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麼從比亞迪財務報表中看出新能源汽車的數據
秦和宋純電動模式可以開70公里,唐純電動模式可以開80公里,燒油的話續航里程和普通內燃汽車差不多。純電動汽車E6續航里程有350公里左右
⑵ 比亞迪年報七大信息:新能源市佔率第一,汽車毛利率近22%
如今當全球汽車企業產、銷盤踞低位,收入、盈利不斷承壓,比亞迪在保證營收的同時,似乎正展現出不同的經營思路。
4月21日,比亞迪發布2019年年業績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77.39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6.14億元,公司2019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47.41億,同比增長17.71%,較去年同期增長的22.18億現金流,成為上市車企中為數不多現金流正增長的之一。
比亞迪在2019年年報中表示,集團將繼續加大供應鏈體系開放,推進子公司的獨立運營和市場化。通過比亞迪近來的經營活動與財報數據可以發現,分拆業務已經成為比亞迪新的經營策略之一,簡單來說,比亞迪准備對外銷售更多的汽車零部件。
在汽車預言家看來,從某種方面而言,比亞迪2019年度對於營收背後的調整、集團內部經營策略的變化以及人才制度的傾向等方面,是更需要著重關注的地方。
1
新能源汽車市佔率保持第一
目前,比亞迪財報將產品和服務劃分業務單元,共分為三個報告分部。根據財報中「報告分部的財務信息」一項,「二次充電電池及光伏」收入包括對外交易收入與分部間交易收入(對內交易收入)。2019年財報中,上述對外、對內板塊的銷售額分別為105.06億元和120.13億元,較2018年分別增加17.39%、減少27.68%。
通過變動比例來看,該板塊對外業務正在增長,這也印證了比亞迪希望從內銷轉外供的經營目標。此外,同動力電池業務相比,比亞迪半導體業務的規模較小。公開信息顯示,比亞迪半導體業務主要覆蓋功率半導體、智能控制IC、智能感測器及光電半導體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等業務。4月15日,比亞迪發布公告稱通過下屬子公司間的股權轉讓、業務劃轉完成對全資子公司比亞迪微電子(已更名為比亞迪半導體有限公司)的內部重組,比亞迪微電子受讓寧波比亞迪半導體有限公司100%股權和廣東比亞迪節能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並收購惠州比亞迪實業有限公司智能光電、LED光源和LED應用相關業務。比亞迪半導體擬以增資擴股等方式引入戰略投資者。照此說法,比亞迪半導體將形成多元化股東結構,尋求獨立上市。
金融機構花旗曾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若比亞迪半導體業務獨立上市,或將大力提高現在上市公司的現金狀況,並為電池業務的IPO奠定基礎。相關數據顯示,全球乘用車電氣化的市場空間約600億,若比亞迪半導體能做到15%全球市佔率,對應100億營收,其拆分上市的市值約300億元。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⑶ 2018年比亞迪汽車產量是多少
2019年1月7日,比亞迪公布了2018年的銷量為:50.5萬輛,同比增長23%。
希望能幫到你,如果覺得OK記得採納,謝謝啊
⑷ 比亞迪股價一直不漲,是因為比亞迪不賺錢嗎
股價不漲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比亞迪不賺錢。有人一講到為什麼不賺錢,就會很寬泛的舉一堆原因,沒有定量的分析。首先搞清楚公司是干什麼的。公司的主營業務目前分為四大塊:1)汽車,包括傳統燃油汽車及新能源汽車,2)代工,手機部件及組裝業,3)手機電池,二次充電電池及光伏業務,4)軌道交通,跨座式單軌「雲軌」、「雲巴」等。接下來我將按照從收入到毛利,再到費用,最後到利潤總額的順序,將利潤表梳理一遍,並結合其他兩張表,看看究竟是那個環節讓公司不賺錢。
由於公司是把國家對消費者的補貼放在收入中的,故毛利中包含補貼的部分。所以隨著補貼下滑,汽車毛利率也在下滑,到2018年僅19.8%。關鍵是繼續退坡後毛利率能維持嗎?這一點也是值得擔心的,有時間我另外開一篇講。代工業務其實是很賺錢的,420億的收入產生了53億的毛利,業務性質的原因毛利率低一點只有12%-13%,但三費也低啊。代工業務由於絕大部分是裝到比亞迪電子,在港股上市的,所以數據會比較詳細,根據財報比亞迪電子18年收入414億,凈利潤有21-22億,扣非凈利潤18-19億元。對於比亞迪來說,扣除少數股東權益,歸屬的凈利潤為12-13億元。要知道2018年整個比亞迪扣非凈利潤不到6億元,也就說,除代工以外的業務整體是虧錢的。
⑸ 近幾年汽車行業比較蕭條,比亞迪上半年實現凈利潤翻倍,意味著汽車行業的復甦嗎
從汽車行業上半年表現來看,用「冰火兩重天」來形容或再好不過。一方面,傳統車企,業務下滑明顯;另一方面,新能源車企,卻快速搶占市場,整體增速高達五成。公開財報顯示,傳統車企和新能源車企業績出現明顯分化。傳統車企如上汽集團、廣汽集團等,2019年上半年業績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新能源車企,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產銷量分別達61.4萬輛和61.7萬輛,同比增長48.5%和49.6%。
當然,欣喜之餘,新能源車補貼退坡的影響可能尚未完全到來。今年3月,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和發改委等四部門聯合發布《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明確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准將在2018年基礎上平均退坡50%,到2020年底前退坡到位。重要的是,通知設置了三個月的過渡期,即從2019年3月26日至6月25日,過渡期後地方不再對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公交車和燃料電池汽車除外)給予購置補貼。而補貼退坡時間恰好卡在半年報財務核算截止日期前。有分析認為,比亞迪業績暴漲,與補貼退坡導致新車消費提前脫不了關系。根據乘聯會數據,7月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銷量合計8.0萬輛,同比下滑4.7%;環比下滑47.5%。
光大證券認為,造成上述現象,源於補貼退坡過渡期結束,競爭加劇和搶裝的影響,新能源汽車在三季度調整將大概率持續。光大證券預估比亞迪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15.55億-17.55 億元,同比增1.83%-14.93%,三季度業績預計單度凈利潤1-3億元,同比 2018三季度10.48 億元下滑幅度明顯。
⑹ 比亞迪2019年凈利潤下滑,行業及政策變化、研發費用上升所致
4月1日,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了2019年度業績快報。快報顯示: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附屬公司2019年營業收入127,738,523元,較2018年同比下降1.78%;營業利潤2,319,992元,同比下降45.3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611,612元,同比下降42.03%。
比亞迪還在2019年投入了更多研發費用。根據目前的消息來看,比亞迪蓄力最久的應為「刀片電池」。這是有異於傳統電池包的新型無模組電池包,其內部去掉了模組這一層中間結構,刀片形狀的電池單體可直接安裝在電池包內,使使電池包復雜度大幅下降,降低了製作難度、組裝復雜度、生產成本、重量、故障率,並提升電池包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刀片電池將在比亞迪漢EV車型上搭載應用,該車型綜合續航里程可達605公里,百公里加速時間3.9秒。
另外,比亞迪還將在今年4月推出新的DM-i平台。比亞迪將在現有DM平台車型基礎上,加推基於DM-i平台開發的新車型,但未來的產品中心仍會放在DM平台車型上。據了解,DM-i平台的核心優勢是:超低油耗(不充電情況下油耗低於5升)、富電時50公里純電動、NVH提升等。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