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過去20年股市的起伏!
自1990年中國股市開門營業,至今走過了20年的歷程。回首中國股市20年的牛熊交替,它們基本上都是以暴漲暴跌的「對稱美」而展現的。在此,筆者將這20年分為四大階段:1000點中軸階段、1000點底部階段、1500點底部階段、新中軸確認階段。
(一)中國股市第一階段:1000點價值中軸階段(耗時6年)
1990——1996年6年間,中國股市始終以1000點為價值中軸,1500點成為股民心目中不可逾越的一道「坎」(「箱頂」)。6年間,中國股市經歷了頻繁的三輪暴漲暴跌。
(1)第一輪暴漲暴跌:100點——1429點——400點(跌幅超過50%)
以1990年12月19日為基期,中國股市從100點起步。1992年5月26日,上證指數就狂飆至1429點,這是中國股市第一個大牛市的「頂峰」。在一年半的時間中,上證指數暴漲1300多點。隨後股市便是迅猛而恐慌地回跌,暴跌5個月後,1992年11月16日,上證指數回落至400點下方,幾乎打回原形。
(2)第二輪暴漲暴跌:400點——1536點——333點(跌幅超過50%)
上證指數從1992年底的400點低谷啟航,開始了它的第二輪「大起大落」。這一次暴漲來得更為猛烈,從400點附近極速地竄至1993年2月15日1536.82點收盤(上證指數第一次站上1500點之上),僅用了3個月的時間,上證指數上漲了1100點。股指在1500點上方站穩了4天之後,便調頭持續下跌。這一次下跌基本上沒遇上任何阻力,但下跌時間較上一輪要長,持續陰跌達17個月之久。1994年7月29日,上證指數跌至這一輪行情的最低點333.92點收盤。
(3)第三輪暴漲暴跌:333點——1053點——512點(跌幅超過50%)
由於三大政策救市,1994年8月1日,新一輪行情再次啟動,這一輪大牛行情來得更加猛烈而短暫,僅用一個多月時間,上證指數就猛竄至1994年9月13日的最高點1053點,漲幅為215%。隨後便展開了一輪更加漫長的熊市。直至1996年1月19日,上證指數跌至512.80點的最低點。這一輪下跌總計耗時16個月。
(二)中國股市第二階段:1000點底部確認階段(耗時9年)
直到1997年2月21日,中國股市再次站上1000點,這是一個轉折性的重大標志,是一個新階段的開始,從此以後,中國股市的收盤指數一直牢牢站在了1000點之上。盡管2005年6月6日,上證綜指盤中一度擊穿1000點大關,但當日股指仍頑強地收在了1000點上方。
從1996年1月到2005年6月,中國股市經歷了第四輪暴漲暴跌,其主要標識性意義是:這一輪暴漲暴跌奮力沖破了1500點的歷史「箱頂」,並將1000點的「價值中軸」變成了新的市場「箱底」。
(4)第四輪暴漲暴跌:512點——2245點——998點(跌幅超過50%)
1996年初,這一波大牛市悄無聲息地在常規年報披露中發起。上證指數從1996年1月19日的500點上方啟動。2001年6月14日,上證指數沖向2245點的歷史最高峰。5年牛市累計漲幅超過300%!自此,正式宣告我國持續5年之久的此輪大牛市的真正終結。
在第四輪大牛市的上升通道中,它所表現出來的「一波三折」行情,極好地化解了股市階段性暴漲過程中所聚集的泡沫,這極有利於牛市行情的延長:512點(1996年1月)——1510點(1997年5月)——1047點(1999年5月)——1756點(1999年6月)——1361點(2000年1月)——2245點(2001年6月)。
