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股市情緒周期怎麼計算

股市情緒周期怎麼計算

發布時間:2021-08-22 09:44:14

⑴ 如何讀懂市場情緒

讀懂市場情緒!

今天早上我們簡單的說了一下投資者情緒鍾擺,這是霍華德馬克思的理論,他說投資者的情緒,總在極度樂觀和極度悲觀之間不斷的擺動,而在均衡的位置停留很久。

一個像樣的投資者心理周期應該有這么幾個過程。

1,市場上漲,投資者逐漸樂觀。

2,每次操作都在賺錢,得到市場的獎勵,刺激了信心,

3,偶爾失誤賠錢,等一段時間之後,都會證明,只要拿住了都會賺錢。這就是在懲罰做空,而獎勵做多。

4、試了幾把之後,發現確實可以賺到錢,於是信心膨脹,不斷的拿更多的錢進入市場。

5、所有人都看多,情緒相互裹挾,互相壯膽,市場越漲越快。投資者都在搶著上車。

6、當所有該買的買入了,不該買的也都買入了之後,市場就沒有上漲動力,早期買入的開始獲利離場,由於大家都買入了,場外的後援不多,所以價格出現了下跌,投資者信心開始被打擊。

7、快速下跌,跌破成本,投資者被套牢。心態開始沮喪,但仍然盼著市場回頭。

8、虧損超過10%,這時候猶豫到底要不要賣出,想通的割肉,開始反手做空,讓下跌更快,想不通的在猶豫之間,虧損就擴大到20%,這時候就很踏實了。

9、虧損達到30%,心態已經極度崩潰,已經連賬戶都懶得看了,而之前斷臂求生的投資者,則開始風險規避過度,把自己倖存的資金,買入債券等安全等級很高的資產。

10、市場觸底,沒人談論股票,都覺得未來經濟即將完蛋。

11、當該賣的都賣完了,市場最不堅定的投資者都被清洗一空,市場開始重新恢復上漲,投資者逐漸樂觀,返回了過程1的循環。

這個周期,在市場中永遠不停轉動,投資者對市場的認知,放大了股市的波動。總是從貪婪走到恐懼,從風險承受走向風險規避。

⑵ 股票軟體里的動態市盈率是怎麼計算的 怎樣正確計算動態市盈率

市盈率是某種股票每股市價與每股盈利的比率。
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場價格÷普通股每年每股盈利
市盈率反映了在每股盈利不變的情況下,當派息率為100%時及所得股息沒有進行再投資的條件下,經過多少年我們的投資可以通過股息全部收回。一般情況下,一隻股票市盈率越低,市價相對於股票的盈利能力越低,表明投資回收期越短,投資風險就越小,股票的投資價值就越大;反之則結論相反。
市盈率有兩種計算方法。一是股價同過去一年每股盈利的比率。二是股價同本年度每股盈利的比率。前者以上年度的每股收益作為計算標准,它不能反映股票因本年度及未來每股收益的變化而使股票投資價值發生變化這一情況,因而具有一定滯後性。買股票是買未來,因此上市公司當年的盈利水平具有較大的參考價值,第二種市盈率即反映了股票現實的投資價值。因此,如何准確估算上市公司當年的每股盈利水平,就成為把握股票投資價值的關鍵。上市公司當年的每股盈利水平不僅和企業的盈利水平有關,而且和企業的股本變動與否也有著密切的關系。在上市公司股本擴張後,攤到每股里的收益就會減少,企業的市盈率會相應提高。因此在上市公司發行新股、送紅股、公積金轉送紅股和配股後,必須及時攤薄每股收益,計算出正確的有指導價值的市盈率。
目前,我們所談論的市盈率大多是靜態市盈率。上述所講的就是靜態市盈率。但由於證券市場最看重預期與未來,只有動態市盈率才能真正反映市場的價值。動態市盈率則比較復雜,其推導如下:
假設2005年年報某股票每股收益為:E1(元/每股),預測2006年年末每股收益為E2。投資者當前買入該股票的價格P(即當前股價)。
因為2006年比2005年每股收益增長(假設是增長的)率是:E2-E1/E1*100%。設為R。
又假設公司還能保持該增長率N年。
根據目前大多數定義,動態市盈率=靜態市盈率*動態系數。
動態系數=1/(1+R)*N
這個公式實際是根據N年內穩定增長(增長率恆定)復值貼現值來計算市盈率的方法。
