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中國石化公司分析報告

中國石化公司分析報告

發布時間:2021-08-13 23:05:46

❶ 誰能幫我對中國石化股票的基本面與技術面的分析

資金面 中國石化主力倉位回升

我們從資金面的角度來分析中國石化。
其實在所有的分析中,資金面的分析或許應該是最重要的,因為無論一家公司的估值有多麼低、無論這家公司多麼有價值、對市場多麼有吸引力,但如果沒有大資金去關注、去買進,那也是徒勞的。
通過"四方力道決策系統",我們對運作於中國石化這支股票中的主力資金的監控數據進行分析,發現該股在今年4月14日啟動的上漲行情中,明顯有主力資金進入;而更為重要的是,該股在今年5月中旬到6月中旬的大幅下跌過程中,主力資金的出逃數量一直保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換言之,在該股大幅下跌的過程中,主力資金並沒有大面積離場,而這就為該股的後市走勢埋下了伏筆!
再通過"四方力道決策系統"對該股近期的主力資金動向跟蹤,我們發現在最近兩個交易周,主力資金出現了明顯的回補跡象,同時主力庫存倉位也出現了明顯的回升。如果我們再結合該股股改在即,以及基本面具備的足夠的"安全邊際"進行綜合判斷的話,那麼該股無疑將是中長期穩健型資金投資的首選品種之一,預計在該股實施股改前後,仍具備進一步上漲的空間。

基本面技術面 中國石化有"安全邊際"

從中國石化的基本面情況看,按照昨天收盤價計算,中國石化的動態市盈率只有14.88倍,不僅低於同板塊的其它公司,更是遠遠低於目前滬深兩市的平均市盈率。而且目前中國石化尚未股改,一旦實施股改方案,那麼其市盈率必然還將大幅下降,而這些因素,都決定了中國石化的啟動不僅僅是因為該股的權重較大,因為如果主流機構真的考慮動用權重股護盤的話,那麼或許選擇中國銀行會更合適。
因此從基本面的角度分析,正是中國石化具備了足夠的投資"安全邊際",吸引了場內外崇尚價值投資的各路資金,才使得中國石化在指數出現回落時,依舊保持了相對的堅挺走勢,並在股指出現超跌之後率先反彈。
從中國石化的技術面走勢分析,運用趨勢線連接中國石化2005年10月28日的最低點3.64元和今年3月10日最低點4.68元,我們會發現,中國石化在今年6月14日出現的最低點5.39元,恰恰就是觸及到該趨勢線後獲得支撐形成的,其後便走出今年6月下旬的一波反彈。同時,中國石化在今年7月中旬以來也一直沿著該趨勢線在進行有規律地整理,如今,在經過一段時間整理之後,該股出現了大幅反彈的走勢,顯示其中期走勢健康

❷ 分析中國石化的 基本面

8月25日中石化中報亮相: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7347.83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30.3%,股東應占利潤為人民幣82.55億元,每股利潤0.108元,同比下降77.3%。中報顯示,該公司煉油事業部虧損460.21億元,而去年同期還實現了盈利57.3億元;煉油毛利虧損752元/噸,毛利率為-18.8%。
主要是煉油板塊虧損過大,上半年虧損了460億元,今年上半年,國內煉廠原油進價大約在90美元/桶,但6月20日調價前,國內成品油價格僅處於60美元/桶.
由於煉油業務板塊虧損嚴重,公司整體業績大幅下降,公司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將下降50%以上。

❸ 分析股票中國石化走勢的論文

航天信息今年交出了一份看著還算不錯的中報: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87,761.35 萬元,同比增長15.06%;實現凈利潤31,541.81 萬元,增長10.95%。應該說,在整個IT行業不景氣的今年,航信還能實現穩步增長,實屬不易,盡管航信今年的股價表現墊底,但交出的這份中報也算讓新任董事長挽回了些面子.不過,透過這些數據,我感覺航信全年要實現利潤增長還是有些難度。關於公司的經營,具體分析如下:

1,上半年利潤的增長存在一定水分.上半年凈利潤31,541.81 ,摺合每股收益0.34元,其中有一部分是賣出長江電力的股份所得,共計2506.3萬,按15%的稅率計算貢獻了2130萬的凈利潤,扣除這塊後的凈利潤實為2.94億,摺合每股收益0.32元,實際增長3.52%.而且今年所得稅的稅率是按15%計算,去年的半年報計算的所得稅稅率高於15%,只是到了年報才按15%的稅率計算,所以如果考慮到此項因素的話,凈利潤實際沒有什麼變化.

