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指數與每股價有什麼關糸
我國股票指數是根據個股發行量的加權,然後加權平均計算出來的,具體:
上證綜合指數:以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全部股票(包括A股和B股)為樣本,以發行量為權數(包括流通股本和非流通股本),以加權平均法計算,以1990年12月19日為基日,基日指數定為100點的股價指數。
深證成份股指數:從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所有股票中抽取具有市場代表性的4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為樣本,以流通股本為權數,以加權平均法計算,以1994年7月20日為基日,基日指數定為1000點的股價指數。
⑵ 工行的股價為什麼那麼高
工行的十大題材(其中不少股評未提及過),及防風險的的操作方法 工行的優勢是: 第一、是滬深300指數權重股,是控制股指期貨的必備籌碼。誰控制了工行等權重股的大部分股票,誰就可以有了在股指期貨中作空作多的控制權,以四兩搏千斤的手段賺取巨利。 第二、作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沒有虧損風險的股票,價格居然比ST股、微利股的股價要低,具補漲空間。 第三、所有股票的漲幅均超過了2倍以上,但工行的漲幅只有50%左右,遠落後於大盤,有補漲空間。 第四、工行是各期貨主力必爭之籌碼,如果有其中一莊家把貨在目前價位全部賣出,那麼,其它主力將把其拋出的籌碼通吃掉。所以,以前沿用的莊家作莊模式,也就是吸貨、洗盤、拉高、出貨的模式,不適合備戰股指期貨的莊家。因為出完了貨,也就是把工行拋完了,也同時失去了對期貨指數的控制權。除非莊家以後不玩股指期貨,但這有可能嗎?所以,對於工行,莊家在高位出了部分貨,還會在低位再撿回。不存在如下的風險:把工行炒高後,出貨一走了之。而其它虧損題材股的莊家把股票炒高後,出貨一走了之,導致以後股票跌跌不休。而工行作為股指期貨的必備權重股,就沒有莊家出貨後一走了之的風險。 第五、股指期貨主力要逼空作多時,工行可能會升到你意想不到的高位。 第六,工行是由國務院財政部作為實際控制人的特大型中央國企。中央國企領導人的升遷與所在企業的政績息息相關,所以會很注重政績也就是業績的提升。同時,中央特大型國企的監管是相當嚴格的,不存在轉移資金、掏空公司後惡意關閉破產等的問題。 第七,據悉,市值考核將有可能列入中央國企的考核范圍,如以後實施,中央國企將更關心股價的漲跌; 第八,工行除在中國上市外,還在中國香港上市。工行代表了中國的形象,是真正的藍籌股之一。 第九,新上市的中信銀行的市盈率已達80倍,但工行2007年的動態市盈率只有20多倍,與之比較,比價也相當低。而且,目前熱點正在向藍籌股轉移。 第十,假如在工行處於5元多的價位上就推出股指期貨,期貨的莊家是會打壓工行到4元甚至3元作空,還是會把工行拉高到7元作多?如果期貨莊家把工行打低到4元、3元後會出現什麼結果?結果就是:虧路一條。因為如果工行跌到4元、3元,市盈率只有13到18倍,作為銀行股已極具投資價值,相信不少有實力的機構會把莊家拋出的割肉籌碼通吃掉,然後作多,把工行拉到6元以上,實現既在現貨上賺錢,又在期貨上賺錢的目的。而且,工行的股票數量是一定的,而錢可以是無限量的(特別是在散戶的跟風蜂擁而至的情況下)。期貨莊家把工行拋完後,而又不能把股指打下來的話,他就只有爆倉甚至破產一條路可走了。可見,在目前5元多的價位,推出股指期貨後,工行是向下打還是上拉,各位可以自行判斷。 第十一,工行有向海外擴張的激動人心的題材。 現到4000點附近,工商銀行卻只有5.7元左右,在比虧損的ST股、微利股都要低,ST股、微利股都升了幾倍,例如四環生物從股改除權前的1元多升到現在的4元多,升幅已幾倍,但工商銀行從3元多升到現在的5.78元,升幅不過是0.5倍,比ST股的升幅少了近10倍。