請注意:由於處在大牛市上升通道中的每一次「回調」,其跌幅均未超過前期上漲的最高點的1/2,因此,筆者才將它視為一種「回調」,而不是一輪獨立的「熊市」行情.第四輪牛熊更替與前三輪牛熊更替的主要區別在於:第四輪行情是一輪「慢牛」行情,它表現為「一波三折」地上漲,同時也對稱地表現為「一波三折」地下跌:2245點——1500點——1200點——1000點。正是牛市「一波三折」地曲折上漲,才有後來「一波三折」地曲折下跌。也正是這樣,這一輪牛熊行情才能持久,前後持續9年的時間。這是中國股市20年唯一經歷過的一次「慢牛慢熊」模式。
(三)中國股市第三階段:1500點底部確認階段(耗時3年)
2005年下半年,中國股市從千點上方重新整固、重拾信心,再次揭開中國股市20年中漲跌最為猛烈的第五輪暴漲暴跌序幕。
(5)第五輪暴漲暴跌:998點——6124點——1664點(跌幅超過50%)
2005年6月6日,上證指數跌破1000點,最低為998.23點。與2001年6月14日的2245點相比,總計跌幅超過50%,故標志著此輪熊市底部的正式確立。
2005年下半年,上證綜指從1000點附近啟動新一輪超級大牛市,2006年5月9日,上證指數終於再次站上1500點。2006年11月20日,上證指數站上2000點。
2006年12月14日,上證指數首次創出歷史最高記錄,收於2249.11點。8個交易日後,2006年12月27日,上證指數首次沖上2500點關口。2007年2月26日,大盤首次站上3000點大關。2007年5月9日,大盤首次站上4000點大關。2007年8月23日,大盤首次站上5000點大關。
2007年10月15日,大盤首次站上6000點。次日便創下6124點的歷史最高記錄。大盤在6000點之上僅站了三日即調頭向下,這標志著本輪牛市的正式終結。
在本輪大牛市中,上證綜指從2006年12月14日的2245點飆升至2007年10月16日,只花了整整10個月功夫;然而,在接下來的大熊市中,上證綜指從6124點狂跌回2245點,正好也只花了整整10個月的功夫。這是中國股市真正意義上的暴漲暴跌「對稱美」!
不過,事情遠還沒有結束。2008年10月28日,中國股市繼續暴跌至1664點,這才探出本輪熊市的絕對底部!有人說,從6100點倒過個,跌至今天的1600點,應該差不多了;但也有人說,至少還要跌破1500點,更有甚者,有人預測本輪熊市還要跌至1200點或是重試1000點的底部。所幸這一切都只是少數人的臆想或悲觀。
1664點,真的打住了!這一重大信號的偉大意義在於:它標識著中國股市終於確認了1500點的歷史新「箱底」;1500點終於築成了中國股市的萬里長城!
(四)中國股市第四階段:新的價值中軸在哪裡?2000點或3000點?
1500點是中國股市未來市場的「箱底」,牢不可破!那麼,未來三五年內,中國股市的價值中軸究竟在哪裡?再次跨越6124點的歷史高峰還需要等待多久?它會重蹈日本股市20年不能跨越4萬點歷史高峰的「覆輒」嗎?或是它會重走NASDAQ十年不能超越5500點的歷史高峰的老路嗎?中國股市20年的日K線圖可能會給我們某種啟示、某種靈感,或是某種答案。最後參考:筆者妄加預測,2010年中國股市將在2000——4000點之間震盪徘徊。在未來三年,中國股市可能不存在真正牛市!主要依據基於如下三大背景因素:
第一,2010年,中國股市將真正步入「全流通」時代,隨著新股發行制度「市場化」改革的深入,尤其是股指期貨的推出,暴漲暴跌的「對稱美」將逐漸淡出。更何況,花三年時間固本培元,重拾舊山河,再次積蓄能量,這是一個必要的過程,不能操之過急!
