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 我國農產品國際物流現狀及對策研究相關 論文 大綱
我國農產品物流現狀及對策研究
Relate to Our Country Agricultural Proct Logistics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摘要:文章通過對農產品物流內涵、意義、特點及現
狀的分析,指出了目前農產品物流存在的物流設施和物流技
術落後、管理水平低下、重復建設現象嚴重、缺乏具有專業
技術知識的人才、農產品物流的信息化水平明顯不適應等問
題。並借鑒發達國家農產品物流的發展經驗,提出改善基礎
條件、優化整合資源、培育和發展農產品物流組織、加大政
府的支持力度、加強教育與培訓等對策,為加快我國農產品
物流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指導和決策參考。1農產品物流的概念和意義
1.1農產品物流概念。1.2農產品物流的意義2我國農產品物流的特點和現狀
2.1我國農產品物流的特點2.2我國農產品發展的現狀3農產品物流面臨的問題
3.1物流設施和物流技術落後導致物流過程損耗嚴重。3.2管理水平低下以及重復建設現象嚴重。3.3缺乏具有專業技術知識的人才3.4農產品物流的信息化水平明顯不適應4發達國家農產品物流經驗的借鑒
5發展我國農產品物流的對策6結論
由於農產品物流的特點和農產品物流研究的復雜性,農
產品物流的理論和實踐研究都比較貧乏。本文鑒於我國農產
品物流的發展存在的問題,提出加強農產品物流載體建設、
優化整合資源、培育和發展農產品物流組織、加大政府的支
持力度、加強教育與培訓等對策,為加快我國農產品物流發
展提供一定的理論指導和決策參考。
參考文獻:
[1]李大勝,羅必良.關於農產品流通的若干理論問題[J].南
方農村,2002(1):30-32.
[2]陳阿興,岳中剛.試論農產品流通與農民組織化問題[J].
農業經濟問題,2003(2):11-13.
[3]謝培秀.試論發展中國的農產品物流業[J].中國流通經
濟,2003(11):26-29.
[4]丁華.供應鏈管理理論及其在農產品物流企業中的應用
[J].中國流通經濟,2004(1):17-21.
[5]陳珊珊.農業物流現狀SWOT分析及發展戰略[J].農村經
濟與科技,2006(7):29-30.參考文獻:
[1]張倩.淺議農產品物流[J].農村經濟.2003,2(19):
48-50.
[2]宋留栓,朱福良.SCM在農產品物流開展中的應用[J].
工業工程,2005,(9):29-33.
[3]吳清一.物流管理[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03.
[4]韓美貴,張兆同.改善和發展我國農產品物流的思考[J].
農村經濟,2005,(2):21-23.
[5]賈會棉,路劍.我國農產品物流發展中的問題及建議
[J].中國經貿導刊,2006(,2):40.
[6]梁小民.西方經濟學教程(修訂版)[M].北京:中國統計
出版社,1996.
國際農產品物流發展特徵及經驗借鑒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現代物流在
推動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愈加明顯,很多
國家開始關注物流業帶來的巨大經濟
效益以及在成本上的節約。我國正在加
快農業現代化建設步伐,為保障農產品
貨暢其流和物盡其值,應充分借鑒國外
先進的農產品物流發展經驗,推進國內
農產品物流業的發展和創新。
一、國際農產品物流發展類
型及其特徵
(一)北美類型
以美國、加拿大為代表,其農產品
物流集中體現其農產品生產和貿易的
數量之巨大。美國農業生產的長期穩定
性、品種多樣性以及農產品貿易活躍
度,使其擁有龐大、協調、通暢、復合、高
效的農產品物流體系。
1、農產品物流基礎設施發達、信
息化程度高。美國交通運輸設施十分完
備,農產品裝卸輸送設備主要有各式輸
送機、可移式膠帶輸送機及低運載量斗
式提升機。美國有發達的信息流基礎,
成立於1848年的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就
