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從998點以來上漲的回顧
從2005年6月6日開始,中國股市進入了第二波周期為8年以上的波瀾壯闊的大牛市。其時間跨度之長,空間幅度之大,不是一般人可以想像。具體的空間點位我不做推測,但是可以說明,已經過去的3000點只是基本的,4000點是肯定要被踩在腳下的,8年之後最終到達的空間點位是多少,我不能預測,相信也沒有人能精確預測。從2005年6月6日至2007年2月16日,時間跨度是1年半左右,上漲幅度是200%。在這么短的時間內,這個幅度不可謂不大,但是其性質我歸納為恢復性上漲,為什麼呢,我們可以仔細回顧一下1年半以來的市場情況。
第一階段:熊市完結,股市試探性緩慢反彈(2005年6月~2005年11月)。
這個階段的特點是熊市雖然已經完結,但是人們飽經摧殘的脆弱心理仍不願相信牛市已經到來,若有上漲,仍將其看作熊市中的反彈,一切都猶猶豫豫,小心翼翼,生怕驚動了沉睡的熊大哥。只有極少數的先知勇敢的買入,因為這個時候的股票,太便宜了,真的太便宜了,遍地黃金啊,可能十年內都再沒同樣的機會了…....這個階段緩慢的上漲,快速的下跌,但是又跌不破前一個底部,磨啊磨啊,終於磨掉了那些不堅定的人,然後就到第二階段了…
第二階段:大夢初醒(2005年11月~2006年5月)
第二階段的特點是拉高成本,脫離估值太低不合理區域。這個階段沒什麼,就是明白事理的人越來越多,懷疑的人越來越少,大家都知道機會來了,趕快搞一把再說,在第二階段行情的末端,就是2006年5月初,形成了一個小小的瘋狂波,接下來就是較大的調整…
第三階段:崢嶸初現(2006年8月~2007年2月)
2006年5月~8月,經過對第二階段的徹底清洗,股指從2006年8月開始,進入到顯露崢嶸的歲月。從8月起,在大象股的強力拉升下,股指強勢進入主升浪,這個階段,牛是沒有回頭吃草的時間的,拉升再拉升,把人都搞瘋狂了。營業部門庭若市,新股民開戶一再創新高。這個階段,只要你買股票,隨便怎樣都賺錢,股指漲得象瘋狗樣,所以都叫瘋狗浪。但是,再怎麼強大的力量也不能使股指永遠上漲而不休息,牛始終會回頭吃草的。在2007年1月30日到2月6日這一段時間,牛低頭了,大盤6日內暴跌近500點。暴漲帶來的暴跌讓很多人消受不起,也給了投資者上了生動的一課,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一年半以來,大盤雖然經歷了幾個階段,但從大趨勢來講,股指在火狗年基本屬於單邊上漲,投資者多有斬獲。雖然股指已經上漲很高,但是趨勢沒有改變,股指的連創新高開拓了牛市的空間,增強了投資者的信心,吸引了大量的增量資金,為下一階段行情的演變打下了基礎和鋪墊了條件。
2.股市在2007年可能出現的波動
2007年對於指數的不利的因素:
1).市盈率太高:現在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已經從1年半以前的15倍左右上升到現在的接近40倍,不管從哪個角度講,這個數據「現階段」是高了,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講,這樣下去是沒有出路的。我國是處於高速發展的新興市場,又有高速發展的宏觀經濟基本面支持,再加上人民幣升值因素,市盈率可以適當高估,可以讓人接受的長期平均市盈率波動值可以考慮在20倍到25倍(歐美港是15倍),最多也不能長期脫離30倍。所以,市盈率偏高是個問題。
2).短時間獲利盤太多:1年半時間股指從1000點到3000點,這個市場的資本回報率太高,基本是暴利。一般資金年回報率在15%就有很多人開心的不得了,現在這個市場的資金年回報率超過50%的比比皆是,不是很正常。歷史告訴我們,市場不會讓你這么舒服的賺錢的,市場肯定會用他自己的方式讓投資者抬高成本。
3).市場進入題材股階段:一般牛市的板塊炒作都大致的模式,剛開始是價值投資,然後擴散到炒作二線藍籌股,後來炒作有實質性題材的板塊,最後進入到炒作垃圾題材的階段。現在這個市場基本是進行到瘋狂炒作題材的階段,不管消息是真是假,先炒了再說。大致瀏覽一下個股,每個股票都基本上都經歷過了一段飆升段了,再漲的空間有多少呢。這些表明行情在逐漸在進入末期。
4).從波浪理論的角度來看,從2007年2月6日開始的上升段,很象某個稍大級別波段的5浪,5浪過後是什麼呢,是對應更大級別波段的調整浪。
5).從江恩的時間周期來測算,2007年春節過後3到5周,是及其危險的時間之窗,是大波動的主要時間周期和小波動的次要時間周期的重合點。如果這段時間沖高上漲的話,則更加危險,那表明時間周期點將落在空間的頂點,這個信號預示著下跌不可避免。
總的來看,大盤股指的上漲力量在逐漸減弱,上漲的時間在逐漸縮短,下跌的時間和空間在加大,下跌的推動結構一次比前一次強。上證指數可能在3100點到3500點之間,時間在春節後3~5周內見到2007年春節後的第一個高點,然後進行一個大級別的調整,調整的第一參照點是上次暴跌的低點2541點。
同時聲明一點,技術性調整的目的是什麼呢,是為了下次更好上漲。在技術性調整中,可以等待市盈率逐漸跟上股價上漲的幅度,對股價形成基本面的支撐。同時也為了抬高投資者的成本,消化獲利盤。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以時間換空間。
*三、把握趨勢*
1、加息改變不了大牛勢的趨勢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07年3月18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由現行的2.52%提高到2.79%;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由現行的6.12%提高到6.39%;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也相應調整。
加息對股市無疑是一個利空,對股市的確也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但本次加息對股市的影響不至於大到可以改變本輪大牛勢的格局。因此,基金長線投資者的操作思路沒有必要隨著加息而進行調整。
歷次加息對股市的影響:
第一次加息:1993年5月15日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提高人民幣存、貸款利率,各檔次定期存款年利率平均提高2.18個百分點,各項貸款利率平均提高0.82個百分點。這次加息,使得首個交易日滬指下跌27.43點。
第二次加息:1993年7月11日
