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怎麼看上市公司預期收益

怎麼看上市公司預期收益

發布時間:2021-01-12 23:29:09

❶ 某上市公司有一項投資項目,預期可實現的的投資收益率為12%,假定所得稅為15%,資料如下

1. A方案資金成本為 WACC=500/1000*6%+500/1000*10%=8%
B方案資金成本為 WACC=200/1000*6%+400/1000*7.2%+400/1000*10%=8.08
兩方案資金成本WACC均小於投資收益ROIC(12%),因此資版金成本角度來看權兩者皆可行。

2. A方案投資1000,獲得收益120,扣除銀行利息500*0.06=30後,稅基為90,繳納所得稅13.5,因此稅後總收益為106.5
B方案投資1000,獲得收益120,扣除銀行利息200*0.06=12,債券利息400*0.072=28.8,稅基為120-12-28.8=79.2,所得稅為11.88,因此稅後總收益為108.12.
因此考慮到所得稅,理論上B方案更佳

PS:
實際操作中要綜合考慮很多因素很多如公司資產負債表結構,增發成本以及帶來股權稀釋問題,銀行借款可得性問題,債券發行成本問題等等。

希望有所幫助

❷ 假定某上市公司股票下一年的預期收益率是每股0.8元,而且以後每年保持不變,市場利率為4%,則股票的

你好,我是用美來國主流的價自值投資理念解答一下,你所說的市場利率應該是股息收益率為4%。任何一家公司股價如果合理的話,市盈率就會與收益增長率相等,如果某上市公司的市盈率是15倍,那麼你應該預期它的收益率為15%。
這里還要更改你一點小錯誤,你所說的每股0.8元是預期收益,不是收益率。我現在假設你的預期收益增長率為15%,市場利率(股息收益率)為4%。那麼計算它的合理價格應該是:
收益增長率15%+股息收益率4%=19% 即合理的市盈率為19倍,
合理股價=市盈率19倍乘每股收益0.8元=15.2元
另外,價值投資裡面的核心是內在價值,即低於內在價值買入股票才最具有安全邊際。所以這裡面你還要知道一個簡單比率:收益增長率/市盈率,如果比率小於1,那麼買入這個股票就很危險,如果比率為1.5,那麼這個股票不錯,如果比率大於或等於2,那麼這個股票太棒了。
本人是美國價值投資理念忠誠追隨者,所以只能以價值投資理念解答,希望能給你幫助。

❸ 一上市公司剛支付了1元股息,已知股息預期增長將保持10%,如該投資者的目標收益率為14%,求該股票的內在價值

未來一年股利D1=D0*(1+10%)=1.1元
持續增長率g=10% 預期收益率R=14%
股票價格(內在價值)P=D1/(R-g)=27.5元。

❹ 怎麼找到一個上市公司的股票預期收益率

預期收益率在你看的軟體的F10那 裡面就有,一般是幾個公司預測的,你可以取中間值

❺ 一上市公司剛支付了1元股息,已知股息預期增長將保持10%,如該投資者的目標收益率為14%,求該股票的內在價值

您說的不是很詳細啊,年收益還是月?還是到撤資?
按年算的話是這樣:
未來一年股利版:
D1=D0*(權1+10%)=1.1元
持續增長率:
g=10%
預期收益率:
R=14%
股票價格:(內在價值)P=D1/(R-g)=27.5元。

❻ 上市公司財務分析計算題

(1)預期收益率=無風險收益率+風險收益率=無風險利率+(股票平均收益率-無風險利率)回*貝塔系數
甲預期收益率=5%+(答10%-5%)*2=15%
乙預期收益率=5%+(10%-5%)*1.3=11.5%
丙預期收益率=5%+(10%-5%)*0.7=8.5%
證券組合預期收益率=15%*60/100+11.5%*30/100+8.5%*10/100=13.3%
(2)甲風險收益率=(10%-5%)*2=10%
乙風險收益率=(10%-5%)*1.3=6.5%
丙風險收益率=(10%-5%)*0.7=3.5%
風險收益率=10%*10/100+6.5%*30/100+3.5%*60/100=5.05%
預期收益率=5%+5.05%=10.05%

