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存款准備金率 和利率的關系
都是中央調控經濟的主要手段,而且兩者的上調下調作用和目的是一樣的。兩者是平行的關系可單獨使用或者聯合使用。
兩者些許不同點:
存款准備金,吸收或者釋放銀行的資金。是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的控制流動性措施。
存貸款利率,吸收或者釋放社會的資金。是商業銀行對社會流動資金的控制。
理論上准備金率上調,會減少商業銀行的資金量,減少商業銀行的可貸資金,從而調高存貸款利率。
我們知道商業銀行主要業務就是存款、貸款。有存款才會有貸款。商業銀行現在有一萬億存款,現在資金緊張,貸款需求是兩萬億,商業銀行顯然不能把一萬億全部貸出去,全貸出去的話,存款的儲戶來取錢,就沒有錢給,所以商業銀行就留一定比例的存款放著,以供儲戶取走和資金清算。
所以說降低存款准備金率,簡單的理解為「放水」,也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全對。因為每次降低的目的不同,資金流向也會不同。此次降低存款准備金率,大約釋放7000億流動性,M2約會增加3到4萬億元。
降低存款准備金率說明市場資金緊張,在當前美聯儲連續加息,外匯儲備減少,人民幣兌美元跌破6.5關口,A股跌破3000點大關的大背景下,此次下調存款准備金率,無疑會起到積極的作用,但也應加強監管,防止資金流入樓市,讓資金流向真正需要的地方。
總的來說,此次降低存款准備金率是為了對沖美聯儲加息,人民幣貶值的積極行動,而且降低存款准備金率說明市場錢不夠了,錢不夠了怎麼可能還會引起新一輪的通貨膨脹、房價大漲呢?
網路-存款准備金率
B. 存款准備金率的問題
對股市來說,短期利空,長期利好
理論上利空。上調准備金率是政府收緊信貸資金,壓制過熱經濟的信號,在國外基本上都會引起股市的下跌。
然而中國的商業銀行大部分都有過多的可貸資金,上調准備金率基本上對它們沒影響,這是一個很沒效果的政策工具。實際上有一段時間中央為壓制過熱的經濟而不斷上調准備金率,不但無效,股市甚至還上漲了。
最簡單的說,就是各家銀行需要交給人民銀行保管的一部分押金,用以保證將來居民的提款,而如果押金交的比以前多了,那麼銀行可以用於自己往外貸款的資金就減少了。
主要影響:
1、銀行:由於資金減少,貸款利潤會減少,這對於目前仍然以存貸利差為主要利潤來源的銀行的業績有一定影響;另一方面,會催促銀行更快向其他利潤來源跟進,比如零售業務、國際業務、中間業務等,這樣也會進一步加強銀行的穩定性和盈利性。
2、企業:資金緊張,銀行會更加慎重選擇貸款對象,傾向於規模大、盈利能力強、風險小的大企業,這會給一部分非常依賴於銀行貸款的大企業和很多中小企業的融資能力造成一定影響。強者更強。
3、股市:影響非常有限,幅度比預期低,而且就目前大部分銀行的資金來說,都還比較充裕,這個比例對其貸款業務能力相當有限;另一方面,市場很早就已經預期到人民銀行的緊縮性政策,所以股市在前期已經有所消化,只是在消息出台時的瞬間反映一下而已。
4、基金:沒什麼影響,基本上是隨股市個債市走的。
5、期貨:短期有利空影響,對一些商品期貨會有較大利空影響,我國目前還未有這種類型的金融期貨,呵呵,所以基本上影響不大。
6、存款:銀行會加大力度推陳出新吸引存款,但對於老百姓而言,沒什麼影響
C. 存款准備金率的概念
金融機構必須將存款的一部分繳存在中央銀行,這部分存款叫做存款准備金;存款准備金占金融機構存款總額的比例則叫做存款准備金率!