升幅相對這樣少,莊家會捨得出貨嗎?況且,出貨完後,莊家拿什麼來控制股指期貨?所以,大家想一想,工行不升甚至下跌是莊家出貨造成的?還是打壓吸貨造成的?作為股指期貨的權重股,作為機構的必爭的可以四兩撥千斤的控制股指期貨的必備的籌碼,莊家會在獲利這樣少的情況下真正出貨嗎? 所以,莊家打壓不是為了出貨,而是為了以相對低的價格逼散戶割肉出局。因為大量的散戶因看好工商銀行而入了來,這對莊家的拉升是極其不利的。同時,莊家手上的貨還不夠多。因為總股數是一定的,莊家要在低位吸夠貨,相對應的,就要散戶在低位割肉。散戶不割肉,就意味著莊家吸不了貨,吸貨不夠,當然不會拉升。只有籌碼從散戶轉移到莊家手上,股票才會漲.天天漲停的股,而散戶手上是無的,就是這個道理。你可以設身處地地想一想,你看好工行,覺得其有發展潛力,你手上有現金20萬,但你手上只有100股工行,你是想抓住這100股工行天天看著其漲停?還是想它跌下來,好使手上的20萬資金有低位入貨的機會?莊家也一樣,也深知工行上述的這些能引起股價大幅上升的實實在在的題材與業績,但因手上貨還不夠,只能打壓吸貨,在指數上升時壓盤吸貨,並趁著指數大跌的機會,製造恐慌,嚇出浮碼。 工行居然比ST股、微利股的價格還低,不覺得不正常嗎?在兩市平均股價已達12元的情況下,現在還有多少只股票是在5元多的?而且代表中國形象的國家銀行的股票,價格會長期低於虧損股嗎?如果堂堂的藍籌股,股價居然比虧損股還要低,長期這樣的話,股市還正常嗎? 既然以吸為主,那麼莊家肯定會打壓,以降低吸籌的成本。為對付莊家的打壓,可以採取這樣的對策:我認為有貼曾提過的把資金分成兩大部分的方法較好。例如,你有20萬資金,第一大部分的10萬資金分成幾十個價位去逢低吸納,例如,5.65元買500股,5.60元買500股,5.55元買500股,5.50元買500股……,如此類推。第二大部分的10萬資金見機行事,當莊家打壓打穿他自己的成本線時,再逢低介入。這樣,平均下來,你的成本比莊家還低。如果莊家長期不拉,就和莊家耗著,看誰的利息成本高。股指期貨的莊家不可能永遠只作空不作多,等到莊家逼空作多時,你就可以獲利了。 同意的請頂。
⑶ 工商銀行這之股怎麼樣
誰人能准確預測股票的漲跌呢?越詳細就意味著越具體,越具體就意味著越不真實。我說漲,你便要高興,我說跌,你可能要不高興,你想聽我說漲還是說跌?
這種事情,求人不如求己,問人也不如問己,股市本來就有風險,沒有絕對的、一定的、一成不變的事情。問問自己,拿出這些錢來股票,全賠掉能不能接受,能接受就做,不能接受就減少金額,到一個自己可以把握的度,一定要確信自己能夠接受最壞的結果之後再做盈利的打算。
老子說,美言不信,信言不美,常言道,良葯苦口,都是這個意思。算卦的說的最好,那是因為他說得都是人想聽的,醫生說你得病了你最不願聽,那是因為他說的是實話。
工行的很多理念走在國內各大銀行前列,最近公布的業績又好,至少最近還是處於上升期。往後的俺不能瞎說,今天剛看的金融時報,有關於銀行股的介紹,題主自己看,自己分析吧,在投資這個問題上,沒有任何一個頭腦可以代替你思考。
本打算說股票的,扯遠了,從前是學師范專業的,如果有說教氣,還請諒解。
樓上的是拷別人的回答么,裡面內容穿幫了。
國有上市銀行提升兩地市場價值
記者 卓尚進 2007-04-11 11:32:35
4月10日,是香港市場度過復活節後的第一個交易日。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內地幾家國有控股上市銀行均以紅盤報收,工行、中行、建行和交行的H股分別收於4.32、3.93、4.59和8.29港元,較上一個交易日分別上漲0.23%、0.25%、0.88%和0.97%。
幾家內地國有控股上市銀行的大筆成交和上漲,為香港聯交所主板當天的成交活躍和指數較大幅度的上升提供了不容忽視的動力。至當天收市,恆生指數收於20347.87點,較上一個交易日上漲了138.16點,上漲幅度為0.68%,恆生中國企業指數(H股指數)在盤桓多日之後再次回到萬點之上,收於10012.93點,上漲153.43點,漲幅達1.56%。
