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霸王項羽股市

霸王項羽股市

發布時間:2021-08-27 23:07:29

A. 項羽為什麼叫霸王

霸王,首次將「霸」字正式用於尊號,意在前無古人,有意開拓創新、與眾不同,並區別於18個諸侯王,名副其實的高人一等。項羽仇視秦朝,曾坑殺20萬降兵,他屠掠咸陽,殺秦王子嬰,並將秦宗室、文武大臣斬盡殺絕,並燒毀宮室,倡導關於秦的一切東西予以廢除,可見他對秦朝的仇恨。他反秦的思想太過絕對化了。
當時,「皇帝」這個稱謂為秦始皇所創立,僅有秦始皇、秦二世兩人使用,秦三世子嬰繼位並未稱帝,時六國均已復國,故只恢復稱秦王。所以「皇帝」稱謂並未形成絕對的慣例。加上天下反秦的勢頭以及項羽本人的思想觀念,所以他基本上摒棄了「皇帝」這個稱謂,自創「霸王」稱謂。
不過,項羽在自立為西楚霸王之前,尊楚懷王為義帝。這個義帝實際上已完全被項羽所架空,「帝」也並非沿用「皇帝」稱謂,畢竟上古時期也出現過黃帝、炎帝,這里的義帝,好比就是假帝、道義義氣上的帝、名義上的帝等。
西楚,項羽為下相(今江蘇宿遷)人,屬於西楚,所以也可以叫西楚下相人,這是其一;
其二,項羽的轄區為梁、楚九郡,這九個郡均為項羽自己參與或親自攻打下來的,當時天下36郡,他自己管轄9個,占天下四分之一,以形成對諸侯的壓倒控制能力,所以他以這九郡是自己所攻取來盡量消除諸侯不滿,同時奠定自己的真正「霸王」權力。而項羽所管轄的這9個郡又主要位於西楚,兼容東楚(衡山王、臨江王位於南楚);
其三,楚懷王原為天下反秦盟主,項羽居功憑勢自行分封天下,尊楚懷王為義帝,在當時,整個天下名義上屬楚,義帝乃天下共主,這也並不是項羽所願意的,但借天下共楚的名義和人心氛圍,項羽作為楚國上將軍、諸侯上將軍自立為名號上次於義帝而高於諸侯王的西楚霸王,也具有一定的名正言順和平穩過渡。義帝為其名,項羽為其實,基本奠定了項羽作為天下共主的雛形。在這種情況下,項羽需要區別於義帝的「楚」名號,加以區別但又不淡出「楚」的范疇,自己畢竟在人民眼裡不是楚國正統,即使要效法田氏代齊也需要一個過程;
其四,西楚又指代彭城,當時項羽建都彭城;
其五,「西楚霸王」這個王號前無古人,頗具氣勢,應為項羽所崇。
項羽殺害義帝後,以劉邦為首,天下出現了「故意承認義帝乃天下之主、項羽以王封王、義帝既為天下之主,項羽同為諸侯」等的政治宣傳和思想,漢高祖為義帝發喪,以為君王報仇為政治號召,以諸侯伐諸侯,當時某種程度上看是非常的名正言順。而項羽的國號一直是楚國,這好比秦末稱楚王的陳勝、景駒,他們都並非楚王後裔正統,但他們都是楚人。
只可惜項羽的如意算盤剛剛走出分封天下、弒殺義帝兩步之後,伴隨著齊國叛亂、劉邦伐楚而逐漸落空。

B. 霸王項羽到底有多厲害

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泗水下相(今江蘇宿遷市區)人。秦末農民起義領袖,傑出軍事家,楚國名將項燕之孫。

勇猛好武,早年跟隨叔父項梁在吳中起義反秦。項梁陣亡後,率軍渡河援救趙王歇。巨鹿之戰,擊破章邯和王離領導的秦軍主力,領軍滅亡秦國。自稱西楚霸王,定都於彭城(今江蘇徐州市),大封滅秦功臣將領,擁立六國貴族後代為王。

作為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兵家四勢:兵形勢、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 的代表人物,項羽是一位以個人武力出眾而聞名的武將。李晚芳評價項羽「羽之神勇,千古無二」。

(2)霸王項羽股市擴展閱讀

宿遷學者給項羽"正名":項羽本來是成功的英雄

在兩位學者看來,項羽是一個言行如一的君子和大丈夫,他的承諾他都做到了,所以他是一個真正成功的英雄。

楚漢戰爭最後階段,霸王項羽兵敗到東城時,對跟隨著他的貼身侍衛說道:「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今日固決死,願為諸君決戰,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之罪也!」一部《項羽本紀》,對項羽多有褒揚之意,唯獨對於項羽這番話語頗有微詞。

在兩位學著看來,項羽此時已經完全意識到自己在楚漢戰爭中落敗的真正原因。他多次重復「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這個說法,極其准確地總結了自己最後敗給劉邦的根本原因。

「天之亡我」說的是天意,天意就是順天時而為。歷史發展到了秦始皇的天下一統階段,天下的野心家和政治家們都看懂了一統天下的好處,唯獨項羽卻仍然懷念舊國,並希圖通過自己的努力,恢復分封天下的舊時代,豈不是逆天意而動。

如果項羽的本心不是恢復六國舊制,而是順乎天意,志在奪得天下一統,傾盡全力掃除一切障礙,窮追猛打,那麼可以想見,劉邦不是他的對手。

項羽的反思,在他和虞姬告別前那首著名的《垓下歌》中就已經顯示出來,所謂「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這個「時不利兮」的慨嘆,絕不能簡單地理解成項羽對於時運不濟的埋怨。

