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松下上海裁員

松下上海裁員

發布時間:2021-08-24 07:06:23

⑴ 當年松下為什麼退出中國市場

2005年3月底,由日本東芝公司、南京普天通信和香港王氏國際三方合資建立的南京普天王芝公司,在扭虧無望的前提下,日本東芝日前在南京對外公布,撤離中國市場,東芝方面已將相關生產設備折價賣給中方,並退出在南京普天王芝的全部股份
當初,東芝宣布退出國內手機市場這一事件,引起了業內對過去幾年來一直處於國內手機市場二、三陣營的日系手機企業生存狀態的關注。當時曾有業內人士斷言,此事將引發日系手機企業「前赴後繼」地淡出中國。當初的斷言如今成為現實。事隔8個月後,同為日系手機代表的松下也黯然退場:
12月9日,松下公司宣布關閉其位於菲律賓和捷克的兩家手機製造工廠,以及美國和英國的手機研發中心,並將裁員1400人。此舉意味著松下手機退出包括中國在內的海外2.5G移動通訊市場。
繼東芝後,又一日系手機巨頭倒下!同為日系手機代表的三菱,雖然並未正式退出國內手機市場,但兩年來推出的新品寥寥,在市場上也少見其身影,與「退出」幾乎無異。加上早在2003年便退出中國市場轉而選擇與愛立信合資成立索愛返攻國內市場的索尼;以及在國內CDMA市場上苟延喘息京瓷三洋,至此,日系手機在國內市場幾乎「全軍覆沒」,只剩下NEC仍在孤軍混戰。
當我們回望過去幾年日系手機在國內手機市場的表現時,作為日系手機的代表,松下手機的名字,一直跳躍在我們的記憶中。
曾經輝煌
在早期的中國手機市場2000年,松下手機以GD90、GD92、GD93讓國內消費者認識了松下手機,其修長輕盈的外觀設計另習慣了摩托羅拉西門子等品牌手記笨重厚實的國內消費者眼前一亮。隨後在2002年底,攜紅透亞洲的周傑倫代言松下手機的旋風,松下推出了GD88,並作為首批支持中國移動彩信業務的手機之一,在國內手機市場中創下了不俗的銷售業績。同期的GD55與GD68也均有不俗的市場表現。其中GD55憑借小巧可愛的的外觀設計在女性手機市場中頗有斬獲;而GD68以時尚設計合適價格在青年一族中風靡一時。
在一貫挑剔的日本市場,松下手機以16.4%的市場份額,僅次於NEC的19.8%而高居市場佔有率亞軍。而在國際手機市場,松下手機也已經聲名遠揚。
然而在國產手機如日中天的2003年和洋品牌大舉反撲的2004年,松下手機卻未能再在國內手機市場創造任何輝煌。雖然在2005年,松下相繼推出了X800,VS系列等手機,卻並未拯救其市場份額。在賽諾公布的上半年國內手機市場最新排名顯示,松下手機在GSM市場份額暴跌了40%,成為GSM市場份額下滑最快的外國品牌。直至今日松下手機宣布退出包括中國在內的海外手機市場,松下手機,又一個倒下的來自太陽旗國家的通信巨頭。
是什麼讓在日本本土手機市場風光無限的松下手機退出海外市場?松下手機退出海外市場是否意味著這個電子消費類巨頭揮別通信行業?
退出的無奈
市場定位。一直以來,日本電子消費類廠商憑借其精緻的外觀設計、上乘的製造工藝在中國都以高端形式示人,一提到索尼、松下、東芝等日系品牌,大部分消費者腦中涌現的是高質量與高價格的印象。同樣,松下手機在國內手機市場一直主打中高端市場,如果定位中高端在早幾年的國內手機市場還行的通,那隨著近年來國內手機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一味堅持中高端就顯得有點「偏執」了。松下手機所堅持的中高端市場定位,與國內消費者的價格預期形成巨大落差。據統計,95%的中國消費者選購手機的心理接受價格600~2000元之間,根據業界公認規則給中高端手機的定義是指價格在2500元以上的手機,松下手機大部分機型為中高端,這與95%的消費者的經濟能力不匹配。在價格競爭激烈的國內手機市場,松下手機遲緩的價格反饋速度,讓松下手機一直無法實現「一步到位」式的市場價格預期。而這也是松下手機屢屢調價但仍然失去市場先機的原因,松下手機的中高端定位使其深受此害。
