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全國會計領軍人才培養項目的附1:
財政部關於開展2010年全國會計領軍(後備)
人才(企業類)培訓的通知
財會[2010]8號
中直管理局,鐵道部、國管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北京、上海、廈門國家會計學院,各中央管理企業,各中央管理金融企業: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關於「對會計人員的教育和培訓工作應當加強」的規定和中共中央「十一五」規劃中關於「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的要求,進一步加快我國國民經濟緊缺人才培養步伐,著力造就一批符合社會經濟發展要求的高素質、復合型會計領軍人才,依據《全國會計領軍(後備)人才培養十年規劃》(財會[2007]8號)有關規定,我部決定啟動2010年企業類全國會計領軍(後備)人才培訓有關組織工作,並於2010年9月開展培訓對象選拔工作,請中直管理局、鐵道部、國管局(以下簡稱中央有關主管單位)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以下簡稱各省級財政部門)協助我部做好政策宣傳、培訓對象選拔、考核等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二、培訓對象的選拔
中央有關主管單位、各省級財政部門根據《財政部2010年全國會計領軍(後備)人才(企業類)培訓實施方案》(詳見附件1)所規定的選拔對象、選拔條件及選拔程序,認真組織考生報名、材料審查和選拔考試。有關要求如下:
1.正式申報。申請者按要求填寫《全國會計領軍(後備)人才培訓項目申請表》有關內容,經所在單位同意後,連同申請表中所填列事項有關證明材料的復印件,報所在地省級財政部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所屬單位的申請者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中直管理局管理企業的申請者報中直管理局,中央管理企業在京單位及駐外機構(不含港澳地區)的申請者以及中央管理企業推薦的後備幹部報國管局,中央管理企業在地方單位的申請者按屬地化原則報所在地省級財政部門,中央管理企業駐港澳地區單位的申請者按就近原則報廣東省財政廳會計處。中央有關主管單位和各省級財政部門對申請者的申報條件進行復核,並提出審查意見。具體報送方式由中央有關主管單位和各省級財政部門確定,正式申報時間為2010年5月1日至6月30日。
2.選拔筆試。中央有關主管單位和各省級財政部門組織對申請者進行集中選拔筆試。選拔筆試由財政部統一組織命題,考試范圍為會計、企業內部控制、企業管理綜合知識和英語。考試為閉卷考試,考試時間為2010年9月5日上午8:30—12:00。選拔筆試地點由中央有關主管單位和各省級財政部門確定並提前通知申請者。筆試結束後,中央有關主管單位和各省級財政部門將試卷和申報材料集中整理後,於2日內報送至北京國家會計學院。
3.選拔面試。筆試結束後,財政部組織有關專家對試卷及申報材料進行審閱,確定參加選拔面試的申請者名單。面試名單將在上海國家會計學院網站上公布,並以書面通知的形式通知考生本人。選拔面試由財政部統一組織命題,為結構化面試,主要考察考生自我認知、策劃和決策能力、綜合分析能力、組織協調及人際交往能力、語言表達及邏輯思維能力、氣質風度、舉止儀表等,面試時間為20分鍾。選拔面試初步定在2010年9月底或10月初,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4.確定培訓對象。財政部根據選拔考試的結果,確定培訓人選。2010年高級會計人才培訓班招生人數為50人。
三、培訓時間與地點
2010年全國會計領軍(後備)人才(企業類)培訓班將於2011年9月開班,培訓周期為6年,分為集中培訓和跟蹤管理2個部分。首次集中培訓為1個月,安排在2011年9月,地點在上海國家會計學院;跟蹤培訓實行在職學習、實踐考核與跟蹤培訓相結合,財政部和上海國家會計學院對學員的在職學習、實踐、研究等情況實行跟蹤管理。具體開學時間和有關要求,由上海國家會計學院通知學員。
❷ 關於上海的人才引進問題
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今年兩會現場,特殊經濟環境下如何吸引人才、儲備人才、培養人才成為熱議話題。代表、委員紛紛表示,當前正是引進和儲備人才的好時機,上海應該突破戶籍等人才引進、管理瓶頸,為人才流動提供高效便捷服務,創造適宜人才創新創業和生活居住的良好環境,讓各類人才進得來,留得住,能幹事。
環境特殊更要尋「智」
「要繼續實施海外人才引智工程,大力引進『四個中心』建設急需的緊缺人才。」
