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凱金新能源 不錯 ,是 嗎
在新能源行業快速發展的當今,凱金新能源作為優秀的負極材料供應商發展前景廣闊,目前凱金新能源擁有多項專利技術,產品廣泛應用於新能源汽車、數碼產品、應急電源等領域。
『貳』 新能源電池電侍郎怎麼樣啊
我國鈷資源比較稀缺,國外的巨頭嘉能可產能佔全球的21%,洛陽鉬業佔到12%,兩家合計佔到33%,其餘的廠商都在5%以內。嘉能可計劃在年底前關閉 Mutanda 銅鈷礦,同時更新了2020年鈷產量指引,減產了24%!
A股主要有洛陽鉬業、華友鈷業、寒銳鈷業。
洛陽鉬業是龍頭,但市值較大,彈性不夠。最看好的是華友鈷業,目前公司鈷鹽(注意是鈷鹽,而不是鈷金屬)市佔率和銷量在國內佔35%,全球是18%,世界第一,規模是競爭對手寒銳的10倍。華友今年將新釋放出1萬噸的總產能,近年又准備向下游三元動力電池去延伸,無論從什麼角度來看,華友與動力電池的產業鏈的緊密度都是最高的,是電池上游鈷產業真正的龍頭。
中游四大電池材料:正極、負極、電解液、隔膜
1.正極材料:杉杉股份
正極材料是鋰電池最核心,成本最高的部分,佔30%--40%。主要有長遠鋰科(母公司新三板的金瑞科技)、容網路技(科創板),當升科技,振華新材(新三板)、杉杉股份、廈門鎢業,這個行業沒有很明顯的龍頭,前五名都是10%+的市佔率。
值得注意,電池龍頭寧德時代准備向上游擴張,已規劃建設 10 萬噸正極產能,競爭格局會更加惡化。而且正極是技術變化最大的一個領域,磷酸鐵鋰、錳酸鋰到三元材料,殊不知未來會不會又出現新的技術路線,這對此領域的企業挑戰不小,若走錯技術路線,則萬劫不復,分分鍾被人彎道超車。
正極材料不確定性較大,潛在行業空間和彈性也沒有其他領域有優勢,不太推薦。
2.負極材料:杉杉股份
國內主要有貝特瑞(新三板)、杉杉股份、紫宸科技(母公司是上市公司璞泰來)、凱金(新三板),前三家的市場份額合計接近60%!人造石墨領域,杉杉和璞泰來位列前二,市場份額相近,均佔到人造石墨的22%左右,加起來大概50%。杉杉股份負極兼顧高中低端產品,主打中低端,璞泰來主要高端負極產品。
3.電解液:新宙邦
電解液是上一波產業風口中大牛股的集聚地,天賜材料、多氟多這些股票漲幅絲毫不弱於彈性最大的上游金屬材料。因為在當時電解液還有一個國產替代邏輯,而這個邏輯在接下來的隔膜裡面還在演繹。
此行業目前國內競爭格局比較清晰,天賜材料佔到27%,新宙邦18%,國泰12%,三家相加合計57%。從近三年情況來看,如果不考慮並購,集中度似乎很難再進一步提升,第一梯隊相對穩固,因此毛利率變動不會太大,此外這個行業技術變化相對穩定,這兩點共同決定了它相比正極材料更具投資價值。
4.隔膜:星源材質,恩捷股份
四大核心原材料,上述三個均已實現完全國產化,也就是能夠打破國外企業封鎖,產能自給自足。最後一個尚未完全國產化的就是鋰電池隔膜。隔膜其實就是一層用來隔離鋰電池正極和負極,防止短路的膜,既要能夠起到隔離的作用,又要對鋰離子有很好的通過性,這樣電池才能正常充放電。
在鋰電池總成本中隔膜只佔10%,看上去不大,但它的技術壁壘卻是最高。
中國第一家嘗試切入隔膜產品的是星源材質,通過和四川大學合作產學研,4年時間突破干法隔膜制備關鍵技術。08年出產了中國第一卷干法隔膜。關鍵技術被突破,企業進入加速發展期,星源材質拿到了大量國內企業的訂單,包括比亞迪、國軒高科,萬向等。
電池設備:先導智能
先導智能,與寧德時代一樣基本上已是寡頭壟斷,很多外資大廠包括松下,LG、三星都是拿它的單子,確定性比寧德時代還要強,上市以來短短幾年已漲10倍。鏟子股主要是先導智能和贏合科技。
分析角度
從競爭格局角度:
寧德時代=先導智能>金屬材料>隔膜>電解液>負極(CR3和電解液差不多)>正極
從業績彈性角度:
金屬材料>隔膜>正極>負極=電解液>電池>設備
『叄』 哪位大佬有聽過廣東凱金新能源的嗎具體是做什麼的
廣東凱金新能源就是我們這的企業,專門做負極材料這一塊的,規模挺大的。公司致力於負極材料研發、生產及銷售,是國內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專業供應商。
『肆』 深圳凱金機電設備有限公司和上海海磁機電設備有限公司都是騙子公司!
我也報警了!是被上海海磁機電有限設備有限公司騙了貨款,一直沒有發貨····公對公的匯款也會被騙。。打到上海的銀行,沒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