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情景分析文檔

情景分析文檔

發布時間:2021-09-17 07:27:51

㈠ 自然場景的文字識別屬於文檔分析與識別的范疇嗎

屬於識別的范疇,但比起傳統的文字OCR更復雜

因為自然場景下需要對文字區域檢測並定位,

因為自然場景圖片非文字內容一般比較大,且背景復雜多變

所以文字區域的檢測和定位是很重要的一步

㈡ 大數據文本分析的應用場景有哪些

1.錘子新發布的功能「BigBang」分詞功能。也算是大數據文本分析的應用,通過大數據文本分析,才能實現對詞義的准確分析,從而做到更准確的分詞。
2.網路輿情監控。這也當然是大數據文本分析的產物,提取網路文本的關鍵詞,組成語義網路之後分析語義傾向,達到輿情監控的目的。
3.社交網路情緒監控。相信大家都看到了很多網路上直播自殺、發自殺預報的這樣的事情,和輿情監控相同,就是對個人社交網路的信息進行監控,通過文本分析和機器學習的技術,分析出此人的情緒狀況,一旦出現極端的負面情緒,可以通過一定的措施避免極端行為的發生。
4.證券行業投資情報獲取。可以基於積累的大數據做進一步深層次的分析與挖掘,整合各社交網路、證券討論社區群體信息提取加工成有價值的證券投資情報,對證券投資行為做輔助分析和預報。

㈢ P2P平台一般要做哪些場景測試呢測試工具是LoadRunner,需要做場景分析,麻煩分析詳細點..

首先性能測試需要做哪些場景,是純業務方面的事情,除了實施的人,別人沒法告訴你需要做什麼;我可以給你舉個例子,比方說一般的BS系統,可能上來先登錄,然後查閱站內信回復站內信,然後看帖回帖,然後上傳文檔或者填寫表單,blablabla……最後登出。你需要按照你們最普通的應用場景去做測試設計,這個你不要問別人了,你自己最清楚;

第二就是你要關注什麼東西,你做的是性能測試,性能測試關注的無非是兩大塊,一是事務的完成情況,二是資源的佔用情況,二者要結合在一起分析;你可以先把腳本做好,場景設計好(這個場景指的是controller,和前面不是一個概念),然後把曲線貼上來,大家可以幫你做結果分析。

㈣ 幫我下載個文檔

區域特徵分析與真題考向引航

真題回眸

考向一區域自然地理特徵分析

1.(2010·課標全國文綜)閱讀圖文

資料,完成下列各題。

右圖示意某區域多年平均降雪

量與雪期(從當年初雪日到次年

終雪日的天數)的空間分布。該

區域內丘陵區每年因融雪徑流

造成的土壤侵蝕較為嚴重。

(1)根據等雪期線的分布,分析沿MN一線的地形分布特點。

(2)比較甲、乙兩地雪期與降雪量的差異,並解釋原因。

(3)分析位於丘陵區的丙地融雪侵蝕較乙地嚴重的原因。

解析第(1)題,由經緯度判斷圖示地區是我國的東北地區,M處位於大興安嶺,N處位於長白山地,兩者之間是東北平原。等雪期線中段向北(東北)凸出,表明地勢高的山地氣溫低,雪期長;地勢低的平原地區氣溫高,雪期短。第(2)題,從圖上可以讀出甲、乙兩地雪期的長短,影響雪期長短的因素主要是氣溫。甲、乙都位於山地,但是乙地的緯度更高,氣溫更低。根據等降雪量線可以看出甲地多於乙地,原因是東北地區的水氣主要來自太平洋,甲地距海近,位於長白山地的迎風坡,降水量更多。第(3)題,影響侵蝕程度的因素主要有植被,徑流量的大小和流速、土質狀況、坡度以及人類活動等。丙地是丘陵,乙地是山地,丙地的地勢比乙地低,集水多,加上丘陵地區農業活動頻繁,植被破壞嚴重,因此更容易受到侵蝕。

答案(1)等雪期線在中部地區向北(東北)凸出,表明沿MN一線中部雪期短於其東西兩側地區,即東西部氣溫持續低於0°C的時間較長;中部氣溫持續低於0°C的時間較短。因此,中部地勢較低(為平原),東西部地勢較高(為山地)(東西高,中間低)。