無獨有偶,4月10日,在內地上海證交所上市的工行A股和中行A股也有較大幅度的上漲,當天分別報收於5.58元和5.88元,分別上漲了1.82%和3.70%。由於兩行股份在指數中的數一數二的權重,兩行股價的上漲無疑為當天上證指數的持續上漲和再創歷史新高增添了不小的動力。統計顯示,當天,上證指數收於3444.29點,上漲了1.33%,而滬深300指數收於3081.48點,上漲了1.43%。
縱觀幾家國有控股上市銀行在兩地上市後的市場表現,我們會發現,國有控股上市銀行以其穩定增長的業績、長期上升的股價趨勢和巨大的增長空間,為兩地資本市場的穩定發展和投資價值增長已經作出巨大的貢獻,並將作出更大的貢獻。說國有控股上市銀行大大提升兩地資本市場價值,真實不虛,毫不為過。
權威的統計數據表明,至4月9日,滬深交易所總市值達13.77萬億元,已首次超過香港聯交所主板及創業板最近一個交易日(4月4日)的總市值13.698萬億元。而至4月10日,由於滬深股指漲幅超過香港股指,滬深交易所總市值肯定再次超過香港聯交所的總市值。
此間一位投資銀行家向記者表示,今後內地資本市場總市值超過香港聯交所的總市值將是常態,而且會陸續超過某些發達國家資本市場的總市值。
繼去年以中國銀行為代表的國有控股企業回歸內地發行A股之後,今年將呈現出國有控股企業回歸A股市場的更大規模的「回歸潮」。在去年年底之前、今年年初,中國人壽和中國平安已在內地先後發行A股,交行、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石油、中海油等大型國企H股和紅籌股正准備回A股上市,其每家給內地市場增加的市值規模或在萬億元左右。據此推算,今年中國內地資本市場的總市值將呈現大幅增長的態勢,其超過香港市場和一些發達國家或地區市場總市值的新聞將不時傳出。
從已在兩地市場已披露2006年年報的幾家國有上市銀行來看,其優良的業績和成長趨勢奠定了股價長期穩定上升的基礎。2006年,中行全年盈利逾428億元,增幅高達65%,每股盈利0.18元;工行稅後利潤實現了31.2%的增長,達到人民幣498.8億元,每股收益為人民幣0.18元;2006年交行全年實現凈利潤人民幣122.74億元,比上年增長32.71%。
3月22日中行公布年報後,由於其業績增長超出大多數機構的預期,國內外多家投行均給予中行積極評級,或增持,或買入,其H股股價呈穩定上升態勢,而A股股價近日已上了一個台階。4月3日工行公布年報後,國內外投行對其盈利預期存有分歧,評級各有不同。國外有兩三家投行開始下調了對工行的評級,但是近日,又有幾家投行調高了對工行H股的評級,如高盛給予工行「買入」的評級,目標價為5.28港元;BNP給予工行「買入」的評級,目標價由5.49港元調高至5.51港元等。
自2005年交行和建行先後面向全球投資者IPO並在香港市場上市以後,一家國外有名的基金管理公司的基金經理向投資者發出了這樣的「建議」:要分享中國經濟長期增長的成果,最好的方式是投資中國的商業銀行。近兩年的實踐證明,這一「建議」是最具價值的投資建議,以建行、中行、工行和招行為代表的中國商業銀行,向全球投資者發售股份並在香港資本市場上市,已為他們帶來了穩定的高額的回報。
以4月10日收市價計算,工行的總市值已達18638.25億元,中行的總市值已達14925.74億元,兩家大行的總市值超過3.36萬億元。事實上,隨著幾家國有控股上市銀行的總市值在香港和內地資本市場總市值中佔比的不斷提高,其對兩地市場的影響越來越大。因此,國有控股銀行的上市,在為香港和內地及全球投資者帶來穩定較高投資回報的同時,為提升兩地資本市場的投資價值和成熟穩定度增添了勃勃生機,間接地為全球資本市場的穩定發展增添了新鮮活力。
雖然中國內地資本市場的總市值超出發達國家或地區資本市場的總市值,但是我們切不可以沾沾自喜,而要清醒地認識到與其客觀上存在的差距,如在上市公司質量、證券監管、金融創新和市場運作效率等方面存在的落後差距。
