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上海合界

上海合界

發布時間:2021-08-19 14:57:14

1. 上海地區類的劃分

(排名越靠前,就是1類的吧?)
上海現有16個區、3個縣,共有205個鎮、9個鄉,99個街道辦事處、3278個居民委員會和2935個村民委員會。這些區、縣分別為:黃浦區,盧灣區、徐匯區、長寧區、靜安區、普陀區、閘北區、虹口區、楊浦區、閔行區、寶山區、嘉定區、浦東新區、金山區、青浦區、松江區、奉賢縣、南匯縣、崇明縣。

上海,簡稱「滬」,別稱「申」,是一座美麗而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國際大都市。上海不僅是中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城市,而H還足全國重要的科技中心、貿易中心、金融信息中心、經濟和貿易港口,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最繁華、最具經濟活力的大城市之。
上海位於北緯3l度14分、東經121度29分。北界長江人海口,東瀕浩瀚的東海,地處中國南北海岸線中心,長江三角洲東南端,是長江流域的門戶:南臨杭州灣,西接江蘇、浙江兩省。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腹地廣闊,是一個良好的江海港口和我國的內外交通運輸樞紐,也是長江三角洲地區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之—。
上海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春秋較短,冬夏較長,日照充分,雨量充沛。年均氣溫 16.5℃,年日照時間2000小時左右。全年無霜期約230天,年均降雨量1200毫米左右,60%的雨量集中在5至9門,有春雨,梅雨、秋雨三個雨期。從旅遊角度來講,最佳旅遊季節應是秋季。
上海境內除西南部有少數丘陵山脈外,全為坦盪低平的平原,是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高度4米左有。上海地區河湖眾多,主要有長江、黃浦江、吳淞江(蘇州河)和澱山湖等。水資源豐富,水網密布,大多河網屬黃浦江水系。黃浦江屬於太湖水系,流經[二海市區,全長113公里,江道寬度平均360米,江寬水深,終年不凍,是上海的水上要道。
上海市面積6341平方公里,占我國總面積的0.06% 由16個行政區和3個郊縣組成,南北最長約120公里,東西最寬約l00公里。其中市區巾積3249.2平方公里,郊縣面積3091.8平方公里;陸地面積6219平方公里,水而面積122平方公里。境內轄有崇明島以及長興、橫沙等島嶼,其中崇叫島面積為1041平方公里,是我國第三大島。
上海全市戶籍人口1457萬人,市區人口總數1221.04萬,郊縣人口235.96萬人。男性占人口總數的50.4%,女性佔49.6%。上海居民期望壽命為77.03歲。1997年末,上海全市總人口占我國總人口的1.1%。全市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059人,而市區每平方公里3854人。
上海現有16個區、3個縣,共有205個鎮、9個鄉,99個街道辦事處、3278個居民委員會和2935個村民委員會。這些區、縣分別為:黃浦區,盧灣區、徐匯區、長寧區、靜安區、普陀區、閘北區、虹口區、楊浦區、閔行區、寶山區、嘉定區、浦東新區、金山區、青浦區、松江區、奉賢縣、南匯縣、崇明縣。
歷史
上海是—座古老而又年輕的城市。
據考古研究發現,早在六千年前上海的西部地區大約成陸。距今五千年前的菘澤文化時期,上海的先民就已在長江三角洲平原留下了足跡。春秋時期的上海屬吳國,稱「華亭」。戰國時期的上海先屬越國,後屬楚國。宋朝以後的說法是,楚考烈王以黃歇為相,封為春申君,上海是他封邑的一部分,上海的別稱「申」就源出於此。上海的另一個別稱「滬」,源於上海地區漁民發明的一種叫「扈」的竹編捕魚正具。古代沒有上海這個地名時,這一 帶被稱為「滬瀆」,後簡稱「滬」。
