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以資產收益率來分析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的理論依據是什麼
以資產收益率來分析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
當然是按照本金和利率的波動來計算的。
② 如何提高我國商業銀行的盈利性
1,總括我國目前商業銀行的盈利狀況 ,利息收入仍然佔主要部分 2.傳統的業務發展方式一時難以轉變。 3.漸行漸近的利率市場化趨勢導致利差的不斷收窄。 2,提高途徑 一是增加收入,具體包括,提高主營業務收入,和中間業務收入。1)提高資產規模,這是提高盈利能力的基礎。在有監管的情況下,銀行可以通過發行長期刺激債券等提高資產規模。2)合理放貸。若貸款規模過大,其盈利性增加的同時風險性也相應增加。若貸款規模較小,則盈利能力會下降。確定合適的貸款規模,一方面要結合本銀行的資產數量與質量,另一方面要結合我國的宏觀經濟情況以及央行的貨幣政策。3)合理的貸款定價。目前我國銀行的貸款定價一般都是在央行定價 的基礎上採取一定程度的浮動。如果想進一步吸引優質客戶,留住優質客戶 的話,銀行可是嘗試客戶利潤分析模式的定價方法。4)積極的資產管理。如進行積極地流動性缺口管理和資金缺口管理。在銀行能夠滿足客戶提存和告貸的前提下,盡量減少現金資產的持有。5)積極開展中間業務。目前我國的中間業務以技術含量較低的為主。雖然也為銀行帶來不錯的收益,但是它的單位成本的貢獻率正由於競爭而減少。因此銀行需要積極地開展新型的中間業務。這也要求銀行具備高素質的職員。 二是降低經營成本,減少支出。1)盡量降低存款成本。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利息支出已經成為其主要成本。對此,商業銀行可以積極拓寬資金來源渠道,包括金融新產品的開發,發行中長期債券籌資,國際金融市場籌資等。2)盡量減少放款和投資損失。這樣求銀行具備高素質的人員,具備對貸款風險的准確識別,同時懂得金融市場的運作規模,盡量減少損失。3)提高效率,減少管理費用。我國的商業銀行工作效率較國外同業來看較低,使得我國商業銀行的管理費用較高。
③ 什麼叫固定資產的盈利性分析
盈利性分析亦稱「收益性分析」。對企業獲利能力所進行的分析。企業通過生產經營獲取最大利潤,這是企業本身的重要目的之一,兩權分離後,投資者(包括潛在投資者)對企業的獲利能力以及股利的分配均特別重視。
進行盈利性分析時,常用的指標有:銷售利潤率,資金(資本)利用率,投資利潤率,利潤增長率,每股(普通股)凈利潤等等,其中資金利潤率具有更多的綜合性和主導作用。
企業安全性分析、盈利性分析和效率性分析三者的關系,以盈利性分析為中心,而以安全性分析和效率性分析為控制的輔助作用,可以說企業盈利性分析是企業整個經濟性的測定;而安全性分析和效率性分析則是企業部分經濟性的測定。
(3)城商行盈利性分析擴展閱讀:
通過分析,可以及時總結經驗,充分挖掘現有固定資產的潛力,完成更多的生產任務。固定資產的利用程度,機械設備的數量、時間、能力三要素的變數與完成實物工程量的內在關系,可以用下面公式表示。
機械設備完成的實物工程量=設備數量×作業時間×單位時間生產能力。提高固定資產利用程度的標志,是使固定資產數量、時間、能力的充分利用和最大發揮固定資產利用的效果,通常可以用固定資金產值率和固定資金利潤率表示,也可以用百元產值佔用固定資金率表示。
④ 盈利性分析就是盈利能力分析嗎
盈利能力就是公司賺取利潤的能力。一般來說,公司的盈利能力是指正常的營業專狀況。非正常的營屬業狀況也會給公司帶來收益或損失,但這只是特殊情況下的個別情況,不能說明公司的能力。因此,證券分析師在分析公司盈利能力時,應當排除以下因素...
