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例提升不等於絕對值提升。我們經常看到媒體報道某公司業績大增,凈利潤增長500%,很容易就認為該公司很賺錢,股價應該會大漲。而事實上,業績增長500%只是增長比例,而不等於絕對值的增長。也就是說,就算是凈利潤增長500%,絕對值也可能並不高。
比如說一家上市公司上年度凈利潤20萬元,本年業績增長500%,也只是達到100萬元而已。而如果公司本身估值水平較高,增長凈利潤對估值水平吸引力的提升也是微不足道的。
2、業績提升可能只是非經營性損益。業績增長體現在利潤表上,但利潤反應的是總收入與成本之差,包含公司經營業務和營業外收入。比如投資收益、政府補貼及轉讓子公司股權獲得收益,這些收益是一次性收益使利潤增長,但不具持續性。
3、市場不會單純看到業績增長就買入,如剔除非經營性損益後實際公司業績下滑,投資資金會在單純看到業績增長購買時選擇拋售,而這類資金對股價的影響力顯然大於諸多看好利好空炒股的散戶,從而形成下跌。
4、業績增長幅度達不到市場預期。有些股票業績增長一直較高,投資者對公司的期望也很高。雖然公司發布業績顯示,依然實現了不錯的增長,但如增長沒達到預期,也會造成股價下跌。
5、業績增長預期已經在市場反應。有些股票在業績發布前會持續上漲,主要原因是市場預期公司業績較好,股價反應市場預期,當這種預期已提前在市場中得到反應後,當預期兌現時就無法再對股價繼續形成推動力,或牽引股價上升的預期消失,資金選擇兌現,導致下跌。
目前整個市場,很缺錢,很缺資金。有幾個數據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在2015年上證指數一天的成交量是1.3萬億,上證指數一天的成交量萎縮至1200億以下。1300億是一個地量的標志,地量就會見地價。
因為成交量已經萎縮至1200億以下,而且不止一天,是頻繁的出現。在17年的時候,上證指數的成交量可以去翻看一下,基本上大多數交易日維持在2000億以上,2000億以上的成交量,算是放量!所以市場很缺錢缺錢。
㈡ 一個上市公司的業績上漲,那麼他的股票會不會出現大的下跌呢
巴菲特選擇的是可口可樂公司。而非可口可樂公司股票投機。
我們所說的股價上漲內下跌,高賣低買容賺取差價,是指股票投機。
股價的波動是由市場買賣力量決定的。所以當市場極度恐慌的時候,股價會跌到一個極限,就算是好業績的公司也是這樣。而當市場處於牛市時,就算是垃圾股,股價也會高到天上去。
業績上漲,股票不一定會增值。現在的業績預增之後股價拉漲停,其實是一種炒作。當資金撤離之後,後市不一定會有好表現。
㈢ 為什麼有些公司的年報業績預告增長,而股價卻不速升、甚至還下跌
消息已泄露
股價提前反映
莊家借利好出貨
㈣ 為什麼業績增長了,股票反而會跌
你問「為什麼業績增長了,股票反而會跌」。那麼我告訴你:業績只是股價上漲的主要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也不是首要因素。股價上漲的首要因素是主力資金和主力意圖,所以主力在沒有吃飽喝足之前,並不希望股價上漲幅度過大,反而還會打壓股價,以便低吸操作。
㈤ 業績大增,股價大跌,為什麼
業績和股價不是絕對的成正比關系
業績和利潤一直穩健增長的中國鐵建 K線還是左高右低的下降趨勢
而現在還虧損的武漢凡谷,卻短期暴漲這么多
股票的漲跌,基本面的信息只決定他的根本質量,而不是直接決定因素。
直接決定因素,第一是籌碼面,意思就是持有這家股票大多流通股份的人是主力還是散戶,如果是主力,易漲難跌,如果是散戶,易跌難漲。然後,如果是主力的話是哪一種類型的主力。國家隊,法人機構,外資這類型的主力,股票確定上漲趨勢後,就會沿著固定的均線上漲,正乖離過大就會拉回,比如茅台,格力的六十日均線。但如果主力是牛散,游資,私募之類,股性就會較為活躍,來回波動大,需要更多的方法去判斷買賣。
直接決定因素,第二是技術面,技術面不是網上泛泛而談的什麼技術指標,K線組合這些,而是量價,趨勢,波浪,時間轉折等等,這些東西是主力進出的痕跡,可以最快捷的判斷要漲要跌或者要盤整。
有不懂可以追問
㈥ 公司業績穩步增長,為什麼股價一直下跌
每隻股票抄的季報都是有預期的,若是季報預期非常好,那麼就在季報公開前就會得到爆炒,季報公開後倒可能出現調整,當然這種好理解。還有一種是,季報預增,但是季報的情況和預期差別不大,不會有很大的波動,除非季報情況超過預期,那樣才會獨立於大盤,走出個股行情。若不是如此,肯定會跟著大盤,隨波逐流。
㈦ 股票業績增長為什麼股價還一直跌
下跌的原因很多:也許現在增長,明年就不增長了;也許隨大盤調整;也許下跌洗盤;也許有大的不為人知的利空。。。。諸如此類。
當然如果你確定增長明確,那你就堅定持有。
㈧ 業績增長股價卻下跌是什麼原因
主要看兩方面1,基本面,2,技術面
㈨ 業績增長,為什麼股價一直在跌
如果股價已經被炒高,隨大盤下跌就很正常;如果股價沒有反映基本面,遲早會反映,可以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