「上海」這一名稱始於南宋咸淳年間(公元1265—1274年),因黃浦江中的上海浦西岸設有上海鎮而得名。當時 的上海,已開始成為我國的一個新興貿易港口。到了1292年(元代),上海鎮已有很大的發展,並設立了市舶司。第二年,上海鎮又升格為上海縣。明嘉靖三十二年築城牆。明代的上海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棉紡業中心,商業經濟H趨發達。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清政府在上海設立了海關,管理稅務。清乾隆,嘉慶年間,上海逐漸成為中國的貿易大港和漕糧運輸中心,被稱為「江海之通津,東南之都會」。鴉片戰爭後,上海被殖民主義者強迫開辟為通商口岸。1845年,英國首先在上海設立了租界。之後,美國、法國也在上海設立租界。1863年,英美租界合並為公共租界後,上海實際上被劃分為華界,公共租界,法租界三部分。自1843年以後的一百多年裡,上海成了外國殖民主義者在中國傾銷商品、搜刮原料和錢財的主要口岸,成為遠東地區的金融、貿易中心,上海也因此有了「冒險家的樂園』之稱。數不清的巨商富賈如來去匆匆的過客,在這唯舉世矚目,人人嚮往的歷史舞台上上演了無數個悲歡離合的故事。
1921年7月23口,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1927年7月7日,上海特別市宣告成立。1930年5月改稱上海市。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租界收回。1949年5月27日,上海獲得解放,經過歷屆政府與人民長期不懈的改造和建設,上海成為新中國重要的工商業基地。
改革開放後的二十年,上海以日新月異的速度向前發展,城市面貌不斷更新,現代化的立體交通網路和鱗次櫛比的摩天大廈已構成上海城市的新景觀。如今的上海,正口益成為中國的經濟、金融,科技、信息、文化中心,她將東方古典神韻和現代化的大都市氣息完美結合,正逐漸成為世界上越來越多的旅遊者的首選目的地。
市花
1986年經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決定白玉蘭為上海市市花。
選擇白玉蘭為上海市市花,是因為白玉蘭花花朵大而潔白,開放時朵朵向上,象徵著一種開路先鋒,奮發向上的精神。在上海,白玉蘭開得特別早,冬去春來,在清明節前就已繁花盛開了。
市標
上海市市標1990年經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是以市花白玉蘭、沙船和螺旋槳三者組成的三角形圖案。三角圖形似輪船的螺旋槳,象徵著上海是—座不斷前進的城市;圖案中心揚帆出海的沙船,是上海港—種最古老的船舶,象徵著上海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港口城市,展示著燦爛輝煌的明天;沙船的背景是迎著早春盛開的白玉蘭。
上海是一個朝氣蓬勃,充滿活力的國際大都市,多年來,她一直以獨有的風韻和氣質吸引著無數的中外遊客。這種任何城市都無法比擬的氣質,用過去老百姓的話講就是「洋氣」,—種來源於上海自身古典與現代化的完美融合的氣質。
上海是中國近現代歷史的「縮影」,在本世紀初就已成為遠東地區的國際金融中心。這里不僅匯集了當時國內外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的各路英豪,而且許多重人的歷史事件和革命活動就在這里發生,並進一步影響全國。在上海這座歷史文化名城裡,有七十餘處國家和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每一處都凝聚並展示了鮮明的上海文化特色。新中國建立後,上海取得了飛速發展,尤其是改革開放後的二十多年來,以浦東開發,開放為代表的上海建成了許多亞洲第一、世界前列的城市標志性建築,現代工業、現代農業也進展很大,成為中國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新成就的窗口。倘徉於上海街道,穿行於熙熙攘攘的人流,瀏覽著來來往往的車水馬龍,輾轉於璀璨的燈火下,你自會體驗到這座現代化大都市的繁榮和充滿活力的文化氛圍,以及—『種濃濃的時代氣息。豐富的人文資源、迷人的城市風貌、繁華的商業街市、中西交匯的民俗風情和歡樂的節慶活動,形成了上海獨特的都市旅遊景觀,使上海成為一座融古色古香和現代潮流為——體的旅遊中心城市。

