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施繼興 是誰
2003年7月日,61歲的施繼興黯然離開東方通信副董事長的位置。而就在2周前的7月1日,東信黨員紀念表彰大會上,施繼興還表露出「力挽狂瀾」的雄心。他說:「誓要將東信扭虧為盈。」
7月16日,《通信產業報》記者從普天集團獲悉,東信大股東———普天東方通信集團有限公司於7月14日召開的第三屆董事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了關於施繼興不再擔任東信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的議案,上述位置將由與施繼興共同「打天下」的鄭國民擔任。
鄭此前曾擔任東信監事會主席兼副總經理。而沈余銀等其他5位副總經理和1位財務總監,與鄭共同組成了東信新的經營班子。
施繼興黯然謝幕
據《通信產業報》記者了解,面對突如其來的任免,施繼興和其他東信員工始料未及。東信內部人士甚至極端地使用了「雲詭波譎,神秘異常」8字形容。
6月18日,在為SARS延誤2個月之長的東信股東大會上,東信的員工們還沒有聞到絲毫關於「東信換帥」的味道。
6月25日,普天副總裁邢煒進駐東信,並於6月26日召開中層會議,宣布施繼興光榮退休的決定。而施繼興則請求任免決定應遵循上市公司的相關程序。
7月2日,以普天集團副總裁黃志勤為首的調查組對東信進行了為期3天的經營情況調查。
7月14日,盡管施繼興並未在場,但任免大局已定。
截止到2003年4月,施繼興「普天東方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總裁」的職務3年任期已滿。施繼興已年滿61歲。據了解,早在2002年3月的東信董事會上,普天集團總裁歐陽忠謀就曾對施繼興說:「施總,你和我都到了60歲退休的年齡了。」
而接任施繼興的鄭國民年齡也已59歲,距離法定60歲的退休年齡僅差1年。
施繼興在《告別東信同仁》的文章中說:「面對國企改革,有時我們的付出會更多,必要時還要做出局部犧牲。」
據了解,在施繼興擔任東信公司掌門人的15年時間里,東信已經從2000萬的資產膨脹到30多億,使國有資產增值150倍。2002年,東信銷售收入實現105億元,並擁有35.65 億元的凈資產。
東信之痛
作為移動通信龍頭上市企業,於1996年就開始上市融資的東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分別在當年發行10000 萬股B股和4000萬股A股,同時又於2000年增發5800萬A股,並成為滬市180指數樣本股。
施繼興對此頗為自得,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施繼興沒有到股市卻成為其「退休」最冠冕堂皇的理由。
在通信業冬天來臨之前,東信顯然還未能為過冬養好秋膘。
2002年年報顯示,東信首次出現虧損,由於移動通信系統市場盛景不再,占其收入70%以上的移動通信系統設備的毛利比2001年下降3.1億元,而且這種情況看來還沒有盡頭,2003年第一季度,東信主營業務利潤比去年同期下降28.77%。
而讓東信陷入輿論旋渦的是,2002年,TCL和波導等國產手機廠商實現了全線飄紅,其中普天系的波導更是實現凈利2.16億元人民幣,同比飈升216.91%。而東信顯然並沒能抓住國產手機井噴的機遇,僅占其收入30%的手機業務依然主要來源於其對摩托羅拉手機的代理銷售。
盡管早在1997年,東信就已年產手機150多萬台,佔中國市場1/6的江山,但卻全部貼「 Motolo la 」的牌子,而這種產能顯然沒有轉化為東信的優勢。
施繼興在對東信員工所發 E - mail 的謝幕詞中說:「我們受益於國家改革開放大環境,得益於內部多次改革和轉制新突破,但還受制於國企管理的固有束縛。」
「謀事在人,成敗在天。」施繼興深諳「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之道理,早在1998年就撰寫了《東信怎麼辦?》一書,對國有企業改革提出了自己的思考。2001年,施繼興更是引進安達信,重組管理流程,解聘所有員工,並讓其重新競聘上崗,由此壓縮了16%的員工。但結果卻是由於沖擊了太多的利益既得者,從而阻礙重重,「出師未捷身先死」。
隨後,東信還率先採用了「一企兩制」,大力引進海外人才,並通過ERP(企業資源計劃),對組織實現裂變,將公司內部產業鏈的第一段都實行開放式虛擬運營,即它們作為獨立的實體,要與外部公司平等地進行競爭。然而卻都力有未逮,慘淡收場。
施繼興說:「我突然告別工作崗位,留下了不少遺憾,其中較突出的是東信集團多元化的體制未能突破,經營局面移交未呈上升態勢,新老交替沒有做好充分准備……」
2003年自救行動
2003年6月初,東信又開始「救市」。東信系統業務與終端業務實現分離,業務重心轉向終端業務,主要就是手機業務。而負責終端業務的公司將成為銷售型公司,只負責市場與銷售,而不管生產。
裁員再次成為屢試不爽的過冬策略,據了解,從5月份開始,東信就開始「分流」和「降薪」兩手策略。其中,分流員工30%共1000多人,19個部門縮減成為10個,中高層管理人員降薪10-20%,但關鍵骨幹人員卻不降反升。
在2003年5月9日東信中層會議上,施繼興及其高層紛紛自責失誤,但同時也對「大動干戈,以圖自救」充滿了信心。
即使黯然離去,施繼興依然高調看好東信。施繼興在《告別東信同仁》中說:「主營業務移動通信產業依然方興未艾,隨著3G即將迅速崛起,國產手機市場佔有率繼續提升,市場前景十分廣闊,尤其是軟體、服務和增值業務機會倍增。」
但同時,施繼興也認為,市場和企業的競爭相當的殘酷,東信需要真正建立新型營銷模式,否則將被市場淘汰。
施繼興謝幕之後的東信,能否抹去過去的傷痕呢?《東信怎麼辦?》的下一個版本將怎樣改寫?答案不久將揭曉。
