什麼
一、天麻種植技術主要包括:
1、適種區域,天麻無根、無綠色葉片,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製造營養,而是與蜜環菌共生,依靠蜜環菌為天麻生長提供營養。天麻生長不需陽光,從種到收不施肥、不鋤草、不噴農葯,只需注意溫度(地表10厘米以下的溫度15~28℃)和濕度(50%~65%)的人工調控適宜管理就能正常生長,因而不與農作物爭地、爭肥、爭營養,是種植業項目中回報率最高的「懶漢黃金產業」。
2、所需原料,原料選用殼斗科、樺木科、薔薇科、豆科等不含芳香油脂的樹種,如青岡、櫟樹、白樺、水冬瓜、櫻桃樹、合歡樹、栗樹、槐樹、楊樹、榆樹、柳樹、各種果木樹等,其樹干、樹枝、樹葉都可以用於種植天麻。將新鮮的樹干(簡稱鮮木棒)和新鮮樹枝分別鋸成木段、枝段,和樹葉一起與蜜環菌種、天麻種、河沙(或者沙性土壤)同步進行種植。
3、生長時間周期,自然季節冬種11月至次年1月,生長期9~11個月可收獲;春栽2月至5月,生長期6~8個月可收獲。1平方米可產鮮天麻10公斤左右,按2010年的收購價格:新鮮天麻按個頭大小每公斤30~40元的最低價30元/公斤計算,價值300元。收獲的小天麻可作天麻種繼續種植。1次引種,可循環種植2~3年。
二、天麻的種植前景:
1、天麻已從單純的葯用走進了保健品行列,而保健品的開發應用市場巨大,潛力無限,天麻茶、天麻飲品的市場熱銷,開拓了天麻的深加工途徑,消化了大量的商品麻。
2、發達國家科技的發展對天麻的應用研究更加前衛,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後,隨著關稅及非關稅壁壘的消失,國外進口天麻更加方便。
3、天麻特殊的生物特性,如生產周期長、一次性投資高等原因,短期內大幅度提高生產面積和天麻產出數量是不可能的。
總結:從目前發展來看,天麻市場很穩定,具有較好的種植前景,而且都是自然的,一般人力無法扭轉局面。就是說,凡是大面積的生產,其產品根本不可能對現有市場形成壓力。農戶的零星栽培中,部分有收購合同,相當一部分作為民間消化或待價而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