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決定優先股的市場價格
a. 在公司分配盈利抄時,擁有優先股票襲的股東比持有普通股票的股東,分配在先,而且享受固定數額的股息,即優先股的股息率都是固定的,普通股的紅利卻不固定,視公司盈利情況而定,利多多分,利少少分,無利不分,上不封頂,下不保底。 b. 在公司解散,分配剩餘財產時,優先股在普通股之前分配。 優先股一般不上市流通,也無權干涉企業經營,不具有表決權。 優先股的種類很多,為了適應一些專門想獲取某些優先好處的投資者的需要,優先股有各種各樣的分類方式。
『貳』 優先股發行 如何定價
新股發行價是向各個機構詢價,由機構報價得來的。
每一隻新股的網下詢價,都有數百家機構投資者參與報價申購。比如炬華科技網下超額認購105倍,良信電器網下超額認購更是達到156倍。新寶股份和我武生物公告網上超額認購為95倍和176倍。
一般由研究部提供研究支持以及詢價建議,各基金產品在此基礎上獨立報價,必須經過首發股票詢價與申購決策小組審批。
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往往有幾十隻基金及專戶組合參與打新,每個組合報一至三檔價格。所有報價通過同一個埠完成。
不同基金公司的不同基金組合,對新股報價往往相差50%甚至更多,在具體的內部操作中,研究員提供建議,由基金經理本人對發行報價和參與比例進行自主決策。合規部門把控風險。
基金公司對新股詢價的流程一般是:由行業研究員研究調查、參加路演提問解惑,綜合得出一個報價區間,報研究總監審批。審批通過後,研究員會通過郵件的形式,將報價區間發給各個基金經理參考。在此過程中,研究員往往會小幅修正其報價區間。
每位基金經理自行決定最終報價及申購量。為了提高中簽可能,基金經理報價時,往往同時給出1-3檔報價。報價一般在研究員給出的區間范圍內,或略高於該區間。
基金公司研究員參考什麼指標定價?——主要是基於對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判斷,結合市盈率、市凈率、市銷率、PEG估值方法,放棄定價過高的新股發行。各家基金公司研究員對新股盈利能力、PE/PB等一般會有量化的選取指標。而每個指標根據新股所在行業不同,新興產業估值略微高一些。而市場熱點公司,其盈利能力門檻可以稍微放低。參考指標大同小異,但是具體量化標准不一樣,這就是各個基金公司打新報價的底牌,不對別人說。
新股定價以研究員的基本面研究最為重要,其次新股申購的市場熱度和發行制度的設計,導致了是否啟用存量發行對於新股的價格也有較大影響。
『叄』 優先股的價格是怎麼定的,和普通股票一樣的嗎
公開發行優先股,價格必須大於等於100元,價格要通過市場詢價,如果是非公開發行的優先股,股息率必須小於等於過去兩年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
『肆』 優先股的成本與股票的市場價格和公司的稅率有關嗎
優先股資本成本的估計方法與債務成本類似,不同的只是其股利在稅後支付,其資本成本會高於債務的資本成本。
所以優先股的成本與股票的市場價格無關,但因為是稅後成本,所以與公司的所得稅稅率有關。
『伍』 在中國如何購買優先股
優先股屬於固定收益率的債券。根據辦法,三類上市公司可以發行優先股:普通股為上回證50指數成份股;答
以公開發行優先股作為支付手段,收購或吸收合並其他上市公司;以減少注冊資本為目的回購普通股的,可以公開發行優先股作為支付手段,或者在回購方案實施完畢後,可公開發行不超過回購減資總額的優先股。
由於優先股股息率事先設定(其實是上限),所以優先股的股息一般不會根據公司經營情況而增減,而且一般也不能參與公司的剩餘利潤的分紅,也不享有除自身價格以外的所有者權益,如資不抵債的情況下,優先股會有損失的。
對公司來說,由於股息相對固定,它不影響公司的利潤分配。優先股股東不能要求退股,卻可以依照優先股股票上所附的贖回條款,由股份有限公司予以贖回。大多數優先股股票都附有贖回條款。在公司解散,分配剩餘財產時,即優先股的索償權先於普通股,而次於債權人。
