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評估一家上市公司內在價值
來標準是:
1、同源大盤或者先於大盤調整了近2、3個月的股票,業績優良(長期趨勢線已經開始扭頭向了)
2、主營業績利潤增長達到100%左右甚至以上,2年內的業績增長穩定,具有較好的成長性,每股收益達到0.5元以上最佳。
3、市盈率最好低於30倍,能在20倍下當然最好(隨著股價的上漲市盈率也在升高,只要該企業利潤高速增長沒有出現停滯的現象可以繼續持有,忽略市盈率的升高,因為穩定的利潤高增長自然會讓市盈率降下來的)
4、主力資金占整支股票籌碼比例的60%左右(流通股份最好超過30%能達到50%以上更好,主力出貨時間周期加長,小資金選擇出逃的時間較為充分)
5、留意該公司的資產負債率的高低,太高了不好,流動資金不充足,公司經營容易出現危機(如果該公司長期保持穩定的高負債率和高利潤增長具有很強的成長性,那忽略次問題,只要高成長性因素還在可以繼續持有)。
㈡ 上市公司上市之前,是不是還要評估是評估什麼什麼機構過來評估
需要評估,主要是評估財務和交易的發行價等。機構包括保薦商和會計事務所,法律事務所。
㈢ 如何評估上市公司市值和實際公司價值
市值的意思是公司的市場價值。
舉個例子:公司總股本一億股,每股注冊專資本1塊錢,沒有債屬務,此時說明公司的凈資產為1億元。若該公司上市了,其股票在股市上的價格為5元每股,這時該公司的市值為5*1億股=5億元
綜上所述:上市公司總市值為公司每股市價*總股本(該公司總股數)。一家公司在計算凈資產時要把現金,廠房,機器設備等一起計算進去的,剛才舉得例子,公司所有的財產加進去是1億元,摺合每股凈資產是1元。當公司上市時,每股可能為5元,表示市場對公司1元的資產,願意用5元進行標價(交易)。
㈣ 如何評估一家上市公司的基本面越詳細越好
來評估一家上市公司的自基本面,投資者應該抓住以下兩個關鍵方面:
其一是上市公司所處行業的特性及公司在行業中所處的市場地位。一個處於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中的龍頭優勢公司顯然應和一個處於夕陽產業、盈利能力很差的劣勢公司拉開差距。
其二,公司的控制權結構和公司治理水平。一個處於優質大股東絕對控制,運作規范,公司業務發展戰略和發展遠景清晰的試點公司的對價顯然應該和一個控制權不穩,內部利益目標不協調,沒有明確的業務發展戰略,前景模糊的上市公司拉開差距。根據國外成熟證券市場經驗,就是在不發生控制權轉移的平常時期,二級市場投資者也願意為那些公司治理狀況很好的優質公司的股票支付一定的溢價,原因是這樣的公司信得過,投資這樣的公司安全可靠。
㈤ 如何評估一家上市公司
主要是根據公允價值來評估,需要證券評估資質的公司來做評估
㈥ 如何對上市公司進行全面的價值評估
股權評估
股權轉讓過程中,股權價值評估方法
①收益現值法,用收益現值法進行資產評估的,應當根據被評估資產合理的預期獲利能力和適當的折現率,計算出資產的現值,並以此評定重估價值。
②重置成本法,用重置成本法進行資產評估的,應當根據該項資產在全新情況下的重置成本,減去按重置成本計算的已使用年限的累積折舊額,考慮資產功能變化、成新率等因素,評定重估價值;或者根據資產的使用期限,考慮資產功能變化等因素重新確定成新率,評定重估價值。
③現行市價法,用現行市價法進行資產評估的,應當參照相同或者類似資產的市場價格,評定重估價值。
④清算價格法,用清算價格法進行資產評估的,應當根據企業清算時其資產可變現的價值,評定重估價值。
股權轉讓價格評估方法
股權轉讓價格應該以該股權的市場價值作為基準。
公司價值估算的基本方法:
1、 比較法(可比公司法、可比市場法):
2、 以資產市場價值為依據的估值方法:典型的房地產企業經常用的重估凈資產法;
3 、以企業未來贏利折現為依據的評估方法:是目前價值評估的基本和最主流方法。具體來說有:股權自由現金流量(FCFE)、公司自由現金流(FCFF)、經濟增加值(EVA)、調整現值法(APV)、三階段股利折現模型(DDM)等。以上估值的基本原理都是基本一致的,即通過一定的處理方法把企業或股權的未來贏利折現。其中公司自由現金流量法(FCFF)、經濟增加值(EVA)模型應用最廣,也被認為是目前最合理有效的,而且可操作性很強的估值方法。
公司價值估算方法的選擇,決定著本公司與PE合作之時的股份比例。
