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判斷主力籌碼集中度
一般來說,主力籌碼集中度分為高度集中,一般集中和主力輕倉三種情況;由於我們主要是選取高度集中的個股以便於操作,所以,重點講一下高度集中吧。
高手別見笑。。。。。。
一般來說,主力籌碼高度集中的現象不會出現在下列兩種個股的身上,充其量只會是「一般集中」
1.這類個股多半不會是春蘭等家電或者大眾廣為熟悉的股票,因為股民們尤其是新股民中的歲數大的人非常喜歡這類股票,認為長期持有都沒問題的大有人在。主力難以從此類個股獲得絕對控制的籌碼。
2.一般不會是業績一貫優良的股票,股票的炒做題材之一就是績優題材,那些一貫業績優良的股票由於籌碼過度集中在散民手中,所以它們即便出現行情,也難以走出大的行情(不過此輪大盤從1000點到4000多點看來,由於幾乎全部的股票都是翻番不只,但也能看的出來此類績優股並不是黑馬中的佼佼者)。
那麼籌碼高度集中的個股會具有那些特徵呢?股市中是永遠不排除意外的;權且一般來說吧!
1.盤子比較小
2.業績虧損或微利(如果是ST+虧損,俗話說(其實就是我解讀主力的話啦):微利漲不過虧損的,虧損的漲不過ST的;那ST集中程度會更高,為什麼呢?ST不是喜歡動輒連續漲停和跌停嗎?主力籌碼不集中何以會如此隨心所欲?要清醒的認識到,股票中只有兩種人,一個是主力,一個就是股民了,股民中喜歡ST的和喜歡績優股的成員比例應當是極其可憐的吧!)
3.具有版塊龍頭或者小龍頭地位。(仔細分析,有些虧損股漲幅巨大,有的卻很懶,想找個漲停都很少見,其實ST總共也就那麼些,在裡面把強勢股分出來並不困難吧,還不會就去找那些漲停和跌停個股比較多的吧)。
4.剛才我說了,很多股民朋友是不喜歡ST的,那麼我們是不是就不能依據上述理論進行炒做呢?不,我們可以去炒作那些小盤股,那些已經上市N年的小盤股,如近期比較牛的寶信軟體和輕工機械等,此類個股的優點主要是因為主力長年的收集,加之盤子那麼小,籌碼自然高度集中了。從此類個股動輒在大盤疲軟中來個漲停什麼的就很說明問題的,更何況大盤漲時他們也未必不漲吧!
5.上市並不被廣泛關注的新股/(此類個股要選取盤子比較少的,最後查看一下近期的報紙和電子版相關資料,介紹的越少越好,並且定位偏低的),在這里告訴大家一個竅門,認真學習了尤其是對於新人們來說絕對是受用不盡的!