是農產品各市場主體了解市場行情、獲
取價格變化信息的直接窗口。眾多農業
網站、信息咨詢公司也為農民了解信息
提供了方便途徑。
2、農產品物流專業化、社會化。美
國農產品物流業擁有一批專業的從業
人員。就物流通道而言,有完善的社會
化服務體系,農產品大多由農場主經產
地市場或中央市場的批發商銷售給工
廠,零售商銷售量次之,直接銷售的很
少。連接農產品供需的物流主體有農場
主參加的銷售合作社、政府的農產品信
貸公司、農商聯合體、批發商、零售商、
代理商、加工商、儲運商和期貨投機商
等。全美合作社有6000個左右,實行民
3、農產品物流組織化程度、供應
鏈管理水平、物流標准化層次均比較
高。美國農產品物流組織建設主要包括
產銷一體化組織和農業協會。產銷一體
化組織是把農產品生產同其生產資料
的製造與供應(產前部門),以及農產
品的儲運、加工和銷售(產後部門)等
有關環節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的經濟聯
合體。美國有許多專業性的農業協會,
這些協會是自發性組織,相互獨立,資
金自籌。這兩類組織構成了美國農產品
物流的主體,對農產品物流高效運行起
到關鍵作用。美國絕大部分包裝食品和
大宗物品(袋裝橘子、蘋果)使用條形
碼(barcode),這些條形碼的設計使
企業及時了解食品供應鏈的物流狀況,
藉此來對供應鏈上游物流的流入進行
有效管理。
4、政府宏觀調控,依託市場運行。
美國政府幹預農產品物流,主要以法律
和財政經濟政策方式從宏觀上創造供
求均衡和價格穩定條件。美國政府重視
對農業、公共農業研究開發和農村教育
項目的投資,1998年推行了旨在提高
農民素質的「新農民計劃」。美國建立了
完善的農場主批發市場和終點批發市
場,批發業務實現了規模化。農村中的
銷售合作社以及大量從事農產品貿易
的人員,活躍了農產品物流活動。農產
品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同步運行,以實
現物盡其值。
(二)西歐類型
歐洲農產品物流業發展以荷蘭、法
國和德國為主要代表。
1、農產品物流基礎設施發達。由
於農產品保鮮期短,便利快捷的運輸、
合理的流通網點分布對於降低農產品
損耗、提高農產品流通交易效率至關重
要。荷蘭的蔬菜、水果的損耗率僅為
5%,而中國卻高達20%以上。在促進農
產品流通過程中,歐洲各國十分注重發
揮公共設施服務功能的作用,不斷完善
基礎設施的改造,優化網點布局。歐盟
每年也從財政中撥款,對改善農產品運
輸、儲存、加工和銷售的項目進行補貼,
包括修建碼頭、倉庫(包括冷庫)和市
場等基礎設施,此項補貼占歐盟農業基
金的25%,在某些基礎設施較差的區域
甚至可達30%~50%。目前,除發達便利
的海運、鐵路、公路運輸外,歐盟各國大
規模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布局也非常合
理。如荷蘭擁有包括歐洲第三大航空港
斯希波爾機場在內的6個航空港和鹿
特丹港,其中鹿特丹港靠近重要的蔬菜
和水果的種植地區,港區四周高速公路
和水路運輸網路非常發達,而且靠近歐
盟國家水果進出口中心所在地巴倫德
雷赫,可迅速便捷地將荷蘭58%以上的
蔬菜與切花等鮮活植物運往巴黎、倫
敦、香港等世界各大城市。通過充分利
用其交通設施便利的優勢,荷蘭的花卉
產業目前已佔領了全球60%的花卉市
場。
2、農產品物流鏈縮短,實現物流
增值。通過收集分類、鮮儲、拍賣、包裝
等程序,將來自世界各地的商品花卉集
散到世界各國,花卉品種達幾千種,幾
乎全部是標准化生產。成交的花卉迅速
由集裝箱運往機場或港口,分銷世界各
地,有的當天就可運到銷地市場。
3、發展電子物流,冷凍行業發達。
荷蘭花卉和園藝中心擁有最先進的拍
賣系統、新式電子交換式信息和訂貨系
統,通過電子化農業產品物流園區和配
送中心向全球許多國家的廣大客戶和
消費者提供服務。配送保鮮、冷凍和易
腐貨物的公司在儲存和運輸的過程均
具備先進的冷凍技術設備。(三)東亞類型
亞洲農產品物流業的先進代表是
韓國、日本和中國台灣省,這些國家和
地區幾乎都是「以小搏大」的農產品物
流發展模式。
1、政府主導,推動物流基礎設施
建設。韓國和日本是這種模式的主要代
表,均以批發市場為主渠道,以拍賣為
手段。日本近年來在大中城市、港口、主
要公路樞紐都對物流設施用地進行了
