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國房景氣指數的國房景氣指數的編制流程步驟
按照上述原則,「國房景氣指數」的指數指標體系分為兩部分:一是參與計算用的指數指標;二是用於分析研究的指數指標。具體包括:用於計算國房景氣指數的指標有(1)土地出讓收入指數;(2)完成開發土地面積指數;(3)房地產開發投資指數;(4)資金來源指數;(5)商品房銷售價格指數;(6)新開工面積指數;(7)房屋竣工面積指數;(8)空置面積指數。
用於分析報告用的指數指標,也是四個方面共14個指標。具體為:(1)新開工面積指數;(2)房屋施工面積指數;(3)國有單位投資指數;(4)國內貸款指數;(5)利用外資指數;(6)自籌資金指數;(7)住宅銷售價格指數;(8)辦公樓銷售價格指數;(9)商業營業用房銷售價格指數;(10)個人商品房銷售額指數;(11)竣工房屋價值指數;(12)住宅空置面積指數;(13)辦公樓空置面積指數;(14)商業營業用房空置面積指數。 基準對比時期是依據基準循環時期原理,結合房地產開發業投資指標特點確定的,與基準循環時期原理相比有很大不同。
基準對比時期的確定應遵循三個原則:一是要選擇房地產業發展比較平衡的時期,以便於對比分析,過高、過低都會影響景氣指數對比的可信度;二是要考慮統計資料的銜接,選擇的基準循環時期再好,無法取得前後可比資料也會影響對比的合理性;三是按照景氣指數原理,根據經濟指標的轉折點來判斷基準對比時期。按上述三個原則,結合我國房地產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國房景氣指數」計算的基準循環時期應確定在1995年3月為宜。 1、季節因素調整。房地產業季節因素明顯,指標數值需要進行調整。「國房景氣指數」用X-11程序進行季節因素調整。
2、價格因素調整。參與「國房景氣指數」計算的8個指標中,有房地產開發投資,到位資金,土地轉讓收入,銷售價格4個指標涉及到價格調整問題。
七、國房景氣指數的計算數學模型(略) 根據上述流程和確定的權數,「國房景氣指數」測算了1991年至今的景氣指數值,結果說明:「國房景氣指數」測算出的結果符合這幾年房地產業的發展實際狀況,因此「國房景氣指數」的實施方案是基本可行的。
❷ 房地產景氣指數的景氣指標的選擇方法
在運用經濟指標進行景氣變動的分析與預測時,首先應選定景氣指標。 1)經濟的重要性。為了把握景氣變動的全貌,需要選擇能代表各經濟活動的保險系數大的指標。在生產領域中,日本是選擇包含整個行業的工礦業生產指數作為景氣指標的。
2)景氣對應性。景氣指標也應該具有明顯的循環性變動的特徵。相對於景氣變動不敏感的指標,不論有多麼重要的經濟性,也不能納入景氣指標系列。
3)時間的規則性。即所選指標與景氣轉換點的時間關系具有相對的穩定性。
4)統計的充足性。指所選指標對於景氣現測具備必要的統計條件。用景氣指標進行預測,主要是通過分析過去的歷史推斷未來狀況。為了檢驗景氣對應性和時間的規則性,需要長期的誤差較小的經濟統計。景氣變動通常具有數年的周期,因此,至少應該有覆蓋二至三個循環的數據。
5)數據的速報性。對景氣判斷與預測來說,數據的速報性是極其重要的。數據的時間性測量單位分為月份、季度、半年度和年度四種。在景氣觀測上,時間單位以小為宜。為此,要高度重視速報性高的月份數據。 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是反映房地產業發展景氣狀況的綜合指數。
根據經濟周期波動理論和景氣指數原理,採用合成指數的計算方法,從房地產業發展必須同時具備的三個基本條件(土地、資金和市場需求)出發,選擇8個具有代表性的房地產開發統計指標(投資、資金來源、土地出讓收入、完成土地開發面積、空置面積、新開工面積、竣工面積、商品房銷售價格)進行分類指數測算,然後進行加權平均得到的總體指數,並以1994年12月為基期對比計算出用百分製表示的指數體系。
❸ 房地產景氣指數如何算
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是反映房地產業發展景氣狀況的綜合指數。它是根據經濟周期波動理論和景氣指數原理,採用合成指數的計算方法,從房地產業發展必須同時具備的土地、資金和市場需求三個基本條件出發,選擇房地產開發投資、資金來源、土地出讓收入、完成土地開發面積、空置面積、新開工面積、竣工面積、商品房銷售價格這8個具有代表性的統計指標進行分類指數測算,然後進行加權平均得到的總體指數,並以1994年12月為基期對比計算出用百分製表示的指數體系。
http://..com/question/2014636.html
❹ 什麼是「國房景氣指數」