第二,節能減排目標將扼殺「兩高一資」(高能耗、高污染、資源性)行業擴張,「兩高一資」行業的央企與國企利潤增長將會大打折扣。傳統GDP掛帥、GDP高增長將不再靈驗,新的利潤增長點將在經濟轉型與產業升級中艱難尋找!經濟增長質量目標將全面取代單純經濟增長速度指標第三,作為中國經濟晴雨表,明年銀行業將步入整固期。一方面,銀行自身要「充電」,需要第二次借力股市,增發充實資本金;另一方面,後危機時代,在銀行信貸天量擴張受限的形勢下,趁機擴張資本市場,加速股市擴容,這是創業板與中小板快速擴容的天賜良機!這可以大大緩解中國企業傳統而單一的融資渠道——銀行信貸的巨大壓力
2. 大盤近幾年來的走勢
大波段一:100點—1429點—386點。(1990年12月19日至1992年11月17日)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掛牌股票僅有8隻股票,人稱「老八股」。當時交易制度實施1%漲跌停板(後改為0.5%)限制,也是從這個時候起,股指從96.05點開始,歷時2年半的持續上揚,終於在取消漲跌停板的刺激下,一舉達到1429點的高位。但沖動過後,市場開始價值回歸,不成熟的股市波動極大,僅僅半年時間,股指就從1429點下跌到386點,跌幅高達73%,投資者第一次接受了真切實在的風險教育。 大波段二:386點—1558點—325點。(1992年11月17日至1994年7月29日) 快速下跌之後,A股神奇的迎來了快速回升,投資者從緊縮眉頭到再度喜上眉稍,僅僅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從1992年11月17日的386點開始,到1993年2月16日的1558點,3個月時間里大盤漲幅高達303%,將跌幅悉數收回。這段神奇的上漲,一直為投資者所津津樂道。但在快速牛市瞬間完成後,股市的大擴容也開始了,伴隨著新股的不斷發行,上證指數也逐步走低,在失守777點這個關鍵點位後,大盤再度一蹶不振的持續探底。到1994年7月29日,股指回到325點,累計跌幅達到79.13%,重新回到起點,這次牛熊轉換帶來的「成果」是上市公司數量急速地膨脹。 大波段三:325點—1052點—512點。(1994年7月29日至1996年1月19日) 隨著股指的垂直墜落,市場投資者的信心也跌至谷底,關鍵時刻,政府再度舉起政策大旗,為了挽救市場,相關部門出台三大利好救市,股市再度亢奮,1個半月時間,股指漲幅200%,最高達1052點。但是隨著股價的炒高,市場的風險也隨之加大,投資者也紛紛出售自己手中的股票,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經回到577點,跌幅接近50%。但1995年5月18日,股市受到管理層關閉國債期貨消息的影響,開始全面暴漲,短短3天時間股指就從582點上漲到926點。但政策救市往往是短暫的曇花一現,短暫的暴漲過後,股市重新下跌。從1995年的8月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達到階段低點512點,跌幅達到51.33%,績優股股價普遍超跌。 大波段四:512點—1510點—1047點。(1996年1月19日至1999年5月18日) 績優股股價的超跌引發市場的見底信號,同時崇尚績優開始成為市場主流投資理念,深發展、四川長虹(600839 )、深科技、湖北興化等龍頭股均為業績極佳的績優成長股,在這些股票的帶領下,從1996年4月1日到12月12日,上證綜指上漲了124%,深成指上漲了346%,漲幅達5倍以上的股票超過百隻。隨著市場風險的積聚,政府開始再度出手,從10月起,管理層一道道「金牌」發出,直到1996年12月16日《人民日報》刊登了特約評論員的文章《正確認識當前股票市場》,「12道金牌」宣告發出。隨後股市出現連續短線急跌,但是急跌後股指仍繼續上沖直至1510點。