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亞信集團老闆田溯寧

亞信集團老闆田溯寧

發布時間:2021-01-22 22:20:39

① 丁健的扎實丁健

「扎扎實實」,這是亞信CEO張醒生對董事長丁健的評價。而自稱不做CEO比做CEO睡得更踏實的丁健在亞信成立十年之際選了張醒生這樣一位職業經理人做亞信的CEO.此時,距離他從田溯寧手中接過亞信帥印過去了4年。4年時間,對於那些跨國百年老店來說或許不算什麼,但對於亞信這家立志要做中國的世界級科技企業的公司來說,不僅完成了從創業者公司到經理人公司的升華,更是扎扎實實做出了一份讓太平洋兩岸都側目的業績。湊巧的是,在亞信十年之際,它收購了太平洋軟體的部分業務,而丁健和亞信人十年不滅的創新激情堪比太平洋的波濤洶涌。
十年不滅創新激情
國慶前夕,亞信創始人田溯寧和丁健雙雙榮獲了「留學回國人員成就獎」這個由國家相關部委頒發的中國留學歸國人員最高榮譽。「亞信的成功,是留學生歸國創業的一種驕傲。」丁健希望告訴所有的海外留學生,希望告訴所有關心亞信的人,「假如創業者把祖國僅僅當成一個空前巨大的市場,僅僅抱以投機盈利的心態,而沒有一顆報效國家的赤子之心,這樣的創業很難獲得真正的成功。」田溯寧和丁健,這是一對情同手足的創業夥伴,這是一雙激情四射的血性兄弟。對比田溯寧那種被張醒生形容為「站在北京可以看見喜馬拉雅」的高瞻遠矚和創業激情,丁健的激情則融入更多理性。
在激情與理性的對撞下,丁健可以在1997年就引入韓穎這位被評為亞洲最佳CFO的優秀經理人,可以讓亞信成為納斯達克追捧的中國概念股,可以應時在2001年提出「全電信戰略」,可以使出一個又一個震動業界的並購法寶,可以適時提出向通用軟體進軍。丁健交給張醒生的,早已不是當初亞信創業時候的互聯網公司,也不是一家集成公司,甚至也不是完全的軟體公司,只能說是一家專業化的科技公司。
由於激情,丁健任亞信CEO期間主導的納斯達克上市為無數國內民營科技公司樹立了海外上市的榜樣;由於理性,丁健可以坦承十年創業的失誤,例如在引入韓穎後進一步空降經理人的失敗。
「唯一的遺憾是步子還不夠快,沒有料到來自集成的收入會下降得如此之快。」雖然丁健認為自己任CEO期間的最大遺憾就在此,但他奠定的全電信戰略卻打下了亞信騰飛的基礎。
田溯寧和丁健創立的亞信雖然成立和上市都在美國,但亞信的三代領導始終認為亞信是一家中國公司。丁健在亞信成立十年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再次強調了當初創業時候的「為中國做事」這一原則,這與其他跨國公司的「在中國做事」是有著本質不同的,雖然只有「為中國」和「在中國」的差異。「如果說人們在亞信身上總能看到一種燃燒的激情、遠大的理想和獨特的靈魂的話,那麼,這個理想和靈魂就是亞信創辦者在亞信身上深深植下的報國基因,就是那種既樸素、強烈又富於理性和建設性的民族主義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亞信CEO張醒生用「基因」來高度評價丁健和田溯寧為國創業的激情,同時這也是他接受丁健的邀請而加盟亞信的重要原因之一。
用人得用粘合劑
「亞信的成功不是一兩個人的成功。」丁健始終認為亞信十年的重要經驗是始終保持了一支業界的夢幻團隊,雖然包括他和田溯寧在內的創始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這個團隊始終不渝的創新精神是亞信十年成功的支撐點之一。田溯寧用人的粘合劑理論不僅在丁健身上得以延續,而且得到不斷發展。
亞信公司本身是國際資本和中國人才的融合,就是創業者激情與規范化管理的融合,更是高度專業化和深度本土化的結合。請來張醒生,退居幕後當董事長,1998年丁健在各種榮譽面前也曾經面對業內和投資者的質疑,「從理論上講,職業化管理是科技公司的必然趨勢;從經驗上講,要看職業經理人是否適合亞信,是否適合中國。」丁健既有深厚技術背景,又是美國加州Hass商學院的EMBA,所以丁健對於科技企業選拔職業經理人的認識有些與眾不同,「企業的業績往往不單單由職業經理人決定。」丁健用亞信的轉型來說明問題,「亞信轉型完成後,這個市場仍然不是爆發性的市場,但具有長期的潛力,而且更加適合中國市場。」丁健不僅找到了張醒生這位具有跨國公司管理經驗又熟悉本土市場的經理人,而且聘請了UT斯達康創始人、CEO吳鷹加盟董事會,著名經濟學家張維迎也受邀擔任亞信的獨立董事。丁健認為張維迎教授對中國宏觀經濟和市場環境的理解,以及在中國企業管理、戰略規劃方面豐富的經驗,將為亞信的董事會創造價值,「特別是在為亞信尋找、制定適應未來的長遠發展戰略上。」在丁健手上,亞信的確成為了中國第一個高層次全方位實現專業化管理的中國高科技企業。
專業化根植本土化
丁健用「一個成熟的年輕人」來評價十年的亞信。亞信曾被世界經濟論壇評選為全球500家高速成長的企業之一,也被美國《福布斯》雜志評為全球最優小企業之一。不過在丁健眼中,亞信十年,不僅到了收獲的季節,也到了創業激情應該再度迸發的時刻。
丁健所說的成熟,指亞信已經從中國互聯網的建築師而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電信軟體與服務企業,而年輕人,指今天的亞信距離世界級的科技企業還很遠。所以丁健不僅請來了張醒生,而且攜電信成功之威,毅然進入通用管理軟體領域,並且契機就選擇在了亞信成立十年之際。
1998年10月,亞信宣布以645萬美元的現金方式和價值255萬美元的股票,收購太平洋軟體(中國)有限公司的核心HRM(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和BI(商務智能)業務資產。憑藉此次收購,亞信一舉進入了快速增長的HRM和BI領域,由此從電信軟體提供商,成為一個跨行業軟體提供商,實現了從全電信到全方案的戰略轉移。丁健希望這次亞信的全方案轉型比第一次轉型電信時候的穩步再急切一些,再有激情一些。

