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左手六神右手美加凈,為什麼上海家化卻創造不了業績神話
主要是公司品牌影響力在不斷下降,尤其去年收到疫情的沖擊,營收利潤雙雙出現下滑。從上海家化最新公布的財報來看,其業績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4%左右,而利潤下滑更是大,接近50%的跌幅,在疫情的沖擊之下,這家家化公司顯然後勁不足。有上海家化的工作人員也表示,公司業績的下滑和大環境有很大的關系,因為去年整個化妝品市場都出現了不小的降幅。而與低迷的財報對應的是,其公司董事長張東方離職,據傳,是公司大股東對張東方的業績並不認可,所以想更換公司董事長。
② 家化巨頭上海家化跌停,為何上海本地股屢屢閃崩
其實主要原因更多是因為大家本身對這些白馬股的一個非常看好的原因因為這些白馬股本身大家對它的期望值比較高,都認為它這么大的體量在這里肯定是盈利的,包括之前跌停的上海機場一樣,而其中原因也是相似的,主要是因為整個上海都受到了疫情的沖擊。因為疫情帶來了大家一些收入也會有所減少,所以收入有所減少的情況下面大家對消費的頻率也會相對降低,而生為家化巨頭的上海家化公司,他旗下有非常多的著名品牌,但是大家經常有所減少,卻需要一些剛需品的時候,就會選擇一些市場上的中下游品牌,因為中下游品牌價格較低廉,而現在因為資金緊張,所以就選擇中下游的品牌。結果就造成上海家化的盈利不佳,導致2020年是屬於相對以往盈利較少的情況,然後在發布年報之後瞬間跌停,這一點和上海機場是類似的。
所以為了安全起見,大部分股民還是選擇拋售,但是也有一些股民他是選擇加倉的,因為他們認為現在是一個好機會,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我驚慌,在別人驚慌拋售的時候,而我卻開始貪婪,這就是每個人對主持判斷不一樣,這也造成了每個人的盈利和虧損狀態不一樣,這也是股市的魅力所在。
③ 上海家化是什麼信息披露出問題了
上海家化聯合股份有限公司關於收到上海證監局《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的公告內(2013-11-21)
1、公司容未在相應年度報告中對關聯方滬江日化及與其發生的關聯交易進行披露,違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二十一條,《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准則第2號一年度報告的內容與格式(2007年修訂)》第四十五條,《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准則第2號一年度報告的內容與格式(2012年修訂)》第三十一條,《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編報規則第15號一財條報告的一般規定(2007年修訂)》第三十六條、第三十七條,《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編報規則第15號一財務報告的一般規定(2010年修訂)》第三十七條、第三十八條的規定。
2、公司未對與滬江日化發生的采購銷售關聯交易進行審議並在臨時公告中披露,違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三十條,《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第10.2.5條的規定。
3、2009年度公司未對與滬江日化發生的累計3000萬元資金拆借關聯交易進行臨時公告披露,違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三十條,《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第10.2.4條的規定
④ 上海家化真的要被玩壞了嗎
不過當前最大的問題是,現在由「平安系」把控著的上海家化,一刀接一刀揮刀自殘專,這家頭頂「民屬族日化」光環的行業龍頭企業,這支昔日白馬股,還能否好好持續下去?
為掃清宿敵,又一次「自殘」
最新的一個刀口,是在23日捅開的:家化原總經理王茁勞動爭議案的庭審中,原告上海家化方面為了證明王茁的失職行為,上海家化方面在法庭上提交了最新收到的證監會對上海家化的處罰決定。根據這份處罰決定,監管部門擬對葛文耀處以15 萬元罰款,對宣平、曲建寧、丁逸菁、吳英華等4人處以10 萬元罰款,馮珺等13人處以3萬元罰款,而上海家化企業本身也被予以警告並處以30 萬元罰款。
按照王茁方面的觀點,上述處罰並不是最終結果,不能以此為證據。葛文耀則在微博中公開抗議,指出家化這樣做才是嚴重違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規則。23日午後上海家化緊急停牌。停牌前當天股價大漲7%。