直到績優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後,股指才開始扭頭向下,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經跌至1047點,投資者經歷了兩年的漫長熊市,累計跌幅達到30.84%。 大波段五:1047點—1756—1361—2245點—998點。(1999年5月18日至2005年6月6日) 隨著A股迎來具有紀念意義的「5.19」行情,市場的牛蹄再度飛揚,在1999年5月18日至6月底的短短一個半月時間,滬指上漲將近70%,1999年6月30日上證指數上攻至1756點。突破此前高點1588點。但隨後股市大幅回調。2000年1月4日,上證指數跌至1361點。隨後受到外圍股市大幅攀升的刺激,中國股市最後奮力一搏,終於沖上了指數的「至高點」2245點,伴隨這一輪波瀾壯闊的大牛市,證券投資基金也出現了歷史上罕見的大發展。但"5.19"行情過後,市場開始關注股權分置問題。投資者普遍認為這是利空因素,解決股權分置也成為股市下跌的理由,股指也從2245點一路下跌到998點。累計跌幅達到55%,經過這輪歷史上最長時間的大調整,A股市場的再度重回起點。 大波段六:998點—6124點—1664(2005年6月6日-2008年10月28日) 998點以後,牛市重新歸來,推動市場上漲的核心因素主要在於:股權分置改革,人民幣升值,資產價值重估及上市公司業績快速增長。此輪牛市從998到6124,幾乎沒有大的調整,期間加息和上調存款准備金率一直伴隨著股市的上漲。即使530上調印花稅,那也只是此輪牛市上升途中的一個驛站。但是沒有隻漲不跌的股市,當一切正悄然發生變化時,那些對此輪牛市起到關鍵作用的因素卻成為快速下跌的隱患。股改初步完成的同時,大小非解禁的高潮卻不斷臨近,恐怖的解禁壓力,和大小非極低的成本成為股市下跌的一大原因。人民幣升值的同時,熱錢不斷湧入,加上股市快速上漲的泡沫,通脹形勢越發嚴峻,央行不得不採取從緊的貨幣政策,加速了股市的下跌。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出口政策的變化,投資收益的大幅縮水,企業業績高增長的預期成為泡影,中國股市迎來的短時間的快速下跌,到2008年10月28日,上證指數從6124到1664已跌去70%多。
3. 請問:近期大盤將是怎樣走勢
周三大盤略微低開之後一路震盪走高,其中上證指數在石油、煤炭、鋼鐵、化工股等藍籌股的強勢帶動下,全天表現強於深市,下午更是沖擊至3300點大關之上刷新行情新高。上證指數當天的光頭長陽一舉反包前日中陰,繼續顯示多方對市場的掌控地位。 技術上,昨日上證指數在5日線附近重新走強快速拉升,短期市場仍運行在加速上升的通道之中,只是當日的成交量還稍顯不足,後市如果要進一步上行需要有持續放量的過程。因此,目前市場的上升通道的斜率開始變陡,短期已不允許有大的震盪,後市應重點觀察5日均線的得失。同時,權重股中銀行地產板塊昨天下午開始有反彈信號,短期能否重新整體走強將值得關注,總體上看,指數將有機會沖擊3500點 附,看圖說明: 此圖為上證指數一段時期內的60分鍾K線走勢圖,其中空心代表陽線,實心代表陰線,而緊接在以走完K線之後的各種顏色(黃,綠,紅,橙等)部分,則是我們預期的恆指未來一段時間內的走勢,這個時間不一定當天,有可能是一周,甚至更長,具體請參考每日的文字解說部分的思路講解,但越靠近以走完的K線,圖示走勢越為詳細具體,最後一段一般是代表未來的一個相對較大的方向趨勢,較為概括;(註:如對趨勢圖還有任何疑問,可於文章下方評論處詢問) http://www.hqcx.net/news/content.jsp?id=147906
求採納
4. 最近股市行情怎樣
2008年春節後4062.12點缺口必補,大盤走勢歷史與今朝驚人相似【原創】 [原創 2008-02-07 04:42:20 ] 發表者: 曹柯夫
中國股市歷史上曾經兩次出現過跨年度連續兩年上漲,並留有周線30點左右缺口,大盤周線調整走勢極為相近,今憶往昔大盤周線調整走勢,如何回補周線大盤缺口,看今朝大盤周線調整後期走勢,從中或許對我們有所啟迪和參考!