"國房景氣指數"是全國房地產開發業綜合景氣指數的簡稱。它是對房地產業發展變化趨勢和變化程度的量化反映,由8個分類指數合成運算出綜合指數,並用百分製表示。其中,綜合指數值100為景氣線,100以上為景氣空間,100以下為不景氣空間。通過對景氣所處空間、景氣值波動幅度、趨勢的評估發布,可為國家宏觀調控提供決策依據,也為社會提供統計信息,引導中國房地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國房景氣指數"是反映房地產市場景氣變化趨勢和程度的綜合指數,其數據資料來源於國家統計局房地產統計機構進行的全面調查,而且數據資料可以月月更新,保證"國房景氣指數"按月發布。同時,"國房景氣指數"是由政府統計部門編制,是代表國家行使統計監督職能的政府行為,因此,具有及時性、綜合性和權威性等特點。
國房景氣指數"的編制方法是根據經濟周期波動理論和景氣指數原理,採用合成指數的計算方法,從房地產業發展必須同時具備的土地、資金和市場需要三個基本條件出發,選擇房地產開發投資、資金來源、土地轉讓收入、土地開發面積、新開工面積、竣工面積、空置面積、商品房銷售價格等8個具有代表性的統計指標進行分類指數測算,再以1995年3月為基期對比計算出的綜合指數體系。"國房景氣指數"的計算分為八個部分:一是確定指標體系,二是建立原始指標資料庫,三是消除量綱的影響,四是確定權數,五是確定基準對比時期,六是消除季節、價格因素的影響,七是建立分類指數和"國房景氣指數"計算數學模型,八是"國房景氣指數"計算結果的分析報告。通過分析報告可綜合反映全國房地產業運行的景氣狀況,政府可以據此制定房地產改革和發展的各項政策,出台調節房地產健康發展的有效措施,投資者可以接受信息的正確導向,權衡投資的得失利弊,支配自己的投資行為.這樣就對房地產業的健康發展起到了信息導向作用。
❺ 什麼是房地產景氣指數
國房景氣指數是全國房地產開發業綜合景氣指數的簡稱。它是對房地產業發展變化趨勢和變化程度的量化反映,由8個分類指數合成運算出綜合指數,並用百分製表示。
❻ 國房景氣指數怎麼查
(1)、選擇開始菜單中→程序→【Management SQL Server 2008】→【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命令,打開【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窗口,並使用Windows或 SQL Server身份驗證建立連接。
(2)在【對象資源管理器】窗口中展開伺服器,然後選擇【資料庫】節點。右鍵單擊【資料庫】節點,從彈出來的快捷菜單中選擇【新建資料庫】命令。
(3)、執行上述操作後,會彈出【新建資料庫】對話框。在對話框、左側有3個選項,分別是【常規】、【選項】和【文件組】。完成這三個選項中的設置會後,就完成了資料庫的創建工作。
(4)、在【資料庫名稱】文本框中輸入要新建資料庫的名稱。例如,這里以「新建的資料庫」。在【所有者】文本框中輸入新建資料庫的所有者,如sa。根據資料庫的使用情況,選擇啟用或者禁用【使用全文索引】復選框。
(5)、在【資料庫文件】列表中包括兩行,一行是資料庫文件,而另一行是日記文件。通過單擊下面的【添加】、【刪除】按鈕添加或刪除資料庫文件。切換到【選項頁】、在這里可以設置資料庫的排序規則、恢復模式、兼容級別和其他屬性。切換到【文件組】頁,在這里可以添加或刪除文件組。
(6)、完成以上操作後,單擊【確定】按鈕關閉【新建資料庫】對話框。至此「新建的數據」資料庫創建成功。新建的資料庫可以再【對象資源管理器】窗口看到。
❼ 什麼是房地產景氣指數
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是反映房地產業發展景氣狀況的綜合指數。它是根據經濟周期波動理論和景氣指數原理,採用合成指數的計算方法,從房地產業發展必須同時具備的土地、資金和市場需求三個基本條件出發,選擇房地產開發投資、資金來源、土地出讓收入、完成土地開發面積、空置面積、新開工面積、竣工面積、商品房銷售價格這8個具有代表性的統計指標進行分類指數測算,然後進行加權平均得到的總體指數,並以1994年12月為基期對比計算出用百分製表示的指數體系。
❽ 房地產景氣指數的國房景氣指數
全國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遵循經濟周期波動的理論,以景氣循環理論 與景氣循環分析方法為依據,運用時間序列、多元統計、計量經濟分析方 法,以房地產開發投資為基準指標,選取了房地產投資、資金、面積、銷 售有關指標,剔除季節因素和隨機因素的影響,採用增長率循環方法編制 而成。
