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阿里巴巴2018財年收入同比增長多少
5月4日,阿里巴巴集團公布財年第四季度(2018年1月到3月)業績和2018財年(2017年4月到2018年3月)全年業績。2018財年阿里巴巴集團收入達2502.66億元,同比增長58%;核心電商業務收入2140.2億,同比增長60%,均創下IPO以來的最高年度增幅。2018財年四季度(即2018年1月到4月)中國零售平台的年度活躍消費者達到5.52億,較上一季度末增長3700萬,同樣創下IPO以來的最高值。
財報顯示,2018財年阿里雲收入同比增長101%。阿里巴巴在今年宣布成立「達摩院」,將三年投入1000億人民幣,在全球多點設立的科研機構,立足基礎科學、顛覆性技術和應用技術的研究。
全球化也是阿里巴巴的一大業務亮點。2018財年,阿里巴巴海外零售業務收入同比增長94%,這得益於東南亞電商平台Lazada和全球零售市場平台速賣通的強勁增長。阿里巴巴日前已承諾向Lazada增資20億美元,以加速Lazada的增長。
來源:央廣網
2. 濟南浪潮集團的待遇如何普通員工一年大約能收入多少
摘自網友回答
我是山東大學經濟學院的,浪潮在最後將要和我們幾個簽合同的專時候(最後我沒簽),浪潮屬人力資源部的領導介紹:
應屆畢業生月工資1500元,合同期5年,211工程院校高點和普通本科學校的工資沒差別。當時山大的我們幾個和山經、山財等學校的那幾個人的待遇沒任何差別。
雖說以後視能力以及崗位定工資,但我在浪潮實習期間的一個前輩(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會計學專業,要知道西安交大的管理學院在全國很有名的),在那裡工作近3年了,月工資才1700多點,除了他們的領導,這在財會中心(一個上市分公司,浪潮只有3各上市分公司)十幾個人中還算高的!
你是做軟體開發的,我就不知道了,應該好些,畢竟浪潮也是開發軟體、伺服器方面的,你如果真的在軟體開發方面很有天賦,那待遇應該很高,畢竟浪潮是國內軟體方面的老大。
3. 營收收入1288億美元,全球汽車行業第7,上汽集團的硬實力來自哪裡
不論時代如何變遷,工業製造始終都是國之根本。其中,汽車製造又是工業中的工業。從中美貿易戰到中德簽署一系列汽車合作就不難看出。而在2017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也證明了這一點,汽車製造業作為一個具有創新能力的優勢行業,一直占據著重要地位,大眾、豐田、通用、戴姆勒等大型跨國企業也保持在榜單前列,而中國在榜單中除了金融之外,能源、煉油、采礦公司等佔大多數,汽車製造業也逐漸在全球化競爭格局中嶄露頭角,以上汽集團(600104,股吧)為代表的中國汽車製造業已經駛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核心研發能力的「快車道」。
長城汽車(601633,股吧)則是在新一輪合資浪潮中牽手寶馬集團,通過成立新合資公司以期在電動化領域的發展中大有可為……可以說,這些企業在新一輪的汽車產業競爭中,已經將自主創新能力作為了發展的根本。
4. 浪潮與華為相比怎麼樣誰在技術方面的成就更多
首先兩者的業務面就不同,所以各自在技術研發方面的方向也是不同的。因此,不回能直接地進行比較。浪潮答是國內首屈一指的伺服器廠商,市場份額已連續三年保持在50%以上,在AI產品部署及技術研發上也有著不俗的成績,浪潮自研的新一代NF5488A5 AI伺服器,在MLPerf全球競賽中創下了數據中心22個賽項中的13項性能紀錄,以絕對優勢領先。而在此前的MLPerf訓練榜單中,NF5488A5在最核心的Resnet50訓練任務中也創下了性能新紀錄,單機性能高居榜首。而華為則在5G技術創新以及電子設施研發領域見長,兩者都各有所長,專攻方向也不同,不能單純進行比較。
5. 站在互聯網的浪潮中經濟發生了什麼變化
在「互聯網+」的利好下,浪潮ERP能否成為中國SAP?
中國管理軟體都想成為中國SAP,甚至是超越SAP。「互聯網+」和「中國製造2025」等政策為中國管理軟體廠商帶來諸多利好。比如浪潮。
當前,浪潮要談「互聯網+」帶來的機會,還要談中國製造2025和大型企業的信息化。在它的概念中,互聯網「+」企業之後,不僅僅幫助企業精細管理,還能走向智能化。
它希望藉助這樣的機遇,重塑市場格局,這有可能嗎?
