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新媒股份股東那些

新媒股份股東那些

發布時間:2021-01-04 13:43:34

上海利隆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 公司前身利隆有限最初設立時名稱為上海利隆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其他曾用名為上海利隆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上海利隆路演汽車服務有限公司、上海利隆物流有限公司、上海路演汽車租賃有限公司。 2012年4月16日,利隆有限召開股東會並做出決議,同意利隆有限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現為「上海利隆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陳向衡
成立時間:2003-09-29
注冊資本:26466.6665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10105000240898
企業類型:其他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
公司地址:上海市嘉定區興慶路1327號2幢

㈡ 新三板明星股東有哪些

在現今的新三板掛牌公司的股東榜中,藝人明星的名單已經是長長的一串,其中專23家公司至少出屬現了39位藝人股東:
孫麗、趙麗穎、劉詩施、郭濤、高雲翔等(海潤影業);陳魯豫、周立波(能量傳播);黃曉明(住百家);祖峰、孫紅雷(青雨傳媒);楊麗萍(雲南文化);胡歌、劉詩施、高園園(唐人影視);范偉、姜武、英達(龍騰影視);楊爍、蔣欣(藝能傳媒);李曉冉、文章(光彩傳媒);田亮、葉茜(即「葉一茜」)、馬天宇(盛夏星空);楊冪(嘉行傳媒);鞏漢林(北角娛樂);解小東(城市理想);陳道明(迅馳時尚);陳坤(天天美尚);任振泉、陳赫、林更新、杜海濤(分享時代);劉詩施(加勒股份);徐靜蕾(知我科技);胡海泉(艾洛維);葛優(盛天傳媒);劉信義、黃磊(時代電影);李冰冰、黃曉明、任振泉(韓都電商);楊麗萍、孫楠(金海岸)。

㈢ 誰是新浪的最大股東

可靠渠道獲悉,著名主持人、香港陽光文化主席楊瀾及其先生吳征成功再演資本操作戲法,以其在香港上市之「陽光文化」(代號0307)之股份,以部分換股、部分現金方式一舉成為國內著名網站「新浪網」第一大股東。自此,中國第一個類似於「美國在線-時代華納」的跨線上、線下的傳媒集團產生。

據貼近新浪管理層的可靠人士透露,新組集團中,吳征將出任「新浪」主席,姜豐年將留任新浪共同主席,楊瀾繼續擔任「陽光文化」主席兼CEO,茅道林將繼續擔任新浪首席執行官。陽光文化目前擁有電視製作、衛星頻道、音像發行與圖書發行等跨媒體業務,同時亦是國內公認領先的互動電視內容提供商,此次與新浪的並購將給雙方在北美國、澳洲、東南亞及港澳和用戶群帶來提升。

據悉,今後18個月內,楊瀾將最多擁有「新浪」16%的股份。據納斯達克公開資料,原新浪大股東「四通電子」所持股份將被攤薄至8%左右。據有關人士預計,由於吳征楊瀾夫婦志在新媒體,將繼續大量購進新浪股份,增強股東地位。而新浪也將同時擁有陽光29%的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

看吳征楊瀾如何推起「新浪」

新浪並購謎團終於破解,「陽光-新浪」聯合體終於誕生。這給中國網路業界吹來一股暖流。現在討論最終成敗也許為時過早,但是目前最為人們看好的便是此一並購所產生的不可低估的管理陣容。

據貼近新浪管理層的可靠人士透露,並購之後,新集團內部,不同人才的組合有望迅速填補原新浪管理層出現的空白。楊瀾擁有參與申奧成功後的空前人氣與段永基作為「中關村龍頭」之一的地位,吳征之媒體管理、資本操作及國內外媒體界深厚人脈,加上茅道林的國際投資管理經驗,陽光新浪將達到空前的管理陣容。

在這裡面,吳征其人尤其值得注意。他曾在1998年頂著大規模裁員的壓力,成功地使亞視在虧損多年後收視率擊敗無線台並產生贏利。特別是在1999年運作「天地數碼」中,使其市值一年內上漲達百倍之多,名列香港前茅,並成功成為科技指數股。在2000年楊瀾收購「良記建築」(改陽光)時,股價為每股0.02港元,總市值才千萬港元,收購後曾達每股0.80元,時至今日市值仍維持在近8億港元。據悉,吳征同時還是「美國互動電視委員會」現任主席。