國房景氣指數選擇 2000 年為基年,將其增長水平定為 100。通常情 況下, 國房景氣指數 100 點是最合適的水平, 至 105 點之間為適度水平, 95 95 以下為較低水平,105 以上為偏高水平。
由政府統計部門編制,是代表國家行使統計監督職能的政府行為,因此,具有及時性、綜合性和權威性等特點。 其計算分為八個部分:
一 確定指標體系,
二 建立原始指標資料庫,
三 消除量綱的影響,
四 確定權數,
五 確定基準對比時期,
六 消除季節、價格因素的影響,
七 建立分類指數和國房景氣指數計算數學模型,
八 國房景氣指數計算結果的分析報告。 通過分析報告可綜合反映全國房地產業運行的景氣狀況,政府可以據此制定房地產改革和發展的各項政策,出台調節房地產健康發展的有效措施,投資者可以接受信息的正確導向,權衡投資的得失利弊,支配自己的投資行為.這樣就對房地產業的健康發展起到了信息導向作用。
❾ 求一份房地產企業的行業分析報告
自己寫很困難,因為一篇好的行業報告至少可以賣10萬塊錢。所以沒人會給你的。還是自己找吧。
給你個參考:
2007 年,全國房地產市場運行呈現以下特點:一是以住宅為主的房地產開發投資持續快速增長。2007 年,全國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25280 億元,同比增長302%,比上年提高84 個百分點;二是市場需求總體旺盛。2007 年,全國商品住宅竣工面積478 億平方米,同比增長5%,比上年上升58 個百分點;銷售面積691億平方米,同比增長247%,比上年上升116 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商品住房空置面積繼續下降,12 月全國空置商品住房6756 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66%,降幅較上年加快86 個百分點;三是部分城市12 月份房價環比開始下降。
2007 年,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平均漲幅為76%,漲幅比上年快18 個百分點;新建商品住房銷售價格同比上漲82%,漲幅比上年快18 個百分點。
2007 年對我國房地產業來說是極不尋常的一年,物業稅、加息、房貸成為今年地產圈內曝光率最高的詞彙,上市、融資、圈地成為開發商最熱衷的事情。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相繼出台,各類與民生息息相關的熱點問題不斷出現。使得一線大城市不斷上漲的房價得到一定的抑制,也使我國房地產業的發展步伐更加穩健。
2008 年,隨著民生新政的實施,以解決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為主要任務的民生產,正蓄勢待發;土地新政將進一步深入,查處土地違法案件力度將會進一步加大;中央政府針對房地產市場的混亂局面,將會出台更嚴勵的政策措施。預計2008 年全國房價總體上將穩中趨降,逐步或落至一個相對理性的區域。
好吧,給你一個目錄,你可以參考一下:
《2007年房地產行業深度研究與投資前景分析報告》目錄:
第一章 2006年房地產行業發展環境及影響分析 2
第一節 宏觀經濟環境及影響分析 2
一、國際經濟環境對房地產業的影響 2
二、國內宏觀經濟狀況及對房地產業的影響 2
三、國內投資、物價走勢分析及對房地產業的影響 2
(一)固定資產投資狀況分析 2
(二)物價走勢狀況分析 3
四、人民幣升值對房地產業的影響 4
(一)對房地產需求者影響 4
(二)對房地產供給者的影響 4
(三)對不同種類商品房價格的影響 5
第二節 房地產行業政策變化及影響分析 6
一、近年來主要房地產行業政策回顧與分析 6
二、2006年最新房地產行業政策分析 6
(一)2006年以來政策回顧 7
(二)重大政策影響分析 8
第三節 房地產關聯行業發展及影響分析 10
一、上遊行業發展及影響 10
(一)建材價格進入上升通道 10
(二)鋼鐵行業對房地產影響分析 10
二、下游需求變化對房地產行業影響分析 11
(一)居民收入增多,拉動住宅潛在需求 11
(二)企業信心大幅增強拉動辦公樓需求 12
(三)城市化進程促進商業地產 12
第二章 2006年房地產行業供需狀況分析 14
第一節 2006年房地產企業整體景氣狀況判斷 14
一、房地產開發景氣總體走勢 14
二、房地產企業景氣指數水平變化 15
第二節 2006年全國房地產市場供給情況分析 16
一、土地開發與土地購置 16
(一)土地購置面積增幅繼續減緩,購置成本大幅上升 16
(二)完成土地開發面積恢復上升 17
(三)土地開發面積占購置面積比先降後升 18