實際上這種計算方法很少使用,因為企業利潤增長情況其實很復雜,難保持恆定,也很難計算。但卻是市盈率的真正含義。而現實中「動態市盈率」經常被錯誤地簡化、歪曲使用。比如各類看盤軟體,在計算所謂市盈率時,往往採用簡單的算術計算,如:第一季度每股收益E,則軟體自動將其乘以4,得出年末預測的每股收益,然後根據股價計算PE,這種所謂的「動態市盈率」往往會給不太留心基本面的投資者帶來錯覺。正確的動態市盈率計算公式中,應該留意動態系數的因素。即收益均增長率R,和持續年限N。從系數的重要性來看,顯然N比R作用更大。
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未來動態市盈率較低取決於幾個因素:當前的靜態市盈率,恆定的收益增長率,和收益增長持續時間。而其中顯然當前靜態市盈率和收益持續增長時間最為重要。簡單來說,收益增長率並不太重要,關鍵是收益增長持續時間。這也同大多數投資收益一樣,關鍵並非增長率,而是看誰增長的時間最長。這也是復利的作用。也就是說,目前的靜態市盈率(不管是季度,還是年末計算)其實對於價值投資者而言作用不太大。如果該股票動態系數非常小,那麼當前也可以享受非常高的市盈率。而如果動態系數非常大,那麼當前非常低的市盈率也不應該享受。
市盈率也並不是一概而論,不同行業的市盈率也不一樣。周期性的行業享受的市盈率就非常低,比如鋼鐵,通常情況下市場只會給與其10倍以下的市盈率估值。這是因為周期性行業的企業利潤增長往往是周期性的,也即是時好時壞,增長不穩定,因此動態系數也相應較高。而科技企業,市場往往比較樂觀,一旦進入其發展的上升軌道,則有可能較長時間保持穩定的增長。因此計算而得的動態系數也較低,市場給予的市盈率也較高(雖然這並不符合實際)。市盈率還和國家經濟發展周期相關,也與市場樂觀或悲觀情緒有關,因為它的公式中有價格的因素。因此,不可因為市盈率低而買入,也不可因為市盈率高而賣出。其實大多數時候應該恰恰相反,在高市盈率時買入,低市盈率時賣出。且在國內股票市場受較多因素干擾的情況下,市盈率僅能作為投資參考的數據之一。

⑶ 關於股市時間周期的書

跨越10年的回答:
江恩的華爾街四十五年,
江恩的商品期貨教程,
馮雷的時間價格模型十論,版
馮雷的《股權票波浪理論揭密》-(最佳買點與賣點),
威爾茨·維爾德的delta理論。
還有自己用時間尺丈量下k線圖上重要高低點,你會有發現。

⑷ 股票的基本定律

你好,股票的基本定律 :
1.背離鈍化
股市盤面中出現的背離有兩種:頂背離與底背離。背離鈍化原理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加以分析:對股市行情的基本分析,行情發展的方向和幅度與實際發生的情況發生背離和對股市的技術分析。
2.熱點效應
熱點是交易日中資金流量最大的某些股票,有無熱點是股市有無生命力的表現,是股市交易中資金的主要流向,是股市行情中總有不同的熱點產生,總有幾只股票受到投資者的特別關注,熱點股是能給予投資者提供獲利的空間。
3.差異互動
股市實時行情中有時會出現大盤走勢大幅變化的情況,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政策面基本面並沒有變化,技術分析指標也沒有顯示其必然性。
4.共振反轉
共振現象本來是自然界的一種自然現象,把共振原理引伸到股市中,即由於追求盈利和規避風險的一致性。
5.時間周期
對股市的歷史分析,表明股市行情變化的周期性,證實了股市周期的存在,股市的周期性無法說明股市即時行情中某一周、某一日、某一時段所發生的特殊行情變化。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⑸ 股市,情緒指標什麼意思

情緒指標[BRAR]也稱為人氣意願指標,其來英文縮寫亦可源表示為ARBR。AR指標和BR指標都是以分析歷史股價為手段的技術指標

AR指標是反映市場當前情況下多空雙方力量發展對比得結果。它是以當日的開盤價為基點。與當日最高價相比較,依固定公式計算出來的強弱指標。

BR指標也是反映當前情況下多空雙方力量爭斗得結果。不同的是它是以前一日的收盤價為基礎,與當日的最高價、最低價相比較,依固定公式計算出來的強弱指標。

(5)股市情緒周期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AR指標可以單獨使用,BR指標則需與AR指標並用,才能發揮效用。該指標雖不適合捕捉到大底部,但是靈活運用該指標,卻能夠抓住局部底部,特別適合做反彈。