產品策略。隨著移動通訊市場的飛速發展,手機已經由之前的耐用通訊工具逐漸演變為時尚電子消費類產品。這對手機廠商提出了產品外觀設計、產品更新速度提出更高要求。調查數據分析結果表明,外形美觀是消費者選擇的手機一個重要因素,甚至是決定購買行為的關鍵因素,而產品的多樣化同樣是影響消費者選擇的重要因素。在這二點上,松下手機都欠缺。中國消費者偏向於喜歡小巧型的手機,而手機延續了日系外手機觀寬大、略顯笨重的特點,這是一個客觀存在的矛盾。即使是松下今年夏天推出的7款新品,也存在著外形雷同、單一,缺乏獨特性的劣勢。在產品款式多樣化方面,到目前為止,松下在今年僅僅推出了11種機型。而同為日系松下的NEC在今年就推出了33款機型。但即使是新品,松下手機各個款式的區分度也不大。松下今年發布的7款機型VS2、VS3、VS7、SA6、SA7、MX6、MX7從外型上幾乎沒有什麼差別:它們都具有筆直的線條,寬闊的折疊機身,並採用了松下特有的一鍵開啟設計。外觀設計沉悶、產品線缺乏是松下手機給業人人士最大的印象,忽視消費者需求的產品策略,讓松下手機遠離了消費者的目光。
運作模式。面對人口龐大、市場層次繁雜的中國市場,許多跨國公司選擇了本地化,在產品開發、渠道操作、人才運用上都盡量實現本地化。松下手機卻並非如此,其照搬海外其他市場的的市場戰略定位和操作方式嚴重背離了中國手機市場的實際情況,盡管這種定位和操作方式在日本和歐美市場都很成功。一個很明顯的例子是人才的本地化。在同為日系廠商的老對手NEC請來曾在摩托羅拉浸淫長達9年的盧雷操盤中國業務之時,松下手機仍然由一批來自日本的並不熟悉中國手機市場的高層掌控著。人才的本地化,直接影響著是否能准確把握國內手機市場動態。當NEC手機在深諳中國手機市場的盧雷的帶領下,以全新面貌在市場上拼殺時,松下手機卻因為不熟悉國內手機渠道、對市場判斷錯誤等原因造成了庫存大量積壓,由此造成了對渠道和終端的損傷,直接影響了手機代理商對是松下手機運作模式的擔心。運作模式不當帶來的渠道與終端的不信任,是松下手機在國內經營中難以逾越的硬傷。
同時,另外一個因民族感情因素所帶來的影響同業不可小視。近年來,日本政府「軍國主義」外交策略有死灰復燃的跡象,中日之間無論是政府還是民間,都出現了諸多摩擦。政治層面有小泉參拜戰國神社,經濟層面有雙方爭奪東海石油開發權,社會層面有珠海買春事件。中日之間眾多不確定的政治經濟因素,使民族情緒加速蔓延,「抵制日貨」成為近年民間反日的主旋律。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作為日本工業經濟象徵的松下,自然難逃其咎。
難道,松下就真的放棄極具增長潛力、並擁有多年行業經驗的通信市場?當我們仔細觀察松下的種種布局之時,也許能找出一些答案。
退出背後的預謀
據悉,世界上第一部3G手機就是松下生產出來的。在世界3G應用最先進的日本,松下也幾乎包攬了3G業務中從基站設備到終端的所有環節。同時,松下與全球知名的3G運營商NTT DoCoMo保持著長期深度的合作,無論終端、設備、還是解決方案,松下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2002年,松下與NEC、華為聯合開發3G移動終端技術;2003年,松下與UT斯達康合作開發3G基礎設備;同年,松下又通過與清華大學、北京郵電大學等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合作,積極加速3G等尖端移動科技在中國的落地。熟悉通信市場的人都知道,小靈通與電信、網通的關系非常微妙。電信和網通在未來至少會獲得一張3G牌照。
此外,隨著3G時代的到來,運營商將占據產業鏈中的主導地位,松下在2005年進一步加大了與電信運營商合作的力度,中國運營商保持密切關系。其中有力的佐證是已經上市的X700、X800和新近上市的VS6、MX6和MX7等多款手機都獲得了中國移動的認證,成為了運營商的定製手機。
至此,相信很多讀者已經對之前筆者所提的答案已經略知一二。松下對國內3G市場的布局中所蘊含的野心,已昭然若揭。在競爭激烈、利潤率日趨降低的2G、2.5G市場,松下選擇了全身而退。3G已經在中國市場已呼之欲出,在這個令各通信巨頭垂涎不已的大蛋糕中,松下已早早布下棋子。
以退為進,是一個源遠流長的兵法策略。在當今的移動通信行業,松下將這個古老的兵法為其所用。(