(2)甲地雪期比乙地短,原因是甲地緯度低於乙地,甲地降雪量比乙地多,主要是因為甲地比乙地距海近,水汽更為充足。

(3)丙地屬於丘陵地形,地勢低於乙地,融雪徑流量大於乙地;丙地比乙地受到更多人類活動的影響(如林地被毀,過度墾荒等),丙地更易被侵蝕。

考向二區域人文地理特徵分析

2.(2010·上海地理)讀有關厄利垂亞的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厄利垂亞氣候乾旱,降水量小而且不穩定。2007年人均國民收入僅270美元,農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但糧食不能自給。農業生產技術相對落後,如在平原、山地斜坡主要採用傳統地面灌溉和引洪灌溉的方式,很少實施噴灌、滴灌。目前我國和厄利垂亞正在開展農業方面的合作。

(1)從溫度帶位置、海陸位置及該國所處的大洲方位,概述厄利垂亞的地理位置特徵。

(2)歸納厄利垂亞的地勢特徵,並根據地勢判斷該國從東南部到西北部氣溫變化趨勢是

(3)由於地勢的影響,河流的流向具有的特徵。一般而言,A、B、C三條河流發源區大氣降水補給量由大到小依次是

(4)由於受自然環境與資源條件的影響,厄利垂亞農業除游牧畜牧業以外,農業地域類型還有農業,其主要糧食作物是,該農業地域類型的生產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簡述厄利垂亞農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以及該國可以採取的措施。

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解析第(1)題,描述一個地區的地理位置特徵,可從其所處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大洲中的相對位置等方面回答。第(2)題,從地形示意圖看,該地中部在1500米以上,中部高,東、西兩側低。由氣溫隨海拔的變化規律可推知該地中部氣溫低,東南部和西北部氣溫均高。第(3)題,受地勢影響,該地區的河流由中部向四周流。從圖上看,A、B、C三條河流發源區依次由南向北排列,從所處氣候區來看,由南向北乾旱程度增加,故大氣降水補給量為A>B>C。第(4)題,從題干條件可知,該地區降水量少且不穩定,故農業地域類型除游牧畜牧業外,還有旱作農業,主要糧食作物應為小麥或大麥、玉米、高粱等耐旱作物。題干中提到「農業技術相對落後」、「糧食不能自給」等,由此可歸納出該地區農業生產特點:機械化水平低、生產力水平低、商品率低等。第(5)題,從材料中可歸納該地區農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缺水、生產技術落後、資金匱乏等。可針對問題提出解決措施:修建水庫,緩解水資源不足問題;推廣噴灌、滴溉等灌溉技術;加強國際合作等。

答案(1)位於熱帶,東瀕紅海,非洲東北部。

(2)中部高,東、西部相對較低;東南地勢低氣溫高,中部地勢高氣溫相對較低,西北部地勢下降氣溫隨之升高

(3)從中部流向四周A、B、C

(4)旱作小麥(或大麥、高粱、玉米等)機械化程度不高,生產力水平低,產品商品率也低

(5)問題:水資源匱乏;資金短缺;技術力量不足措施:在高原修建水庫與水壩,實現雨水的季節調配;培養農業技術人員;推廣噴灌與滴灌等節水灌溉技術,加強國際合作,解決資金短缺困難等(任答兩點即可)

考向三區域差異的分析

3.(2010·四川文綜)讀以下兩幅區域圖,完成下列要求。

(1)圖1中①河流與圖2中②河流補給的差異是:①河流 ;②河流 。與①河流域相比,②河流域農業氣候資源條件的明顯優勢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

