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北京比上海大幾倍,人口卻比上海小
也不算少·現在北京本地和外地人在京常住總和已經超過2500萬人了(官方公布的不太准數字比現實少)··每年到京看病外地人就一個億人次
❷ 北京人口比上海少這么多為什麼市區面積卻比上海大呢
樓上真能扯淡.............
北京有車族比上海少?你腦子進水了?
北京比上海多好不好?!?!
還有一個問題 常住人口其實什麼都看不出來
因為所謂常住人口就是有戶口的
可是其實不論北京還是上海 都有著很多的外來人口
但這是數字不好計算
可以肯定的是 北京和上海實際的人口都超過了2000萬
但具體誰多就不知道了.........
實際上北京地方大 不假
但這裡面有非常多都是山區 不適合城市化
基本沒有什麼人 所以地方雖大 但可用面積也並不是太多
這才是 你所看到的 北京上海人口相差不多 但是面積相差巨大
卻同樣擁擠的原因
如果說市區 四川北路的雪 - 助理 二級 說了一部分 比較有道理
我補充一下吧 北京市區內 尤其西部樓高是有限制的
不可能像上海蓋那麼多高樓
不能擋住 中南海 的上風口
不能擋住他們看西山
所以樓都不高 這也使得人口密度就相對降低了
還有 那個馬車驢車的好像沒有啊...........
市區是不讓進的 郊區倒是可以 不過只能夜裡走 都是送菜的 而且最近幾年也很少見到了
T朱珠T - 舉人 五級 你更逗樂............
我覺得咱么沒必要這樣 不過你既然說了 我就是實話告訴你
根據統計
北京每百戶擁有私家車11輛(這是私家車,絕對不包括公車)
第二也不是上海 是廣州6輛(上海的私家車比例是非常低的)
這是全國之首
如果包括公車 北京平均每六個人就有一輛車
同樣是全國過之首
北京現在有汽車總共350萬輛 上海150萬輛
但是我必須承認 上海的統計不準確 因為我知道很多上海車都是用的江蘇浙江牌照 不過即便算上這些 也就是200萬輛左右 這都是往多說
這根本不是我一個人胡說八道的 只是交管部門的統計
而且我給的數字還不是最新的 今年還沒有看到數字
如果你不相信 你可以自己查啊 網路就可以
你認為上海發達 那無所謂 上海也確實是中國大陸最發達的城市
但這不代表車多..............
❸ 上海和北京從面積上來說北京大,人口上來說又是上海常住人口多,按理上海應該更擁擠,為什麼
以下文章分析供參考:
http://www.btcbd.com/news/2009/34537.html
❹ 上海的人口多還是北京的人口多
上海的人口多。
截至2018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總數為2423.78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32679.87億元,比上年增長6.6% 。
截至2018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54.2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30320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4萬元。
上海市常駐人口比北京市常住人口多300萬左右。
(4)北京人口將超過上海擴展閱讀:
上海市和北京市人均生產總值:
1、上海2018年,初步核算,全年實現上海市生產總值(GDP)32679.87億元,比上年增長6.6%,繼續處於合理區間。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4.37億元,下降6.9%;第二產業增加值9732.54億元,增長1.8%;第三產業增加值22842.96億元,增長8.7%。
第三產業增加值占上海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9.9%,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按常住人口計算的上海市人均生產總值為13.50萬元。
2、北京2018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032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18.7億元,下降2.3%;第二產業增加值5647.7億元,增長4.2%;第三產業增加值24553.6億元,增長7.3%。
三次產業構成由上年的0.4:19.0:80.6,變化為0.4:18.6:81.0。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14萬元 。
❺ 北京和上海哪個人口多
2009年北京市常住人口達163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52萬人,是2001年以來人口增加最多的一年。增加人口大多為外來人口,增加了36.3萬人;戶籍人口增加了15.7萬人。人口分布向城市功能拓展區轉移的趨勢明顯,城市核心區人口增長壓力仍較大。
至2009年末,上海全市常住人口總數為1888.46萬人,戶籍人口自然增長率則為-0.75‰。 2010年預計將突破2000萬
總的來說 還是上海人數偏多!
❻ 北京人口多還是上海人口多
上海人口將突破2500萬,超過中國台灣省人口總數,直逼世界第一大都市---東京!
北京市戶籍人口已達到1204萬,流動人口總量為510.7萬,全市實有人口總數已經超過1700萬!
根據人口普查結果顯示
上海人口多! 包含流動人口!
