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我國的宏觀政策以及股票上漲的動因分析:2006年,我國的貨幣政策一再收緊,但是股票市場卻一路上揚。股市一改政策市的面貌,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逆政策周期運行的特徵。在2006年,央行連續推出四大收緊性貨幣政策: 1.在4月27日,央行宣布,從28日起上調金融機構貸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由當時的5.58%提高到5.85%,其他各檔次貸款利率也相應調整; 2.在 5月17日,央行發行了1000億元定向票據; 3.在6月16日.8月15日和11月15日,央行連續三次提高存款准備金率,每次提升0.5%,由原來的7.5%提高到9%。與以往股市對緊縮性政策的反映不同,股市並沒有因央行連續推出收緊性貨幣政策而走低,而是每次在收緊性貨幣政策推出後,股市都是低開高走,呈現出明顯的逆政策周期運行的特徵。 4.在8月18日,央行宣布,從19日起,我國金融機構一年期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各上調0.27%。存款利率由2.25%提高到2.52%,貸款利率由5.85%提高到6.12%。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也相應調整。長期利率上調幅度大於短期利率上調幅度. 我國的股票市場已經建立16年,在絕大部分的時間里,股市均是順政策周期運行。從1990年底至1993年初,在大搞市場經濟的推動下,我國宏觀政策全面放鬆,股市走出了上升三大浪的形態。此後,由於經濟過熱,管理層提出了「治理整頓三年」的方針,宏觀政策全面收緊,股市也連續下跌了整整三年。在1996年以後,為了刺激經濟增長,宏觀政策不斷的放鬆,股市在放鬆政策的推動下,走出了一波高於一波的大牛市行情。就是因為如此,我國股市呈現出明顯的政策市特徵。但是2006年我國股市出現以往少有的逆政策周期運行的特徵,06年大盤突破1500點後就一直放量上攻,不給空方任何還手的機會.從當時的技術圖形看大盤已經突破了下行通道,進入了上行通道.其主要原因在於以下幾個面: 1、2006年央行連續推出收緊性貨幣政策的目的是調控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以及信貸規模,而不是調控股市。在2006年上半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出現不斷攀升的局面。1-2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為26.6%;3月份為29.8%;4月份為29.6%;5月份為30.3%;6月份為31.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的不斷攀升有可能導致新一輪的經濟過熱。與此同時我國的商業銀行的貸款規模也不斷擴大,僅前三個月,銀行就投放了1.26萬億元的貸款,超過了央行全年信貸額度2.5萬億元的一半以上。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以及信貸規模的不斷膨脹,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視,因此連續推出了收緊性的宏觀調控政策。而股票市場並沒有被列入宏觀調控的目標。 2.2006年我國經濟呈現出高增長,經濟周期處於連續上升階段。2006年一季度我國經濟增長率實現了10.2%,二季度猛增至11.3%,三季度實現了10.7%,預計2006年全年經濟增長率可達到10.5%以上。我國2006年股市的大牛市行情就是在經濟高增長的背景下出現的行情。 3.由於美圓的貶值趨勢和人民幣升值趨勢,導致了中國股市成為國外游資的避險品種,吸引了大量外資進入.注意外資的進入是為了保值,不一定直接對股市構成利好,有些是間接對股市構成利好. 4.現在中國的銀行利率橫比世界其它國家,縱比中國利率歷史都不算過高,將來的物價上漲還有很大的空間.從而會使很多公司企業的帳面業績有所提升. 5.未來幾年中國還有很多拉動中國內需的大事發生,如08年的奧運會,2010年的世博會和亞運會,都會給上市公司帶來很多機遇. 6.隨著新股恢復發行,給股市帶來很多活力,導致大盤指數不斷創出新高,從而有利於做多. 7.隨著股票指數期貨的推出,和現在某些股票的認購和認沽權證的發行,對大盤都有化解風險的能力,所以做多主力不用害怕出不了貨,所以直接導致他們積極做多.8.管理層為了支持股權分置改革,在股市連續推出了利好政策,比如降低印花稅以及在股改的過程中高比列送股。在宏觀調控政策收緊的背景下,股市的融資政策不斷放鬆,吸引了大量資金源源不斷入場,推動了股市行情持續不斷的上漲。 9.隨著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的結束,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不斷的完善,會出現越來越多質地優良的成長性公司.參考資料: http://blog.ys138.com/blog_articleshow.asp?Blog_Article_Id=34
Ⅱ 請教迄今為止中國股市行情的幾個大轉折點的分析
■第一次大牛市:1990年12月19日至1992年5月26日