在行業中屬於什麼地位?
從概念看,「互聯網+」的本質是用互聯網方法、技術來改造傳統企業。這個改造,誇張點用「顛覆」形容。不過,互聯網這個詞本身就有不同理解,再尾綴「+」之後,更有不同闡釋。
互聯網公司的「+」站在去中介化的角度,讓信息在消費者的衣食住行中,傳遞更快、成本更低,讓各個行為效率更高,當前已成為業內共識,並獲得成功。
傳統軟體廠商談「互聯網+」,更多站在企業內部組織結構、業務模式、管理模式等角度看待,這場產業革命剛剛開始。
以國內傳統管理軟體廠商用友、金蝶為例,都在轉向「企業互聯網化」,就是讓企業內部和內部、內部和外部之間的信息溝通,怎麼以社交化、移動化等方式進行,怎麼做到產品的雲化(也叫端化、輕量化)。也有公司開始做互聯網產品。
一提起浪潮,大多數人知道它的伺服器。相比之下,浪潮的企業管理軟體的知名度就沒那麼大了。它專注大中型企業,已有30多年的發展歷史,客戶群40萬家,核心產品是GS集團企業管理軟體,有30多個行業的解決方案。
浪潮結合中國製造2025的目標,讓互聯網+大中型企業之後,幫助企業做到「互聯互通、精細化以及智能化」。
清醒看待互聯網+行業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有些傳統管理軟體廠商談論「互聯網+」之後,彷彿一夜之間變成互聯網公司,一下「顛覆」了傳統行業,營收翻倍,利潤倍增。在這個過程中,企業放棄主營業務,大幅度轉向輕量化,盲目擴張,大肆收購。這可能嗎,尤其是對於專注於大型企業的軟體公司來說?
無論叫什麼,本質還是要讓企業藉助互聯網技術,改造傳統企業的經營模式、管理模式、生產流程模式,讓企業從工業化慢慢過渡到智能化。要辯證看,再怎麼互聯網化,企業的生產不會發生變化,上下游之間的關聯不會發生變化,實際上生產出來的「原子產品」所發揮的功能也不會發生質的變化。
舉個案例。中國中鐵上線電子采購雲平台,支撐中國中鐵從傳統的以降價為目標的操作型采購向以創造價值為目標的戰略采購轉型,平台上線是中國中鐵管理提升和信息建設的重要里程碑。
再舉個系統例子。目前已經有諸多建築企業集團開始建設財務共享中心系統,比如中交二航局、中鐵十二局都已經開始進行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實現了財務資源的集中和共享,並且初步實現了財務業務一體化的管理應用。
這些都是傳統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之後發生的變化,在提升效益、精細管理以及智能化方面發生變化。
浪潮管理軟體的變化
浪潮集團執行總裁王興山認為,浪潮的管理軟體產品會有幾個變化。
面向大中型企業的混合雲架構。浪潮核心產品GS是基於混合雲模式的企業應用雲平台,意思是說,無論是公有雲還是私有雲甚至是企業雲等形成的混合雲架構,浪潮均能對外提供統一的訪問,在接入端還有手機、平板、PC多終端的接入支持。GS版本發展到GS6,已有18個領域解決方案、187個模塊。
SaaS化,輕量化軟體。這是指浪潮的管理系列軟體盡量符合雲化的要求。目前,浪潮在重點發展CRM、SRM、HCM、數據分析服務四朵公有雲服務。浪潮不會盲目追求SaaS化。
移動化。這已經成為潮流,像客戶管理、HR、銷售等容易做到。移動化和碎片化是潮流,不是簡單的端化,要在細節上多做處理,符合用戶體驗。
深入行業和領域中。這就是站在用戶角度,推出「互聯網+行業」、「互聯網+區域」等產品,形成黏性。
踏實做事 就能改變格局
王興山認為,在當前各種概念下,浪潮需要做的事情是:看清未來趨勢,看清用戶需求,還要看業內有幾個玩家,就知道該如何布局。
未來趨勢是什麼?是「互聯網+」、「中國製造2025」、工業4.0。那麼,在這些趨勢之下,什麼是自己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不看趨勢不行,盲目追求趨勢也不行,要有為有所不為。
行業需求。說行業需求也好,說區域需求也好,都是從需求入手。像浪潮滲入率較深的軍工、製造、建築等大型企業對互聯網+的需求是什麼?在這種需求下要做出符合用戶需求以及時代的產品。
看玩家。浪潮和幾個同台競技的小夥伴的差別是什麼?如果對方都在炒作互聯網+,放棄核心業務,浪潮管理軟體能否靜觀其變,反其道而行之,踏踏實實做好管理軟體,從而在行業滲透率超過對方,在用戶規模上超過對方,順便搶奪一下對方的渠道?