C. 項羽的霸王篇


玩家通關序章的「秦始皇復活」 之後,會出現一個選單 讓玩家選擇「霸王篇」「妖仙篇」兩種任務的其中一種,現介紹霸王篇 霸王篇是以楚霸王項羽被秦始皇神力召喚復活後進攻三國領土衍生的故事。在第一章,項羽會利用戰國諸侯和一些魔獸進攻魏國。曹操等人竭盡全力收復魏土的故事。 而在第二章,項羽再次大舉進攻魏國,曹操等人雖全力作戰,但是項羽從後方包抄,所有土地再次落入項羽之手,曹操便命令軍隊直接進軍許昌,在那裡碰到了追擊的項羽,諸將聯手再次將他擊敗。 貂蟬碰到了項羽及少數兵俑,在兵俑沖殺過來時,一把血紅色的十字戟飛下,曾經被眾將聯手殺死的呂布飛下,與項羽單挑,二人實力不分伯仲,但項羽因見到貂蟬而想到虞姬,戰意大減,遂散去斗氣緩步離去。項羽撤退後,呂布終於在玩家期待中歸來了,呂布加入聯合軍。在第三章,虞美人為了幫到項羽,從秦始皇那裡借來了力量,成為妖女,聯軍在垓下,長安等地攻擊項羽與魔獸,最終,眾將在長安殺死秦始皇的黑龍,項羽和虞姬回到了從前。

D. 西楚霸王項羽

項羽(前232-前202)名籍,字羽,通常被稱作項羽,中國古代傑出軍事家及著名政治人物。中國軍事思想「勇戰派」代表人物,秦末起義軍領袖。漢族,下相(今江蘇宿遷市南郊1公里徐淮公路廢黃河堤下)人。秦末隨項梁發動會稽起義,在前207年的決定性戰役巨鹿之戰中大破秦軍主力。秦亡後自立為西楚霸王,統治黃河及長江下游的梁、楚九郡。後在楚漢戰爭中為漢王劉邦所敗,在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自刎而死。項羽的武勇古今無雙(古人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他是中華數千年歷史上最為勇猛的武將,「霸王」一詞,專指項羽。

