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的高管薪酬是指年薪還是月薪
年薪
高管一般都是按照年薪計算
B. 想要找一篇關於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勵機制的外文文獻及翻譯,求大神幫忙找一下。。
外文文獻有,翻譯沒有,翻譯得靠你自己了,希望能滿足你的需要,能幫到你,如果需要直接回網路Hi中留言答同時貼出問題的鏈接地址和郵箱地址即可,或者告知其他安全可靠方式提供,多多給點懸賞分吧,急用的話請多選賞點分吧,這樣更多的知友才會及時幫到你,我找到也是很花時間的如果需要直接網路Hi中添加我好友,留言同時貼出問題的鏈接地址和郵箱地址即可,或者告知其他安全可靠方式提供
C. 年報內披露的高管薪酬包括獎金嗎
不包括。抄
1、高管也是職襲工。
2、基本是這個意思。工資總額包括工資、社保、福利。
3、平均工資應用總額除以總人數;如果要減去高管,也應相應減掉高管的工資,問題是你不知道他們的工資(一般保密),所以都說平均工資。
可以用現金、物質來衡量的個人回報都可以稱之為薪,也就是說薪是可以數據化的,我們發給員工的工資、保險、實物福利、獎金、提成等等都是薪。做工資、人工成本預算時我們預計的數額都是「薪」。
(3)中國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指數報告2013擴展閱讀:
薪酬原則
1、公平性
外部公平:根據勞動力市場的薪資水平確定企業薪資標准。
內部公平:同種職位、同等績效薪資相等;不同職位,不同績效薪資差別合理,堅持按勞分配。
2、薪酬合法性
薪資制度必須符合黨和國家的政策與法律,如有關最低工資、職工保險等問題的法律法規等。
3、薪酬競爭性
企業制定的薪資標准應該在社會上和人才市場中有吸引力。
D.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如何計算
競爭性行業上市公司中的大多數處於激勵適度的區間,而市場化程度較低、進入壁壘較高、政府管制力度較大的行業的上市公司則存在較為嚴重的激勵不適現象,包括激勵過度與激勵不足兩種情況。就ST公司而言,激勵過度公司所佔比例要明顯高於平均水平,而激勵不足公司所佔比重則明顯低於平均水平,這一結論說明對於ST公司的高管薪酬而言,激勵過度是主要問題。
就行業薪酬結構而言,交通運輸倉儲業、電子行業由於開放程度高,市場競爭激烈,其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結構比較合理,而採掘業,水電煤氣業,金融保險業等則由於受到國家政策保護,其高管薪酬結構不太合理。
通過從基本特徵、治理特徵和公司績效三個方面對影響高管薪酬的因素進行分析,該報告得出一個令眾多經濟學人士都吃驚的結果:高管薪酬水平與公司績效之間不存在顯著關系,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金融危機的影響。2008年爆發的金融危機使大部分企業的業績出現下滑,反映公司績效的一系列指標(如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收益率等)大幅下跌。但由於工資剛性,高管薪酬水平卻沒有發生很大的變化,雖然個別企業有「零報酬」現象,但是大部分高管的薪酬並沒有隨公司績效的下降而下降。正是由於這個原因,高管薪酬水平和公司績效之間的關系變得並不顯著。
「業績與薪酬無聯系是很可怕的結論」,國務院發展中心企業研究所原副所長李兆熙表示,薪酬指數研究結果說明了公司治理結構失效、高管道德等方面的失效。
E. 決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水平的因素是什麼
因素太多了。有的ST公司照樣高薪
F. 為什麼國內上市公司的高管與香港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差距那麼大
上市公司來高管薪酬受多方面因素源制約,如企業經營業績,薪酬是否由市場化決策,企業分配方式,企業規模,所在行業等。
首先,央企國企類高管多為政府任命,薪酬總額一般不受市場水平影響,大約為一個中等的恆定值。因此和同等體量市場化企業相比,薪酬總額總體偏低。
其次,企業經營業績影響高管年度績效收入,而績效收入是做為高管薪酬的絕大部分。
再次,企業所處的行業和企業規模不同,高管薪酬差距會非常大。金融行業上市公司高管一般比製造業高管薪酬要高,大規模上市公司高管一般比小規模公司高管薪酬高。
最後,香港上市公司以市場化企業居多,國內上市公司從央企國企民企一應俱全,從統計學角度,大部分低薪酬的高管拉低了整體平均值。
G. 哪裡能找到高管持股,中國上市公司高管持股及薪酬狀況綜合研究報告暨中國企業股權激勵狀況綜述
高管持股只有2個地方可以找到
第一個是每個季度結束的那一天,那一隻股票它都會公布機內構、容高管、流通股股東的持股狀況,這個數據你可以在股票軟體裡面按F10看到,就是股東的那一欄裡面找到
第二個是實時查看,每一天的股東情況都可以了如指掌,就是購買那種付費軟體,而且是機構版的,一般都要2萬多塊錢1年,利用滬深兩市交易所給的topview數據實時查看股東變動情況
H. 怎麼查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
行情瀏覽器選中個股,點擊左邊的公司資訊進去後裡面有個 高層治理專 點擊進去就能看屬到所選上市公司的高層管理的年薪。
上市央企高管薪酬榜中的中央企業採用了廣義的定義,即經營性質屬於中央企業,控制人類型包括國資委、銀監會、保監會、證監會、中央國家機關、中央國有企業和大學等。
分行業來看,在收入過百萬的央企總經理中,製造業、金融業、房地產業和批發零售業佔比較多。過百萬總經理薪酬中有近三分之一出身製造業,其中電子設備製造業巨多;金融業、房地產業也不必多說;批發零售業則是受國家經濟結構調整利好影響,去年凈利潤同比大幅增長2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