央行再次調高利率,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由93年5月15日9.18%上調到10.98%,利率升幅為19.61%。首個交易日下跌23.05點。
1993年的兩次加息,使滬綜指在隨後3個月時間里從1392點迅速下跌到777點,跌幅達到44.2%。
第三次加息:2004年10月29日
一年期存、貸款利率均上調0.27%。正處於下跌途中的滬綜指大跌1.58%,當天報收於1320點,其後經過幾個交易日的盤整後雖有一波小幅反彈,但最終仍未能擺脫下跌趨勢,滬綜指於2005年6月6日跌破千點創出了998點的多年新低。
第四次加息:2005年3月17日
央行決定住房貸款加息。這對絕大多數購房自住的市民來說,意味著支付房貸的負擔將增加5%至10%。滬綜指當日下跌了0.96%,次日再跌1.29%。稍作反彈後,滬綜指一路下跌,最低至998.23點。
第五次加息:2006年4月28日
2006年4月28日,金融機構貸款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由現行的5.58%提高到5.85%。28日,滬指低開14點,最高1445,收盤 1440,漲23點,大漲1.66%。其後依然維持上漲勢頭,並在5月份展開了一波歷史上少見的逼空行情,到2006年7月5日最高摸至1757點。
1993年—1998年,美國經歷了數次加息,但是美國股市從3520點一路漲到8300點,漲幅高達136%,走出了長大5年的大牛市。
綜上所述,在前四次加息中,由於房地產等占的主導比較大,受影響也比較大,必然會對大盤產生很大的影響,同時股市還沒有改革,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大市值還沒有引進。但現在除了市值發生變化外,關鍵是投資者已經逐漸適應了加息。從去年的加息看,股市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加息不再是毒葯,而是催生股市健康發展的良葯。有些人並不理解加息的真正涵義以及用途,只會盲目跟風殺跌,其實大盤歷來暴跌的罪魁禍首很大程度都要歸咎於恐慌盤,所以,投資者的心態是關鍵。
2、股指期貨推出之日便是A股深調之時
天下既然沒有不散的筵席,也就沒有一路狂奔的牛市。人們都關心股市何時調整?何時終結?這就要從牛市的發動機談起。對於中國牛市的非典型性,我從2003年以來一直在思考,所以在2003年5月19日特意加班寫出了 「非典型牛市的典型開端」,刊於中國證券報的頭版。在我看來,中國牛市的發動機過去一直是政府,政府不掏錢就沒有牛市,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政策市」。經濟的高速增長必然產生證券化的需求,所以股市動態超前反應經濟趨勢,這就是所謂的「晴雨表」機制。但是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不僅沒有伴隨著股市的相應上升,反而伴隨著長達五年的大熊市,這一直困擾著中國證券市場上的投資人。其實道理很簡單,就是一個司機和發動機的問題。中國股市這部車是政府造的,政府當司機,用的是老式柴油機。投資人不當司機,也就想不到要換發動機,只想「搭車」,不想開車,所以政府下車就沒人開車了。2004年上半年,這一輪牛市就啟動過一回,當司機的政府本想讓這台車出廠,但沒想到後面沒人接手,司機下車,車就「熄火」。所以 2004年的股市就像飛機起飛後又緊急迫降,管理層開始尋找新的司機,啟動了股權分置改革。股權分置改革解決了兩個問題:第一是解決了「司機」隊伍的問題,第二是解決了股市發動機的問題。機構投資者帶著三種動機進入市場,第一個動機是中國經濟成長的證券化,然後在證券化的過程中獲利;第二個動機是在股市中創造新的博弈棋局,然後在大並購中獲利;第三個動機是把企業變成商品,然後在製造「企業商品」的市場上獲利。全流通市場的背後是企業的商品化,企業商品化的背後是金融的證券化,金融證券化的背後是證券市場的產業化。三者缺一不可,構成了本輪大牛市的基礎,於是在今年才讓中國的「隱形牛市」浮出了水面。
行為經濟學和理論經濟學的差別就像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差別一樣,亞當.斯密的市場界定如同天主教的上帝,在瞑瞑太空之上遙不可及,納什均衡的市場界定把上帝拉下神壇,變成了買方與賣方的博弈。所以在行為經濟學的市場上,司機可換,行為亦變。當司機從政府變為機構投資人之後,新司機就要換發動機,市場的游戲規則就變了。因為在政府當司機的時候,股市的第一原則是穩定;在機構當司機的時代,股市的本源就是波動。波動的原因有時來自買方,有時來自賣方,就像汽車的軌跡一樣,趨勢在於道路的走向,波動在於司機的駕駛。從這個原理來分析市場趨勢,股市調整發生的時點和深度就主要取決於投資機構的行為了。有機構預測明年是「年初上漲,年中調整,年末回升」,但是要具體分析本輪牛市的發動機,就會發現股市調整更大的概率會發生在年初,或者更確切的說,將發生在股指期貨推出之時。
我把這個牛市的驅動力之一界定為「移民效應」,是場外的投資機構作為股市「新移民」入市推動的牛市。原來在場外的新移民是機構,其中不少是海外機構或者是受海外機構訓練的基金經理。機構投資人有一個職業習慣,就是每到出季報年報的時候,都會「粉飾窗戶(Window Dressing)」,讓投資人,老闆或股東們賞識他們的遠見卓識。所以牛市越接近年底,就會越漲的越高,因為基金經理們在追漲補倉。中國的股市成為今年全球股市上升幅度最高的時候,如果哪個基金經理在年底還沒有用完他自己可以使用的中國投資額度,沒有持有今年漲幅最高的中國藍籌,就等於說你沒有看準市場。由於有這種壓力,年底之前大家都會把額度用完,於是就出現了越漲得好的藍籌就越漲,越牛的股市越牛。
這樣的機制推演下去的結論就是每年過了年底就會有機構先推高市場,伺機拋售,「裝飾窗戶」的工作完成了,沒有必要再繼續「裝飾」,這種職業習慣會引起市場的小幅調整,如果市場上有避險投資工具,還會有較大幅度的修正,因為機構可以先在衍生市場上布局,然後再開始拋售。這樣的對沖交易,可以使基金在正股調倉中的虧損由衍生品市場上的收益對沖,從而在基金調倉的過程中,不會導致基金凈值的大幅下跌。所以除了基本面的因素外,從行為面看股市調整要加一分小心:小調看「窗」;大調看「倉」。
這個機制告訴大家,「裝飾窗戶」後的調整多半是小幅調整。但是,在股指期貨推出之後,由於機構能夠用衍生產品來對沖正股的虧損,就可能出現較大幅度的修正。較大幅度的修正有雙重作用,其一是機構調倉。在調倉的過程當中,由於有衍生品投資的收益來對沖虧損,賬面凈值變化不會很大,但可用現金卻增加了。其二是散戶「震倉」。修正幅度超過一定點的時候,散戶會成為驚弓之鳥。於是在散戶跟風拋售的時候,又為機構創造了機會。所以,機構拋售加衍生產品的對沖會在市場上創造新的投資機會。