『陸』 如何計算優先股成本
Kps=Dps/P
Kps表示優先源股成本; Dps表示優先股股利; P表示優先股的市場價格。
例子:如果Dexter公司優先股股價為$100每股,每股派發$8的股息,求其優先股成本。
解答:
Kps=Dps/P
=$8/$100
=8%
優先股優先於普通股領取股息和分享公司經營股利,並且股息一般是固定的,所以優先股和債券在某些方面比較類似。
(6)優先股價格擴展閱讀:
優先股的優先權有以下四點:
1.在分配公司利潤時可先於普通股且以約定的比率進行分配。
2.當股份有限公司因解散、破產等原因進行清算時,優先股股東可先於普通股股東分取公司的剩餘資產。
3.優先股股東一般不享有公司經營參與權,即優先股股票不包含表決權,優先股股東無權過問公司的經營管理,但在涉及到優先股股票所保障的股東權益時,優先股股東可發表意見並享有相應的表決權。
4.優先股股票可由公司贖回。由於股份有限公司需向優先股股東支付固定的股息,優先股股票實際上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種舉債集資的形式,
但優先股股票又不同於公司債券和銀行貸款,這是因為優先股股東分取收益和公司資產的權利只能在公司滿足了債權人的要求之後才能行使。
『柒』 普通股和優先股都發一元的股利,那個的價格更高
這一點你理解錯誤了,普通股和優先股是不存在直接比較價格高低的可比性的,兩者之間的區別根本不在價上。普通股股東享有股東應當享有的所有權益。比如參加股東大會並表決的權力,分配股息紅利的權力等。但其收益的風險性較大,能不能分配紅利,分配多少,完全要看企業利潤的情況。優先股股東風險就小得多,一般來說優先股的紅利是事先約定好的,不管公司經營情況如何,都能拿到相對豐厚的股息紅利(但公司大豐收的時候,他們所得又比普通股股東少),在公司清算時,排序比普通股要靠前,比債務靠後。因為公司的經營好壞同優先股股東的關系較小,所以在權力方面也受到一些限制,比如對公司重大事項的表決權等。總體來說,普通股就是最標準的股票,優先股是介於股票和債券之間的一種證券。事實上,很多公司都允許債券和優先股之間相互轉化。
普通股是指在公司的經營管理和盈利及財產的分配上享有普通權利的股份,代表滿足所有債權償付要求及優先股東的收益權與求償權要求後對企業盈利和剩餘財產的索取權,它構成公司資本的基礎,是股票的一種基本形式,也是發行量最大,最為重要的股票。目前在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上中交易的股票,都是普通股。普通股股票持有者按其所持有股份比例享有以下基本權利:
(1)公司決策參與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參與股東大會,並有建議權、表決權和選舉權,也可以委託他人代表其行使其股東權利。
(2)利潤分配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從公司利潤分配中得到股息。普通股的股息是不固定的,由公司贏利狀況及其分配政策決定。普通股股東必須在優先股股東取得固定股息之後才有權享受股息分配權。 (3) 優先認股權。如果公司需要擴張而增發普通股股票時,現有普通股股東有權按其持股比例,以低於市價的某一特定價格優先購買一定數量的新發行股票,從而保持其對企業所有權的原有比例。 (4)剩餘資產分配權。當公司破產或清算時,若公司的資產在償還欠債後還有剩餘,其剩餘部分按先優先股股東、後普通股股東的順序進行分配。 優先股是公司在籌集資金時,給予投資者某些優先權的股票,這種優先權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①優先股有固定的股息,不隨公司業績好壞而波動,並已可以先於普通股股東領取股息;