E. 霸王項羽的生平,要具體些

巨鹿之戰 定陶之戰後,秦軍北渡黃河,攻打起義抗秦的趙王歇和張耳,被秦軍圍困於巨鹿。楚懷王任命宋義為上將,項羽為副將,率兵救援。宋義率軍到達安陽,便畏縮不前,屯兵四十六天。當時,陰雨連綿,楚軍缺衣少糧,處於困境之中。項羽當機立斷,一劍殺了宋義,迫使楚懷王任命他為上將軍,並命他立即揮師北上救趙,後渡過一條通往趙國的漳河,但由於寡不敵眾,士氣低落,項羽遂命令軍士鑿沉渡江用的船隻,打破吃飯用的鐵鍋,身上只帶三天干糧,軍士們個個以命相抵,士氣大振,大破秦軍。說起秦朝,人們總是先想到大秦雄師,其氣吞如虎,橫掃六合的氣概讓千年來無數風流志士遐想,謳歌!秦之興起,無疑其內在戰爭機器的瘋狂開動,外在百萬鐵軍的征討四方,拓開前所未有的疆域。然而短短十五年間,泱泱大秦,毀於一旦,真是應了「其興也勃矣,其亡也乎矣」。秦朝大廈倒塌之快,其內在外在有各種問題,但是給予大秦最沉重一擊,使強悍的大秦再無能力開動其戰爭機器 出身於文官的章邯,在名將如雲的大秦帝國猶如一顆耀眼的流星劃過黑暗的天空。在陳勝發難於野,諸侯並起,幾十萬大軍函谷關時,承擔起大秦最後的命運!靠臨時組織起驪山囚徒,一敗周文之數十萬大軍,再破齊楚之聯軍,三勝楚軍統帥項梁,殺之定陶。可謂是戰績累累,似乎再建大秦之軍威,重鑄大秦之軍魂!此時關外之地:黃河之南布滿秦軍勢力,只有少部分魏的殘余勢力。王離帶領著邊防軍進攻河北之地趙國,更北邊盤踞著勢力弱小的燕國。田榮因為剛為秦軍所敗,又怨恨楚趙不殺田假田角,所以龜縮齊地,擁兵自保。當時的秦朝廷正為權利斗爭而生死相搏,滅諸侯義軍的大任自然就落在統帥章邯的身上,章邯再擊敗楚軍殺掉項梁作了一個大的戰略決定,北上匯合王離軍,拿下整個趙國。這個戰略計劃卻遭到後世的唾棄,多數學者認為他應該趁機進攻彭城。但從當時的情況看卻是個可圈可點的戰略計劃。王離軍進攻趙國,一直未果!彭城遠離關中,而北方西邊並不安定!章邯攻彭城短時間如未攻下,糧食必然吃緊,孤軍深入,糧道必為所擾!而王離軍繼續攻趙,分兵不如合,分則容易被各個擊破。而王離放棄趙國一起來攻彭城,後方則為趙國斷。前不能進,後不能退,勢必全軍覆沒!而此時有個偶然的事件更是促使章邯全力北上。在渡河之後,項羽發表即興煽動演講鼓舞士氣,隨後破釜沉舟,只帶三天的干糧,以示「不戰勝毋寧死」的大無畏精神。這體現了項羽的戰略眼光和權謀手段及大無畏的決斷力,首先項羽帶著一隻雜牌軍,軍隊派系多,戰鬥力參差不齊,而項羽又是第一次指揮他們,很難指揮的得心應手。這樣的情況下項羽充分運用了「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把一隻向心力不足的軍隊栓成一根繩,只有一起向前沖打敗秦軍才有活路。在項羽的手段下,楚兵的求戰慾望高漲。項羽還命人打破作飯的鍋,每人只帶三天干糧。項羽不但要以劣勢兵力擊敗秦軍,還要用三天時間擊敗秦軍!如果三天之內不能滅掉秦軍奪取糧草,就算擊敗秦軍還是一個死字!項羽主力開始進攻,把主力匯合在一起,直接進攻甬道,斷王離軍的糧草。章邯聽到消息後,立刻帶軍援救甬道,正中項羽之計,項羽以逸待勞,大攻章邯。章邯沒有料到項羽孤注一擲,把所有籌碼都壓了上去,由於英布軍前期的騷擾戰的迷惑,章邯還以為項羽又在玩斷糧游戲,搞搞破壞然後跑人,連陣型都沒有布置好就帶軍救援。這次項羽玩真格的,有心算無心,決戰對救援,勝負可想而知!史記張耳陳余傳:「項羽悉引兵渡河,遂破章邯。章邯引兵解……」章邯遭遇大敗,准備休整後再戰。此時項羽擊退章邯軍後,立刻馬不停蹄殺向毫無准備的王離軍。王離軍圍巨鹿,防諸侯。這幾天在防備陳余的虛張聲勢,突然聽聞項羽領軍殺來,大吃一驚。由於此刻陣型鬆散,只好命大將蘇角倉促迎戰。此時項羽早作好戰術部署,對鬆散的秦軍實行穿插,分割,包圍,項羽親自帶兵直攻秦軍指揮中樞。諸侯包圍秦軍,巨鹿城的趙軍里應外合,全殲王離軍,王離的大將涉間絕望放火自殺。曾經滅六國擊敗匈奴的雄師,就這樣風消雲散了!
收服章邯 滅掉王離軍,救趙成功後,戰爭並沒有結束,章邯軍還有20多萬人退居棘原,此時懷王命項羽回師。但是項羽另有大志!項羽要擺脫懷王滅秦稱霸天下,此時對他來說是一個機會。項羽開始使用政治手段,首先要收服諸侯聯軍,再要收服章邯! 做好這些項羽煞費心機,項羽先把章邯軍牢牢壓制在自己手中卻不強攻,利用章邯的威脅一面統帥整合諸侯,一面用裂土分封收買諸侯,恩威並用,雙管齊下,把諸侯聯軍牢牢綁在自己的戰車上。章邯在王離兵敗後,受到極大的壓力,一直求戰,希望用勝利來回應秦庭。但是局勢的主動權掌握在項羽的手中,項羽此時表現耐性十足,屢屢擊敗章邯卻不決戰,只是一點點磨,而章邯此時戰不勝退不得。這樣對峙6個月,已經是秦二世三年6月了,秦二世屢屢派人責問章邯,章邯派親信司馬欣到咸陽打探消息。趙高派人捉拿司馬欣,司馬欣從小路逃回。此時陳余給章邯寫信講明利害,讓章邯投降項羽!章邯有些意動,卻不甘心,一面派人談約,一面准備在戰。但是章邯的小動作都被項羽看在眼中,為了徹底收服章邯,項羽決定打怕他!項羽命蒲將軍迅速到漳南擊破章邯軍,自己帶大軍再敗章邯軍。章邯無計可使,只好投降。秦朝的最後一隻軍隊宣告覆滅。
