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新疆德隆集團解體啟示

新疆德隆集團解體啟示

發布時間:2021-01-23 01:02:12

㈠ 德隆系事件在哪裡可以得到詳細的介紹

備受關注的「德隆系」系列案之一金新信託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一案終於有了結果。烏魯木齊市中級人民法院3月6日做出一審判決:被告單位金新信託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判處罰金1000萬元,11名被告分別被判處4年以下不等的有期徒刑。

2006年1月農歷春節前對外逃後回國自首的德隆前主席唐萬新的審判在武漢中級人民法院進行。兩項控罪分別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和操縱證券交易價格罪。值得注意的是德隆國際戰略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唐萬新之兄唐萬里卻未以訴訟代表人身份出庭。

從半年前的德恆證券開始,德隆案系列庭審歷經中富證券、伊斯蘭信託、南京大江國投、金新信託案庭審,終於到了大結局的一刻。1986年德隆集團在新疆烏魯木齊市注冊成立,民間以萬里平川一片新來形容德隆。這句話里濃縮了唐氏幾兄弟的名字。鼎盛時期的德隆控制著5家上市公司,總流通市值超過了200億元人民幣,新疆屯河、合金投資和湘火炬三家上市公司更被稱為德隆的三駕馬車。但2004年初德隆將麾下上市公司法人股反復置押給銀行,同時公司屬下的合金投資和湘火炬實際發生擔保數額分別占公司凈資產135%和203%,遠遠超過了中國證監會的規定,其後德隆一直受到調查,其三家馬車開始崩盤,其200億元市值在10餘個交易日里灰飛煙滅,德隆終遭滑鐵瀘。

㈡ 德隆事件的德隆事件的啟示

1.產業整合模式本身並不是一個不可以探索的模式
德隆模式的最核心思想是「產業整合」,德隆董事局主席唐萬里曾經將這一思路概括為:首先對行業進行研究,確定目標企業;然後通過兼並收購或結成戰略聯盟的方式形成產業的經營平台,在這個平台上進行產業整合,拓寬業務規模和范圍,取得行業領先地位;最後獲取國際終端市場,提升企業整體價值。早期的德隆的確也是這樣做的:先控股一家上市公司,通過這個窗口融資,投入產業發展,提高公司業績,然後再融資進入下一個循環。可以說這是一種資金利用率非常高的運營手法,通過杠桿作用充分利用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來壯大自己。只是由於民營企業的天然局限性,使其對宏觀政策面的把握存在天生的不足。同時,由於其在產業整合上步子邁得太快,戰線拖得太長,一些做法太理想化,才導致了德隆的失敗。如果企業在產業整合中能夠較好地把握宏觀政策面,且更理性一些,未必不能成功,所以,不能因德隆失敗,我們就全盤否定產業整合這一模式。
2.產業整合模式背後埋藏著較大的風險
實業與金融畢竟性質不同,產業整合效益的速度,總體上說無法跟得上金融擴張的速度。因此,這就產生了結構性的差異。為了達到平衡,不僅需要橫向的、內容方面的互補性的投資,如金融和產業、產業鏈之間的互補,而且需要注意投資節奏方面的結構安排,即長、中、短期投資的比例結構合理。否則,如果長期投資的比重過大,就會影響資產的流動性;雖抓住了富有誘惑力的投資機會和產業整合機遇,但可能忽視公司高速成長帶來的潛在風險。
3.產業整合模式的風險被德隆發揮到了極致
德隆的產業整合是以資本運作為基礎的,少量的初始資本幾經變化控制了巨量的產業資本,而新整合的產業大多數不能實現現金流的正常運轉,盡管德隆高舉產業整合大旗,但產業整合並沒有給德隆帶來現金流。例如,新疆屯河產業整合雖然在公司規模擴張方面看似成功,但一直未能實現現金流的正常運轉,2001-2003年新疆屯河在投資方面每年都出現5億元的現金缺口,而經營活動貢獻的現金流只是杯水車薪。無奈之下,這個越來越大的缺口只能通過兩種方法來彌補:一是銀行貸款。德隆通過將持有的法人股抵押貸款,或者通過所屬公司互相擔保貸款來解決資金問題。例如,湘火炬、合金投資、新疆屯河3家公司的債務規模在德隆入主後均大幅度攀升,多家對外擔保額超過了凈資產的100%。此外,德隆先後介入金新信託、廈門聯合信託、北方證券、泰陽證券、德恆證券、恆信證券、新疆金融租賃、新世紀金融租賃等多家非銀行金融機構以及長沙、南昌等地的商業銀行,希望把風險都控制在內部。德隆以各種項目及關聯公司之名,從這些金融機構中取得資金。據監管部門的調查,2002-2004年德隆在整個銀行體系的貸款額高達200億-300億元。在貸款類別中,短期貸款占絕大部分,短期償債風險極大。一旦銀行對其緊縮貸款,新疆屯河精心打造的資本和產業鏈條就有斷裂的可能。二是理財資金。德隆產業整合的巨額資金(大多屬於長期投資)有相當一部分是來自長投短融的「理財」資金。也就是說,德隆以一年還本付息20%以上的高回報,向銀行以及其他企業機構短期融資,用於自身的長期項目,而每年年底客戶大筆抽走資金,德隆的資金都十分緊張,但第二年年初,客戶的錢一般又會投回來。德隆正是依靠著這種「危險的游戲」發展著自己。而當圍繞著德隆的質疑和央行銀根收緊終於動搖客戶的信心時,流走的錢再也沒有回來,德隆的「長投短融」游戲就此破局了。在資本運作過程中,德隆一直宣稱自己是一家「戰略投資公司」。但市場則一直把它視作為「莊家」的代表。為打破這一形象,2003年下半年,一向深居簡出的唐萬里開始頻頻在公眾面前亮相,透露其關於產業戰略、企業管理等方面的信息。然而,種種行動似乎難以改變投資者心中根深蒂固的印象。德隆系股票早已成為大家心目中的「觀賞性植物」。同時,隨著證券市場的進一步規范,德隆控制的上市公司已經不再能很方便地融資,增發和配股等手段不再是任意而為的游戲。而對於德隆這樣的資本運作高手來說,如果失去強大的資金支持,其一切運作都會失去根本。據估算,近年來德隆系在股市上蒸發的市值超過200億元之巨。而兌付委託理財,三年下來累計也達百億元以上,就此支付的利息和營銷費用至少是80億元。況且,德隆還不斷斥重金用於金融機構的股權收購,這部分資金至少也有50多億元。僅僅三年,以上幾大資金黑洞合計高達近400多億元,德隆何堪如此重負?
4.華融託管德隆是現實和可行的選擇
及時有效地控制和降低德隆系加諸商業銀行系統的金融風險顯得十分必要和緊迫。在分崩離析、群龍無首的德隆回天無力之時,由政府出面,委託華融公司整體託管德隆,解開德隆系復雜的連環債務鏈,整合德隆旗下的優質資產,無疑是比較合理的制度安排。而對以降低金融系統風險、防範新增金融風險為主要工作目標的金融監管機構來說,華融託管德隆也是現實和可行的選擇。
5.民營企業的先天性缺陷不容迴避
德隆問題特別是資金黑洞問題,暴露了民營企業集團的產業擴張和資本運作、金融系統的風險防範和化解、金融監管機構的監管制度等方面都還存在著不少弊端和缺陷+為此我們應當以德隆問題的處理為難得的契機,對民營企業集團的多角化經營策略進行深刻的反思和總結,改革民營企業集團的資本運作機制和管理模式,進一步健全金融系統的風險管理和控制體系,完善金融監管制度(包括監管理念、監管法規政策、監管手段和監管模式等),加強金融市場監管,有效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通過不斷的、有益的探索和嘗試,以促進金融資本與產、比資本的相互融合和滲透,進而為建立我國真正的金融控股集團打下堅實的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講,華融託管並參與德隆重組為相關監管機構積累了必要的監管經驗,將為今後處理類似的民營企業集團危機提供一種可資借鑒的參照模式。

