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的漲跌與買賣的人數和買賣量有關,與股票的質地好壞有關.當然還與人專為的因屬素及炒作有關系.有的股票質量不是很好但他照樣漲.一般來講股票漲是買的人多,量大而且賣的人少也就是說:求大於供.反之股票跌是:供大於求。
買的多的原因可能是這個股的質地好,也可能是炒股的人增加也包含莊家的炒作.當然股市也是有其內在的運行規律的是動態的,是波動的,是有一定節奏的.沒有隻漲不跌也沒有隻跌不漲的.作為炒股者在股票的總趨勢上漲時在每一個技術上的低點都是進的機會,若在階段高點及時走掉當然收益最大.在股票的大趨勢下跌時每一個階段高點則是走掉的機會,而在其低點進風險較大則有可能被套.若想在股市上有一席之地,在形成上升趨勢的低位看日線進在周線的高點處出.周線的下跌趨勢中最好不要參與也就是說要打大波段。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新編金融法小全書(第五版)》
② 股價是怎麼形成的
一、關於初始定價:
有個問題您沒有交代清楚:所謂初始定價是什回么意思?這可能造成答歧義:(1)可以理解為股票發行價;(2)也可以理解為開盤價。如果是第一個意思,則是通過詢價方式來確定的;如果是第二個意思,則是通過集合競價方式來確定的。
二、關於浮動價格:
股票是一種特殊商品。和其它商品一樣,股票的浮動價格是由市場(二級市場)的供求關系決定的。因為,除非上市公司分配利潤時出現送股或轉增股的情況外,上市公司的流通股本是一定的。當買方(股市中稱為多方)和賣方(稱為空方)較量的結果,多方占優勢,股票(稱為籌碼)被多方買走,籌碼數量減少,則股價上漲;反之,則股價下跌。這就是股市的價格漲跌規律,即股價是由市場的供求關系決定的。
③ 股票的價格是怎樣形成的
來源於市場買家和市場賣家對於股票即時價格的認可。你談的情況不是形成專的原因,而是形成的屬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個成交的原則,那就是,同一時間價格優先,同一價格時間優先。沒有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就算你例舉的情況,平開後,同一時間收到漲跌停板的大單,那就看哪方的力量更強大,在申買申賣的被動掛單中,按時間優先的原則,漲停的主動買單只能買到限價10元以上的賣單,而跌停的主動賣單也只能賣給所有10元以下的被動買單,被動買賣單被掃清後,形成對峙,強大的一方,最終戰勝偏弱的一方。價格的形成就是多空的較量,當空方力量強大,股價就會下跌,當多方力量強大股票就會上漲,通俗一點說,買的人多,賣的人少股價就上漲,賣的人多,買的人少股價就會下跌。希望可以幫到您,還望採納!
④ 股票價格怎麼產生。
股票價格是按實際成交來算的,比如X股票,現價9.31元,在專10:31分這一分鍾里,開始在9.32元有100手買入,而屬且成交了,那麼X的股票現價就由9.31元變為了9.32元,接下來,在10:31分的最後,有9.30元賣出500手,同樣成交了,那麼X股票的現價就變為了9.30元。只要有買賣單成交,只有一手,那麼股票的現價都會改變,如果成交價格一直都是一個,那麼就看不出變化。
股票是股份證書的簡稱,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或作價抵押,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⑤ 股價是怎麼形成的
一、關於初始定價:
有個問題您沒有交代清楚:所謂初始定價是什麼意思?這可能造成內歧義:(1)可以理容解為股票發行價;(2)也可以理解為開盤價。如果是第一個意思,則是通過詢價方式來確定的;如果是第二個意思,則是通過集合競價方式來確定的。
二、關於浮動價格:
股票是一種特殊商品。和其它商品一樣,股票的浮動價格是由市場(二級市場)的供求關系決定的。因為,除非上市公司分配利潤時出現送股或轉增股的情況外,上市公司的流通股本是一定的。當買方(股市中稱為多方)和賣方(稱為空方)較量的結果,多方占優勢,股票(稱為籌碼)被多方買走,籌碼數量減少,則股價上漲;反之,則股價下跌。這就是股市的價格漲跌規律,即股價是由市場的供求關系決定的。
⑥ 股價是怎麼形成的
你太有才了
⑦ 股市是怎麼形成的
