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輝山乳業一夜蒸發320億是真的嗎
3月24日,輝山乳業股價跳水大跌直至停牌,公司市值蒸發320億港元,僅剩56億港元。
在3月23日遼寧省金融辦召開的輝山乳業債權工作會議上,雖然楊凱承認資金鏈斷裂,但他依然信心滿滿地表示,一個月內,輝山乳業就可以籌集150億元的資金,用於維護市值,恢復投資者信心,保護輝山品牌。
有分析者認為,輝山乳業是中國部分上市企業的一個代表,在「大躍進」式的產業布局中,逐漸面臨現金流萎縮、資金鏈緊綳的窘境。為了自救,公司又往往不惜代價以巨大的杠桿融資,終因其中一環出錯而滿盤皆輸。
㈡ 輝山乳業曾批准製作造假單據是真的嗎
在3月28日早間,輝山乳業在港交所發布公告,對市場傳聞的 中國銀行 對公司進行審計並發現製造大量造假單據以及公司控股股東楊凱挪用集團30億元投資房地產等事項予以否認。
㈢ 輝山乳業失控600小時是怎麼回事
輝山乳業失控600小時:掌門人楊凱一直忙著籌錢
市場傳言,中糧旗下乳業平台蒙牛欲收購輝山部分股權,對此蒙牛官方回復稱:蒙牛的任何增持或並購都要出於戰略上的考量。如果未來在戰略上有需求,我們會對國內的乳企予以關注。
輝山乳業債權人之一、浦發銀行稱,當地政府將統一安排銀行債務問題。
失控下的320億港元
24日一上午損失320億港元後,楊凱接受媒體采訪稱,公司股價暴跌,自己一點准備都沒有。
在輝山乳業債務的傳言中,延伸出的是遼寧省金融辦召集輝山乳業債權人,集體商討救助之法的會議。
暴跌之前一日,輝山乳業的債權人會議召開。據相關信息顯示,輝山乳業有70多家債權人,其中23家銀行,十幾家融資租賃公司。
3月23日下午。遼寧省政府金融辦組織多家債權銀行以及機構召開會議。遼寧省金融辦對輝山乳業的具體救助措施為:要求輝山乳業讓出部分股權以獲得足夠資金,爭取兩周以後恢復付息能力,四周以後解決資金流動性問題;政府通過花9000多萬元購買輝山的一塊土地來為輝山乳業注入資金,幫助輝山乳業渡過難關;要求各金融機構對輝山乳業這次欠息作為特例,不上徵信不保全不訴訟;成立債權委員會,並由最大債權人中國銀行擔任主席;省金融辦派出國有銀行處、商業銀行處、租賃處和普惠處四個處協助債權委員會與各類型資金方溝通與管理。其中,普惠處對接小貸公司。
據財新報道,輝山乳業實際控制人、董事長楊凱在會上承認公司資金鏈斷裂,包括上市公司在內的集團總資產382.6億元,包括大股東個人借款在內的總負債418.8億元。但稱公司將出讓部分股權引入戰略投資者,通過重組在一個月之內籌資150億元,解決資金問題。但關於150億的資金進入者,楊凱未透露。
債務雪球
乳業專家宋亮說,近些年楊凱一直想轉A股,因為港股的融資能力沒有達到預期。而融資的用途是,楊凱布局上游後,想要拓展下游市場,發展實體產業,如加工產業。
輝山乳業2013年香港上市,募資額達78億元。
在乳品領域,經歷過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想要立足長遠發展,首要考慮的是質量安全問題,那麼全產業鏈下自己說了算的模式,較為可控。輝山乳業走的,也是從上游牧場養殖到下游奶品加工的全產業鏈模式,3年中,用於廠房設備、土地、購牛等的資本開支達到106.67億元。
輝山乳業2016財年報告披露,截至2016年3月1日,公司短期借款余額71.31億元,其中一年內到期的為12.02億元。上述借款,利率從2.31%到8.88%不等。
除固定資產的大量投資,這兩年輝山乳業開始全國市場布局,其銷售網路建設、品牌推廣也需要資金。在輝山乳業不斷擴張的過程中,債務雪球越滾越大。
公開信息顯示,輝山乳業大量舉債,每年需要承擔的融資成本也增加迅猛。2016財年,輝山乳業披露融資成本凈額為6.82億元,較2015財年的3.23億元翻了一番。輝山乳業稱,融資成本凈額增加,源於報告年度內的銀行貸款及其他借款總額提高所產生的約5.05億元的利息支出。
輝山乳業也提出了回歸A股的計劃。據輝山乳業報告顯示,在2016年4月29日,輝山乳業董事會曾宣布,董事會決定將以本公司全部或部分業務於中國上海交易所或中國深圳交易所上市為目標,正式開展可行性研究。