② 亞信科技的發展歷程

亞信十多年的創業、發展歷程,書寫了中國高科技企業崛起的經典傳奇。作為中國歸國留學人員科技報國的重要成果,亞信曾率先將Internet引入中國,為中國信息化建設作出卓越貢獻,享有中國互聯網建築師的美譽。亞信首開中國企業吸納風險投資之先河,率先引入國際化、規范的公司治理和管理制度。亞信成功實現向軟體與服務的轉型,立足於自主開發軟體產品,形成大型軟體研發和質量控制體系以及電信級IT項目實施管理體系,成為中國軟體行業的重點企業。亞信一貫注重人才培養,凝聚著一批具有國際化背景和本地化經驗的優秀人才,被稱為中國IT業的黃埔軍校。 1993年,田溯寧、丁健等留美學生在美國創建了Internet公司亞信。1995年,胸懷科技報國理想,田溯寧、丁健率公司主體回國,立志把Internet帶回家、為中國做事,做中國最好的企業,亞信科技(中國)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先後承建了包括中國電信ChinaNet、中國聯通CUNet、中國移動CMNet、中國網通CNCNet等六大全國骨幹網工程在內的近千項大型互聯網項目。
1997年-1999年,亞信成為中國最早引入風險投資的高科技企業,先後獲得風險投資和戰略投資4300萬美元。風險資金的引入同時帶來了規范的企業管理制度和體系,為公司長遠發展奠定了科學的治理結構。2000年,亞信公司在美國NASDAQ成功上市,成功融資1.2億美元,成為第一家在NASDAQ上市的中國高科技公司。 2005年以來,亞信公司提出集中資源,專注核心業務,提升盈利能力的戰略,在收縮非核心業務的同時,戰略性地收購了上海長江科技、浙大蘭德、上海億軟、北京國創科技等公司相關電信支撐業務,建立了在中國互聯網軟體、電信軟體方案、安全軟體與服務領域無可爭議的領導者地位。立足中國良好的發展態勢,努力實現業務創新,亞信正在迎來一個品牌、團隊、業務與服務能力全面提升與創新的新時代。