機構和散戶的博弈是一個永恆的主題,每一個人都會說保護投資者,但是保護哪一類投資者?是機構還是散戶?又都各有一本帳。對散戶的保護只能在制度上、程序上、和信息披露上來完成一般性的承諾,而市場上新推出的產品基本上都是為機構投資者服務的。所以在市場和產品創新的過程中,保護投資者自然而然就傾向於保護機構投資者。衍生產品市場的開放,股指期貨的推出,其實主要是為保護機構投資者提供新的避險工具。
所以我認為,明年初可能有「裝飾窗戶」後的小幅調整。但是,在股指期貨推出之後,市場可能會出現深度調整。牛市之中的調整隻要不跌破20%的心理線,牛市的基調就還存在,機構就會不斷發動新一輪的拉升,這是我對明年股市調整機制的看法。
中國股市換了司機,新司機換了引擎,市場又從基本面和政策面產生了新的「加速器」:
第一是人民幣升值。今年升了3%,專家預測明年升幅會是5%以上,於是人民幣升值的預期推動股市繼續向好;
第二是公司的盈利。預計明年公司的利潤會大幅超出預期,這是中國經濟成長證券化的內在動力,是基本面的因素;
第三是「隱形收益」的回歸。在管理層的利益和股票價格脫節的時候,上市公司的經營性現金流往往有三個出口:一條出口流到總公司;一條出口流到關聯公司;一條出口流到上市公司。於是,上市公司的管理層在賺錢的同時還要考慮利潤分流,通過利潤分流來平衡三個口袋的不同利益主體。大口袋通常是大股東的,大股東的利益和上市公司管理層的帽子連在一起。小口袋是管理層和關聯機構的,小口袋的現金流關繫到管理層和關聯機構的間接利益,也關繫到上市公司是否能夠持續盈利。所以在兩頭照顧完之後剩下的才流入上市公司的口袋。在這樣的機制存在之時,上市公司實際創造的利潤會有相當部分會流出上市公司。但是在股權分置改革之後,有三個因素會改變上述機制:其一是明年將推出的管理層股權激勵,明年開始試點,上市公司管理層在准備積累可分配利潤;其二是公司治理水平和透明度的提高。由於有強勢的投資機構進了市場,機構人不參與管理,但是監督管理的功能強化了,三個口袋就不那麼容易隨便調劑了;其三是新的會計准則和新的考核辦法,市值的考核會逐步替代原來的凈值考核,新的會計制度和新的考核方式也會使現金流回歸A股,超出預期的利潤就會帶動股價進一步上升。
第四是稅收制度的改革。稅制改革已經提上議事日程,「兩稅合一」會解決中國企業制度中的一個重大問題。當年為了對外開放,我們對三資(外商獨資、中外合資、中外合作)企業實行了優惠的稅收政策。除了 「兩免三減或三免五減」之外,外資實際享受了很多的優惠,實際納稅平均只有內資企業的一半左右。兩稅合一以及包含著兩稅合一之後的減稅,估計會把新的統一稅率下調四分之一左右,也就是說在原來的盈利水平上,稅收制度的改革會使上市公司的利潤增加8%到10%,這會直接影響到目前仍然以內資國企為主導的中國 A股市場,並且還會激勵外資參股中國上市公司的動機,推動A股市場股權結構的多元化。
第五是證券市場的開放。A股市場的對外開放也是國家和跨國公司之間的博弈,結果是把境外的中小型企業排斥在中國市場之外。QFII政策也好,其他對外國機構投資者開放的政策也好,都是在全球排名在前的大行影響之下制訂的。以QFII為例,諾大一個香港地區和台灣地區,居然沒有一家公司能夠達到申請QFII額度的資格。大型的跨國金融機構控制著中國的對外開放,這種情況在明年會有所改善。我預計明年QFII的申請門檻會降低,金融市場會進一步開放,甚至可能把那些通過進出口報價偷偷進入中國市場的熱錢「棄暗投明」轉化為新的機構投資者。
第六是機構投資的規范。目前除了基金公司之外,一般企業如果以投資股票為主營業務之一的話,最好還是用「人頭賬戶」進行投資。因為法人的投資和一個自然人的投資相比,除了法人承擔有限責任的優點之外,法人的投資回報要承受多層課稅。中國目前的稅制實際上是不鼓勵機構進行證券投資的。許多機構藏在自然人的背後進行投資,一方面是為了隱形,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逃稅。機構投資收益的稅收問題不僅困擾著機構投資的規范化,而且阻礙著資產證券化和房地產信託等創新產品的發行和交易。
第七是A+H的一體化。隨著越來越多的藍籌股上市和H股的「回鄉」,A+H模式會逐漸導致A股市場和香港市場的一體化,進而提出B股市場退出歷史舞台的問題。B股市場的關閉應當借鑒股權分置改革的經驗,通過協議回購,私有化的退市,或者准QFII的方式來解決,從而加強A股和H股之間的一體化。
總體來說,從宏觀、微觀、國內、國際、稅收改革和企業制度改革等各方面的因素看,明年中國股市繼續向好的基礎非常強勁,今年的儲蓄增長率首次下跌僅僅是開始,是大規模資金投入股市的開始。儲蓄如蓄水,投資如泄洪,從制度上開啟儲蓄資金自動流入證券市場的變革才剛剛開始。
3、把握趨勢
對於趨勢的判定方法有多種,可以用道氏理論,可以用波浪理論,可以用均線理論,更可以簡單到用一把直尺往圖表上一放。而對於如何把握趨勢,使趨勢為己所用,則見仁見智各有各的妙法。事實上,趨勢簡單得嚇人,簡單到可以這樣描述:在多頭市場中做多,在空頭市場中做空。說的好容易,可做起來真的很難。這也怨不得自己也怨不得別人,其實這是由人類的本性所決定的。人性的諸多弱點是來自先天,如恐懼、懶惰、沖動、貪婪等等,而許多優良的品質卻需要依靠後天的培養和歷練,因此也就造成了人們知與行的無法統一。大家看股評的時候,股評師一般會說看空看多的理由,並指出了未來的支撐或阻力,還很好心的建議在支撐處低吸搶反彈,在阻力處減磅。這些先生們的勇氣都很可嘉,但我們不能苟同他們的做法,在一個空頭市場中低吸搶反彈,恐怕會淹沒在向下的瀑布里;在多頭市場中做空,恐怕會一腳踩在直升機上。趨勢是無敵的,這些趨勢運動過程中的阻力支撐能和趨勢對抗嗎?趨勢是如此簡單,你只需要有簡單的思考就會有簡單的動作,而在這個市場里,往往簡單的動作卻受的阻力最小。以市場來講,跌深醞釀反彈;漲多醞釀回落。不過又有多少人能抓住這個極點呢?有句話說:只要市場中還有人在和趨勢對抗,那麼趨勢便不會終止。在趨勢行進過程中,又有多少「敢為天下先」的「聰明人」被市場無情消滅啊。趨勢可以辨認。之所以還有那麼多人虧損,一是源於人性的問題,即知道了趨勢的方向,卻因為貪婪恐懼等等,或者以為自己比市場更聰明,而在不知不覺中選擇了和趨勢抗衡;二是不知道什麼是趨勢,完全憑感覺在市場里行走。因此,等趨勢明朗了,等盤面熱火朝天了,等你知道了明白了,你想不賺錢都難了,那時再做不遲啊。重要的是,在自己迷惘的時候應該身處局外,而不該置身其中。你不能用自己的資金賭在自己的迷惘里。做聰明人沒用的,關鍵是要做個賺錢人。
2. 「私募一哥」徐翔是如何從3萬炒到250億的
他不僅僅是自己炒股,後來自己開了私募基金平台,然後用更多的錢來創造了財富,所以現在才有那麼多資金的。
3. 股票高手請進~
