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以後世界上市公司都回來香港上市嗎
這個看你什麼公司,看跟他在那邊上市有沒有很大的回報,如果有肯定還會去。
B. 未來能高成長的上市公司
新大陸 遠望股 萊寶高科 廣匯股份 同人堂
C. 如何判斷一個上市公司未來是否會高送轉
第一,企業的獲利和成長是否逐年穩定。
第二,未分配利潤和資本公積金之類是否足夠回。
滿足以上兩點,高答送轉幾率大
但是,高送轉並不意味著股價會漲,送轉之後填權大漲的是有,但他真實上漲的原因可能並不是高送轉。因為每年同樣有大量高送轉股票不斷破底創新低,如果因為高送轉而漲,那這些破底的股票是因為什麼?
股價真實會漲的原因是有主力在高送轉或者其他利好出來以前建倉,利好公布後發動,甚至借利好拉高出貨。
當然,我這么空說你可能沒感覺。給你看個實際例子。
半個月從買的位置漲了超過50%
D. 未來有哪些好的上市公司股票可以買。
俗話說,沒有不賺錢的股,只有不賺錢的人,再好的上市公司股票也要選對時機才能賺專錢,屬如:如果你在14年上半年買入任何一隻股票拿住做中長線,到15年6月前賣出,運氣好能碰到翻十幾倍的,至少也能翻倍,如果是在15年6月高位時買入做中長線,買得再好的公司也不能賺錢。不過,現在的股市經過大跌,有很多已經適合做中長線了,可以選擇那些業績不錯,流通盤不大,前景題材不錯(如智能機器概念)的分倉買入
E. 什麼樣的小公司(上市公司)將來會變成大的上市公司請舉例
主要分布在兩大類:
一是消費類公司,尤其分布在醫葯,酒類,家電連鎖等行內業。如蘇寧電器,自容上市以來復權價已超過1000元,類積上漲50多倍。雲南白葯自上市以來復權價已經上漲超過100多倍,茅台更不是用說,剛上市時市值充其量也只算中等,目前市值已經超過眾多的中央直屬企業。其它還有新合成,華蘭生物,東阿阿膠等,樓主可看一下它們的年線,注意要復權。
二是資源類上市公司,眾所周知,中國部分資源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尤其是有色金屬和煤炭,資源是國家的,是全民的,但卻被這些企業無償享有了。這兩類除了個別公司外,幾乎全都成了大牛股。煤炭類例如大同,平煤,露天,國陽,西山;有色類如中金黃金,宏達,恆邦,吉恩,江銅等。
F. 中國未來最有核心競爭力的最有效率的上市公司
我個人覺得比亞迪是最有效率、核心競爭力最明確的上市公司(已在香版港上市)。作為一家電池業權務全球份額最高的企業,其電動車技術在動力方面肯定將領先一步,而電動車是未來汽車業的發展趨勢。就連股神巴菲特也禁不起誘惑,入股了比亞迪。而在我和比亞迪的接觸中,至少他們主觀上是非常追求效率的,盡管有些許不足,但早晚能夠得以改進。
G. 未來五年中國最賺錢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資源板塊,如,煤炭業,金屬業 ,還有就是醫葯板塊,電力熱力板塊,新能源,,選個股的話,從板塊里選龍頭股,想選出長線個股,一定要看好公司的基本面。
H. 為什麼一些基本面和上市公司未來發現前景很好的股票就是不怎麼漲
股價的上漲是靠莊家來拉高的。這些績優股票被大量崇尚「價值投內資」的散戶看好而容大量持股,莊家是不會給散戶抬轎子的,所以這些股票就會持續不溫不火的狀態。
大牛股都有短線題材,又有相對長的下降時間,各種均線纏繞膠著在一起,比如萊茵生物,從09年11月3日高點25元回落到2010年5月21日最低點13.01,時間長達6個月,股價近似攔腰對斬,藉助禽流感題材揭竿而起,從2010年5月21日最低點13.01,持續5個月,到2010年10月27日,兩波漲到38.12。
所以,績優股和大牛股之間是沒有直接聯系的。
I. 你對未來1-2年內中國股市如何預測,基本走向分析