(2)圖1為某月等溫線分布圖,簡述130°經線以東地區氣溫空間分布的顯著特點,並運用大氣運動的相關知識,解釋甲地等溫線沿虛線方向彎曲的原因。

(3)分析圖1中乙地的濕地形成原因,並指出濕地對改善和保護生態環境的作用。

(4)七月,當你乘坐熱氣球在圖2中的丙地上空遨遊時,請把可以俯瞰到的主要自然景觀描述出來。

(5)請在圖3模式圖中選擇兩條豎線,畫上箭頭並註明水循環環節名稱,以正確表示圖2中丙地區大氣與地面之間的水分交換。

解析(1)由圖中經緯度數值得出①河流為松花江,②河流為錫爾河。松花江地處溫帶季風氣候區,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錫爾河地處溫帶大陸性氣候區,降水較少,晴天日數多,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2)由圖示看出130°E以東地區等溫線數值變化總體呈從東南向西北遞減的規律,且沿海地區等溫線密集,內陸稀疏,說明沿海溫差大於內陸。東北角有呈閉合狀的等溫線且數值為該區域最小,則該區域低溫中心位於東北角。在甲地等溫線彎曲處做等溫線的切線,可知虛線處氣溫高於兩側,由圖中等溫線數值推斷此季節為冬季,此區域主要受冬季風影響,而虛線西側為大興安嶺,即虛線位於冬季風的背風坡。(3)濕地的形成條件有:濕潤地區,降水充沛或氣溫較低,蒸發微弱;地勢低平,排水不暢;地下有隔水層或凍土,不利於地表水下滲等。它具有調節氣候、調控洪水、保護生物多樣性等功能。要結合地區特點相應分析。(4)丙處為西西伯利亞平原,地形平坦,河流縱橫,緯度較高,易形成沼澤,亞寒帶針葉林廣布。(5)掌握水循環的各個環節,該題不難畫出。

答案(1)夏季以雨水補給為主夏季以冰川融水補給為主光照充足(或太陽輻射強),氣溫日較差大

(2)氣溫分布特點:氣溫由東南向西北(或由南向北)遞減,單位距離氣溫差沿海大於內陸(或東南部大於西北部),低溫中心位於圖示區域的東北角。等溫線彎曲原因:甲地位於大興安嶺東側,冬季風越過大興安嶺,下沉(或背風坡)增溫。甲地氣溫高於同緯度兩側,致使等溫線向北彎曲。

(3)形成原因:氣溫低,地表水蒸發弱;地勢低平,排水不暢;凍土阻隔,水分下滲少,故地面長期潮濕、積水。作用:調節氣候(或調節河、湖水量),保護生物多樣性(或保護生態系統)。(4)平原廣闊,地形坦盪;河流縱橫,沼澤廣布;亞寒帶針葉林綿延不斷(或狐、熊穿行)。(5)所畫箭頭與環節名稱標記如下圖所示。

命題預測

本講主要是考查學生對區域特徵和區域差異的分析能力,學會區域分析的一般思路與方法,認識區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徵,探討區域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優勢與不足,以及存在的問題與應當採取的措施等,是區域地理考查的核心。

在考查內容上主要是結合國際重大時事熱點相關的國家、地區的地理特徵為命題的背景材料,創設問題情景,通過經緯網地圖,並結合其他圖表信息,將兩個具有明顯差異性或相似性的區域進行比較,考查學生的空間定位、區域特徵的綜合分析與論證等能力。從考查形式上看多以綜合題的形式出現。

在以後的復習中要關注重大時事發生地的自然地理特徵、人文地理特徵、生態環境相似或差異明顯的國家或地區,通過比較找出它們的相似之處和差異之處,深刻認識某地區的區域特徵;利用綜合分析法,從整體上認識和分析某地區的區域特徵,在分析過程中,要善於抓住主導因素。

高頻考點突破

核心點一區域特徵分析和比較的思路

1.地理位置分析和比較的思路

(1)絕對位置——經緯度位置(確定一個區域范圍或具體地點)。

(2)相對位置

①海陸位置:島嶼、半島、大陸東西岸等。

②山河位置:從山脈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狀、流向等方面進行分析判斷。

③政治地理位置:根據國家或區域輪廓,或者鄰國、鄰省輪廓等進行分析判斷。

④交通地理位置:從交通運輸的主要方式及交通網中線、點的分布等方面進行分析判斷。

2.自然地理特徵分析和比較的思路

(1)地形

①地形特徵:主要從地形類型、海拔高度、地面起伏狀況、地形分布上來描述。

②地勢特徵:主要從地面起伏變化的趨勢上來描述,常用的描述語言有兩種:一是某方向高,相反方向低;二是從一個方向向另一個方向傾斜。

③地質作用:按其能量來源可分為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內力作用主要表現為地殼運動、岩漿活動、變質作用等;外力作用在地面起伏大的高原、山地主要是侵蝕作用,在低平的地區主要是堆積作用,在降水多的濕潤、半濕潤地區主要是流水作用,在降水少的乾旱、半乾旱地區主要是風力作用。