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以後,掛牌股票僅有8隻股票,人稱"老八股"。當時交易制度實施1%漲跌停板(後改為0.5%)限制,股指從96.05點開始,歷時2年半的持續上揚,終於在取消漲跌停板的刺激下,一舉達到1429點的高位。
■第一次大熊市:1992年5月26日至1992年11月17日
沖動過後,市場開始價值回歸,不成熟的股市波動極大,僅僅半年時間,股指就從1429點下跌到386點,跌幅高達73%,這樣的下跌在現在來看是不可想像的,而在當時,投資者們都自然地接受了,難怪有人說,還是早期的股市炒起來爽
■第二次大牛市:1992年11月17日至1993年2月16日
快速下跌爽,快速上漲更爽,半年的跌幅,3個月就全部漲回來。從1992年11月17日的386點開始,到1993年2月16日的1558點,只用了3個月時間,大盤漲幅高達303%。這種行情在現在看來,足以讓投資者羨慕不已。
■第二次大熊市:1993年2月16日至1994年7月29日
快速牛市上漲完成後,股市的大擴容也就開始了,伴隨著新股的不斷發行,上證指數也逐步走低,進而在777點展開長期拉鋸,後來777點位失守,大盤再度一蹶不振的持續探底。到1994年7月29日,股指回到325點,但這次熊市帶來的"成果"是上市公司數量急速地膨脹
■第三次大牛市:1994年7月29日至1994年9月13日
證券市場一片蕭條,在人們都對股市信心喪失殆盡的時候,市場中甚至一度傳言監管層將關閉股市,為了挽救市場,相關部門出台三大利好救市,股市再度亢奮,1個半月時間,股指漲幅200%,最高達1052點。
■第三次大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
早期的股市不講究什麼價值投資,業績好壞也是無所謂,最重要的是流通盤要小,這樣好炒。但是隨著股價的炒高,總有無形的手將股市打低,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經回到577點,跌幅接近50%。
■第四次大牛市:1995年5月18日至1995年5月22日
這次牛市只有三個交易日!股市受到管理層關閉國債期貨消息的影響,全面暴漲,3天時間股指就從582點上漲到926點。本輪行情充分反映了我國股市對相關"政策"的敏感程度,"股市政策市"的說法也被投資界普遍接受。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月19日
短暫的牛市過後,股市重新下跌。從1995年的8月開始,當時僅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長虹開始悄悄走強,業績白馬股票逐步受到主流資金的關注。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達到階段低點512點,績優股股價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條件具備。
■第五次大牛市:1996年1月19日至1997年5月12日
崇尚績優開始成為市場主流投資理念,深發展、四川長虹、深科技、湖北興化等龍頭股均為業績極佳的績優成長股,在這些股票的帶領下,股指重新回到1510點,這些股票創造的"投資神化"也對當時的普通投資者進行了一場鮮活的投資教育。
■第五次大熊市:1997年5月12日至1999年5月18日
這輪大調整也是因為過度投機,在績優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後,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經跌至1047點。這兩年間,股市的擴容繼續瘋狂進行,規模出現了難以想像的擴張。嚴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級市場出現極度失血,持續2年的熊市就此展開
■第六次大牛市:1999年5月19日至2001年6月14日
這次的牛市俗稱"5·19"行情,多數的投資者都記憶猶新,網路概念股的強勁噴發將上證指數推高到2000點以上,並創出2245點的歷史最高點,伴隨一輪波瀾壯闊的大牛市,證券投資基金也出現了歷史上罕見的大發展。
■第六次大熊市:2001年6月14日至2005年6月6日
"5·19"行情過後,市場最關注的就是股權分置的問題。投資者普遍認為這是利空因素,解決股權分置也成為股市下跌的理由,股指也從2245點一路下跌到998點。經過這輪歷史上最長時間的大調整,A股市場的市盈率降至合理水平,新一輪行情也在悄然醞釀當中。
■第七次大牛市:2005年6月7日至2007年10月16日
2005.4月底,證監會宣布啟動股權分置改革。05.6.6上證綜指破1000點心理底限後,市場開始一輪基於價值回歸的反轉行情,至2007.10.16上證綜指最高升至6124點。
■第七次大熊市:2007年10月16日至今
中石油A股上市拉開了本輪熊市的帷幕,大小非,國內經濟放緩,美國金融危機等等問題,伴隨著A股從6124點跌到最低1664點。
Ⅲ 股市大盤走勢如何分析
在日K線圖中一般白線、黃線、紫線、綠線依次分別表示:5、10、20、60日移動平均線,但這並不是固定的,會根據設置的不同而不同,比如你也可以在系統里把它們設為5、15、30、60均線。
關於移動平均線
移動平均線(MA)是以道•瓊斯的"平均成本概念"為理論基礎,採用統計學中"移動平均"的原理,將一段時期內的股票價格平均值連成曲線,用來顯示股價的歷史波動情況,進而反映股價指數未來發展趨勢的技術分析方法。它是道氏理論的形象化表述。