㈢ 德隆集團崩塌的案例分析

做事要低調,要和黨中央一條心

㈣ 德隆集團倒閉銀行機構為什麼會有損失

因為大集團一般帶了很多款,如果公司倒閉,銀行就會收不回成本,導致虧損。

㈤ 曾經轟動的德隆系是怎麼個樣的事情

想知道德隆,必須要了解掌舵人唐萬新

唐萬新的故事是從整整20年前開始的。1986年,唐萬新承包一家名叫「朋友」的彩擴部,並從此開始他的商人生涯。唐出身新疆烏魯木齊市一個幹部家庭,父母均是上世紀五十年代支邊的知識分子。唐萬新是個天性不安分的人——兩次考上大學又兩次主動退學,他對經商的興趣比讀書要大,這與他父母對兒子的期望相差甚遠。

那正是「十億人民九億商」的經商熱年代。唐萬新很快適應了新的「個體戶」角色。新疆當時還沒有彩照沖印機,唐萬新就親自坐飛機帶著客戶的膠卷到廣州沖洗,或者托去廣州的乘客代為沖洗膠卷。

唐萬新還展現無師自通的「借雞生蛋」的融資才能:彩擴部對外招工,唐萬新要求前來報名的在家待業的女青年先交押金,這些押金為彩擴生意提供了寶貴的啟動資金。

此外,唐萬新出手闊綽,當時能乘坐飛機的大多數是新疆本地經濟領域的實力人物,唐就此在當地銀行圈結交了廣泛的人脈。

據稱唐萬新在彩擴生意上賺了60萬人民幣,這在上世紀80年代並不是個小數目。後來唐又嘗試過自行車鎖、衛星接收器、魔芋掛面等諸多生意,但均遭到失敗,他一度還欠下銀行180萬債務,差點被送進監獄。

「對一個魔法師來說,死只是生命的另一次冒險。」然而,對於唐萬新來說,破產只是一個賭徒的另一次冒險的開始。僥幸逃脫牢獄之災的唐萬新又分別在海南熱、新疆石油開發熱中尋找機遇,但都不很成功。1990年代初中國股市創立,「楊百萬」、「孫百萬」等股市一夜暴富的故事鼓舞了唐萬新,他開始打算到股市上尋找機會。

按照唐萬新在公安局的供述,1992年,唐從朋友趙世平那裡借了5萬元一個人來到西安,在西安先後做了精密合金、西安民生、陝解放等十幾家企業的法人股認購權買賣,然後再倒賣給新疆和深圳兩地的下家。

這是很賺錢的交易。唐萬新從中可以賺取每股0.5元到1.5元的差價。唐在供述里承認:「到1993年3月份,我就賺到了5000萬元至7000萬元。」唐萬新以前在飛機上結交的金融圈的人脈此時發揮了作用,新疆一些金融機構為唐從事此種交易提供資金,使唐完成了大規模的法人股收購。

1992年,唐萬新成立新疆德隆國際實業總公司,此時,他已經完成了從屢敗屢戰的個體戶到股市暴發戶的蛻變。

這是個需要資金高速運轉以及大量融資的行當。唐萬新渴望得到一家金融機構作為自己的融資平台。新疆金融租賃有限公司進入唐的視野。唐打通各種關節,終於得以參股新疆金融租賃(德隆在2000年公開控股),並在1994年承包了新疆金融租賃在武漢證券交易中心的席位。

在武漢,唐萬新窺得金融機構的門徑之後,精明地發現其中的漏洞和訣竅,他開始膽大包天地進行國債回購交易,分別向海南華銀信託、中農信融得3億元的巨資進行國債回購。這是唐第一次大手筆豪賭,後來的事實表明,這種豪賭成為日後引爆德隆的定時炸彈之一。巧合的是,武漢也成了唐日後身陷囹圄之地,這是後話。

