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級會計:要求(1)編制並購日的會計分錄 (2)編制並購日的抵銷分錄和調整分錄
購買日,個別資產負債表會計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 302.5
貸:銀行存款 302.5
購買日:合並資產負專債表屬:
調整賬面價值(不考慮遞延所得稅):
借:存貨 5
貸:資本公積 5
借:固定資產 10
貸:資本公積 10
借:長期應付款 6
貸:資本公積 6
抵消分錄:
借:股本 120
資本公積 55.8
盈餘公積 77.2
未分配利潤 2
商譽 73
貸:長期股權投資 302.5
少數股東權益 25.5
2. 企業並購中會計處理有哪些問題
一)修正購買法 購買法的最大問題是並購結束後的會計主體內,資產和負債中主並企業的賬面價值和被並企業的評估價值同時存在,顯然不合理,接下來便形成並購前後的比較難度大。再就是雖然報表利用者和編報者都受益不匪,但是由於比權益結合法多了對被並企業進行公允價值評估的過程,所以編報者負擔相對重些。會計實踐中實行過的購買法和權益結合法已經比較定型,結合提供信息質量的優劣評判其可行性,對購買法進行修正是最佳選擇。中國的《具體會計准則——企業合並》(徵求意見稿)指出:「在多數情況下,企業合並往往採取一家企業以現款或其他代價購進另一家企業的方法,因此,可將企業合並視為購買方購買另一家企業的凈資產,相當於以一定價款購進機器設備、存款等項目,同時承諾該企業的所有負債。在購買法下,自合並日起,購買方應在合並的資產負債表中以公允價值確定被購企業的可辨認資產和負債,以及因購買而形成的商譽或負商譽;同時,購買方也應當將合並後被購買企業的經營成果並入合並利潤表中。」修正購買法是指在購買法的前提下,繼承被並企業並購日前的未分配利潤。這是考慮了權益結合法在理論上的缺陷和對企業的影響。購買法雖然使並購後資產價值基礎混亂,但這是現行會計體系,尤其是資產負債表本身就存在的多種計價基礎並存的問題,不是並購交易會計帶來的。所以,綜合考慮還是以購買法為宜,只不過應該繼承被並企業利潤,這樣就不會產生由於並購使股東直接分紅利益減少的現象。
(二)新開
始法 新開始法主要指對所有參與並購企業的資產和負債都以公允價值評估,這就不分主並企業和被並企業,即都作為被並企業,避開了主並企業選擇的難題。由於各參與企業的股票的市場價值不同,統一為一種股票的換股價值的確定復雜起來,即不是簡單的參與企業資本的匯總,還有換算等一系列問題,在資本部分採用「投入資本」的概念。新開始法的特點如:①在相關性方面,企業並購時的信息完全,重視未來的先進流量。②在可靠性方面,反映並購交易的實際收入,重視公允價值,並購前後原始投資的記錄不同,並購後的信息完整。③在可比性方面,並購前後的比較很難。④成本與效益的平衡方面,編報企業負擔很大,財務報表利用者收益大,編報企業收益大。由於中國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愈多的跨國企業「搶灘」中國市場。與此同時,大量的、有市場競爭力的中國企業陸續走出國門、參與全球市場的競爭,無論是外資企業對中國企業的並購、中國企業對國外企業的並購(如TCL集團與法國的湯姆遜公司合並組建新公司)、還是中國企業之間的並購,企業並購將會變得愈加頻繁。企業並購的會計處理是企業並購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會計處理方法的不同會對合並企業產生不同的影響。對此,美國財務會計准則委員會(FASB)和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IASC)要求取消權益結合法,對所有的企業並購採用購買法核算。我國的《具體會計准則——企業合並》(徵求意見稿),則規定「例外情況下採用權益結合法的方式」,即在不能區分為購買方和被購買方的時候,才可以採用權益結合法。
3. 股份有限公司採用收購本公司股票方式減資的,應依次沖減什麼會計科目
股份有限公司採用收購本公司股票方式減資的,應依次沖減股本和資本公積會計科目
4. 並購會計方式有哪些
企業並購即企業之間的兼並與收購行為,是企業法人在平等自願、等價有償基礎上,以一定的經濟方式取得其他法人產權的行為,是企業進行資本運作和經營的一種主要形式。企業並購主要包括公司合並、資產收購、股權收購三種形式。公司合並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公司依照公司法規定的條件和程序,通過訂立合並協議,共同組成一個公司的法律行為。公司的合並可分為吸收合並和新設合並兩種形式。資產收購指企業得以支付現金、實物、有價證券、勞務或以債務免除的方式,有選擇性的收購對方公司的全部或一部分資產。股權收購是指以目標公司股東的全部或部分股權為收購標的的收購。控股式收購的結果是A公司持有足以控制其他公司絕對優勢的股份,並不影響B公司的繼續存在,其組織形式仍然保持不變,法律上仍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二條公司合並可以採取吸收合並或者新設合並。一個公司吸收其他公司為吸收合並,被吸收的公司解散。兩個以上公司合並設立一個新的公司為新設合並,合並各方解散。