二、商品房開發規模與結構 19
(一)商品房新開工面積 19
(二)商品房竣工面積 20
(三)商品房開發結構分析 21
第三節 全國房地產市場需求情況分析 25
一、商品房銷售狀況分析 25
二、商品房空置面積分類指數變化 28
第四節 全國房地產市場供需結構特徵與價格走勢 29
一、房地產供需結構特徵 29
二、房地產市場價格走勢 30
(一)一級市場:土地價格增長穩定 30
(二)二級市場:銷售價格仍大幅上漲,漲幅整體回落 30
(三)三級市場:租賃價格漲幅平穩 31
第三章 2006年房地產行業資金來源分析 32
第一節 房地產企業投融資狀況 32
一、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及完成情況 32
二、分業態房地產開發投資及完成情況 32
第二節 房地產業融資現狀與渠道分析 34
一、房地產開發資金來源 34
二、各月資金來源情況分析 36
(一)國內貸款 36
(二)自籌資金 36
(三)其他資金 37
(四)利用外資 37
(五)全部資金本金 38
第三節 房地產金融資金來源特點分析 39
一、仍依賴於銀行資金,但融資渠道向多元化方向發展 39
二、債務融資為主,股權融資有待突破 40
三、大型房地產企業融資渠道廣,中小開發商融資渠道狹窄 40
四、融資方式創新,融資渠道整合 41
第四節 2006年房地產行業股權融資狀況 42
一、上市公司再融資 42
二、房地產企業IPO 42
三、其他直接融資方式 42
第四章 2006年房地產行業區域分布及重點區域分析 44
第一節 各地區房地產開發資金來源比較分析 44
一、各省市房地產行業資金來源情況 44
二、資金來源增速比較分析 45
第二節 房地產區域開發比較分析 46
一、土地購置和開發區域發展情況 46
二、商品房投資、施開工和竣工區域發展情況 48
(一)2006年各地區商品房投資、新開工和竣工情況 48
(二)2006年各省市商品房投資額、施工面積、竣工面積增速分析 50
第三節 商品房銷售區域情況 52
一、2006年各省市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狀況 52
二、2006年各省市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速及銷售額增速排序 53
第五章 房地產重點城市2006年發展分析 55
第一節 北京房地產市場分析 55
一、總體情況 55
二、開發及投資情況 55
(一)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情況 55
(二)房地產開發投資及資金來源 56
(三)土地購置與開發 56
三、供需情況 57
(一)供給情況 57
(二)需求情況 58
四、價格情況 58
第二節 上海房地產市場分析 60
一、總體情況 60
二、投資及開發情況 60
(一)開發投資完成情況 60
(二)開發企業資金來源 60
(三)土地購置與開發 61
三、供需情況 61
(一)供給情況 61
(二)需求情況 62
四、價格情況 62
第三節 深圳房地產分析 64
一、總體情況 64
二、投資及開發情況 64
(一)房地產開發投資持續擴大 64
(二)新開工建設規模出現縮減 64
三、供應分析 64
(一)新增供應主要分布在寶安龍崗 64
(二)90平米以上三房比例最大 65
四、銷售情況 65
(一)銷售面積大幅下降 65
(二)住宅價格劇烈上漲 65
(三)其他分類物業銷售情況 65
第四節 成都房地產市場分析 67
一、總體情況 67
二、房產開發資金情況 67
(一)房地產開發投資增幅呈逐月增長態勢 67
(二)開發企業自籌資金能力增強 67
(三)商品房施工、竣工面積大幅增長 67
三、商品房供求總量 68
(一)全市商品房供求總量大幅增長,均首年突破2000 萬平方米。 68
(二)全市住宅市場持續活躍,支撐了市場規模繼續擴大。 68
(三)商品房市場供求關系得到根本緩解。 68
(四)成交情況 68
(五)供求增長情況 69
(六)個人購房情況 69
四、商品房價格走勢 70
(一)房價漲幅回落,但漲幅仍處高位 70
(二)宏觀調控下房價上揚曲線明顯走緩 70
五、二手房成交情況 70
第五節 武漢房地產市場分析 71
一、房地產開發投資 71
(一)經濟發展狀況 71
(二)投資開發情況 71
二、商品房供給情況 72
三、存量房市場情況 72
四、房地產銷售情況及銷售價格走勢 73
第六章 2006年房地產行業企業運行綜合比較分析 75
第一節 房地產優勢企業評價 75
一、綜合100強規模分析 75
