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上海司儀陳嶸

上海司儀陳嶸

發布時間:2021-08-12 12:49:48

A. 陳嶸的林業科學

陳嶸擔任林業部林業科學研究所所長近20年。任職期間,他非常強調營林科學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強調科研工作必須為林業建設服務。根據這一指導思想,他與所內其他領導同志、研究人員一起規劃研究機構的設置,重點課題的安排,使林業科學研究所逐步形成一個比較完善的能適應現代林業科學發展的科研體系,科學研究工作蓬勃發展,呈現一派生機。1953年2月15日,朱德副主席(在林業部長梁希陪同下)來所視察,指示盡快綠化西山,而小西山一帶尤應先行一步。陳嶸為貫徹這一指示,增設了「西山山丘地區造林方法的研究」課題,以便更快地把首都西郊綠化起來;以後又召開了山地造林技術座談會,交流造林綠化經驗,並在此基礎上,制定了《華北地區油松、落葉松造林技術試行方案》。這一方案,不僅有助於西山綠化工作,而且對整個華北地區造林技術都有指導作用。
為有利於營林科研工作的開展,1953年,陳嶸創建了林業研究所植物標本室,在這里,至今還保存有陳嶸採集和鑒定的一批標本,對營林科學的研究有很大參考價值。1954年,長江流域發生洪水災害,他立即組織林研所科研人員奔赴災區,深入調查樹木受淹後的生長情況,寫出了《1954年長江流域洪水後樹木耐水力強弱的調查報告》,這對洪澇地區造林樹種的選擇,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1955年,陳嶸隨林業部梁希部長赴西南各省林區進行實地考察,對雲南西雙版納自治州營造橡膠林試點提出了許多有益的建設性意見。陳嶸還積極參加了1956—1967年全國科技發展規劃的制訂工作,與有關專家提出了林業研究方面的具體奮斗目標,為林業科技工作的發展起了促進作用。在制訂規劃時,他多次強調把營林科研工作放到首要位置。這一戰略思想,對中國林業建設以營林為基礎的方針產生了巨大影響。
晚年,他傾注全力著書立說,將30年代出版的《歷代森林史略及民國林政史》補充修改著成《中國森林史料》,並編著了《中國森林植物地理學》、 《竹的種類及栽培利用》等專著,共約400餘萬字。這些著作,對發展中國的林業科學,促進林業生產,培養人才,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B. 崑山有好司儀么4月份結婚,推薦一下,要是有扣扣號的話追+分喲

蘇州本地司儀比較弱勢。蘇州附近的上海好司儀很多:例如李元、李繼光、邵晨東、張勁、葉知秋、陳嶸…… 南京有張新、曲中立、陳罡…… 無錫有司人邦賈有才、

C. 陳嶸的人物簡歷

1888年3月2日生於浙江省安吉縣曉墅鎮三社村(現名石龍村)。
1905年到平陽縣高等學堂學習。
1906年東渡日本,進東京弘文書院日語速成班學習,加入了中國同盟會。
1909—1913年在日本北海道帝國大學林科學習。
1913—1915年任浙江省甲種農業學校校長。
1915—1922年任江蘇省第一農業學校林科主任。1916年發起組織中華農學會,任中華農學會第一屆會長兼總幹事長;1917年支持凌道揚等發起成立中華森林會。
1923—1925年在美國哈佛大學安諾德樹木園,研究樹木學,1924年獲碩士學位,接著到德國薩克遜林學院進行修一年。
1925一1952年任金陵大學森林系教授,系主任。在此期間1927年參加在印尼舉行的第四次泛太平洋科學會議;1946年9月赴台灣考察林業;1952年倡議成立中國林學會,當選為副理事長。
1952—1971年任中央林業科學研究所所長。1960年任中國林學會第二屆副理事長;1962年任第三屆副理事長、代理事長。
1971年1月10日逝世於北京。