經常被用於股市研判的是日AR、BR指標和周AR、BR指標。雖然它們在計算時的取值有所不同,但基本的計算方法一樣。反映的是市場買賣意願的程度,兩項指標分別從不同角度股價波動進行分析,達到追蹤股價未來動向的共同目的。 人氣指標較重視開盤價格,從而反映市場買賣的人氣。

⑹ 利弗莫爾規則點數和升幅的計算

認真看書里的規則,根據上次的關鍵點計算的

⑺ 股票漲跌幅度是怎麼計箅的

股票漲跌幅非至注冊制股票是正負10%,假設估價是10元,漲10%就是10+10*10%=10*(1+0.1)=10*1.1=11元,跌10%就是10-10*10%=10*(1-0.1)=10*0.9=9元。如果是注冊制股票,就是正負20%的漲跌幅,計算方法一樣。

⑻ 超短情緒周期指標

雖然超短經常談情緒,但其意思比較多,下面簡單梳理下。

●當前超短票的走勢。這是從股票走勢的角度來定義情緒,是對當前所有超短股票走勢的描述。往下有不同的分類,按照空間分比如說高中低位個股的情緒,意思其實指的是高中低位股的走勢;也可以按照題材來分類。從超短票的走勢這層含義延伸出的另外一層意思是當前炒作者對於超短票的走勢的感受,即對當前走勢的評價,指的是人的情緒,而不是股票的走勢。這個涉及到每個人的判斷,而且實際上每個人的感受都不同,對於同一個走勢,有些人看到的是機會,有些則是風險。有些人興奮,有些人恐慌。

●情緒影響。我們經常會聽到哪支股票把另外一支帶崩了,某支股票受到其它股票的影響,實際上就是指的不同個股走勢之間的聯動關系。股票聯動性是超短最麻煩的地方,從情緒的角度來說,我們事前並不知道誰會影響誰,不確定性比較大。聯動包括兩點,聯動的對象以及聯動的方向。舉個例子,有A&B兩支股票,不太好判斷是B把A帶炸,還是A把B帶好,兩種都可能存在。而且相互影響的程度也不好判斷。這是做股票最不確定的地方,即使最熱的行情也存在不確定性,像早盤千股漲停到尾盤千股跌停,早盤大熱,尾盤就涼涼了。早盤情緒大好,尾盤死透氣了。這種極端情況都能發生,其它的就不要說不可能了。下面的要注意,盡管聯動性不好判斷,但不代表聯動性沒有辦法判斷。比如說如果一個題材後排、前排全部都在跌停板上,那麼龍頭的表現也不會很好,這個在《※20妖股與指數》這篇文章中有論述。也就是說,相互影響的意思指的是做多力量與做空力量的博弈,如果集體做空,那麼剩下的做多力量也會受到影響。如果集體做多,也就是有板塊效應,那麼龍頭的走勢也會較好。

(二)從幾個視角來看超短情緒

1.走勢的有效性與情緒

這個話題其實※54與※59這兩篇文章中有討論。沒看的先把上面兩篇文章中的相關部分讀一下,好開始正文。在判斷超短情緒時以有效性為前提,一個是邏輯有效性,另外一個是技術有效性。這個話題因為上面兩篇文章中有專門提,這里簡單說一下。

邏輯有效性。邏輯有效,指的是炒作邏輯是明晰的,那些莫名其妙的票去掉。像一些ST、庄股等特殊模式,還有一些莫名其妙頂一字板的票去掉。

技術有效性。即從技術層面來說的有效性。從量價換手籌碼等角度來分析,①從量價換手的角度來看,一些縮量票的有效性就沒有那麼高,隨時掛掉。即使是漲停潮,由於籌碼的一字斷層,也會隨時掛掉。我們已經看到過雄安、區塊鏈、流感等一系列漲停潮時的炸板潮,數量多也不頂用。一些有邏輯的放量換手的票有效性與安全性都會比較高。②從籌碼博弈的角度來看,也就是說從市場合力的角度來看,資金類型與承接力度也會影響短線走勢的確定性。這個※59有討論。

