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子公司,大騙子毛裕民辦的。
⑵ 基因檢測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
是有科學依據的。我所知道的基因檢測的公司是聯合基因科技集團,我的家人是在這家公司里做的,這個集團的總部在上海,它成立於1997年,起源於上海復旦大學,起步資金只有100萬,經過十多年的努力,現已擁有資產超過40個億。更重要的是該公司擁有3800個基因專利,其中有1200個是國際專利,每一個基因專利都可以在世界銀行抵值2.5個億的美金。到目前為止公司下屬企業幾十家。
公司的董事長毛裕民是復旦大學的首席教授,曾擔任復旦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復旦大學遺傳學研究所所長,復旦大學遺傳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中國生物科技的最高首府是復旦大學。該學校有出基因之父談家楨,該集團人才濟濟。
另外,該公司擁有世界一流的八大技術平台。
2000年6月26日,來自美國、中國、英國、德國、日本、法國6個國家的科學家聯合向全世界宣布,人類基因圖譜繪制完成。中國是參與國。
目前在全世界任何一家基因公司都不同時具備八大技術平台,並且這八大技術平台都應用於民用基因檢測。
該公司擁有中國最大的基因資料庫,基因解碼已達8900條,位居世界第二。該集團的克隆技術位居世界第一。該集團的技術水平在中國是第一,在世界領先。
在生物行業是最具權威的。如果要做基因檢測最好在這家公司做,這是我的體會。
⑶ 上海含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上海含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2007年04月24日,主要經營范圍為從事信息技術領域內的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技術轉讓,計算機軟硬體的開發和銷售,電子產品、機電設備、儀器儀表、橡塑製品、通訊器材及相關產品、辦公用品的銷售等。
法定代表人:楊波
成立時間:2007-04-24
注冊資本:5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10112000741395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
公司地址:上海市閔行區秀文路517號四樓415室
⑷ 基因檢測的道德倫理問題要詳細點!在線等啊!
基因檢測的基本方法是藉助基因晶元等技術尋找受檢者體內隱藏的缺陷基因(疾病易感基因)。是提取被檢測者的口腔黏膜組織或其他組織,經提取和擴增其基因信息後,通過基因晶元技術或超高通量SNP分型技術對被檢測者細胞中DNA分子的基因信息進行檢測,分析他所含有的各種疾病易感基因的情況。從而使人們能及時了解自己的基因信息,預測身體患疾病的風險,有針對性地主動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慣,預防和避免重大疾病的發生。
它是健康產業的關鍵部分,是預測醫學的基本手段之一。它可以改變目前疾病預防措施的「千人一面」的狀況,大大減少預防醫學中的盲目性,也將大大降低預防費用。
基因檢測能起到什麼作用?
1、預測風險:通過對表型相關基因多態性的檢測,確定個體被測基因多態性位點的攜帶型,進而了解個體健康的遺傳因素,為該人預測相關疾病發病的相對風險。
2、疾病的預防:基因檢測會闡述基因變異和生活方式之間存在的關聯性。通過科學的生活和行為方式的干預,積極預防疾病和延緩疾病的發生,提高個體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
3、科學生活方式的指導:基於個體特定的基因型,基因檢測會給您飲食、生活方式等環境因素多方面的可行性建議,提高您保健的有效性,降低您保健的盲目性,從而提高您健康投資的回報率。
4、個性化醫療指導:通過基因檢測,辯證用葯、因人而異,給病人找到最合適的葯物,不僅降低了不必要的醫療支出,提高療效,更避免對人體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⑸ 基因檢測在上海都有什麼公司