上海松下老員工辭職公司給補償嗎

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除非以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38條提出解除才有經濟補償金,經濟補償金的標准為每工作1年支付1個月本人工資。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⑶ 松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怎麼樣

簡介:注冊號:****所在地:上海市法定代表:李麗萍企業類型:外商投資企業分公司登記狀態:存續登記機關:自貿試驗區分局注冊地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陸家嘴環路1000號4樓,5樓022室、032室,6樓012室、042室,9樓,11樓021室,12樓011室,23樓042室
法定代表人:李麗萍
成立時間:1994-10-31
工商注冊號:310115500000258
企業類型:分公司
公司地址:上海市虹口區吳淞路575號601室

⑷ 松下電器機電(中國)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怎麼樣

簡介:松下電器機電(中國)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成立於2006年12月07日,主要經營范圍為電子部件及器件(半導體、顯示器件、電動壓縮機),汽車零部件(汽車音響、導航設備、攝像監視系統等),工廠自動化設備及備件的批發、傭金代理(拍賣除外)和其他相關配套業務等。
法定代表人:殷志明
成立時間:2006-12-07
工商注冊號:310115500060934
企業類型:分公司
公司地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陸家嘴東路166號中國保險大廈7、8、12樓

⑸ 松下能源上海有限公司打擊報復員工,惡意開除員工

2023年准備關門了,所以現在是拚命壓榨工人和污染當地環境。司機加班不給加班費。

⑹ 松下現在倒閉了嗎

松下、西門子、日立、三星、現在已經談不上規模了,韓國受經濟危機的影響更大,對三星來說雖不是災難,恐怕也造成重傷,不過其產業鏈多樣,所以還是有實力的,松下公司因其完成了對同是五百強企業之一的三洋進行了收購,所以實力會更強。

⑺ 松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的企業事件

上海裁員
2013年1月,松下(中國)上海等離子電視組裝工廠已停工。松下中國表示,已根據其個人意願協議離職或安排在松下位於上海的其他工廠。上海松下等離子顯示器有限公司於2001年開工投產,負責等離子面板生產和等離子電視的組裝。據悉,松下電器2011年虧損高達7722億日元(約合96.6億美元),創下有史以來最大虧損額。而松下此前預計,在截至2013年3月31日的2012財年凈虧損將達到7650億日元(約合96億美元)。為盡快扭虧,松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2013年1月份宣布,將在今年3月之前裁員1萬人左右 。