事件發展到2016年12月16日和19日,做空機構渾水接連發布兩篇輝山乳業的報告。報告顯示,輝山乳業至少從2014年開始發布虛假財務報表、誇大其資產價值及負債頗多。隨後,輝山乳業董事長楊凱以增持回應,輝山乳業股價止跌回升。在與渾水交手後的三個月,輝山乳業股價一直保持堅挺。
渾水報告稱,自產苜蓿是輝山乳品業務部門利潤率由42.7%提高至59.8%的催化劑。而渾水調查發現,輝山乳業從美國安德森 (AndersonHay&Grain)進口苜蓿,安德森的中國代理確認稱,輝山自2013年以來是其重要客戶。九家牧場的員工亦證實,輝山從海外和黑龍江的第三方采購苜蓿。一家黑龍江苜蓿經銷商也證實,其公司長期供應輝山羊草和苜蓿。
乳業困局
楊凱現年58歲。他在一些朋友及圈中人眼裡,是一個果敢,務實。乳業專家宋亮稱,楊凱是一個承受能力很強、眼光獨特的人,近些年中國奶業不緊氣,他便策略化經營,發展肉牛養殖,實現自救。
據悉,楊凱最早就職於國企,也在沈陽隆迪糧食製品有限公司擔任副董事長、董事兼總經理的職務。後來又做了地產。
輝山乳業自沈陽的多家國有乳品企業重組改制而來。發展到2005年左右,逐步得到政府的重視並支持。2008年,中國乳業爆發三聚氰胺事件,幾乎波及中國整個乳業市場。國產乳品出現低迷,老百姓大多數人不買國產奶粉。國外奶粉品牌在僅僅占市場30%左右的基礎上迅速增長至70%多。中國乳企開始生存艱難。
在此境遇下,國產乳企開始自救,實現質量控制,大力投入發展全產業鏈,輝山乳業也加入了這個潮流。
發展到2012年9月,沈陽隆迪食品有限公司改名為遼寧輝山乳業,並在2013年,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上市首日市值近400億港元,躋身中國乳業境外上市公司市值前三甲。業務涉及草料種植、奶牛養殖、液態奶和奶粉的生產及銷售,是國內率先實現奶源全部來自於規模化自營牧場的大型乳製品企業。
一位曾與楊凱共事的乳業人士透露,這些年國內乳品企業都很難,而目前輝山乳業盤子最大的是養殖,要通過養殖來支撐在香港上市確實比較辛苦。因為這幾年大環境對養殖業沖擊很大,養殖業非常難,國民對本土產品信心不足,使得國產企業的銷量上受影響。
另一位與楊凱相熟的乳企老闆說,輝山的情況,對中國的奶牛養殖是一個沉重的打擊,「輝山的牛養的非常好」。
緊急救助
3月27日,輝山乳業總部19層辦公室,輝山乳業董事會主席楊凱約見了8家債權人,其中談話要點包括:輝山乳業生產產量和質量正常,並沒有受到資本市場的沖擊。輝山乳業正在按計劃進行內部重組,計劃引進國內頂級戰略投資者;遼寧省、沈陽市兩級政府高度重視,省市政府已成立5個應急小組協助輝山乳業進行重組;上市公司體系內和體系外所有債務輝山乳業都會承擔,請各個債權人續期、展期。再賣一期產品,並給予輝山乳業足夠的時間,以時間換空間,不抽貸不壓貸不起訴,一起共渡難關,對輝山乳業的持續經營保持信心。
隨後的3月28日下午,沈陽市迎賓館北苑一樓,輝山乳業債權人委員會組建暨第一次協調會議召開,遼寧省、沈陽市兩級政府金融辦領導均有到場,銀行業協會主持會議,會議主要內容為:各債權人提供相關材料核實輝山乳業債務情況;請各債權人統一認識,一致行動:不抽貸不壓貸不起訴,為引進戰略投資者提供方便條件,幫助輝山乳業渡過難關,維護企業生產穩定、社會穩定、金融穩定。
從目前形勢來看,遼寧方面的政府在積極救助輝山乳業。輝山乳業是當地乳品龍頭且唯一的一家企業,涉及4萬名員工。
前述乳業老總稱,輝山乳業的產品質量沒問題。輝山乳業執行的出廠標準是生鮮乳菌落總數每毫升5萬以下,體細胞數每毫升20萬個以下,乳蛋白率達到3.2%,遠遠高於歐美及國家標准,如果不是背後的資金鏈,輝山是一家非常有前景的乳品企業。
㈣ 輝山乳業暴跌85%原因是什麼
2016年12月,美國知名做空機構渾水針對輝山乳業發布報告,稱輝山乳業至少從2014年開始發布虛假財務報表、誇大其資產價值及負債頗多,並稱該公司估值實際接近零。
㈤ 輝山乳業崩盤式暴跌的原因分析 股價暴跌背後隱藏哪些問題
2016年12月,美國知名做空機構渾水針對輝山乳業發布報告,稱輝山乳業至少從2014年開始發布虛假財務報表、誇大其資產價值及負債頗多,並稱該公司估值實際接近零。