②當公司破產進行財產清算時,優先股股東對公司剩餘財產有先干普通股股東的要求權。但優先股一般不參加公司的紅利分配,持股人亦無表決權,不能藉助表決權參加公司的經營管理。因此,優先股與普通股相比較,雖然收益和決策參與權有限,但風險較小,優先股起源於歐洲,英國在16世紀就已發行過優先股。但在以後幾百年內,由於生產力水平不高,一般公司為了便於管理,只發行普通股,很少發行優先股。進入20世紀後,隨著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為了籌集急需的巨額資金,優先股就有了適宜生長的土壤。公司發行優先股主要出於以下考慮: ①清償公司債務;
②幫助公司渡過財政難關;
③欲增公司資產,又不影響普通股股東的控制權。
一些國家的公司法規定,優先股只能在公司增募新股或清理債務等特殊情況下才能發行,到目前為止,我國還沒有發行過優先股。
『捌』 優先股的初始強制轉股價格是什麼意思
這個需要用戶查看優先股發行募集書。
我的理解是優先股設定了轉為普通股的條件和轉股價格。
『玖』 同一公司發行的普通股與優先股價格相同嗎
1.普通股 普通股是隨著企業利潤變動而變動的一種股份,是股份公司資本構成中最普通、最基本的股 份,是股份企業資金的基礎部分。 普通股的基本特點是其投資收益(股息和分紅)不是在購買時約定,而是事後根據股票發行公 司的經營業績來確定。公司的經營業績好,普通股的收益就高;反之,若經營業績差,普通股 的收益就低。普通股是股份公司資本構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股份,亦是風險最大的一種股份 ,但又是股票中最基本、最常見的一種。在我國上交所與深交所上市的股票都是普通股。
一般可把普通股的特點概括為如下四點:
(1) 持有普通股的股東有權獲得股利,但必須是在 公司支付了債息和優先股的股息之後才能分得。普通股的股利是不固定的,一般視公司凈利潤 的多少而定。當公司經營有方,利潤不斷遞增時普通股能夠比優先股多分得股利,股利率甚至 可以超過50%;但趕上公司經營不善的年頭,也可能連一分錢都得不到,甚至可能連本也賠掉 。
(2) 當公司因破產或結業而進行清算時,普通股東有權分得公司剩餘資產,但普通股東必須 在公司的債權人、優先股股東之後才能分得財產,財產多時多分,少時少分,沒有則只能作罷 。由此可見,普通股東與公司的命運更加息息相關,榮辱與共。當公司獲得暴利時,普通股東 是主要的受益者;而當公司虧損時,他們又是主要的受損者。
(3) 普通股東一般都擁有發言權 和表決權,即有權就公司重大問題進行發言和投票表決。普通股東持有一股便有一股的投票權 ,持有兩股者便有兩股的投票權。任何普通股東都有資格參加公司最高級會議棗每年一次的股 東大會,但如果不願參加,也可以委託代理人來行使其投票權。
(4) 普通股東一般具有優先認 股權,即當公司增發新普通股時,現有股東有權優先(可能還以低價)購買新發行的股票,以保 持其對企業所有權的原百分比不變,從而維持其在公司中的權益。比如某公司原有1萬股普通 股,而你擁有100股,佔1%,現在公司決定增發10%的普通股,即增發1000股, 那麼你就有權 以低於市價的價格購買其中1%即10股,以便保持你持有股票的比例不變。
在發行新股票時,具有優先認股權的股東既可以行使其優先認股權,認購新增發的股票,也 可以出售、轉讓其認股權。當然,在股東認為購買新股無利可圖,而轉讓或出售認股權又比較 困難或獲利甚微時,也可以聽任優先認股權過期而失效。公司提供認股權時,一般規定股權登 記日期,股東只有在該日期內登記並繳付股款,方能取得認股權而優先認購新股。通常這種登 記在登記日期內購買的股票又稱為附權股,相對地,在股權登記日期以後購買的股票就稱為除 權股,即股票出售時不再附有認股權。這樣在股權登記日期以後購買股票的投資不再附有認股 權。這樣在股權登記日期以後購買股票的投資者(包括老股東),便無權以低價購進股票,此外 ,為了確保普通股權的權益,有的公司還發認股權證棗即能夠在一定時期(或永久)內以一定價 格購買一定數目普通股份的憑證。一般公司的認股權證是和股票、債券一起發行的,這樣可以 更多地吸引投資者。