移動平均線定義:"平均"是指最近n天收市價格的算術平均線;"移動"是指我們在計算中,始終採用最近n天的價格數據。因此,被平均的數組(最近 n天的收市價格)隨著新的交易日的更迭,逐日向前推移。在我們計算移動平均值時,通常採用最近n天的收市價格。我們把新的收市價格逐日地加入數組,而往前倒數的第n+1個收市價則被剔去。然後,再把新的總和除以n,就得到了新的一天的平均值(n天平均值)。 ■ 計算公式:
MA=(C1+C2+C3+...+Cn)/N C:某日收盤價 N:移動平均周期
移動平均線依計算周期分為短期(如5日、10日)、中期(如30日) 和長期(如60日、120日)移動平均線。
移動平均線依演算法分為算術移動平均線、線型加權移動平均線、階梯形移動平均線、平滑移動平均線等多種,最為常用的是下面介紹的算術移動平均線。
一)、移動平均線所表示的意義:
1、上升行情初期,短期移動平均線從下向上突破中長期移動平均線,形成的交叉叫黃金交叉。
預示股價將上漲:黃色的5日均線上穿紫色的10日均線形成的交叉;10日均線上穿綠色的30日均線形成的交叉均為黃金交叉。
2、當短期移動平均線向下跌破中長期移動平均線形成的交叉叫做死亡交叉。預示股價將下跌。黃色的5日均線下穿紫色的10日均線形成的交叉;10日均線下穿綠色的30日均線形成的交叉均為死亡交叉。
3、在上升行情進入穩定期,5日、10日、30日移動平均線從上而下依次順序排列,向右上方移動,稱為多頭排列。預示股價將大幅上漲。
4、在下跌行情中,5日、10日、30日移動平均線自下而上依次順序排列,向右下方移動,稱為空頭排列,預示股價將大幅下跌。
5、在上升行情中股價位於移動平均線之上,走多頭排列的均線可視為多方的防線;當股價回檔至移動平均線附近,各條移動平均線依次產生支撐力量,買盤入場推動股價再度上升,這就是移動平均線的助漲作用。
6、在下跌行情中,股價在移動平均線的下方,呈空頭排列的移動平均線可以視為空方的防線,當股價反彈到移動平均線附近時,便會遇到阻力,賣盤湧出,促使股價進一步下跌,這就是移動平均線的助跌作用。
7、移動平均線由上升轉為下降出現最高點,和由下降轉為上升出現最低點時,是移動平均線的轉折點。預示股價走勢將發生反轉。
(二)、葛南維移動平均線八大法則
1、移動平均線從下降逐漸走平且略向上方抬頭,而股價從移動平均線下方向上方突破,為買進信號。
2、股價位於移動平均線之上運行,回檔時未跌破移動平均線後又再度上升時為買進時機。
3、股價位於移動平均線之上運行,回檔時跌破移動平均線,但短期移動平均線繼續呈上升趨勢,此時為買進時機。
4、股價位於移動平均線以下運行,突然暴跌,距離移動平均線太遠,極有可能向移動平均線靠近(物極必反,下跌反彈),此時為買進時機。
5、股價位於移動平均線之上運行,連續數日大漲,離移動平均線愈來愈遠,說明近期內購買股票者獲利豐厚,隨時都會產生獲利回吐的賣壓,應暫時賣出持股。
6、移動平均線從上升逐漸走平,而股價從移動平均線上方向下跌破移動平均線時說明賣壓漸重,應賣出所持股票。
7、股價位於移動平均線下方運行,反彈時未突破移動平均線,且移動平均線跌勢減緩,趨於水平後又出現下跌趨勢,此時為賣出時機。
8、股價反彈後在移動平均線上方徘徊,而移動平均線卻繼續下跌,宜賣出所持股票。
以上八大法則中第三條和第八條不易掌握,具體運用時風險較大,在未熟練掌握移動平均線的使用法則前可以考慮放棄使用。
第四條和第五條沒有明確股價距離移動平均線多遠時才是買賣時機,可以參照乖離率來解決(將在中級學校中詳講)。
(三)移動平均線的買進時機:
1、股價曲線由下向上突破5日、10日移動平均線,且5日均線上穿 10 日均線形成黃金交叉,顯現多方力量增強,已有效突破空方的壓力線,後市上漲的可能性很大,是買入時機。
2、股價曲線由下向上突破5日、10日、30日移動平均線,且三條移動平均線呈多頭排列,顯現說明多方力量強盛,後市上漲已成定局,此時是極佳的買入時機。
3、在強勢股的上升行情中,股價出現盤整,5日移動平均線與10日移動平均線糾纏在一起,當股價突破盤整區,5日、10日、30日移動平均線再次呈多頭排列時為買入時機。
4、在多頭市場中,股價跌破10日移動平均線而未跌破30日移動平均線,且30日移動平均線仍向右上方挺進,說明股價下跌是技術性回檔,跌幅不致太大,此時為買入時機。
5、在空頭市場中,股價經過長期下跌,股價在5日、10日移動平均線以下運行,恐慌性拋盤不斷湧出導致股價大幅下跌,乖離率增大,此時為搶反彈的絕佳時機,應買進股票。
(四)、移動平均線的賣出時機:
1、在上升行情中,股價由上向下跌破5日、10日移動平均線,且5日均線下穿10日均線形成死亡交叉,30日移動平均線上升趨勢有走平跡象,說明空方佔有優勢,已突破多方兩道防線,此時應賣出持有的股票,離場觀望。
2、股價在暴跌之後反彈,無力突破10日移動平均線的壓力,說明股價將繼續下跌,此時為賣出時機。
3、股價先後跌破5日、10日、30日移動平均線,且30日移動平均線有向右下方移動的趨勢,表示後市的跌幅將會很深,應迅速賣出股票。
4、股價經過長時間盤局後,5日、10日移動平均線開始向下,說明空方力量增強,後市將會下跌,應賣出股票。
5、當60日移動平均線由上升趨勢轉為平緩或向下方轉折,預示後市將會有一段中級下跌行情,此時應賣出股票。
這是移動平均線,分別是(5、10、20、60)日均線
平均線的目的主要是用來判定股票的走勢。
股價的運動常常具有跳動的形式,平均線把跳動減緩成較為平坦的曲線。
計算平均線的方法有許多種,最常用的是取收市價作為計算平均值的參考。比如你要計算十天的平均值,把過去十天的收市價格加起來除以十,便得到這十天的平均值。每過一天,分子式加上新一天的股票收市價,再減去倒第十一天的收市價,分母不變,便得到最新的平均值,把平均值連起來便成為平均線。
平均線的形狀取決於所選擇的天數。天數越多,平均線的轉折越平緩。