江恩的理論不是在具體的教你怎麼去買賣股票,而是一種哲學和大氣回的展現。無論是具體科學還答是文學,最終是哲學上的概括才能把握全局,人類的文明雖然隨著時代在不斷的變遷,但是人是恆古不變的萬物之靈。有句話叫做:站的高才能看得遠。江恩就是把古往今來對哲學的思考加入了理論之中,你僅僅局限於股票操作是無法體會這種大氣的。你的學會縱觀全球的金融市場,從宏觀經濟學的角度來看資本市場,而不是單獨的股票,最終轉化成一種對戰略的思考,而不是具體操作的戰術。你把自己想像成國家的財政部長,手握2000億資本,要抵禦外來的金融攻擊,也要發展國內的經濟。你就能理解了!
PS:江恩理論的戰略意義明顯大於戰術意義,他把握的更多的是趨勢,而非細節的操作點。操作點我建議還是傾向數學工具,用統計的方法,大數理論能平滑掉內部的誤差,從而反映本質的細節。不然你還看什麼K線阿?K線不就是每天去統計數據畫圖么?量變產生質變,道理不錯,但是質變得時間和關鍵點,江恩的理論顯得有些勉強,不如看數據來的真實。科學沒有半點虛假。
4. 世界有那十大金融帝國
NO1:羅斯切爾德家族
知道美元是怎麼來的嗎?很多人都會說是美聯儲印的唄。
但你知道美聯儲的幕後老闆嗎?
羅斯切爾德家族-歐洲唯一的強權也是全球最大最神秘的社團
倒霉美國前總統約翰.肯尼迪,做了件愚蠢的事,他想把羅斯切爾德家族給辦了,可是他低估了這個家族結果死在了車上。
當國際媒體成天炒作身家500億美元的比爾.蓋茨,蟬聯世界首富寶座的時候,如果你信以為真,你就上當了。人們耳熟能詳的所謂富豪排行榜上,你根本找不到"大道無形"的超級富豪們的身影,因為他們早已嚴密地控制了西方主要的媒體。
所謂"大隱,隱於朝",羅斯切爾德家族今天仍在經營著銀行業務,但是如果我們隨機在北京或上海的街頭問100個中國人,其中可能有99個知道美國花旗銀行,而不見得有1個知道羅斯切爾德銀行。
究竟誰是羅斯切爾德?如果一個從事金融行業的人,從來沒有聽說過"羅斯切爾德"(Rothschild)這個名字,就如同一個軍人不知道拿破崙,研究物理學的人不知道愛因斯坦一樣不可思議。奇怪卻並不意外的是,這個名字對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是非常陌生的,但它對中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影響力是如此的巨大,而其知名度卻是如此之低,其隱身能力讓人嘆為觀止。 羅斯切爾德家族究竟擁有多少財富?這是一個世界之迷。保守的估計是30萬億美元!
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沃德斯登庄園
羅斯柴爾德家族(又稱洛希爾家族)發跡於19世紀初,其創始人是梅耶·羅斯柴爾德(Mayer Amschel Bauer)。他和他的5個兒子(即「羅氏五虎」)先後在法蘭克福、倫敦、巴黎、維也納、那不勒斯等歐洲著名城市開設銀行,建立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金融王國。在19世紀的歐洲,羅斯柴爾德幾乎成了金錢和財富的代名詞。據估計,1850年左右,羅斯柴爾德家族總共積累了相當於60億美元的財富。鼎盛時期,歐洲大部分國家的政府幾乎都曾向他們家族貸款,到了20世紀初的時候,世界的主要黃金市場也是由他們家族所控制,其家族資產至少超過了50萬億美元。可以說,這個家族建立的金融帝國影響了整個歐洲,乃至整個世界歷史的發展。他的五個兒子分別是: 阿姆斯洛 Amschel Mayer Rothschild(1773~1855年) —— 法蘭克福所羅門 Salomon Mayer Rothschild (1774~1855年) ——維也納 內森 Nathan Mayer Rothschild (1777~1836年) —— 倫敦 卡爾 Calmann Mayer Rothschild (1788~1855年) —— 那不勒斯 傑姆斯 James Mayer Rothschild (1792~1868年) —— 巴黎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家訓:「金錢一旦作響,壞話隨之戛然而止。」「只要你們團結一致,你們就所向無敵;你們分手的那天,將是你們失去繁榮的開始。」「要堅持家族的和諧。」
編輯本段
家族興衰史
興起的時代背景
在工業革命在歐洲迅猛發展、金融業空前繁榮的時代,全新的金融實踐和思想從荷蘭和英國向全歐洲輻射開來。隨著1694年英格蘭銀行的成立( Bank of England),一個遠較過去復雜得多的金錢的概念和實踐被一大批富於冒險精神的銀行家創造了出來。在 17 世紀的一百年中,金錢的概念和形式都發生了深刻變化,從1694年到1776年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問世時,人類歷史上銀行發行的紙幣量第一次超過了流通中的金屬貨幣總量。工業革命所產生的對鐵路、礦山、造船、機械、紡織、軍工、能源等新興行業空前巨大的融資需求與傳統金匠銀行的古老低效和極為有限的融資能力之間產生了日益強烈的矛盾。法國大革命中逃到英國的法國貴族中,包括印刷發行法郎紙幣和法國國債的主要負責人和設計者。為了對革命政府和督政府報復,也為了解決己方經濟上的窘迫,他們大量印刷虛假法郎紙幣和法國國債到法國套購物資,這一經濟過程持續了了大約15年,給法國經濟和社會秩序沉重的打擊。拿破崙上台後,為了反向打擊英國,也僱傭了大量剪刀手偽造假英鎊紙幣,先令銀幣,並且成功的迫使英國放棄了金本位數年至久。這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金融戰行為產生了巨額利潤和前所未有的混亂,從中也就催生出第一代金融門閥門。以羅斯柴爾德家族為代表的新興銀行家,抓住了這一歷史性的重要機遇,以對自己最為有利的方式,全面主導了現代金融業的歷史走向。[1]
NO2: 洪門
主席身後的神秘紅門大佬
2003年洪門選舉
排名第二的當能是我們中國的洪門了其人數超過了世界上任何一個社團。
據統計截至到2005年洪門在世界各地的幫眾超過了90多萬人 。
洪門由明清時期的「天地會」演變而來現今以成立400多年。
分支遍布美國,法國,南非,澳大利亞,越南等20多個國家。
1904年,孫中山就是以「洪門大哥」身份赴美進行革命活動。
1992年,「洪門老大」林紳在美國檀香山去世,前來參加追悼會的人數達到9萬多人其中包括世界各地的洪門壇主還包括全球各大社團,包括義大利3K黨,日本的雅庫扎,香港的三合會,俄羅斯的戰斧,台灣的竹聯幫等等。
當時美國政府在僅在檀香山地區就布置了超過20萬的防暴警察,以防止暴亂的發生。
註:如果大家留意 開國大典的照片的話 毛主席身後有一個誰都叫不出名字的神秘人物,那便是那個時候中國的 洪門 老大!