D. 法定存款准備金率的優點和不足分別是什麼
一、法定存款准備金率的優點:
在實行中央銀行制國家,法定準備率往往被視作中央銀行重要的貨幣政策手段之一。中央銀行調整法定準備率對金融機構以及社會信用總量的影響較大。從直觀上看,中央銀行規定的法定準備率越高,商業銀行等上繳的存款准備金就越多,其可運用的資金就越少,從而導致社會信貸總量減少。
反之,如果中央銀行規定的法定準備率低,商業銀行等上繳的存款准備金就少,其可運用的資金來源就多,從而導致社會信貸量增大。
二、法定存款准備金率的不足:
雖然法定準備率的調整對社會貨幣供應總量有較大的影響,但很多國家尤其是西方國家的中央銀行在實施貨幣政策時往往把重點放在再貼現率的調整和公開市場業務操作上。因為調整法定準備率雖然能帶來在調整貨幣供應總量政策上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它給社會帶來的副作用也是很明顯的。
法定準備率的微小變動也會引起社會貨幣供應總量的急劇變動,迫使商業銀行急劇調整自己的信貸規模,從而給社會經濟帶來激烈的振盪。尤其是當中央銀行提高法定準備率時,導致社會信貸規模驟減,使很多生產沒有後繼資金投入,無法形成生產能力而帶來一系列的問題。因此,各國中央銀行在調整法定準備率時往往比較謹慎。
(4)存款准備金率分析擴展閱讀:
存款准備金率變動對商業銀行的作用過程如下:
1、增長:
當中央銀行提高法定準備金率時,商業銀行可提供放款及創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因為准備金率提高,貨幣乘數就變小,從而降低了整個商業銀行體系創造信用、擴大信用規模的能力,其結果是社會的銀根偏緊,貨幣供應量減少,利息率提高,投資及社會支出都相應縮減。反之,亦然。
打比方說,如果存款准備金率為7%,就意味著金融機構每吸收100萬元存款,要向央行繳存7萬元的存款准備金,用於發放貸款的資金為93萬元,倘若將存款准備金率提高到7.5%,那麼金融機構的可貸資金將減少到92.5萬元。
2、制度:
在存款准備金制度下,金融機構不能將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於發放貸款,必須保留一定的資金即存款准備金,以備客戶提款的需要,因此存款准備金制度有利於保證金融機構對客戶的正常支付。
隨著金融制度的發展,存款准備金逐步演變為重要的貨幣政策工具。當中央銀行降低存款准備金率時,金融機構可用於貸款的資金增加,社會的貸款總量和貨幣供應量也相應增加;反之,社會的貸款總量和貨幣供應量將相應減少。
3、發展:
中央銀行通過調整存款准備金率,可以影響金融機構的信貸擴張能力,從而間接調控貨幣供應量。超額存款准備金率是指商業銀行超過法定存款准備金而保留的准備金佔全部活期存款的比率。從形態上看,超額准備金可以是現金,也可以是具有高流動性的金融資產,如在中央銀行賬戶上的准備存款等。
2006年以來,中國經濟快速增長,但經濟運行中的矛盾也進一步凸顯,投資增長過快的勢頭不減。而投資增長過快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貨幣信貸增長過快。提高存款准備金率可以相應地減緩貨幣信貸增長,保持國民經濟健康、協調發展。
E. 存款准備金率調整的原因和背景
金融機構必須將存款的一部分繳存在中央銀行,這部分存款叫做存款准備金;存款准備金占金融機構存款總額的比例則叫做------存款准備金率
例子事件:1月18日提高准備金率市場大跌,,從3237,跌至2890,--提高准備金率,
點評:從歷史的角度去看待的話,從很多投資者接觸來說,,應該,,:I:顯示出中央政府力壓樓價的信心,政府會繼續延續對地產的調控之路(至少2011樓市沒有漲得那麼快了);II接影響銀行利潤,造成銀行股估值繼續下移。春節後第一個交易日,銀行股可能會下跌。,,但是,前期已經消化了這個利空,應該沒有問題。早點確定這個消息反而更好,因為這段時間就是影響的心裡層面,而資金面,宏觀經濟還是向上。這雖然顯現了央行適度緊縮貨幣的意圖,以及防止通脹風險的決心,存款准備金率對投資者心理會造成一定影響,對股市短線或造成一定的波動,但應該不會改變A股市場的中長線趨勢..
2月12日晚間,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11年2月25日起(周四),第二次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為加大對「三農」和縣域經濟的支持力度,農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機構暫不上調。;;點評:雖然由於前期准備金,,前期已經消化了這個利空,,構成的壓力不怎麼大...我本人認為二次調整准備金率屬於中性偏利好型的消息,畢竟調整准備金率雖然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流動性,但其亦從反面說明了最近不會加息,進一步減輕最近加息的預期,因此屬於中性利好。--總體虎年開年還是比較弱預計,22號開市先揚後抑,,,保持謹慎樂觀
我的QQ229725237
你好,希望我的專業能幫到伱
希望採納
F. 存款准備金率是什麼
你到銀行里存100塊錢,銀行就可以拿你的錢放貸。
但是你存的這100塊錢能全部貸出去嗎?不能。如果全部貸出去了,你第二天去取款,銀行不就慌了么。
這100塊錢銀行又能全部留著,一點不往外貸嗎?也不可以。如果這樣,銀行吃什麼?而且缺錢用的人怎麼辦?
所以這100塊錢,銀行既不能全部放出去,也不能一點都不放。
那麼放多少出去合適呢?
