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炒股軟體各板塊走勢在哪裡找啊我只知道滬指和深指的K線走勢,其他版塊的例如創業板怎麼找不到呢
創業板指數代碼:399006,你用小鍵盤輸入代碼然後敲回車鍵即可看到。如果要切換k線和分時線請點擊F5切換即可。
市場主要板塊指數代碼如下:
上證指數:000001,快捷鍵是F3
上證180:000010
上證50: 000016
上證380:000009
國債指數:000012
基金指數:000011
企債指數:000013
深證成指:399001,快捷鍵是F4
深證綜指:399106
中小板指數:399005
創業板指數:399006
㈡ 最近部分創業板和中小板為何走勢比大盤強勢,在大盤站穩之後還能維持嗎
在股市呆上三五年,你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小盤股和中盤股往往比大盤股漲得快、跌得也快。這是因為中小盤股的流通盤較少,部分主力容易控盤造成的特殊現象。再加上這些主力利用媒體製造一些公司似真似假的新聞——即概念,從而誘惑散戶跟風炒作,就形成了中小盤股票比大盤股活躍的現象。
在大盤站穩之後還能維持嗎:這個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當股市向好的時候,如果市場大部分資金都親睞大盤股,例如前幾個月主力資金都在哄抬銀行、地產等大盤股,中小盤股的炒作就會偃旗息鼓一段時間。若是股市企穩後,大部分資金仍然傾向於中小盤股,那麼,它們仍會快速上漲。
㈢ 為什麼上證指數走的這么弱,中小板指數走的這么強
主要是股指期貨推出後,主力利用大家認為大盤股估值不高的普遍心理,反手做空,大獲成功,加之目前大盤股估值只是相對偏低,並不是絕對偏低,做空也是有一定道理的,目前籌碼的供給遠強於資金的推動,所以主力砸盤也就順利成章了。
至於中小盤走勢這么強,因為估值相對低的大盤股的下跌封殺了指數大跌的可能,因此中小盤的主力做莊更加肆無忌憚,這樣還可以把部分散戶震出來,迫使他們去追小盤股,可以說兩股主力是相互配合,各取所需。
㈣ 中小板那個是指標股
所謂"指標股",在股市中是對應於股票"指數"來說的;
股市中的"指數"是反應股票價格漲跌變化的一種指標;它是根據需要,選取相應的股票作為"成份股"進行編制的;(如:上證綜指,深成指,滬深300,中小板指數等)
區分主板和中小板的巨大差別
次新股的行情一般產生於震盪的常態行情中,在主流熱點逐漸消失,新的主流熱點沒有形成之時,次新股行情往往成為維持市場人氣的主要板塊。目前,A股次新股主要在深圳中小板和上海主板上市。上市的背景、規模等因素決定了兩者的巨大區別。
中小板新股機會把握
規律之一:一般低於首日漲幅平均水平的次新股,在其後的表現中更有機會。操作中,一定注意那些首日漲幅偏低的股票,其機會要遠大於其他個股。此外,雖然同屬於中小板股票,但股本的差異仍然決定了首日漲幅的高度,比如在流通股本超過6000萬股以上的5家中小板公司中,剔除中工國際其首日平均漲幅僅為59.38%,遠低於4000萬流通股本以下品種的水平。
規律之二:相對於4000萬股以下流通股本的品種而言,盡管6000-8000萬股的流通股本要大很多,但其總體也是偏小的,其流動性性比4000萬股以下流通股本的品種好。對於大機構而言,其流動性是決定其投資的一個重要參數,而6000-8000萬股的流通股本從後期炒作角度而言,無疑將更勝一籌。何況它們上市首日的定位要低於4000萬股以下流通股本的品種,這類流通股本相對較大的中小板股票應該作為上市後期投資者重點關注的品種。
規律之三:行業地位差異並不完全決定其後期走勢,如遠光軟體、瑞泰科技等品種,盡管首日定位很高,但其後期走勢無一例外地緩慢走低。但化工類股票中江山化工的首日漲幅較低,後期卻成為中小板股票中漲幅最大的品種之一。其關鍵還在於低起點的股票往往蘊涵著價值低估,在表現相對一般的基礎類行業中挖掘黑馬是一個方向。
主板次新股機會把握
