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美國OTCBB上市公司可否同時在香港上市if可以是否可以將在美國上市公司的資產同時裝入香港上市公司
OTC是低於納市的市場。在納市的上市公司如果業績不好,股價低於一定程度就會被降版到專OTC。OTC市場與港交所屬根本不在一個數量級。你的問題是不可能的。
有些在兩地上市的案例(比如近期A股的紅籌回歸),是經過保薦人、交易所、股票承銷商認可的,但也不存在 把一個上市公司的資產裝進另一個上市公司的情況
換個角度,如果是在OTC買殼的公司,業績變好的話,也應該升版到納市,何必再去香港呢??
⑵ 什麼叫上市公司能上市的公司它們需要多少資產
上市公司(The listed company)是指所公開發行的股票經過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證券管理部門批准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所謂非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沒有上市和沒有在證券交易所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能上市的公司股本總額不少於人民幣三千萬元。
其它上市要求:
1、股票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核准已向社會公開發行。
2、開業時間在三年以上,最近三年連續盈利;原國有企業依法改建而設立的,或者本法實施後新組建成立,其主要發起人為國有大中型企業的,可連續計算。
3、持有股票面值達人民幣一千元以上的股東人數不少於一千人,向社會公開發行的股份達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公司股本總額超過人民幣四億元的,其向社會公開發行股份的比例為10%以上。
4、公司在最近三年內無重大違法行為,財務會計報告無虛假記載。
5、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條件。
(2)上市公司外殼裝資產擴展閱讀:
股票型上市公司
(1)股票經國務院證券管理部門批准已經向社會公開發行;
(2)公司股本總額不少於人民幣3000萬元;
(3)公開發行的股份占公司股份總數的25%以上;股本總額超過4億元的,向社會公開發行的比例10%以上;
(4)公司在最近三年內無重大違法行為,財務會計報告無虛假記載;
(5)開業時間在三年以上,最近三年連續盈利;原國有企業依法改建而設立的,或者本法實施後新組建成立,其主要發起人為國有大中型企業的,可連續計算;
(6)證券交易所可以規定高於前款規定的上市條件,並報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批准。
債券型上市公司
(1)已經公開發行公司債券;
(2)公司債券的期限為一年以上;
(3)公司債券實際發行額不少於人民幣五千萬元;
(4)公司申請債券上市時仍符合法定的公司債券發行條件。
債券發行的條件之一是股份有限公司的凈資產不低於人民幣三千萬元,有限責任公司的凈資產不低於人民幣六千萬元」。
設立股份有限公司,應當有二人以上二百人以下為發起人」。第八十一條「股份有限公司採取發起設立方式設立的,全體發起人的首次出資額不得低於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二十。
⑶ 「電信企業的母公司不過是一個殼,資產全部在上市公司」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剛好說反了,上市公司才是殼,資產都在母公司里。上市公司達不到上市要求的時候只能通過打包,包裝等方式,再找個殼放進去,這樣就能上市了
⑷ 怎麼知道上市公司裡面裝了哪些資產
那就去公司網站下載財務報表
⑸ 資產要多少才能成為上市公司
依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管理辦法》第二十六條,資產需要達到以專下要求才可以成屬為上市公司:
1、最近3個會計年度凈利潤均為正數且累計超過人民幣3000萬元,凈利潤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較低者為計算依據;
2、最近3個會計年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累計超過人民幣5000萬元;或者最近3個會計年度營業收入累計超過人民幣3億元;
3、發行前股本總額不少於人民幣3000萬元。
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種,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四章第五節的相關規定,上市公司(The listed company)是指所公開發行的股票經過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證券管理部門批准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所謂非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沒有上市和沒有在證券交易所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⑹ 上市公司資產重組和資產注入之間有何區別
1.什麼是資產重組?
資產重組是指通過不同的法人主體的法人財產權、出資人所有權及債內權人債權進行符容合資本最大增值目的的相互調整和改變,對實物資本、無形資本等資本的重新組合。通過對上市公司進行資產重組,可以實現盤活存量資源、優化資源配置,調整產業結構、優化國民經濟布局,優化股權結構、完善內部治理機制,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促進證券市場健康發展等宏觀經濟目標。因此,針對我國上市公司存在的問題,積極創造條件,推進上市公司的資產重組,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什麼是資產注入?