彭城之戰一場世界戰爭史上空前絕後的奇跡。談起中國古代戰爭,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就是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如秦楚巨鹿之戰,漢趙井陘之戰,新漢昆陽之戰 楚漢時期另一場經典的以少勝多的戰爭卻常常被大多人所忽略 它就是彭城之戰。 背景:劉邦伐楚 秦朝末年,綱絕維弛,群雄並起,其間項羽憑借滅秦巨功分封天下,稱霸諸侯!而滅秦的另一主角劉邦卻被封在偏遠的漢中巴蜀之地。漢二年,劉邦因不滿漢中之地毅然出兵定三秦,東向伐楚,而此時,項羽大軍正在東邊平定齊國之亂,後方空虛。劉邦抓住這個機會大舉東進,一路上所向披靡,兵鋒直指項羽的都城彭城。「春,漢王部五諸侯兵,凡五十六萬人,東伐楚。」很多人質疑56萬人這個數字,其實這個數字是可信的,劉邦當年在關中的時候統兵10萬,經過漢中整頓,收其巴人等當地民族為軍,後定三秦亦收其兵,完全可以做到翻一倍。而此時劉邦「劫持」五個諸侯一起進攻項羽,而此時東進劉邦傾巢而出,手下重要將領和謀士幾乎全到,彭城兵敗後蕭何「發關中老弱未傅悉詣滎陽」可見損失之慘重。 關於劉邦進攻彭城的部署,後世有很多誤解,這里簡要說明劉邦東進的部署,漢元八月,劉邦出漢中定三秦。「漢二年三月漢王從臨晉渡」東進。大概劉邦分三路行軍,中路軍由劉邦親自統帥,部將為張良、陳平、韓信,呂澤,張耳,盧綰,夏侯嬰以及五諸侯軍,是從洛陽直接向東,直取彭城。北路軍由曹參、灌嬰率領匯合陳余軍從粱魯,與中路軍會攻彭城。南路軍由薛歐、王吸 自關中出武關走南陽,攻陽夏,向東進攻彭城。此時關中並不安穩,章邯等勢力還在負隅頑抗。劉邦留下蕭何守關中,周勃圍廢丘,樊噲酈商轉戰關中各地,而立韓王信為韓王平定韓地。這里有疑問的是關於韓信的行蹤。很多人認為韓信此時在關中圍章邯,沒有參與彭城之戰,甚至認為是把韓王信當成韓信。這種說法是說不通的,首先韓王信為韓王平定韓地,行蹤確定。韓信的問題主要是因為《淮陰侯列傳》敘述此段時,只說漢王而未提韓信,但是有一點要知道,在韓信的列傳中敘述本身就暗含其人行蹤。考證韓信生平我們知道韓信雖然在漢中被劉邦拜為大將,但是一直到彭城之戰都無兵權,其地位只相當於參謀,這個期間他並沒有什麼舉動,太史公自然忽略過去。而後來彭城之敗後,韓信收殘兵敗將在滎陽和劉邦會合更有利的證明其人當時亦在彭城!漢二年四月,北路軍破龍且於定陶,南下碭和劉邦中路軍會師,接著攻下項羽都城彭城,劉邦似乎已經完勝。項羽的困境及瘋狂戰略 早在劉邦定三秦的時候,項羽就預感劉邦會東進,不過此時他帶兵進攻自己後翼的齊國。而對劉邦的攻勢,項羽一面派鄭昌為韓王,前往韓地抵抗劉邦東進。派陳平平殷王在此又布一層防禦線。派龍且抵擋北路軍,又派兵距陽夏阻攔南路軍。除了南路軍史書未明外,其餘各路均告失敗。而項羽寄以厚望的英布卻趁此坐山觀虎鬥。劉邦軍浩浩盪盪,56萬大軍數月就盡占楚地。此時,項羽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中。 彭城之戰,關於項羽的行蹤由於歷代很少研究者涉足,以致人人認為是劉邦攻下彭城後「收其貨寶美人,日置酒高會。」輕敵而致。實際上劉邦雖然得意忘形卻是並未放鬆警惕,謀臣大將皆在左右,未見有其疑義。關鍵是項羽在劉邦未下彭城之際,已經回師彭城西邊,斷其後路,忽然出現在劉邦諸侯聯軍的後方。關於這一點甚少有人注意,但是這確是彭城之戰勝利之關鍵。項羽3萬兵力在劉邦軍尚未全部入彭城時,已經到達彭城西南斷其後路,等待劉邦全部入彭城給劉邦聯軍致命一擊。而長途奔波,繞道千里,斷敵後路,攻其不備未給敵人發現任何蛛絲馬跡,可真謂是前無古人!現在項羽只剩下耐心等待最佳時機給予致命一刀了,不過項羽已經准備好秘密武器了。 項羽在中國騎兵史的地位 騎兵是冷兵器時期世界戰爭史的最大革命,但是卻是個逐漸發展的時期。在馬鐙沒有出現的前騎兵時代,騎兵的發展和應用是緩慢的。我國中原地區早在春秋之際已經有騎兵,但是此時騎兵是小規模的,主要用於載人,並沒有史料證明有騎兵作戰的記錄。中原地區真正大規模把騎兵用於軍事是戰國時期的趙武靈王,從此騎兵作為輔助性兵種走向戰場。戰國時期由於秦趙臨近北方胡人,所以多有騎兵。