———《政府工作報告》【新聞點擊】繼去年12月本市有關部門赴英美招聘高層次金融人才之後,今年5月上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將再赴美招聘高端人才。據悉,在美國有回國意願的留學人員至少在五成以上,對於年薪的心理預期也從原先的7萬—8萬美元降至如今的30多萬元人民幣。
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絲絲寒意,但不少代表和委員表示,上海建設「四個中心」,對人才的需求還將進一步增大,目前正是集聚高端人才的契機。
以金融中心建設為例,紐約、東京等國際金融中心城市有10%以上的人口從事金融業,上海金融從業人員僅佔1%,業內僅0.2%的人員有國際化工作經歷。據不完全統計,上海從事金融工程、產品開發、風險控制等領域的領軍人才只有四五十位,擁有專業背景的高級人才也十分缺乏。遭遇金融風暴後,美國高級金融人才大量失業,有海外留學背景的華人回國就業意願強烈。
「引進一個領軍人才,就可能解決一大批就業問題!」周偉澄、朱利民代表建議,上海應設立外籍高級人才基金,吸引國際頂尖人才。
「引進人才也要有的放矢。」康青代表特別強調,要引進關鍵領域、高新項目的緊缺人才。
引進培養兩條腿走路
「以重大產業項目、重大工程建設、重大科技攻關等為載體,完善領軍人才培養機制,加強領軍人才開發和創新團隊建設。進一步加強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加快培養高技能人才。」
———《政府工作報告》【新聞點擊】上海大中型製造業企業每年的數控人才缺口達6000人以上,而職校每年數控專業畢業生僅2000到3000人,在不樂觀的經濟形勢下目前也有近六成學生已簽約。但近兩年生源卻以每年近三成的速度下降,後繼乏人。
走出去、請進來,顯示了上海招賢納才的胸襟,但不少代表委員表示,解決人才瓶頸也要靠「自產自銷」。有關專家預測:再過三五年,上海需要的金融從業人數將達到80萬人,從海外引才無法從根本上滿足需求。
「雖然金融風暴使得當下成為從國際吸引人才的好時機,但並不是所有領域的『洋專家』都適合中國企業。」蔡家琪委員說,「抄底」人才會不會導致「洋人才」水土不服?會不會間接導致國內金融損失?樂家珍代表也表示:「引進德才兼備的海外人才確有必要,但近年來國內人才能力、素質不斷提高,企業人才構成要均衡。」陳曉漫代表形象地表示:引進人才和培養人才要「兩條腿走路」。
戶籍政策應更加開放
「實施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出台人才居住證與戶籍銜接辦法,為人才流動提供高效便捷服務。實施人才安居工程,加大獎勵制度,完善醫療保障、子女就學等相關政策,創造適宜人才創新創業和生活居住的良好環境。」
———《政府工作報告》
【新聞點擊】
今年,持有效期1年以上人才類《上海市居住證》人員的子女,父母雙方或一方是在滬高校、科研機構博士後流動站人員子女等6類非上海戶籍考生可參加上海市中考。
洪剛代表表示,「上海的城市環境、發展空間、國際化程度都是吸引全國乃至國際人才的優勢。」但現行戶籍政策和高昂的生活成本成為制約人才在上海紮根的主要因素。
「解決戶口問題,才能吸引人才在上海紮根。」不少代表委員表示,戶籍問題成為不少人才的「後顧之憂」,妥善處理方能吸引人才在上海紮根。姚戎代表表示:「上海是一個開放型城市,政府的戶籍管理政策應更加開放,有所創新。」
企業留不住人才,不僅僅是薪酬問題。劉漣清代表以上海鐵路局為例,今年推出的4500個崗位招聘應屆畢業大學生,但他們的戶口問題都無法解決。在上海鐵路部門,約有上萬人的戶口是掛在蘇州、杭州兩地。
「戶口對於人才來說,不僅關繫到自身的社會保障,更關繫到下一代教育問題,同時隱含著他們心理上與這座城市的親疏。」徐潔代表告訴記者,她所在的漕涇工業區已經有不少工程師向她反映,盡管對生活環境、工資報酬感到滿意,但由於無法取得上海戶籍,孩子到了入學年齡就成了「心病」,「上海可以效仿香港『優才計劃』解決人才的戶籍問題,或對那些在上海工作多年的非滬籍人才下一代辦理入滬,解決就學問題。」
黃春峰等代表還建議,上海可以模仿高校自主招生的模式,給予部分重點企事業單位一定許可權申請辦理人才入滬,或實施城區郊區戶籍「差別」政策,吸引更多人才到上海郊區發展。
❸ CFA持證人能在上海落戶嗎
北京:落戶、子女優待、個人所得稅;上海:落戶、子女入學、住房優惠;廣東(廣州補助100萬元,深圳房子、入學、就業優惠、補助,金融人才CFA珠海按類分別,最高可獲得600萬住房補貼)。
北京市為吸引和鼓勵金融緊缺人才在北京發展的16項政策日前出台。其中,明確指出對於擁有CFA、FRM等持證資格的,在個人所得稅方面給予優惠待遇並對於來京工作的可辦理調京手續並辦理本市戶口,其子女可在京參加高考,錄取時與北京市戶籍考生享受同等待遇等方面給予照顧和便利等。
該政策於2011年2月1日開始以金融街作為試點首先實施。(文章來源—京華時報)
上海:落戶、子女入學、住房優惠
上海金融領域「十二五」《規劃》提出,要實現金融人才結構更趨合理,缺口30萬高端金融人才。如CFA人才就是當下緊缺高端金融人才。