一隻股票的升幅,一定程度上由介入資金量的大小決定,莊家動用的資金量越大,日後的升幅越可觀。那麼,如何估算莊家倉位輕重呢?下面有幾種方法:
1、根據吸貨期的長短判斷。對吸貨期很明顯的個股,簡單演算法是將吸貨期內每天的成交量乘以吸貨期,即可大致估算出莊家的持倉量,莊家持倉量=吸貨期×每天成交量(忽略散戶的買入量)。吸貨期越長,莊家持倉量越大;每天成交量越大,莊家吸貨越多。因此,若投資者看到上市後長期橫盤整理的個股,通常黑馬在默默吃草。有些新股不經過充分的吸貨期,其行情難以持續。
2、根據換手率判斷。在低位成交活躍、換手率高、而股價漲幅不大的個股,通常為莊家吸貨。此間換手率越大,主力吸籌越充分,「量」與「價」似乎為一對互不甘示弱的小兄弟,只要「量」先走一步,「價」必會緊緊跟上「量」的步伐,投資者可重點關注「價」暫時落後於「量」的個股。
3、根據大盤整理期該股的表現來分析。有些個股吸貨期不明顯,或是老莊卷土重來,或是莊家邊拉邊吸,或在下跌過程中不斷吸貨,難以明確劃分吸貨期。這些個股莊家持倉量可通過其在整理期的表現來判斷,長城電工去年上市後逐波下行,吸貨期不明顯,5-6月份的拉升明顯屬於莊家行為,7-9月份大盤調整,而該股6月底在12元附近,9月底依然固守在12元附近的整理區,跌幅小於大盤,莊家介入程度深;再看該股流通股達8000多萬,對這樣的偏大盤股主力亦「調教」自如,持籌量可見一斑。
4、根據上升過程中的放量情況判斷。一般來說,隨著股價上漲,成交量會同步放大,某些莊家控盤的個股隨著股價上漲,成交反而縮小,股價往往能一漲再漲,對這些個股可重勢不重價;莊家持有大量籌碼,在未放大量之前即可一路持有。
1、超跌反彈和搶反彈:股票大幅下跌,跌到了某個支撐位,有向上反彈(就是向上漲)的要求,就叫超跌反彈;此時買入股票,等反彈了就賣,就叫搶反彈,反彈不是反轉,漲了幾天還要向下跌,所以要「搶」。
2、指標股、權重股、權重指標股:這幾個概念相似,是指總股本非常大的股票,因為總股本大,在股市中所佔比重很大,所以他們的漲跌對整個股市影響很大。象中國銀行就是一個標準的權重指標股,他站的權重達25%,他每漲跌1分錢,大盤漲跌1個點。
3、箱體震盪:股票的價格在一定的范圍上下波動,就象一隻股票箱。
4、中國銀行後市看法:有可能跌破發行價,小散戶最好不要碰他。
]如何知道一隻股票第2天是高開,還是平開,還是低開?
這個也不能說算是預測,只能說是推測罷了:
如果今天能量很大比如是昨天的3倍以上,大幅度收陽(沒有漲停),但不能有明顯的上影線,那麼第二天高開的概率將是相當大的。如果上影線在末期形成而且很長,那麼低開的可能比較大,如果低開更應該著手介入
今天的量比開盤較低,到只到收盤時量比總體看是逐步增大趨勢的話,第二天低開的概率極底,高開的可能也很大,如果開盤量比較大,但能量不能持續,到收盤時候也沒能重新放量的話,注意明日低開
尾盤突然爆量拉高,那要看拉高的成交情況,如果成交扎實,一般第二日不會低開,但如果是急速拉高,成交不扎實,那麼很可能是誘多……
這里只是簡單的敘述並沒有包含很多較復雜的情況。
請大家教教我在這么多的股票里如何選擇一隻,總不能每次都靠別人推薦
要自己選股票其實非常簡單,你要是有很多錢,就選高價股貴州茅台或蘇寧電器。你要想信高價股因為能在高價立足就必然是各方面都無可挑剔。其次如果你的錢不是很多,就應選價格便宜的股票,此時就要慎重一些,看這只股票的每股凈資產是多少?每股贏利的多少。凈資產收益率比去年有沒有增長?還要了解公司有沒有外債,有沒有訴訟?公司是什麼產品?有沒有增長潛力?然後還要看看最近時期股票價格的走勢,是在歷史的低位?還是高位?
可以去排行榜里找,按量比排行,量比在1.2-2.0之間,漲幅在2%-4%之間,這種股票一般有較好的漲勢
委比:某品種當日買賣量差額和總額的比值。
委比是衡量某一時段買賣盤相對強度的指標。它的計算公式為:委比=(委買手數-委賣手數)/(委買手數+委賣手數)×100%委買手數:現在所有個股委託買入下三檔的總數量。委賣手數:現在所有個股委託賣出上三檔的總數量。委比值的變化范圍為-100%到+100%,當委比值為-100%時,它表示只有賣盤而沒有買盤,說明市場的拋盤非常大;當委比值為+100%時,它表示只有買盤而沒有賣盤,說明市場的買盤非常有力。當委比值為負時,賣盤比買盤大;而委比值為正時,說明買盤比賣盤大。委比值從-100%到+100%的變化是賣盤逐漸減弱、買盤逐漸強勁的一個過程。如某一時刻,股票G的買入和賣出委託排序情況如下:序號 委託買入價 數量(手) 序號 委託賣出價 數量(手)1 3.64 4 1 3.65 6 2 3.60 7 2 3.70 6 3 3.54 6 3 3.75 3 4 3.50 6現在委託買入的下三檔的數量為17手,賣出委託的上三檔數量為15手,股票G在此刻的委比為:委比=(委買手數-委賣手數)/(委買手數+委賣手數)× 100%=(17-15)/(17+15)×100%=6.66%委比值為6.66%,說明買盤比賣盤大,但不是很強勁。
委差:某品種當前買量之和減去賣量之和。反映買賣雙方的力量對比。正數為買方較強,負數為拋壓較重。
委比是(委買-委賣)/(委買+委賣)
委差是委買-委賣,負數表示賣盤多。
誰說放量上漲好了?沒人這么說過啊……
但有時量是敲出來的,有時在某些關鍵位置放量的概率較大。
很多能縮量走出很遠、很高的股票,往往在啟動時已經放出過巨量,這種情況被理解為主力控盤程度高。
量價關系的類型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常見的類型,即低量低價、量增價平、量增價漲、量縮價漲、量增價跌和量縮價跌等六種;另一類是比較特殊的類型,即地量地價、天量天價、無量空漲、無量陰跌、底部放量和頂部對倒等六種。
1、低量低價
低量低價主要是指個股(或大盤)成交量非常稀少的同時、個股股價也非常低的一種量價配合現象。低量低價一般只會出現在股票長期底部盤整的階段。