合理規劃,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包括高
速公路網、新干線鐵路運輸網、沿海港
灣設施、航空樞紐港、流通聚集地在內
的各種基礎設施建設。
2、注重農產品物流硬體設施和信
息系統建設。批發市場早已改變僅有廣
場、倉庫和停車場的局面,配備有完善
的保管設施、冷風冷藏設施、配送設施、
加工設施等。日本的食品配送中心大都
建有低溫和常溫倉庫、包裝加工設施
等,開展加工、小包裝分解、分等分級、
電子商務配送等業務。頻繁而小批量的
配送是日本物流業的主要特色。目前日
本的大規模零售店都已安裝了自動定
貨系統,與交易對方聯機,並有VAN(附
加值通訊網)將食品業和批發業聯結
起來,提高了流通效率。同時日本的批
發市場也已裝備完善的信息設施,實現
全國乃至世界主要批發市場的聯網。韓
國市場管理部門依託市場這一載體,建
立起全方位的信息網路,在保障農產品
的供應品種、數量和價格形成上,起到
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信息內容包括農產
品交易品種、拍賣定價、交易時間和提
貨地點以及該類產品主產地相關信息、
市場流通費用、市場內出入車輛和入市
人員情況等。
3、農產品物流組織化、專業化程
度高。為提高農產品交易水平和交易效
率,從事農產品物流都有專門的組織協
助,其組織化、專業化、規模化程度較
高。日本農協作為組織農產品進入流通
的關鍵性組織,把分散的農戶組織起
來,增強了農民作為賣方的討價還價能
力,保護了農民利益。基層農協在產地
一般都建有農產品集貿所,負責本農協
成員產品的集中、挑選、包裝或冷藏和
組織上市。農協不僅為其成員解決產品
銷售、運輸等問題,還將批發市場的購
銷信息及時傳遞給農戶,引導生產。農
業合作組織以綜合性為主,批發市場最
主要的產地供貨團體是農協,各大中小
城市都有由農協直接參加或組織的農
產品批發市場。農產品生產總量的80%
~90%經由批發市場後與消費者見面。
4、完備的法律法規及市場條例指
導。日本1921年就頒布了《中央批發市
場法》,將中央批發市場的開設、管理、交
易等納入法治軌道。隨著經濟的發展和
批發市場地位的日益提高,於1971年將
《中央批發市場法》改為《批發市場法》,
將地方批發市場也納入法制軌道,以後
每隔5年修訂一次。各地方政府和有關部
門也依據該法制定了系列的地方法規。
二、國際農產品物流發展經
驗對我國的啟示
(一)培育物流主體,溝通產銷對接
應通過體制創新,改造、培育與壯
大農產品物流主體,降低流通成本,探
索將農產品從農戶或產品生產企業直
接投放到零售商貨架,甚至是消費者手
中的途徑。重點培育規模化經營的批發
商,使其在農產品物流發展中發揮重要
作用。美國的批發市場,每個市場的批
發商雖不多,但他們的經營活動都是大
規模的,幾乎壟斷了美國的果蔬流通,
這使其能承擔市場競爭中的風險。因
此,我國應有意識地培育農產品物流主
體,重點壯大一批具有承受市場變化壓
力的大型批發商,有效地組織產銷銜
接,促進農產品流通順暢。
(二)完善基礎設施,增加資金投入
為實現農產品供應鏈的高效有序,
我國需要良好的包括農產品批發市場、
倉儲、交通運輸條件上等基礎設施支持,
其中重點應完善批發市場的功能,提高
批發市場的檔次,在全國大中城市和主
要產區建設一批布局合理、交易方式先
進、功能齊全、安全衛生的骨幹批發市
場;積極發展連鎖超市、直銷配送等新型
流通組織,建立多層次、多業態、多種經
營方式的農產品市場體系;加快農產品
的儲藏、加工、運輸、配送等物流設施建
設,建立現代化的農產品物流服務體系;
在資金來源上,應學習日本經驗,採取多
種形式,鼓勵個人、集體、政府等多渠道
資金投資農產品流通設施建設。
(三)注重信息建設,實施標准物流
在原有農村信息系統的基礎上,建
立農產品物流信息管理系統。加強市場
信息硬體基礎設施建設,對物流各環節
進行實時跟蹤與全程管理,實現生產
者、銷售者信息共享。要加強農產品物
流標准化建設,在包裝、運輸和裝卸等
環節,推行與國際接軌的物流設施、物
流工具標准,如托盤、貨架、裝卸機具、
條形碼等,實現物流活動規范化。制定
全國統一的相關農產品質量標准,包
括:理化指標、感官指標、安全食用指
標、鮮度指標等,並對農產品原產地進
行大氣環境測試、土壤成分測試、水資
源測試等。
(四)優化組織結構,加快立法進程