http://cache..com/c?word=%C9%CF%BA%A3%3B%CA%D0%3B%D0%D0%D5%FE%3B%C7%F8&url=http%3A//www%2Echengshiditu%2Ecom/cn/shanghai/&b=0&a=2&user=

2. 上海以前是哪些國家的租界

有英租界,法租界,日租界,美租界以及公共租界。

黃浦區,就是外灘一帶一直到人專民廣場,是以前的英美公屬共租界,以外灘為代表。

虹口區,是以前的日租界。

盧灣區和徐匯區,是以前的法租界,那時候還屬於郊區,留下了很多別墅和幽靜的馬路。如復興路,衡山路,新華路等等。

楊浦區,是德租界。

3. 上海曾經有塊地方叫租界,為什麼日本曾經不敢打那塊地方,又打了

從元朝至元二十年(公元1292年)設縣以來,上海一直隸屬於松江府,是個默默無聞的小城。1843年開埠之後,短短數十年內,上海一躍成為中國乃至遠東規模最大、國際化程度最高的都市,租界在其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由中國管轄的上海縣(華界),與由外方自治的租界,共同構成了大家熟知的那個上海。上海租界面積之大,自治機構之完善,都是全國范圍內首屈一指的,這里儼然是一個「國中之國」。

抗戰爆發後,中日兩軍在上海華界進行了兩次大規模會戰,生靈塗炭、百姓流離失所。而租界內歌舞昇平、紙醉金迷,彷彿與華界處在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租界當局在抗戰前期一直與日本侵略軍保持著互不幹涉的默契,直到太平洋戰爭開始後,日本與英美成為敵國,中立政策再也無法維持下去,上海租界又將迎來什麼樣的變化?
看上海歷史經常能夠看到租界一次次的出現,最早的租界可以追溯到1840年的鴉片戰爭,鴉片戰爭戰敗之後,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了作為《南京條約》補充條約的《虎門條約》,接受了英國的通商條件,其中規定上海作為兩國的通商口岸之一。
這就意味著上海道台要允許英國人在上海擁有商用的土地,而大清律例規定嚴禁土地買賣,所以就只能通過租借土地這種方式來給英國人提供通商的場所,租界由此得名。

1845年,英國駐上海的領事與上海道台簽訂了《上海土地章程》,把大約830畝土地劃給英國人作為居住地,久而久之這塊土地就形成了英租界。英國人可以在租界里建立自己的居民區,在這里辦廠,而且在租借這塊地時英國人還給出了一筆可觀的補償款。
租界並不屬於英國的殖民地,英國也不設立總督,而設置了一個「道路碼頭委員會」對租界實行自我管理。後來英國租界逐漸擴大,美國和法國也相應在上海建立了自己的租界,租界之中只能居住外國人,中國人不能夠隨便出入,所以又被稱為華洋分處。

一開始租界和華界之間的關系相安無事,但是後來發生了一件事導致雙方的矛盾激化。1853年太平天國攻佔了南京,上海局勢變得危險了起來,英國駐上海領事找來一些租界里的英國人成立了義勇隊,還請來了英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保衛英租界的安全。沒想到太平軍還沒來,當地的黑社會團體小刀會就發動了暴亂,很多的難民因此湧入了租界。
清軍在剿滅小刀會的過程中提出要借道通過英租界,遭到了英國人的拒絕,雙方因此發生了交火。這場戰斗沒有造成很大的傷亡,但是卻給英國領事造成了不小的心理陰影,畢竟英國在租界中駐軍本身就是違反國際法的行為,要是被清朝人抓住不放事情很可能會一發不可收拾。

所以英國人想出了一個大膽的辦法,修訂英美的租地章程,把兩國的租借地合並,成立市政委員會作為行政機構,將英美租界合並為了公共租界 ,這樣一來上海出現了一個奇怪的格局叫做「一市三治」。一個城市分別由中國人,法國人和英美兩國人管轄。
租界在成型之後不斷的進行擴建,後來德國,奧匈帝國,丹麥等國也相繼在上海成立了租界,接受公共租界的統一管理,到最後,上海的租界只有兩部分:法租界和公共租界。

租界成立之後租界內的經濟很快得到了飛速發展,所以租界內處處有商機,工廠,銀行,酒店紛紛拔地而起,也間接帶動了上海的發展。一些自由主義者和革命黨也將租界作為了自己的活動場所。
因為租界的特殊性,所以抗日戰爭爆發之後,中日雙方都沒有把戰火燒到租界,兩邊都希望證明自己是文明的一方,對租界加以保護,希望得到西方社會的支持。上海陷落後,日本只是佔領了上海的華界部分,直到1941年日本向西方國家宣戰才正式佔領了租界。
1943年開羅會議上,英美向國民政府承諾在抗戰勝利之後歸還租界給中國,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之後,所有的租界都回到了中國的主權范圍內,上海的租界歷史正式告終。

4. 以前上海的租界和南市是現在的哪裡

1888年開埠不久的上海
1933年上海市中心區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後,依照1842年簽訂的中英南京條約,上海成為五個對外通商口岸之一,允許英國上海設立租界。開埠後的近代上海成為遠東最繁榮的港口和經濟、金融中心,「是近代亞洲唯一的國際化大都市」。當年,今上海市黃浦、靜安以及虹口、楊浦四個區主要是上海公共租界(以英美為主),長寧區是上海公共租界的越界築路區,盧灣、徐匯兩區主要是上海法租界。當時上海的租界地區享有完全獨立的行政權和司法權。租界的存在使得上海未被戰火所波及,並享有實際獨立的地位和充分的國際聯系,帶來了近代上海的繁榮。但虹口、楊浦兩區後來被劃為日軍防區,成為日本勢力范圍,在淞滬會戰期間和華界一樣受到重創。