當股價從高位一路下跌後,隨著成交量的明顯減少,股價在某一點位附近止跌企穩,並且在這一點位上下,進行長時間的低位橫盤整理。經過數次反復築底以後,股價最低點也日漸明朗,同時,由於量能的逐漸萎縮至近期最低值,從而使股票的走勢出現低量低價的現象。
低量低價的出現,只是說明股價階段性底部形成的可能性大大增強,而不能作為買入股票的依據。投資者還應在研究該股基本面是否良好、否具有投資價值等情況後,才能做出投資決策。
2、量增價平
量增價平主要是指個股(或大盤)在成交量增加的情況下、而個股的股價卻幾乎維持在一定價位水平上下波動的一種量價配合現象。量增價平既可以出現在上升行情的各個階段,也可以出現在下跌行情的各個階段之中。同時,它既可以作為賣出股票的信號,也可以作為買人股票的信號。區別買賣信號的主要特徵,是要判斷「量增價平」中的「價」是高價還是低價。
如果股價在經過一段時間比較大的漲幅後、處在相對高價位區時,成交量仍在增加,而股價卻沒能繼續上揚,呈現出高位量增價平的現象,這種股價高位放量滯漲的走勢,表明市場主力在維持股價不變的情況下,可能在悄悄地出貨。因此,股價高位的量增價平是一種頂部反轉的徵兆,一旦接下來股價掉頭向下運行,則意味著股價頂部已經形成,投資者應注意股價的高位風險。
如果股價在經過一段比較長時間的下跌後、處在低價位區時,成交量開始持續放出,而股價卻沒有同步上揚,呈現出低位量增價平的現象,這種股價低位放量滯漲的走勢,可能預示著有新的主力資金在打壓建倉。一旦接下來股價在成交量的有效配合下掉頭向上,則表明股價的底部已經形成,投資者應密切關注該股
Ⅳ 股票的基本面分析主要看哪幾項
基本面 要會看股票公司的財報 所處行業 所在行業中的低位 成長性怎麼樣 現在的股價估值如何 和同行業股票相比如何 未來有無外延式並購 有無資產注入預期等等
至於會不會解套 要看你買的波浪位置 股票是處於135或者B浪的上漲階段 還是24 AC的下跌段
比如中石油中石化上市買入的人 到現在也沒解套
人生有幾個十年?
五十年一百年解套你等的了? 幻想不割肉等解套是單方面的想法而已
要想轉變去學習正確的技術面籌碼面知識
制定嚴格的止盈止損紀律 利用學會的東西建立一套高成功率的交易系統
當你能長期保持小賺+小賠+大賺 自信自然就有了
但是記得 只小賠 依靠的就是止損策略的嚴格執行
買入就跌 或者買入3天不漲 代表你分析的錯誤 錯了就要認
記住學知識不是網路出來的那些大路貨色
而是能拉出來在行情中實證 驗證 成功率在七成以上的技術分析方法
舉個例子
陽線吞噬 就是陽包陰 無論你在哪裡找的知識 都會告訴你後市看多吧
但在A股二十年的統計中 陽線吞噬之後的走勢 漲跌對半的概率 那麼這種技術分析有用么?
更不要說 如果一段上漲後出現的陽線吞噬 叫做雙人殉情 後市七成要下跌 比如2638之後出現的那2次 和1月9日3147那一次
相反的例子是貫穿線 後市上漲的概率超過七成 你看看創業板這幾個月出現的三次貫穿線 是不是每次都出現短線反彈? 包括這次1月17日的
這還只是K線 還有成交量 籌碼面 形態等等綜合知識去研判的方法
Ⅳ 股市5.17行情是什麼時候的
就是今年的 5.17 百點長陰 今年到現在最大的單日先跌
永遠的5·19
1999年5月19日,星期三,一個永載A股史冊的日子。當天,滬市上漲51點,深市上漲129點。隨後,在網路股的帶領下,滬深股市一掃低迷,走出大幅攀升行情,30個交易日內股指上漲65%,這被稱為「5·19行情」。此後股市就迎來以網路為首的高科技風暴。而2010年的5月18日反彈行情里,不是科技股來當先鋒,而是地產股。這一天,地產股頭頂著樓市調控的嚴厲招數,展開了自救行情,300地產指數當天上漲6.38%,10隻地產股漲停,金地集團是反彈急先鋒,當天漲停。招商地產、保利地產、萬科齊齊上漲7%以上。
永遠的530
5.30號國家要調控股市過熱,將印花稅調制千分之3,導致股市暴跌,人們為了紀念這個日子就叫5.30號。就像歷史書上有一些有名的日子。股市也有自己的記錄
Ⅵ 2010年5月17日股票為什麼大跌
5月17日滬深兩市單邊重挫,創年內新低,個股普遍大幅下跌,上證綜合指數收於2559.93點,較前一交易日下跌5.07%,深圳成份指數收於9731.72點,較前一交易日下跌5.79%;按照申萬一級行業分類,今日所有板塊均處於下跌行情,其中跌幅較大的行業有:輕工製造(當日下跌7.1%)、房地產(當日下跌7.07%)、紡織服裝(當日下跌6.55%);跌幅較小的行業有:金融服務(當日下跌4.24%)、醫葯生物(當日下跌4.5%)、有色金屬(當日下跌4.78%)。
國投瑞銀認為本次下跌的誘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國十條」發布已滿一月,效果不佳,一線城市房價仍較堅挺。一方面,地產利益各方與政策的博弈引發投資人對進一步嚴厲調控的擔憂;另一方面,地方政府過度依賴「土地財政」的現狀也加劇了市場對地方融資平台債務風險的擔憂; 2、近期出爐的經濟數據平淡,投資人對經濟持續高速增長信心不足; 3、外圍市場震盪加劇,美歐股市均表現不佳是今日下跌的一個誘因; 4、市場短期持續、快速下跌而反彈無力,造成投資人信心極度脆弱則是今日下跌最直接原因。
對於後市走勢,國投瑞銀認為,近期市場殺跌頻現、悲觀情緒彌漫,投資人信心恢復需要一定的時間;但眾多個股經過大跌後回歸估值的安全邊際,也為後續行情的展開提供了可能,市場正在經歷緩慢尋底、築底的過程。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成長性確定的中小市值和新興產業類股票,在大跌中尋找合適的介入點、合理布局;同時關注大市值股票中質地優良的品種。
Ⅶ 股票五月行情如何.