新疆金融租賃成了唐萬新的第一個融資平台,藉助於此,唐萬新開始了「點石成金」的魔術游戲。唐萬新繼續在一級半市場上淘金,他總是搶在第一時間飛到准備發行新股的公司的所在地,然後僱傭大量民工認購新股中簽表,等新股上市後轉手賣掉。唐在西安、上海從事的一級半市場業務一直持續到2001年。

「(我)做一級半市場,前後一共賺了7億至8億元。」唐在供述中稱。

「融資老鼠會」成形

「懵懂而死,與草木同朽;悟道而生,是為永生。」

———古諺

1995年,唐萬新遭遇證券市場上的第一次大潰敗。

在當年的「327事件」中,唐在國債期貨市場上被強行平倉,巨虧1億元。事實上,根據有關案卷,自1994年起,唐萬新便糾集以前的朋友同學,即所謂的「德隆老戰士」,在北京、上海、武漢等地大舉進入二級市場和國債期貨市場。

這是一場中國早期證券市場的莊家對決。以中經開為代表的多方,與萬國的管金生以及遼國發的高原、高嶺兄弟為代表的空方,發生慘烈對決。在中經開的惡劣手段之下,管金生鋌而走險、巨量拋空砸盤,最終導致萬國爆倉虧空,高氏兄弟在穿倉後則遠走高飛。中經開在6年之後因為在銀廣夏和東方電子事件扮演了不光彩角色,被勒令清盤,也在2002年黯然退場。

此時的唐萬新與這些中國股市早期教父相比,只是一個跟庄的大戶而已,不僅如此,由於在國債期貨中站錯位置及跟錯庄,還蒙受了1億元巨虧。

好在還有一級半市場支撐德隆半壁江山。不過,在國債上傷筋動骨的唐萬新並未放棄二級市場,他仍在如飢似渴地學習各種操縱手法。股市牛人馬曉全盤操控界龍股份的操作手法給唐萬新留下深刻印象。

馬曉炒作界龍股票時,開創了與上市公司、證券公司等機構進行資金合作的新手法,他用手中的流通籌碼抵押融資,同時繼續大量收集流通股票,以至於幾乎壟斷界龍的流通盤。不過,馬曉在通化東寶上肆無忌憚地採用此炒作模式,卻最終慘遭阻擊。

股市的韭菜永遠都割不完,雖然馬曉在通化東寶出局,但呂梁、唐萬新等股市新莊家仍奉之為圭臬,紛紛效仿馬曉的手法。「德隆後來在二級市場炒作老三股並沒有什麼翻新之處,基本模仿界龍在1994年的炒作模式,只不過把時間拉長而已。」一位操盤手如此評價。

新疆屯河1996年上市,彼時德隆持有其9%的股權,這個時候德隆在二級市場上開始悄悄吸納屯河的流通籌碼;此外,到1996年7月湘火炬也有70%的流通股籌碼被唐萬新吸納。唐萬新此時主要是以個人名義炒股,採用了以手中股票抵押融資、然後再次買入股票的循環抵押買入方式,這種股票質押融資成了日後引爆德隆的又一枚定時炸彈。

但是,到了1996年底,股市形勢突變,股價暴跌,在這種情況下唐萬新如不追加保證金將有被強行平倉之虞。更嚴重的是,中央開始整頓金融秩序,清查金融租賃公司在各證券交易中心的資金業務,那些租賃牌照到期的則需要重新領證。

屋漏偏逢連夜雨,新疆金融租賃此時還面臨人事更迭,這意味著唐萬新挪用新疆金融租賃3億多元資金的違規行為將很可能曝光。德隆另一高層人士王宏在供述材料聲稱:1996年底,德隆資不抵債1億元;德隆負債總額4.2億元左右,其中欠新疆金融租賃的即有3.2億元;而德隆資產總值僅3億多元。

唐萬新面臨第二次破產危機,迫切需要融入巨資填補在新疆金融租賃的黑洞。唐萬新在庭審中承認,他解決危機的辦法是「以毒葯解毒葯」。

金新信託投資有限公司成為唐萬新的狩獵目標。在中央清理金融秩序的風暴下,金新信託的原大股東欲轉手金新信託股權。出手闊綽的唐萬新再次打通各種關節,通過新疆屯河曲線收購金新信託的30%股權。在股權尚未交割完畢之際,唐就迫不及待地率領王宏等德隆老戰士進駐金新信託。

類似的故事接著在金新信託上演:唐萬新繼續施展騰挪大法,利用金新信託違規融資。德隆通過挪用資金、債券、債券保管單等違規方式在短短9個月的時間里融到5億到7億元資金。唐萬新終於以更大的毒葯化解了德隆1996年底的危機。王宏在供述中承認,作為經手人,他為此害怕,「我感到恐懼,後怕,無奈」。

金新信託逐漸取代新疆金融租賃,成為唐萬新的第二個重要的融資平台,唐萬新通過金新信託在全國設立了20多家辦事處,建立委託理財業務融資網路,至此,一個全國性的「融資老鼠會」已然成形。

此外,金新信託還成了唐萬新的炒股通道。武漢檢察院的起訴書聲稱,「1997年3月,唐萬新組織洪強、唐萬川、張業光等人利用金新信託上海寧武部營業部作為操作平台集中買賣『新疆屯河』股票。」

長庄下的產業整合神話

唐萬新能很快領悟並學會莊家的各種操縱手法。不過,他性格中有太多狂想成分,這讓他始終沒有學會最重要的風險控制能力———抑制內心的貪婪。 ———一位操盤手

在利用金新信託炒股的過程中,唐萬新漸漸感到馬曉模式的弊端。新疆屯河、湘火炬被高度套牢,相形之下,君安證券重倉持有的四川長虹通過數年的大比例送股,股價累計漲幅驚人,高達400%。君安證券藉以從高位從容出貨,獲利超過40億人民幣。