NO3:俄羅斯戰斧
據報道在俄羅斯活動的黑幫有5700多個,其中最大的就是連俄政府都敬畏三分的「戰斧」
「戰斧」主要以洗黑錢,從事販.毒,製造恐怖.爆炸,國際賣.淫,走私軍火,甚至走私核武器。
據俄內務部的質料,隨著俄羅斯黑幫勢力的迅速崛起和不段發展壯大,他們的勢力以不再僅僅限於俄羅斯國內發展。
據報告戰斧組織以滲透美國,澳大利亞,德國等地。澳大利亞一名高級官員表示,已有足夠的證據顯示戰斧已在悉尼,墨爾本,昆士蘭州作為據點。
澳大利亞警方表示,戰斧即將取代三合會成為澳大利亞主要的犯罪組織。
NO4:雅庫扎
如果有人在日本街頭尋釁滋事,那麼最先趕到的不是警察,是雅庫扎的。他們會用最殘酷的手段對付鬧事者以維持自己地盤的秩序。
雅庫扎一個有數百年歷史的東亞黑幫。他在日本可以公開活動。
教父(老大)由民族選舉產生,並通過記者招待會公之於眾。
三個最大的分會分別是山口組,稻川會,住吉會。年收入在1000億美元以上,其中35%來自毒.品,也有20%的正當投資所得的合法收入。
雅庫扎目前約有10萬幫眾,僅山口組就有6萬多人,所以很多人知道山口組而不知雅庫扎。
雅庫扎和政府也不是完全沒有沖突。當時山口組教父田剛葛路因心臟病去世,山口組不顧警方的反復規勸決定公開舉行佛葬。
作為報復警方逮捕了1000多名山口組成員其中包括日本的頭號明星高倉建。
NO5:三合會
三合會,以前叫洪門三合會,英文名字「Triad」顧名思義三合會以前是洪門在香港的分會,不知什麼原因脫離洪門。
香港現有三合會分會50多個,其中包括香港市民熟知的「新義安」「14K」「和勝和」等。
據說周潤發就是新義安的元老。
三合會是僅次於洪門的華人黑幫,他們主要以澳大利亞,荷蘭,日本為主要發展市場。
NO6:竹連幫
竹連幫,是台灣著名也是國際性知名有組織性的廣域黑社會團體。
以台灣為據點及中,美,歐,澳皆有其據點。主要核心成員約2萬,總成員數高達10萬人。
於四海幫,天道盟並稱台灣三大黑幫。
其幫內高層以滲透台政界。
2007年10月4日晚間9時15分竹連幫第一任幫主陳啟禮,在香港九龍法國醫院逝世。
陳啟禮出殯時兩萬人送行統一的黑西裝,黑皮鞋實屬壯觀。
註:大佬是 五月天阿信的 親戚
NO7:青幫
青幫也稱洪門青幫,青幫也是由洪門的分支演變而來,30年代正是青幫的鼎盛時期,上海成為青幫的聖地,杜月笙則是青幫史最顯赫的教父。
共和國成立之後,對全中國的黑社會進行了毀滅性的打擊,青幫在大陸難於立足,便轉到海外和港台地區。
今天在海外的青幫於義大利的黑手黨齊名。
青幫現今分布在美國,加拉大等地區。如果你在國外碰到肩膀上紋有『龍』和W標記的人那就是青幫的成員。
蔣介石曾入青幫,30年後他的兒子卻打壓青幫。
現如今青幫仍是世界上最神秘的組織之一。
這是2006年,青幫在唐人街的選舉新一屆老大
5. 股票獲利是從哪裡獲利。
讓我們再在腦海中做一個試驗,假設股市最初只有1個人,他持有100股。
現在100個新股民來炒股,每個人投資10元。那麼經過充分換手,最後,股價平衡值是10元。1000元追逐100股,平衡以後就是10元對1股。
最初的1個人賺了1000元,而後來的100個人總市值還是1000元,也沒有人賠錢。
這100個人象瘋子一樣樂在其中。結果,招來了另外1000個人。
1000個新股民,每個人又投資了10元。那麼,平衡股價會變成多少?100元。
顯然,前100人每人賺了十倍,而後1000個人總市值仍然是10000元,沒有人賠錢。思考:前100個賺錢的人賺的錢是從哪裡來的?