歐美、日本等國家經過多年的發展
已形成從農產品生產到流通一整套的
理論和體制,基本實現經營規模化,功
能綜合化,資本股份化,市場開設和經
營管理分離化。發達市場經濟的國家都
將農產品的生產管理、產後加工、安全
衛生、上市運銷、零售消費等生產和流
通諸環節的行政管理職能,歸口於農業
行政管理部門。如日本由農林水產省流
通局和地方農林部門流通室負責農產
品的流通行政管理。美國和法國農產品
流通行政管理職能也由農業行政部門
負責。這種管理體制符合市場經濟條件
下的農產品生產與流通一元化的運行
原理,也符合農產品商品化生產經營的
規律,可減少政出多門,提高行政管理
效率,值得我國借鑒。同時,要加快立法
進程,完善相關法規。應制訂《農副產品
批發市場法》和《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標
准》等相關法規,對我國農副產品批發
市場的市場規則、市場准入制度等問題
做出清晰界定。
(作者單位為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
院)
② 我准備買0.5噸的無塔供水器,從水池吸水,水池深2米,無塔供水器放在水池旁邊,用自吸泵還是用潛水泵好
甘肅:大力促進節水農業發展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加強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促進生態修復。這對於河西走廊的廣大幹部群眾,是一種極大的鼓舞和鞭策。甘肅境內有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內陸水系,它們的綜合治理,成為直接關系河西走廊生態安全的全局性問題。
在甘肅省民勤縣薛百鄉宋和村治沙現場,記者看到,村民們冒著凜冽的寒風,正在把麥草打成方格子壓沙,到開春,每個格子里都會種上一棵梭梭,澆一桶水。梭梭活了,流動沙丘也就制住了。宋和村黨支部書記張金文告訴記者:治沙就是得有水,有了水,不怕沙漠制不服。
在河西地區,農田灌溉用水約占總用水量的74?33%,是節水挖潛的大頭。如何解決農業用水與治沙用水、下游輸水之間的矛盾?如何在關井壓田、退耕還林還草的同時保證農民增產增收?根本的出路就在於節水。一滴水穿起萬條線,從結構節水到制度節水再到科技節水和建立節水的長效機制,在記者6000多公里的長途采訪中,目睹了河西人建設節水農業的信心和遠見。
結構節水:一滴水就是一幅畫
日光溫室里的雙孢菇長得又肥又大,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哈溪鎮西灘村的王永貴臉上笑開了花,從2007年8月22日第一次收獲到現在,就靠這個九分地的日光溫室,他已經收入3萬多元,過去我種麥子,一畝地一年要用700方水,最多也就收入600塊錢。這個棚子一年只要400方水,肯定夠了。王永貴還說,好好伺候這個大棚,全家一年也就夠花了,剩下的地他都退耕還草了,准備搞點暖棚種養。
河西走廊地區光照條件好,晝夜溫差大,建設以日光溫室為代表的高效節水集約型農業就成了農業結構調整的突破口。武威市2007年共建成日光溫室2?47萬畝,農業灌溉用水比上年同期下降6?1%,2008年預計完成7?33萬畝,5年內力爭使60%的農戶戶均有1畝以上溫室和大棚。從全省范圍內看,未來5年內,甘肅全省日光溫室和塑料大棚面積將從現在的90萬畝擴大到150萬畝,以每畝節水300方計,年可節水4?5億方。
高耗水的小麥和玉米也正在被棉花、葡萄、瓜菜等節水高效作物所取代。民勤縣紅砂梁鄉現在90%的土地種的是棉花。
鄉長王福和告訴我們,一畝棉花比一畝小麥少用水200多方,收入卻高得多。在民樂縣,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牧草的比例已由九五末的64:32:4調整為45:41:14。
設施農業和節水作物的推廣,解決了大面積壓縮農作物播種面積與農民增產增收之間的矛盾。耕地壓下來干什麼?除了少部分必須撂荒進行自然修復外,大部分被用來種草,與飼舍圈養相結合發展草食畜牧業。甘肅省農牧廳廳長武文斌表示:現在全省上下正在把學習十七大精神煥發出來的活力,轉變為抓好當前工作的具體行動,對農業產業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著力構築現代農業產業體系,走出一條水資源消耗少,經濟效益好,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的新路子。
