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港股上市企業 如何查股東持股比例
查詢來方法:直接到上海證券交自易所或者深圳證券交易所網站,查詢該公司的最近一期的定期報告(如季報、半年報或者年報),一般為PDF格式,裡面有詳細的股東情況以及最近的財務報表信息。
持有一定股份。當持有股份達到30%,持股可以稱為控股,如果是最大股東還可以稱為相對控股,當持股超過50%,持股可以稱為絕對控股。
⑵ 香港上市公司的原始股有鎖定期嗎
根據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二條規定,發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內不回得轉讓。答公司公開發行股份前已發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
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向公司申報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及其變動情況,在任職期間每年轉讓的股份不得超過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五;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
對員工持有的股份,沒有鎖定期的規定。
⑶ 怎樣查詢在香港上市的企業股東
只是查股東是誰?還是查股東的詳細資料,股東的詳細資料是無法查詢的,屬於保密資料。
⑷ 香港上市公司大股東有沒有限售期和售股比例如果有,銷定期多長,最好詳細點
限售期是有的,售股比例則不一定,鎖定期限一般為三年。
⑸ 香港上市公司發起股東大會需要哪些條件
香港主板上市基本要求
A、財務要求:主板新申請人須具備不少於3個財政年度的營業記錄,並須符回合下列三項財務准答則其中一項:
一、盈利測試:
股東應占盈利:過去三個財政年度至少5,000萬港元 (最近一年盈利至少2,000萬盈利,及前兩年累計盈利至少3,000 萬港元);
市值:上市時至少達2億港元。
二、市值/收入測試:
市值:上市時至少達40億港元;
收入:最近一個經審計財政年度至少5億港元。
三、市值/收入測試/現金流量測試:
市值:上市時至少達20億港元;
收入:最近一個經審計財政年度至少5億港元;
現金流量:前3個財政年度來自營運業務的現金流入合計至少1億港元。
最低市值:
新申請人上市時證券預期市值至少為2億港元
G、公眾持股的市值:
新申請人預期證券上市時由公眾人士持有的股份的市值須至少為5,000萬港元
⑹ 內地自然人能成為香港上市公司股東嗎
魅力,這樣的人當然也能夠成為香港上市公司的股東啊,主要你有足夠多的資金去投資入股這家公司就可以。
⑺ 香港主板上市有沒有股東人數限制
香港主板上市,有沒有股東人數限制上香港主主板上市?沒有股東的人質現行
⑻ 香港主板上市公司發起人股東的數量有要求嗎
股東人數:於上市時最少須有100名股東,而每1百萬港元的發行額須由不少於三名股東持有。
企業上市的基本流程
一般來說,企業欲在國內證券市場上市,必須經歷綜合評估、規范重組、正式啟動三個階段,主要工作內容是:
第一階段 企業上市前的綜合評估
企業上市是一項復雜的金融工程和系統化的工作,與傳統的項目投資相比,也需要經過前期論證、組織實施和期後評價的過程;而且還要面臨著是否在資本市場上市、在哪個市場上市、上市的路徑選擇。在不同的市場上市,企業應做的工作、渠道和風險都不同。只有經過企業的綜合評估,才能確保擬上市企業在成本和風險可控的情況下進行正確的操作。對於企業而言,要組織發動大量人員,調動各方面的力量和資源進行工作,也是要付出代價的。因此為了保證上市的成功,企業首先會全面分析上述問題,全面研究、審慎拿出意見,在得到清晰的答案後才會全面啟動上市團隊的工作。
第二階段 企業內部規范重組
企業首發上市涉及的關鍵問題多達數百個,尤其在中國目前這個特定的環境下民營企業普遍存在諸多財務、稅收、法律、公司治理、歷史沿革等歷史遺留問題,並且很多問題在後期處理的難度是相當大的,因此,企業在完成前期評估的基礎上、並在上市財務顧問的協助下有計劃、有步驟地預先處理好一些問題是相當重要的,通過此項工作,也可以增強保薦人、策略股東、其它中介機構及監管層對公司的信心。
第三階段 正式啟動上市工作
企業一旦確定上市目標,就開始進入上市外部工作的實務操作階段,該階段主要包括:選聘相關中介機構、進行股份制改造、審計及法律調查、券商輔導、發行申報、發行及上市等。由於上市工作涉及到外部的中介服務機構有五六個同時工作,人員涉及到幾十個人。因此組織協調難得相當大,需要多方協調好。
⑼ 香港上市公司財務報告中的「股東應占溢利」是否和大陸的「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是一個意思
是一個意思。股東溢利——是會計術語,指全體股東應占(分得)的凈利潤。
舉例:
拿某上市公司A企業來舉例
A的股東(不是股本)結構是這樣子:
一、A集團股東;
二、流通股東(我們買了便是股東);
三、其他人股東(會計上叫少數者)。
據A企業《07年年報》顯示:當年「股東溢利」是———4.116億元。其他人先拿走0.968億元,然後把剩下的3.148億元才是集團公司的,這樣把3.148億元÷總股本=0.84元/股 就是每股溢利了
出現金與A共同開廠做生意的。只講出資比例參與分利潤,而不同你講佔多少「股權」之概念,會計上叫少數者股東權益。
也就是講,A賺的凈利潤(叫股東溢利),是歸上市公司全體股東所有的,但全體股東是>(大於)總股本的。先要拿出四分之一給其他人,然後才是上市公司總股本分的。每股溢利=(總股東溢利-少數股東權益)/總股東溢利
(9)香港上市公司最低股東數擴展閱讀:
某一上市公司實現凈利潤100萬元,其持有70%股權的子公司實現凈利潤50萬元。假設該上市公司沒有其他子公司,且母子公司之間沒有凈利潤的抵銷業務;
則母公司合並凈利潤150萬元(100 + 50),而該上市公司擁有子公司凈利潤的份額應當為35萬元(50 * 70%),由此,母公司總計實現凈利潤135萬元(100 + 35),該凈利潤應當歸屬於母公司的股東。
除此之外,子公司實現的凈利潤的剩餘部分15萬元(50 - 35),歸屬子公司其他股東(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少數股東」)所有。
據此,該上市公司合並利潤表相關列示如下:凈利潤(凈虧損以「-」號填列) 150萬元,其中: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 135萬元,少數股東損益15萬元,而在原企業會計准則(制度)(2005前)下,上述數據相關列示應為如下:少數股東損益 15萬元,凈利潤:135萬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股東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