這就有可能讓浪潮成為中國的SAP,做深做細管理軟體。這裡面有互聯網+的指引。
當然,浪潮管理軟體也不排除資本的做法,以收購、並購和參股等方法做大規模效益。同時往核心價值的上遊走,成立公司做咨詢規劃服務。
那麼,在2015年之後,在喧囂的概念消失之後,浪潮管理軟體能否勝出呢?
6. 浪潮伺服器怎麼樣,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如何
浪潮伺服器是當之無愧的行業巨頭,擁有領先的技術產品以及高市場佔有率。在IDC公布的《專2019年中屬國AI基礎架構市場調查報告》報告中,浪潮信息保持強勢領跑,整體市場份額佔比再次超過50%,連續三年穩居第一。同時,浪潮伺服器還擁有穩定的大客戶,阿里和騰訊均為浪潮信息的重要客戶。要知道,整個2019 年,行業出貨量下滑了3.8%,在這樣的背景下,浪潮的營收仍實現10%以上的增長速度,同時蟬聯全球多節點雲伺服器出貨量及銷售額雙料第一,證明浪潮在伺服器領域的確擁有領先的實力與巨大的發展潛力。
你好,公司業績與股價的關系:
經營業績與股價
2.1經營業績和股價的數學關系
炒股票,雖然有各種各樣的題材,但總的來說,一般都是炒經營業績或與經營業績相關的題材。所以在股市上,股票的價格與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呈正相關關系,業績愈好,股票的價格就愈高;業績差,股票的價格就要相應低一些。但這一點也不絕對,有些股票的經營業績每股就那麼幾分錢,其價格就比業績勝過它幾十倍的股票還高,這在股市上是非常正常的。由於股票的價格是由競爭決定,只要股民願意、有足夠的資金,且在股票交易過程中遵紀守法,其最後的成交價就由出價最高的一方決定。
從理論上來講,經營業績對股價的影響通常用兩個公式來表達,一個是股價的靜態計算公式,另一個是動態計算公式,凈態的計算公式如下: P=L/i
其中P是股票的價格,L是每股股票的稅後利潤、i是股民進行其它投資時可取得的平均投資利潤率,一般用儲蓄利率代替,因為儲蓄是當前股民所能從事的最普通和最便利的投資方式。 這個公式的意義是,當股民從事其它投資每元可獲得收益i時,若在投資股票時要取得收益L,股民所必須支付的資金量就為P,此時,投資股票的收益就與其它投資相等。
如一年期定期儲蓄存款利率為10.98%,現某隻股票的稅後利潤為每股0.66元,按上述公式計算,則該股票的價格就為6.01元。此時,將6.01元投資於股票或將其存銀行,其投資收益都一樣。 在上式中,股票的價格與經營業績成正比、與其它投資的平均利潤率成反比。如果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提高或儲蓄的利率降低,都將會導致股票的價格上升。如1996年5月後,中國人民銀行兩次調低居民儲蓄利率,就導致上海股市股價上漲一倍多。 但用這個公式來計算股價並不準確。事實上股票市場上的股價也不是因此而確定的,影響股價變化的因素也不僅是經營業績和平均投資利潤率兩項。另外,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也會隨著經營環境及產品市場的競爭而變化。
上例中,如果下一年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降到每股0.55元,按此公式計算,其股價就會下跌到5元多。如果股民在本年度就預測到上市公司下年度的業績會降低,則就不會用每股6.01元的價格去購買股票,而只會用5元多的價格去購買這只股票。 上面這種計算股價的方法是一種凈態法,它假定所選用的參數如股票的稅後利潤及儲蓄利率是一成不變的,其結果肯定會有相當的誤差。應用這個公式計算出來的股價是非常准確的,但前提是要能精確地預測到今後每年股票的稅後利潤及儲蓄利率。很遺憾的是,沒有人能達到這種水平。
應用這個公式,可計算出股價的最大值。若上市公司永不倒閉,則壽命期N趨向於無窮大,當上市公司每年的稅後利潤Lt基本穩定時,且儲蓄利率it起伏不大時,股票的價格也基本上是一個常數,股價有極限值,P→L/i 若股票的每股稅後利潤變化范圍較大,設Lmax為以後年度稅後利潤的最大值,股票的最高價格為:
i所以不論上市公司的經營如何傑出、市場前景如何看好,股票的價格絕對是有限的,而不是象一些輿論所渲染的那樣,股價會有無窮的上升空間。
雖然股票的價格難以用一個精確的公式來表示,但有一點,它總是和上市公司的業績即稅後利潤成正比或成正相關關系的。稅後利潤愈大,股民的投資收益就高,相應地,股票的價格就愈高。
2.2影響企業經營的因素