④地質災害:主要是指地震、火山噴發、滑坡和泥石流等。

(2)氣候:從氣候類型、降水和氣溫等氣候要素的分布、影響氣候的因素、氣候對動植物資源和河流的影響、氣候與農業生產的關系等方面分析(這里主要介紹兩個方面)。

①氣候類型:從經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等方面進行分析判斷。

②氣候要素的分布:主要是氣溫和降水的分布。一般包括兩種情況:第一種是大區域氣候要素的分布,就是指其氣候特徵;第二種是局部地區氣候要素的分布,要根據其自然地理特徵來分析,如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陽坡氣溫高,陰坡氣溫低。

(3)河流:主要從河流的水系特徵、水文特徵及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等方面進行分析。①水系特徵:主要是指河流的流程、流向、水系歸屬、河道特徵(河谷寬窄、河床的深淺、河流彎曲系數)、河網密度(支流多少、河湖關系)、流域面積(面積大小、水系排列形式)等。②水文特徵:主要是指河流的流量、水位(汛期、枯水期、斷流、乾涸)、含沙量、結冰情況(有無結冰期、結冰期長短、凌汛)等。③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在河流中上游地形起伏大、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流急的地區,主要開發水能資源;在河流中下游地形平坦、水流平緩、河道寬闊、流量穩定的地區,主要開發內河航運。

3.人文地理特徵分析和比較的思路

(1)居民:主要從人種、人口及分布、民族和宗教、文化等方面分析。

(2)農業:主要從區位條件、耕作制度或熟制(熱量影響)、作物種類(熱量和水分影響)、耕地類型(水分影響)、地域結構類型等方面分析,注意生產結構的調整及其影響。

(3)工業:主要從工業部門、工業分布特點、區位條件(如原料產地、工廠和市場三者之間的關系,技術和交通條件及布局要求)等方面分析。

(4)城市:主要從城市化水平、城市布局特點、城市區位因素、城市環境問題等方面分析。

(5)交通:主要從交通運輸線和交通樞紐、交通運輸網的密度、影響交通運輸布局的主要區位因素等方面分析。

(6)環境問題:主要分為兩大類:①環境污染(大氣污染、水污染等);②生態破壞:包括資源(土地、生物、水、礦產)破壞與浪費和環境惡化(沙漠化、水土流失、生態平衡破壞)兩大方面。目前主要的環境問題應從其現狀、成因、危害及解決辦法等方面來進行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內容只是區域特徵分析和比較的一般思路,並不是每個區域特徵的分析和比較都要考慮上述所有因素,而是要根據區域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預測演練】

1.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1)簡述該區域的地形特徵,並說出①、②兩地地形類型。

(2)為什麼③海區7月經常出現濃霧?

(3)簡析④地的氣候特徵。

(4)分析⑤地發展農業生產的優勢條件。

解析根據圖中經緯度可以判讀出該地位於非洲索馬里地區,海拔較高,地形以山地高原為主,地勢自西北向東南降低,海岸線平直;①地勢平坦,②地勢較高。

答案(1)山地、高原為主;西北高,東南低;相對高差大;海岸線平直。①丘陵;②高原(山地)。

(2)7月有寒流;近海面氣溫低;水汽充足。

(3)終年溫暖,年溫差小;年降水量較多,季節變化明顯。

(4)光熱資源豐富,濕季雨量充沛;有灌溉水源;地形平坦,適合耕種;農業基礎好;位置優越,交通便利;人多地少,對糧食的需求量大。

核心點二適合比較的地理區域

不同地理區域之間存在著地理事物的異同,通過逐項比較的方法,可以准確掌握各地理區域之間的相似和不同之處。因此,比較法是復習區域地理時所採用的主要方法,地理特徵相似或差異性明顯的區域較適合用比較法來學習。

1.地理位置相似或差異性明顯的地區

(1)60°N亞歐大陸東岸和西岸,可從氣候類型、特點及其成因等方面進行比較。

(2)印度河與恆河入海口都位於23°26′N附近,可從氣候特點、主要農產品、附近的工業城市、宗教等方面進行比較。

(3)對位於北緯30°附近的長江三角洲、尼羅河三角洲和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的比較,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河流注入的海洋、地形成因、氣候類型、人口分布、主要城市、發展農業的條件與主要農產品、農業帶等。