行情不錯
大盤會逐步回升
會有表現機會的
要有耐心
Ⅷ 誰能介紹一下中國近五年的股市情況比如幾幾年幾月大跌了
中國股市歷年牛熊市情況(2009-01-17 15:31:20)■第一次大牛市:1990年12月19日至1992年5月26日 (96.05——2年半後——1429) 1380%
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以後,掛牌股票僅有8隻股票,人稱"老八股"。當時交易制度實施1%漲跌停板(後改為0.5%)限制,股指從96.05點開始,歷時2年半的持續上揚,終於在取消漲跌停板的刺激下,一舉達到1429點的高位。
■第一次大熊市:1992年5月26日(1429——386)1992年11月17日 (半年時間) - 73%
沖動過後,市場開始價值回歸,不成熟的股市波動極大,僅僅半年時間,股指就從1429點下跌到386點,跌幅高達73%,這樣的下跌在現在來看是不可想像的,而在當時,投資者們都自然地接受了。
■第二次大牛市:1992年11月17日至1993年2月16日 (386——三個月後——1558)303%
快速下跌之後,峰迴路轉,迎來了快速上漲,半年的跌幅,3個月就全部漲回來。從1992年11月17日的386點開始,到1993年2月16日的1558點,只用了3個月時間,大盤漲幅高達303%。這種行情讓海外投資者羨慕不已。
■第二次大熊市:1993年2月16日至1994年7月29日 (1558——17個月後——325)-79%
快速牛市上漲完成後,股市的大擴容也就開始了,伴隨著新股的不斷發行,上證指數也逐步走低,進而在777點展開長期拉鋸,後來777點位失守,大盤再度一蹶不振的持續探底。到1994年7月29日,股指回到325點,但這次熊市帶來的「成果」是上市公司數量急速地膨脹。
■第三次大牛市:1994年7月29日至1994年9月13日(325——一個半月時間——1052) 223%
證券市場一片蕭條,在人們都對股市信心喪失殆盡的時候,市場中甚至一度傳言監管層將關閉股市,為了挽救市場,相關部門出台三大利好救市,股市再度亢奮,1個半月時間,股指漲幅200%,最高達1052點。
■第三次大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 (1052——8個月後——577點)-45%
早期的股市不講究什麼價值投資,業績好壞也是無所謂,最重要的是流通盤要小,這樣好炒。但是隨著股價的炒高,總有無形的手將股市打低,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經回到577點,跌幅接近50%。
■第四次大牛市:1995年5月18日至1995年5月22日 (582——三天後——926)59%
這次牛市只有三個交易日!股市受到管理層關閉國債期貨消息的影響,全面暴漲,3天時間股指就從582點上漲到926點。本輪行情充分反映了我國股市對相關「政策」的敏感程度,「中國股市政策市」的說法被充分驗證。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月19日 (926——8個月左右時間——512) -45%
短暫的牛市過後,股市重新下跌。從1995年的8月開始,當時僅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長虹開始悄悄走強,業績白馬股票逐步受到主流資金的關注。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達到階段低點512點,績優股股價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條件具備。
■第五次大牛市:1996年1月19日至1997年5月12日 (512——17個月時間——1510) 194%
崇尚績優開始成為市場主流投資理念,深發展、四川長虹、深科技、湖北興化等龍頭股均為業績極佳的績優成長股,在這些股票的帶領下,股指重新回到1510點,這些股票創造的「投資神化」也對當時的普通投資者進行了一場鮮活的投資教育。
■第五次大熊市:1997年5月12日至1999年5月18日 (1510------101-----1025) -33%
這輪大調整也是因為過度投機,在績優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後,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經跌至1047點。這兩年間,股市的擴容繼續瘋狂進行,規模出現了難以想像的擴張。嚴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級市場出現極度失血,持續2年的熊市就此展開。
■第六次大牛市:1999年5月19日至2001年6月14日 (1047-------104-------2245) 114%
這次的牛市俗稱"5?19"行情,多數的投資者都記憶猶新,網路概念股的強勁噴發將上證指數推高到2000點以上,並創出2245點的歷史最高點,伴隨一輪波瀾壯闊的大牛市,證券投資基金也出現了歷史上罕見的大發展。
■第六次大熊市:2001年6月14日至2005年6月6日 (2245-----199---------998) - 55.5%
「5?19」行情過後,市場最關注的就是股權分置的問題。投資者普遍認為這是利空因素,解決股權分置也成為股市下跌的理由,股指也從2245點一路下跌到998點。經過這輪歷史上最長時間的大調整,A股市場的市盈率降至合理水平,新一輪行情也在悄然醞釀當中。
■第七次大牛市:2005年6月6日至2007年10月16日 (998 -----118-------6214) 513%
對於2001年至2005年大熊市中經濟快速增長的股指的修正,上市公司的基本面逐步提升,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預期,並且國有股減持即股權分置的原則確定,有種利空出盡變利好的感覺,沉寂了4年的A股市場也該有上漲的動能了。上證指數從2005年6月6日的998.23點達到2005年9月20日的1223.57點之後盤整了二個多月後,幾乎是一路上揚至6124.04點,演繹著瘋狂的旋律,投資者也都爭先恐後的紛紛入市,但是沖動之後必然會有「沖動的懲罰」。