賺錢效應又招惹來了10000個人,每個人又投資了10元。顯然,平衡股價會變成1000元。
。。。
游戲一直持續,賺錢效應招惹來更多的人。參與者全都在賺錢,沒有人賠錢,賺的人賺的錢等於賠的人賠的錢這種命題失效。有趣的是,賺錢的人看到新來的人又賺了錢,他也回來了,他又把賺了的錢投入了回來,也就是說,這個模型中的最初的1個人,前100人,1000人,他們又把賺來的錢投了回來,使股票價格變成了20元,110元,1110元。
這個模型,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資金推動型牛市」,2007年沖向6000點的過程中這個模型在中國股市大大的顯靈。(當時,胖舟曾經罵發明這個詞的人的老母,「資金推動型牛市」如同物理學里的「非永動機型發動機」,其實是廢話。)
回到現實的股市,當新股發行的速度趕不上新資金入市的速度時,大量資金追逐不那麼大量的股票,會使股票出現上漲趨勢,賺錢效應會吸引更多的資金湧入,但凡賣出股票的人都後悔不迭,因為踏空比套牢更加痛苦。踏空者趕著兜回頭,再次把賺的錢投入市場。就好像狗(我比喻的是股市)把拉出去的屎又吃回來了,資金源源不斷的循環流入股市,大牛市形成,勢不可當,每一個人都在賺錢,沒有人賠錢。
等一等,聰明的我們,一定知道了接著發生的事情!
游戲崩潰前的先知先覺者與踏空者,僅僅一步之遙。
當足夠高的冰山,使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把股票賣掉離場時,這個模型的一切都開始逆運轉——拐點如期而至。
當1000個人時...100個人時...1個人時...財富蒸發了,每一個人都在賠錢,一切都回到了原點。
再次回到現實,現實要復雜的多,因為這里有1600個上市公司,7000萬投資者,幾乎無數的資金和同樣幾乎無數的股票。有收取扒皮費的交易所、稅務局、證券公司,有莊家,有帶頭大哥,有基金。這些因素疊加起來,掩蓋了真相,使我們以為股市是零和游戲。
開啟這樣的思維方式——股票的出現,使股市中具有了兩種貨幣——現金和股票,這兩種貨幣的匯率是多線程的,當一種貨幣相對另一種貨幣升值或者貶值時,持有另一種貨幣的人會集體虧損或者盈利,而沒有人必須付出對應的盈利或者虧損,那麼,對應的盈利或者虧損去哪裡了?
答案是:被另一種貨幣通過匯率吸收了,就象海綿吸收了多餘的水。
股市上的盈利者,其實沒有真的盈利,盈的只是兩種貨幣間的數學符號。只要你不賣出離場,你是爽在幻覺中,你根本就沒有賺到「真錢」。同理,虧損的人,也沒有真的虧損,虧的也只是兩種貨幣間的兌換符號。只要你不割肉,你疼的也是幻覺,也沒有虧損「真錢」。
知道了這個秘密,你也就知道了自己是如何賠錢的,你在應該選擇持有人民幣的時候,不慎失身,把人民幣換成了另一種「錢」,當你把已經出現虧損的股票賣出的那一剎那,你的虧損噩夢成真——你又回到了人民幣的體系內,而數字上真的少了。宏觀上,並無人一定因此受益。
「此錢非彼錢」,好玩吧,發現事實的真相總是這樣好玩。知道了這個「股市為什麼不是零和游戲」的秘密,你的虧損,都會變成自覺自願的,你不會再覺得黑暗中有一雙雙淫盪的眼睛不懷好意的盯著你,算計你。大勢所趨,成王敗寇,自己的選擇,自己負責吧。
6. 請問哥哥們要學股票、證券和外匯看哪本書比較好啊
去下載看把。最好是國外的。 從淺到深都有。不懂可以問我。。
http://unosong.blog.hexun.com/8774184_d.html
記得給偶加分。謝謝。
7. 如何研究一支股票或者基金之類的。需要關注哪些問題
首先解釋一下股票和基金的區別。
其實基金也算股票類,尤其是一些偏股型基金。基金就是你把錢買基金然後基金公司把所有的錢匯總在一起統一管理他們可以買股票 期貨 債券等。期貨和債券不允許普通散戶參與或者說參與門檻比較高要5000萬以上。而這些品種有著比股票相對穩定的收益。之所以把錢交給他們管理還有一個原因是基金公司有著專業化的基金管理團隊幫你分析這是你個人無法做到的。
至於需要關注的問題:
基金:相對簡單你只需關注基金近幾年在行業內的排名還有就是基金經理。比如前些年基金一哥王亞偉管理的華夏大盤大家都是奔著王亞偉才買的華夏大盤,不過現在不行了王亞偉去年已經轉作私募了。
股票:這個就相對復雜了需要關注的東西非常多。從基本面上說你需要了解國際時局 國家宏觀的經濟政策 銀行的利率 CPI指數 公司的盈利能力 運營狀況等。技術面上將 最基本的你也要能看懂MACD KDJ RSI 布林帶等 基本的技術指標 從而大概判斷後期的股價走勢。當然你無論研究的多麼透徹也不可能全正確。股市瞬息萬變 影響的因素非常多 你能做的就是比大多數人預測的更准確一些 從而降低風險。我們要做的不是避免風險而是管理風險 從而取得收益。
其實基金公司對股票也是關注這些方面 但是人家是一個專業化的團隊 分工明確,這是個人所不能比擬的。當然你投資基金風險降低的同事你的收益也隨之降低。
8. 請問有沒有股票專業,如果有都要學什麼書
1)《股市操練大全1—4》(目前只出了本)和《股市操練大全(習題集)》
技術分析的教材,很全面也很細致,因為全部採用滬深股市的實戰圖表,就顯得更為實用。另外,書的編者很有水平,把圖表分析做成了許多小題目,可以引領大家思考。
********************************************
[我在書店看到的,坦率的講對我來講沒有什麼用處,不過我想對一般的投資都還是有些幫助的,這個個人同意!]
*********************************************
2)張世國的《股市實戰心理》和《股市實戰》
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有這2本書,但是這2本確實是好書。雖然已經是老書了,可直到現在,我都沒有見過比這兩本更好的全面剖析我國股市的書。
想要了解我們股市的方方面面,以及如何參與博弈,我建議看看這2本書。
****************************************
[沒有看過,所以不能給出建議!類似的書,我倒有一本大家有時間可以讀一下,我覺得他的水平或者認知的深度還是比較高的,就是南寧的陳立輝寫的大智慧,股市技術分析決竅。好像是九幾年寫的,是廣東出版社出的,他在某些問題上有了比較深刻的探索,比只鐵搞的深多了!]
************************************************
3)青木的《登峰之路》和《青木炒股方略》
其實青木的書不必多說什麼,一句話,可以學到好的理念和好的技巧。
******************************************************
[青木,是我參加實戰後,聽一位哈爾濱興安證券的分析師講,我問他,你們專業的人都看什麼書,他說看戰勝莊家!哈哈,就這意思,我就一找好像是青木寫的,不過這本書就是到現在我也沒有讀過,倒是買了一本登峰之路。看了一遍就放起來了。讀讀也無妨,他在哲學方面的思考我倒是請朋友們注意一下!]