⑻ 松下在中國有多少工廠和員工

Panasonic集團已經在中國大陸地區(含香港地區)擁有80多家企業、約10萬員工

⑼ 松下撤離中國的社會環境原因

松下關閉北京工廠 20餘年光輝歷程終
松下關閉北京工廠 已單方面終止與員工的勞動合同
【松下關閉北京工廠】2016年1月28日訊,1月26日,有消息稱,因產業外遷,北京松下控制裝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松下控制裝置公司)決定單方面終止與員工的勞動合同並撤離中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隨後趕到松下控制裝置公司所在地北京兆維工業園區C3號樓,對此事進行求證。
在現場,一位日籍工作人員士對記者表示,「我們已經決定關閉這家公司,這是事實。但我沒有權力向你展示相關的官方文件,今後這部分業務如何發展,我並不清楚。」,他同時拒絕了記者進一步的采訪請求。
記者隨後向松下中國公關部求證官方信息,公關部人士對記者確認說,「這家工廠確實已經關閉停產了,消息屬實。」
昔日的家電大鱷,如今正經歷著「戰線」收縮的陣痛。

⑽ 松下要退出中國了為什麼啊

來自日本貿易振興會5月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在接受調查的414家日本公司中,54.8%的公司計劃擴張它們在華的現有業務,而去年12月的比例則超過86%。有7.5%的公司說它們「正計劃推遲或取消在中國的投資項目」,而5.6%的公司說它們將「縮小(在華)生產或將生產轉移到其他國家」

「不管外面天氣變化如何,松下在中國的發展戰略不變。」

7月15日,松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下稱「松下中國」)副董事長張仲文在上海透露,松下蘇州半導體工廠已於前一天正式開工建設。在此之前,松下在中國僅有一家半導體工廠,位於上海。

這已經是一個月內松下中國在上海第二次高調地表態了。上一次是在外高橋保稅區松下電器(中國)機電公司的成立儀式上。

與此同時,受到中日關系的影響,日企在華投資大環境正遭遇著相當嚴峻的考驗。

據了解,蘇州工廠的投資金額將達到100億日元(約1億美元)。張仲文表示,按照這一投資規模,蘇州工廠有望成為亞洲乃至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工廠。

松下中國攻勢調整

7月初,松下日本總部傳來消息,松下計劃在日本裁員,主要面向日本半導體部門。一個多星期之後,蘇州半導體工廠開工建設。

這兩年,松下在中國的調整也一直不斷。去年底整合杭州的白色家電工業園區,今年,則將天津和上海兩家機電公司合二為一。到目前為止,松下在中國的公司、工廠及研發部門已達61家,其中超過50%的企業為合資。

松下在中國的發展戰略其實正在進行調整。人們對松下的印象,一直是家電製造商。松下中國總裁木元哲卻表示,電子元器件產品將成為松下中國未來利潤增長點。這是松下轉變的重要信息。

但是,木元哲拒絕透露電子元器件領域在松下中國銷售利潤中所佔的比例。來自松下中國的消息說,在2006年松下中國實現銷售收入700億元的目標里,50%的銷售收入將來自電子元器件。蘇州工廠的開工成為理所當然。

松下電器於去年發布了「躍進21計劃」,為中國市場定下了2005年生產規模達到人民幣700億元,2006年銷售規模達到人民幣700億元的計劃。對於2004年實現人民幣400億元銷售收入的松下中國而言,這個目標顯然比較吃力。

以電子元器件作為增長點,是松下不得已的選擇。因為家電產業的利潤已走向邊緣。在已公布的松下2004年度財務聯合結算報告中,家電產品中僅PDP電視(等離子電視)一枝獨大,銷售額較去年同期猛增71%。其餘產品的貢獻都較為微弱。