⑼ 情緒指標的BRAR指標得計算方法

AR指標是通過比較一段周期內得開盤價在該周期價格中得高低。從而反映市場買賣人氣得技術指標。
以計算周期為日為例,其計算公式為:
N日AR=N日內[H-O]之和除以N日內[O-L]之和*100
其中,H為當日最高價,L為當日最低價,O為當日開盤價,N為設定得時間參數,一般原始參數日設定為26日
BR指標是通過比較一段周期內得收盤價在該周期價格波動中得地位,來反映市場買賣意願程度得技術指標。
以計算周期為日為例,其計算公式為:
N日BR=N日內[H-CY]之和除以N日內[CY-L]之和*100
其中,H為當日最高價,L為當日最低價,CY為前一交易日得收盤價,N為設定得時間參數,一般原始參數日設定為26日。
和其他指標得計算一樣,由於選用得計算周期得不同,AR、BR指標也包括日AR、BR指標,周AR、BR指標,月AR、BR指標,年AR、BR指標以及分鍾AR、BR指標等各種類型。經常被用於股市研判得是日AR、BR指標和周AR、BR指標。雖然它們得計算時得取值有所不同,但基本得計算方法一樣。另外,隨著股市軟體分析技術得發展,投資者只需掌握AR、BR形成得基本原理和計算方法,無須去計算指標得數值,更為重要得是利用AR、BR指標去分析、研判股票行情。

⑽ 中國股市有多少次牛市,時間間隔是多長

1.第一輪牛熊更替:100點——1429點——400點(跌幅超過50%)

1992年5月26日,上證指數就狂飆至1429點,這是中國股市第一個大牛市的「頂峰」。在一年半的時間中,上證指數暴漲1300多點。隨後股市便是迅猛而恐慌地回跌,暴跌5個月後,1992年11月16日,上證指數回落至400點下方,幾乎打回原形。

2.第二輪牛熊更替:400點——1536點——333點(跌幅超過50%)

上證指數從1992年底的400點低谷啟航,開始了它的第二輪「大起大落」。這一次暴漲來得更為猛烈,從400點附近極速地竄至1993年2月15日1536.82點收盤(上證指數第一次站上1500點之上),僅用了3個月的時間,上證指數上漲了1100點。股指在1500點上方站穩了4天之後,便調頭持續下跌。這一次下跌基本上沒遇上任何阻力,但下跌時間較上一輪要長,持續陰跌達17個月之久。1994年7月29日,上證指數跌至這一輪行情的最低點333.92點收盤。

3.第三輪牛熊更替:333點——1053點——512點(跌幅超過50%)

由於三大政策救市,1994年8月1日,新一輪行情再次啟動,這一輪大牛行情來得更加猛烈而短暫,僅用一個多月時間,上證指數就猛竄至1994年9月13日的最高點1053點,漲幅為215%。隨後便展開了一輪更加漫長的熊市。直至1996年1月19日,上證指數跌至512.80點的最低點。這一輪下跌總計耗時16個月。

4.第四輪牛熊更替:512點——2245點——998點(跌幅超過50%)

第四輪牛熊更替

1996年初,這一波大牛市悄無聲息地在常規年報披露中發起。上證指數從1996年1月19日的500點上方啟動。2001年6月14日,上證指數沖向2245點的歷史最高峰。自此,正式宣告我國持續5年之久的此輪大牛市的真正終結。

在第四輪大牛市的上升通道中,它所表現出來的「一波三折」行情,極好地化解了股市階段性暴漲過程中所聚集的泡沫,這極有利於牛市行情的延長:512點(2006年1月)——1510點(1997年5月)——1047點(1999年5月)——1756點(1999年6月)——1361點(2000年1月)——2245點(2001年6月)。

請注意:由於處在大牛市上升通道中的每一次「回調」,其跌幅均未超過前期上漲的最高點的1/2,因此,筆者才將它視為一種「回調」,而不是一輪獨立的「熊市」行情。第四輪牛熊更替與前三輪牛熊更替的主要區別在於:第四輪行情是一輪「慢牛」行情,它表現為「一波三折」地上漲,同時也對稱地表現為「一波三折」地下跌:2245點——1500點——1200點——1000點。正是牛市「一波三折」地曲折上漲,才有後來「一波三折」地曲折下跌。也正是這樣,這一輪牛熊行情才能持久,前後持續9年的時間。