公司的價值是由市場對其收益資本化後得到的資本化價值來反映的。市盈率反映的是投資者將為公司的盈利能力支付多少資金。一般來說,在一個成熟的市場氛圍里,一個具有增長前景的公司,其市盈率一定較高;反之,一個前途暗淡的公司,其市盈率必定較低。按照經濟學原理,一項資產的價值應該是該資產的預期收益的現值或預期收益的資本化。所以,對該股權資產的定價,採取市盈率定價法計算的結果能夠真實體現出其的價值。
㈦ 談上市公司資產評估的幾個問題
一、資產重組對上市公司資產評估的影響
上市公司進行資產評估之前,首先應該進行資產重組。資產重組的目的,一方面是塑造企業,建立企業完善的經營機制;另一方面,我國企業股票發行採用「總額確定、限報家數」的方式,單個企業發行股票實行額度控制。因此,按照上市標準的要求,需對諸如企業經濟效益、資產規模等進行重組。重組必然引起資產范圍、規模、數量、質量、資產結構、資產負債結構以及經營效益的變化,直接影響資產評估工作。如果不了解和掌握資產重組方案,就難以做好資產評估工作,或者是,即使完成了評估工作,還要重新返工調整,影響資產評估工作的效率。資產重組通常是由證券商、咨詢公司從事的,不是資產評估人員的事情,大資產評估人員必須參與資產重組方案的設計。
資產重組對資產評估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在資產評估時應予以重視。
1、資產范圍的變化。企業中的資產包括經營性資產和非經營性資產。按其發揮效能情況,可以分為有效資產和無效資產。通常,進行資產重組時,往往剝離非經營性資產和無效資產,有時也會剝離一部分經營性資產,但剝離的經營性資產應以不影響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為前提,否則會影響企業的獲利能力,影響對企業收益的預測。
2、資產負債結構的變化。根據對上市公司發行股票的要求,其資產負債率應不超過70%,對於大多數企業來說,達到這一水平較困難,需要通過資產重組解決。重組方案會影響到企業資產負債結構,不僅影響企業獲利能力,還會影響企業場債能力,這在風險預測時需加以注意。
3、收益水平的變化。上市公司經資產重組後,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會超過10%,這種效果不僅通過剝離非經營性資產和無效資產減少資產總額獲得,而且非經營性資產減少使得收益計算中的折舊費減少,從而增加收益獲得。所有這些,均作為在企業評估市對未來收益預測的基礎。資產重組方案中,對於土地使用權、商標權等無形資產,出於種種原因(如資產收益率的原因),一般採用租賃方式和許可使用方式,單項資產評估時仍需對這些資產進行價值評估,只是這些評估價值不計入企業整體價值中作為折股依據,但要評估出土地使用權租金標准和商標權等許可使用費標准,作為企業簽訂租賃或許可使用合同的依據。採用收益現值法對未來收益預測時,在管理費用中增加這些租金和許可使用費,相應減少收益,這在評估中應加以注意。
4、經重組後的股份制企業已具備了市場經濟所要求的經濟實體條件,在這種情況下,採用成本加和法與採用收益現值法得到的評估值會有差異,是正常現象。如果收益現值法確定的整體企業評估值大於成本加和法確定的整體企業評估值,其差額部分應是商譽。通常,商譽是不作為折股依據的,但商譽的存在會對企業股票的溢價發行等有一定的影響。現在行業管理文件要求是以收益現值法驗證成本加和法的結果,因此,當兩者結果有差異時,評估者不應解釋二者差異不應該出現或者差異數額較小的原因,而應該闡明這種差異是企業商譽的理由。
另外,作為資產評估的對象,是否應包括流動資產,這是爭議較大的問題。就其本身來說,流動資產具有流動性大、變現能力強的特點,評估流動資產並不困難,但很麻煩。這種麻煩主要體現在:一是流動資產種類多,主要包括實物形態流動資產、債權類流動資產和貨幣類流動資產;二是流動資產范圍難以界定,不同類型企業中流動資產的表現形態是不一樣的。除我國以外,國外對流動資產一般不評估。我國從企業全部資產的完整性考慮,也把它納入評估的范圍。筆者認為,流動資產不應作為評估對象。整體企業評估時,涉及到流動資產,可以其審計數作為價值依據。這樣做的理由是,流動資產期限短,變現能力強,價值變化不大;如果評估流動資產,勢必會引起企業中各項資產結構的變化,特別是流動資產中的費用項目與負債、企業損益等有著密切關系,處理不好,影響比較大。需要強調的是,不管是否把流動資產作為評估對象,在上市公司整體評估時,對流動資產的狀況都必須予以考慮。因為流動資產越多,償債能力越強;而流動資產扣減流動負債是公司的營運資金,它對公司的運營能力、盈利能力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所有這些,均會影響公司整體評估價值。