2,下半年服務費標准降低.從7月份開始,航信稅控系統的技術服務費要進行降價,公司預計減少6500萬左右的收入,由於服務費的利潤非常高,因此對整體利潤的影響也不小.盡管公司稱可以通過擴大服務對象來抵消這一因素,但金融危機的影響並未消除,中小企業的生存環境依然是很困難,具體能增加多少用戶,目前還是未知.

3,增值稅防偽稅控系統是公司利潤的主要來源,上半年該收入增長了12%,實屬不易,而且由於成本的降低(主要是自有晶元的使用),毛利進一步提高,達到了53%.隨著涿州生產基地的投產,預計今後成本還會進一步降低.目前投資者對航信最大的預期也就是降低一般納稅人標准之後,用戶數量會出現較大幅度的增長,從目前的政策環境來看,降標工作在下半年實施的可能性很大,按照慣例,每次航信在對設備或者服務降價之後,往往都意味著新一輪用戶的擴大即將開始.降標工作開始的越早,對航信越有利,對凈利潤也會產生很明顯的提升作用,但由於航信目前的股本已經很大,不可能像前幾年那樣產生井噴效果.另外,由於航信這塊業務的絕對壟斷,造成了經營活動中的一些「霸王」行為,從而引發了很多企業的不滿,今後可能也會存在繼續降價或者其他政策性風險.

4,軟體業務存在較大潛力.除了稅控外,航信目前尚沒有其他具備一定規模的利潤來源,不過中小企業的管理軟體這一塊目前增長迅速,公司的投入力度也很大,正在各地做大規模宣傳和推廣,軟體業務有望在今後形成明顯的利潤來源.今年該業務有望貢獻1億左右的凈利潤,但由於股本太大,攤薄到業績上也僅是增加了1毛錢的收益.盡管軟體業務潛力巨大,但對航信來說也存在一定隱患,該軟體是和用友合作的,軟體由用友開發,航信只是掌控了渠道,打上自己的標志銷售.去年用友開經銷商年會的時候,很多經銷商都提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總部要給航天信息做這個軟體?貼了航信的商標,搶了用友自己的份額.用友的老總給了這樣一個答復:現在航信對小企業的渠道掌控力非常強,我們要利用它的渠道,這個對我們是有利也有弊.首先所有買U3的企業,最後都知道這個軟體是用友做的;然後軟體中的一些模塊,後面要升級的話,必須要找到用友,這樣我們就通過航信把我們的品牌知名度和信任度在它的渠道內建立了,相信以後這些企業要再買軟體的話,還是會找到我們的.據說航信自己也想單獨開發,但由於技術都在用友那裡,難度還是相當大的.假如說到最後航信只是"為他人做嫁衣裳",那就很是可惜了.

5,渠道銷售的收入增長了27%,這塊收入占整個收入的比重超過了50%,但毛利僅6.89%.所謂的渠道銷售指的是航信藉助自己的渠道銷售的一些計算機、列印機等商品,盡管這項收入的利潤非常低,但對航信的收入構成是很有用的。對國企的領導來說,收入是考核的第一指標,由此也不難理解為什麼上半年渠道銷售的收入在航信的各項業務中增長是最快的,航信要在2010年實現100億的銷售目標可能也主要靠它了。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計算機產品的價格變動非常大,一旦銷售出現問題,而存貨又較多的話,往往會存在很大的產品跌價損失。

至於其他的業務,比如IC卡,衛星通訊等,目前還成不了氣候,即便有了好的發展,對整體利潤的貢獻也不突出。目前航信手上握有約27億現金,與大華一樣,這些資金基本是躺在銀行,沒有發揮什麼作用。只不過大華是由於老闆的性格決定,航信則是由於體制所決定,在這樣一個大的央企,領導層一般是不願意擔當風險的,「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前2年航信曾拿出部分資金打新股,但經過08年的熊市之後,公司只怕再也不敢進入股市了,甚至連長期持有的長江電力也選擇了賣出。至於收購和資產注入,拖了這么多年,也始終沒有搞出一個好項目,收購的湖南衛通和華迪計算機也都是盈利能力不強的,算不上什麼優質資產,在資本運作方面,航信就明顯不如用友。

從機構對航信的態度來看,今年上半年應該是存在著較大分歧,先是華夏基金出局,而後持有多年的富國基金也拋出了部分籌碼,股東戶數也是大副增加。不過這些東西參考的意義並不大,有些機構本身就是追漲殺跌的,而且7月份航信持續放量,也不排除是基金回補。