(4)馬達加斯加島與台灣島都有回歸線穿過,可以比較兩者地形和氣候類型的異同。

(5)回歸線附近的巴西聖保羅與印度加爾各答,可從氣候類型、礦產、主要農產品、人口與工業、經濟特點等方面進行比較。

(6)直布羅陀海峽與曼德海峽的密度流及其成因的比較。

(7)南極洲和北冰洋都位於極地地區,可從氣候特徵及其成因、科學考察、特有動物等方面進行比較,還可以對中山站、長城站和黃河站的位置進行比較。

2.地形、氣候等自然特徵相似或差異性明顯的地區

(1)秦嶺南、北兩側地區的氣候、水文特徵。

(2)喜馬拉雅山南坡和阿爾卑斯山南坡冬、夏季雪線變化及其成因的比較。

(3)比較中亞與同緯度的西歐地區的氣候特徵和水文特徵的差異。

(4)比較北美、南美、澳大利亞、南亞等的地形特徵及其對氣候的影響。

(5)安第斯山南段東部與西部氣候、自然景觀差異及其成因的比較。

(6)澳大利亞和巴西自然環境的異同(位置、氣候、地形、資源等)。

3.經濟特徵相似或差異性明顯的地區

(1)日本和英國在自然條件、自然資源、工業分布和經濟特點等方面的異同。

(2)魯爾區與遼中南工業區在區位條件、工業部門結構、整改措施等方面的差異。

(3)北非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在氣候、資源、人口、經濟特點等方面的異同。

(4)比較俄羅斯四大工業區的區位條件、工業部門結構及工業城市的分布。

(5)美國商品穀物農業區與我國東北部商品糧基地的比較,可從地形、氣候、水源、土壤、技術水平等方面來進行。

(6)世界棉花主要產區(中國、美國、印度、中亞地區、埃及)共同的優勢條件。

(7)澳大利亞與加拿大在自然條件、自然資源、人口分布、經濟特點等方面的異同。

【預測演練】

2.(2010·浙江杭州)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浙江省地形復雜多樣,西南部山地高峻,中部多丘陵、盆地,東北部則為沖積平原。本區喀斯特地貌較為豐富,如瑤琳仙境、靈棲洞、金華雙龍洞等。「喀斯特」原本是迪納拉山脈西北部高原的地名,19世紀末,西方學者鑒於喀斯特高原上石灰岩侵蝕地貌最為典型,遂以「喀斯特」命名這種地貌,並得到國際上的通用。

材料二浙江省某地多年平均降水量(mm)月分配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

43

75

90

137

179

223

160

276

182

102

44

51

(1)圖1所示的岩溶地貌在圖2區域西北部地區有著廣泛的分布,簡述該類地貌的特徵及其形成條件。

(2)試比較圖2中的甲城與浙江杭州兩地氣候特徵的差異,並分析其成因。

(3)根據材料二,簡要分析浙江某地6、7、8三個月之間降水量差異的主要原因。

解析(1)注意喀斯特地貌要從地表和地下兩個角度分析其特徵,其形成與高溫多雨的氣候條件有關。(2)結合圖示可知,甲城為地中海氣候,主要是受副高和西風交替控制而形成,而浙江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受季風環流的影響而形成。(3)從材料二可知浙江6月份降水多,是梅雨所致,而7月份降水少,應該是受副高控制,8月份降水又增多,主要受台風影響。

答案(1)岩溶地貌地面上往往崎嶇不平,岩石嶙峋,奇峰林立,而地下則發育著地下河、溶洞。成因:地表附近多(節理發育的)石灰岩;降水量較大,氣溫較高,岩溶地貌發育;地下水循環通暢,多溶洞、暗河。

(2)兩者均位於亞熱帶,甲城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杭州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

成因:冬季:甲城受溫和濕潤的盛行西風影響,氣溫較高且降水較為豐富;杭州冬季受寒冷乾燥的冬季風影響,氣溫較低且降水較少。夏季:甲城受副熱帶高壓控制,降水稀少;杭州受濕潤的夏季風影響,降水豐富。