但大盤在高位則屬例外)
㈡ 如何判斷股票籌碼的集中度
一,判斷股票籌碼的集中度的方式
1、通過上市公司的報表,如果上市公司股本結構簡單,只有國家股和流通股,則前10名持股者中大多是持有流通股,有兩種判斷方法:一將前10名中所持的流通股累加起來,看掌握了多少,這種情況適合分析機構的介入程度。二是推測10名以後的情況,有人認為假如最後一名持股量不低於0.5%則可判斷該股籌碼集中度較為集中,但莊家有時亦可做假,他保留前若干名股東的籌碼,如此以來,就難以看出變化,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假如第10名持股占流通股低於0.2%,則後面更低,則可判斷集中度低。
2、通過公開信息制度,股市每天都公布當日漲跌幅超過7%的個股的成交信息,主要是前五個成交金額最大的營業部或席位的名稱和成交金額數,如果某股出現放量上漲,則公布的大都是集中購買者。如果放量下跌,則公布大都是集中拋售者。這些資料可在電腦里查到,或於報上見到。假如這些營業部席位的成交金額也佔到總成交金額的40%,即可判斷有庄進出。
3、通過盤口和盤面來看,盤面是指K線圖和成交量柱狀圖,盤口是指即時行情成交窗口,主力建倉有兩種:低吸建倉和拉高建倉。低吸建倉每日成交量低,盤面上看不出,但可從盤口的外盤大於內盤看出,拉高建倉導致放量上漲,可從盤面上看出,莊家出貨時,股價往口萎靡不振,或形態剛好就又跌下來,一般是下跌時都有量,可明顯看出。
4、如果某隻股票在一兩周內突然放量上行,累計換手率超過100%,則大多是莊家拉高建倉,對新股來說,如果上市首日換手率超過70%或第一周成交量超過100%,則一般都有新莊入駐。
5、如果某隻股票長時間低位徘徊(一般來說時間可長達4-5個月),成交量不斷放大,或間斷性放量,而且底部被不斷抬高,則可判斷莊家已逐步將籌碼在低位收集。應注意的是,徘徊的時間越長越好,這說明莊家將來可贏利的籌碼越多,其志在長遠。
㈢ 怎麼分析籌碼集中度
籌碼集中度為50%,表明中度控盤,70%以上高度控盤;值越大越集中,個股一般上漲空間越大。
㈣ 怎麼去判斷股票集中度高,和分散
你說的如果是籌碼集中度的話,應該去查季報,股東數減小籌碼就在集中,里邊一般給出股票集中、分散、非常集中的提示。
㈤ 1 籌碼集中度是什麼怎樣看籌碼集中度
籌碼密集是籌碼分布的一種特殊形態,也叫做籌碼集中度,在南京金鑰匙投資決策系統中,如果一隻股票的所有流通籌碼有超過80%以上的籌碼集中到20%(收盤價上下10%的空間)的狹小空間裡面,定義為籌碼密集。
籌碼分布是持籌成本的分布,籌碼密集狀態反應了某隻股票大部分流通籌碼持有成本較為集中。某種指數的籌碼密集,同樣用該指數流通籌碼的集中度來界定,基本概念相同。
壓縮K線圖形,縱觀股價歷史走勢,根據相對高度籌碼密集分為高位密集、次高位密集、中位密集、次低位密集和低位密集。不同位置的籌碼密集對股價的後期走勢影響作用不同。
股價在上漲過程中,底部獲利籌碼不斷隨著交易換手而賣出,持籌成本重心不斷向上轉移。當底部的獲利籌碼被擊鼓傳花地在較高價位被他人頻繁買賣,股價就會逐步抬高。一旦投資者追漲意願降低,隨著主力獲利籌碼的加速派發,大部分流通籌碼轉移到股價附近區域集中起來,逐步形成籌碼密集。
股價在下跌過程中,高位被套籌碼不斷隨著交易換手而賣出,持籌成本重心不斷向下轉移。當高位的被套籌碼被多殺多地在較低價位被他人頻繁買賣,股價就會逐步砸低。一旦投資者止損意願降低,恐慌得以充分釋放,隨著抄底資金的不斷加強,大部分流通籌碼轉移到股價附近區域集中起來,逐步形成籌碼密集。
㈥ 怎麼看股票籌碼集中度
我司易淘金APP股市天眼裡提供了籌碼成本、盈利比例、壓力位支撐位等數據支撐。
㈦ 如何研判股票籌碼集中度
籌碼集中度,就是通常術語里說的籌碼分布。