二、上市公司資產評估與資產處置
資產評估與資產處置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二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資產評估前的資產處置方案,會影響評估范圍、過程和結果,資產評估後的資產處置是依據資產評估結果進行的。資產評估人員可以對資產處置方式或可能產生的後果發表意見,但不能直接進行資產處置。同樣的,資產評估人員不能以資產處置為由,反向推算評估結果。
根據《公司法》規定,有限責任公司設立時,以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作價出資的金額不得超過其注冊資本的20%(國家對採用高新技術成果有特別規定的除外),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時,發起人以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作價出資的金額不得超過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的20%.企業中的工業產權和非專利技術,其賬面價值是根據會計制度計價的,一般數額較低。但工業產權及非專利技術等具有投入和產出的弱對應性特點,一些工業產權和非專利技術在生產經營中發揮出巨大的潛能,評估時表現出很高的價值,如果直接作價入股,有時會超過其注冊資本比例的規定。這時,評估人員的責任是客觀真實的評估這些資產的價值,而不是為達到這個比例而調高或降低資產評估價值。至於工業產權和非專利技術如何處置,是採用作價入股形式、還是簽訂租賃合同形式,均是資產處置的內容。
土地使用權、工業產權和非專利技術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所必需的資產。資產重組時根據剝離資產應按不影響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原則,上述資產一般不能剝離。但由於收益率水平限制、上市額度的限制、注冊資本出資比例的限制等,上述資產往往採取租賃的方式或許可使用的方式。這種情況下,凡是這類資產均要評估,評估結果作為簽訂租賃合同或許可使用合同的依據。現實生活中,有的上市公司採用定額租金等簽訂租賃合同,使評估的租金價值形同虛設,可有可無,顯然是錯誤的,亟待糾正。因為這樣做的後果,一是定額租金缺乏客觀依據,二是極有可能損害公司上市後的社會股民權益。
資產評估結果如何利用,這也是理論和實踐上探討的熱點問題。需要說明的是,資產評估的利用不應影響資產評估結果,它是資產評估以外的事情,盡管緣起於資產評估,但與資產評估過程並無必然聯系。1990年,南華早報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時,聘請了一家澳洲的評估公司為其商標做評估。評估值是40.5億港元。因為當時香港的稅例是容許一家公司在購買了一項無形資產(包括商標權和專利權)之後,其購買價是可以由購買該項無形資產的財政年度開始作為一項經營開支從稅前盈利扣除,公司從此可以享受稅務優惠。該公司股東溢利按所得稅率16.5%計算,增加了6.68億港元。這個案例吸引了其他上市或非上市公司的效法,香港的稅務局也注意到這個問題,終於在1991年4月將這項稅務條例修改。新的稅務條例仍然允許企業向獨立第三者購買專利權和非專利技術,兩項無形資產的開支可以從稅前盈利扣除,但是商標權則不可以。雖然稅例已經改變,但一些公司在籌備上市時仍然將其擁有的商標權做出估值以吸引投資者購買他們的股票。上述案例一方面說明了資產評估結果與結果利用的區別,另一方面,對於如何對待和利用資產評估結果提供了有效思路。
三、成本加和法應用的現實性和局限性
上市公司整體評估通常採用成本加和法進行,它是指將構成公司的各項資產進行單項評估,然後將各單項資產評估值匯總,確定公司價值的方法,成本加和法不是重置成本法,它只是單項資產評估匯總過程的簡稱。上市公司(包括各種類型的整體企業)評估一般不以收益現值法評估結果為准,而採用成本加和法評估結果,其原因主要在於:
1、企業資產盤子大,非經營性資產佔有相當比重。長時期以來,我國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承擔了大量的社會性事務,存在著大量的非經營性資產,再加上體制性因素,企業中的無效資產得不到及時處理。這些資產在企業中並不能帶來收益,這與作為市場經濟主體以追求盈利目標不相適應。因此,採用收益現值法進行評估,即使日常中人們認為較好的企業,收益現值法評估出的企業整體價值也會低於各項資產單項評估匯總後的企業價值,不能客觀的反映出企業資產價值量。
2、企業效益低下,採用收益現值法缺乏市場基礎。企業效益低是長時期困擾我國經濟的一項難題。企業效益低既有管理問題,也有體制原因。如上所述,企業中的大量非經營性資產不創造價值,但非經營性資產的折舊直接抵減企業利潤,造成企業資產收益率偏低;另外,缺乏市場競爭的優勝劣汰機制,使大量效益低、虧損大甚至是資不抵債的企業的以存在和發展,資產收益率甚至低於銀行存款利率,在此情況下,如採用收益現值法評估,折現率或資本化率的估算不只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可以說是一個解不開的難題。
3、採用成本加和法評估企業價值,便於企業評估後的帳務處理。資產評估結果是企業帳務處理的依據,而會計帳務處理是分別按每一類、每一項資產進行的。成本加和法是分別單項資產評估匯總的方法,因而有利於評估後的帳務處理。
但是,採用成本加和法評估整體企業價值存在著很大的局限性。因為成本加和法是從投入角度,即從構建資產的角度,而沒有考慮資產的實際效能和企業運行效率。在這種情況下,無論其效益好壞,同類型企業中,只要原始投資額相同,則其評估值趨向一致。而且,效益差的企業的評估值還會高於效益高的企業的評估值,因為效益差的企業的資產可能是不滿負荷運轉甚至是不使用,其損耗低,成新率高。此外,採用成本加和法確定的企業評估值,只包含了有形資產和可確指無形資產價值,而不可確指無形資產——商譽,卻無法體現和反映出來。
根據中國資產評估協會目前的行業文件規定,企業整體評估應採用成本加和法,並採用收益現值法進行驗證,這是目前階段現實性的選擇。成本加和法的局限性,在評估企業整體價值時,特別是企業發生投資行為時,不利於客觀反映企業價值,從企業效益角度反映企業價值才是較好選擇。如前所述,上市公司在評估之前,均需經過資產重組,對非經營性資產、無效資產進行剝離,目的在於塑造真正以追求盈利為目的的市場經濟主體。從經濟效益角度來說,申請上市公開發行股票的公司,政策規定其凈資產收益率不得低於10%,所有這些,都為採用收益現指法提供了市場條件。然而,對於單個企業來說,似乎已具備了從企業角度採用收益現值法的條件,但從整個社會來說,企業正處於轉軌改制時期,各類體制的企業並存,社會平均收益率尚未形成,經過重組的企業和未經過重組的企業、未改制企業和已改制企業缺乏可比性,尚難確定真實有效的折現率和資本化率,因此,採用收益現指法驗證成本加和法的評估結果,既可以體現對企業整體價值評估的理論導向,又可以解決當前的現實問題。可以預計,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從企業效益角度評估企業價值的思路和方法,會在不久的將來得以實現。
㈧ 急求一家上市公司的價值評估報告
★1:財務分析 2:資產負債簡表 3:利潤分配簡表 4:現金流量簡表★
◇財務分析◇
─────────┬───────────────────────────
指標\報告期 │2012-06-30 2012-03-31 2011-12-31 2011-09-30 2011-06-30
─────────┼───────────────────────────
*投資收益分析*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0.001 0.004 0.141 0.109 0.089
攤薄每股收益(元) │ 0.001 0.004 0.141 0.109 0.089
每股凈資產(元) │ 2.061 2.063 2.056 2.020 2.153
股息發放率 │ - - - - -
市盈率 │ 58.801 32.420 24.540 23.666 27.872
市凈率 │ 1.523 1.663 1.688 2.020 2.434
─────────┼───────────────────────────
*償債能力分析* │
流動比率 │ 1.033 1.028 1.081 0.973 0.984
速動比率 │ 0.429 0.482 0.471 0.364 0.325
應收賬款周轉率 │ - - - - -