(3)6月梅雨季節(或鋒面雨帶到達),降水量較大;7月為伏旱天氣(或受副熱帶高壓控制),降水量較少;8月多台風雨,降水量較大。

核心點三不同尺度區域綜合分析

區域類型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西雙版納

長江沿江地帶

自然特徵

山脈與盆地相間分布;氣候乾旱、荒漠廣布

熱帶季風氣候,原始熱帶季雨林,熱帶動植物王國

地形多樣,亞熱帶季風氣候,河湖密布,長江東流

發展條件

夏季高溫、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天山、昆侖山等山區降水和冰雪融水;能源豐富;西部大開發的政策

豐富的動植物資源;茂密的雨林;少數民族民俗文化

自然資源豐富;水熱條件優越;「黃金水道」橫貫東西;承東啟西的紐帶

區域發展

綠洲農業,棉花、甜菜、瓜果為特色農產品;潛力巨大的能源開發,有望成為石油及天然氣工業基地

蓬勃發展的旅遊業

重要的農業區,沿江工業和城市帶,我國的沿江經濟地帶

生態環境問題

荒漠化問題;生態環境脆弱

旅遊開發與自然保護區建設

上游毀林開荒,水土流失;中下游洪澇災害;環境污染日益嚴重

【預測演練】

3.北京時間2009年10月3日凌晨,國際奧委會第121次全會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舉行,在2016年夏季奧運會主辦地票選中,巴西里約熱內盧通過三輪投票擊敗西班牙馬德里,獲得2016年第31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舉辦權,這也是奧運會首次登陸南美大陸。下圖為9月初國際奧委會公布的四個候選城市。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1)據圖分析里約熱內盧在四個城市中的地理位置的獨特性。

(2)常以「三月如冰九月如烘」來形容馬德里的氣候特點,試分析其形成原因。

(3)里約熱內盧所在國家,有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簡述其成因,並評價其航運價值的大小。

(4)結合圖示和所學知識分析東京、芝加哥所在國家農業生產規模的特點及其機械化發展方向。

解析(1)從圖中里約熱內盧的絕對和相對位置可得出答案。(2)「三月如冰九月如烘」說明年溫差大,結合圖示可知該地位於山地內部,受海洋影響小。(3)河流流量取決於流域面積、降水的多少;航運價值與河流的航運能力和流域內的經濟狀況都有關系。(4)讀圖並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日本多山地且面積小,而美國平原面積大,進而分析回答即可。

答案(1)位於南半球;位於赤道與南回歸線之間(熱帶);臨大西洋。

(2)馬德里地形閉塞,大陸性氣候顯著,氣溫年較差大。

(3)亞馬孫成因:流域內西部為山地,北部和南部均為高原,流域面積大;東北信風和東南信風易深入內地,終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降水豐沛;沿岸有暖流流經,增溫增濕。該河流經熱帶雨林地區,人口稀少,經濟落後,航運價值小。

(4)日本受山地影響農業規模小,而美國中部平原面積廣闊,農業規模大,機械化程度高;日本的農業機械向小型化發展,而美國的農業機械向大型化、聯合方向發展,甚至飛機作業。核【視點1】南非自然環境特點

命題角度(1)南非的地理位置

南非位於非洲大陸最南端,東、西、南三面瀕臨印度洋和大西洋。地處兩大洋間的航運要沖,其西南端的好望角航線歷來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有「西方海上生命線」之稱。

命題角度(2)南非的自然資源

南非自然資源豐富,是世界五大礦產國之一。黃金、鉑族金屬、錳、釩、鉻、鈦和鋁硅酸鹽的儲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是世界上最大的黃金生產國和出口國,黃金出口額佔全部對外出口額的三分之一,因此又被譽為「黃金之國」。

【視點2】巴西的地理特徵

命題角度(1)巴西成為世界熱帶雨林氣候最大分布區的原因

巴西北部的亞馬孫平原面積廣大,地勢低平;赤道橫穿中部,常年受赤道低壓帶和信風帶的控制,空氣對流旺盛;北、西、南三面為高原山地,東面向大西洋敞開,沿岸有暖流經過,從東北、東南海洋上來的濕熱氣流匯聚內陸,並受到西部山地的抬升作用,終年降水豐沛。