5.第五輪牛熊更替:998點——4081點——?(跌幅超過50%)

2005年6月6日,上證指數跌破1000點,最低為998.23點。與2001年6月14日的2245點相比,總計跌幅超過50%,故標志著此輪熊市目標位的正式確立。正常的技術性反轉,再加上「股改」的東風,2005年5月,管理層啟動股改試點,上證指數從2005年6月6日的1000點附近再次啟動,2006年5月9日,上證指數終於再次站上1500點。

2006年11月20日,上證指數站上2000點。2006年12月14日,上證指數首次創出歷史最高記錄,收於2249.11點。8個交易日後,2006年12月27日,上證指數首次沖上2500點關口。

2007年2月26日,大盤首次站上3000點大關。

2007年5月9日,大盤首次站上4000點大關。

2007年5月14日,大盤再次創下記錄4081點。

2007年10月16日,大盤創造歷史最高點6124.04點。

其後,由於股改承諾的大小非解禁,估值偏高,平安再融資,CPI值不斷升高,人民幣匯率升高,美國次貸危機等問題。大盤一度回落到2008年4月22日的3147.79點。當天最低點已破3000點。

中國股市正式從牛轉熊。

1、現在中國股市是熊市。第十一次熊市:2015年6月12日~迄今(5166~4478)。

2、中國股市的牛熊歷史:

第一次牛市:1990年12月19日~1992年5月26日(96.05~1429)(一年半後,1380%);

第一次熊市:1992年5月26日~1992年11月17日(1429~386)(半年時間,-73%);

第二次牛市:1992年11月17日~1993年2月16日(386~1558)(三個月後,303%);

第二次熊市:1993年2月16日~1994年7月29日(1558~325)(17個月,-79%);

第三次牛市:1994年7月29日~1994年9月13日(325~1052)(一個半月,223%);

第三次熊市:1994年9月13日~1995年5月17日(1052~577點)(八個月,-45%);

第四次牛市:1995年5月18日~1995年5月22日(582~926)(三天,59%);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1996年1月19日(926~512)(八個月,-45%);

第五次牛市:1996年1月19日~1997年5月12日(512~1510)(17個月,194%);

第五次熊市:1997年5月12日~1999年5月18日(1510~1025)(兩年,-33%);

第六次牛市:1999年5月19日~2001年6月14日(1047~2245)(兩年多,114%);

第六次熊市:2001年6月14日~2005年6月6日(2245~998)(四年多,-55.5%);

第七次牛市:2005年6月6日~2007年10月16日(998~6124)(兩年半,513%);

第七次熊市:2007年10月16日~2008年10月28日(6124~1664)(一年,-73%);

第八次牛市:2008年10月28日~2009年8月4日(1664~3478)(九個多月,109%);

第八次熊市:2009年8月4日~2012年12月4日(3478~1949)(三年多,-39%);

第九次牛市:2012年12月4日~2013年2月18日(1949~2444,23.56%);

第九次熊市:2013年2月18日~2013年6月25日(2444~1849)(四個多月,-19%);

第十次牛市:2013年6月25日~2013年9月12日(1849~2270)(兩個多月,15%);

第十次熊市:2013年9月12日~2014年3月12日(2270~1974)(六個月,-11%);

第十一次牛市:2014年3月12日~2015年6月12日(1974~5166)(一年三個月,162%)。

閱讀全文

與股市情緒周期怎麼計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四川長虹持股基金 瀏覽:830
金鷹主題基德邦基金總經理 瀏覽:666
莫頓外匯金融案真相 瀏覽:590
西安過橋貸款 瀏覽:161
33k黃金是什麼意思 瀏覽:603
2011年煙葉收購價格 瀏覽:655
融資協議書文本 瀏覽:927
茅台投資現金流 瀏覽:994
今日基金200006凈值 瀏覽:374
理財長江養老 瀏覽:881
全國多少人投資理財的 瀏覽:505
黃金價格怎麼算 瀏覽:193
各大集團旗下的貸款APP 瀏覽:813
貸款切換 瀏覽:139
恆拓開源股票 瀏覽:302
韓元20億等於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405
華夏股票領先 瀏覽:48
建行房貸轉公積金貸款計算器 瀏覽:307
以下屬於外匯的特徵 瀏覽:704
期貨長線百分之十的倉位輕倉 瀏覽: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