但是此時不論是秦還是趙,騎兵都是作為輔助兵種,騎兵放在兩翼後方,配備弓弩。用於偵察,騷擾,偷襲,斷後,追擊等。真正大規模獨立運用騎兵,把騎兵當成主力並用於沖鋒大多以為是在西漢時期的反擊匈奴。這個論述實際上忽略了項羽在中國騎兵史上承前啟後的巨大作用!彭城之戰是中國大規模獨立運用騎兵殲滅步兵的典範。但是史料卻沒有清楚記載,史記僅記載項羽自以精兵三萬人,是不是都是騎兵而無史載。這里我們要從頭來分析,項羽在彭城戰前舍棄大軍千里奔波,最大限度的運用了機動能力,用騎兵合情合理。彭城之戰後,項羽偷襲劉邦運用騎兵的沖擊力沖散大軍又採用驅趕的方式使其落水,以及騎兵追逐包圍劉邦,這里都可以看到戰術上運用騎兵的影子。彭城之戰後,史記灌嬰列傳記載:「楚騎來眾,」而後劉邦招攬舊秦騎兵組成獨立騎兵軍團,任命灌嬰指揮。從這里我們看出項羽騎兵的威脅促使劉邦大力發展騎兵。 劉邦曾在滅秦時多次和秦軍作戰,卻一直沒有發展騎兵,一個側面可以證明項羽之騎兵有和秦騎兵不同的用途和編制。
大戰彭城 項羽把大部隊留在齊國迷惑劉邦,自己運用騎兵的機動性,繞道彭城西南的蕭縣。等待劉邦諸軍全部進入彭城,混亂不堪,而且大將忙著部署北邊建立防禦,劉邦等主帥鬆懈的最佳時機。開始西出蕭,向東進攻彭城。項羽選擇的是早晨發動偷襲。選擇早晨看得出項羽對時機把握的老辣,早晨敵人尚在睡夢中,正處於最疲憊的時候,突然遭遇大規模偷襲,其慌亂可想而知!而自己可以利用早晨天亮明了敵方情況,選擇合適有效的戰術最大消滅敵人。很多偷襲喜歡放在夜裡,這樣有利掩藏行蹤。但是項羽此次不光要造成敵方混亂,更要全殲敵軍。 項羽在戰術的選擇上直接攻擊劉邦指揮中樞,造成劉邦聯軍指揮系統癱瘓!這樣聯軍就無法組織有效的反抗,然後項羽死死咬住劉邦的主力進行攻擊,不給劉邦喘氣的機會。而且利用驅趕的方法把他們逼到河流邊上,使他們因為擁擠掉進河中淹死或自相殘殺!而劉邦聯軍猶如從雲霧端落入無底的深淵,昨天還意興盎然,大勝在握;今天就兵從天降,不知其然!不明白實情的聯軍又沒有得到有效的組織像無頭蒼蠅四處亂撞,此時正中項羽之計。由於兵力上的極大懸殊,如果硬拼無論如何都是要被消耗怠盡。這里項羽用騎兵驅趕引誘把聯軍引向南方的谷、泗水,再此項羽展開攻擊,殺聯軍十餘萬人。聯軍為了活命拚命南逃,逃到更南的靈壁東睢水上,這樣聯軍自相殘殺,被擠落水10多萬。彭城之戰終成了一面倒的局勢,剩下就是追擊殘兵敗將,擴大戰果,收拾殘局的事了。可惜由於項羽的兵力單薄,追擊戰並未產生多大效果,劉邦諸將收拾殘兵匯聚滎陽,頂住了楚兵的追擊。 彭城之戰後果及影響 漢軍統帥劉邦從開始就被楚軍咬住,在彭城西用舊情使楚將丁公放自己一馬,逃出彭城被楚軍圍住,由於大風吹散楚軍陣型,劉邦得以逃脫。劉邦此時向北逃跑,過老家沛縣,欲收家小向西。卻引來楚騎,家小被楚抓到,靠推兒子女兒總算逃過一劫。劉邦老婆呂後的兄長呂澤跟隨劉邦參與彭城之戰,戰敗後先帶兵逃到下邑。劉邦繞了大圈子跑到下邑,收其散兵才緩過勁。此戰可以以完勝結局,不但殲滅劉邦主力,使劉邦陷入「發關中老弱未傅悉詣滎陽」的危機局面。更扭轉了項羽四面楚歌,孤立無援的政治局面,重新占據楚漢戰爭的主動權。在大的政治環境方面,原來投向劉邦的盟軍此時又背叛劉邦,或則投靠項羽,如塞王,翟王。有的則重新脫離劉邦的控制走向劉邦的對立面,如魏王豹,陳余但是這場完勝的戰役卻留下了遺憾,在此戰並無抓到主帥劉邦,使劉邦逃往西邊,占據滎陽成皋之地利,依靠關中漢中之資源。拉開四年之久的楚漢角逐戰,最後依靠優越的地理和物質資源以及項羽後方的游擊戰大師彭越,並且整個集團的優勢力量,終於拖垮項羽,贏得天下。彭城之戰的探究與思考 早在劉邦聯軍東進時,項羽就謀劃以彭城為誘餌布局這場偷襲戰。從戰略上是個及其大膽冒險的戰略。首先要分兩線作戰,既要保證戰略偷襲的勝利,又要嚴防齊國趁機包抄。關鍵是在千里之外就要確定其戰略奇襲的目標和劉邦聯軍的弱點,這不但要豐富的軍事經驗知己知彼的眼光還要一個堅定的不為外界所動的平常心。突襲的迷惑性隱蔽性及喧張效果 要偷襲本身就有其如何不讓敵人知道的問題,何況是戰略大奇襲!項羽在這個方面,用大部隊繼續攻齊國作為迷惑敵人的「正兵」,自己只帶3萬兵力為奇兵用「間接路線」偷襲敵方的後翼。這完全可以算上正奇運用的典範! 而長途千里,繞一個大圈子到敵方後路,期間如何不為對方所知,難度其所作隱蔽性可想而知!在劉邦聯軍剛入彭城還在打探北邊項羽消息的時候,項羽突然從後方進攻,其喧張效果對敵人的震撼效果可想而知!出眾的戰場洞察力及耐性 項羽繞道彭城西南的蕭,期間潛伏下來等待劉邦諸軍全部進彭城,並在早晨攻擊敵人後翼。這里需要及其出眾的洞察力找到最好的進攻地點,時間。而又要極大的耐性等待敵人最鬆懈的露出破綻的時候進行攻擊。而項羽的選擇無疑是最佳的選擇。