總體而言,航信目前的格局是穩健有餘,成長不足,只要防偽稅控這塊不出現政策風險,公司基本上是安全的,投資者要考慮的就是如何給他估值的問題。作為規模這么大的IT企業,如果想要進一步有大發展,必須得從海外市場和資本運作這兩個方面去下功夫,就像聯想和華為一樣,而這些方面都是航信所欠缺的,因為企業體制的本身已經決定了他的發展模式。

❹ 中國石化企業概況是怎樣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簡稱"中國石化"或"中石化",英文縮寫Sinopec Group)是1998年7月國家在原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基礎上重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業集團,是國家獨資設立的國有公司、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國家控股公司。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注冊資本1820億元,總經理為法定代表人,總部設在北京。2007年底,中國石化股份公司總股本867億股,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持股佔75.84%,外資股佔19.35%,境內公眾股佔4.81%。2010年中石化凈利707億。2014年1月21日,中石化獲《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白皮書(2013)》五星級評定,為最高等級。
2014年2月19日,中國石化董事會通過了《啟動中國石化銷售業務重組、引入社會和民營資本實現混業經營的議案》,中石化業務向民資開放。

❺ 中國石化企業基本情況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英文縮寫Sinopec Group)是1998年7月國家在原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基礎上重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業集團,是國家獨資設立的國有公司、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國家控股公司。公司注冊資本2316億元,董事長為法定代表人,總部設在北京。
公司對其全資企業、控股企業、參股企業的有關國有資產行使資產受益、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出資人的權力,對國有資產依法進行經營、管理和監督,並相應承擔保值增值責任。公司控股的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先後於2000年10月和2001年8月在境外、境內發行H股和A股,並分別在香港、紐約、倫敦和上海上市。
公司主營業務范圍包括:實業投資及投資管理;石油、天然氣的勘探、開采、儲運(含管道運輸)、銷售和綜合利用;煤炭生產、銷售、儲存、運輸;石油煉制;成品油儲存、運輸、批發和零售;石油化工、天然氣化工、煤化工及其他化工產品的生產、銷售、儲存、運輸;新能源、地熱等能源產品的生產、銷售、儲存、運輸;石油石化工程的勘探、設計、咨詢、施工、安裝;石油石化設備檢修、維修;機電設備研發、製造與銷售;電力、蒸汽、水務和工業氣體的生產銷售;技術、電子商務及信息、替代能源產品的研究、開發、應用、咨詢服務;自營和代理有關商品和技術的進出口;對外工程承包、招標采購、勞務輸出;國際化倉儲與物流業務等。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在2014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中排名第3位。