***********************************************
4)只鐵的幾本書
只鐵是個飽受爭議的人物。對於他的人,我不作評價。他是好人還是壞人,與我無干。我只看他的東西對我有用沒用。
其他的不說,如果有人說學了只鐵的東西會虧大錢,這我是不同意的。事實上,就我的知識,國內好像還沒有哪個人在書中象只鐵那樣一再強調資金管理的重要性。
只鐵有句話很有意思,大意是這樣的:如果交易就是帶兵打仗,那麼,資金就是我們的兵;打仗要「愛兵如子」,交易時愛護自己的資金,也要象「愛兵如子」那樣的珍惜。
而他的書中也一直體現了這個思想,在國內好象是他第一個提出了「試探性倉位」「保護性倉位」「追擊性倉位」的概念,以及具體的實戰運用。
另外他用了一張「尋寶圖」,形象的說明了在不同的階段應該如何操作,採用什麼手法和策略,採用什麼倉位和資金管理技術。還有他提出了只做強勢市場的強勢股等等一系列理念和原則。我想,如果是照了上面這些去做,我不敢說可以賺大錢,但是虧大錢是決不可能的。
至於我自己,我整理了只鐵的部分東西,再加上我的一些,做了2個系統,在實戰中取得了很好的收益。在交易市場,只有帳戶里的錢才是檢驗一種方法或理論有用沒用最好的評測器。
只鐵的書和資料很多,重復的也不少,我建議看以下3本:
《短線英雄》
《鐵血戰記》
《戰無不勝》
**************************************
呵呵,慚愧他的書我基本都買了。雖然不能背下來吧,反正是功夫下的最大的一個吧,在這之前真的沒有過的。從公開客觀的角度講,他的書不適合一般的投資者閱讀。首先只鐵不是一個誠實的人,這點非常重要!一個人的人品不好的話,他就不是一個可以值得信任的人!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只鐵確實想成功,想成為大的投資家!(如林奇似的人物!)。他也努力過的。結果現在大家想必都知道了。還要說明的一點,只鐵在書中所談的東西,沒有他原創的東西!這一點很重要,基本上都是泊來品!
他自己非常愛引用明代王**的「知行合一」。實際上他自己也做不到的。就如同江恩,中國的投資者可能是最崇拜的大理論家,實戰家,年近終老的時候,還是一貧如洗,還是把他曾經在市場中賺來的5000萬美元又還回了市場!雖然他自己已經在著作中如何強調法則,自律,止損等等!但他自己也是做不到『知行合一的 』。(咱們MACD中也有很多江恩迷的,我也只是一家之言)
只鐵可取的有以下幾點:
(當然這些東西幾乎都是從國外經典的書籍中泊來的)
首先強調交易計劃!
二是強調了做交易日記,這點本人非常認同!
三是強調了多周期共振!這個在只鐵之前沒有聽說過,也許我是孤陋寡聞吧,呵呵,這個是他比較可取的地方。
他的實戰方法現在看起來比較幼稚,什麼量比,3日線等等吧。
按:不建議新手閱讀!]
*************************************************
5)鍾麟《善戰者》,《勝戰者》,《智戰者》
講K線是從另外一個截然不同的角度進行的。和通常的K線教材不同。
把K線變化和心理變化結合起來了。
我現在對K線的分析有部分源於此。
*********************************
[鍾麟的這幾本書我是很早就買了,好像少了一本。我只有兩本!客觀的一點來講,還是比較實在的,一個湖北(或湖南)的青年,想要在中國的資本市場有所作為,尤其是想在上海扎穩腳根,不過看他後來的表現,做的肯定是比只鐵強,因為鍾畢竟弄了一個什麼投資公司,而且還有了一個什麼名字的軟體,網上破解版很多的,叫什麼名字我忘了。哎現在的記性不行了。
本人現在也做著他當年的夢,希望能夠成功,哈哈...]
*************************************************
6)唐能通的幾本書《短線是銀》系列
其中的盤口變化分析和逃頂小技巧實用性不錯,建議有選擇的看看。
**********************************************
[唐老鴉的東西是我入市來最先閱讀的,我在沒有入市之前就買了短銀1-3,完全是成竹在胸了,怎麼也比沒有準備的交易者強吧,更何況還有唐大師在股文觀止的黑馬推薦,又給你漁又給你黑馬,簡直就是一個救世主呀,我在98年就有電腦了,也算比較早的了,那時候就用小貓咪上網,好費喲!我第一個買的股票就是他推薦的太鋼不銹!他在股文觀止推薦了大約一個月左右,直到股價跌去了40%左右,是他的網站上就突然沒有了?呵呵..我還好沒有虧損那麼多,好像只虧損了180元左右我就跑了。可是我還天天看它,看它如何走,看唐如何圓!隨著自己的不斷成熟和受騙吧,慢慢認清了他們的嘴臉。這個唐老鴉比一般寫書的還王八蛋,因為他自己做莊,利用自己名聲來騙人,前一陣子,我看居然還有認可他,哎,人呢.....
單純的從書的角度講,短是典型的看圖說話的馬後炮。沒有任何真知灼見!強烈建議不要閱讀!!
類似的還有就是海島,南征北戰,好名字共4本,100多元,買!也是典型的馬後炮!那可真是馬後炮,他書中現眼的地方可不少的,現在說出來都是笑話了!]
*****************************************************
7)魯正軒《看盤高手》《漲跌停板的奧秘》
吳迪《贏家絕技》《英雄無敵》
******************
[這兩個人寫的還實在!魯正軒的書還是下了功夫的。有一定的實戰意義,但不適合初級的股民閱讀!吳迪的著作,個人認為堪稱國內中頂尖級的作品!最起碼這個人有些真功夫!而且說了一些真話,並且他的3+1可以稱為比較完整和系統的理論!當然這兩本只要讀英雄無敵就可以了。這方面在國內是很少的。但是他有一個問題,一個完整的成功交易實際上包括三個方面,思維,風險管理,技巧。他只是闡述了關於技巧方面的東西。所以這本書只能做為高手的經驗集來看待!
另外國內還有一個可以與並肩,那就是短線泰斗和短線諸葛的李金明!感覺上他是個實戰家,而且他確實在實戰,我曾經跟他電話交流過的。他的書值得一讀!!]
******************************************
穿楊《盤口內經》
****************
〔穿楊的東西如果寫成著作,顯得太單薄了一些,有一些可讀性!但不建議閱讀〕咱們壇上有許多朋友的文章,都可以與之爭輝!