股市是股票市場的簡稱,也稱為二級市場或次級市場,是股票發行和流通的場所,也可以說是指對已發行的股票進行買賣和轉讓的場所。股票的交易都是通過股票市場來實現的。一般地,股票市場可以分為一、二級,一級市場也稱之為股票發行市場,二級市場也稱之為股票交易市場。 股票市場是上市公司籌集資金的主要途徑之一。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公司的規模越來越大,需要大量的長期資本。而如果單靠公司自身的資本化積累,是很難滿足生產發展的需求的,所以必須從外部籌集資金。公司籌集長期資本一般有三種方式:一是向銀行借貸;二是發行公司債券;三是發行股票。前兩種方式的利息較高,並且有時間限制,這不僅增加了公司的經營成本,而且使公司的資本難以穩定,因而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利用發行股票的方式來籌集資金,則無須還本付息,只需在利潤中劃撥一部分出來支付紅利即可。把這三種籌資方式綜合比較起來,發行股票的方式無疑是最符合經濟原則的,對公司來說是最有利的。所以發行股票來籌集資本就成為發展大企業經濟的一種重要形式,而股票交易在整個證券交易中因此而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股票市場的變化與整個市場經濟的發展是密切相關的,股票市場在市場經濟中始終發揮著經濟狀況晴雨表的作用。所謂「牛市」,也稱多頭市場,指市場行情普遍看漲,延續時間較長的大升市。所謂「熊市」,也稱空頭市場,指行情普遍看淡,延續時間相對較長的大跌市。 股市正處於調整階段 我國的滬深股市是從一個地方股市發展而成為全國性的股市的。在1990年12月正式營業時,上市的股票數量只有為數很少的幾只,其規模很小,且上市的股票基本上都是上海或深圳的本地股,如上海的老八股中只有一支是異地股票。在其後股市的發展中,由於缺乏戰略性的考慮,造成了資金的擴容與股票的擴容不同步,特別是資金擴容,其速度遠遠快於股票擴容。在1991年至1996年的五年間,股票營業部從數十家擴展到現在的近3000家,入市資金從10多億元增加到現在的3000多億元,而上市公司卻只從當年的近20家增加到現在的400多家,上市流通的股票只有300億股。股市的供求關系極不平衡,這樣就造成了股價在最初兩年出現暴漲的局面。 上海股市從1990年12月開始計點,1992年年底就上升到了780點,平均年漲幅達到179%;深圳股市從1991年4月開始計點,1992年底也漲到了241點,年均漲幅也有68.5%。 股市尚待規范 我國股市是由地方股市發展起來的,且中央政府對股市的監管從1992年下半年才開始,股市的運作還尚待規范。從宏觀管理方面來講,其一是對股市的規律還缺乏統一的認識,具體表現在相關的政策缺乏科學性和連續性,如股市擴容及上市指標的控制仍沿用額度控制的方法。其二是對股市的發展缺乏長遠的規劃。如國家股、法人股並軌問題,沒有一個具體的實施計劃。其三是對股市的監管力度明顯不足,如對信息披露的監管、對制止機構大戶聯手操縱股市等問題力度明顯不夠。 從證交所方面來講,雖然滬深股市已成為全國性的股市,但證交所仍歸口地方管理,且證券交易稅的一半歸地方財政,證交所的地方利益傾向十分嚴重,主要表現在兩個交易所都將成交量的大小作為工作目標(成交量大就可多收交易稅),所以對有利於活躍股市成交的一些不規范行為的制止明顯不力。 從券商方面來講,其一方面在自營業務中利用資金實力對股價進行操縱,以從中漁利;另外為配合新股的順利發行,往往採用人為造市的方法,拉抬股價,引股民上鉤。 上市公司方面,為了新股的發行或配股的順利完成,在信息披露方面一般是報喜不報憂,隱瞞一些重要的不利信息,且經常高估利潤指標。而一旦股票上市發行成功,則發表聲明更改盈利預測或發表所謂的道歉聲明來掩蓋錯誤。 從宏觀角度看,股市是調節貨幣流通的重要場所,是剩餘資金的儲水池
⑧ 股票為什麼漲跌,是怎麼形成的
因為供求關系變化而形成漲跌。舉例來說,10塊一股的價格,有100個人賣,但是有版150個人買,這個時候有50個人買不到,權所以願意出11塊的價格去買。這樣股價就上去了,反之亦然。
一個股票的上漲,是需要資金來進行推動的,當很多資金都去買一隻股票,就會造成股票供不應求,跟商品一樣,一旦商品供不應求,價格就會有所上漲。
股票也是這樣,很多人買就會推動股價的上漲,買的力度越大,股價上漲的也就越厲害,股票漲停就是由於買盤力量過於強大所導致的。
(8)股價怎麼形成擴展閱讀:
影響股價漲跌的最根本的因素就是資金,大量資金主動性買入會造成股價上漲,大量股票主動性賣出會造成股價下跌。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常說,放量上漲和縮量下跌是正常情況,因為上漲的時候大家都在買,成交量勢必會放大,而下跌的時候很少人買,成交量勢必會萎縮。
股票市場的上漲和下跌也會受到政策面和個股基本面的一些影響,如果管理層發布了針對股市的利好消息,比如降准降息,那麼股市就會上漲,同時帶動很多股票也跟著上漲。
⑨ 股價漲跌是如何形成的
主要因為供求關系變化而形成漲跌。舉例來說,10塊一股的價格,有100個人賣~但是有150個人買,這個時候有50個人買不到,所以他們願意出11塊的價格去買。這樣股價就上去了。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