要知道,到銀行存款的不只你一個,還有好多人。那麼這么多人,能同時都在某一天去取款嗎?不大可能。
通過對日常存款、貸款、取款數量的綜合分析,銀行掌握了一個大概的數據,就是你存的100錢,放出去90塊錢比較合適,留10塊錢在銀行里預備你去取款。這10塊錢就叫存款准備金。其實應該叫取款准備金才合適。這時的存款准備金率是10%。
如果調高准備金率,例如調高到11%,那麼銀行放貸就少了1塊,只能放89塊。這樣生意人能貸到的款就少了,投資就少了。這就是政府壓縮投資。反之就是刺激投資。這是政府用看得見的手干涉市場的一種手段,屬於凱恩斯主義。改變利息也是政府常用的一種干涉手段。傳說這些辦法能防止經濟危機。
而由於中央銀行擔心各個商業銀行都不守規矩,貪圖利益,把存款准備金也拿出去放貸,所以中央銀行就規定,各個商業銀行都要把存款准備金交到中央銀行,由它親自保管。所以在准備金率為10%的情況下,商業銀行每收100塊的存款,都要交給中央銀行10塊。
外國有私人銀行,私人銀行要不要把存款准備金交給中央銀行,我不清楚。
從上面的內容可以看出,銀行最怕的就是集中擠兌。老百姓產生一種恐慌,同時都到銀行去取錢,這個時候銀行的貸款都在外面沒收上來,肯定沒有錢支付,就是把存款准備金都拿來也不夠,銀行馬上就垮了。銀行一垮,老百姓更慌。
不過,這都是以往私人銀行才有的事,國有銀行一般不會發生,因為中央銀行那裡有無限的錢,可以全部拿出來應急。只不過需要一段時間。例如,某天全國老百姓都突然集中到一個銀行擠兌,這個銀行肯定慌啊,就會馬上向中央銀行求救。中央銀行能見死不救嗎?能讓產生全國性恐慌嗎?肯定不會。就會開動印鈔機拚命印錢,讓每個老百姓都能順利取到錢,安安心心回家過年。
G. 急!!!!!!存款准備金率上調的影響分析!!!!
存款准備金率上調,則宏觀資金流動性收縮,則不是東西
信貸資產類的理財產品實際上是商業銀行借信託公司的平台,將商業銀行現有的信貸業務的流程進行了重構。其目的是應對流動性緊縮的背景下,對信貸規模帶來的限制以及准備金率對資產收益率帶來的影響。這種產品投資的標的非常地簡單,基本上都是銀行的存量貸款或者是新增貸款,甚至是一些信託融資項目。
從純技術層面上來說,貸款准備金率上調可能帶來的系統性風險對於你說的這幾種理財產品影響不大,不會降低。在購買的時候要關注它詳細的產品說明書,了解產品背後資產的狀況,看看背後資產是否屬於易受宏觀政策影響的類型。
H. 存款准備金率
銀行的存款准備金率提高,結果是其繳存中央銀行的存款准備金增加,可用的流動資金減少了,可發放的貸款也相應減少;銀行放的貸款減少,可以使社會上的流動資金就少了;社會上的流動資金少了,原來因資金過多而引起的通貨膨脹會有所緩解。降低存款准備金率,則產生相反的效果。所以,准備金率是中央銀行控制通貨膨脹(或緩解通貨緊縮)的一個手段。
加息、降息也一樣,中央銀行通過加息或降息來調節社會資金流量,調節通貨水平。
I. 存款准備金率的作用是什麼提高和降低存款准備金率會有什麼影響
存款准備金率的作用是:中央銀行通過調整存款准備金率,可以影響金融機構的信貸擴張能力,從而間接調控貨幣供應量。
當中央銀行提高法定準備金率時,商業銀行可提供放款及創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因為准備金率提高,貨幣乘數就變小,從而降低了整個商業銀行體系創造信用、擴大信用規模的能力,其結果是社會的銀根偏緊,貨幣供應量減少,利息率提高,投資及社會支出都相應縮減。
舉例:如果存款准備金率為7%,就意味著金融機構每吸收100萬元存款,要向央行繳存7萬元的存款准備金,用於發放貸款的資金為93萬元,倘若將存款准備金率提高到7.5%,那麼金融機構的可貸資金將減少到92.5萬元。
存款准備率及法定準備的構成與應保持的限額,對銀行的資產負債比率及經營方向有著直接的影響。如存款准備率提高,可以促進商業銀行多吸收存款以保持原有的資產規模,或收縮貸款、減少投資、出售債權以適應被壓縮的可用資金規模。
中央銀行通過增大或降低存款准備率來調節商業銀行的信用創造能力、控制貨幣供應量的伸縮,以達到穩定通貨的政策目的,因而存款准備金制度成為中央銀行實施貨幣政策的一項有效工具。
在存款准備金制度下,金融機構不能將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於發放貸款,必須保留一定的資金即存款准備金,以備客戶提款的需要,因此存款准備金制度有利於保證金融機構對客戶的正常支付。
隨著金融制度的發展,存款准備金逐步演變為重要的貨幣政策工具。當中央銀行降低存款准備金率時,金融機構可用於貸款的資金增加,社會的貸款總量和貨幣供應量也相應增加;反之,社會的貸款總量和貨幣供應量將相應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