此次出任新浪主席,吳征面臨的仍是新浪嚴重的虧損局面,同時也將面對由於新浪股權分散造成的董事會意見分歧、管理層相對獨立的局面。這一切,都獎給吳征善用的「強勢扭虧」政策的順利推行帶來變數

㈣ 誰有上海的上市公司名單

分析如下:

上海共有國企上市公司113家,其中,39家公司凈利潤連續三年同比正增長;餘下回74家公司中,7家公司凈利潤連續三年同比負增長,分別為華虹計通、寶鋼股份、*ST新梅、上海能源、三愛富、*ST中企、海立股份。

上海上市公司總覽:總共有274家公司,數據為截至2017.10

(4)新媒股份股東那些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四章第五節[1]的相關規定,上市公司(The listed company)是指所公開發行的股票經過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證券管理部門批准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所謂非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沒有上市和沒有在證券交易所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種,這種公司到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除了必須經過批准外,還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公司法》、《證券法》修訂後,有利於更多的企業成為上市公司和公司債券上市交易的公司。

(參考資料:網路:上答市公司)

㈤ 新加坡報業控股集團的控股方是誰,新傳媒是一個什麼樣的機構,是官方辦的傳媒機構嗎,希望能得到准確答復。

報業控股擁有MediaCorp TV Holdings私人有限公司的20%股權,該公司經營本地免費電視第5、、U頻道和TV Mobile。集團在MediaCorp Press也擁有40%的股權,該公司出版本地免費報紙《今日報》。此外,報業控股還在聯盟傳訊(UnionWorks)有80%得股權,聯盟傳訊經營兩家娛樂電台,分別為中文電台Radio100.3 FM和英文電台Radio 91.3 FM。
新傳媒(新傳媒私人有限公司,MediaCorp),是新加坡的媒體集團,由政府部門演變成為名義上的商業機構,它的唯一股東仍然是新加坡政府所操控的淡馬錫控股。新傳媒同時為新加坡唯一免費電視經營者,亦同時跨足電影製作和報紙媒體。

報業控股擁有MediaCorp TV Holdings私人有限公司的20%股權,該公司經營本地免費電視第5、8、U頻道和TV Mobile。集團在MediaCorp Press也擁有40%的股權,該公司出版本地免費報紙《今日報》。此外,報業控股還在聯盟傳訊(UnionWorks)有80%得股權,聯盟傳訊經營兩家娛樂電台,分別為中文電台Radio100.3 FM和英文電台Radio 91.3 FM。
新傳媒(新傳媒私人有限公司,MediaCorp),是新加坡的媒體集團,由政府部門演變成為名義上的商業機構,它的唯一股東仍然是新加坡政府所操控的淡馬錫控股。新傳媒同時為新加坡唯一免費電視經營者,亦同時跨足電影製作和報紙媒體。

淡馬錫公司成立於1974年,是由新加坡財政部負責監管、以私人名義注冊的一家控股公司。新加坡開發銀行等36家國聯企業的股權(總額達3.45億新元,約合7000多萬美元),被授權由淡馬錫公司負責經營。政府賦予它的宗旨是:「通過有效的監督和商業性戰略投資來培育世界級公司,從而為新加坡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目前,公司以控股方式管理著23家國聯企業(可視為其子公司),其中14家為獨資公司、7家上市公司和2家有限責任公司,下屬各類大小企業約2000多家,職工總人數達14萬人,總資產超過420億美元,佔全國GDP的8%左右

新加坡報業--->新傳媒--->淡馬錫
淡馬錫老大是總理夫人,但是一個私人注冊企業

㈥ 有實力的傳媒公司都有哪些

1、中影集團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成立於1999年2月。中影集團是中國大陸唯一擁有影片進口權的公司,而且是中國產量最大的電影公司。由原中國電影公司、北京電影製片廠、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中國電影器材公司。

電影頻道節目中心、北京電影洗印錄像技術廠、華韻影視光碟有限責任公司等8家單位組成。中影集團擁有全資分子公司15個,主要控股、參股公司近30個,1個電影頻道。

2、光線傳媒

光線傳媒成立於1998年,經過19年發展,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民營傳媒娛樂集團 。主營業務包括電視節目製作與發行,電影投資、製作、宣發,電視劇投資、發行,藝人經紀,新媒體互聯網、游戲等。