❻ 中石化的行業和區域分析

石化產業在我國作為重要的資源和基礎原材料行業,經濟總量大,具有很高的產業關聯度,在國民經濟中歷來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目前中國石化行業同時面臨周期性調整、自身結構性矛盾及金融危機影響帶來的矛盾深化加劇,成為當前經濟形勢下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和尋找新增長點需求的典型代表。為此,國務院出台的「十大產業振興計劃」中明確針對石化產業的振興提出了六點綱要性要求。 石化振興規劃將能夠在短期內緩解或解決該產業鏈中的部分突出矛盾,並幫助催生、改造或做強一批行業龍頭性企業,為整個宏觀經濟的復甦發展提供動力及示範樣本。此次石化產業振興的方向,是由速度、規模增長模式向效能、質量增長模式轉變,而轉變發生的核心在於投資杠桿的使用。「資金—技術」將成為一組最重要的可相互轉化的變數。具體而言,在產業鏈上游,技術能力成熟、資源綜合利用水平高的大型企業必然獲得政府資金支持進行更多技術創新,從而形成良性循環,占據產業主導地位;在產業鏈下游,具有產品研發和工藝研究優勢,在石化產業的全球細分市場上具有競爭潛力的中小型企業將有可能首先走出困境,並可以在國家政策和資金扶植下通過對外技術收購或自主研發形成技術優勢,加強競爭力。而在整個產業鏈范圍內,政府投資都在資源節約、生態環境保護等可持續發展環節上有前提性要求,在此方面先行一步或更具創新能力的企業將有更大發展空間。在此背景下,只有那些具備較好的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或意識,擁有研發和技術創新的傳統,更具全球性戰略眼光並強調市場服務能力的企業,才能堪當石化行業龍頭,並成為該行業新發展模式的代表。全球性危機之下的石化行業石化行業主要包括石油與化工行業,上游的資源領域包括石油、天然氣等;中游的大宗產品領域包括氮肥、甲醇、磷肥、氯鹼、純鹼等;下游的精細化發展產品領域包括農葯、染料、日化、工程塑料、、煤炭精細化、精細磷化工、鉀鋰、有機氟和有機硅等。整體產業鏈較長,子行業眾多。即使不爆發全球性金融危機,石化行業的周期性衰退也可能發生石化行業的整體增長具有明顯的周期性特點。歷史數據顯示,石化行業經濟周期一般為7~8 年,價格高峰期一般持續2年左右。1978年以來,以產品價格、盈利空間以及裝置開工率等指標進行考量,景氣周期共出現過4次。 2002年之後,隨著中國、印度、俄羅斯等新興經濟體的高速經濟增長和主要發達國家經濟的逐漸復甦,全球石化行業進入明顯上升周期。2004年到2007年,石化行業周期的價格高峰已經維持了約4年之久,遠高於之前石化行業價格高峰期在18到24個月的水平。 由於2004年到2007年全球石化行業的平均盈利能力高於鋼鐵等其它基礎行業,全球的投資快速向石化行業集中,導致全球石化產能迅速擴張。下游有效消費量的增長趨勢明顯低於石化產能的擴張趨勢。以作為近60%石化產品的基本原材料的乙烯為例,2008年初披露的部分產能計劃顯示, 2008-2011年新增乙烯產能將達到2750萬噸,相當於2007年全球產能的22%以上。這樣的供給能力增長遠遠超出預期的需求增長。全球石化行業將在2008年下半年或者2009年上半年開始進入明顯的周期性衰退。全球性金融危機嚴重地影響實體經濟,使得全球石化行業受到很大沖擊隨著全球性金融危機不斷深化並直接打擊實體經濟,石化行業的下游產業需求大幅萎縮,從而大大加劇了全球石化行業所遭受的沖擊。2008年下半年以來,全球石化行業的大多數子行業都面臨裝置開工率降低,產品庫存量上升的困境。石化產品價格也大幅下挫。在2008年第四季度,石化產品價格跌幅高於油價的下跌幅度。如苯價格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首次下跌到其主要原材料的石腦油價格以下。在2008年11月,石腦油甚至比原油價格每桶低25美元。全球石化行業產品價格大幅滑坡。中國石化行業面臨周期性調整、金融危機影響和自身結構性矛盾凸現的三重壓力中國石化產業作為全球石化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同樣感受到由於供需關系變化引發的周期性衰退,以及金融危機打擊實體經濟帶來的下游需求快速下滑所引發的壓力。除了上述壓力之外,中國石化行業還經受著由於之前粗放式增長所形成的結構性矛盾所帶來的壓力。在景氣周期中,中國大量的新進入資金湧入高能耗、高污染和資源型(兩高一資)的低門檻石化產業環節,造成了相關產業鏈環節上嚴重的產能過剩。當面臨全球性危機沖擊時,這些產業鏈環節更為脆弱。例如,由於煤化工項目的大量上馬等因素使得2008年甲醇產量較2007年大幅提升40%以上,但由於市場需求不暢,行業開工率維持在相當低的水準。 由於上述的多重壓力,中國石化產業在2008年第四季度表現出較為明顯的危機徵兆:需求下降導致企業普遍積壓了大量存貨,例如,尿素庫存235萬噸,同比增160%;磷酸二銨存貨125 萬噸,同比增加231%;磷酸一銨存貨96萬噸,同比增加119.3%;復合肥存貨201萬噸,同比增加68.5%。

閱讀全文

與中國石化公司分析報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項目融資規則 瀏覽:313
小贏理財定期怎麼樣 瀏覽:950
銀行貸款調查表 瀏覽:809
2019深港通交易日 瀏覽:998
珠海橫琴貴金屬交易所 瀏覽:298
投資創始人 瀏覽:801
田洪良老師外匯 瀏覽:448
黃金鴿子價格一般 瀏覽:836
搜宜貸理財 瀏覽:343
工行貴金屬最多可以持倉多長時間 瀏覽:655
招行抵押貸款提前還款 瀏覽:870
宗申融資租賃 瀏覽:933
好講台融資 瀏覽:290
四川長虹持股基金 瀏覽:830
金鷹主題基德邦基金總經理 瀏覽:666
莫頓外匯金融案真相 瀏覽:590
西安過橋貸款 瀏覽:161
33k黃金是什麼意思 瀏覽:603
2011年煙葉收購價格 瀏覽:655
融資協議書文本 瀏覽: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