一、憶往昔、看今朝大盤周線留有缺口且調整技術走勢驚人相似。
1、憶往昔1510.18點的跨兩個年度連續上漲並留有周線缺口並回補的行情走勢。
此次創新高行情從1996年2月指數512.83點啟動到1997年5月1510.18點結束,歷時兩個自然年度,周線大盤在指數1510.18點新高後進入大幅調整,1997年7月11日周線調整至周線30日均線與周線60日均線之間產生反彈,在反彈八周後,大盤再度探底,擊穿周線60日均線回補1997年2月28日周線大盤1040.33點之上留下周線39點的缺口。此後,大盤周線K線在調整中底部逐步抬高,走出了一波較大級別的反彈行情。
2、看今朝6124.04點新高的跨兩個年度連續上漲並創指數新高留有周線缺口行情走勢。
此次創新高行情從2006年1月指數1255.31點啟動到2007年10月6124.04點結束,歷時兩個自然年度,周線大盤在指數6124.04點新高後進入大幅調整,12008年2月1日周線調整至周線30日均線與周線60日均線之間產生反彈一周,進入春節休市七天,現大盤在2007年7月20日周K線4062.12點上方留有近30點的缺口未補。
二、預測2008年春節後大盤將如何走。
(1)我個人認為:春節後大盤必補4062.12點缺口。
(2)何時補:預測大盤在春節後開盤將有一周上漲,報收一根中陽以上的周線,(或許有兩周上漲)隨後大盤在第二周即開始下跌至少三周或三周以上並擊穿大盤周線的60日均線,回補4062.12點缺口。
(3)大盤調整時間長短取決於回補缺口當天大盤走勢。
如果:大盤在回補缺口當天迅速拉升報收長下引線,預示大盤底部探明,此次擊穿60日周線均線回補缺口可視為空頭陷阱,之後大盤將在短期內回到大盤周線60日均線之上,之後經過短暫調整大盤將開始新的上攻行情。
如果:大盤在回補缺口當天沒有迅速拉升報收實體大陰線,大盤將在周線60日均線下反復震盪至少二至三次上摸觸碰周線60日均線之後才會有實質性向上突破周線60日均線。(估計此種可能性不大,因為大盤在周線60日均線處已經上下了一次。)
三、憶往昔、看今朝周線大盤60日均線向上均沒有出現彎頭或走平,說明中線持股籌碼穩定,後市向好。
往昔是:1997年9月26日大盤回補了1997年2月28日周線大盤1040.33點之上留下周線39點的缺口後,大盤周線K線在調整中底部逐步抬高,走出了一波較大級別的反彈行情。
看今朝:大盤上下劇烈震盪,低點距4062.12點缺口一步之遙強勁反彈一周春節休市,歷史不能忘記,歷史值得借鑒,防範風險第一,至今好像大盤沒有一個缺口沒有不回補的,試想如果大盤將上8000點,此時不回補缺口何時補呢?難道大盤上8000點之後再下跌4000點來回補嗎?這樣大幅下跌回補缺口可能嗎?且不說大盤是否能上8000點,就說大盤2008年需要向上,向上機構和基金需要一個調整結束的點位和合理的大盤起穩的理由吧,回補缺口是最好的技術理由,回補缺口後,不需要宣傳和召喚,只要輕輕拉起大盤就會有資金跟進,也有了大肆宣傳向上的理論基礎了!
測後市:春節後大盤在回補4062.12點缺口之後應該是迅速返回周線60日均線之上,之後展開較大級別的反彈。至於大盤何時創新高,還是到時候再看吧!
友情提示:2008年行情是機構和基金2006年至2007年股市行情的出貨行情。
操作提示:堅決迴避高價藍籌股,切忌貪婪,見好就收。
上述分析和預測,完全是從大盤歷史走勢技術角度分析的,沒有夾雜分析歷史和今朝國際和國內的經濟、金融調整背景,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5. 2014年10月28日滬深股市漲跌情況 大盤漲跌情況
小漲的概率大, 會受創業板影響. 只是反抽, 不可久留, 小心黑周四.
6. 剔除新股發行因素的上證指數怎麼計算,比如08年10月28日大盤1664點,我想算剔除新股發行 今天的上證指數
確實比較難算。但是你可以多找幾只老藍籌股,看它的復權價格。把它加權平均,再做出圖來。這個形態基本可以反映大盤的變化。
僅拿寶鋼股份(600019)舉例:
2008年10月28日 復權價格 7.97 當日大盤曾下探至1664點,收盤是1771點。
今天 2013年7月10日 寶鋼復權價格 8.29。
8.29除以7.97約等於1.04。1771乘以1.04等於1841.84。所以用寶鋼來算,今天的大盤是1841.84點。
每隻股票算出的都不一樣。你可以多選幾只,算出加權平均來就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7. 今天1日,大盤算是填補了10月28日的跳空缺口嗎
可以這樣說,但也是調整的到位的表現。
8. 目前的大盤走勢該如何判斷啊
1月22日,多方飲恨5000點。11月28日,滬市4800點告急。
目前擺在投資者面前的問題是,牛市何時才能蘇醒?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弄清楚此次調整的性質是什麼?大盤的底部大概在什麼位置?