其日播娛樂資訊節目《中國娛樂報道》、《音樂風雲榜》均已連續播出10年以上,發行的電影《泰囧》(12.66億)《致青春》(7.26億)成為現象級影片。

2012、2013年投資製作發行影片20部,總票房超過40億。自有品牌手游《分手大師》已於2014年6月上線。2016年《美人魚》影片票房突破30億刷新華語電影票房紀錄。

近二年,光線傳媒成立彩條屋計劃,並先後發行了《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大魚海棠》《精靈王座》等動畫電影。光線通過持續的改進和創新,始終領導行業潮流,光線引人注目的E標已經成為娛樂界著名標志之一。

3、華誼兄弟

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大陸一家知名綜合性民營娛樂集團,由王中軍、王中磊兄弟在1994年創立,1998年投資著名導演馮小剛的影片《沒完沒了》、姜文導演的影片《鬼子來了》正式進入電影行業。

因每年投資馮小剛的賀歲片而聲名鵲起,隨後全面進入傳媒產業,投資及運營電影、電視劇、藝人經紀、唱片、娛樂營銷等領域,在這些領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並且在2005年成立華誼兄弟傳媒集團。

2009年9月27日,證監會創業板發行審核委員會公告,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獲得通過,這意味著華誼兄弟成為了首家獲准公開發行股票的娛樂公司; 也邁出了其境內上市至關重要的一步。

4、博納影業

博納影業集團是首家登陸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代碼BONA)的中國內地影視集團,是中國一家全產業鏈布局的、具有發行能力的影視內容製作公司。業務板塊主要包括影視製作、影視發行、影院投資、院線管理、廣告營銷、藝人經紀等等。

5、萬達影視傳媒

萬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隸屬於萬達集團,成立於2009年,影視傳媒公司的成立標志著萬達集團正式進軍影視行業,開展影視投資、製作、發行、放映及後產品等全產業鏈業務。

萬達集團以三年作為影視傳媒公司的考核周期,力爭做到行業第一。2017年11月,萬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獲2017年中國版權最具影響力企業獎。