② 東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的發展歷程
前身浙江省郵電器材廠,於1958年8月在浙江省郵電管理局器材供應修配所的基礎上正式成立回。
1994年6月,東方通信創業答公司成立。
1996年5月,體改生(96)70號文批准東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以募集方式設立;同年7月11日公司發行B股10,000萬股。
1996年8月1日,東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注冊成立。
③ #東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這個公司真的快嗝屁了嗎
怎麼說呢 公司平台很大吧 壓力小 然後領導同事也比較好相處 但是薪資及不符合當地的消費水平 差太多了 而且大部分已經搬到桐廬去了 剩下的都是老員工養老吧 來自職Q用戶:余先生
就說一點,公司制度存在很大的問題 來自職Q用戶:匿名用戶
④ 斯凱網路的核心團隊
宋濤——杭州斯凱網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創始人。2000年畢業於天津大學應用版數學權系,曾就職於東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為終端產業鏈的主要負責人之一。2005年創辦斯凱網路有限公司,成功運營公司在美國上市,成為中國移 動互聯網領航者。
區力——現任斯凱網路首席技術官,千龍科技首席執行官,曾就職於東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進入斯凱,為原始創業團隊一員。
畢仕宇——現任斯凱網路首席財務官,畢業於加拿大名校卡爾頓大學,曾任職於全球最大的管理咨詢公司和技術服務供應商埃森哲,帶領兩家企業在美國和香港上市。
王震——現任斯凱網路副總裁,曾就職於東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進入斯凱,負責管理公司主力業務線。
欒威——現任斯凱網路副總裁。曾任職UT斯達康、TOM集團、SOHU等,負責公司投資業務。
曾國安——現任斯凱網路人力資源副總裁,曾就職於摩托羅拉網路系統事業部中國區,擁有十年以上跨國公司人資管理經驗,浙江大學MBA。
⑤ 東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的介紹
東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通信」),前身企業創立於1958年,1990年以版來引進摩托權羅拉先進的移動通信技術,形成了中國移動通信主營業務,不斷引領中國移動通信產業潮流,1996年成功改制上市,成為上海股市同時發行B股和A股的中國移動通信產業上市公司(股票代碼600776),是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旗下專業從事移動通信產業的骨幹企業。
⑥ 東信集團的介紹
東信公司東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958年,是中國郵電通信行業的一家重點企業專,1990年以來引進摩屬托羅拉先進的移動通信技術,形成了移動通信主營業務,不斷引領中國移動通信產業潮流,1996年成功改制上市,成為上海股市同時發行A股和B股的中國移動通信產業上市公司,目前是普天東方通信集團旗下專業從事移動通信產業的骨幹企業。
公司堅持以移動通信為主營業務,為國內外運營商提供移動系統設備、終端設備的研發、製造,並提供增值業務軟體、工程督導、技術支持和網路維護服務等系統解決方案。同時,公司在金融電子設備、電子產品製造、網路信息系統的開發和系統集成領域也獨具特色。
東方通信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承擔多項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公司在杭州享有「天堂矽谷」之稱的高新技術開發區內建有移動通信產業基地,充分發揮專業製造平台的集成優勢,不斷提升EMS高質量、低成本和智能化的製造能力。
公司持續推進戰略應變,不斷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凝聚優秀人才和團隊,弘揚「超越自我、挑戰極限」的企業精神,致力於為中國信息產業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⑦ 東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致辭
東方通信的前身企業創立於1958年,從13人起家,在杭州華光巷簡陋的廠房裡開始創業,後輾轉遷至留下老和山。經過30多年的努力,企業先後開發生產通信產品五類,品種規格上千,其中有90多種產品填補不同時期國內空白,30多種產品榮獲國優、部優、省優,發展成為國內一流的通信器材生產基地,為國家郵電通信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90年代以來,東方通信抓住市場機遇,與美國摩托羅拉公司合作,率先引進移動通信項目,通過「借牌立足」引進技術,把握國內移動通信市場發展大潮,取得了跳躍式的飛速發展,在生產技術、企業效益、管理水平等方面迅速提升,按照現代企業制度實行了改制和上市,一舉成為國內領先的通信設備製造商。
