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華聞傳媒下周走勢
從周線上看該股還有一定的上漲動力,主力位主要在8.00這個點位,我估計這股下周是先抑後揚的走勢,突破8塊後還能有進一步走勢,如果突破不了8塊趕緊出場。新聞傳媒版塊近期雖有利好,但對業績支撐並不明顯,個人觀點
B. 華聞傳媒為什麼停牌
華聞傳媒就是騙子,其下屬海南分公司-海南豐澤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在澄邁縣屯地回近3000畝,7.8年未開答發,以前總經理毛建中為首的領導班子用各種理由忽悠欺騙政府讓政府配合它屯地,簡直稱霸一方!沒有良心,坑蒙民營企業,私自違法轉讓土地賺取高額利潤,現在還聘請了一個叫盛吉森的董事做總經理,盛吉森本人人品極差,所謂的律師就是靠一張看嘴皮子扯謊打哈,涉嫌商業詐騙!唯一賺錢的國有資產燃氣股份已私有化,剩下的都是不良資產!
C. 華聞傳媒 (000793) 後市如何敬請高手幫忙分析!急急急!
大盤股,新的傳媒龍頭,資產注入,振盪攀升,已接近箱體突破臨界點,持有待漲
D. 華聞傳媒的公司簡介
華聞傳媒(000793)技術點評短期非市場熱點,走勢滯後指數;從交易情況來看,上漲或者震盪概率大。近2日上漲勢頭減弱;該股近期的主力成本為6.36元,價格位於成本下方,後市不看好;股價周線處於下跌趨勢,阻力位5.72元,中線持幣為主;本股票大方向依然樂觀;華聞傳媒(000793)量價分析天數 量價配合度 狀態 漲跌幅 5日平均漲幅度 5日平均成交量增減幅5日波動 0.097 放量上漲 1.97% 0.06% 0.60%華聞傳媒(000793)活躍度分析天數 波動率 上榜次數 描述 同期漲跌幅度 活躍程度市場排名1日波動 69.81% 0 非常活躍 0.57% 388華聞傳媒(000793)成本分析時間 收盤價 主力成本 最近價與成本差 幅度今日 5.591 6.254 -0.574 -9.18%昨日 5.680 6.257 -0.487 -7.78%五日前 5.572 6.270 -0.610 -9.73%十日前 5.522 6.290 -0.680 -10.81%二十日前 5.148 6.318 -1.088 -17.22%華聞傳媒(000793)籌碼分析股票代碼 獲利籌碼 套牢籌碼 相對波動000793 34.41% 65.59% 45.60%聞傳媒(000793)籌碼變動交易日期 獲利籌碼 套牢籌碼 價格前一交易日 40.93% 59.07% 7.33前五交易日 40.42% 59.58% 7.32前二十交易日 37.94% 62.06% 7.33華聞傳媒(000793)技術分析時間 綜合技術評分 技術評分市場排名 提示今日 61 31 較強昨日 51 24 中性五日前 51 23 中性十日前 61 28 較強二十日前 0 6 很弱
E. 華聞傳媒怎麼樣還是新黃浦好點
華聞傳媒已經啟動,馬上進入拉升期;而新黃浦還在蓄勢,但期貨概念也蠢蠢欲動,什麼時候啟動還要觀察,所以說,兩個股票都不錯,你要短線快速賺錢就關注前者;
今天新黃浦就開始啟動了,不是嗎?