命題角度(2)熱帶雨林的作用及熱帶雨林被毀可能帶來的環境問題

作用:為全球提供新鮮空氣;調節全球氣候;涵養水源,保護淡水資源;保護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提供良好的環境,維護生物的多樣性。

被毀帶來的環境問題:可從對大氣、水循環、土壤、生物多樣性方面的影響來考慮。

命題角度(3)巴西人口和城市化問題

巴西東南沿海地區人口稠密,其他地區人口稀少,人口自然增長率較高。城市人口比重為75%左右,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部

沿海地區。城市化過程中出現了用地緊張、交通擁擠、綠化面積少、住房困難、環境污染嚴重等一系列問題。把首都從沿海的里約熱內盧遷到中部高原的巴西利亞,既有加強內地的開發和管理的考慮,也有縮小城市規模,避免出現城市環境問題的考慮。

命題角度(4)巴西申奧城市裡約熱內盧和北京的氣候特點對比

里約熱內盧受赤道低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為熱帶草原氣候,終年高溫,有明顯的干濕季;北京受季風控制,為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視點3】俄羅斯的地理特徵

命題角度(1)俄羅斯氣候冬季漫長而嚴寒,夏季溫暖而短促的形成原因及其影響

原因:①緯度高,正午太陽高度小,接受太陽光照和熱量少。

②地處亞洲大陸最北部,加上西北低、東南高的地勢,使得西伯利亞北部受北冰洋的影響很大,形成冬季嚴寒的氣候。

③東部、南部地勢較高,高大的山地阻擋了太平洋暖濕氣流的深入,加重了西伯利亞北部冬季的寒冷程度。

影響:①形成世界面積最大的亞寒帶針葉林。②農業區分布在緯度較低的東歐平原中南部頓河、伏爾加河流域,農作物產量不穩定,需大量進口。③臨北冰洋,海岸線長,但大部分海岸線冰封期長,航運價值低。④大多數河流冰期長,西伯利亞的三大河流有凌汛。⑤低溫對日常生產生活影響大。

命題角度(2)俄羅斯西伯利亞的三大河流沿岸及下游多沼澤的原因

地勢低平,排水不暢;緯度高,氣溫低,蒸發弱;多凍土,地表水不易下滲;河流由較低緯流向較高緯,易發生凌汛現象。

㈤ 請問調研報告中「交易發生場景的共性分析」這一板塊是什麼意思要怎麼寫

沒有問題,我可以。

㈥ 如何根據需求分析文檔編寫測試用例

分析需求文檔中的功能模塊,提取測試點來設計用例。

㈦ 求問什麼是場景場景的重要性有哪些如何設置場景

用例場景應該說是寫測試用例,甚至是分析測試要素、設計測試策略另外一個重要的依據了。首先,軟體研發最終是要再用戶那裡使用的,用例場景都將在用戶的使用過程中被一一實現。 其次,需求的文檔會變,設計會變,但用戶的用例場景是基本上不會變的(除非是政策或者戰略上的變更)。這樣使測試工作的任務更加明確了,也更加容易定義修改的優先順序以及在修改建議上和開發人員達成一致。畢竟滿足用戶的用例場景是首要的。 與微軟等技術主導的軟體企業相比,我向國內的軟體更多的是市場主導,用戶需求主導的軟體企業和設計思想甚至開發模式。 用例場景會比需求文檔和分析報告更容易理解,同時也是對於理解用戶的需求,產品設計更有幫助。在測試中能夠幫助我們發現不僅僅是功能上的問題。 測試有兩個目的:確認功能是否實現正確;確認軟體是否實現了正確的功能。 「正確的功能」,我想就是符合用戶需求的功能吧?不根據用戶的用例場景你就不可能把這一個目的做到極致。