君安的成功讓「炒股炒成股東」的唐萬新艷羨不已,他意識到:莊家需要控制上市公司,然後操縱上市公司大比例送股,才能在二級市場賺錢。

1997年5月,新疆德隆董事局會議在北京達園飯店召開。唐氏兄弟一直把所謂「達園會議」吹捧為「德隆發展史上的遵義會議」,認為這次會議確立了「產業整合的戰略路線」。

真相卻是灰色的。根據記者拿到的武漢檢察院起訴書,這次會議上德隆實際上確定了集中持有上市公司二級市場股票的操作方案。此後,新疆德隆逐步完成了對新疆屯河、合金投資、湘火炬等三家上市公司法人股的收購,並繼續組織洪強、董公元、張龍、唐萬川、張業光等人在二級市場集中買賣新疆屯河、合金投資、湘火炬的流通股票。

唐萬新開始在兩個世界跳舞:其一是通過金新信託繼續委託理財以獲取資金,同時在股市上通吃流通籌碼、炒股獲利;其二是通過上市公司完成產業整合,成為所謂的「成功實業家」,以報自己當年在實業領域屢戰屢敗之辱。

這是危險的舞步,1997年以後德隆規模膨脹,金新信託的賬外債務持續擴大,這仍然是一個「以一個更大的黑洞來填補前一個黑洞」的飲鴆止渴的游戲。「沒有利潤來源,完全是凈消耗」,王宏在供述中感到茫然無助。

然而,唐萬新仍樂觀不已,至少在表面上是如此。在他眼裡,只要能在股市上迅速賺錢,就能夠使用這些利潤大大方方填補這些資金黑洞,兌付危機迎刃而解。

1998年8月,唐萬新在上海召開新疆德隆董事局擴大會議。根據起訴書,唐萬新進一步明確了「集中持股」方案。之後,操作「老三股」的地點轉移至上海大廈16樓。唐萬新因為要到北京去組建德隆總部,操盤工作交給唐萬川和王恩奎(兩人分別為唐萬新的三哥和姐夫),兩人都直接向唐萬新匯報。唐萬川具體負責買賣「老三股」,王恩奎負責老三股的統計。

2000年3月,德隆收購重慶證券並將之更名為「德恆證券」,老三股的操作平台也由金新信託轉移到德恆證券。起訴書顯示:由王恩奎根據統計數據以及唐萬川的指令來協調金新信託和德恆證券買賣老三股的先後次序。

在德隆向老三股派駐高管後,老三股在數年時間里連年推出高送股方案,股價也是節節上漲,賬面利潤豐厚。唐萬新在德隆出事後在一封長信中稱:「至2000年,累計為客戶賺取了30多億元利潤。」

然而,這成了無法兌現的賬面利潤。在2000年的大牛市中,當唐萬新看著股市越來越瘋狂時,他隱隱感到不安。有圈子裡朋友建議他趁高位出貨、了結利潤,但唐萬新固執地認為股市能漲到10000點,「不愁出不了貨」。

這一時間,據唐萬新的供述書,除了操作老三股外,「我還買了祁連山、三峽水利、秦豐農業、亞華種業、人福科技、青島雙星、華北制葯等(股票)。」

因此,老三股只能屹立不倒,這是德隆在資金市場上構建「老鼠會」和基地股票做莊的標桿和品牌。做莊規模鋪得太大的唐萬新在這場危險游戲里已經欲罷不能,一位熟悉他的操盤手則稱「唐對內心的貪欲失去控制」。

此外,唐萬新甚至相信了自己編造的「產業整合」的神話,德隆實業體系大概能帶來6億元的利潤,然而,唐在股市的護盤成本一年就要10個億。

擊鼓傳花戛然而止

這是一場從一開始就註定是多米諾骨牌的游戲,終於進入了它最後也最具觀賞性的階段。 ———袁劍《中國證券市場批判》

2000年底長庄股中科創業崩盤。長庄先行者「K先生」呂梁倉皇出逃。呂梁與唐萬新淵源甚深。呂梁的名片上身份眾多,其中赫然寫著他是德隆系兩只股票的策劃人。

中科創業崩盤無疑是這場危險游戲倒下去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不少呂梁的委託理財客戶同時也是德隆的客戶。在中科創業崩盤後,這些客戶也要求德隆還錢,這是唐萬新碰到的又一場兌付危機。

2001年初,金新信託有41億元委託理財資金要求兌付。在不少地區甚至出現群情激憤的客戶打砸營業部的行為。唐萬新從這時起的三年時間里一直處於被追債的境地,以至於唐在供述書里哀嘆:「自己也成了融資員。」

此時,唐萬新發現在老三股上根本無法出貨,股市已經走熊,老三股一旦出貨就意味著崩盤。唐的一位朋友回憶,「我對唐萬新說:『你應該放鬆下來!』可是他做不到,因為他知道,一旦放鬆下來,他和德隆就會崩潰。」

2001年,德隆先後在杭州西湖數度召開會議,幾次會議的內容都是如何拯救危機。唐萬新與其他7名董事在兩項內容上出現嚴重分歧:一是唐萬新認為要挽救金新信託,其他董事則建議讓金新信託破產、斷腕自救;二是唐萬新主張從老三股出貨,但其他董事堅決反對,因為德隆體系的龐大「老鼠倉」隱藏其中,利潤豐厚超乎想像,出貨計劃顯然與這些董事的利益相悖。

會議的最後結果就是把這場危險游戲玩大:保留金新信託和暫緩老三股出貨。唐萬新知道自己已經套上「停不了的紅舞鞋」。在2001年的寒冷冬天,不可一世的唐萬新深感恐懼,他草莽性格中顯現脆弱的一面,他對身邊人哭道:「德隆有救嗎,我能挺過去嗎?」

但是哭過之後牞唐萬新繼續選擇鋌而走險。此時金新信託已經失去客戶的信任,唐萬新在供述書中承認:「只要說是德隆的機構,就立刻出現擠兌風波,以德隆的名義再無法做下去。」唐萬新需要打造一個新的融資核心平台。2001年10月,在唐萬新部署下,上海友聯替代金新信託成為處於核心地位的新平台。