⑤ 盈利分析為什麼對銀行的經營格外重要
盈利分析能反映銀行各項業務的盈虧情況及盈虧比率,盈利分析能比較直觀的顯示銀行的利潤增長點,同時也能暴露虧損點。通過扶持利潤增長點業務減少虧損點支出,能更好的盈利。
⑥ 關於如何提高我國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的探討—基於國內外商業銀行股權結構分析
摘要:本文通過國內外商業銀行股權結構與盈利能力的現狀分析對比,探討國內商業銀行的相關問題,並提出相關建議,力求通過優化商業銀行股權結構來提高其盈利能力。
關鍵詞:股權結構 盈利能力 商業銀行
一. 國外商業銀行股權結構與盈利能力現狀
1.以英美為代表的股權高度分散型
在英美高度發達的資本市場中,其商業銀行股權結構是高度分散的。以美國上市商業銀行為例,股東平均持股比例非常低;最大股東的持股比例也非常低,一般不超過5%;機構投資者約佔30%-70%, 其餘均為散戶投資者。
股權結構多元化,在市場、股東等監督下,完善的外部治理機制促使經營者提高銀行的盈利能力;完善的證券市場制度,鼓勵中小股東積極參與對銀行經營的外部監管,股東之間相互監督、制衡,銀行盈利能力較好。為防止股權結構高度分散造成經營者行為短期化,美國上市銀行特別注重管理層及員工激勵,通過員工持股和管理層持有股權充分調動了內部人積極性,建立了公開、透明、正常的內部控制機制,共同促進商業銀行盈利水平的提高。
2.以日本為代表的股權高度集中型
日本銀行業股權高度集中於金融機構與其他企業法人,並且企業與銀行之間相互持股。股權高度集中有利於經營者行為長期化,但外部監督很難,容易出現大股東侵佔小股東利益。但是,日本銀行的內部監督機制是較完善的。通過監事會、董事會、經理會、股東會等對銀行經營者相互補充的約束體系實行內部監督。較強的內部法人監管促使日本商業銀行經營者不斷提高自己的盈利水平。
二、我國商業銀行股權結構與盈利能力的現狀
隨著上市銀行的流通股比例不斷增大,股權集中度呈現出不同的類型,但不同股權結構的商業銀行表現出不同的盈利水平。(1)對於同為股權高度集中的4大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中的典型代表中信銀行,表現出來的盈利能力卻不盡相同。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的資產收益率從2002年的0.21%上升到2007年的1.21%;而中信銀行資產收益率從2002年的0.45%下降到2004年的0.07%又上升到2007年的0.97%,表現為不穩定且較低的盈利水平。(2)在股份制銀行中,以民生銀行為代表的股權適度分散的商業銀行,其資產收益率呈現出逐年遞增的態勢,但仍然表現出較低的取值。(3)對於股權適度集中的股份制商業銀行,近幾年的資產收益率在增加的同時普遍較高,2007年,交通銀行、招商銀行、北京銀行和興業銀行的總資產收益率都高於其他股份制商業銀行,體現了良好的發展態勢。
2.問題(1)我國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相比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
從資產收益率來上,我國商業銀行與花旗、匯豐銀行相比差距較大,三大商業銀行資產收益率的平均值不及國外六大商業銀行的1/2,稅前利潤也遠低於國外的商業銀行。
(2)我國商業銀行股權流通性仍然較低
大小非解禁以後,股權流通性得到改善,但相較發達國家,我國商業銀行股權流通性仍然較低,這使流通股東的利益受到損害,也致使金融資源的配置效率受到影響。
(3)我國內部人控制問題較為嚴重
國有股股東缺位和非流通性,引致內部人控制問題,中小股東的利益得不到保護;此外,由於我國銀行業信息披露制度的不健全,銀行經營者可能出現隱瞞重大信息、粉飾銀行業績、等內部人控制所引發的現象,最終危害銀行的盈利能力。
三、優化我國商業銀行股權結構與提高盈力能力的啟示與建議
1.適當降低國有股比例及股權集中度
我國大部份商業銀行還屬於股權高度集中型,且普遍存在「一股獨大」的問題,不利於激勵機制、監督機制有效的發揮作用,代理鏈條過長也會導致控制權與剩餘索取權不匹配 ,近而導致商業銀行的盈利水平差。我國應努力尋找有效方案漸近的、適當的降低國有股比例,使股權適當分散,這不僅有利於優化商業銀行股權結構,解決內部人控制問題,建立真正的現代企業制度;對於規范我國的股市運作、增強證券市場的流動性和融資功能等,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優化董事會結構、加強監事會和獨立董事的監督作用