此次調整是級別很大的中級調整,是對2005年6月以來上漲5100多點的大牛市一次總的修正,不論是調整時間還是調整幅度都要大於此前任何一次調整。
明白了大盤調整的性質,可以採用趨勢分析的方法來判斷大致的大盤底部(以上證指數為例)。
站在趨勢分析的角度看市場,有三條支撐線,位置在4300點至4800點之間。第一條是2007年2月6日的2541點和6月5日的3404點形成的連接線,目前指向4800點一帶,與半年線的位置接近。另一條是2007年2月6日的2541點和7月6日的3563點的連接線,指向4600點一帶。最後一條是1992年5月26日的1429點和1993年2月16日的1558點的連線,目前指向4300點一帶。
昨天大盤一度把4800點踩在腳下,雖然收盤為4803點,但估計4800點的支撐力度有限,大盤還會繼續向下尋求支撐,下一支撐位將是4600點一帶。
對於大盤的具體走勢,我們只能預測,不能斷定。要有主見,但不能固執。一切只能以市場的走勢為判斷依據。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大盤目前正處於一個標準的下降通道中:通道的上軌是11月1日的6005點和11月21日的6344點形成的連線。通道下軌是10月23日的5574點和11月12日的6032點形成的連線。當前上證指數正處於下降通道中軌,指數沒有突破該通道的上軌之前,就不能說大盤已結束調整。一旦指數強勁反彈,沖破下降通道上軌的壓制,我們就要及時改變思維,積極做多,跟上牛市的步伐
9. 請大家來分析一下2010年的股市行情
其實中國股市正處在階段性大熊市中
市場始自4月15日3181點以來的下跌, 其實絲毫用不著大驚小怪, 因為實質上它就是6124點以來的熊市延續.
6124點到1664點是下跌A浪, 1664點到3478點是B浪反彈, 3478點到目前就是下跌C浪的過程. 至於下跌大致目標點位, 留待以後討論.
一, 從上證月線圖上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 在上證歷史走勢圖上, 2007年5月的成交額是截止當時滬市市場歷史上的最大成交額3.97萬億元, 該月收盤點位是4109點; 到了2009年這個月成交額被歷史性突破. 在2009年7月, 該月成交額達到4.8萬億元, 收盤點位是3412點. 到了2009年11月, 月度成交額再次達到了3.9萬億, 但11月的收盤點位卻僅為接近3200點. 我們都知道股市有一個諺語: 量在價之先. 但是在2009年11月後, 月度成交額再也沒有突破過3.9萬億, 這樣在月K線的量價關繫上, 我們清晰的看到了: "雙頭量"對應著的"雙頭價".
月K線上的量價關系被活生生的擺在了大家的面前.
要知道這樣的月度成交額天量是在這樣的供求關系下實現的. 1, 是全流通條件下, 大小非不斷減持, 及新股擴容, 流通市值較07年成倍增長; 2, 是4萬億國家投資, 十萬億銀行新增貸款的投放.
所以, 在市場上, 盡管有了09年7月份的4.8萬億的成交額, 也僅僅是讓上證綜指摸到了3478點(收盤為3412點), 較07年5月僅用3.9萬億元就達到4100點尚有20%的差距. 說明: 現在市場的規模已經和07年無法相比了.
現在給出一組以上證綜指為基準的滬深兩地流通市值的大致數據:
2007年10月底, 滬市收盤點位大致6000點, 此時滬深兩市的流通市值約為8.9萬億元; 2009年7月底, 滬市收盤大致在3400點, 滬深兩市流通市值約為11.6萬億; 令人深思的是, 2010年4月21日, 滬市收盤在3000點附近, 而此日, 滬深兩市流通市值已高達15.2萬億; 2010年5月14日, 滬市因下跌盡管收盤點位接近2700點, 但滬深兩市流通市值仍高達13.8萬億.