5. 同一控制下子公司股權收購會計處理
區分同一控制下,非同一控制下的,只有從不並表變成並表這一項處理:
個別報表
母公司單體報表按照合並日長期股權的投資成本和賬面價值(也就是對最終控制方而言持續計算的最終價值)的差異調整資本公積。
在個別報表的長期股權投資金額就是對最終控制方的賬面價值*持股比例
借:長期股權投資
資本公積
貸:銀行存款
合並報表
沖回原來在權益法下確認的損益
借;投資收益
貸: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貸: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5)黑芝麻股份有限公司並購會計處理擴展閱讀
方法:
1、層析法
層析法是指將事物的發展過程劃分為若干個階段和層次,逐層遞進分析,從而最終得出結果的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利用層析法進行編制會計分錄教學直觀、清晰,能夠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其步驟如下:
(1)分析列出經濟業務中所涉及的會計科目。
(2)分析會計科目的性質,如資產類科目、負債類科目等。
(3)分析各會計科目的金額增減變動情況。
(4)根據步驟2、3結合各類賬戶的借貸方所反映的經濟內容(增加或減少),來判斷會計科目的方向。
(5)根據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的記賬規則,編制會計分錄。
此種方法對於學生能夠准確知道會計業務所涉及的會計科目非常有效,並且較適用於單個會計分錄的編制。
2、業務鏈法
(1)所謂業務鏈法就是指根據會計業務發生的先後順序,組成一條連續的業務鏈,前後業務之間會計分錄之間存在的一種相連的關系進行會計分錄的編制。
(2)此種方法對於連續性的經濟業務比較有效,特別是針對於容易搞錯記賬方向效果更加明顯。
3、記賬規則法
所謂記賬規則法就是指利用記賬規則「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進行編制會計分錄。
6. 企業並購的會計處理方法有哪些
企業並購即企業之間的兼並與收購行為,是企業法人在平等自願、等價有償回基礎上,答以一定的經濟方式取得其他法人產權的行為,是企業進行資本運作和經營的一種主要形式。企業並購主要包括公司合並、資產收購、股權收購三種形式。公司合並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公司依照公司法規定的條件和程序,通過訂立合並協議,共同組成一個公司的法律行為。公司的合並可分為吸收合並和新設合並兩種形式。資產收購指企業得以支付現金、實物、有價證券、勞務或以債務免除的方式,有選擇性的收購對方公司的全部或一部分資產。股權收購是指以目標公司股東的全部或部分股權為收購標的的收購。控股式收購的結果是A公司持有足以控制其他公司絕對優勢的股份,並不影響B公司的繼續存在,其組織形式仍然保持不變,法律上仍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二條公司合並可以採取吸收合並或者新設合並。一個公司吸收其他公司為吸收合並,被吸收的公司解散。兩個以上公司合並設立一個新的公司為新設合並,合並各方解散。
7. 改制企業涉及的幾個會計處理問題討論
企業引入新股東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資產、負債應當按照公允價值計量,並以改制時確定的公允價值為基礎持續核算並入控股股東的合並財務報表。改制企業的控股股東在確認股份有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時,初始投資成本為投出資產的公允價值及相關費用之和。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解釋第1號》上述規定,企業從有限責任公司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時,如果引入(或者說增加)了新股東,則改制企業應按照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通常為評估值)調賬,控股股東也應按照投出資產的公允價值及相關費用之和確認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在實際上採用了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的處理原則。
