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風險的分類
一、按照性質
1、純粹風險:純粹風險是指只有損失機會而無獲利可能的風險。比如房屋所有者面臨的火災風險、汽車主人面臨的碰撞風險等,當火災碰撞事故發生時,他們便會遭受經濟利益上的損失。
2、投機風險:投機風險是相對於純粹風險而言的,是指既有損失機會又有獲利可能的風險。投機風險的後果一般有三種:一是沒有損失;二是有損失;三是盈利。
二、按照標的
1、財產風險:財產風險是指導致一切有形財產的損毀、滅失或貶值的風險以及經濟或金錢上的損失的風險。如廠房、機器設備、成品、傢具等會遭受火災、地震、爆炸等風險;船舶在航行中,可能會遭受沉沒、碰撞、擱淺等風險。
財產損失通常包括財產的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兩方面。
2、人身風險:人身風險是指導致人的傷殘、死亡、喪失勞動能力以及增加醫療費用支出的風險。如人會因生、老、病、死等生理規律和自然、政治、軍事等原因而早逝、傷殘、工作能力喪失或年老無依靠等。
人身風險所致的損失一般有兩種:一種是收入能力損失;一種是額外費用損失。
3、責任風險:責任風險是指由於個人或團體的疏忽或過失行為,造成他人財產損失或人身傷亡,依照法律、契約或道義應承擔的民事法律責任的風險。
4、信用風險:信用風險是指在經濟交往中,權利人與義務人之間,由於一方違約或違法致使對方遭受經濟損失的風險。如進出口貿易中,出口方(或進口方)會因進口方(或出口方)不履約而遭受經濟損失。
(1)國別風險分析擴展閱讀:
1、性質
風險具有客觀性、普遍性、必然性、可識別性、可控性、損失性、不確定性和社會性。
2、成本
由於風險的存在和風險事故發生後人們所必須支出費用的增加和預期經濟利益的減少,又稱風險的代價。
包括風險損失的實際成本,風險損失的無形成本和預防和控制風險損失的成本。
3、單位
發生一次風險事故可能造成標的物最大的損失范圍。是保險公司確定其能夠承擔的最高保險責任的計算基礎。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103條明確規定:保險公司對每一危險單位,即對一次保險事故可能造成的最大損失范圍所承擔的責任,不得超過其實有資本金加公積金總和的10%;超過的部分應辦理再保險。
『貳』 銀行業金融機構國別風險管理指引的銀監會解讀
銀監會有關負責人就《銀行業金融機構國別風險管理指引》答記者問
近日,銀監會發布了《銀行業金融機構國別風險管理指引》(以下簡稱《指引》),銀監會有關負責人就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答:國別風險是指由於某一國家或地區經濟、政治、社會變化及事件,導致該國家或地區借款人或債務人沒有能力或者拒絕償付銀行業金融機構債務,或使銀行業金融機構在該國家或地區遭受其他損失的風險。這種損失包括商業存在和其他任何可能的損失。
國別風險存在於授信、國際資本市場業務、設立境外機構、代理行往來和由境外服務提供商提供的外包服務等經營活動中。其中,轉移風險是國別風險的主要類型之一,是指借款人或債務人由於本國外匯儲備不足或外匯管制等原因,無法獲得所需外匯償還其境外債務的風險。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國別風險事件往往難以施加影響或控制,因此,加強國別風險管理更為重要。 答:隨著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國際化進程的推進,面臨的國別風險勢必日益加大,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進一步凸顯了加強國別風險管理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有效銀行監管核心原則》也對此提出了明確要求。制定並發布《指引》,對於提升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國別風險管理能力,防範金融危機的沖擊具有重要意義:
一是為銀行業金融機構提高國別風險管理水平提供依據和指導。《指引》通過借鑒國際先進經驗並和中國實際相結合,清晰劃分銀行業金融機構內部國別風險管理職責,規范銀行業金融機構國別風險管理的識別、計量、監測和控制等各個環節,可以引導和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強國別風險管理。本《指引》和銀監會已經頒布的其他風險管理指引共同構成銀行業金融機構風險管理指引體系。
二是明確國別風險准備金計提要求,有效提高銀行業金融機構的風險抵補能力。《指引》明確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在計提資產減值准備時,充分考慮國別風險因素。為確保計提的充分性和一致性,監管當局對計提比例進行了規定。
