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6月汽車市場分析

6月汽車市場分析

發布時間:2021-08-26 08:30:54

① 2021年6月份全國乘用車市場分析 晶元不足導致車企減產超預期

6月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多元化發力,大集團新能源表現分化,上汽、廣汽表現相對較強。批發銷量突破萬輛的企業有比亞迪40532輛、特斯拉中國33155輛、上汽通用五菱30479輛、上汽乘用車10493輛。

6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22.3萬輛,同比增長169.9%,環比5月增長19.2%。零售銷量突破萬輛的企業有比亞迪40317輛、上汽通用五菱31285輛、特斯拉中國28138輛、廣汽埃安10403輛。

6月新能源車出口呈現爆發式增長,特斯拉中國出口5017輛,上汽乘用車的新能源出口2300輛,比亞迪215輛,江淮汽車出口127輛,其他車企新能源車出口也正蓄勢待發。

6月的蔚來、理想、小鵬、合眾、零跑等新勢力車企銷量同比和環比表現也很優秀。主流合資品牌中的大眾品牌新能源車零售8875輛,占據主流合資47%份額。BBA豪華車企的純電動車全面量產,產品接受度仍待大幅提升。6月普通混合動力乘用車批發4.7萬輛,同比去年6月增長41%,環比5月持平,日系合資受到晶元影響稍大。

6月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14%,1-6月滲透率10.2%,較2020年5.8%的滲透率提升明顯。6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28.4%;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14.2%;而主流合資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2.2%。

新能源車批發零售半年雙破百萬。1-6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108.7萬輛,同比增長231.5%。1-6月新能源車零售100.1萬輛,同比增長218.9%。乘聯會5月預測的新能源乘用車240萬的年度預測,目前看實際銷量有望超出較多。

7月全國乘用車市場展望

7月是全年銷售的淡季,由於天氣炎熱和廠商高溫假等因素,首購用戶購車低迷,換購用戶熱情也不高,因此歷年的7月都是國內車市銷量的谷底。

今年7月31個自然日中有22個工作日,帶來更好的增長條件。由於部分車企前期晶元短缺等因素的休假較多,7-8月有更充裕的生產工作能力。

車市購買力仍有待恢復。今年PPI和CPI剪刀差創新高,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傳導仍未結束,對企業利潤的擠壓持續存在,尤其是中小企業短期經營壓力更大,加劇中低收入群體收入恢復的難度。

隨著二季度疫苗接種加速推進,國內的疫情防控進入新的平穩階段,隨著歐洲杯的結束,7月的消費或迎來顯著恢復。

換車出遊也是部分家庭的新選擇。受疫情影響,海外游更多轉為國內自駕游,很多家庭自駕游需要配備空間大、性能好的新車,新購與換購的需求近期也會凸顯。

由於持續的去庫存,經銷商的庫存水平已經很低了,整體庫存壓力得到有效緩解,依託商務政策的目標激勵和訂單維護的質量提高,零售依舊保持良好較高水平。

上半年是以去庫存為主特徵,下半年的補庫存趨勢將進一步顯現。晶元的短缺會在三季度大幅緩解,批發市場在8月開始呈現強勢上升趨勢。

車市結構性走勢分化

今年以來隨著汽車晶元供給嚴重短缺,由於企業的產業鏈體系對應能力差異較大,乘用車市場走勢結構性分化加劇,自主品牌和新能源車抓住機會實現強增長。

6月乘用車生產150.3萬輛,同比2020年6月下降13.9%,其中豪華品牌生產同比增長1%,合資品牌生產下降35%,自主品牌生產增長20%。由於晶元供給是全球性的暫時不足,因此國際車企面臨較大壓力,而自主車企克服晶元短缺,形成危機下的良好增長態勢。自主品牌主力企業適應晶元短缺的環境變化,加大供應鏈的強鏈補鏈,很多車企建立與汽車晶元企業的更緊密的合作關系,獲得一定的晶元保障,同時自主車企加大二級流通市場的晶元采購,確保了部分晶元的有效保障。