尤其在中國,普通電視的市場份額已基本被國內廠商「包」下,難覓外資品牌。於是,松下、索尼、夏普等傳統的日本家電製造商選擇了「高端」,液晶、等離子電視應運而生。而與此同時,上廣電、長虹、創維、康佳等國內巨頭都已在兩三年前宣布進入這一領域。

競爭不僅來自家電產業,通信領域也同樣是阻礙重重。所有的設備生產商和手機製造商,都把「寶」押在遲遲不願露面的3G上。比如,2002年,松下與同為日本企業的NEC、中國華為聯合開發3G移動終端技術;2003年,松下與UT斯達康合作開發3G基礎設備。

其間,松下曾對中國3G通信的發展作出預測,認為2004年投入商業運營,2005年開始大規模商業運營。但事實已證明,這些預測遠沒有變化來得快。松下在3G方面的投資也遲遲無法得到回報。

退出中國?

松下恐怕是少有的幾個曾因「公眾事件」而被迫在中國停止某一產品銷售的日本公司了。一直以來,投資中國的日本企業一直都低調行事。但是今年,他們卻被迫成為焦點。

松下中國的內部人士曾經向記者表示,4月以來,打電話詢問松下在中國的發展戰略是否發生變化的媒體不計其數,這讓他們感覺非常困擾。

與此同時,也確有一些日本企業因為中日關系趨冷,而作出戰略調整。如落戶深圳的友利電電子(深圳)有限公司,這是一家以生產電話機及其相關設備為主的企業。其相關負責人5月底表示,將選擇菲律賓作為新的生產基地,生產無繩電話。

據了解,菲律賓的工廠是友利電將生產全部轉移到中國前的生產基地,這意味著,友利電恢復了老廠的生產。友利電的理由是,規避中國風險及增強生產能力。

一直以來,友利電的產品在中國一直銷售不佳,以出口歐美為主。出於同樣的原因,索尼也於年初宣布退出中國PDP電視市場,專心發展歐美市場。

據了解,索尼、東芝、富士通等日本製造商都先後傳出要退出PDP電視市場的消息,除索尼承認將退出中國市場之外,其餘兩家均否認了這一傳言。

不過,到目前為止,市場的風險對於日本企業而言,仍然是可以克服的。

根據《日本經濟新聞》的調查,有將近80%的企業接受調查時表示「要繼續擴大對中國的投資」。日本經濟新聞社的這項調查從4月上旬開始到4月中旬結束,調查對象都是日本國內主要大企業的董事長、總經理,138家企業中有130家企業得到了反饋。

在調查的這些企業管理者中,近八成的日本企業表示將繼續加大對中國的事業發展,而真正研究將減少在中國事業發展只佔0.8%。

來自日本貿易振興會5月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在接受調查的414家日本公司中,54.8%的公司計劃擴張它們在華的現有業務,而去年12月的比例則超過86%。有7.5%的公司說它們「正計劃推遲或取消在中國的投資項目」,而5.6%的公司說它們將「縮小(在華)生產或將生產轉移到其他國家」。

閱讀全文

與松下上海裁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四川長虹持股基金 瀏覽:830
金鷹主題基德邦基金總經理 瀏覽:666
莫頓外匯金融案真相 瀏覽:590
西安過橋貸款 瀏覽:161
33k黃金是什麼意思 瀏覽:603
2011年煙葉收購價格 瀏覽:655
融資協議書文本 瀏覽:927
茅台投資現金流 瀏覽:994
今日基金200006凈值 瀏覽:374
理財長江養老 瀏覽:881
全國多少人投資理財的 瀏覽:505
黃金價格怎麼算 瀏覽:193
各大集團旗下的貸款APP 瀏覽:813
貸款切換 瀏覽:139
恆拓開源股票 瀏覽:302
韓元20億等於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405
華夏股票領先 瀏覽:48
建行房貸轉公積金貸款計算器 瀏覽:307
以下屬於外匯的特徵 瀏覽:704
期貨長線百分之十的倉位輕倉 瀏覽: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