③ 北京亞信怎麼樣

中國領先的通信軟體企業
----1993年,憑借著美國愛國華僑劉耀倫先生50萬美元的"天使投資",丁健、田溯寧和其他幾名留學生辦起了達拉斯第一家網際網路公司――亞信公司。初生的亞信被贊為"大陸新一代留學生、學者與新一代華人走出的一條高科技報國的道路。就是在這種"科技報國"的理念下,當Internet在國外炙手可熱的1995年到來時,亞信踏上了"把互聯網帶到中國"的理想征途。從此立足為中國信息基礎設施提供解決方案和核心管理軟體。

----從承建中國第一個商業化Internet骨幹網ChinaNet骨幹網開始,亞信伴隨中國的互聯網、電信事業一路成長發展。今天,中國的電信網路規模已經躍居世界第一位,而在亞信的業績上,寫著中國六大電信運營商全部互聯網骨幹網工程和數百項大規模網路建設的傲人成就。而此外,在不少享具有"世界之最"規模的電信建設項目上,也刻下了亞信的名字:全球最大的VOIP骨幹網;全球最大的視頻會議網。數年裡,亞信被業界譽為"中國Internet建築師"。

----在網路應用時代,通信事業成為國際信息傳遞的中樞神經,而軟體正處於核心地位;亞信在互聯網核心軟體上取得的突破,盪滌了中國軟體產業多年來的沉悶氣氛。亞信的出現,反映了中國軟體業的產業升級。其自主品牌的系列Internet/通信管理核心軟體填補了中國在大型和電信級軟體開發方面的空白,2000年到2001年間,亞信的旗艦軟體分別在各大主要硬體平台上進行了三次嚴格的國際級Benchmark性能測試,各項主要性能指標均大大超過了業界公認的水平,標志著中國人自主開發的軟體產品在網路通信的核心業務領域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同時,亞信的軟體也讓中國電信行業擺脫了國外軟體高成本的束縛,高速發展起來。

----亞信從中國走出去,把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經營理念帶進來,逐步摸索,建立了一套適合中國國情的、健全的高科技企業管理體系。一支由留學生、職業經理人。本地優秀人才組成的管理團隊,把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管理、理念、體系、資本等與中國大陸豐富的人力資源、巨大的市場和獨特而悠久的民族文化天衣無縫的結合起來,使亞信實現了全球范圍內的資源最優整合。這些優勢保證了亞信始終站在世界技術前沿,推動著中國新一代電信的發展,亞信通過自己的前瞻性的技術理念和服務理念不斷推動中國電信產業價值鏈的整體提升和優化發展。

----在推動中國電信事業發展的同時,亞信自身的經營向規模化、國際化的方向健康發展。 2000年,亞信在Nasdaq成功上市,成為首個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互聯網技術公司。多次成功的融資、並購,標志著亞信作為一家高科技技術公司得到了國際資本市場的認可,同時也是對亞信的經營業績、管理水平、團隊素質和發展前景的充分肯定。

----今天的亞信已從1993年的幾個創業人員發展成擁有員工近千人、年營業收入近15億人民幣的集通信管理軟體、系統集成和高端咨詢服務於一體的專業服務集團企業。擁有亞信科技(中國)有限公司、亞信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亞信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廣州邦訊科技有限公司及幾家控股或參股公司。