❼ 北京人口多還是上海多
中國城市人口排名:
排名 城市或地區 人口(萬人)
1 重慶市 2884.62
2 上海市 2301.91
3 北京市 1961.24
4 成都市 1404.76
5 天津市 1293.82
6 廣州市 1270.08
7 保定市 1119.44
8 哈爾濱市 1063.60
9 蘇州市 1046.60
10 深圳市 1035.79
❽ 北京,上海人口流向開始「逆轉」了,會帶來什麼變化
據說,最近上海房租開始下跌。無論這屬於短暫下跌還是趨勢性下跌,我們都不應忽視的事實是:這兩年上海常住人口的數量幾乎不增加了。2016
年,上海常住人口僅增加了 4.7 萬人,其中,戶籍常住人口增加 6 萬人,這意味著外來常住人口減少了 1.3
萬人,上海的外來人口連續兩年減少了。不僅是上海如此,北京也有類似情況。2016 年,北京常住人口僅增加 2.4
萬人,外來人口常住佔比也在減少。那麼,從全國范圍來看,人口流向是否真的出現扭轉了呢?如果是逆轉,將對中國經濟產生怎樣的影響?
人口流向已發生部分逆轉
根據官方數據,2015 年全國流動人口首次出現減少,流動人口數量從 2014 年的 2.52 億降至 2015 年的 2.47 億,減少了約 500 萬人,2016 年進一步減少 200 多萬人,至 2.45 億。
流動人口數量的減少,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戶口遷移至居住地,另一種是戶籍不變,人又回到了戶籍所在地,即返鄉。估計第一種情況較少,第二種情況較多,因為我國的戶籍管理制度比較嚴格,雖然流動人口大部分流向一二線城市,但一二線城市很難落戶口,最終使得大部分老齡外出勞動力不得不選擇葉落歸根。
我們不妨將上海和安徽人口變化的情況進行比較:2000-2010
年,安徽的常住人口為負增長,上海則增長了 40%;2010 年至今,上海人口僅增長了 4.9%,而安徽人口的增速也達到 4%,尤其是 2014
年之後,安徽人口增速大大超過上海。這表明最近三年以來,人口流向已悄然改變,長期以來作為人口凈流入地區的上海,出現了人口凈流出現象。
2001-2016 年上海常住人口的增速變化:
資料來源:wind,中泰證券研究所盛旭供圖
人口老齡化將在兩個層面對經濟增長產生不利影響:一是勞動人口減少,導致人力成本上升;二是由於作為消費主流人群的
25-45
歲年齡段人口也開始下降,而這一年齡段群體也是汽車和住房消費的主力群體,這對消費的增長,尤其是對起到經濟引擎作用的住房和汽車消費的影響非常顯見。有人說,人口老齡化或勞動力數量的下降並不可怕,可以用機器人來取代,但機器人不能取代消費,消費不振導致產能過剩,這也是日本已經持續
20 多年衰退的原因所在。
當然,經濟增速下行是正常的現象,即便是日本、韓國、德國這幾個經濟成功轉型的國家,當人口流動性下降、城市化進程大幅放緩後,GDP
從高增長變為中速增長,增速幾乎打了對折。若是刻意追求 GDP
的增速維持中高速增長,代價將是巨大的,如債務高企、貨幣泛濫和資產泡沫。因此,面對未來,不應抱有太多僥幸心理或幻想,降低杠桿率、逐步消除資產泡沫,否則的話,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爆發就難以避免。
綜上所述,隨著中國人口流動性的下降,以農業人口轉移為特性的城鎮化進程已進入後期(外出農民工接近零增長),但以二線城市人口流入為主要特徵的大城市化進程仍在持續,同時,外出人口的迴流(如部分農民工的告老還鄉)現象還會加速,這使得改革開放以來人口
" 孔雀東南飛 "
的趨勢發生了部分逆轉。人口流向逆轉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正邁向深度老齡化,流動人口減少總體看會導致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故資產泡沫會隨著經濟下行而逐步破裂。
當然,人口逆流也帶來了結構性投資機會,因為人口流動意味著區域經濟的分化和結構再調整。在二線城市崛起過程中,可以緊隨人口流向和資金流向,把握好產業投資與資產配置再布局的機會。
❾ 北京面積比上海大,為什麼不是第一大城市
紐約的面積比上海小,紐約市也才800多萬人,但是紐約卻是世界第一大城市,上海2300多萬人,北京2000多萬人,第一大城市的頭銜不只是以面積人口來評定的,而是考慮到經濟教育環境等等。如果什麼時候,上海的人均GDP能達到紐約的100000多美元,那上海無疑是世界第一大城市,同樣,北京的清華北大如果世界排名世界前十,經濟水平也很高的話,北京也是世界第一大城市。現在的發展趨勢我覺得上海和北京會並列為全國第一大城市,上海是經濟和教育,北京是文化教育政治。各有特色。那些與咱們都無關,人都是自私的,只要努力工作,讓自己生活好,不管在哪裡,一生過得充實幸福就好。
❿ 為什麼上海總人口數大於北京,但是感覺卻與之相反
上海很早就開始了私家車限制政策,還有就是上海近幾年大力的發展軌道交通,短短20年上海的地鐵從無到有,一躍成為地鐵里程最長的城市,還有就是上海的市郊以及城郊結合部的發展也比較快,使得進入市中心區域的人口相對減少,而北京的事情還要牽涉到中央政府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