出眾的戰場指揮能力和正確的戰術選擇面對敵人的數量優勢但是聯軍的指揮不協調。項羽採用直接進攻劉邦指揮中樞的戰術,咬定司令部追著猛打。使劉邦的指揮系統癱瘓,至始至終無法組織軍隊抵抗。這里必須清楚知道劉邦的部署及戰前大量收集情報。由於兩方兵力懸殊,項羽採用驅趕引誘使其到河邊自相殘殺,互相踐踏,最後落水而亡。戰術的革命與技術的革新 此戰項羽(也是中國)第一次用騎兵獨立作戰,造成了技術效果是輝煌的,其戰斗具有很大的歷史意義!這是第一次完全由騎兵對步兵造成的巨大勝利,它的歷史性是空前的!也是一次技術上的革新,一次技術上勝利!這種勝利成就了以後騎兵的輝煌!最後由於項羽自身的戰略眼光,戰術手段成就了一個偉大的勝利,項羽能在局勢如此不利的情況下迅速找到對方弱點,並且完成一次空前的戰略計劃。但是這種勝利不具有任何普遍性,一個真正的名將就善於利用一切機會完成別人無法完成的勝利。「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只有在危機和劣勢的情況下創造的奇跡才更讓人難忘,從軍事上來說惟有項羽前次經典戰例巨鹿之戰可以相媲美!
垓下之戰 楚霸王四年八月,與漢軍對陟於廣武的楚軍糧盡;劉邦也沒能調來韓信、彭越等人的軍隊,無法對楚軍進行最後的合圍。於是,雙方進行了歷史上著名的「鴻溝和議」,以戰國時魏國所修建的運河:鴻溝為界,劃分天下。隨後,九月,西楚霸王項羽率十萬楚軍繞南路、向固陵方向的迂迴線路向楚 打算率軍西返之時,張良、陳平卻建議撕毀鴻溝和議,趁楚軍疲師東返之機自其背後發動偷襲。張、陳二人認為:「漢有天下太半,而諸侯皆附之。楚兵罷食盡,此天亡楚之時也」,建議「不如因其機而遂取之」劉邦於是採納二人建議,遂背約,向楚軍突然發起戰略追擊作戰。大軍追至夏南時,劉邦約集韓信、彭越南下,共同合圍楚軍。 五年十月,劉邦親率二十餘萬大軍追擊十萬楚軍至固陵。但此時,韓、彭二人沒有一個出兵配合劉邦。項羽知道後大怒,於清晨在此地發動突然反擊,斬殺漢軍近兩萬餘人,再次將漢軍擊敗。劉邦慌忙率軍退入陳下,並築起堡壘堅守不出,而楚軍又一次合圍了劉邦。堅守壁壘的劉邦向張良詢問:「諸侯不從約,為之奈何?」張良回答:「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與共天下,今可立致也。即不能,事未可知也。君王能自陳以東傅海,盡與韓信;睢陽以北至谷城,以與彭越:使各自為戰,則楚易敗也。」於是,劉邦採納張良的意見,將陳以東直到大海的大片領土封給齊王韓信;睢陽以北至谷城封給彭越。就這樣,劉邦以加封土地為報酬,終於搬動了韓、彭二人,使他們盡數揮軍南下,同時命令劉賈率軍聯合英布自淮地北上,五路大軍共同發動對項羽的最後合圍。垓下之戰隨之開始。齊王韓信親率齊軍從齊地南下,佔領楚都彭城和今天蘇北、皖北、豫東等廣大地區,兵鋒直指楚軍側背,自東向西夾擊項羽;梁王彭越率軍數萬從梁地出發,先南下後西進,於劉邦本部軍共同逼楚軍後退;漢將劉賈率軍數萬會同九江王英布、合兵十萬,自淮北出發,從西南方發動對楚地的進攻,先克壽春,再攻下城父並將此城軍民全部屠盡;而鎮守南線的楚將大司馬周殷卻在此時叛楚,先屠滅六縣,再與英布、劉賈會師,隨後北上合擊項羽;同時,得到關中兵丁補充的劉邦則率本部軍二十萬出固陵東進;漢軍五路大軍、合計近六十萬之眾,形成從西、北、西南、東北四面合圍楚軍之勢,項羽被迫率十萬楚軍向垓下後撤。 楚霸王四年十二月,劉邦、韓信、劉賈、彭越、英布等五路大軍於垓下,基本完成了對10萬楚軍的合圍。劉邦立刻任命韓信為聯軍統帥,指揮大軍作戰。韓信命劉賈、英布軍自南將楚軍外圍出路全部封閉,命彭越軍自北封閉通路,韓信軍三十萬於劉邦本部軍主力則合成一股,向困守垓下的十萬楚軍發起進攻,展開決戰! 韓信率主力大軍四十餘萬,排出了這樣一個陣形:韓信親率三十萬大軍居中,為前鋒主力;將軍孔熙率軍數萬為左翼;陳賀率軍數萬為右翼;劉邦率本部主力尾隨韓信軍跟進,將軍周勃率軍斷後。而項羽方面,對於楚軍而言,現在的情況即不能守、也不能退。後勤斷絕、無糧而守,無異於坐以待斃,等死!就這樣,戰鬥打響了。首先,韓信率五陣大軍先行向楚軍發動挑釁性進攻。項羽立刻率十萬楚軍發動中央突破作戰,矛頭直指韓信本部。項羽親自率軍出擊,沖鋒在前,楚軍以騎兵在前、步兵在後隨其沖鋒。漢軍接戰,漢軍出於下風。韓信立刻命令大軍後撤,以三十萬大軍為屏障掩護指揮部和劉邦的十萬人馬向後退去。漢軍且戰且退,楚軍則是繼續孤注一擲的瘋狂突擊,項羽本人更加是一馬當先,沖鋒速度之快甚至將十萬楚軍將士統統甩在了後面,連楚軍騎兵都沒有一人能趕上。一路上,漢軍如烏雲一般層層疊疊,一眼望去,滿上遍野。項羽率十萬將士猛打猛攻,連破漢軍數道防線,直殺向韓信本人。