資產注入」通常是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把自己的資產出售給上市公司。原則上注入的資產應該質量較高、盈利能力較強、與上市公司業務關聯比較密切,這樣有助於提升上市公司業績,所以市場反應會提升股價。
⑺ 資產注入上市公司的模式有幾種
資產注入上市公司的模式有下面幾種:
(1)注入資產作為股改對價,如洪都航空;
(2)定向增發或自有資金收購大股東優質資產,如太鋼不銹、雲南銅業;
(3)大通過資產置換償還歷史欠款,如中國武夷;
(4)借殼上市,如廣發證券借殼延邊公路;
(5)通過吸收合並的IPO方式引入新的上市公司資產,如上海港;
(6)控股股東變更所引起的優質資產注入,如中糧地產。
「資產注入」是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把自己的資產出售給上市公司。同時也可能是上市公司發起人(自然人或公司)的另外一些非上市的資產注入到上市公司中去。
(7)上市公司外殼裝資產擴展閱讀:
資產注入首先要判斷對於注入的資產總體的狀況如何,是優質資產,還是上市公司產業鏈處某一個環節,這個環節的資產質量狀況怎麼樣。
對於該公司整體的營運空間,它會起到一個怎樣的影響。這一點相當重要的,對於有資產注入預期的公司,產業鏈整合是比較常見的方式,往往是一個大的集團公司後邊有一個大量的產業群,而且上下的產業鏈又比較長,這就迫使該集團公司要通過整合這個產業鏈,把產業集中化。
通過這個產業鏈的集中化之後,它能減少關聯交易,使該集團公司上下游的資源有效的銜接起來,能夠有效的使財務成本降低。關聯交易的減少,同樣也帶來了管理成本費用的有效下降。
其次,從收購的方式來看,如果是出現一種負債收購,無論是對廣大的上市公司的股東,還是即將要收購的,注入資產的股東,根據財務杠桿的效應都會導致風險系數的提高。而在不考慮股權收購的情況下,純粹的現金收購方式對企業的現金流提出了嚴苛的要求。
⑻ 借殼上市中,上市公司可以通過哪幾種方式獲得集團公司所擁有的非上市資產
a資產置換給集團,b向集團發行股份,集團取得上市公司股份,這樣集團優質資產就裝進上市公司了。c還有向其他投資人定向發行股份籌集現金,用這部分現金購買集團資產。
⑼ 上市公司們是怎樣利用殼資源賺錢的
企業的無形資產是殼資源的價值體現之一,但由於評估標准不一致,受益時間無法劃分,受益人不確定,無形資產的取得方式差異大,所以很多企業不能將所有的隱性資源都確認為無形資產。
企業因為擁有某些非貨幣顯現的隱性資源而得以生存或存在,但其價值不能完全體現在帳面上,而是「表外資產」。真正的殼資源的價值,不能僅以企業帳面資產來計算,應該是包含了隱性資源的市場價值。在買賣雙方意願達成一致,評估企業價值的時候的時候,應充分重視殼資源,重視隱性資源優勢。
在資本市場上,讓渡企業資源,買賣企業股份,都會考慮到無形資產的價值,但很少有人從整體上關注殼資源。殼資源變成了一種概念,依附於企業的顯性資產而存在。由於殼資源的價值無法確認,不能准確劃分收益期和收益人,加之資本買賣雙方交易的不透明性,導致了殼資源價值被明顯低估,甚至不與考慮。
很多企業重組時發生了溢價,這部分溢價包含了什麼?排除市場供需因素,這部分溢價的根本來源是殼資源價值的體現,盡管並未被客觀的完全的體現。由此可見,殼資源價值只有在企業產權交易中才會顯現,殼資源價值無法准確認定,殼資源價值在企業經營過程中不會被體現。
在我國目前的上市公司「殼」交易中,「殼」公司的價格一般是以其凈資產價值確定的,通常未考慮其虛擬價值。「殼」公司的虛擬價值是買「殼」方所真正看重的,但它卻未能在「殼」交易價格中得到反映,我們認為這不盡合理。這種狀況一方面與我國「殼」交易行為中行政干預過重、市場化程度不高有關,另一方面也與我國目前沒有評估「殼」資源虛擬價值的具體方法有關。
⑽ 上市公司的總資產是怎麼計算的
(期初總資產+期末總資產)÷2
企業總資產指企業擁有或控制的全部資產。包括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及遞延資產、其他長期資產、遞延稅項等,即為企業資產負債表的資產總計項 。
確認為資產的標准:
一、該項資源的所有權。比如向外單位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資產就不是本單位的資產,因為這項資產的所有權不屬於企業。
二、該項資源是否為本單位所擁有或能夠控制。比如向外單位支付了貨款,但貨物尚未發出,這批貨物就暫時不能確認為企業的資產。因為這批貨物還尚未由企業擁有或控制。
三、該項經濟資源能否為單位帶來經濟利益。比如一些已經報廢的機器設備,已不能為單位帶來經濟利益,就不能在會計上確認為資產。
(10)上市公司外殼裝資產擴展閱讀:
總資產報酬率:總資產報酬率=息稅前利潤/資產平均總額X100%
表示企業全部資產獲取收益的水平,全面反映了企業的獲利能力和投入產出狀況。通過對該指標的深入分析,可以增強各方面對企業資產經營的關注,促進企業提高單位資產的收益水平。
一般情況下,企業可據此指標與市場資本利率進行比較,如果該指標大於市場利率,則表明企業可以充分利用財務杠桿,進行負債經營,獲取盡可能多的收益。
該指標越高,表明企業投入產出的水平越好,企業的資產運營越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