■第七次大熊市:2007年10月16日至今 (6124 --------54------1664) -73%
A股截止到2007年10月16日達到了瘋狂的極致,隨之而來的就是暴跌,截止2008年9月12日,A股市場上證指數達到了2000點。由於A股市場前期漲幅巨大,積累了一定泡沫,有回調的需要,再加上市場再融資規模巨大,股權分置確定的大小非開始解禁,中國股市與國際的聯動性逐步增強,受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越來越大,美國次級債危機的爆發對於國內金融業和國內投資者的信心都已一定的沖擊。
Ⅸ 20210908股市分析和20210909股市預測怎麼樣
如下:
一、行情深度觀點
中午提醒,今天要公布8月CPI與貨幣供應數據!其中CPI直接反饋國內消費情況,而直接影響CPI的豬肉行情卻還在下跌預警中,即將公布的8月CPI數據,可能不會太亮眼。
重點是盡管近期國內已經開展5萬噸中央凍豬肉儲備,加上即將到來的雙節旺季時段,豬肉或有短線反彈需求,但結合當下消費現狀來看,豬肉長線趨勢依舊不樂觀。
重要的是目前我國經濟已在恢復末期,比如去年我國貿易順差3.7萬億,同比增加27.4%。而今年前8個月貿易順差為2.34萬億,同比增加17.8%,若按線性推測,今年貿易順差數據或不如去年。
但我卻認為這並非經濟下滑體現,而是供需情況已基本得到有效平衡後,必定會經歷的階段回落而已。在此背景下,若CPI數據不佳,即可直接看出消費端已實質性處於階段疲軟期。
另外上月至今上層數次通過拋儲,用以平衡資源市場供需平衡,但近期資源股卻節節攀升,很多標的都已接連創出年內新高,若非實質性通脹影響又怎會如此,而最先反應通脹就是上游企業,因為會直接增加運營成本。如此由上至下疊加成本,則會進一步影響消費。
不過我對國內宏觀調控非常有信心!這種情況只是暫時的。因此推測下半年大概率會有多個相關措施給予改善。其中就或會再次出現我從年初至今反復提到的流動性結構優化。
但話說回來,不論怎樣還是需要通過數月改善,這里從市場本身出發,僅著眼短線趨勢來看,若確實反饋出消費頹勢,起碼會在短期內影響市場情緒!
此外貨幣供應數據卻受昨日央媽表態影響,降低了市場對貨幣層面的寬松預期,再結合下周央媽的回籠預期,市場在近期應會有避險情緒。至此也是中午再次看空的原因。
結果雖並未跌多少,上證指數僅跌0.04%,創業板僅跌0.97%。但也聊勝於無,只因現階段跌了才會繼續漲!所以我認為A股還沒回調到位,明天還是不能看漲,只看回調。
二、再給股民2點提醒
1、不宜重倉
今天沒怎麼跌,且上證指數仍在5日線上方的強勢區,接下來有橫盤波浪震盪的可能,但結合前文觀點,這里強勢提醒,現在明顯不宜重倉!因為看似行情比較強勢,但資金越大越蔫著壞,通常就在看似強勢的過程中悄咪咪地出貨,一旦短線趨勢徹底拐頭時,人家已基本出完。
比如今天上午出現放量滯漲,就說明有大量資金出貨,下午盤中才出現一波明顯拋盤,但因主力強勢托住大金融與農業,加上游戲圈的靴子落地,結合元宇宙帶動了加密圈的NFT概念,才使今天行情不至於太過難看。
這里從小看大,短線趨勢也是如此!接下來不論行情怎麼走都不宜重倉!起碼要等上證指數與5日線匯合後再做決斷,否則一旦行情綳不住就來不及了。
2、北向資金
昨天北向資金已連續進貨12天,達到了年內最長連續進貨記錄!因此盤後提醒大家,這種現象發生後,A股大多會先跌後漲!
上次其連續進貨的第12天在1月21日,當天高點3636.24,隨後橫盤震盪兩天就綳不住了,短線趨勢連續震盪下跌四天,跌幅超5個點!之後通過5天橫盤震盪後,才逐步漲到年內前高!
因此也提醒大家,要看今天其是否會中斷連續進貨!中午雖是進貨狀態,但近期大資金抱團的滬股通一側,卻已呈現出貨狀態。
截止收盤北向資金出貨16.18億,終止連續進貨狀態!而這個情況的提前預判,也是我提醒大家在近期短線要謹慎的原因之一!因為結合以往數據來看,北向資金對A股頂底趨勢把握是比較準的,普通股民若抱其大腿起碼起碼不會出現較大失誤。
沒錯,大方向大概率還是會漲,甚至不排除年內要漲到4000點,但不論誰提這種觀點,都是一種概率性推測!只要是概率性的東西,都是不確定的,誰能真的知道明天到底會發生什麼呢。而我雖然常講人要樂觀,只有樂觀才有希望,只有希望才能引領我們持續成長前行,從而看到更多風景。
但不能因為有希望就盲目樂觀,把想像中的希望當成現實,從而以結果推定過程,這不是傻嗎。就好比一個運動天賦極高的人,大家都預判他未來是奧運冠軍,結果他把贊美當事實,不努力了。如果這都還能當上奧運冠軍不是在扯嗎。
重點是在短線趨勢有回調需求時,對普通股民來講,最好的方式就是只保留底倉,其他多餘倉位一概不要。如此才能最大程度地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因為行情應對思路才是最重要的,即漲了該怎麼辦,跌了又該怎麼做。而不是一根筋地只看漲看跌。
就好比職場中那些只知道提各種問題,但卻總給不了務實解決方案的人,註定出不了頭!因為老闆表面大多不會說,但心裡已經將這樣的人徹底PASS了,因為這種人根本無法獨當一面。股市亦如此,若只知漲跌不知應對,終究只能是個綠油油的「小學生」。
Ⅹ 誰能預測一下大盤的未來走勢。
牛熊的轉折需要許多條件的變化,包括國家政策、經濟發展、意外事件等外部環境條件,自己無法了解,也無從了解,只能從經驗和技術上進行簡單和膚淺的分析。
半年線固然重要,但自己認為不是牛熊的分界線,今日大盤跌破了半年線,就是在半年線之下運行幾個月,依然不能簡單地說牛市已經轉為熊市,目前牛市還在進行中,這僅是牛市中的一個調整而已。
一是經驗上的判斷,一個牛市運行有一定周期,從96年1月到2001年6月的牛市走了五年,從512點漲到2245點,上漲幅度是338%,期間有六次跌破半年並在下運行一定時間,牛市照樣進行。其中在半年線下運行較長的有四次,第一次:97年7月3日到97年12月23日近五個月;第二次:98年8月3日到99年5月21日近九個月;第三次:99年10月29日到2000年1月28日近三個月;第四次:2001年2月5日到2001年3月12日一個多月。目前的牛市雖然走的有點快,兩年時間上漲了500%之多,但沒有出現一次象樣的調整,就是說跌破半年線在下運行一段時間,這個牛市的運行是否也得出現幾次跌破半年線呢?
