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惠普有限公司被紫光收購後成立了紫光華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那麼
惠普被紫光收購?你搞笑呢吧!
⑵ 紫光集團怎麼那麼有錢
紫光在晶元領域一直動作頻頻,從2013年到2014年先後收購展訊、銳迪科等晶元公司,又增資成為TCL第四大股東,今年5月份完成對惠普旗下華三的收購。紫光野心可見一斑。
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曾表示,紫光要做世界級高科技企業集團。因此,必須要發展IC和IT產業,掌握核心技術。那麼國際並購和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一條途徑,在此基礎上,也可以進行自主研發。
Dostorage評論:之前的收購,就不說了,紫光牛逼哄哄地為啥要搞美光,他們的未來會幸福嗎?
美光之前和英特爾有合作一個合資公司,主要研發快閃記憶體技術方面的方向,並且也有所深入的進展。
再之前,其實英特爾一直想收購美光,只是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擱淺了,後來不得已,乾脆聯姻合資做快閃記憶體方面的研發。
為此,英特爾也從美光那裡受益過。
一旦紫光收購美光,那就是在觸碰英特爾的乳酪了,英特爾會幹麼?英特爾投放在美光一起費盡心思的合資公司如何辦?
有人說:紫光有錢。沒有錢辦不了的事情。
紫光不也收購了那麼多牛逼公司么,還差一個美光。等著吧,紫光遲早變成一個超級大胖子,但不是巨人哦。
什麼是巨人,如IBM,百年屹立不倒,小機大機被x86怎麼圍攻,但其業務還是比較穩定,其中的原因在哪裡?不就是技術、產品、方案和研發的傳承么?
那麼紫光通過這些一股腦兒的收購之後,到底有什麼技術、有什麼產品、有什麼方案、有什麼研發傳承了么?
產品是有,必然做商業運作沒有產品怎麼行。
技術是有,但創新都是別人的,如與惠普旗下華三的案子,其技術創新不也以後必須依靠美國惠普么?
研發傳承,我看紫光很難,畢竟不是技工貿出身,一個商人如何玩技術,怎麼看都不像樣。再怎麼著,華為每年是真金白銀地砸技術,每年專利一直唏哩嘩啦地注冊。紫光泥?讓我們看到了什麼?
對此,有人說:一旦美光被紫光收購,那麼因為業務變化,美光不僅要瘦身,可能紫光從此也將走向收購的末路。
世間任何事務都有興衰,就看你願不願意承認自己的衰敗,從而在敗之前,從衰中尋求新路。紫光會嗎?紫光能嗎?紫光想嗎?
230億美元,說明紫光真有錢。豪!紫光。
紫光大老闆趙偉國財大氣粗,曾經飆話:紫光集團收獲300億元投融資,將大舉擴張目標千億美元市值。
但是,我們看到最新的市值表現,紫光總市值170億人民幣不到,而美光總市值接近190億美元。試問,一個170億人民幣市值的公司如何拿出230億美元收購一個近190億美元的公司?
⑶ 清華紫光是從華為手裡買的華三還是從3com手裡買的華三
2003年:華為+3com 建立華三
2006年:華為全數轉讓股份給3com
2010年:惠普收購3com
今年:清紫從惠普手裡收購華三 51%
所以不存在你說的問題
⑷ 華三的年終獎一般都發多少啊幾月份發啊 我說的是近兩年,2014和2015年。 還有華三被紫光
哥們你得到答案了嗎?我也想知道啊,求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