我國應完善董事會制度;明確股東身份;明確委託代理關系;保證董事會的獨立性和有效性;採取多樣化的方式建立董事問責制;完善董事會工作程序。除此之外,還應提高監事會中外部監事的比例,並推行外部監事職業化。
3.完善內部控制機制解決「內部人控制」問題
日本作為商業銀行股權高度集中型的代表,仍有較高的盈力能力,與其較為完善的內部控制機制密不可分。目前看來,加強內部控制的信息披露,是提高內部控制效果的有效措施。可通過將組織機構從金字塔型轉變到扁平化,減少管理層次,加大管理幅度;採取積極態度處理風險。
4.完善股權激勵與員工持股制度
由於我國宏觀環境不成熟,廣泛推行經營者股票期權計劃有很大難度,但我國在建立商業銀行長期股票期權激勵制度時可採取以下措施:建立薪酬委員會;股票期權激勵授予價格與數量;與高管人員簽定合約,要求長期股票期權,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除此之外,我國還應加快上市銀行員工持股制度的立法工作,吸引員工廣泛參與,可以考慮採用員工持股信託方式,並建立完善的員工持股流轉機制,從而豐富股權結構,提高商業銀行盈利能力。
[2]於瑞光.股份制商業銀行股權結構與經營績效關系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7.
[3]李成,秦旭.股權結構對銀行經營業績的影響分析[J].北方經濟,2008,(02).[4]汪來喜.我國商業銀行股權結構與經營績效的研究分析[J].海南金融,2009,(10).
⑦ 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趨勢及對策分析
近年來,隨著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商業銀行不斷積極擁抱金融科技,推動數字化轉型,整體商業銀行經營穩健。在2020年,商業銀行重點關注風險能力,凈利潤5年來首次負增長,而綜合風險管理能力方面成效顯著。
整體經營良好,凈利潤首次下降
近年來,商業銀行不斷積極擁抱金融科技,推動數字化轉型,整體行業規模不斷擴大。2014-2019年,我國商業銀行總資產規模從130.8萬億元增長至232.34萬億元,持續平穩發展。
截至2020年末,中國商業銀行資產規模增長至265.79萬億元,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14.40%,發展態勢良好。
——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與行業授信策略分析報告》
⑧ 盈利指標分析有哪些
盈利指標一般指盈利能力指標,在進行分析時主要指標有主營業務凈利潤率、銷售凈利率專、資產凈利率、屬總資產報酬率、凈資產收益率等。這里主營業務凈利潤率是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這項指標越高,說明企業從主營業務收入中獲取的利潤的能力越強。
銷售凈利率計算公式為(凈利/銷售收入)×100%
⑨ 商業銀行的安全性與盈利性
《商業銀行法》第四條規定:「商業銀行以安全性、流動性、效益性為經營原則,實行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負盈虧,自我約束。」
而修改前的《商業銀行法》規定:「商業銀行以效益性、安全性、流動性為經營原則」。
雖然,修改前後商業銀行經營原則的內容相同,但在內容表述的先後次序上則不同。
修改前的商業銀行經營原則將「效益性」放在第一位,修改後則把「安全性」放在了第一位。
這種修改決不是次序的簡單調整,而是隱含著時代背景和深刻內涵,對今後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經營管理活動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來自 <http://xueshu..com/usercenter/paper/show?paperid=&site=xueshu_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