綜上所述,由普通股的前兩個特點不難看出,普通股的股利和剩餘資產分配可能大起大落, 因此,普通股東所擔的風險最大。既然如此,普通股東當然也就更關心公司的經營狀況和發展 前景,而普通股的後兩個特性恰恰使這一願望變成現實棗即提供和保證了普通股東關心公司經 營狀況與發展前景的權力的手段。然而還值得注意的是,在投資股和優先股向一般投資者公開 發行時,公司應使投資者感到普通股比優先股能獲得較高的股利,否則,普通股既在投資上冒 風險,又不能在股利上比優先股多得,那麼還有誰願購買普通股呢?一般公司發行優先股,主 要是以「保險安全」型投資者為發行對象,對於那些比較富有「冒險精神」的投資者,普通股 才更具魅力。總之,發行這兩種不同性質的股票,目的在於更多地吸引具有不同興趣的資本。
2.優先股
優先股是「普通股」的對稱。是股份公司發行的在分配紅利和剩餘財產時比普通股具有優先 權的股份。優先股也是一種沒有期限的有權憑證,優先股股東一般不能在中途向公司要求退股 (少數可贖回的優先股例外)。優先股的主要特徵有三:一是優先股通常預先定明股息收益率。 由於優先股股息率事先固定,所以優先股的股息一般不會根據公司經營情況而增減,而且一般 也不能參與公司的分紅,但優先股可以先於普通股獲得股息,對公司來說,由於股息固定,它 不影響公司的利潤分配。二是優先股的權利范圍小。優先股股東一般沒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對股份公司的重大經營無投票權,但在某些情況下可以享有投票權。
如果公司股東大會需要討論與優先股有關的索償權,即優先股的索償權先於普通股,而次於 債權人,優先股的優先權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1)股息領取優先權。 股份公司分派股息的順 序是優先股在前,普通股在後。股份公司不論其盈利多少,只要股東大會決定分派股息,優先 股就可按照事先確定的股息率領取股息,即使普遍減少或沒有股息,優先股亦應照常分派股息 。(2)剩餘資產分配優先權。股份公司在解散、破產清算時,優先股具有公司剩餘資產的分配 優先權,不過,優先股的優先分配權在債權人之後,而在普通股之前。只有還清公司債權人債 務之後,有剩餘資產時,優先股才具有剩餘資產的分配權。只有在優先股索償之後,普通股才 參與分配。
優先股的種類很多,為了適應一些專門想獲取某些優先好處的投資者的需要,優先股有各種各樣的分類方式。 主要分類有以下幾種:
(1)累積優先股和非累積優先股。累積優先股是指在某個營業年度內,如果公司所獲的盈利不 足以分派規定的股利,日後優先股的股東對往年來付給的股息,有權要求如數補給。對於非累 積的優先股,雖然對於公司當年所獲得的利潤有優先於普通股獲得分派股息的權利,但如該年 公司所獲得的盈利不足以按規定的股利分配時,非累積優先股的股東不能要求公司在以後年度 中予以補發。一般來講,對投資者來說,累積優先股比非累積優先股具有更大的優越性。
(2)參與優先股與非參與優先股。當企業利潤增大,除享受既定比率的利息外,還可以跟普通 股共同參與利潤分配的優先股,稱為「參與優先股」。除了既定股息外,不再參與利潤分配的 優先股,稱為「非參與優先股」。一般來講,參與優先股較非參與優先股對投資者更為有利。
(3)可轉換優先股與不可轉換優先股。可轉換的優先股是指允許優先股持有人在特定條件下把 優生股轉換成為一定數額的普通股。否則,就是不可轉換優先股。可轉換優先股是近年來日益 流行的一種優先股。
(4)可收回優先股與不可收回優先股。可收回優先股是指允許發行該類股票的公司,按原來的 價格再加上若干補償金將已發生的優先股收回。當該公司認為能夠以較低股利的股票來代替已 發生的優先股時,就往往行使這種權利。反之,就是不可收回的優先股。
優先股的收回方式有三種:(1)溢價方式:公司在贖回優先股時,雖是按事先規定的價格進行 ,但由於這往往給投資者帶來不便,因而發行公司常在優先股面值上再加一筆「溢價」。(2) 公司在發行優先股時, 從所獲得的資金中提出一部分款項創立「償債基金」,專用於定期地 贖回已發出的一部分優先股。(3)轉換方式: 即優先股可按規定轉換成普通股。雖然可轉換的 優先股本身構成優先股的一個種類,但在國外投資界,也常把它看成是一種實際上的收回優先 股方式,只是這種收回的主動權在投資者而不在公司里,對投資者來說,在普通股的市價上升 時這樣做是十分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