長期債務與營運資 │ - - - - -
金比率(%) │
利息保障倍數(%) │ 1.005 1.067 1.584 1.710 1.951
─────────┼───────────────────────────
*發展能力分析* │
主營收入增長率(%)│ -14.921 -8.173 14.215 27.504 36.199
主營利潤增長率(%)│ - - - - -
總資產增長率(%) │ 19.072 25.072 3.473 16.388 9.798
固定資產增長率(%)│ - - - - -
每股資本公積(元) │ 0.081 0.081 0.081 0.081 0.081
每股未分配利潤 元│ 0.623 0.626 0.622 0.604 0.734
─────────┼───────────────────────────
*資本結構分析* │
股東權益比率(%) │ 24.247 23.600 27.492 25.502 30.158
長期負債比率(%) │ - - - - -
產權比率(%) │ 312.419 323.727 263.747 292.127 231.588
資產負債率(%) │ 75.753 76.400 72.508 74.498 69.842
─────────┼───────────────────────────
*經營效率分析* │
存貨周轉率 │ 2.606 1.389 6.162 4.374 3.101
固定資產周轉率 │ - - - - -
總資產周轉率 │ - - - - -
股東權益周轉率 │ - - - - -
─────────┼───────────────────────────
*獲利能力分析* │
主營業務利潤率(%)│ - - - - -
凈資產報酬率(%) │ 0.034 0.195 6.862 5.352 4.208
總資產報酬率(%) │ 0.009 0.050 1.923 1.443 1.235
銷售毛利率(%) │ 5.319 4.628 5.123 5.204 5.363
銷售凈利率(%) │ 0.009 0.106 0.855 0.846 1.027
營業利潤率(%) │ 0.001 0.114 1.006 1.116 1.358
─────────┼───────────────────────────
*現金流量分析* │
銷售收現比率 │ - - - - -
購貨付現比率 │ 1.136 1.225 1.108 1.159 1.126
現金流量比率(%) │ -5.671 -20.990 8.203 -9.407 -4.494
─────────┼───────────────────────────
*審計意見* │ - - 無保留意見 - -
─────────┴───────────────────────────
◇資產負債簡表◇ 單位:萬元
─────────┬──────┬──────┬──────┬──────
科目\年度 │ 2012-06-30 │ 2011-12-31 │ 2011-06-30 │ 2010-12-31
─────────┼──────┼──────┼──────┼──────
貨幣資金 │ 133199.30│ 175641.87│ 113021.57│ 75333.08
應收帳款凈額 │ 13967.89│ 10910.24│ 11778.48│ 12797.96
存貨 │ 764684.06│ 604313.42│ 650309.62│ 701058.67
流動資產合計 │ 1306536.00│ 1071291.91│ 970253.19│ 974050.42
長期投資合計 │ -│ -│ -│ -
固定資產合計 │ -│ -│ -│ -
無形及其它資產合計│ -│ -│ -│ -
資產總計 │ 2178748.57│ 1916498.50│ 1829772.03│ 1852179.38
應付帳款 │ 257732.06│ 143147.31│ 118789.80│ 156611.50
流動負債合計 │ 1264274.48│ 990987.42│ 985960.71│ 1094024.13
長期負債合計 │ -│ -│ -│ -
負債合計 │ 1650463.75│ 1389621.57│ 1277951.27│ 1323208.57
實收股本 │ 256279.32│ 256279.32│ 256279.32│ 256279.32
資本公積 │ 20843.62│ 20843.62│ 20843.62│ 20843.62