公司不當一回事,應付不力。
㈥ 輝山乳業市值暴跌暴露了什麼
輝山乳業市值暴跌暴露了如今的實業危局。3月24日上午11點左右,在港上市的輝山乳業股價在毫無徵兆情況下突然跳水大跌,盤中最大跌幅90.71%,午盤收盤跌幅略有收窄,股價報0.42港元/股,跌幅85%。1小時內,輝山乳業市值蒸發322億港元。
當經濟下行成為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常態,以往被高增長覆蓋的企業高杠桿就一一顯露出來。從一些中小企業主的資金鏈斷裂,到輝山乳業這樣的大企業遭遇的財務危機,我們常常說經濟轉型需要面對陣痛,而這就是陣痛的表徵。
㈦ 渾水對輝山乳業沽空指控主要針對哪些內容
渾水對輝山乳業沽空指控主要針對:
第一,渾水質疑其存在財務欺詐行為,利潤造假。渾水在報告中稱,該公司至少自2014年起就虛報利潤,主要是因為它謊稱苜蓿飼料基本上是自給自足的。輝山曾表示,苜蓿生產自給自足是其毛利潤業界領先的的主要驅動力;但渾水發現大量的證據表明,輝山長期以來從第三方購買了大量苜蓿,價格高於其宣稱的自產成本。
㈧ 從國貨之光到涉嫌22億財務造假,瑞幸咖啡為何會神話破滅
從2017年創立開始,瑞幸就爭議纏身,但這並不妨礙它「元氣滿滿」地跑馬圈地,創下成立18個月,就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概股歷史紀錄。5月17日,瑞幸咖啡登陸納斯達克,股票代碼LK。
今年1月31日,國際做空機構渾水針對瑞幸發布做空報告,直指瑞幸在財務和運營數據上大規模造假。不過,這份報告一度成為「啞雷」,瑞幸股價很快回歸到做空前,直至4月2日其自曝22億元造假事實。4月2日自曝財務造假當天,瑞幸股價暴跌85%,市值蒸發約350億元。
陸正耀態度懇切,言辭流露出痛苦和自責等個人情緒,並反復強調絕不是以「概念做局」去欺騙投資人,堅信瑞幸的商業模式與商業邏輯是成立的。
㈨ 輝山乳業現狀如何
5名董事相繼辭職,執行董事葛坤也處於「失聯」狀態,處於危機中的輝山乳業已經呈現「樹倒獼猴散」之勢,原有的10名董事中,僅餘4位尚在正常履職。
值得注意的是,在多家乳企撇清對輝山乳業收購意向後,清明假期市場又傳出中糧欲收購輝山乳業,對此,中糧方面未置可否。
彼時,在輝山乳業曝出資金鏈斷裂時,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曾表示,輝山乳業唯有走破產重整之路,用市場化的手段而非行政手段來解決問題。
之後,坊間有傳聞稱,荷蘭皇家菲仕蘭乳業公司有意接盤輝山乳業股份,不過菲仕蘭大中華區高級副總裁楊國超否認了該傳言,其稱「菲仕蘭沒有這個計劃,並會密切關注事態進展。」
然而,在清明放假前,又有媒體報道稱,輝山乳業正在與中糧集團接觸,而後者有意洽購輝山乳業股份。
據媒體報道,當被問及中糧有意收購輝山乳業股份的消息時,中糧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到時候我們這邊會有一個通稿,有什麼消息以通稿內容為准。當被追問何時發布正式消息時,中糧集團相關負責人說,如果沒有正式消息,現在說都沒有意義。
《證券日報》記者試圖采訪中糧集團求證上述信息,但截至發稿時,並未得到中糧方面的回應。
對於中糧有意洽購輝山股份一事時,在業內人士看來,這要看蒙牛的態度。而蒙牛乳業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蒙牛的任何增持或並購都要出於戰略上的考量。「如果未來在戰略上有需求,我們會對國內的乳企予以關注」。
不過,沈萌認為,實體企業不會輕易的拿出幾十億元來購買輝山乳業股權,從而背負百億元的負債。「輝山乳業應該充分利用香港和內地資本市場的制度,以及內地政府的支持。香港上市公司收購部分海外資產,同時將內地主體進行股份化改制並引入30億元的戰略投資、用於優先償還逾期或快到期的短期借款,同步內地主體准備上市輔導甚至是借殼,然後香港上市公司分拆。形成母子上市公司嵌套結構。輝山的問題就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