上述數據告訴我們, 由於大小非的解禁和全流通的到來, 市場規模急劇膨脹, 原來3.97萬億的歷史最大月成交額可以讓大盤上攻至4100點, 而現在卻只能上漲到3200點. 可以設想, 當2010年年底, 滬深兩市真正意義上的全流通到來後(預計流通市值將達20萬億), 資金能夠支撐的點位在哪裡? 5月14日, 滬市收盤點位接近2700點, 但此時的流通市值卻比6000點時高出55%. 換句話說, 若按市值折算點位, 目前滬市大盤點位相當於9300點.
換句話說, 當市場再不能獲得銀行十萬億的巨額新增貸款的貨幣投放條件下, 市場只能向下.
二, 從長期均線系統下, 我們依然能夠清楚的看到大熊市的延續.
我設定的長期均線為: 120天(半年線), 180天, 250天(年線). 我先說一個均線大空頭排列的概念: 1, 滿足這三根長期均線全部向下行走; 2, 滿足三根均線依天數有序向下排列(年線最上, 180天線次之, 半年線最下).
在滬市歷史近20年的走勢中, 我發現共有4次出現大空頭排列的市場大熊市走勢. 其延續時間(至下一次大牛市起點)為: 93年12月23日至94年8月1日(所謂"三大政策行情"); 99年1月25日至99年5月19日(所謂"5.19行情"); 01年10月18日至05年6月6日(所謂"股改行情"); 08年6月18日至08年10月28日(所謂"金融危機救市行情"). 依次是約7個月, 4個月, 42個月, 4個月. 特別強調的是, 當長期均線呈粘合式大空頭發散時(指:三條均線幾乎相交然後呈空頭排列), 股市的調整時間最長. 如: 2001年10月至2005年6月.
遺憾的是, 本次股市的大調整在長期均線系統上即將出現長期均線粘合式大空頭發散及排列的特徵. 截止5月21日, 120天均線為3056點(但以每天5點的速率下行), 180天均線為3040點(但每天以3點的速率下行), 250天均線為3029點(但以每天0.5點的速率下行). 以此測算, 大致在6月1 日, 三條長期均線將呈現大空頭粘合. 滬市大盤將再次呈現出長期均線大空頭排列狀.
從歷史上看, 當均線大空頭排列出現後, 至下**牛市起步最少也得4個月時間. 這是最樂觀的自6月起算起的調整時間的預測. 最悲觀的調整時間將延續至2013年下半年. ( 當然, 股市每年都會有反彈行情出現, 但僅僅是反彈 )
如果在我所說的長期均線系統剛剛呈現大空頭排列的條件下, 中國股市就能走出一些人叫喊的"大牛市", 那將真是一件中國股市歷史上具有"顛覆性'的事件. 我將試目以待.
10. 根據中國近幾年的股市成長走勢,大盤的底部估計是什麼時候
2007年10月16日,中國股市到達6124.04的最高峰,然後一路下跌到現在。
2007年的股市漲幅過專大,近乎瘋狂!股票市屬盈率超高,股票失去了投資價值。價值決定價格,股市回落是必然的結局。
管理層採用大量發行新股來平抑股市,股市逐漸走向回歸價值之路。隨著歐美經濟今年以來不斷出現問題,致使我國股市內外交困,跌到2400點的低點。現在的股市市盈率還不到10倍,具有了較大的投資價值,但還不到崩潰的時候(美國股市平均市盈率曾經跌到5),也就是說還有下跌的空間。這段時間恰恰成為我們逢低吸納的極好時機!
我們的管理層已經意識到股市的不景氣,為了更好的發展和融資,管理層已經採取中金增持的措施,雖然這個措施只是權宜之計,不能把股市托起。相信在不久之後我們會陸續看到管理層救市政策出台!
綜合分析,預計大盤底部形成應該在今年年底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