上海市金融工委、金融辦在發布《規劃》的同時,還公布了《上海市金融領域緊缺人才開發目錄》。目錄中就包含CFA持證人,而對滿足該《目錄》的人才在戶籍、《居住證》、《外國專家證》辦理、醫療保障、子女就學、住房等方面給予相應的服務和便利。
廣東:
廣州將重點支持3類高層次金融人才,其中對當年新引進的金融領軍人才將給予一次性安家補貼100萬元。
cfa在深圳政策:房子、入學、就業優惠,CFA、FRM、北美精算師持證人們還有額外的最高5萬元的補貼。
❹ 上海交通大學金融專業三年高考分數線
上海交通大學經濟學類近三年錄取的最低分為:(以北京地區考生,文科專業為例)
2018年:最低分 671
2017年:最低分 666
2016年:最低分 677
(4)2013上海市金融系統領軍人才選拔方案擴展閱讀:
一、上海交通大學金融系簡介:
上海交通大學金融系主要為金融機構、政府部門、高等院校和其他企事業單位培養理論基礎扎實、專業知識系統,具有國際化、復合型特徵的高級專門金融人才。
該學科的本科生按院平台、寬口徑招生,進行復合型培養,並根據市場要求和就業形勢,為學生動態設置本科專業方向,供學生選擇。
碩士生、博士生按學科點專業方向招生,並按學科點培養方案進行培養。通過學習,學生能夠掌握國際上金融學科最新的前沿理論與方法,具備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能力。
二、師資力量
金融系現有教師25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0人,其中海外留學回國博士6人。
10多人次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人才計劃,包括國家傑出青年基金1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1人、上海市領軍人才1人、教育部跨世紀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1人、上海市曙光人才2人、上海市浦江人才5人、上海市晨光人才1人。
三、教師研究方向
金融系教師的主要研究方向涵蓋宏觀金融(包括貨幣銀行、國際金融、醫療保險與衛生政策等)、金融工程(包括金融衍生品、資產定價、金融復雜性、風險管理等)、公司金融、證券市場與投資、風險投資、金融計量等。
參考資料來源: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管學院
❺ CFA持證人真的能獲得北京或者上海戶口嗎
北京:落戶、子女優待、個人所得稅;上海:落戶、子女入學、住房優惠;廣東(廣州補助100萬元,深圳房子、入學、就業優惠、補助,金融人才CFA珠海按類分別,最高可獲得600萬住房補貼)。
北京市為吸引和鼓勵金融緊缺人才在北京發展的16項政策日前出台。其中,明確指出對於擁有CFA、FRM等持證資格的,在個人所得稅方面給予優惠待遇並對於來京工作的可辦理調京手續並辦理本市戶口,其子女可在京參加高考,錄取時與北京市戶籍考生享受同等待遇等方面給予照顧和便利等。
該政策於2011年2月1日開始以金融街作為試點首先實施。(文章來源—京華時報)
上海:落戶、子女入學、住房優惠
上海金融領域「十二五」《規劃》提出,要實現金融人才結構更趨合理,缺口30萬高端金融人才。如CFA人才就是當下緊缺高端金融人才。
上海市金融工委、金融辦在發布《規劃》的同時,還公布了《上海市金融領域緊缺人才開發目錄》。目錄中就包含CFA持證人,而對滿足該《目錄》的人才在戶籍、《居住證》、《外國專家證》辦理、醫療保障、子女就學、住房等方面給予相應的服務和便利。
廣東:
廣州將重點支持3類高層次金融人才,其中對當年新引進的金融領軍人才將給予一次性安家補貼100萬元。
cfa在深圳政策:房子、入學、就業優惠,CFA、FRM、北美精算師持證人們還有額外的最高5萬元的補貼。
❻ 供應鏈金融系統平台定製方案
供應鏈金融原本指銀行向客戶(核心企業)提供融資和其他結算、理財服務,同時向這些客戶的供應商提供貸款及時收達的便利,或者向其分銷商提供預付款代付及存貨融資服務。
以上定義與傳統的保理業務及貨押業務 (動產及貨權抵/質押授信)非常接近。但有明顯區別,即保理和貨押只是簡單的貿易融資產品,而供應鏈金融是核心企業與銀行間達成的,一種面向供應鏈所有成員企業的系統性融資安排。
我們的供應鏈金融系統平台,要通俗地理解,就是為某企業(通常是比較大的、佔有主動地位的)的供應商或相關合作單位提供短期融資服務,幫助他們解決資金周轉難題的。為什麼大家看好這方面的業務呢,因為通常有大公司提供擔保,供應商或合作單位有應收賬款在大公司手上,所以還款是有保障的,這類資產相對穩定、安全,比房貸校園貸安全可靠。
❼ 會計領軍人才如何面試
:國家會計領軍人才,是2007年財政部發布了《全國會計領軍(後備)人才培養十年規劃》,提出要在全國范圍內,有計劃地按照企業類、行政事業類、注冊會計師類、學術類4類,爭取用10年左右的時間,培養1000名左右會計領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