企業的經營業績是影響股價的決定因素,那麼,影響企業經營效益的因素有那些呢?概括起來,可將這些因素分為兩類:一是企業所處的外部經營環境,這就是通常所言的投資環境,其二是企業本身的內在素質。
1.企業的外部經營環境。
企業所處的外部經營環境,主要指企業所在地的政治、經濟及社會發展情況和相配套的服務設施建設等。當企業的外部經營環境較差時,企業與外界的信息聯系、原材料的組織供應、人力資源的投入、正常的生產秩序、產品的銷售等都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企業的經營會處於相對困難的境地,從而影響上市公司經營效益的發揮和提高。 企業的經營環境又可簡單地分為三部分,一是政治及社會發展情況,另外就是經濟發展情況,其三是社會服務條件包括配套設施的建設等。
政治及社會發展情況主要包括:國家的政權或政府的穩定狀態、是否有戰爭發生、社會安定情況等。
(1)戰爭。戰爭對股價的影響有長期的,亦有短期的;有好的方面,也有不良的方面;有范圍廣的,也有單一項目的;到底影響力度如何,要視戰爭的性質而定。戰爭會使武器及醫療等工業需求增加,與此相關的股價就可能上漲;如果戰爭中斷了原材料或產品的運輸,影響了購買力或原料的供應,相應的股價就會下跌。但總的來說,在一國國內發生的戰爭對股票市場的影響是不良的,因為它既影響社會的安定,也影響人們的工作情緒。
(2)政權。政權的轉移、政府的更疊,都將影響社會的安定及人心的穩定,它是影響股價的重要因素,如美國股市,曾就因總統艾森豪威爾心臟病復發、肯尼迪的遇刺而大幅下跌。而在我國滬深股市,每到一個階段性的頂部,就有關於領導人健康問題的傳言,從而導致股市的暴跌。
(3)社會安定情況。當一個社會安定,治安情況良好時,就有利於企業的運營與發展。反之,如果一個地區社會治安狀況不佳,罷工浪潮此起彼伏,就會影響所在地企業的經營。
經濟發展情況對企業經營的影響主要有三個方面:經濟周期、通貨膨脹和產業政策。
(1)經濟周期。經濟周期是指經濟的運行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即經濟從谷底向上翻升,經擴張期到高峰後,復又下降,經收縮期再跌至谷底,構成一個循環,這就是復甦、繁榮、危機和蕭條四個階段。我國現在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雖然市場建設尚待完善,經濟的周期性並不十分明顯,但我國將來經濟的周期性波動將會對股市產生較大的影響。 在經濟進入危機和蕭條階段,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基本上處於一種停滯狀態。此時,社會的總需求不強,產品的銷售發生困難,原材料的供給也不通暢,許多企業處於停工停產甚至倒閉狀態,企業的經營處於較困難時期,其經營業績低下。 而當經濟走出低谷從復甦階段向繁榮階段過渡時,此時的經濟發展會處於一種高速增長狀態,社會上的各行各業都顯得生機勃勃,對各類產品的需求處於極度的旺盛狀態,此時的企業經營水平一般都會發揮到最佳狀態,經營業績也處於較高水平。
(2)通貨膨脹。通貨膨脹對企業經營的影響比較復雜,它既能刺激企業的生產,又能壓抑企業的經營。
通貨膨脹主要是由於過多地增加貨幣供應量面造成的物價上漲現象。貨幣供應量增加,開始時能增加市場需求並撥高產品價格,從而提高上市公司的銷售額並導致利潤的增長。但當通貨膨脹對國家的經濟生活以至社會安定造成威脅時,中央政府一般會採取如緊縮銀根、提高銀行利率等措施來抑制通貨膨脹。而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將會對企業的經營產生反作用力,從而又抑制了市場的需求,導致企業的生產經營萎縮,引起經營水平的下降。
(3)產業政策。產業政策是政府為某些產業制訂的發展目標和規劃,以及實施措施等。毫無疑問,當企業所處的產業受國家產業政策的扶持時,企業的經營如相關項目的審批、原材料和資金等的供給乃至稅收等方面都可能會享受到國家的一些優惠,從而有助於經營水平的提高。反之,如企業處在產業政策的限制之列時,企業的經營將要受到較大的影響。如1996年,我國政府為鼓勵和扶持汽車行業的發展,曾制定了一系列的產業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汽車產業的生產與消費。 企業所在地的社會服務水平及配套設施情況也是影響企業經營的主要因素之一。這些方面主要包括運輸、通訊、電力供應等等。如通訊設施落後,企業與外界的聯系就會發生困難,影響信息的傳遞及產品的銷售等等。如我國過去違反生產力布局的基本原則,將一些工廠建在偏僻的大山溝中,當地的水、電供應及通訊、運輸條件都相對比較落後,從而造成了這些企業的經營困難。這些企業的大部分現在都陷入困境。