通過籌碼的分布情況來對股價進行相應的分析研究。籌碼分析理論,是根據籌碼流動的特點,對大盤或個股的歷史成交情況進行分析,得出其籌碼結構,然後根據這個籌碼結構來預測以後的走勢。籌碼分析理論的自然規律基礎,是籌碼流動的特點。籌碼流動的特點,也是心理學的內容。最終,還是通過籌碼來洞悉投資人的心理,再映身到行為上,影響股價的漲跌走向。
明白了籌碼及籌碼分布的概念,就很清楚籌碼對於主力炒作股價的重要性。實際上,我們可以看一下,一隻股票從低點到高點,再從高點到低點,其實是一個籌碼分布不斷變化的過程。在低位的時候,主力打壓,通過發布利空消息,盤中肆意砸盤等方式摧毀散戶的持股信心,讓他們乖乖的在低位把籌碼交到自己的手中,這就是一個收集籌碼的過程。
判斷持股分布主要有以下幾個途徑:
1、通過上市公司的報表,如果上市公司股本結構簡單,只有國家股和流通股,則前10名持股者中大多是持有流通股,有兩種判斷方法:一將前10名中所持的流通股累加起來,看掌握了多少,這種情況適合分析機構的介入程度。二是推測10名以後的情況,有人認為假如最後一名持股量不低於0.5%則可判斷該股籌碼集中度較為集中,但莊家有時亦可做假,他們保留前若干名股東的籌碼,如此以來,就難以看出變化,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假如第10名持股占流通股低於0.2%,則後面更低,則可判斷集中度低。
2、通過公開信息制度,股市每天都公布當日漲跌幅超過7%的個股的成交信息,主要是前五個成交金額最大的營業部或席位的名稱和成交金額數,如果某股出現放量上漲,則公布的大都是集中購買者。如果放量下跌,則公布大都是集中拋售者。這些資料可在電腦里查到,或於報上見到。假如這些營業部席位的成交金額也佔到總成交金額的40%,即可判斷有庄進出。
3、通過盤口和盤面來看,盤面是指K線圖和成交量柱狀圖,盤口是指即時行情成交窗口,主力建倉有兩種:低吸建倉和拉高建倉。低吸建倉每日成交量低,盤面上看不出,但可從盤口的外盤大於內盤看出。拉高建倉導致放量上漲,可從盤面上看出,莊家出貨時,股價往往萎靡不振,或形態剛好就又跌下來,一般是下跌時都有量,可明顯看出。
4、如果某隻股票在一兩周內突然放量上行,累計換手率超過100%,則大多是莊家拉高建倉,對新股來說,如果上市首日換手率超過70%或第一周成交量超過100%,則一般都有新莊入駐。
5、如果某隻股票長時間低位徘徊(一般來說時間可長達4-5個月),成交量不斷放大,或間斷性放量,而且底部被不斷抬高,則可判斷莊家已逐步將籌碼在低位收集。應注意的是,徘徊的時間越長越好,這說明莊家將來可贏利的籌碼越多,其志在長遠。
籌碼的四個屬性:
1.籌碼的價位屬性。在什麼價位交易,自然會在籌碼的統計當中體現出來;
2.籌碼的數量屬性。在某一價位交易了多少,用籌碼的統計就是百分比。在行情分析軟體里用水平線條或火焰山體現(與成交量和換手率相似,但成交量和換手率只體現統計周期內的股票交易數量,但不體現價位);
3.籌碼的流動屬性。在一隻股票「實際」流通股本不變的情況下,由於每個交易日都產生交易和股價波動的原因,籌碼自然發生流動。所以,我們在觀察籌碼時,要從左到右,移動滑鼠來觀察籌碼的各種變化和形態,從而得出分析的結論。所以,在我們使用籌碼這個技術指標時,要動態地來觀察,而不能靜止不動。
4.籌碼的擴容屬性。一個上市公司在經營和分配利潤的過程中,股本擴容經常發生,(關於股本擴容的知識,我們曾經專題討論過。)有些股本自然會流入到二級市場進行交易,這樣籌碼就會有新的形態變化。另外,由於股改後大小非減持的特殊性(通過個股的信息地雷可以獲知這方面的信息),實際流通的股本也自然發生改變。上面這些情況,都可以通過觀察其他價位區間的籌碼百分比減小但總體形態不變,新出現了一定區間的籌碼而體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