唐萬新把貪婪之手伸向城市商業銀行、信託公司、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收購金融機構的目的無他,就是為了更方便融資,擴大融資老鼠會。友聯逐漸成了整合德隆旗下林林總總金融機構的「司令部」。德隆體系控股及參股的金融機構達到21家,收購了南京大江國投、德恆證券、恆信證券、中富證券、健橋證券等數家證券信託公司,以及昆明市商業銀行、株洲市商業銀行、南昌市商業銀行等商業銀行。

唐萬新還創造性地謀劃出「委託控股」的隱蔽收購模式以躲避監管,即:用客戶的委託理財資金收購金融機構股權,股東名冊上則仍顯示為客戶,但實際由德隆持有。唐萬新出手闊綽和金錢開道的作風,是其進軍金融機構屢屢得手的關鍵因素。

收購或參股之後,德隆很快露出崢嶸面目:這些金融機構的大量資金很快通過挪用、抵押、擔保等手段流失於德隆龐雜的體系中。德隆旗下金融機構以委託理財方式融資450億元,其中未兌付金額172億。此外,德隆系企業前後從多個地方的商業銀行挪走資金數十億。甚至德隆系的實業企業和上市公司也淪為唐萬新的提款機。重慶實業被德隆令人發指地提走將近10億人民幣。

德隆違規融資的資金大多數投入股市。根據起訴書,從2002年3月至2003年9月,唐萬新將老三股的操作平台再次由德恆證券統一到金新信託;從2003年10月起,德隆國際安排中企東方統一操作老三股,唐萬川負責總操盤。

公訴人還對德隆的操縱進行一次總清算。按照起訴書,自1997年到2004年4月14日止,唐萬新等人利用自有資金和部分委託理財資金,使用24705個股東賬號,集中資金優勢、持股優勢,採取連續買賣、自買自賣等手法,長期大量買賣老三股,造成三隻股票價格異常波動,嚴重擾亂了證券市場秩序。這段時間內,新疆德隆、德隆國際買入「老三股」金額678.36億元,余股市值為113.14億元,按移動平均法的計算原理,計算余股成本為162.30億元,共獲累計既得盈利為98.61億元。

這是一個「挖東牆補西牆」的游戲。只要不斷有新的客戶資金被騙進來,償還舊客戶的資金,這場擊鼓傳花的騙局就能維持下去。事實上,通過每年資金的不斷借舊還新,德隆早期進入「老三股」的成本早就回收,並非業內人事所宣稱的「善庄」、「傻庄」。

唐萬新瘋狂地把游戲玩大,德隆一高層人士頗有意味地對英國《經濟學家》稱:「德隆大而不死。」

不過,勒在德隆脖子上的繩索已經收緊。2003年底,新疆啤酒花董事長捲款潛逃,新疆上市公司擔保圈由此岌岌可危,各大商業銀行開始自查關聯方貸款。

唐萬新此刻感到大難臨頭。2004年1月4日,德隆董事局在海口召開擴大會議,唐萬新終於下定破釜沉舟的決心:做出縱有損失也要將老三股拋出的秘密決定。「大不了18年白幹了。」唐說。

可是為時已晚。2004年4月3日,這是唐萬新40歲生日。10天後,合金投資遭遇跌停,德隆帝國徹底崩塌前第一塊巨石滑落的聲音已經清晰可聞。次日,老三股全線連續跌停,老三股全面崩盤。

轉瞬間,德隆帝國分崩離析。

德隆大事記

1992年,新疆德隆實業公司成立,注冊資本人民幣800萬元,這是德隆帝國的開始。

1993年,德隆參股新疆金融租賃有限公司,後來新疆金融租賃成為德隆一個重要的融資平台。

1996-1997年,德隆相繼入主新疆屯河、沈陽合金及湘火炬,並陸續在三隻股票上建倉,開始了瘋狂操縱股票的歷史。其間,德隆還收購新疆金新信託,填補挪用新疆金融租賃公司3億元巨資留下的窟窿。

1997年5月,德隆在北京召開達園會議,這次會議被德隆自己認為是「德隆發展史上的『遵義會議』」,確立了所謂的「產業整合」戰略,實則是確定德隆在二級市場上的股票炒作方案。

1997年-2001年間,金新信託在全國設立30餘家辦事處,開始大規模展開委託理財業務。

1999年,德隆將總部從新疆遷往上海。德隆國際投資有限公司成立。

2001年初,受中科創業崩盤影響,金新信託有41億元委託理財資金需要兌付,這是德隆又一次兌付危機。

2001年6月,上海友聯成立,友聯逐漸發展成為整合德隆旗下各種金融機構的「司令部」。

2002年,德隆相繼控股昆明市商業銀行、株洲市商業銀行和南昌市商業銀行,開始把手伸向銀行體系。

2004年4月14日,德隆系股票湘火炬、合金投資和屯河股份首度全面跌停,德隆危機全面爆發。

2004年5月30日,德隆國際召開了董事會暨危機處理工作會議,首度承認「德隆全系統處於危機最深重、困難最嚴重的時期」。

2004年6月8日,德隆危機進一步升級,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同時開庭審理了兩起有關德隆的案件,各地債權人紛紛通過法律途徑向德隆索債,德隆在各地的資產大部分被凍結。

2004年8月26日,新疆德隆、德隆國際、屯河集團與華融公司簽訂了《資產託管協議》,三公司將其擁有的全部資產不可撤回地全權託管給了華融公司,由華融公司行使全部資產的管理和處置權利;9月4日,華融接受中國證監會委託對德恆證券、恆信證券、中富證券進行託管經營。

雖然最終失敗了,但是唐萬新沒有選擇逃避,最後還是回國受審。

㈥ 德隆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它為什麼會倒閉如題 謝謝了

德隆可謂是抄最大的民營企業之一襲,是資本運作型企業。 (德隆)最終怎麼賺錢?他的回答:繼續並購。永遠下去。德隆的理想是整合產業,建立龐大的企業帝國。 「史前德隆」的「朋友公司」、烏魯木齊德隆房地產公司、德隆農牧業公司等一連串企業,還意味著由「老三股」——新疆屯河、沈陽合金、湘火炬控制下的數十家企業,以及由「老三股」控股和參股的二、三十家金融企業。另外「德隆」還泛指「它自己」發展過程中的階段性公司——新疆德隆國際實業總公司、新疆德隆(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德隆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德隆國際戰略投資有限公司等。