6月新能源車零售銷量同比增長169.9%,傳統車下滑20%,分化劇烈。目前新能源車市場主要是微型電動車和高端電動車走勢較強,晶元供給的多方保障,確保了自主新能源車實現增量超預期的表現。

由於部分頭部企業晶元供給不足,加之傳統車雙積分受控壓力較大,因此前期的規模優勢難以體現,形成傳統車市場的被動局面。

由於自主產品新能源車的產銷兩旺,進一步保障了自主品牌的雙積分指標平穩推進。也給自主品牌生產燃油車更多的油耗空間,因此自主品牌在SUV車型等消費者喜好的產品能有更大的產銷空間。坦克300等部分高油耗的越野型SUV也有了更好的發展空間。

今年國際市場的晶元短缺造成了車輛需求緊張,中國汽車出口表現超強,尤其是乘用車出口呈爆發增長。因為引擎和缺芯等因素帶來的美國等地二手車價格暴漲,中國新車的性價比優勢表現較強,尤其是針對中西歐、南美洲和大洋洲市場增長較強。

中國禁售燃油車不必一刀切

隨著愈加嚴苛的排放法規,以及各國各方對綠色驅動能源的推進,很多車企和國家都發布了禁售燃油車的時間表,內燃機貌似已經走到了盡頭。

目前世界石油資源相對豐富。不僅是世界陸地石油和頁岩油等資源豐富,中國也不斷發現大油氣田。而且全球海洋油氣資源十分豐富,因此石油產業仍是巨大的產業。

石油被廣泛用作燃油以及許多化學工業產品的原料,如溶液、化肥、殺蟲劑和塑料等等。如果沒有了石油,任何一個製造業生產國都將有面臨危機的風險。正是因為有著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所以石油又有黑金概念。

根據石油的煉制方法,石油提煉中的汽油是產品組合必然的組成。因此國內汽油需求仍需要合理保障。

中國是地域大國,南北維度相差近50度,從熱帶到寒溫帶,相距約5500公里。西北、華北、東北地區的冬季供暖期4個月到8個月不等,燃油車的熱能是剛需。

中國作為世界製造業大國、地域大國和獨立軍事強國,禁售燃油車在時間上不應一刀切,要考慮中國的地域差別。在部分車企、部分應用領域、部分地區可能出現禁售或禁用燃油車。

② 牽引車份額16.03% 2020年6月商用車市場份額分析

【第一商用車網原創】

6月份,國內汽車市場回暖勢頭延續,產銷環比、同比繼續實現增長。6月份,商用車市場的表現繼續優於乘用車市場。

第一商用車網最新獲悉,2020年6月,我國汽車市場產銷232.5萬輛和229.97萬輛,產量環比增長6%,同比增長22%,銷量環比增長5%,同比增長12%。產量增速較上月有所擴大,銷量增速較上月有所縮窄(5月份汽車市場產銷量同比分別增長18%和14%)。其中,商用車市場產銷52.68萬輛和53.61萬輛,產銷同比分別78%和63%,增幅較上月(5月份商用車產銷同比均增長48%)均呈明顯擴大趨勢。

6月份,商用車53.61萬輛的銷量在整個汽車市場上佔到了23.31%的份額,商用車市場在整個汽車市場的份額呈逐月縮窄態勢(3月份額為27.10%,4月份額為25.79%,5月份額為23.70%)。盡管如此,6月份商用車占汽車市場23.31%的份額也算不上常規表現,因為在常規年份,商用車份額超過20%是比較罕見的。2020年2-6月份,商用車市場已連續四個月份額超過23%,2、3月甚至超過27%。4月份,汽車市場實現轉正,但乘用車市場產、銷量仍是小幅下降之態,而商用車市場已先於乘用車市場實現轉正;5、6兩月,乘用車市場終於實現增長,而商用車市場的表現則要明顯好於乘用車。從這個角度,不難看出在疫情影響之下,商用車市場的「抗疫」表現要優於乘用車市場,疫後復甦也是先於乘用車市場。