而另一方面,當韓信以前陣為屏障掩護劉邦軍回撤退避的同時,孔熙、陳賀所率的左右兩軍也自楚軍左右兩側進行著夾擊,其意思便是為了節制楚軍進攻側翼、分離楚軍騎兵步兵之間的配合、遷制楚軍進攻。經過半日廝殺,項羽依然沒能突入漢軍指揮部,韓信始終不斷的向後退卻,始終沒有出現在項羽面前。而項羽過於猛烈的沖鋒,卻明顯拉開了軍隊前後的距離。當時的楚軍,項羽本人脫離全軍沖鋒在前、沖開敵軍一道道兵列線;後面是速度較快的主力騎兵急趕項羽、並將被項羽本人打開缺口的漢軍散兵一一沖散踏過;而最後面的是速度最慢的步兵部隊,他們與未被騎兵踩死的漢兵一邊廝殺一邊繼續追趕騎兵。楚軍隊形越來越散、越拉越長,已經漸漸失去了緊密的隊形和互相之間的配合。戰至下午,漢軍中軍一退再退,左右兩軍迂迴急進,終於完成了前後夾擊之勢。漢軍左右軍隨之投入了對楚軍後方則翼的進攻,以緊密的陣形兩面壓來,迅速合圍了落在後面的楚軍步兵。楚軍將士殊死抵抗,兩軍官兵絞斗在一起,立刻陷入交戰狀態,將楚軍步兵、騎兵一分兩半,楚軍攻勢隨之被遷制。項羽不得已,只好率殘存騎兵回師而去、救援步兵。當得知左右軍完成迂迴並發動了對楚軍後方步兵的進攻之時,韓信隨即組織反擊,並將劉邦主力以及所剩的全部中軍投入反沖擊。漢軍向項羽和楚軍前鋒騎兵反撲而來。數十萬漢軍向楚軍發起了前後夾擊。項羽見勢不妙,立刻率全軍向反方向突圍,沖開漢左右軍的包圍,退回營中。此戰,楚軍傷亡4萬余。隨後,韓信率領全軍收攏此前被楚軍沖散的部隊全數壓上,徹底包圍了楚軍大營至此垓下決戰到此結束。
霸王別姬 項羽戰敗回營,漢軍圍困數重,到了晚上,聞漢軍四面大營皆有楚歌聲,項羽大驚:「難道漢軍已佔了楚地么?為何楚人這么多呢?」滿懷愁緒之下,他起身在帳中飲酒。項羽有位很寵愛的妃子,叫虞姬,經常跟著他;有一匹駿馬,名字叫烏騅,經常騎乘。酒過三巡,項羽感慨良多,作歌唱道:「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我的力量能拔起大山啊,我的氣概能壓倒當世,時勢不利啊,烏騅也不再飛馳,烏騅不再飛馳啊!我該拿它怎麼辦?虞姬啊虞姬啊,我該拿你怎麼辦?!)歌唱了數闋。虞姬和道:「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漢兵已經得到了楚地,四面都是楚歌聲,大王的意氣已經盡了,我還為什麼要活在世上呢?這首詩出自《楚漢春秋》不過後人多有懷疑,認為楚漢時期不會有如此成熟的五言詩)歌罷,虞姬凄然自刎,項羽也流下熱淚,左右都不敢抬頭看他 東城快戰項羽騎上馬,選了八百人,趁著夜晚突圍向南,天亮後,漢軍發覺項羽離去,於是灌嬰率五千騎追擊,等他渡過淮河,隨從的騎兵只有一百多人了,來到陰陵時,項羽迷路了,他去問一個老農,老農回答:「左」往左去,陷入了一片沼澤,耽誤了時間,漢軍追了上來。項羽又往東去,到達東城的一座山上,只剩下了28騎,項羽自忖不能脫身了,就對騎兵們說:「我從起兵到現在已經八年,經七十餘戰,抵擋我的人都被我攻破,我打擊的人都表示臣服,未嘗敗北,遂稱霸天下,現在困於此,不是我不會打仗,而是天要亡我!今日是要決死戰了,我要為諸君痛快地一戰,必定要勝利三次,為諸君擊潰包圍、斬將、砍旗,讓諸君知道,是天要亡我,非我不會打仗。」於是他分騎兵為四隊,此時,漢軍圍困數重,項羽對他的騎兵們說:「我為你們殺掉對方一將!」於是他命令騎兵們分四面向山下沖,約在山東面會合。項羽大呼馳下,斬殺一漢將。赤泉侯楊喜追項羽,項羽大喝一聲,楊喜的人馬退後數里!項羽與騎兵分為三隊,漢軍不知項羽在哪隊,就也分三隊包圍。項羽飛馳而出,又斬殺一漢將,同時殺近百人,再會合騎兵,僅損失兩騎,項羽問:「怎麼樣?」騎兵們跪倒回答:「和大王說的一樣」
烏江自刎項羽在東城的戰斗,重新鼓起他生存的希望,於是他想東渡烏江,烏江的亭長停船岸邊,對項羽說:「江東雖小,方圓也有千里,百姓數十萬,也足以稱王。現在僅臣有船,願大王盡快渡江,若漢軍追來,則無法走脫。」項羽聽到這話,才知道西楚並沒有失陷,巨大的內疚和對過去殺戮的懺悔之心,為了捍衛「霸王」的榮譽,他最終選擇了戰死沙場,而非過江,於是他說:「蒼天要亡我,我為什麼要渡江呢?想當年我與江東八千子弟渡江向西,今無一人生還,縱然江東父老可憐我而尊我為王,難道我就不覺得愧疚么?」想到此,他對亭長說:「我知道您是長者,我騎這馬五年了,所當無敵,曾一日行千里,我不忍殺它,現在賜給您」。於是他命令騎兵全部下馬以劍迎敵,最後僅項羽一人就殺了數百人,自己也負傷十餘處。這時,他看到漢軍中有他過去的部下呂馬童,就對他說:「你不是我的故人么?」呂馬童一看,馬上對漢將王翳說:「這是項王!」項羽說:「聽聞漢王懸賞千金,封邑萬戶要我首級,今日我便為你們做件好事吧!」於是項羽自刎而死,時年30歲。