❼ capm模型里的上市公司預期回報率哪裡可以找到

答:
Rm市場回報率可以選擇綜合市場回報率,這個數據在國泰安CSMAR資料庫里有,我做過類似的實證分析。

❽ 上市公司凈資產收益率平均值可以代替市場期望收益率么為什麼

嚴謹地來看,不可以。

因為上市公司股源東的期望收益來源於兩部分:分紅和股價增值,其中,分紅的紅市率(現金紅利與股票市值之比)與凈資產收益率有關,但需要用分紅比(現金分紅占凈利潤比例)等諸多因素來修正;而股價增值的期望收益與凈資產收益率相關,但前者更受很多其他因素的影響,實證中二者不存在線性的正比關系,所以用凈資產收益率平均值代替市場期望收益率不嚴謹。

❾ 股票,怎麼樣看一家上市公司的未來收益增長 怎樣預測市盈....

通過使用每股收益年增抄長率,我們就可以預測未來某一年的每股收益,進而預測出股票的價格。另外,根據在建的和預期中要建設的項目和生產線等情況,可以相對准確的預測將來每股收益。
市盈率預測意義不大,你要保證的是(現在的股價/將來的每股收益)相對較小,可以在較短的時間收回成本即可。

❿ 為什麼資金追捧業績好或者業績預期向好的上市公司的股票是因為公司賺錢會體現在股價上嗎如果不體現在

證券投資已經成為百姓經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大多數中小投資者不是專業人員,缺乏必要的財務常識,很多投資者因為不懂報表而錯失買賣股票的良機。因此,如何正確地分析上市公司財務報表,挖掘真正具備投資價值的公司,是廣大投資者的當務之急。

一、對資產負債表的分析

資產負債表是反映上市公司會計期末全部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情況的報表。通過資產負債表,能了解企業在報表日的財務狀況,長短期的償債能力,資產、負債、權益和結構等重要信息。

(一)對資產負債表中資產類科目的分析

在資產負債表中資產類的科目很多,但投資者在進行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分析時重點應關注應收款項、待攤費用、待處理財產凈損失和遞延資產四個項目。

1.應收款項。(1)應收賬款:一般來說,公司存在三年以上的應收賬款是一種極不正常的現象,這是因為在會計核算中設有「壞賬准備」這一科目,正常情況下,三年的時間已經把應收賬款全部計提了壞賬准備,因此它不會對股東權益產生負面影響。但在我國,由於存在大量「三角債」,以及利用關聯交易通過該科目來進行利潤操縱等情況。因此,當投資者發現一個上市公司的資產很高,一定要分析該公司的應收賬款項目是否存在三年以上應收賬款,同時要結合「壞賬准備」科目,分析其是否存在資產不實,「潛虧掛賬」現象。(2)預付賬款:該賬戶同應收賬款一樣是用來核算企業間的購銷業務的。這也是一種信用行為,一旦接受預付款方經營惡化,缺少資金支持正常業務,那麼付款方的這筆貨物也就無法取得,其科目所體現的資產也就不可能實現,從而出現虛增資產的現象。(3)其他應收款:主要核算企業發生的非購銷活動的應收債權,如企業發生的各種賠款、存出保證金、備用金以及應向職工收取的各種墊付款等。但在實際工作中,並非這么簡單。例如,大股東或關聯企業往往將佔用上市公司的資金掛在其他應收款下,形成難以解釋和收回的資產,這樣就形成了虛增資產。因此,投資者應該注意到,當上市公司報表中的「其他應收款」數額出現異常放大時,就應該加以警惕了。

2.待處理財產凈損失。不少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上掛賬列示巨額的「待處理財產凈損失」,有的甚至掛賬達數年之久。這種現象明顯不符合收益確認中的穩健原則,不利於投資者正確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盈利能力。

3.待攤費用和遞延資產。待攤費用和遞延資產並無實質上的重大區別,它們均為本期公司已經支出,但其攤銷期不同。「待攤費用」的攤銷期在一年以內,而「遞延資產」的攤銷期超過一年。從嚴格意義上講,待攤費用和遞延資產並不符合資產的定義,但它們似乎又同未來的經濟利益相聯系,而且在會計實務中,不少人也習慣於把已發生的成本描繪為資產。

(二)對資產負債表中負債類科目的分析

投資者在對上市公司資產負債表中負債類科目的分析中,重點應關注其償債能力。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指標分析:

1.短期償債能力分析。(1)流動比率:流動比率即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之間的比率,是衡量公司短期償債能力常用的指標。一般來說,流動資產應遠高於流動負債,起碼不得低於1∶1,一般以大於2∶1較合適。其計算公式是: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但是,對於公司和股東,流動比率也不是越高越好。因為,流動資產還包括應收賬款和存貨,尤其是由於應收賬款和存貨余額大而引起的流動比率過大,會加大企業短期償債風險。因此,投資者在對上市公司短期償債能力進行分析的時候,一定要結合應收賬款及存貨的情況進行判斷。(2)速動比率:速動比率是速動資產和流動負債的比率,即用於衡量公司到期清算能力的指標。一般認為,速動比率最低限為0.5∶1,如果保持在1∶1,則流動負債的安全性較有保障。因為,當此比率達到1∶1時,即使公司資金周轉發生困難,也不致影響其即時償債能力。其計算公式為: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該指標剔除了應收賬款及存貨對短期償債能力的影響,一般來說投資者利用這個指標來分析上市公司的償債能力比較准確。

2.長期償債能力分析。(1)資產負債率、權益比率、負債與所有者權益比率,這三個比率的計算公式為: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所有者權益比率=所有者權益總額/資產總額;負債與所有者權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資產負債率反映企業的資產中有多少負債,一旦企業破產清算,債權人得到的保障程度如何;所有者權益比率反映所有者在企業資產中所佔份額,所有者權益比率與資產負債率之和為1;負債與所有者權益比率反映的是債權人得到的利益保護程度。投資者在看財務報表時,只要看一下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無形資產總額這幾項,便可大概看出該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狀況,這三個比率只有在同行業、不同時間段相比較,才有一定價值。(2)長期資產與長期資金比率。其公式為:長期資產與長期資金比率=(資產總額-流動資產)/(長期負債+所有者權益)。這一指標主要用來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及償債能力,該值應該低於100%,如果高於100%,則說明企業動用了一部分短期債務來購置長期資產,這樣就會影響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其經營風險也將加大,實為危險之舉。

二、對利潤表的分析

在財務報表中,企業的盈虧情況是通過利潤表來反映的。利潤表反映企業一定時期的經營成果和經營成果的分配關系。它是企業生產經營成果的集中反映,是衡量企業生存和發展能力的主要尺度。投資者在分析利潤表時,應主要抓住以下幾個方面:

(一)利潤表結構分析

利潤表是把上市公司在一定期間的營業收入與同一會計期的營業費用進行配比,以得到該期間的凈利潤(或凈虧損)的情況。由此可知,該報表的重點是相關的收入指標和費用指標。「收入-費用=利潤」可以視作閱讀這一報表的基本思路。當投資者看到一份利潤表時,會注意到以下幾個會計指標。它們分別是:「主營業務利潤」、「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凈利潤」。在這些指標中應重點關注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利潤、凈利潤,尤其應關注主營業務利潤與凈利潤的盈虧情況。許多投資者往往只關心凈利潤情況,認為凈利潤為正就代表公司盈利,於是高枕無憂。實際上,企業的長期發展動力來自於對自身主營業務的開拓與經營。嚴格意義上而言,主營虧損但凈利潤有盈餘的企業比主營業務盈利但凈利潤虧損的企業更危險。企業可以通過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將當期利潤總額和凈利潤作成盈利,可誰又敢保證下一年度還有投資收益和營業外收入呢?

(二)通過分析關聯交易判斷上市公司利潤的來源

上市公司為了向社會公眾展現自己的經營業績,提高社會形象,往往利用關聯方間的交易來調節其利潤,主要分析方法有以下幾種:

1.增加收入,轉嫁費用。投資者在進行投資分析時,一定要分析其關聯交易,特別是母子公司間是否存在著相互關聯交易,轉嫁費用的現象,對於有母子公司關聯交易的,一定要將其上市公司的當年利潤剔除掉關聯交易虛增利潤。

2.資產租賃。由於上市公司大部分都是從母公司剝離出來的,上市公司的大部分資產主要是從母公司以租賃方式取得的。從而租賃資產的租賃數量、租賃方式和租賃價格就是上市公司與母公司之間可以隨時調整的閥門。有的上市公司還可將從母公司租來的資產同時轉租給母公司的子公司,以分別轉移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的利潤。