「十五」期間,隨著我國加入WTO,東方通信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努力應對市場挑戰,主動實施戰略應變,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及時調整產業結構,為公司後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在「十一五」期間,東方通信將根據國家「十一五」發展規劃和科學技術中長期發展規劃的要求,結合企業的自身優勢,切實加強自主創新能力,找準定位,集聚資源,創新機制,加強管理,努力打造健康型企業。全體東信人將按照「抓觀念、抓創新、抓管理」的思路,堅持「重任、信任、責任」的理念,秉承牢記創業前輩的重任,決不辜負全體股東的信任,主動擔當振興企業的責任,為東方通信走向更加輝煌的明天而努力奮斗!
⑧ 東信的發展歷程
前身浙江省郵電器材廠,於1958年8月在浙江省郵電管理局器材供應修配所的基礎上正式成立。
1994年6月,東方通信創業公司成立。
1996年5月,體改生(96)70號文批准東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以募集方式設立;同年7月11日公司發行B股10,000萬股。
1996年7月28日,由東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的發起人召集舉行了東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的創立大會。
1996年8月1日,東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注冊成立。
1996年8月28日,東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在杭州隆重舉行公司成立、東方通信科技大廈落成及GSM8200E手機生產線開通慶祝典禮。 1996年10月10日,東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與德國西門子利多富信息系統股份公司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簽訂自動櫃員機(ATM)技術轉讓合同,它將填補我國金融電子設備產業的空白。
股票發行
1996年11月26日,東方通信4000萬A股在上海發行,3050萬股進入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股票簡稱「東方通信」 。 1996年12月5日,東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美國摩托羅拉公司、浙江省技術進出口公司在杭州西子國賓館舉行了GSM數字行動電話系統許可證貿易合同簽字儀式。
東方通信城奠基儀式
1996年12月18日,東方通信城土地出讓協議書簽字儀式在之江度假村舉行,並在蕭山之江科技園舉行東方通信城奠基儀式。 1997年5月15日,東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在杭州西斗門ATM生產線現場舉行ATM生產線剪綵儀式。由東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引進西門子技術的ATM(自動櫃員機〕生產線正式投產。
職工股上市交易
1997年5月26日,東方通信950萬內部職工股在上海證券所上市交易。
簽訂GC87C生產技術許可合同
1997年6月,東方通信與摩托羅拉簽訂GC87C生產技術許可合同。
獲自營進出口權
1997年6月16日,東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獲自營進出口權。
實現新飛躍
1997年8月27日,東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GSM數字移動通信基站生產線」開通儀式在杭舉行。GSM數字移動通信基站生產線的開通,標志著東方通信實現了生產能力、技術水平的飛躍。
引進CD928
1998年10月28日,東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與美國摩托羅拉公司簽署關於引進CD928行動電話生產技術的許可證轉讓合同。 1998年11月16日,東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自主開發的EC528手機在丹麥通過ETSI發布的全面型號認定(FTA)第二階段標准測試。這是國內首部在歐洲通過測試和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手機,測試的通過不僅是東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發展史上一次質的飛躍,也是國內通信行業的一個里程碑。
EC528手機
1999年8月5日,「EC528手機」通過信息產業部科技司的鑒定,東方通信自主研製的EC528手機達到國際90年代末期同類手機的先進水平。
首條手機生產線
1999年11月21日,東方通信首條手機生產線落戶東方通信城。
成功增資發行
2000年9月1日,東方通信成功增資發行了5800萬股A股,募集資金人民幣14.6億元。
博士後工作站揭牌儀式
2001年6月5日,東方通信博士後工作站揭牌儀式在公司中央研究院舉行。
CDMA技術引進
2001年8月15日,東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與美國高通公司在杭州舉行關於CDMA系統設備製造與銷售的技術許可合同的簽字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