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股東資產注入,對他有什麼好處
來最主要是可以套現,或自者增加控股權
大股東 (Substantial Shareholder) 任何人士擁有股本的10﹪或以上的權益。 大股東是公司存在的基礎,是公司的核心要素;沒有股東,就不可能有公司。從一般意義上說,股東是指持有公司股份或向公司出資者。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出席股東大會,所持每一股份有一表決權。股東大會作出決議,必須經出席會議的股東所持表決權的半數以上通過。股東大會對公司合並、分立或解散公司作出決議,必須經出席會議的股東所持表決權的2/3以上通過。修改公司章程必須經出席股東大會的股東所持表決權的2/3以上通過。股東可以委託代理人出席股東大會,代理人應當向公司提交股東授權委託書,並在授權范圍內行使表決權。股東有權查閱公司章程、股東大會會議記錄和財務會計報告,對公司的經營提出建議或者質詢。股東大會、董事會的決議違反法律、行政法規,侵犯股東合法權益的,股東有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要求停止該違法行為和侵害行為的訴訟。
㈡ 控股股東變更後,前控股股東發布的公告還有效么 如不存在重組,資產注入等公告對新控股股東也同讓又約束么
什麼樣的公司適合進行資產重組
當企業規模太大,導致效率不高、效益不佳,這種情況下企業就應當剝離出部分虧損或成本、效益不匹配的業務;當企業規模太小、業務較單一,導致風險較大,此時就應當通過收購、兼並適時進入新的業務領域,開展多種經營,以降低整體風險。
重組的方式
上市公司通過收購資產、資產置換、出售資產、租賃或託管資產、受贈資產,和對企業負債的重組,實現資產重組
資產重組是指企業改組為上市公司時將原企業的資產和負債進行合理劃分和結構調整,經過合並、分立等方式,將企業資產和組織重新組合和設置。狹義的資產重組僅僅指對企業的資產和負債的劃分和重組,廣義的資產重組還包括企業機構和人員的設置與重組、業務機構和管理體制的調整。目前所指的資產重組一般都是指廣義的資產重組。
資產重組分為內部重組和外部重組。內部重組是指企業(或資產所有者)將其內部資產案優化組合的原則,進行的重新調整和配置,以期充分發揮現有資產的部分和整體效益,從而為經營者或所有者帶來最大的經濟效益。在這一重組過程中,僅是企業內部管理機制和資產配置發生變化,資產的所有權不發生轉移,屬於企業內部經營和管理行為,因此,不與他人產生任何法律關繫上的權利義務關系。
外部重組,使企業或企業之間通過資產的買賣(收購、兼並)、互換等形式,剝離不良資產、配置優良資產,使現有資產的效益得以充分發揮,從而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這種形式的資產重組,企業買進或賣出部分資產、或者企業喪失獨立主體資格,其實只是資產的所有權在不同的法律主體之間發生轉移,因此,此種形式的資產轉移的法律實質就是資產買賣。
上市公司重組的相關內容:
資產重組具體工作有:
對企業資產和負債的重組屬於在企業層面發生,根據授權情況經董事會或股東大會批准即可實現重組;
對企業股權的重組由於涉及股份持有人變化或股本增加,一般都需經過有關主管部門(如中國證監會和證券交易所)的審核或核准,涉及國有股權的還需經國家財政部門的批准。
實現資產重組會帶來以下幾個好處
1提高資本利潤率
2避免同業競爭
3減少關聯交易
4把不宜進入上市公司的資產分離出來
㈢ 大股東資產注入需要股東大會通過嗎
肯定需要啊!需要股東大會審批,上市公司的話還要請證券資質的評估機構出評估報告
㈣ 大股東先轉讓股權.新股東可以隨便注入資產嗎
大股東轉讓股權之後,新股東成為公司的股東,如果需要增資還是需要通過股東大會開會討論的,而不是隨便注入資產
㈤ 大股東資產重組注入後為什麼下跌了
股東大規模從公司抽出現金,屬於侵犯公司權益,侵犯債權人權益的行為。股東從公司專拿現金,屬有三種情況:
1、公司清算或減少注冊資本,2、公司分配股利,這兩種情況都應該有股東會決議,財務人員根據決議做賬。3、股東借公司的錢。分錄:
1、企業清算
借:實收資本
貸:現金
2、分配股利
借:應付股利
貸:現金
3、股東借錢
借:其他應收款——應收***股東借款
貸:現金
㈥ 大股東增持後可以資產注入嗎
這兩者毫無關聯 互不影響 兩者同時出現對股票是大利好 說明大股東和其他企業都看好該股的未來
㈦ 大股東更換後一定要注入資產嗎
一般來說,增加新股東進入,肯定要增資的,否則怎麼算進入呢?
投名狀總是需要的。
㈧ 大股東最有可能注入的資產是什麼靠譜點別扯淡
只是在編故事,就是有資產注入,也要看是好的資產,還是差的資產。股價相對較高了。
㈨ 資產注入上市公司的模式有幾種
資產注入上市公司的模式有下面幾種:
(1)注入資產作為股改對價,如洪都航空;
(2)定向增發或自有資金收購大股東優質資產,如太鋼不銹、雲南銅業;
(3)大通過資產置換償還歷史欠款,如中國武夷;
(4)借殼上市,如廣發證券借殼延邊公路;
(5)通過吸收合並的IPO方式引入新的上市公司資產,如上海港;
(6)控股股東變更所引起的優質資產注入,如中糧地產。
「資產注入」是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把自己的資產出售給上市公司。同時也可能是上市公司發起人(自然人或公司)的另外一些非上市的資產注入到上市公司中去。
(9)變成大股東後再注入資產擴展閱讀:
資產注入首先要判斷對於注入的資產總體的狀況如何,是優質資產,還是上市公司產業鏈處某一個環節,這個環節的資產質量狀況怎麼樣。
對於該公司整體的營運空間,它會起到一個怎樣的影響。這一點相當重要的,對於有資產注入預期的公司,產業鏈整合是比較常見的方式,往往是一個大的集團公司後邊有一個大量的產業群,而且上下的產業鏈又比較長,這就迫使該集團公司要通過整合這個產業鏈,把產業集中化。
通過這個產業鏈的集中化之後,它能減少關聯交易,使該集團公司上下游的資源有效的銜接起來,能夠有效的使財務成本降低。關聯交易的減少,同樣也帶來了管理成本費用的有效下降。
其次,從收購的方式來看,如果是出現一種負債收購,無論是對廣大的上市公司的股東,還是即將要收購的,注入資產的股東,根據財務杠桿的效應都會導致風險系數的提高。而在不考慮股權收購的情況下,純粹的現金收購方式對企業的現金流提出了嚴苛的要求。
㈩ 為什麼資產注入股價會漲。從資產注入方如大股東來看,希望股價低時注入好,還是股價高時注入好原理
並非資產注入股價就會漲,只有當優質資產注入時股價才會漲。原理很簡單,回優質資產注入後,答公司的所有者權益就提高了,通俗的講公司的價值提高了,即公司值錢了。注入方(如你說的大股東)往往是通過買股票的形式注入資產的,所以他當然是希望在股價很低的時候進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