個人認為可以做,現在的基因檢測還處於初始階段,只能檢測每個人基因中的少量有針對性的信息。全基因組測序可以了解一個人完整的基因信息。雖然第一份人類全基因組花費十幾
年,耗資數十億美元,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所需時間和費用會逐步降低,一旦成本進入市場可承受范圍,將有更多的人受益。技術進步將使測序變得越來越快關注,\\中 源 協-和基因公./眾./號 知己基因(jigene) 但是這並不是最終的目的。測序僅是獲得遺傳信息的第一步,而更重要是對信息的解讀,了解它的含義。隨著人類對基因組研究了解的深入,人類將越來越多的了解
基因與我們的身體和疾病的關系。毫無疑問,先進基因檢測技術將越來越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幫助我們了解自我,對抗疾病。
⑹ 基因檢測公司發展前景如何
基因檢測行業基本概況分析
基因檢測是通過血液、其他體液、或細胞對DNA進行檢測的技術,是取被檢測者外周靜脈血或其他組織細胞,擴增其基因信息後,通過特定設備對被檢測者細胞中的DNA分子信息作檢測,分析它所含有的基因類型和基因缺陷及其表達功能是否正常的一種方法。
基因檢測可以診斷疾病,也可以用於疾病風險的預測。目前,全球基因檢測應用領域主要集中在腫瘤學、生命科學、生育與基因健康三大領域,其中腫瘤學、生育與基因健康占據著80%以上的份額。
全球基因檢測應用領域佔比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總體而言,基因檢測行業還處於早期階段,市場滲透率不高,但規模增長較快,潛在需求巨大,未來發展前景可期。
測序成本下降大勢所趨,腫瘤將繼續成為主戰場
1、未來基因檢測行業規模、應用領域要不斷擴大,測序成本下降是必然趨勢。價格的下降可以令基因測序變得越來越簡單,使之前很多難以實現的科學問題得到解決,能在更廣闊的研究領域上發揮作用,包括臨床診斷,遺傳檢測,個人基因組等,從而推動行業規模的進一步增長。
2、除了測序成本下降,腫瘤將繼續成為基因檢測市場競爭的主戰場。隨著基因檢測技術發展及腫瘤個體化用葯的爆發,預計2025年腫瘤基因檢測在腫瘤患者中滲透率達30%-40%;而當前基因檢測的價格區間大致在3000-10000元,考慮到基因測序價格不斷下降以及有望進入醫保等因素,預計2025年腫瘤基因檢測價格區間降至2000-6000元。據此預測,到2025年,我國腫瘤基因測序市場規模將達到120-480億元。
3、樣本積累仍將是目前許多基因檢測公司的主要發力點。但隨著樣本量的增加,現有的依託公有資料庫、演算法相對傳統的生物信息分析軟體,將無法滿足基因檢測公司業務發展的需要及用戶需求。雲計算和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為大規模、快速運算和分析基因大數據提供了便利條件,而這在未來基因檢測行業市場競爭中,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⑺ 基因檢測概念股龍頭有哪些
金健米業:公告顯示,金健米業控股德賽中國。公司
2014 年 10 月獲得對德賽系統和德賽產品的控股權。德賽系統和德賽產品的原母公司是德國德賽,在歐洲被譽為「液體生化試劑之父」 ,
產品主要包括臨床化學試劑、免疫透射比濁試劑,配套校準品、標准品、質控品以及生化分析儀等,細分產品達 100
多個,涵蓋了所有的生化檢測項目,擁有世界上較為先進的免疫透射比濁試劑,免疫透射比濁試劑占其總銷售額比例 40%以上,達 1
億元左右。從產品角度來講, 德賽中國具有較強優勢的免疫比濁試劑項目是對利德曼產品線的重要補充。
此外,金健米業為我國糧食第一股,是首批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2013年,湖南省糧食集團接手公司的控制權,同時湖南省糧食集團承諾將在3年內將旗下市場化糧油等同業競爭資產注入到金健米業。由於金健米業控股股東湖南省糧食集團實力較強,在國企改革背景下,大股東承諾未來將實施資產注入,這給市場帶來巨大的想像空間。鑒於糧油和制葯業務前景較好,且金健米業當前市值較小(60億左右),公司未來的發展值得期待。
新開源:公司是2010年創業板上市企業,主營業務是葯用輔料聚維酮(PVP)系列和口腔護理輔料歐瑞姿,2014年11月收購武漢呵爾醫療(主營宮頸癌篩查)、長沙三濟生物(主營個體化用葯)和上海晶能生物(主營基因測序)三家企業100%股權,轉型大健康服務。