祝你發財啊
F. 文化傳播行業的特點及其發展情況分析
體制變革帶來行業長期發展機遇
2006年是中國文化傳播行業體制改革力度最大的一年。2006年1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意見》提出,必須從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高度,充分認識文化體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要重點培育發展一批實力雄厚、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大型文化企業和企業集團,支持和鼓勵大型國有文化企業和企業集團實行跨地區、跨行業兼並重組。2006年3月22日,國務院發布《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其中專門有一個章節論述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2006年9月13日,國務院公布《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綱要》指出: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以發展為主題,以改革為動力,以體制機制創新為重點,通過改革不斷破除制約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瓶頸和體制機制性障礙,營造有利於發展的體制環境、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2010年前國有獨資文化企業基本完成規范的公司制改造,推出一批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上市文化公司。
2006年中國文化傳播行業大事記
▲1月13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
▲3月22日 國務院發布《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
其中專門有一個章節論述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
▲9月13日 國務院公布《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
有線電視數字化繼續強力推進
文化傳播行業所屬子行業,主要包括廣播電視、報紙、雜志,以及網路等新興媒體。從傳媒領域2006年以來各個子行業的情況來看,主要表現為以下特點:一是有線電視數字化繼續強力推進;二是平面媒體的競爭環境變化催生變革;三是戶外廣告成為高增長的市場;四是互聯網行業發展迎來第二個春天。下面我們先來關注電視子行業的發展情況。
根據來自廣電總局的信息,截至2005年底,我國有線電視用戶已經達到1.28億戶,數字電視用戶達到413萬戶,佔全部有線電視用戶總數的3.2%。2006 年上半年已經新增數字電視用戶250萬戶。預計全年有線電視用戶累計將達到1100萬戶,到2008年將達到3800萬戶。自2003年以來,我國有線電視數字化的推進工作取得了明顯成績,主要表現在:初步建立了由節目平台、傳輸平台、服務平台、監管平台構成的有線數字電視技術新體系;探索出了有線電視數字化整體轉換模式,初步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有線電視數字化發展的路子;數字付費電視穩步發展;各地有線數字電視不斷開發信息服務內容,推動了城市信息和社會信息化進程;出台了一系列推進數字化的技術、節目、運營以及產業政策、標准規范和管理法規,爭取了有利的資費和財稅政策,為促進和規范有線數字電視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我國有線電視用戶發展情況及未來預測
截至2005年底
我國有線電視用戶達到1.28億戶
數字電視用戶達到413萬戶
佔全部有線電視用戶總數的3.2%
2006年上半年新增數字電視用戶250萬戶
預計全年有線電視用戶累計將達到1100萬戶
到2008年將達到3800萬戶
報紙廣告增長速度近兩年明顯放慢
平面媒體包括報紙和雜志。從1998 年至2005年全國廣告營業額情況來看,全國廣告穩步增長;但報紙廣告的增長速度近兩年明顯放慢,特別是04年出現了負增長,05年有所回升。
最近幾年報紙廣告市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分析其實質原因,在於當今媒體結構、媒體環境都出現了根本變化。網路媒體、戶外媒體、移動媒體、樓宇電視等眾多新型媒體的崛起,正在蠶食報紙的廣告領地,使得報紙廣告的「蛋糕」波動較大。報業市場自05年以來,呈現的特點主要包括:一是綜合類都市報構成廣告市場的主體,報業市場的區域化、分眾化更加明顯;二是報紙受到網路等新興媒體的沖擊,越來越多的年輕讀者已經不買報紙,而直接從網路媒體中閱讀新聞;三是分類廣告日漸為報紙廣告經營的利潤提升做出重要貢獻;四是由於缺乏權威可靠的發行量的評估,報紙的同質化與盲目擴容使得廣告效果稀釋。面對這樣的情景,眾多業內專家認為,報業經營已經到了「拐點」。
國內報業市場集中度很低
報紙作為傳統強勢媒體,仍有其突出的優勢,如,可信度高,受眾群龐大,廣告市場上居領先地位,擁有強大的品牌和豐富的資源,等等。這些優勢恰恰是網路媒體所不具備的。但是,國內報業的經營非常分散,市場集中度很低,特別是在二三線城市,缺乏有影響力的品牌。因此,積極整合國內優質媒體資源,實現規模效益,將成為國內報業獲得豐厚回報的有效途徑。
我國雜志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 互聯網行業有望迎來第二個春天
文化傳播行業集中度將逐步提高 優勢企業有望在行業整合中獲益
我國雜志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