由於沒有小流通股本的優勢,主板上市的次新股上市定位拼的是基本面的好壞,其首日定位總體比較合理,特別在相對小流通股本的品種中容易跑出黑馬。其市場機會在於:第一,中國國航的破發是一種標志,其後大盤新股的發行節奏有所放慢,當市場環境改變時,此類「受委屈」的公司往往出現爆發性行情;第二,管理層有意讓更多的好公司和大市值公司登陸內地股市,一來增加藍籌數量,二來穩定大盤;第三,股指期貨即將在年底正式推出,大盤藍籌指標股必定會成為機構長期持有的籌碼,短期內出現的稀缺性,使得這些股票具有了上漲動力。
㈤ 中小板和創業板是什麼時候上市的
深交所於10年前推出的創業板與科創板一樣,同樣也帶有「科技」光環,其在上市第一天同樣也未設漲跌幅限制,這對科創板當下的投資是非常有借鑒價值的。
當前的科創板投資,大家也都存在幾個疑惑:科創板股票初期走勢到底會如何?目前還沒有滿足科創板開通要求的投資者也都在問,科創板的出台是否會通過「抽血效應」對A股本身形成一定壓力?
現在小君就來帶大家看一下我們是否可以從10年前創業板第一批上市的28隻股票中找出我們問題的答案,首先我們看看板塊上市前,A股的走勢:
新板塊開市之前的A股走勢

從板塊來看,創業板開板後與主板具有一定的聯動性,由於創業板的估值水平高於主板,以及開板初期投資者對於創業板高漲的投資情緒,主板中的家用電器、食品飲料、醫葯生物、電子、計算機類等相關板塊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創業板行情的影響而上漲,相關板塊一個月內相對大盤收益均超過10%。
最後,我們還是要提醒投資者仍需謹慎起見,切勿盲目追高。
從科創板本周的表現來看,你們覺得後續科創板的走勢會和創業板一致嗎?不如就在留言區猜一猜科創板首月平均收益吧!小君先猜為敬——100%。
㈥ 分析上證指數的走勢圖和創業板指數的走勢圖,看有何不同,收集資料
上證是F3,深證是F4,創業板,中小板我都是直接點下邊的看的,哈哈~另內外F5是刷新,F6是查看容自選股,F7是按指標篩選股票,F8是在K線圖模式下更改K線周期,F1是幫助,F2是查看相關股票的分時明細,大約的快捷鍵就是以上的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㈦ 中小板市場的中小板未來發展趨勢不同
中國證監會市場監管部主任謝庚表示,從分步建設創業板市場入手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是我國資本市場的現實選擇,而未來一段時期的主要任務就是推進中小企業板塊的制度創新。
目前,中國資本市場層次單一,對於服務中小企業而言,問題和矛盾還較突出。雖然中小企業板塊已經推出,但《公司法》規定,申請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本總額不得少於5000萬元,最近三年持續盈利,所以諸多中小企業仍然難以藉助發行上市實現創業資本的退出。
但隨著資本市場自身的改革深化和國務院「九條意見」的出台,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條件正逐步成熟,逐步放寬創業型企業發行上市在股本總額和持續盈利記錄等方面的限制,在條件成熟時,將中小企業板塊從現有市場中剝離,正式建立創業板市場是市場趨勢所在。

㈧ 股市中中小板指數和中證500指數有什麼不同
中證500指數綜合反映滬深證券市場內小市值公司的整體狀況。
中小板指數反映在深交所 中小企業板上市交易的A股
㈨ 誰有:中國上證指數,中小板指數,最新2011年12月份的市盈率、市凈率走勢圖速求.....
截止到今天(2011年12月20日)
上證指數:2215.93、市盈率13.53、市凈率1.74
中小板指:4479.56、市盈率29.75、市凈率3.7
市盈率來自上交所與深交所、市凈率來自萬點資訊
ps:所有軟體中均沒有市盈率與市凈率走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