對於改制上市的企業而言,根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管理辦法》(證監會令第32號)的規定:「發行人自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後,持續經營時間應當在3年以上,但經國務院批準的除外;有限責任公司按原賬面凈資產值折股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的,持續經營時間可以從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之日起計算。」因此,有限責任公司整體改制時進行資產評估和賬務調整取決於連續計算經營業績的要求,即:
(1)如果有限責任公司依法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後,變更前後雖然企業性質發生了改變但股份有限公司仍是原來的持續經營的會計主體(即未引入新股東),則不改變原賬面價值,股份有限公司對於資產評估結果不能進行賬務調整。
(2)如果有限責任公司依法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時,根據資產評估結果進行了賬務調整的,則視為新設股份公司(即引入了新股東),則應當在股份公司設立後滿三年方可申請公開發行。
因此,《企業會計准則解釋第1號》第10條的規定對於企業從有限責任公司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指的是上述第二種情形。這條規定對很多IPO項目可能會帶來較大的影響。
8. 企業並購案中有哪些會計問題
以上回答過於專業。會計系的學生對金融也許知道的不多去研究。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靈感。只有你的文章有個性話才能成功:1:微軟的收購就好像日本侵略中國一樣 不過前者用武力後者用股票。 前者雅虎不得不採取措施 後者中國不得不反抗 。只能把損失減少到最少 , 但是不能避免 。就好像中國對日本說『我不和你打』日本同意嗎?中國和雅虎都是被動的 如果你對股票稍有了解 就知道一個企業的決策權和發展方向是由持有股票最多的勢力決定 就好像日本打到中國多數土地以後 中國就是日本控制了。那時候你還可以把華夏大地叫中國 但是那實際上是『支那』了。呵呵 當微軟有了很多雅虎股票就已經佔領雅虎了……所以雅虎是被避的 現在的問題已經不是賣或者不賣的問題,而是賣多少錢的問題.如果雅虎對價錢不滿意也可以反抗:雅虎可以增大股票的發行量,這樣就能抵抗微軟的收購。就好像微軟要從雅虎手裡買走雅虎維持生命的一鍋湯,雅虎不願意,微軟硬要買。所以雅虎不斷給鍋里添水,一鍋湯變成兩鍋三鍋。所以微軟就要把價錢話到2倍3倍。但是不管怎麼樣,微軟得到的還是一鍋湯。
2.就美國微軟公司意圖收購雅虎一案,中國政府要求中國網路巨頭阿里巴巴集團提供信息。中國政府將關注收購案的動向,仔細研究微軟成功收購後可能產生的影響。有分析認為,本土管理層保持控制權對於阿里巴巴非常重要,因為中國政府通常不願意看到外國公司控制中國互聯網內容。因為互聯網對一個國家來說是一個很大的信息傳遞工具,別國拿著中國的擴音器說話,就能淹沒中國的聲音。雅虎是中國網路巨頭阿里巴巴最大的股東,雅虎持有阿里巴巴39%的股份。微軟成功收購後可能對阿里巴巴產生的影響.這是一個針對中國甚至亞洲的連環套.微軟要想拿走雅虎中國這塊「大蛋糕」,還必須通過中國反壟斷執法機構審查。不過,中國《反壟斷法》還要等到今年8月1日才開始正式實施,如果微軟動作夠快,中國政府恐怕也只能望洋興嘆。
3.雅虎公司還是正式實施醞釀已久的裁員行動,接到裁員通知的雇員將陸續離開公司。雅虎宣布此次裁員約1000人,以便把業務重心集中在搜索和廣告業務領域。雅虎此次裁員的費用預計將達2000萬-2500萬美元。雅虎已於宣布裁員的當天將報告送交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並將把大部分相關費用列入了2008年第一季度的報表。在1月29日發表2007年第四季度決算報告時表示將裁員以削減經費。
9. 有限責任公司收購本公司股份的會計分錄
股份有限公司不得收購本公司股份。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減少公司回注冊答資本;
(二)與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並;
(三)將股份獎勵給本公司職工;
(四)股東因對股東大會作出的公司合並、分立決議持異議,要求公司收購其股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