盈餘公積 │ 90199.59│ 90199.59│ 86576.98│ 86576.98
未分配利潤 │ 159611.73│ 159432.51│ 188011.09│ 165270.90
股東權益合計 │ 528284.82│ 526876.93│ 551820.76│ 528970.82
流動比率 │ 1.033│ 1.081│ 0.984│ 0.890
速動比率 │ 0.429│ 0.471│ 0.325│ 0.250
─────────┴──────┴──────┴──────┴──────
◇利潤分配簡表◇ 單位:萬元
─────────┬──────┬──────┬──────┬──────
科目\年度 │ 2012-06-30 │ 2011-12-31 │ 2011-06-30 │ 2010-12-31
─────────┼──────┼──────┼──────┼──────
主營業務收入 │ 1883645.41│ 4239099.70│ 2213997.88│ 3711500.71
主營業務成本 │ 1783444.31│ 4021947.72│ 2095252.73│ 3489316.54
主營業務利潤 │ -│ -│ -│ -
營業費用 │ -│ -│ -│ -
管理費用 │ 50795.50│ 92403.53│ 50360.36│ 92324.53
財務費用 │ 44930.29│ 68921.87│ 31845.30│ 42684.14
營業利潤 │ 20.95│ 42641.23│ 30056.15│ 75062.35
投資收益 │ -57.17│ -85.62│ -45.14│ 1875.99
利潤總額 │ 210.84│ 40279.07│ 30275.31│ 70203.48
所得稅 │ 31.63│ 4052.95│ 7535.13│ 7087.36
凈利潤 │ 179.22│ 36226.12│ 22740.18│ 63116.12
年初未分配利潤 │ -│ -│ -│ -
未分配利潤 │ -│ -│ -│ -
─────────┴──────┴──────┴──────┴──────
◇現金流量簡表◇ 單位:萬元
──────────┬──────────────────────────
科目\年度 │ 2012-06-30 2011-12-31 2011-06-30 2010-12-31
──────────┼──────────────────────────
經營活動現金流入小計│ 2047411.87 4751403.78 2423834.84 4469559.62
經營活動現金流出小計│ 2119113.47 4670114.97 2468144.87 4413539.75
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 -71701.59 81288.82 -44310.03 56019.86
投資活動現金流入小計│ 2692.79 1138.90 593.68 6233.37
投資活動現金流出小計│ 43790.60 98355.86 34728.49 100931.69
投資活動現金流量凈額│ -41097.81 -97216.95 -34134.81 -94698.32
籌資活動現金流入小計│ 1034439.92 1600629.11 853041.58 962675.11
籌資活動現金流出小計│ 964101.07 1484205.93 736661.90 914487.57
籌資活動現金流量凈額│ 70338.85 116423.19 116379.68 48187.53
匯率變動對現金的影響│ 17.98 -186.26 -246.34 101.97
現金及等價物凈增加額│ -42442.57 100308.79 37688.50 9611.04
──────────┴──────────────────────────
㈨ 上市公司哪種經濟行為下的資產評估報告需要到證監會備案
涉及到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的評估報告。如: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並配套募集資金,這個行為是要證監會核準的,相關評估報告當然也是需要報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