制度節水:一滴水就是一把尺
我們現在澆的是明白水,花的是放心錢。涼州區永豐鎮永豐村村民李忠舉帶著記者去田間的水渠邊看紅白相間的水尺,清澈的黑河水在水渠中緩緩流動,為一望無際的農田補最後一次冬水。這叫巴切爾量水法,你看這么高的水走一個小時,就是360方。
開始說要搞水權改革,咱也有想法,嫌麻煩。沒想到用水者協會先給修了渠道建了閘。過去得背上麥草去澆水,現在一個人騎上個摩托車,輕輕鬆鬆就把水澆了。李忠舉告訴記者,現在水權歸個人,每畝地一年還省了11塊錢水費。
2002年,張掖市被確定為全國第一個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開始在農田節水方面嘗試定額到戶、超用加價、轉讓有償的水權制度改革。通過實踐,農民用水者協會成為突破口,協會不僅參與水權和水價的確定,而且參與水利工程的管理、維修和水費收取,成為連接政府與農民的橋梁和渠道。目前,像永豐村農民用水者協會這樣的用水者協會在整個甘肅省已有1768個,涉及行政村2295多個,農戶66?8萬戶,277萬人,管理渠道16411條,控制灌溉面積748萬畝。
水權有償轉讓使農民嘗到了甜頭。民樂縣六壩鎮王官村村民韓萬常說,他家在2007年夏灌時應分配水量1387方,通過各項節水措施剩餘水量480方,BA清水泵,在用水者協會的指導下,他把這480方水權以每方0?15元的價格賣給本村村民韓萬明,通過水量交易獲得了經濟效益。
科技節水:一滴水就是一本書
農業科技節水解決的是,怎麼能讓每一滴水物盡其用的問題。在臨澤縣平川鎮賈家墩村,村民王福偉扒開日光溫室里隴椒2號根部25厘米深的營養土,給記者看裡面埋著的黑色塑料管,這就是滴灌毛管,咱的辣椒也打上點滴了。2007年農技人員幫我搞了溫室滴灌,不但省了三分之一的水一半肥,一年還多生產出了3000公斤辣椒。
在甘肅,農田節水技術的採用正在從政府推廣變成農民自發使用。甘肅大禹節水股份有限公司地處玉門市,專門生產滴灌設備。副總經理劉偉芳告訴我們,過去公司產品主要出口,現在卻有越來越多的產品直接在本地銷售。
目前甘肅全省共發展滴灌約25萬畝,其中膜下滴灌15萬畝。棉花每畝節水120立方米,增產16?5%;制種玉米每畝年節水300立方米,增產14%;加工型番茄每畝年節水240立方米,畝產平均由5?5噸提高到7?5噸;旱地籽瓜產量由原來的500公斤增加到畝產5000公斤。
長效機制:一滴水就是一盤棋
我們在武威采訪前一天,武威農產品流通駐京聯絡處正式掛牌成立,武威日光溫室里的人參果和小乳瓜有了新出口。武威市委書記張緒勝介紹說,設施農業和節水技術的運用,對農民來說就意味著比以往多得多的前期投入和銷售風險。政府也在想方設法建立適應新生產方式的技術指導、疫病防治和市場銷售方面的社會化服務體系,保護和扶持農民投入節水農業的積極性。
一面是政府努力建立長效機制為農民降低銷售風險,另一方面,壯大產業規模,形成產業鏈條,農業產業聚集和規模經營的長效引力也在吸引更多的農民投身於節水農業。玉門市下西號鄉黨委書記王建民說,市裡招商引資建起了玉門綠地生物製品公司,每年要生產3650噸乾燥果蔬粉,企業通過訂單農業的形式和附近農民簽訂了10萬畝的收購合同,現在鄉里大部分的土地都被用來種植胡蘿卜和南瓜。這些能起壠的農作物就能搞溝灌節水,有了龍頭企業,農民也會自發地調整生產結構。
③ 農產品配送公司年度工作總結如何寫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總結應包括如下內容: 1.員工風采與企業文化。包括企業文化領略,員工價值觀與企業價值觀等軟實力狀況總結;人事表彰等。 2.銷售總結。本年度里月度,季度銷量總結,年度銷量總結。 3.管理總結。企業各大職能系統,各項管理指標分析,總結;以及管理結構之調整,優化方案之簡介。 4.發展總結。投資項目,資本擴張情況之總結 5.(企業)建設總結。生產、倉儲、調配、運輸等系統建設總結,以及配送系統信息化建設進程。 6.總體規劃。後三年,五年,企業銷量預算。整體結構規劃,營銷,管理,投資戰略揭示。藍圖展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