按車型劃分,6月份,卡車銷售49.35萬輛(整車銷售33.19萬輛,卡車底盤銷售7.57萬輛,牽引車銷售8.59萬輛);客車銷售4.25萬輛(整車銷售4.12萬輛,客車底盤銷售1354輛)。

責任編輯:周丹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③ 6月轎車銷量解析:軒逸依舊領跑 朗逸位居第二

今年受疫情的影響,大環境並不理想,消費下行趨勢明顯。但是隨著國內疫情的退去,各行各業也已經開始復甦。自3月開始,車市復甦明顯,各個細分市場的銷量都在強勢回暖。而在最近發布的6月汽車銷量之中,狹義乘用車銷量166.1萬輛,同比下降5.9%,環比小幅增長3.3%,這可是進入2020年以來第四個月環比增長。

別克英朗曾經也是這一領域的風雲車型,但是由於通用的三缸策略,讓它幾乎退出了大眾的視野。不過,好在上汽通用已經調整策略,讓英朗重新裝備了全新的直列四缸發動機,這讓它重新贏得了消費者的心。再加上終端超過4萬元的現金優惠,銷量迅速爬升也就理所當然。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④ 理想汽車6月的銷售量如何

理想汽車六月銷量僅比蔚來汽車少賣370輛

⑤ 乘聯會:6月乘用車銷量165.4萬輛,持續4個月環比增長

作者:錢漪

2020年7月8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汽車市場研究分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發布6月全國乘用車市場產銷,並對目前的行業政策、消費需求趨勢、價格、二手車、進口車、新能源汽車的情況進行了分析。

6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銷量165.4萬輛,環比增長2.9%

乘聯會數據顯示,6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165.4萬輛,環比零售增長2.9%,由此實現3-6月的持續4個月零售環比增長。

1-6月的全國乘用車市場累計零售770萬輛,零售同比累計下降23%,今年累計銷量同比凈減224萬輛,約佔去年零售總量11個百分點。今年零售下降主要是受到春節偏早和疫情因素的影響,分季度看,一季度損失208萬輛,二季度損失只有17萬輛。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分析稱,6月零售同比下降6.2%,2019年6月國五低價甩貨導致零售基數偏高,因此由今年6月環比走強來看,上半年全國乘用車市場銷量的V型走勢體現出疫情後的促消費政策引導市場恢復效果良好。

6月份北京疫情復發,對於二手車重點流入地區,將產生較為明顯的影響。剛剛恢復的車市再次迎來巨大挑戰,北京全市二手車市場雖然都在正常營業,但客流量銳減。

二手車市場短期回落,但從長期來看仍然向好。疫情期間私家車出行相對更加安全,汽車消費慾望有所增加。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⑥ 求汽車後市場詳細分析!!!

乘用車作為汽車行業內的消費類子行業具有客車與貨車不可比擬的市場潛力。在轎車領域,我們認為偏高端品牌銷量持續穩定,中端市場競爭激烈,外形時尚動力性好的車型將受到新一代汽車消費用戶的青睞,低端經濟型轎車的春天的到來尚需時日。
經過改良的休閑型SUV將繼續保持高增長勢頭,油價、稅收等因素對SUV影響有限,根據成熟用車市場的數據,SUV的市場份額在我國將持續擴大,隨著二三線城市用車需求的釋放和購車能力的逐步成長,SUV將擁有新的增長點。
MPV用車集家用和商務用途於一身,模糊了它作為可選消費品和生產工具特性的界限,今年MPV增速將超過乘用車行業平均增速,我們認為其潛力略遜於SUV市場,目前有一些汽車企業投資於MMPV項目,相信更加親和於家用的MMPV將占據一部分家用乘用車市場。
商用載貨車將受益於未來幾年我國GDP10%以上的增長速度、固定投資增長速度繼續保持較快增長、計重收費范圍的進一步擴大,發展新農村導致的城鎮、鄉鎮之間運輸類貨車的需求增長、龍頭企業的出口市場逐步打開等因素。商用車總體上將維持10%左右的增速,由於今年重卡行業的"井噴",明年整體銷量同比增速將小於今年的同比增速,重卡銷售結構進一步改變,大馬力高噸位重卡佔比繼續增大,高端載貨車出口市場有望進一步拓寬。未來,載貨車行業的兩大增長點在於高噸位型節能重卡和出口。
客車行業常年保持穩定的增長,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公路客運量呈逐年遞增態勢,旅遊車更新換代成為客車行業發展的驅動力之一,與載貨車一樣,客車作為商用車細分行業因其高性價比獲得國外進口商青睞,目前出口地主要集中在中東、古巴等地,我國汽車技術水準與歐美成熟市場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客車在發達國家的出口還難以展開。發展中國家的汽車工業發展較為落後,但是運輸需求增長,這對我國商用車的出口形成利好。出口產品單車價格高於國內,有利於改善企業的綜合毛利率。