----1999年,亞信被世界經濟論壇評選為全球500家高速成長的企業之一,受到全世界的矚目。2000年10月,亞信入選《福布斯》雜志 "全球最優秀的三百家小型企業",隨後又成為歐亞科技投資人士關注的焦點,被視為歐洲和亞洲最具潛力的十家熱門股之一(《財富》2000年12月)。2001年10月,亞信再次以良好的發展潛能、卓越管理和先進技術入選《福布斯》雜志"全球最優秀二百家小型企業"。2002年3月,亞信軟體通過CMM2認證;4月,福布斯在對上市公司的點評中稱:"亞信極具增長潛力"。在香港《亞洲周刊》"華人青年企業家的評選"中,亞信公司總裁兼CEO丁健先生榮膺"2002華人青年企業家"大獎;12月,世界經濟論壇在瑞士達沃斯公布了其最新出爐的"2003年100位全球明日之星",亞信CEO丁健先生榮列榜上。

----自1996至2000年,亞信取得了年度凈收益平均增長幅度為54.4%的成就。2000年,亞信總收入達17610萬美元,軟體及服務的銷售額為1660萬美元,占公司凈收入的37%。2001年,總收入達18900萬美元,軟體收入2790萬美金,占亞信全年凈收入的39%,比2000年增長了60.5%。根據最新的財務數字顯示,亞信2002年全年總收入達1.213億美金,凈收入6470萬美金,其中軟體解決方案收入佔到49%的份額,同比增長14%,達到3170萬美元。

----國家的強大與競爭力很多程度上取決於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企業,特別是高科技企業。亞信正肩負這樣的使命,而亞信的目標就是成為"一個根植於中國、同時具備國際視野和宏偉遠景的世界級高科技企業"。

④ 亞信聯創科技和聯創科技什麼關系

亞信聯創股份有限公司(Asiainfo-Linkage, Inc.NASDA Q簡稱:ASIA)於2009年12月6日,由亞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聯創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宣布合並而成,是中國最大、全球收入和市值均第二大的電信BSS/OSS提供商。
亞信聯創2013年5月13日宣布與中信資本達成最終協議,亞信聯創股東所持股份以每股12美元轉讓,亞信聯創市值達到8.9億美元。私有化後,亞信聯創總市值為8.9億美元,比2012年1月11日收盤價溢價52%,較發布提示性公告之前的30個交易日的加權平均收盤價溢價53%。
亞信聯創於2011年底向SEC提交私有化申請,並於2012年1月20日收到中信資本旗下中國基金二號所屬子公司的私有化要約。最終,亞信聯創私有化此次由中信資本領銜的財團收購。聯合收購財團由中信資本及亞信聯創聯合創始人及股東田溯寧領銜,中信產業基金和寬頻資本共同為收購提供資金。
亞信聯創CFO武軍表示,除了中信資本本身的專業能力是亞信聯創的考慮之一,中信資本曾經還之前投資過亞信聯創,對亞信聯創的市場戰略、定位等有很深了解,最終亞信聯創選擇中信資本。
亞信聯創董事會已經批准該並購協議和相關交易,並以決議形式建議公司股東表決以授權和批准這些並購協議和相關交易。亞信聯創表示,公司將盡快針對並購協議發起股東投票,如投票通過,交易將遵循美國特拉華州的法律進行。交易成功後,亞信將成為一家私營企業,美國流通股股票將不再在納斯達克掛牌交易。

閱讀全文

與亞信集團老闆田溯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投資理財與宏觀經濟的關系 瀏覽:496
外部融資困難 瀏覽:704
燕郊49800民間互助理財 瀏覽:990
產權交易所管理辦法 瀏覽:516
科創基金和戰略配售基金的申購費 瀏覽:843
中國期貨市場國際化舉措 瀏覽:221
8萬投資人徹夜難眠 瀏覽:240
12月28日上海金交所銅期貨價格 瀏覽:219
易方達基金網基金 瀏覽:381
p2p理財人跑路了怎麼辦 瀏覽:310
期貨橡膠未來 瀏覽:108
建行日鑫月溢理財產品 瀏覽:891
股票期權通俗 瀏覽:653
遠期外匯價牌 瀏覽:284
股票上的融表示什麼 瀏覽:739
理財資金算作銀行自有資金嗎 瀏覽:200
美元匯率現在是多少人民幣匯率 瀏覽:356
什麼是外匯交易的點差 瀏覽:486
十英鎊人民幣 瀏覽:412
股票陳文 瀏覽: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