二是從技術上講,牛市運行中出現有力度的調整,也就是進行充分的洗盤,牛市才能走的更遠。從月線上看目前僅調整到7月均線附近,看歷史調整到10月、20月、30月線都出現過。
關於這次調整的性質是短期還是中期調整,在11月9日《目前行情調整性質的研判》中說:「從大盤的角度出發,自己認為現在還不能斷定,簡單地按回調漲幅的30%計算,中線底部區域在4600點左右,如果按黃金分割法,上海指數就到4300點左右。」在11月23日《關注中短期調整水嶺處的演變》中說:「自己認為短中短期調整的分水嶺在4830點左右,一旦收盤在之下三天,那麼中期調整基本確認,別小瞧再往下那幾百點空間,個股下跌會很慘烈,會跌的面目全非。」
上周六11月24日《滬市周線中陰未來會怎麼走?》中猜測了兩種走勢,關於是那種走勢時說:「如果在5100點左右遇阻的話,就要防範第一種走勢的出現」,第一種走勢是「逐步下探4600點左右,下周30周均線將上移到4720點左右,也可能在這里就受到強支撐。」結果周一反彈到5100點左右遇阻回落,那麼只能認為出現第一種走勢。
感覺今日大盤在4720點與4800點之間止跌反彈的概率很大,如果出現上漲,仍然不能期望太高,還是以反彈對待。
昨日早上說:「昨夜美國股市大跌237.44點,港股可能又會大跌,看今日會怎麼樣走?」昨日港股開盤就跌900多點,收盤跌416點,上海下跌97點。昨夜美國股市又大漲215點,港股昨日反彈力度不小,可能是對美國股市的預期,看今日怎麼樣?由於外圍股市的影響,主力也可能不下探就反彈,這些需要注意。
自己在這個調整性質不能盲目斷言的情況下,從10月17日一直保持輕倉操作,短線快進快出,用倉位的控制來控制風險,在比賽中也是採用這種方式,在反彈時倉位90%左右,在短線調整時65%左右。
操作:今日下探到猜測的位置或開盤就走穩,短線操作一點,耐心等待上升趨勢明顯再重倉操作。
僅是自己的一點片面認識,但它是自己真實的想法,它完全指導自己的操作,錯了是自己的水平不行,繼續學習。絕沒有誤導他人之意,望朋友們諒解。
參加比賽情況:
今日下探到猜測的位置或開盤就走穩,短線都操作,股票增加到12隻左右,倉位提高到90%左右。
11月24日周六北京青年報財經欄目「大牛市還在不在?」中的幾個問題的回答。
記者:上周還有不少分析師預測大地震已經結束,但這周四上證綜指已跌破前期低點5032點,這讓機構對後市的看法再次分化。甚至有言論認為大牛市已經結束,對此,您怎麼看?
道易簡:我認為大牛市還沒有結束,應該還能走上幾年,這輪牛市還沒有出現一次像樣的中期調整。歷史上牛市中的中期調整,指數一般下跌30%左右,時間在三到五個月,這次即使跌到4300點左右,也屬於中期調整的范圍。相信經過充分調整後牛市更牛,高點更高,8000點不是不可能。
記者:也有不少分析師認為,暴跌與中石油的連續調整有直接關系,認為調整的結束將以中石油的「轉運」為標志,您是否認同這一觀點?調整要持續到什麼時候,調整的幅度會有多深?
道易簡:我認為暴跌與中石油沒有什麼直接關系,反彈結束創出新低是十分正常的,只不過它上市定位高需要價值回歸,下跌帶動了指數而已。我倒認為,如果是短期調整的話,兩周左右會結束,指數能調到4830點左右。如果是中期調整指數可能到4300點左右,時間上可能還要兩個月。
記者:大盤連續調整,成交量也日益縮減,基金持續營銷的放開也未能有效地提振市場的信心,大盤在什麼情況下才能實現有效反轉?投資者怎麼判斷調整結束?
道易簡:我認為,股市有自己的運動規律,漲多了就跌,跌多了就漲,大盤經過充分的調整後就會走好,這需要時間,當然出現利好會縮短調整的時間,讓行情早日來臨。
記者:那在當前的市況下,投資者該怎樣操作?什麼時候才是進場良機?
道易簡:最好是輕倉操作,等待上升趨勢明顯後再重倉操作,在日線的K線形態趨勢向上、短期均線向上,指標向上、成交明顯放大的時候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