⑦ 中國汽車市場營銷現狀分析(一)

中國汽車市場營銷現狀分析(一)
我國的汽車產業,是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成長起來的。從解放初引進蘇聯技術到改革開放後引進歐美生產線,從八十年代初大量依賴進口到九十年末國產車成為市場主流,前後經歷了五十多年的時間。1999年年底,我國汽車生產能力超過250萬輛,汽車產量從1980年22萬輛快速增長到1999年的183.2萬輛,居世界第9位,到2005年我國全年汽車產量累計570.77萬輛。與汽車產量快速提高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汽車市場營銷的相對滯後。在長期的計劃經濟條件下,汽車作為特殊物資,銷售被國家控制,銷售渠道單一,基本不存在事實意義上的營銷,直接造成了我國汽車市場營銷發展的先天不足。一、我國汽車市場營銷發展歷程在1994年以前,汽車作為國家重要的「一類物資」之一,與鋼材、糧食等一起,按國家的既定計劃進行生產、調撥規格和數量完全由國家來定;中汽貿、中汽銷兩個主要的汽車銷售渠道也完全由政府控制,汽車生產和消費在嚴格的數字約束下進行;當時政府官員對來年汽車產銷量的『預測』發言總是及其准確,因為產銷量是早就在規劃定好的,根本不是由市場決定。所以,這個階段根本談不上營銷。在1984、1985年間,國家實行計劃、市場雙軌制,允許企業超產部分汽車自銷。此時,『中間人

⑧ 汽車行業為何6月銷售數據大增

頭部民營車企外,中國市場規模最大的三家國有汽車集團——上汽集團、一汽集團、東風汽車集團銷售數據:上汽集團銷售47.9萬輛,同比增長2.8%;一汽旗下的主要品牌多實現兩位數增長;東風汽車集團銷售32.22萬輛,同比增長9.77%。

吉利汽車表示,集團在中國汽車市場的整體銷量於今年第二季度展現出強勁復甦。尤其是集團的總銷量從2020年第一季度取得按年約44%下跌至2020年第二季度取得按年約14%增長。故此,集團的管理層團隊決定維持2020年全年141萬部的銷量目標。

閱讀全文

與6月汽車市場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鷹主題基德邦基金總經理 瀏覽:666
莫頓外匯金融案真相 瀏覽:590
西安過橋貸款 瀏覽:161
33k黃金是什麼意思 瀏覽:603
2011年煙葉收購價格 瀏覽:655
融資協議書文本 瀏覽:927
茅台投資現金流 瀏覽:994
今日基金200006凈值 瀏覽:374
理財長江養老 瀏覽:881
全國多少人投資理財的 瀏覽:505
黃金價格怎麼算 瀏覽:193
各大集團旗下的貸款APP 瀏覽:813
貸款切換 瀏覽:139
恆拓開源股票 瀏覽:302
韓元20億等於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405
華夏股票領先 瀏覽:48
建行房貸轉公積金貸款計算器 瀏覽:307
以下屬於外匯的特徵 瀏覽:704
期貨長線百分之十的倉位輕倉 瀏覽:606
投管投資官網 瀏覽: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