㈦ 誰可以給我介紹下「德隆事件」的前因後果包括判決

「德隆事件」大事記(大盤勇創新高 錢途還是陷阱)

2004年4月14日,著名的德隆系股票湘火炬、合金投資和屯河股份首度全面跌停。德隆系股票的跌勢起於2003年8月,「三駕馬車」一改連續多年的上漲,開始了漫漫陰跌。

2004年4月上旬,德隆在一個月的時間內,將其所持上市公司的所有法人股全部質押給地處新疆的各家銀行。其他各地企業和銀行紛紛起訴德隆、四處保全資產。而德隆開展一系列資產轉讓行動,將德隆非上市部分資產回填到德隆控制的五家上市公司中。

5月底,唐萬新失蹤。

6月初德隆的14家貸款銀行組成債權人委員會,並聘請工商東亞為財務顧問。

7月18日,唐萬新從境外歸來,並與留守的德隆團隊出具了一份《市場化解決德隆問題的整體方案》,要求以德隆為主體進行重組並獲得再貸款。(剖析主流資金真實目的,發現最佳獲利機會!)

8月26日,華融資產管理公司與新疆德隆、德隆國際、屯河集團簽訂了資產託管協議,這三家公司將其擁有的全部資產不可撤回的全權託管給華融方。隨後華融組成託管組進駐。

8月30日,華融接受銀監會委託組成了停業整頓工作小組進駐金新信託,從9月15日到11月15日期間進行債權登記(現延長至12月15日)。

9月4日 華融接受中國證監會委託對德恆證券、恆信證券、中富證券進行託管經營。

10月17日,新華社播發《有關部門就個人債權及客戶證券交易結算資金公告做出解釋》。

11月5日,央行、財政部、銀監會、證監會聯合發布《個人債權及客戶證券交易結算資金收購意見》。

㈧ 分析新疆德隆公司崩潰原因

德隆事件是指2004年4月曾經是中國最大的民營企業的德隆股票崩盤,導致德隆轟然倒下的事件。內崩潰的原因如容下:

㈨ 新疆德隆公司崩潰原因,最好有獨到的見解

創業之謎
1986年春天,新疆烏魯木齊,「老革命」唐邦安的第四個兒子唐萬新即將大學畢業了。唐家經濟寬裕,唐萬新志向遠大:他決定暫時不參加工作,在家搞「理論物理研究」。
幾個月的鼓搗之後,眼看成為世界級大科學家的希望渺茫,22歲的人還被父母養著又不好意思,唐萬新決定下海經商。
一向頗有號召力的他哨子一吹,7個同學聚到家裡,商量做點什麼來改變枯燥的命運。正值「彩色照片沖擴業務」在沿海興起,7個大學生籌了400塊錢,成立「朋友彩擴社」,把烏魯木齊市民手中的彩色膠卷收起來,送到廣州沖洗。
這是烏魯木齊市第一家彩擴社,美麗的新疆風光令人們對彩色照片趨之若鶩,唐萬新等人冷不防就開始大賺其錢。數月之後,彩擴社開滿了大街小巷,他們又買了一台二手沖印機親自沖洗,價格比送到廣州沖洗便宜一半……僅僅一年的時間,「朋友彩擴社」賺了100萬元。
在「萬元戶」都極其希罕的年代,年輕而多金的唐萬新找到了無比良好的感覺;再加上一趟又一趟的廣州旅程,南方城市濃郁的市場氣息和民營經濟的活力,深深地感染了他。
他開始擴張:魔芋掛面廠、自行車鎖廠、玉石雲子廠、小化肥廠、服裝自選店、軟體開發等,一切新鮮的市場機會他都樂意嘗試。每一次嘗試都是一堆設備加一群人。鼎盛時期,24歲的唐萬新麾下擁有100多人,前後辦了十幾個企業——直到1990年,一百萬元虧得乾乾凈凈,人員剩下五六個人,還欠了一筆不小的債務。
欠債後的唐萬新習慣了每個月給債權人做還款計劃。還款態度很好然而還款能力不濟,許多債權人慢慢失去了信心,開始不把這筆錢當回事了。然而1990年趕上了新疆油田開發和口岸開放的大潮,「朋友公司」代理電腦銷售,一口氣又掙回來幾十萬元;掙錢後的第一件事就是上門給人家還款。「還款後的唐萬新在當地贏得了口碑,也體會到了生意場上資金籌劃和誠信的重要。」
幾乎同一時間,唐萬新注冊成立新疆德隆公司。閱歷和起伏令他定下心來,開始去發現真正屬於自己的賺錢機會。
真實的第一桶金
幾乎與中國資本市場的誕生同步,上世紀90年代初,新疆德隆開始涉足股市。
1990年,中國資本市場的大門歷史性地開啟——深圳證券交易所成立;一年後,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
中國各地的國有企業紛紛改制上市,第一個環節就是向企業員工發行內部職工股;然後是各級政府出面,向社會推銷出售乃至於「攤派」原始股。然後幾乎所有人拿著像紙一樣的股票都心裡打鼓:這東西最後能變成錢嗎?於是一級半市場出現:如果你不相信這張紙能夠賺錢,可以先把它在市場上賣給別人。
唐萬新們出動了——他們年輕,有知識有遠見,有多年經商的敏銳嗅覺,堅信股票的增值潛力。他們傾盡財力,在市場上以一塊錢兩塊錢三塊錢的價格,大肆收購原始股和內部職工股。如果運氣好股票很快上市,其價格就變成了十塊錢二十塊錢三十塊錢;如果運氣不好股票遲遲上不了市,就只能握在手裡等待分紅。
他們的眼光和運氣都不錯,幾十萬元幾經滾動,迅速變成了上千萬元。1992年開始新疆德隆名聲大振信息靈通,一旦聽說哪裡的企業又將發行股票,他們就像候鳥一樣地飛去。最大膽的一次,新疆德隆以1000萬元的金額,受讓了「西北軸承」1000萬股的法人股,幾個月後又以4000萬元賣了出去,凈賺3000萬元。
所有人都醒了過來,股票成了搶手貨,國家開始發行認購證。根據有關規定,每個身份證只能買一張認購證,每張認購證只能買300~500股原始股。新疆德隆開始了大資本式的出擊:最高峰的時候,他們在全國各個城市請了5000個人去排隊買認購證;然後把認購證換成原始股,然後把原始股換成10倍速增長的資金。
到1994年,新疆德隆已經擁有了幾個億的資本實力。而就在這前後,唐萬新的三個哥哥唐萬里、唐萬平、唐萬川先後辭去公職,加盟德隆。
同年,唐氏兄弟在上海旅遊,發現上海的J&J迪斯科舞廳非常火爆。於是他們將美方老闆拉到北京去合資:新疆德隆全額投資北京J&J迪斯科舞廳,美方老闆佔25%乾股。北京J&J迪斯科舞廳成為當時亞洲最大的迪斯科娛樂項目,一開業就非常火爆,每天數千人前來跳舞,每年純利潤超過3000萬元。
與此同時德隆進入房地產行業,蓋了兩幢大廈,做了1個酒店;並成立了1個農牧業公司,前後開發了30萬畝荒地,過上了田園牧歌式的農場主日子。
到1996年,新疆德隆的所有股東們,捆在一起已經是十幾個億的身價。但他們是如此的低調,以至於這一年新疆德隆將總部遷到北京的時候,幾乎沒有一個傳媒關注這幾位「來自新疆的小財東」,以及他們所進行的註定將震動中國產業界的戰略調整。
產業並購模式出台前後
1995年,唐萬新帶了十幾個人來到加拿大的多倫多,投資了一些小產業,順便看看發達國家的金融業、農業和工業。小產業投石問路交了學費,對北美市場的考察卻獲益非淺。
唐萬新此行,先於很多中國企業家,發現了中國傳統產業的巨大投資價值——首先是中外製造業在技術水平尤其是加工能力上的差距,正在迅速縮小;其次中國的勞動力價格低廉,導致中國製造業的生產成本遠低於發達國家。因此伴隨著發達國家和市場正在興起的「非工業化運動」,全球勞動和資源密集型的傳統產業,有著大規模從歐美日乃至於東南亞向中國內地轉移的基本前提。
但是中國的傳統產業為什麼沒有形成強大的國際競爭力呢?其原因在於,中國是一個新興的市場經濟國家,產業布局地方化,投資分散,企業小規模低效率,而且絕大部分行業都沒有經過真正有效整合。那麼如何整合?唐萬新認為,這件事很難靠政府去捏合,而只能用市場的手段,通過資本的力量進行「產業並購」,國退民進,才能實現傳統產業的價值提升。所以盤活存量、優化資源配置的並購式增長,是最適合中國經濟增長的一種方式。
德隆已經有了資本,如果不想把錢分光吃凈,就必須要找到一條進一步做大的途徑。隨著資本市場贏利空間的縮小,以及對單純「買賣股票」的厭倦,他們決定從實業領域尋找落地的空間;而恰在此時,實業領域為他們洞開了一扇名叫「產業並購整合模式」的大門。
那麼我們該如何完整地描述、或者說德隆人在如何設計他們的「產業並購整合模式」呢?
首先是「花大力氣選准行業」。其標準是:行業具有全球市場的特點,市場規模不小於100億元,中國企業具有相對競爭力而國際競爭對手又不太強大,行業比較分散,但是有的企業份額相對較大,是行業的前幾名。
其次是發現「產業整合要素」。比如你得判斷,當目標企業被收購捆綁在一起之後,由於規模的增加,是否會因此降低原材料的采購成本?是否會提升企業銷售的議價能力?是否會降低綜合的管理成本?是否能提高資金的有效利用、技術的研發能力、資源的有效配置?等等。將這所有的要素環節研究分析之後,再確定下一步行動計劃。
然後開始「資本游戲」,進行杠桿式收購:先收購行業的前一二名,然後逐步以強吞弱,達到提高行業集中度的目的。比如以7000萬元的資本收購某上市公司30%的股份,成為該公司最大股東。然後該公司以其總資產做抵押,可以貸款1億元,還可以在股市上增發配股兩個億。以3個億的資金,又可以去控股至少6個億的資產;依此類推。而杠桿式收購的方向,一是行業的橫向集中,二是產業的縱向整合。