㈦ 新媒股份股票2019年業績增長今年配送轉增股票嗎

星美股份股票業績增長,今年配送轉正股票,要看公司的業績,如何才能夠進行禁毒。

㈧ 影視公司在A股「扎堆上市」,背後都有哪些明星

明星投資公司一覽
新麗傳媒:海清、陳凱歌、胡軍、張嘉譯、李光潔、趙冬苓、於正
擬上市公司新麗傳媒公布IPO預披露說明書顯示,張嘉譯、胡軍等出現在了前十大自然人股東的名單中,其分別持有47.12萬股。除此之外,陳凱歌、海清、李光潔則出現在了「主要有限合夥股東」的名單中,其中,陳凱歌出資1407.72萬元,海清出資300萬元,李光潔出資100萬元。按上市後的市值估算,上市後,海清身家將過億,而陳凱歌身家可達5億元
長城影視:孫耀琦
2014年8月,長城影視借殼宏寶五金,前者的股東中也出現了演員孫耀琦。孫耀琦曾扮演新版「潘金蓮」,其成為股東源於長城影視2011年9月的一次增資。長城影視為加強與演藝人員的合作,主動引入多名合作關系良好的編劇、導演、演員作為股東。孫耀琦即為其中之一,增資後持股0.5%。
聚美優品:韓庚
2014年5月16日早上,在電商企業聚美優品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揭牌敲鍾儀式上。作為公司的股東之一的韓庚,當天一身簡潔帥氣西裝亮相紐約證券交易所,商業精英范兒十足。
華誼兄弟:馮小剛、張紀中、黃曉明、羅海瓊、李冰冰、張涵予、康洪雷、胡可、何琢言、陳思成、張國立
2005年,原華誼經紀公司總裁王京花曾帶領陳道明、夏雨、胡軍、劉嘉玲等大批藝人離開華誼兄弟,當時媒體報道曾經誇張地稱此為「地震」。
2009年10月30日,華誼兄弟作為創業板首批28家公司之一登陸資本市場,公司股東不僅包括王中軍王中磊,還有馮小剛、張紀中、黃曉明、李冰冰等十多位導演和明星。
常升影視:張國立
當年華誼兄弟斥資2.52億元收購張國立執掌的浙江常升影視製作有限公司70%的股權,也讓張國立成為當年華誼兄弟的大股東之一。
幸福藍海:吳秀波
吳秀波斥資4000多萬元入股成為上市公司大股東。資料顯示,吳秀波2011年入股幸福藍海,當時他唯一一部比較紅的作品是電視劇《黎明之前》,但這部劇的製作方是華錄百納,並非幸福藍海,在入股之後,吳秀波相繼拍攝了《請你原諒我》、《心術》等電視劇,以及電影《北京愛上西雅圖》,但這些作品都不是幸福藍海出品。(請問此時幸福藍海的心理陰影面積......)
阿里影業、中國創意投股:趙薇
曾經的小燕子如今當屬娛樂圈最土豪的藝人之一。趙薇與丈夫黃有龍於去年12月購入阿里巴巴影業股份,成為僅次於阿里集團的第二大股東。而在今年2月上市的唐德影視的股東名單當中,趙薇則以1.95%的原始股位列公司第11大股東。
光線傳媒:柳岩、謝楠、左大建、常索妮、達瓦卓瑪
別看柳岩身材火辣,波濤胸猛,可大美女的投資理財觀念很強。看看光線傳媒上市次新股,招股說明書顯示,光線兩大美女主播柳岩持有公司5萬股限售股。上市後的當月,光線傳媒股價一直較為堅挺,股價一度摸上83.86元,使得柳岩的持股市值增至420萬元。
新文化:王姬
上海新文化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7月開始在深圳創業板掛牌交易,上市首日上漲27.20%,報31.80元。至此,持有100萬股的新文化第五大股東、著名女演員王姬持股市值達到3180萬元,扣除其購股成本500萬元,王姬投資22個月凈賺2680萬元,盈利幅度高達5.36倍。
然而,新文化公布的2013年三季報顯示,王姬對新文化進行了減持,退出了新文化的前十大股東名單。按照新文化在2013年三季度的平均股價計算,王姬的獲利可能達到4500萬元。
合眾思壯:姚明
姚明主動提出用代言費入股高科技公司。另外有他的明星效應,股價大有高升的潛力,漲到每股50元也不是奢望。屆時姚明的持股市值可能達到3000萬元,兩年90倍的收益率。
姚明本次投資稱得上空手套白狼,並且投資眼光獨到。上市之前,姚明從合眾思壯的形象代言人變身為股東,持有其原始股37.5萬股,上市之時身居第六大股東,持有公司67.5萬股。明星效應刺激之下,合眾思壯上市之後股價高企,一度高至113.98元,以此計算,姚明持股市值高達7700萬元。但姚明效應無力拯救其業績,隨著業績失色,其股價也一再縮水。
中電廣通:郭冬臨
在股市裡,「郭冬臨」已經是小有名氣的股神,以潛伏題材股出名。中電廣通2009年三季報顯示,第二大流通股股東為「郭冬臨」,持有275.14萬股,市值約為2259萬元。而在此前,「郭冬臨」已成功從另兩家上市公司獲利達到數百萬元。

閱讀全文

與新媒股份股東那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黃金周國外搶中國遊客 瀏覽:356
小貸想從金融機構貸款 瀏覽:462
華山參滴丸價格 瀏覽:714
中航精鑄股票 瀏覽:545
投資理財帳戶 瀏覽:792
黃金投資概述 瀏覽:578
基金是怎麼波動的 瀏覽:319
股票價格對上市公司的影響 瀏覽:120
外匯每年 瀏覽:871
新一代信息技術股票 瀏覽:478
中國十大投資理財平台排行 瀏覽:305
均值回歸外匯交易策略 瀏覽:597
中國電影投資 瀏覽:926
2078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951
科創板基金申購比例 瀏覽:82
反彈基金 瀏覽:802
適合40歲怎麼理財 瀏覽:147
開戶香港期貨所 瀏覽:960
合營企業投資 瀏覽:891
青海省年豐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