三是為監管當局監督檢查提供標准。監管當局對銀行業金融機構國別風險管理的有效性進行評估是有效監管核心原則的要求,也是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提高國別風險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證。《指引》確定的國別風險管理標准為監管當局的監督檢查奠定了基礎,提供了明確的標桿,有助於提高國別風險監督檢查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答:《指引》有助於提升銀行業金融機構國別風險管理意識和水平,推動銀行業金融機構國別風險管理體系的建立和完善,為監管當局的監督檢查提供標准和依據。《指引》對促進銀行業金融機構提高國別風險管理能力的意義在於:第一,《指引》充分覆蓋了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關於國別風險管理的主要元素,吸收了國際上主要監管當局的監管實踐,對銀行業金融機構構建國別風險管理體系提出了明確要求;第二,借鑒了國際銀行業在國別風險管理方面的普遍做法和相關技術,為銀行業金融機構管理國別風險提供了有益參考;第三,明確了國別風險准備金計提標准和比例,有利於監督銀行業金融機構計提充分的國別風險准備金,並確保計提標準的一致性,提高銀行業金融機構風險抵補能力。
『叄』 什麼是國別法研究,有什麼意義 東南亞國家的國別法研究是什麼
國別法研究是各個國家在國際法框架內,結合本國情況制定的國家法律。東南亞國家的國別法研究同樣是在不違背國際法的基礎上進行修改或變更。
『肆』 銀行業金融機構國別風險管理指引的附件1:國別風險主要類型
間接來國別風險指某一國源家經濟、政治或社會狀況惡化,威脅到在該國有重大商業關系或利益的本國借款人的還款能力的風險。
間接國別風險無需納入正式的國別風險管理程序中,但銀行業金融機構在評估本地借款人的信用狀況時,應適當考慮國別風險因素。
『伍』 銀行業金融機構國別風險管理指引的附件3:國別風險分類標准
低國別風險:國家或來地區政體源穩定,經濟政策(無論在經濟繁榮期還是蕭條期)被證明有效且正確,不存在任何外匯限制,有及時償債的超強能力。目前及未來可預計一段時間內,不存在導致對該國家或地區投資遭受損失的國別風險事件,或即便事件發生,也不會影響該國或地區的償債能力或造成其他損失。
較低國別風險:該國家或地區現有的國別風險期望值低,償債能力足夠,但目前及未來可預計一段時間內,存在一些可能影響其償債能力或導致對該國家或地區投資遭受損失的不利因素。
中等國別風險:指某一國家或地區的還款能力出現明顯問題,對該國家或地區的貸款本息或投資可能會造成一定損失。
較高國別風險:該國家或地區存在周期性的外匯危機和政治問題,信用風險較為嚴重,已經實施債務重組但依然不能按時償還債務,該國家或地區借款人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擔保或採取其他措施,也肯定要造成較大損失。
高國別風險:指某一國家或地區出現經濟、政治、社會動盪等國別風險事件或出現該事件的概率較高,在採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後,對該國家或地區的貸款本息或投資仍然可能無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極少部分。
『陸』 一般化國別風險英文怎麼寫
翻譯結果
一般化國別風險英文
General English country risk
『柒』 政治風險的四個分類
政治風險的四個分類為徵收風險、匯兌限制風險、戰爭和內亂風險和政府違約風險。政治風險是東道國的政治環境或東道國與其他國家之間政治關系發生改變而給外國投資企業的經濟利益帶來的不確定性。
給外國投資企業帶來經濟損失的可能性的事件包括:沒收、徵用、國有化、政治干預、東道國的政權更替、戰爭、東道國國內的社會動盪和暴力沖突、東道國與母國或第三國的關系惡化等。
政治風險是指商業銀行受特定國家的政治動盪等不利因素影響,無法正常收回在該國的金融資產而遭受損失的風險。
政治風險的影響:
國內唯一經營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業務的機構——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發布了中國第一份《國家風險分析報告》,對韓國、日本、英國、美國等60個與中國外經貿交往較為密切的國家所存在的國家風險進行了分析和評級,根據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將其國家風險劃分為9類,
分別用數字1~9表示,其風險水平隨數字增大依次增高。報告提示中國電信設備製造企業:隨著中國電信設備出口量的增加,中國企業所面臨的國家風險特別是在亞非拉和東歐等新興市場國家的風險也在增加。