平面媒體除了前面所說的報紙之外,還包括雜志。目前,中國雜志從數量上來看,估計已超過了1萬種,再加上各種直投廣告,以及處於地下狀態的沒有刊號和名份的,總數已經超過1萬5000種,而目前真正市場化並贏利的不足1/10。
縱觀雜志行業整體市場,一方面是時尚類高價洋雜志在零售市場的高成本血拚,另一方面又是大批處境艱難的二、三線雜志正在努力求生存。一個普遍的感受是,中國雜志的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雜志本身多層銷售模式越來越成熟,包括了雜志本體零售、雜志廣告銷售、雜志品牌衍生活動銷售等各個層面,雜志競爭進入顯性的大眾傳播營銷時代,分眾化趨向明顯,以適合更細分的讀者群,新創刊號多為補充市場盲點的雜志。從廣告投放的角度來觀察整體市場,有幾類雜志發展迅速,如財經新聞類、專業技術類、都市生活類、文化旅遊類、教育教學類等。隨著國內經濟的持續發展及都市化進程,財經類、都市生活類雜志越來越顯現出存在的價值。
互聯網行業有望迎來第二個春天
關注完廣播電視、報紙、雜志,我們再來關注互聯網。2006年6月,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公布,我國網民數量已達1.23億。預計07年將達到1.7億用戶,到2010年將達到2.32 億,年均增長速度超過10%。隨著上網人數的增加,相應的各種上網服務應用的需求也越來越高。以網游、電信增值服務、搜索為代表,迎來了中國互聯網的第二個春天,Web2.0正引發新一輪的互聯網革命。互聯網在吸引著越來越多使用者時間的同時,也在吸引著廣告主的廣告投入,成為增長最快的媒體。
從互聯網行業的核心細分市場用戶覆蓋率情況來看,有關調研數據顯示,用戶覆蓋率居前的網路經濟產業,分別為搜索引擎、即時通信和電子郵件。搜索引擎的用戶覆蓋率最高,有87.4%的網民使用。即時通訊和電子郵件分別列二、三位,有83.7%和79.3%的網民使用過,其他的產業覆蓋率都低於50%。此外,社區博客、數字雜志等新興的網路產業,也已經在一部分網民中普及。有關數據還顯示,2006年以來,中國網路廣告進入新一輪「活躍期」,市場規模繼續保持了快速增長的態勢,其中上半年網路廣告市場規模達到創紀錄的20.6 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0.1%,遠高於同期電視、報紙和廣播廣告的增長率。值得一提的是,隨著中國行動電話用戶的不斷增長和移動增值服務的多樣性,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使用移動增值服務。據統計,2005年來自移動增值業務收入為102億元,到2008年,受奧運會影響,規模將突破317億元,
2010年將達到529 億元。
文化傳播行業集中度將逐步提高
招商證券認為,在行業政策已經發生革命性變化的歷史性時期,國內文化傳播行業有望在市場化、投資主體多元化等力量的推動下加速發展,兼並收購、互相滲透等將成為未來幾年的行業熱點,行業的集中度將逐步提高,有望產生大型的跨媒體、跨地域的媒體集團。優勢媒體公司有望在行業整合中獲益,因此,堅定地持有傳媒藍籌公司,以及投資於有望成為行業整合龍頭的公司,是最佳的投資策略!
招商證券對文化傳播行業重點公司2007年的投資評級情況:
文化傳播行業重點公司業績預測與投資評級
(評級機構:招商證券單位:人民幣元)
公司簡稱 07年EPS 投資評級
華聞傳媒 0.28 強烈推薦
歌華有線 0.63 強烈推薦
中信國安 1.15 強烈推薦
廣電網路 0.61 強烈推薦
東方明珠 0.25 推薦
博瑞傳播 0.65 推薦
電廣傳媒 0.26 推薦
S賽迪 0.08 推薦
中視傳媒 0.16 推薦
G. 華聞傳媒和太傻網什麼關系
華聞傳媒這幾年確實變化蠻大的。旗下漫友也是他們家的,貌似現在要進軍泛娛樂。
給你一份華聞現在的簡介你了解一下把。
華聞傳媒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名華聞傳媒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海南民生燃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海口管道燃氣股份有限公司),於1991年9月成立,1992年12月整體改制為股份制企業。
1997年7月,公司股票在深圳證券交易所A股掛牌上市,開國內燃氣行業企業上市之先河。1998年7月,更名為海南民生燃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06年,在綜合考量公司實際、傳媒業發展規律與趨勢、產業前景、大股東背景與資源、資本市場特點等因素後,公司實施重大戰略轉型,大舉進軍傳媒產業。其中當年控股收購了人民日報主管主辦的證劵時報旗下「時報傳媒」和著名的都市報品牌「華商傳媒」。 2006年11月,更名為華聞傳媒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成為「海南省文化傳媒第一股」; 2008年2月,更為現名。2012年,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旗下國廣環球傳媒控股有限公司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依靠國際台國家級、國際化、全媒體背景和資源,2013-2014年公司繼續充分發揮上市公司的平台優勢,通過整合、並購、持續重組等有效手段,先後收購了澄懷科技、國廣光榮、國視上海、掌視億通、精視文化、邦富軟體、漫友文化等全國垂直領域排名均在前三位的公司。在現有財經資訊業務蓬勃發展基礎上,2017年,公司通過多次增持獲得東海證券10%以上股權,著力打造以「財經資訊+金融數據+交易服務」為特色的財經金融生態體系。
目前公司主營業務包括:財經媒體平台,區域資訊媒體及相關延伸服務,廣播廣告和樓宇媒體組成的廣告營銷,手機視頻和互聯網電視組成的網路視頻服務,漫畫動漫、輿情監測、留學媒介和線下演藝等共同組成的文化媒體產業鏈上的延伸服務,基本實現了「全媒體、大文化」的戰略定位與布局,形成了一個覆蓋用戶主要生活和工作場景的立體多樣、融合發展的現代傳播體系。今年上半年,公司進一步剝離了非傳媒資產,全面聚焦傳媒主營業務。