(一)綜合排名前100位企業規模狀況 75
(二)積極擴張型企業分析 77
(三)房地產企業規模前十強 79
二、房地產優勢企業盈利狀況 80
(一)房地產百強企業盈利情況 80
(二)房地產企業盈利能力前十強 81
三、房地產優勢企業成長及實力變化狀況 81
(一)房地產企業成長性前十強 81
(二)房地產企業綜合實力前十強 82
第二節 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發展趨勢 83
一、行業准入提高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83
二、融資能力考驗企業生存能力,百強房企資金來源逐漸多樣化 83
三、土地政策提高行業集中度,百強企業通過戰略合作實現資源互補 83
四、百強企業應高度重視急劇擴張帶來的經營風險 83
(一)政策法規風險 83
(二)融資結構風險 83
(三)管理風險 83
第三節 上市企業年報分析與評價 84
一、獲利能力比較 84
二、經營能力比較 84
三、償債能力比較 85
四、發展能力比較 85
五、現金流分析 86
(一)全國性開發型房企大幅拿地擴張資金吃緊 86
(二)工業商業型房企現金流狀況穩定 86
(三)區域型開發房企資金缺口不大 86
第七章 房地產行業典型企業分析 87
第一節 住宅業務突出類個案企業分析 87
一、深圳萬科 87
(一)整體經營情況 87
(二)公司財務指標分析 87
(三)2007年發展展望 90
二、金地集團 91
(一)經營狀況 91
(二)財務分析 92
(三)發展展望 94
第二節 商業用房寫字樓類個案企業分析 96
一、金融街 96
(一)經營狀況 96
(二)財務分析 97
(三)發展前景 99
二、陸家嘴 100
(一)經營情況 100
(二)財務分析 101
(三)企業發展前景及影響因素分析 104
第八章 07年房地產行業與企業發展趨勢預測 106
第一節 07年房地產行業發展環境變化趨勢預測 106
一、經濟環境變化趨勢預測 106
二、房地產市場主體的行為展望 106
(一)中央政府:穩定房地產市場 106
(二)地方政府:問責制下違規行為可能收斂 107
(三)開發商:強者大膽擴張,弱者無奈退出 107
(四)消費者:觀望越來越濃 107
(五)投機者:資本實力決定投機能力 107
三、政策環境變化趨勢預測 107
(一)宏觀管理政策分析及預測 108
(二)土地政策分析及預測 108
(三)信貸政策分析及預測 109
第二節 07年房地產產品要素構成展望 110
一、土地成本展望 110
二、建材價格的展望 110
三、人力成本、項目的期間費用和開發利潤狀況展望 111
第三節 07年房地產行業市場供需形勢及價格趨勢預測 112
一、住宅供需趨勢預測 112
(一)高檔住宅 112
(二)普通住宅 113
二、商業用房供需趨勢預測 113
三、寫字樓供需趨勢預測 114
(一)北京:集中放量、銷售價格降租賃價格穩 114
(二)上海:供不應求、銷售租賃價格齊漲 114
第四節 07年房地產行業企業競爭趨勢分析 116
一、企業合作、產業戰略聯盟 116
二、品牌化經營是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116
三、提高顧客滿意度是企業競爭的關鍵所在 116
四、人力資本和組織文化將成為現代房地產企業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 116
五、價值鏈管理是房地產企業競爭致勝的根本途徑 117
第九章 房地產行業風險分析 118
第一節 07年宏觀經濟波動風險評價 118
一、宏觀經濟波動性評價 118
二、07年宏觀經濟波動對房地產業帶來的風險評價 118
第二節 近年頒布重要政策風險評價 119
一、金融政策風險分析 119
二、土地政策風險 119
三、其他政策風險 120
(一)稅收政策 120
(二)限外政策 120
第三節 07年上下遊行業變化風險評價 122
一、06-07年土地供應風險評價 122
二、07年房地產金融信貸供給風險評價 122
三、07年建材供給能力及價格風險評價 123
四、07年購買能力風險評價 123
第四節 07年行業競爭風險評價 124
第五節 07年市場供需矛盾風險評價 125
第六節 07年貸款主體風險對房地產金融影響評價 126
一、開發商的信用風險和融資風險 126
二、住房貸款人還款能力、信用風險及房貸入市風險 127
第七節 07年行業風險綜合評價 128
表目錄
表1 2006年1-12月土地開發及土地購置情況 16
表2 2000-2006年土地開發購置情況 18