D. 陳嶸的建立學會

陳嶸在從事林業教育、科研事業的同時,還竭盡心力從事農林學會工作。1916年,他和王舜成(蘇州農業學校校長)、過探先(江蘇第一農業學校校長)等在蘇州集會,發起組織中華農學會,學術范圍包括農、林、畜牧、蠶桑、水產等。這項建議得到許多中青年農學家的響應,並於1917年1月在上海教育會堂召開成立大會,陳嶸被選為第一屆會長(1917—1922)。中華農學會最初的章程,就是由陳嶸等擬定的,它的宗旨是「研究學術,圖農業之發揮;普及知識,求農事之改進」。
建會初期,主要活動是每年召開學術年會一次和出版雜志。1918年,梁希和陳嶸等發起編印《中華農學會報》(以下簡稱會報),最初幾年,平均每期200頁,每年出版8期左右。陳嶸從1918年創刊到1937年,基本上期期供稿,大部分是學術論文或者調查報告。當時供稿是沒有稿費的,陳嶸還要承擔編輯業務,積極性很高。陳嶸對《中華農學會報》十分珍惜,他保存的會報從第1期到190期(1948年底)一共合訂成18厚冊,據了解是國內最完整的一套。陳嶸在1932年7月的《會報》上,發表了《中華農學會成立十五周年之經過》;在1936年12月的《會報》上,發表了《中華農學會成立二十周年概況》。這些都是總結性報告,附有大量統計數據和資料,可以看出陳嶸對學會工作的關心程度。
農學會另一項主要活動是每年召開年會,進行學術交流。盡管當時軍閥割據,烽煙遍地,但是每年的年會仍正常召開。利用年會宣讀論文,交流經驗,討論會務,廣大會員感到很有收獲。
據茶葉專家吳覺農回憶,中華農學會從開始時的艱難創業,到後來的日益發展,成為國內外著名的學術團體,與陳嶸等為集體事業積極獻身的高尚品德有很大關系。特別是中華農學會的基金,從1917年創立到1937年的20年間,由原來少數積余累積到三十萬元,從而為會務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這項基金所以能累積起來,與陳嶸、梁希等苦心經營,並盡量節約一切不必要的開支有關。1930年,中華農學會在南京市雙龍巷建成三層樓永久會址,陳嶸、梁希等在集資方面也盡了很大努力。
陳嶸曾經先後擔任過會長、副會長,《中華農學會報》主編、副主編,基金保管委員會主任(或副主任)等職務。當時的學會是技術人員自願組織的群眾性團體,既不是機關,也不算事業單位,無權無勢,沒有掛靠單位,也沒有脫產幹部,經費來源主要靠會費和會員捐助,並且依靠會員的積極性和責任感開展各項工作,難度比較大。陳嶸從1917年創辦農學會起愛會如家,盡心竭力做了大量工作,不計報酬。許多老會員回憶起當年的艱苦創業情況,無不欽佩陳嶸這種獻身精神。
1917年金陵大學林科主任凌道揚發起組織中華森林會,陳嶸熱烈支持,成立以後陳嶸曾擔任歷屆理事。1921年,中華森林會出版《森林》雜志,在3月的創刊號中陳嶸發表了《雜草對於樹木生長之害》的論文。1928年中華森林會改名為中華林學會,1929年底出版《林學》雜志創刊號,陳嶸以《發展首都(南京)附近各縣林業意見書》為題,深刻地闡述他發展林業的觀點。
1952年2月在全國林業工作會議召開期間,陳嶸、沈鵬飛、殷良弼等倡議,恢復林學會組織,以團結全國林業科技人員,促進林業建設工作的發展。這一倡議得到與會代表一致贊同,並於2月26日召開中國林學會成立大會,選舉梁希擔任理事長,陳嶸被選為副理事長,以後又連任第二、三屆副理事長和第三屆代理事長,並一直擔任學會主辦的學術刊物《林業科學》的主編。
在他擔任學會副理事長、代理事長期間,重視學會的學術活動和學報工作。他認為開好學術會議,對提高林業科學水平有很大作用,而且主張學術會議要認真貫徹「雙百」方針,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術繁榮與進步。他對學會舉辦的學術活動特別有關營林方面的學術活動總是積極參加,並且積極發言,闡述自己的學術見解。他也很關心學報刊登的內容,經常對編輯同志們說:學報要選擇質量高一點的文章,要注意發表生產上需要的科研成果,也要注意刊載理論方面的研究論文。他還經常向學報推薦稿件,但總是申明,我推薦的稿件也要送審,應該以審稿人的意見為准,這種作風頗為從事編輯工作的同志所稱頌。

閱讀全文

與上海司儀陳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外匯贈金開戶 瀏覽:671
項目融資規則 瀏覽:313
小贏理財定期怎麼樣 瀏覽:950
銀行貸款調查表 瀏覽:809
2019深港通交易日 瀏覽:998
珠海橫琴貴金屬交易所 瀏覽:298
投資創始人 瀏覽:801
田洪良老師外匯 瀏覽:448
黃金鴿子價格一般 瀏覽:836
搜宜貸理財 瀏覽:343
工行貴金屬最多可以持倉多長時間 瀏覽:655
招行抵押貸款提前還款 瀏覽:870
宗申融資租賃 瀏覽:933
好講台融資 瀏覽:290
四川長虹持股基金 瀏覽:830
金鷹主題基德邦基金總經理 瀏覽:666
莫頓外匯金融案真相 瀏覽:590
西安過橋貸款 瀏覽:161
33k黃金是什麼意思 瀏覽:603
2011年煙葉收購價格 瀏覽: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