F. 霸王項羽的介紹

游戲《英魂之刃》中的角色。魂器:霸王天罡劍。類別:近戰型英魂。戰斗風格:進攻為主的戰鬥技巧。

G. 霸王項羽最後是自殺還是被殺

歷史記載是自殺的!不過有疑問!項羽是在東城的時候想東渡烏江還是已經到了烏江邊上的時候想東渡烏江!因為從跑出垓下到被殺時間來看!他邊跑邊殺殺了200多300左右的人!又迷路!考證是現在大概是400里路!以前的馬日行千里!古代的里比現在小!而且路不好走!他跑得快到不假!就不知道10來小時項羽能跑這么遠嗎!也有可能是劉邦故意搞假為了安撫楚人民心!才有烏江自殺和烏江亭長對話

H. 項羽設宴請劉邦股市名稱是甚麼裡面含有1個甚麼成語

就是鴻門宴吧

I. 史記霸王項羽的小故事

1、破釜沉舟

秦將章邯,引軍渡過黃河北上,圍攻趙國。趙國危急,趕緊向各國求救。然而各國的援軍看到秦軍氣勢那麼強,根本不敢援救趙國,義軍主將宋義,畏懼秦軍,貽誤戰機,項羽一怒之下,在營帳中把宋義斬了,親自帶兵渡河援趙。

項羽帶領大軍渡過黃河後,面對滔滔的黃河水,領著八千江東子弟兵發誓:「不擊敗秦軍,決不收兵;不消滅章邯,我項羽誓不為人。蒼天為證,江水為憑,我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英雄豪傑不二言。」

說完話,項羽下令破釜沉舟,燒了帳篷,擊沉船隻,斷絕了士兵戰敗後還能渡河回去的念頭。並砸掉做飯用的鍋子,每人只給三天的乾糧,表現出必死的決心。楚兵一看已經沒有後路了,在項羽帶領下個個以一當十,拚死血戰,最後將強悍的秦軍打敗,項羽也從此威震天下,成了諸侯的霸主。

2、四面楚歌

項羽和劉邦原來約定以鴻溝東西邊作為界限,互不侵犯。後來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規勸,覺得應該趁項羽衰弱的時候消滅他,就又和韓信、彭越、劉賈會合兵力追擊項羽部隊。終於布置了幾層兵力,把項羽緊緊圍在垓下。

這時,項羽手下的兵士已經很少,糧食又沒有了。夜裡聽見四面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驚地說:劉邦已經得到了楚地了嗎?為什麼他的部隊裡面楚人這么多呢?說看,心裡已喪失了鬥志,便從床上爬起來,在營帳裡面喝酒,並和他最寵愛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

唱完,直掉眼淚,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難過,都覺得抬不起頭來。虞姬自刎於項羽的馬前,項羽英雄末路,帶了僅剩兵卒至烏江,最終自刎於江邊。

3、霸王別姬

西楚霸王項羽在和劉邦為了爭奪帝位,進行長達十幾年的戰爭。最後項羽在烏江兵敗,自知大勢已去,在突圍前夕,不得不和虞姬決別,虞姬自刎於項羽的馬前,項羽英雄末路,帶了僅剩兵卒至烏江,最終自刎於江邊。

4、項庄舞劍,意在沛公

秦朝被推翻後,項羽在鴻門(今陝西臨潼附近)設宴招待漢高祖。在宴會上,項羽的謀士——亞父范增幾次示意項羽擊殺漢高祖,但項羽因不忍而不予理會。於是,范增便讓項庄以舞劍助興為名,想借機刺殺漢高祖。

漢高祖的謀臣張良看到形勢緊迫,就出外召樊噲說:「現在項庄拔劍舞,其意常常在沛公。」於是樊噲帶劍擁盾進入宴會廳,指斥項羽不守信義,項羽被樊噲的氣勢所折服,漢高祖借機脫離險境。

5、還鄉定都,沐猴而冠

滅秦之後,項羽引軍入咸陽,因對劉邦極為不滿,就以胡作非為來發泄心中的怨憤。到處沖撞殺戮,
又放火燒了秦宮,大火燒了幾個月,把一座富麗堂皇的宮殿燒成了一片焦土瓦礫。即便這
樣,他還覺得不夠解氣,又把秦朝留下的珠寶玉器洗劫一空,然後准備率領眾人回到江東。

項羽手下的有識之士勸他:咸陽處在關中要地,土地肥沃,物產富饒,而且地勢險要,不如就在這里建都,這樣有利於奠定霸業。而項羽以「人要是富貴了,就應該回到故鄉去,讓父老鄉親知道自己現在是什麼樣子。要是富貴了還不回故鄉,就好像是穿著漂亮的錦綉衣服在黑夜裡行走,衣服再好也沒有人看得見」為借口加以拒絕。

勸他的人感嘆道:都說楚國人徒有其表,就好像是猴子戴上帽子假充人一樣,以前還不相信,和楚王談話之後,發現果真如此。項羽聽到這些話,非常生氣,立即把那人抓來,投入鼎鑊里活活烹死了。

J. 西楚霸王項羽是什麼人物

以下信息由星藍海學習網提供:

閱讀全文

與霸王項羽股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33k黃金是什麼意思 瀏覽:603
2011年煙葉收購價格 瀏覽:655
融資協議書文本 瀏覽:927
茅台投資現金流 瀏覽:994
今日基金200006凈值 瀏覽:374
理財長江養老 瀏覽:881
全國多少人投資理財的 瀏覽:505
黃金價格怎麼算 瀏覽:193
各大集團旗下的貸款APP 瀏覽:813
貸款切換 瀏覽:139
恆拓開源股票 瀏覽:302
韓元20億等於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405
華夏股票領先 瀏覽:48
建行房貸轉公積金貸款計算器 瀏覽:307
以下屬於外匯的特徵 瀏覽:704
期貨長線百分之十的倉位輕倉 瀏覽:606
投管投資官網 瀏覽:909
工行股票市值 瀏覽:649
期貨高開幾十個點 瀏覽:115
無抵押個人網上貸款 瀏覽: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