表3 2006年1-12月份商品房新開工竣工情況 19
表4 2006年累計各類物業銷竣情況 29
表5 2006年每月各類物業竣工銷售面積差 29
表6 2005-2006年土地交易價格指數 30
表7 2005-2006年房屋銷售價格指數 30
表8 2005-2006年房屋租賃價格指數 31
表9 2006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及完成情況 32
表10 2006年分業態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情況 33
表11 2006年房地產開發資金來源 34
表12 2006年開發資金來源及增長情況 35
表13 2006年每月開發資金來源具體情況 35
表14 2006年度各省市資金來源排序 44
表15 2006年各省市資金來源增速比較 45
表16 2006年各省市土地購置面積、完成開發面積及百分比排序 46
表17 2006年各省市土地購置及完成開發面積增速排序 47
表18 2006年各省市商品房投資額 48
表19 2006年各省市商品房施工、開工、竣工面積排序 49
表20 2006年各省市商品房投資額增速排序 50
表21 2006年各省市商品房施工、開工、竣工面積增速排序 51
表22 2006年各省市商品房銷售面積及銷售額排序 52
表23 2006年各省市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速及銷售額增速排序 53
表24 2006年北京市房地產開發及開發投資情況 55
表25 2006年北京市房地產投資、資金來源的排名情況 56
表26 2006年北京市土地購置與開發情況 56
表27 2006年北京市房地產需求情況 58
表28 2006年北京市銷售價格指數走勢 59
圖目錄
圖1 1996-2006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與固定資產價格指數 4
圖2 2006年房地產開發綜合景氣指數及相關指標 14
圖3 2002-2006年房地產企業景氣指數和房地產企業家信心指數 15
圖4 2003-2006年土地購置面積及同比增長情況 17
圖5 2006年1-12月土地購置價格 17
圖6 2003-2006年完成土地開發面積及同比增長情況 18
圖7 2006年1-12月土地開發購置比 19
圖8 2006年1-12月每月商品房累計新開工和施工情況 20
圖9 1998-2006年商品房新開工施工及同比增長情況 20
圖10 2006年1-12月商品房竣工及同比增長情況 21
圖11 2006年商品住宅開發情況 22
圖12 2006年1-12月辦公樓開發情況 23
圖13 2006年1-12月商業用房開發情況 23
圖14 1997-2006年三類物業開發佔比情況 24
圖15 2004-2006年每月商品房銷售面積及同比增長情況 25
圖16 2004-2006年每月商品房銷售額及同比增長 26
圖17 2006年1-12月商品住宅銷售及同比增長 26
圖18 2006年1-12月辦公樓銷售及同比增長情況 27
圖19 2006年1-12月商業營業用房銷售及同比增長情況 27
圖20 2006年各類資金來源佔比情況 36
圖21 2006年房地產開發投資資金中國內貸款變化情況 36
圖22 2006年房地產開發投資資金中自籌資金變化情況 37
圖23 2006年房地產開發投資資金中其他資金變化情況 37
圖24 2006年房地產開發投資資金中利用外資變化情況 38
圖25 2006年房地產開發投資本年資金來源金額變化情況 38
圖26 2006年房地產開發資金來源中銀行資金情況 39
圖27 2006年房地產開發資金來源中開發商自有資金情況 40
圖28 房地產百強企業2002-2006年資產狀況變化圖 75
圖29 房地產百強企業2002-2006年完成房地產投資額及其增長率 76
圖30 房地產百強企業2002-2006年規劃建築面積、土地儲備面積變化圖 76
圖31 2002-2006年積極擴張型和穩健經營型企業總資產變化圖 77
圖32 2002-2006年積極擴張型和穩健經營型企業凈資產變化圖 78
圖33 2002-2006年積極擴張型和穩健經營型企業凈利潤變化圖 78
圖34 2002-2006年積極擴張型企業負債狀況變化圖 79
圖35 房地產百強企業2002-2006年銷售額、房地產業務收入變化圖 80
www.zikoo.com
參考資料:www.zik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