未來,公司會以傳媒核心業務為基礎,在數字化經濟與文化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整合公司旗下全媒體的渠道資源與多年留存的用戶,為其提供匹配場景的文化消費產品與服務。在公司的主要核心業務板塊上,積極響應國家「文化貿易揚帆出海,進行一帶一路建設」的產業號召,在現有互聯網音視頻服務的基礎上,進行產業延伸,積極拓展海外傳媒業務;整合以中國資本市場指定信息披露服務為核心的財經版塊,深挖「財經資訊+金融數據+交易服務」的一體化服務,打造權威、客觀、專業的財經金融信息數據服務提供商。同時圍繞公司現有媒介平台資源、IP資源的橫向輸出,以粉絲經濟、體驗經濟為主題,在區域化消費升級和文娛競技產業進行積極探索。
經過上市20年的快速發展,公司由資本不多、名氣不大、業務單一、抗風險能力較弱的生產經營型企業,蛻變成長為一個規模躍升、持續盈利、規范運行、品牌優良的綜合傳媒集團。截至2017年6月底,公司注冊資本已超20億元。公司資產總額由上市之初的6億余元擴展到130億余元,凈資產由上市之初的5億余元增長到98億余元。近三年年度營業收入40至46億元,年度凈利潤8至10億元,平均每年納稅達三、四個億。公司總市值最高時曾達到400億元。在70餘家A股文化傳媒類上市公司中,2016年度營業收入排第14名,凈利潤排第9名;在海南30家上市公司中,2016年度凈利潤排第3名。公司連續4年入選「世界媒體500強」榜單。
H. 2021年華聞傳媒是不是有st的可能
「傳媒」是抽象名詞,指信息傳播媒介(通信、數媒、廣播、電視、電影、出版、廣告、新聞、網路、文化產業、新媒體等)。
專業介紹
1、國際貿易(傳媒經濟專業方向) 培養具有扎實的經濟學理論和傳媒學理論基礎,熟悉國家有關傳媒法規、政策,並能熟練掌握一門外語,系統掌握傳媒經濟業務及其操作技能的復合應用型專門人才
本專業學生通過學習經濟學、傳媒學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接受相關業務的基本訓練,具備在各類傳媒業務部門,以及其他宣傳部門、企事業單位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
2、法學專業 培養適應 21 世紀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富有創新精神,系統掌握法學知識,熟悉我國法律,能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特別是能在立法機關、行政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仲裁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工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法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法學思維和法律實務的基本訓練,具有運用法學理論和方法分析問題和運用法律管理事務與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
3、廣告學專業 培養具備廣告學專業理論與技能、擁有寬廣的文化與科學知識,能在廣告公司、新聞媒介廣告部門、市場調查與信息咨詢行業,以及企事業單位從事廣告策劃創意和設計製作、廣告經營管理、市場營銷策劃及市場信息咨詢工作的廣告學復合應用型專門人才。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廣告學的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接受廣告策劃和創意、電腦圖形設計與製作、攝影攝像等基本理論和技能訓練,掌握廣告實施與經營管理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4、新聞采編與製作 (網路傳媒) 專業培養具有系統的網路傳播理論知識與技能、寬廣的文化與科學知識、熟悉網路傳播的基本道德與法規,能在政府部門、新聞與出版機關、學校、大型企事業單位、網路媒體等從事網站策劃、網站建設與管理以及信息的采編、編輯和傳播的復合型人才。
本專業要求學生掌握網路傳播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技能,掌握新聞傳播理論,受到新聞業務的基本訓練,具有一定網路經營和管理的能力。畢業生應達到以下的要求:掌握新聞學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掌握網路傳播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技術;了解網路傳播道德與法規;懂得網路媒體經營和管理理念及技能。
5、新聞采編與製作 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適合在報社、廣播電台、電視台、通訊社、網路等新聞媒介機構從事新聞采寫、編輯等工作的專門人才,以及其它社會領域從事文化宣傳、公共關系工作的人才。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新聞學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接受新聞業務的基本訓練,並掌握一定的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基本知識,以具備能從事新聞工作和相鄰專業業務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質。
I. 華聞傳媒
000793回彈上升趨勢,建議繼續持股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