從近期看,內地資本市場與香港資本市場是競爭對手,更是合作夥伴。而從長遠和國家整體利益看,兩地市場應當是互動和雙贏的關系,需要取長補短,共同協調發展。而包括香港和內地在內的整個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還需要不斷地學習和吸取國際發達資本市場發展的成功經驗,加快改革開放和金融創新的步伐,打造自主核心競爭力。
金融時報 (2007年04月11日)
⑷ 工商銀行的股票601398 是屬於什麼股
公司名稱: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稱:In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A股代碼:601398 A股簡稱:工商銀行
H股代碼:01398 H股簡稱:工商銀行
證券類別:上交所主板A股 所屬行業:銀行
所屬板塊:轉融券板塊,王亞偉系板塊,滬股通板塊,上證180_板塊,北京板塊,銀行板塊,AH股板塊,HS300_板塊,指數權重板塊,轉債標的板塊,融資融券板塊,央視50_板塊,上證50_板塊。
⑸ 工商銀行股票漲一分,大盤指數漲多少
根據它目前的流通市值,它漲1分,在大盤任何股票沒有交易的前提下,大盤微動0.16個點
農行動1分,大盤動0.67個點
⑹ 工商銀行是滬深300指數股嗎
由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聯合編制的滬深300指數於2005年4月8日正式發布。
滬深300指數[1]簡稱:滬深300;
指數代碼:
滬市000300
深市399300。
滬深300指數以2004年12月31日為基日,基日點位1000點。
滬深300指數是由上海和深圳證券市場中選取300隻A股作為樣本,其中滬市有208隻,深市92隻。
樣本選擇標准為規模大、流動性好的股票。
滬深300指數樣本覆蓋了滬深市場六成左右的市值,具有良好的市場代表性。2010滬深300權重股最新排名2010-01-08 21:08排名 代碼 簡稱 權重 A股流通市值 (億元) A股總市值 (億元)1 600036 招商銀行 3.68 951.39 1581.532 600030 中信證券 3.19 1396.88 1409.643 601318 中國平安 2.94 1183.08 1442.154 601328 交通銀行 2.85 853.59 1387.255 600016 民生銀行 2.75 778.42 818.806 000002 萬 科A 2.31 656.15 674.717 601088 中國神華 2.14 344.34 3154.748 601166 興業銀行 2.08 712.02 894.50 9 600000 浦發銀行 2.08 785.41 887.13 10 600900 長江電力 1.88 637.73 1100.0011 601398 工商銀行 1.82 533.72 8959.36
⑺ 以工商銀行為例,大盤指數每變動一個能影響工商銀行股票多少錢
不是大盤指數影響工商銀行,而是工商銀行股價變化對大盤指數能產生多大的影響。
上證指數採用的是總股本加權平均的方法計算出來的,也就是股價乘以總股本,在這種情況下,股票的股本越大,那麼相同的價格變化幅度對指數產生的影響越大。
以工商銀行為例,總股本占整個市場的比例為25%,為第一大權重股,所以工商銀行股價的變化會對滬市大盤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⑻ 工商銀行的股價為什麼那麼低
大盤股票影響大盤指數
價格雖低
但流通股數量巨大
你再試想一下
他的價格如果非漲
那麼大盤指數不是要飛上天了
⑼ 工商銀行的股價波動幅度怎麼看
工商銀行屬於指標股,對指數的貢獻比較大,他漲停對指數影響很大,跌停也是。如果你要買股票的話,建議買小盤藍籌股。
⑽ 中國工商銀行股票過去3年間表現和相對於 大盤的表現。
同步與大盤,有時候弱於大盤,近期拉動大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