對於中國企業而言,國家風險水平相對較低(即1類~4類)的國家(地區)以歐美為主,約占國家(地區)總數的25%,國家風險水平最高的第9類國家(地區)僅佔5%左右,而國家風險水平較高或顯著(5類~8類)的國家(地區)則占近70%,
它們以地處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和東歐等地區的新興市場國家為主。國家風險是指在國際經濟活動中可能發生的、由於債務人所在國的某些國家行為而引發的重大事件,使得債務人拒絕或無法償付國外債權人和投資者的債務,從而給國外債權人和投資者造成經濟損失的風險。
《國家風險分析報告》立足中國視角,以保障中國企業利益為基本出發點,綜合考慮中國與對象國雙邊經貿水平、未來發展潛力,並關注地緣政治、歷史淵源和外交關系等特殊因素,著重體現信用保險特色及中國信保的政策性導向。
中國信保總經理唐若昕強調,《國家風險分析報告》是中國信保對國別風險的客觀評估,不代表國家的外交政策和外貿政策,目的不在於限制或減少對某個國家(地區)的出口、投資或開展工程承包業務,而是分析一個國家(地區)主要風險因素、成因、所處的水平及發展趨勢,
從而為科學決策提供參考依據,為企業提供預警。此外,國家風險分析也可以引導貿易和資本的最優流向,以達到預期效用的最大化,更好地服務於中國的外交和外經貿工作。
商務部部長助理陳健表示,中國對外貿易大國的地位雖然已經確立,但是中國還不是貿易強國,中國出口商品的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機電產品、
高新技術產品和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等高附加值產品在出口中的比例有待進一步提高,中國出口企業的開拓市場成本較高,對外經濟貿易合作中經濟效益不明顯,壞賬率比發達國家高,中國必須加強出口風險管理體系的建設。
對於中國產品出口所面臨的國家風險的特點,中國信保的專家表示,雖然發達國家的國家風險較低,但中國信保在2003年的短期險賠款中,歐美發達國家發生的賠款比例高達67%,
專家認為,這主要與中國出口商品的結構以及出口渠道等因素有關,低端消費品在歐美國家市場可能面臨的風險更高,而高端的投資類產品出口可能更多地受高國家風險的制約。
中國電信業堅定不移地貫徹「走出去」戰略,並且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特別是在電信成套設備以及工程承包等方面已經取得突破。
中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電信設備不但出口到發展中國家,也陸續打入發達國家市場,是非常值得驕傲的。但是,隨著中國電信設備出口量的增加,中國企業所面臨的國家風險特別是在亞非拉和東歐等新興市場國家的風險也在增加。
充分利用出口信用保險機制降低風險不失為中國電信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的一個切實可行的選擇。對此,唐若昕表示,中國信保將積極支持中國的高技術投資類產品的出口,在相關企業的出口信用保險方面實行傾斜政策,風險再大也要支持。
唐若昕表示,推出的《國家風險分析報告》 ,只是中國信保逐步建立國家風險信息發布機制,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風險「晴雨表」的第一步。
明年,中國信保將推出對全球189個國家(地區)的全部《國家風險分析報告》,並逐年滾動式更新,力爭為中國企業勾畫一份更為翔實、細致、准確的「海圖」,預報「風雨」,保駕護航。
『捌』 什麼是國別研究
國別研究的概念很寬泛,國別研究包含了學習外語所在國家方方面面的事,實際上要研究的內容包羅萬象。
據說,這股國別研究的狂風之所以能在全國外語院校颳起是因為出於長官的意志。於是,全國外語類高校不管有沒有國別研究實力和相關研究人才都一哄而上。
在國別研究這股強勁的「東風」吹拂下,發現有著36年歷史的全國唯一的法語學習刊物《法語學習》於2017年改版成了《法語國家與地區研究》,讓廣大愛好這本雜志的法語工作者以及讀者痛心不已,盡管新版的刊物里也開辟有法語語言研究的欄目,但是僅佔了版面很小的比率。
(8)國別風險分析擴展閱讀
國別研究(主要指國際政治關系和國際經濟貿易研究)同樣如此。教授外國語言文學的教師不去研究語言教學必然會對提高高校外語教學質量帶來負面的影響。
國別研究特性要求其專業研究人員對相關國家的事物必須傾注大量的心血去關注和分析,有必要的話還得長期駐扎在研究的所在國才能取得較好的研究成果,顯而易見這對平時忙於語言教學的普通教師而言是不可能做到的、
此外,單憑個人也不可能對所有的法語國家和地區進行國別研究,因此,國別研究並非是我們通常理解的就是在網上查一些資料,寫一點體會文章就算作是國別研究了。
『玖』 在國別風險總分的計算公式中,
A
答案解析:
在國別風險總分的計算公式中,A指的是范疇權重;B指的是范圍內的最低值;C指的是范圍內的最高值;D指的是個體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