2.企業的內在素質。
除了外部的經營環境外,影響企業經營效益的就是企業的內在素質,它包括:企業領導者的素質與管理水平、企業的規模、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及企業所擁有的資產數量、員工的工作熱情和文化素養、生產裝備的現代化程度、工藝水平和企業的外部形象等等。這些因素中任何一項的變化,將直接影響企業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影響成本的增減,從而直接影響著企業經營效益。
(1)領導者的素質與管理水平。這是一家企業經營管理的決定因素,企業領導者的品質優良,思維敏銳、作風正派、處理問題果斷、決策水平高、組織能力和號召能力強、群眾基礎好,就為企業的經營管理奠定了基礎。反之,即使一家再好的企業,如果領導人的素質和管理水平低下,其良好的經營業績也難以為繼,這樣的事例比比皆是。本來一家企業經營得好好的,換了一個廠長或經理後,用不了幾年,企業就陷入了倒閉的邊緣。所以在香港,證券管理機構對企業的領導人都有特別的規定和要求,如在多少年內曾有犯罪記錄的人就不得就任上市公司的董事及經理等等。
(2)企業的規模。企業的規模對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有著較大的影響。其一是大型企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有比較重要的地位,特別是一些基礎產業及支住產業,如鋼鐵、汽車、房地產等,它們的興衰對國民經濟有著決定性的影響,所以在國家制定各項政策包括金融政策、產業政策時,都對大中型企業有一定的照顧,如我國近期在經濟上所制定的各項措施都是圍繞著搞活國有大中型企業這個目標進行的;其二是大型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強,在經濟不景氣或發生經濟危機時,往往都是中小企業倒閉得多,而大型企業承受能力較強,且政府一般也不會對大型企業的倒閉坐視不管,因為大型企業的興衰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社會的發展及安定。其三是大型企業的競爭能力較強,它們的人力資源較為豐富、物質基礎雄厚,它們往往能集中相當的人力、物力來研究及解決生產及經營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且由於其生產規模較大,它們一般都能適應規模經濟的要求,將產品成本降到最低水平。如汽車生產,其經濟規模一般都在每年二十萬輛以上。生產規模達不到要求的,其生產效率和經營效益就要差得多。如我國的一汽集團、二汽東風集團及上海大眾公司,其經營效益就比其它中小型汽車製造廠要好得多。
(3)產品。產品是企業生存的依託,發展的基礎。沒有一個好的產品,沒有相當的市場競爭能力及市場佔有率,企業不但難以發展,甚至連生存都非常困難。在業績較好的上市公司中,絕大部分都有好的產品作為依託,如眾口皆碑的春蘭空調、海爾電器、美菱電器等,其產品都是市場中的名牌;而業績較差的公司,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主導產品,主營方向不明,或產品缺乏市場競爭能力,價高質次。 影響企業內在素質的因素有許多,但最關鍵的是領導者的素質與管理水平、企業的規模和產品三項。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8. 浪潮和華為哪個厲害
這個要看怎麼比較了。因為我個人認為兩家企業沒有什麼可比性,雖然他們都是高科技企業。
浪潮主要做伺服器,而華為主業是通信技術,所以這兩家企業不是同類企業,沒有什麼好比較的。
但是從營收來看,肯定是華為比較厲害。
9. 濟南浪潮集團的待遇如何普通員工一年大約能收入多少
我也是做軟體開發的,有幾個同學在浪潮,
就濟南來說,浪潮的工資算是高的了。
但是國有企內業,也容有它的弊端。
首先看樓主的學歷啊。
但是一年3w肯定是有的吧。
但是也不太相信那種過幾年以後怎麼樣的說法
誰知道過幾年之後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