3.委託或合作投資。(1)委託投資。當上市公司接受一個周期長、風險大的項目時,則可將某一部分現金轉移給母公司,以母公司的名義進行投資,將其風險全部轉嫁到母公司,卻將投資收益確定為上市公司當年的利潤。(2)合作投資。上市公司要想配股其凈資產收益率要達到一定的標准,公司一旦發現其凈資產收益率很難達到這個要求,便倒推出利潤缺口,然後與母公司簽訂聯合投資合同,投資回報按倒推出的利潤缺口確定,其實這塊利潤是由母公司出的。

4.資產轉讓置換。一般來說上市公司通過與母公司資產轉讓置換,從根本上改變自身的經營狀況,長期擁有「殼資源」所帶來的配股能力,對上市公司及其母公司都是一個雙贏戰略。通常上市公司購買母公司優質資產的款項掛往來賬,不計利息或資金佔用費,這樣上市公司不僅獲得了優質資產的經營收益,而且不需付出任何代價,把風險轉嫁給母公司。另外上市公司往往將不良資產和等額的債務剝離給母公司或母公司控制的子公司,以達到避免不良資產經營所產生的虧損或損失的目的。

三、現金流量表

現金流量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現金流入、流出及其凈額的報表,它主要說明公司本期現金來自何處、用往何方以及現金余額如何構成。投資者在分析現金流量表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現金流量的分析

一些公司會通過往來資金操縱現金流量表。上市公司與其大股東之間通過往來資金來改善原本難看的經營現金流量。本來關聯企業的往來資金往往帶有融資性質,但是借款方並不作為短期借款或者長期借款,而是放在其他應付款中核算,貸款方不作為債權,而是在其他應收款中核算。這樣其他應付、應收款變動額在編制現金流量表時就作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而實質上這些變動反映的是籌資、投資活動業務。這樣當其他應付、應收款的變動是增加現金流量時,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就可能被誇大。

(二)注意上市公司的現金股利分配的狀況

現金股利分配有很強的信息含量。財務狀況良好的公司往往能夠連續分配較好的現金股利,有一些上市公司雖然賬面利潤好看,但是利潤是虛假的,財務狀況惡劣,一般不能經常分配現金股利。

(三)「每股現金流量」這一指標反映的問題

「每股現金流量」和「每股稅後利潤」應該是相輔相成的,有的上市公司有較好的稅後利潤指標,但現金流量較不充分,這就是典型的關聯交易所導致的,另外有的上市公司在年度內變賣資產而出現現金流大幅增加,這也不一定是好事。

現金流量多大才算正常呢?作為一家抓牢主業並靠主業盈利的上市公司,其每股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不應低於其同期的每股收益。道理其實很簡單,如果其獲得的利潤沒有通過現金流進公司賬戶,那這種利潤極有可能是通過做賬「做」出來的。投資者最好選擇每股稅後利潤和每股現金流量凈額雙高的個股,作為中線投資品種。

總之,進行報表分析不能單一地對某些科目關注,而應將公司財務報表與宏觀經濟一起進行綜合判斷,與公司歷史進行縱向深度比較,與同行業進行橫向寬度比較,把其中偶然的、非本質的東西舍棄掉,得出與決策相關的實質性的信息,以保證投資決策的正確性與准確性。

閱讀全文

與怎麼看上市公司預期收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萬歐元多少錢人民幣匯率 瀏覽:749
123信託網 瀏覽:550
三安集團安信基金 瀏覽:475
22紐是多少人民幣匯率 瀏覽:294
每日基金凈值查詢002021 瀏覽:523
零首付購房融資犯法嗎 瀏覽:612
福牌阿膠股票 瀏覽:583
國通信託股東 瀏覽:104
基金如何凈值表 瀏覽:61
諾安基金公司價值多少 瀏覽:745
融資額與股價的關系 瀏覽:296
企業融資利息 瀏覽:844
國家性融資 瀏覽:917
公募基金發售時間 瀏覽:398
融資余額東方財富 瀏覽:513
發行短期融資券利好 瀏覽:337
上海證券交易所港股通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指引 瀏覽:513
中金所國債期貨手續費 瀏覽:813
愛投資ppt 瀏覽:688
原油外匯符號 瀏覽: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