一家上市公司,急著自己披露剛剛接到的證監局「罰單」。這種近乎自殘的行為,放在「平安系「實際控制的家化與葛文耀王茁等前高管之間的糾紛背景下看,就顯得不難理解了。基本上,目前的家化公司的行為邏輯可以這樣總結:為了幹掉那些人,不惜暫時揮刀自傷企業。
⑤ 上海家化午後閃崩,一度封死跌停!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上海家化的股票在2月2日午後開盤之後突然就直線向下,直至跌停,停盤時上海家化跌幅達到了10%,現在股價為36.28元。可以看出,基金機構在第四季度也對上海家化大幅度進行了減倉,由原先的4629.82萬股減至了459.22萬股。其中,比較知名的由諾安基金的羅春蕾經理管理的諾安積極配置混合基金、諾安主題精選混合基金對上海家化共計持有450.01萬股。
⑥ 上海家化午後閃崩跌停,對此你有何看法
我覺得是這家公司的經營出現了狀況,因為資產如果是正常波動或者漲幅的話,一般不會出現這么大的波動,而是持續的下跌,每天跌停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他一下子閃崩跌停,那麼就不正常了。其實主要原因是因為在1月31日的時候,按照國家的要求,公司就要把自己的年報給披露,但是這家年報就把這家公司給跌停了,主要是因為年報的話就要寫出自己在去年的一天盈利和虧損狀態,而這家年報就表明了這家公司在去年的時候屬於虧損狀態,而且虧損的比較多,這個年報一披露大家就翻了,大部分股民就覺得這家公司不值得再投資了。
我們一定要理性購買股票不要過於追漲殺跌。因為追漲有時候還能賺點小錢,殺跌的話經常殺到半山腰啊,雖然這次的跌停看上去是一個機會,但有時候真的是自己進場加倉之後才發現又被套牢了,這是大部分股民經常會遇到的事情。因為每個人都不可能在最低谷買入,最高點賣出就連巴菲特都不行,我們覺得自己比巴菲特更厲害嗎?我們其實更多隻是一種散戶的,非專業性的投資者而已,而這次的事件也反映出了大家對這家公司未來前景是不看好的。
⑦ 上海家化大股東與管理層矛盾不斷升級的原因是什麼
上海家化(600315.SH)董事長葛文耀的辦公室里,掛著一卷橫幅,橫幅上書有「如履薄版冰」四個大字。從1985年掌舵上海家權化這艘航船開始,葛文耀坦言這四個字最能反映他的心路歷程。
在這近30年的企業發展史里,上海家化曾遭遇各種波折:有被要求與外資合並,險些導致自主品牌被埋沒;有受命吸收合並同類企業,添上一身包袱。「葛文耀一直在戰斗,卻總是贏家。」有熟悉葛文耀的人士表示,與外資斗時,他研究國情,實現產品的差異化。與國企體制斗時,他講策略,最終啃下了國企轉制這塊敏感的「硬骨頭」。
⑧ [金台觀察]上海家化風波帶著中國公司治理怎樣啟示
對於一家公司,企業家更重要、員工更重要,還是股東更重要? 對於一家公司,就業更重要、工資更重要,還是利潤更重要? 對於一家公司的戰略,要基於市值、還是基於利潤,還是基於基業長青? 管理者,必須為了股東財富的最大化而工作嗎? 不同的答案會帶來不同的選擇。 平安信託與家化管理層的紛爭在本質上就是對於這些答案的不同理解。 平安信託已經解除了葛文耀在家化集團的董事長和總經理職位,現在上海家化小金庫的風波,給葛文耀的位置,帶來了更多變數。 中國公司治理制度的設計中,過多地迎合了投資資本。比如說,家化集團和平安信託都是獨立法人,但法律允許平安信託犧牲家化集團,以適應其自身的發展戰略:葛文耀稱,平安信託入主後,一直在變賣資產,致使家化集團名存實亡。 對於平安信託而言,他的利益在於入股了家化之後,如何以更好的價格賣給下家。對於上海家化的管理層而言,他的利益可能在於這家公司的規模和可持續發展,並且,當下的公司治理框架下,可能要求他們對股東套現予以配合。 家化人事斗爭已經發生了兩周,現在的焦點是上海家化這家上市公司的管理層的穩定,因為有太多的投資人是這家公司的股東,機構投資人和中小投資者希望這家公司能夠穩健前行。大股東與家化管理層的矛盾表明,這給上海家化的未來帶來了不確定性。 股東主義理論里,一切圍繞股東旋轉,當下的公司治理框架,就是沿著這個理論出發的。對於股東本位的制度設計,支持者看來是不證自明的。更有種說法是,股東財富就是社會財富,這是資本分配最優化的過程中必須的路徑。 人民網財經研究院認為,中國公司治理需要進行改革。大股東侵害公司利益的事件表明,在大多數情況下,公司治理的焦點並非股東無法捍衛其自身利益,而是公司無法捍衛其自身利益。上海家化算不上是一個典型案例,但當下有太多類似的事情發生。比如,當大股東股權解禁可流通的時候,公司往往以市值管理的名義,為減持配合。在很多時候,這極有可能犧牲了公司的利益。在這個時候,就必須引入其他利益相關者,更多地予以平衡。 上市公司的管理層與股東之間,並非簡單的管家與東家的關系。上市公司是一個獨立法人,有自己的生存權和利益,他與股東的關系並非在所有的時候一致,那麼管理層在其中應扮演何種角色? 我們知道,中國第一代創業家慢慢淡出之後,中國職業經理人階層面臨崛起,這些關系如何協調,對於中國的未來尤其重要。無論是較早的國美控制權爭奪、雷士照明管理層與投資者的沖突,還是現在上海家化的內斗風波,這些案例都表明,中國的公司治理已經到了檢討這些核心問題的時候了。
⑨ 上海家化為什麼要「賣身」
肯定是想獲得很大的利益
所以出售了
也許對老闆更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