在2009年如何看待由美國引發的愈演愈烈的世界性金融危機?美國金融危機對中國是機遇,還是災難?不同的結論會產生不同的對策,不同的對策將得出截然不同的結果。而這對正處經濟崛起關鍵時刻的中國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中國的經濟崛起取決於歷史性機遇的出現和抓住機遇的能力,二者缺一不可。面對美國的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一次重大的歷史機遇可能正悄然而至,今天的中國比任何國家和任何時候都更具備抓住這一機遇的能力,對此,我們應保持清醒認識。
一、是機遇而不是災難
1、中國的貨幣體系、銀行體系和資本市場體系相對獨立。縱觀當前國際經濟形勢,由於發達國家金融一體化的特點,美國的危機使得歐洲、日本、加拿大等發達國家無一倖免。中國是不多的受危機影響較小,相對置身於美國金融危機之外、並能在這場危機中能夠掌握主動權的大國。
由於中國在貨幣體系、資本市場體系及商業銀行體繫上都相對獨立,和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並不直接相關,這使得我們的商業銀行和資本市場並未受到美國次貸和金融危機過多的影響,從而免受「金融海嘯」的直接沖擊,這些都是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
2、中國的宏觀和微觀經濟基本面尚好。無論是在改革開放的30年,還是美國發生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經濟持續以年均10%的高速增長,這種增長勢頭並沒有因為近年來美國等發達經濟體經濟的衰退受到影響。即使是在美國飽受金融危機的沖擊下,我國宏觀經濟的增長和國內企業微觀面的業績增長仍然是良好的。所以被人稱為世界經濟衰退沙漠中的綠洲,具有強大的內需市場的開拓能力和強大的經濟發展潛力。
3、我國目前的財政和金融狀況良好。和國際上主要發達國家遇到金融危機的特點不同:從銀行的資產狀況看,我們有46萬億元的銀行儲蓄總資產,其中居民儲蓄近18萬億,存貸差約12萬億,資金相對充足。今年以來,雖然企業的資金普遍緊張,但那是由於雙緊的宏觀政策決定的。一旦我們為應付金融危機採用寬松的政策,就會具備流動性充足的特點。同時,經過2005年以來主要商業銀行的上市,治理結構也得到了大的改善,因此,銀行的資產質量也是比較好的。
從外匯儲備看,1.8萬億美元的儲備也使得我們面對這場金融危機有足夠的自保能力和應對能力。從國家財政收入看,2007年高達5.1萬億的財政收入,能使我們有足夠的能力在這場危機中保護自己。
J. 為什麼美國公司特別關注自己的股價而中國上市公司上市以後就對股價不管不問
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國外的一些金融大鱷喜歡攻擊哪些金融體系不夠健全的國家,答案就在其內中。容前些階段股市不斷下跌,新股卻不斷發行,而且都是高開高走,這無疑造成了一批批打新群體,大量的資金流動到此,很多個股都不斷尋找更低的支撐,市場不斷抽血,行情不斷下行,存量資金被高度鎖定,新資金也只是超短幾日游,沒有形成一個合理的投融資模式,目前國內金融機構和國家立法委還在探索中。每個國家其實都有私募、機構、基金,但是健全的程度卻千差萬別,國內的上市公司注重的是上市後的一輪融資,等再需要資金的時候就進行第二次的融資擴股,他們不是為了操作股價來掙錢的,而是把他當做企業的ATM,當然有些公司和機構合謀操作股價分成,也屢見不鮮,但這並不是常態,畢竟監管風險很大,所以電視你看到的公司為了維護自己的股價而動用資金去救市,是為了去維護公司的形象,做澄清,但是國內是不需要的,因為國內很多消息的發布就是公司的煙幕彈,一下重組一下失敗又重組又失敗,最後停牌整改,這些都是國內沒有一個合理的退市監管機制,沒有一個完整的切掉利益鏈條的制度,這些毒瘡不除,你說的這些問題還會在有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體系裡發霉很久。希望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