*******************************************
盤子,小樓《短兵相接——決勝超級短線》
鐵人 《盤中實時分析技法》《盤後分析技法》
***********************************
[盤子的,我在書店翻過,絕對是雞肋之作,沒有主流觀點,這次這個出版社出了一在批關於股票方面的書,基本上都是垃圾!有一次我上他們其中的網站,有一個天天看盤的東西,你猜這哥哥怎麼弄的,要有1000分才能看的,他自己才800多分!常上網的朋友應該明白是怎麼回事了吧!他可以隨便改呀!
鐵人的東西,你完全可以自己掌握了,我研究他的貼子,說句實話,我覺得在他的網站,最厲害的應該是華蓋。〕
************************************
股樂《K線黃金定律》
***********************************
[這個人好像評價蠻高的,好像不到20元,因為我買書基本上都是郵購的,可是這本書我們當地有,所以看了一下,反正對於我沒有任何幫助,好像只有一個主流觀點,他是用國債的走勢來判斷大勢的。不算是太好,應該能評上2星吧。呵呵..]
******************************
只鐵的幾本書
************************************
[只鐵,我的評價它就是個寫手吧,當年可能也曾真的努力過,也實際上做過盤的。結果肯定是失敗了,他發現可能寫書才能發揮他對市場的看法和夢想吧。這個人一定是讀過很多書的,尤其國外的投資方面的書籍的,他的很觀點都是泊來主義的。只是在他之前,我們很少在國內讀到這方面的東西而已!如果你真正想成為一個成功的交易者,請不要閱讀,如果你想成為一個夢想家,請你閱讀!]
******************************************
這些書是我國的特色——講盤口技巧的
有實用性,對進場點位和出局點位可以掌握的更為精確。
另外,對於判斷大盤和個股真正的強弱有幫助。
幫助有多大,因人制宜,也要看各人的領悟力和以後用功的程度。
**********************************************
對於交易這個全世界最艱難的行業來講,如果你想獲取大的收益,而不又不付出勞動的話,你肯定會受到市場的報復,那些老手們肯定不會輕易讓一個黃毛小子來奪取他們的奶酷。只有你對這個市場越熟悉,你了解的越多,你才可能在這個市場中生存,並且穩定獲利!
最好的方式就是學習!
學習又有幾種方式,你可以直接用錢在實踐中來學習,但是結果可能是你還沒有弄明白是怎麼回事時,你就已經被老手們消滅掉了。那麼還有一個就是書籍!
前賢曾經講過許多關於讀書方面的名言警句了,
我再強調一點,就是只有讀正確的書,才可能掌握正確的知識!
從未濟兄列出的書目就可以看出來的,現在的書真是五花八門,中間垃圾不少。而且本人也曾經與幾位較有名氣的作者交流過的。實際上在中國寫書的人,很少是真正交易的人。
有一位特殊的朋友,也就是雪*吧。想必很多人都很尊重他的,我想說的是,你知道事情的一面而已。事實的真相遠非你的想像!
談一個我個人經驗,想必大家從上面的點評中可以看出來,我也曾經讀過很多的書。實際上光買的書已經是很多了,讀過只能用極多來講吧,呵呵,有點過了。至少比一般的朋友多一點。
我是一名醫生,我在讀大學的時候,唯一的愛好就是去書店,省城的書店是很大的,我選擇書比較有一套的。我的同學們如果買書的話,都願意同我前去。因為醫學方面的書籍是很貴的,一本書百元左右,那是很正常的,少於三十塊的都很少,不像交易方面的書,基本都在25元左右。
就是這樣我還是買了很少日後認為是垃圾的書。關於交易方面的書,我要談一點,因為很多都是在長陽郵購的,你沒有看到真書,所以很難甄別的。比如說還買了一個姓常的,寫的都是算卦的。tmd這樣的當確實也上過一些的。呵呵...
總體來講,國內的交易方面的書籍很少有精品。等一下我會列上認為不錯的。畢竟在這方面我們還是比較幼稚的。
做為一個初級者,我想應該從幾方面來學習。我個人經驗就是如果想成為一個優秀的成功的交易者,必須要有與眾不同的思維方式!沒錯,就是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是首要的。所以讀一些關於交易思想方面的東西。有一個總體的認識,這就是從上至下的方法(我個人推薦)。就跟做股票一樣,先找行業,再找公司就容易多了。二是關於風險管理。三是方法。不詳細展開了,日後有時間再補充吧。
書籍如下:
1.短線交易大師---工具和策略;
[這是近幾年在中國公開發行的翻譯書最好的一本。去年我買來,現在已經讀過十數遍了。正處於越讀越厚的階段,呵呵....這本書應該必備,它是你的精神食糧和明燈!]
2.波浪理論
[這方面大約有好幾本吧,自然的法則,名著集,還有一本馮雷寫的最佳買賣點這本非常不錯。波浪理論是爭議比較多的一種理論。但毫無疑問的是,如果你掌握波浪理論,那麼你在交易中將少走很多彎路!它確實是自然的法則,在實戰中也是非常實用的。那些對其了解不深的人來批評它,這對波浪不公平!這里還有一本書就是小威謙姆斯的混沌交易法。也有相關的內容,值得一讀]
3.關於K線方面的書
當然是尼森的日本蠟燭線技術,還有一本什麼。
再有國內程峰,就是msd指標的作者,曾經寫過一本圖表陷井揭秘(名字叫不準,應該差不太多),是關於K線反技術的。也是比較實際上的。這個人應該在廣東很牛的
4.技術分析方面的綜合書
隨便有一本就行了,比如默菲的期貨技術分析,趨勢技術分析。這都是比較經典的
5.大師的回憶錄或傳記一類的東西。
股票作手回憶錄,堪稱佳作中的極品。我對這個空中恐怖作手,太佩服了!
巴菲特,林奇,索羅斯這三個人是顛峰人物,尤其索羅斯的思維方式太厲害了。林奇的方式,比較接近我們吧
操盤建議---頂尖人物,高手必讀精品。[多讀幾遍]
專業投機原理
金融怪傑
新金融怪傑[這兩本書,我非常喜歡]
在華爾街45年---江恩[我認為這本書,可能是江恩的精華,還有一本叫如何在期貨市場賺100萬也行]
威廉指標的創始人,寫的如何在市場賺100萬
還有一個笑傲股市[這個人非常厲害,從這本書,我也學會了一招,抄底的方法,他做的非常狠!但他確實是實戰高手。絕對的大師級的人物。名字叫什麼我記不起來了。]
基本上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