北陸葯業:公司在2014年積極實施外延並購,控股中美康士51%股權,並通過中美康士控股紐賽爾生物75%股權,布局腫瘤細胞免疫治療領域,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中美康士是國內最早一批從事免疫細胞治療的公司,主要為醫院提供技術咨詢等相關技術服務,公司產品主要包括CIK、DC瘤苗、DC-CIK、CTL細胞,技術儲備包括NK細胞、TIL細胞、多靶點CTL細胞、微移植、Car-T、免疫細胞分泌PD1抗體等。
榮之聯:基因測序的核心是數據的積累和數據解讀,數據解讀是以大數據處理為基礎,所以基因測序必須依託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榮之聯憑借與基因測序龍頭華大基因多年的合作,公司掌握了生物雲計算架構與建設,了解基因測序行業的數據分析需求,公司是國內少有的能夠提供生物數據雲計算服務的廠商,卡位優勢明顯有望成為基因測序數據分析行業的龍頭。
迪安診斷:迪安診斷於4月8日發布公告,公司於4月8日接到國家衛計委通知,公司全資子公司杭州迪安醫學檢驗中心有限公司取得了第一批腫瘤診斷與治療項目高通量基因測序技術臨床應用試點資格。公司作為第一批獲批的腫瘤基金測序臨床試點,表明公司已經具備了將基因測序技術應用於腫瘤診斷的軟實力和硬實力,標志著公司涉足基因測序業務並正式進軍精準醫療。
仟源醫葯:仟源醫葯(300254)於2014年12月份發布公告稱,將使用自有資金1億元購買杭州恩氏基因技術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恩氏基因」)80%的股權。公告資料顯示,恩氏基因為一家以基因制備技術和人體環境檢測技術為核心,以孕環境檢測和嬰兒基因保存為主營業務的科技型企業。此次收購使公司從單一的孕嬰產品服務擴展到技術服務綜合性發展平台。
利德曼:利德曼作為國內生化試劑龍頭企業,公司具有齊全的生化試劑產品線、新成品快速推向市場能力,研發項目集中在體外診斷試劑、生物化學原料、體外診斷儀器三各方面。分子診斷領域是公司未來重點拓展的領域,基因測序是分子診斷領域未來的發展方向。
紫鑫葯業:公司正積極進入基因測序領域。公司與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合作研製了第二代高通量DNA測序儀,子公司中科紫鑫將負責生產。第二代基因測序儀曾是市場的風口,預計未來隨著基因篩查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以及國內相關企業的成長,仍有可能繼續成為風口。
東富龍:2015年6月2日,上海東富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東富龍醫療完成工商注冊。東富龍醫療聚焦醫療器械和醫療技術,7月10日公告擬向伯豪生物單方增資不超過9,000萬元,約占伯豪生物增資後總股本的34%,增資完成後,東富龍醫療將成為伯豪生物第一大股東。伯豪生物主營業務清晰,客戶群體廣泛:伯豪生物的主營業務為生物CRO(即醫葯研發合同外包服務機構)技術服務業務,具體可以細分為微陣列晶元技術服務、二代測序技術服務和生物標志物技術服務。目前正在為多達18家跨國制葯企業(包括排名前10位的跨國制葯企業)和超過3000家的國內科研機構、醫院等提供技術服務。
⑻ 上海含德健康信息咨詢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注冊號:****所在地:上海市注冊資本:500萬人民幣法定代表:劉大為版企業類型:有限責權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登記狀態:存續登記機關: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注冊地址:浦東新區書院鎮船山街82號292室
法定代表人:劉大為
成立時間:2012-04-11
注冊資本:5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10115001953700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浦東新區書院鎮船山街82號29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