民國初年,租界以外的閘北和南市(華界)屬江蘇省,1928年中華民國政府在租界以外地區設上海特別市,歸屬中華民國行政院直轄。同時並入江蘇省上海縣、寶山縣17市鄉。1930年7月改稱上海市。1937年日本侵華戰爭爆發,淞滬會戰之後,日本軍隊擊敗中國軍隊,武力佔領上海除租界以外的全部地區。上海法租界和蘇州河以南的半個上海公共租界經歷了長達四年多的孤島時期。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對英美宣戰,隨即日軍攻入租界,上海全境被日本佔領直至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依據中、美、英三國共同發表的《開羅宣言》,上海被中華民國佔領接管。上海自1842年擺脫清朝統治至1945年失去獨特地位而成為中華民國的一部分。直到1949年5月,上海由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接管統治。

5. 上海舊租界分別是現在的哪裡

上海 英租界:1845 年 11 月 29日,英國駐上海領事巴富爾( G.Balfour)與蘇松太道員宮慕久劃定洋涇浜以北、李家場以南、黃浦江以西地段為英租界,佔地830畝。1848年11月27日, 英國駐滬領事阿禮國(R.Alcock)與上海道(蘇松太道此時自松江移駐上海, 一般人稱之為上海道)道員麟桂商定,擴展地區西北至蘇州河,西至洋涇浜,佔地2820畝。美租界:1847年,美國代理領事文惠廉(W.J.Boone )向上海道員要求劃虹口一帶為美租界。1863年6月25日, 美國駐滬領事熙華德(G.F.Seward)與上海道員黃芳議定,自濠溝起,沿蘇州至黃浦江,過楊樹浦地段,劃為美租界,佔地7865畝。公共租界:1863年9月20日,英租界與美租界合並為公共租界,佔地10685畝。1870年起, 公共租界越界築路,經1898年以後的屢次擴展,1899年擴展至泥城橋、跑馬場以西地帶;至1930年,共擴展佔地15893畝。法租界:1849年4月6日, 法國駐上海領事敏體尼(de M ontigny )與上海道員麟桂劃定上海縣城北門外地帶為法租界,佔地500畝;1861與1899年屢次擴展,至1914年,共擴展佔地15150畝。

6. 上海各國租界 現在分別在哪些區

黃浦(不含原南市),靜安 英租界
盧灣,徐匯 法租界
虹口區日租界
閘北 馬永貞的地盤
楊浦 華界

7. 合界高速是從哪到哪的

合界高速是從安徽的合肥至界子墩,其實正確來說,應該是高界高速公路(服務電話)起自安徽省懷寧縣高河,終止於安徽省宿松鄂皖交界的界子墩,全長110公里。
是連接合(肥)安(慶)高速、合(肥)寧(南京)高速並貫通安徽省東西向大動脈的重要組成部分。
日車流量達1萬多台次。1999年建成通車。

該路目前有宿松、太湖、潛山車軸寺共3個收費站。該路為上海至四川省成都的滬蓉高速的一部分,並通過合安高速公路連接合寧高速公路,為連接中國中西部地區的高速公路網路的重要組成部分。
*) =*">

閱讀全文

與上海合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招行抵押貸款提前還款 瀏覽:870
宗申融資租賃 瀏覽:933
好講台融資 瀏覽:290
四川長虹持股基金 瀏覽:830
金鷹主題基德邦基金總經理 瀏覽:666
莫頓外匯金融案真相 瀏覽:590
西安過橋貸款 瀏覽:161
33k黃金是什麼意思 瀏覽:603
2011年煙葉收購價格 瀏覽:655
融資協議書文本 瀏覽:927
茅台投資現金流 瀏覽:994
今日基金200006凈值 瀏覽:374
理財長江養老 瀏覽:881
全國多少人投資理財的 瀏覽:505
黃金價格怎麼算 瀏覽:193
各大集團旗下的貸款APP 瀏覽:813
貸款切換 瀏覽:139
恆拓開源股票 瀏覽:302
韓元20億等於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405
華夏股票領先 瀏覽: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