㈧ android系統源代碼情景分析 需要具備什麼基礎知識

Android系統的源代碼非常龐大和復雜,我們不能貿然進入,否則很容易在裡面迷入方向,進而失去研究它的信心。我們應該在分析它的源代碼之前學習好一些理論知識,下面就介紹一些與Android系統相關的資料。
我們知道,Android系統是基於Linux內核來開發的,在分析它在運行時庫層的源代碼時,我們會經常碰到諸如管道(pipe)、套接字(socket)和虛擬文件系統(VFS)等知識。此外,Android系統還在Linux內核中增加了一些專用的驅動程序,例如用於日誌系統的Logger驅動程序、用於進程間通信的Binder驅動程序和用於輔助內存管理的匿名共享內存Ashmem驅動程序。在分析這些Android專用驅動程序的時候,也會碰到Linux內核中與進程、內存管理相關的數據結構。因此,我們有必要掌握一些Linux內核的基礎知識,下面就介紹四本典經的Linux內核書籍。
1.Linux Kernel Development.
這本書的作者是Robert Love,目前最新的版本是第3版。這本書對Linux內核的設計和實現提供了一個總覽視圖,從概念上對Linux內核的各個子系統的設計目標和實現思路進行了清晰的描述,非常適合初學者閱讀。如果從軟體工程的角度來看,這本書就相當於是Linux內核的概要設計文檔。
2.Understanding the Linux Kernel.
這本書的作者是Daniel P. Bovet和Marco Cesati,目前最新的版本是第3版。這本書對Linux內核的實現提供了更多的細節,詳細地描述了內核開發中用到的重要數據結構、演算法以及編程技巧,非常適合中高級讀者閱讀。如果從軟體工程的角度來看,這本書就相當於是Linux內核的詳細設計文檔。
3.Linux Device Drivers.
這本書的作者是Jonathan Corbet, Alessandro Rubini和Greg Kroah-Hartman,目前最新的版本是第3版。這本書更加註重實際操作,它詳細地講解了Linux內核驅動程序的實現原理和實現方法,讀者可以跟著它來實際地編寫出自己的Linux驅動程序。閱讀了這本書之後,對我們後續去分析Android的專用驅動程序是有非常大的幫助的。
4.Linux內核源代碼情景分析
這本書的作者是毛德操和胡希明,是中國人自己編寫的一本經典的Linux內核書籍。這本書最大的特點是從使用情景出發,對Linux內核的源代碼作了詳細的分析,幫助讀者把枯燥無味的源代碼給理順了。
掌握了Linux內核的基礎知識之後,還不宜馬上就去分析Android系統的源代碼,因為這樣做是漫無目的的,我們應該帶著問題或者目標去分析Android系統的源代碼。要把問題或者目標挖掘出來,最好的方法就莫過於是在Android平台上編寫自己的應用程序了。通過編寫應用程序,我們可以知道Android平台都提供了哪些功能,進而我們就會想去了解這些功能是怎麼實現的,這樣就可以達到帶著問題或者目標去分析Android系統的源代碼了。這里介紹兩個Android應用程序開發教程的書籍:
1.Professional Android 2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2.Google Android SDK開發範例大全.
這兩本書都使用了大量的例子來說明如何使用Android SDK來開發Android應用程序。讀者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練習一下,主要掌握Android應用程序四大組件(Activity、Service、Broadcast Receiver和Content Provider)的用法,因為Android系統的整個架構和實現就是為了向開發者提供這四大組件來實現各種各樣的應用程序的。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遇到其它問題,還可以參考官方文檔

㈨ 簡單分析nat技術的種類及應用場景以及域間包過濾規則配置應該注意哪些

簡單分析這個技術的種類及應用場景,其遇上培養。我看不懂。

閱讀全文

與情景分析文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蘇交科股票千股千評 瀏覽:327
期貨從業人員可以炒外匯 瀏覽:893
每日股票直播 瀏覽:701
海聯訊是只什麼股票 瀏覽:639
外匯委託騙局 瀏覽:399
應收賬款融資包括什麼 瀏覽:838
山東藍色經濟區產業投資基金 瀏覽:579
信託pj證券 瀏覽:938
中國銀行香港人民幣匯率今日 瀏覽:944
嘉富誠資金 瀏覽:897
外匯儲蓄現鈔賬戶 瀏覽:748
工行貴金屬詐騙案件審理 瀏覽:538
上海達晨創業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933
平房抵押貸款合同範本 瀏覽:42
廈門銀行外匯 瀏覽:562
維港投資集團 瀏覽:836
代碼000457基金凈值 瀏覽:674
信託貸款委託貸款 瀏覽:107
2000美金等於多少人民幣2018 瀏覽:99
股票大資金流入是什麼顏色 瀏覽: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