最後是夯實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提高產業的最終收益率。比如從1999年開始,德隆通過與全球一流的咨詢公司合作,從供應鏈、製造成本、組織架構、財務流程、風險控制、營銷渠道、品牌提升、技術研發與引進等環節上,打造被收購企業的國內和國際競爭力,並最終形成德隆自己的一整套可以復制的戰略管理體系。又比如在產能形成規模後,通過收購海外老牌的通道企業,快速建立國際銷售網路,獲取傳統產業在國際市場上的品牌銷售附加值。
1997年春,德隆在北京開了一個著名的「達園會議」。會議確定德隆下一步的戰略將從「項目投資」轉向「行業投資」,通過產業並購整合,「創造傳統行業的新價值」。
而就在這前後,德隆收購了上市公司新疆屯河,同時又間接控制了天山水泥。一方面通過天山水泥收購新疆屯河的水泥資產,以及緊鑼密鼓的相關運作,整合了新疆水泥產業;一方面新疆屯河改弦易轍,進入以番茄醬等為主業的農業深加工,打造了新疆的「紅色產業」。
與此同時,德隆控股沈陽上市公司合金投資,經過一系列的整合,使其成為了中國最大的電動工具生產商和出口商;控股湖南上市公司湘火炬,為其注入「大汽配」戰略,推動其從一個「火花塞」的單品種生產,成長為中國最大的汽車零配件出口商之一;同時向上整合,在重型卡車行業重拳出擊,令湘火炬一舉成為中國最大的重型卡車生產商。
一系列產業領域的高速擴張運動,德隆控制的總資產很快突破了200億元人民幣。短短幾年時間,它以人們難以理解的速度和難以想像的規模,闖入公眾的視野。
組織德隆與戰略德隆
從1999年開始,德隆總部逐步從北京轉移至上海浦東,並更名為德隆國際戰略投資有限公司。它開始摸索著,尋找讓自己朦朧的戰略想像落地生根的終極戰略架構。
1999年下半年,德隆聘請羅蘭.貝格國際管理咨詢公司,進行新時期的組織結構設計。當然任何有效的組織結構都必須和企業戰略相匹配,因此羅蘭.貝格進駐德隆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協助德隆決策層梳理一個清晰的企業戰略。
他們將德隆的未來發展方向做了三方面的構想:一是資本運作導向型,即中策並購模式:產業並購是手段,資本運作是其利潤的主要來源,又稱「養豬戰略」——養豬的目的是為了盡快把它賣掉;二是產業運作導向型,即GE(美國通用電氣)並購模式:資本運作是手段,形成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是目的,又稱「養兒子戰略」——養兒子的目的是為了最終讓他成才;三是兩合模式,即一會兒「養豬」,一會兒「養兒子」,視環境和企業內部需求而定。
據相關資料披露,當時的德隆毫不猶豫就選擇了GE模式;唐萬新當即表示,德隆就是要做中國的GE,希望羅蘭.貝格按照產業運作為導向,資本運作為手段,來設計德隆總部的控股管理模式。
不久,在羅蘭.貝格的基礎上,德隆總部開始進行調整,在整個體系內去討論和適應這些規則。一些最重要的方面,比如成本控制、投資管理、財務流程、法律風險控制、人力資源戰略等,德隆引入麥肯錫、科爾尼、德勤等全球專業顧問,前後花了幾千萬美元的顧問費,「讓德隆的理想和世界最高操作標准對接」。
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引入和推行,德隆產業領域數年之間脫胎換骨,從「連一張准確的財務報表都收不上來,有想法而沒有章法的企業」,轉型為一家人人看了都說好,「因其規范管理而耀眼奪目」的現代企業。
這個現代企業開始追求「成為世界級影響力的戰略投資公司」,它用這樣的文字來表述自己的戰略:以資本運作為紐帶,以產業整合為核心,謀求成為中國傳統產業新價值的發現者和創造者,推動民族傳統產業的復興。
這是一個激動人心的遠景,它激勵著人們奔赴德隆,令這里成為無數高素質的人才熱鬧匯集的平台。在資本、戰略、慣性等復雜的動機下,德隆戰車在各個領域高速推進——不僅在國內,而且在國外;不僅在產業領域,而且在金融領域
金融之痛
德隆在產業領域擴張的同時,它的目光始終沒有離開過金融領域:因為通過收購整合的方式每進入一個行業或企業,都離不開德隆本身「高超的財技」,和銀行、證券、信託公司、租賃公司等多種金融平台的支持。
打量得久了,德隆人看出了機會來。在德隆戰略投資綜合手冊上,金融服務業被列為「中國最大的三類投資機會」之一(前兩類分別是「中國傳統產業」和「歐美品牌通道企業」),因為「金融服務業同時面臨打破國有壟斷和從分業經營走向混業經營的兩大機遇」。
因此多年以來,德隆一直嘗試以合法的方式將不同的金融機構納入麾下:金新信託、新疆金融租賃、上海新世紀租賃、伊斯蘭信託、德恆證券、恆信證券等;2002年6月,德隆開始參股一些城市商業銀行。此舉除為「產業並購整合」進行低調的資金融通以外,另一個目的,就是嘗試在中國市場條件下的金融混業經營。
針對輿論對德隆進入高風險的金融領域的置疑,唐萬新認為:「2005年之後,中國的金融領域將全面向外資開放;而由於中國的金融機構都是分業經營,服務水平相當落後,屆時根本無法和混業經營、而且金融產品極大豐富的外資金融機構相競爭。因此一方面基於責任感,一方面基於先行者的市場機會,我們想到要去探索。」
但這又是一個極其敏感的領域,比如有關金融法規就禁止任何企業成立「金融控股公司」。德隆只能以變通的手法進行嘗試。
2000年,德隆出資200萬元成立友聯管理研究中心,下轄金融產品總部等,其功能,就是「在中國現有的環境下,探索出不違法不違規的金融混業經營模式,為中國企業提供新的、更加高級的金融服務」。
德隆的做法很巧妙:它並不組建金融控股公司,然而當某企業需要一種綜合金融服務時,與德隆有股權紐帶關系的銀行、信託公司、證券公司、租賃公司、保險公司就分別找上門來,以不同金融機構的名義卻又是協作的方式展開服務——先看你有什麼需求,然後再為你量身定做個性化的金融服務產品:你需要經營性租賃可以幫你完成,你需要戰略並購也能幫你實現,你的企業需要擴充負債時幫你融資,你的企業負債率太高,需要擴充資本金時又幫你私募或上市……它所實際構建的,正是一個混業經營模式下的綜合金融服務平台。
在這個平台上,德隆從國際和國內金融市場上網路了一大批金融人才,到2003年達到七八十人。他們研究全球金融市場的歷史和模式,研究世界金融衍生產品的種類,並設計出豐富的適合中國企業的金融服務產品。2002年德隆啟動金融服務項目,2003年經歷了一個完整的財務年度,而人均年產值大大超出德隆決策層的預期。
一方面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和巨大的市場利潤,一方面有著巨大的外來危機,德隆的戰略眼光再一次顯示魅力。他們都相信,只要再堅持三五年,德隆一定會成為中國金融服務市場一個最好的品牌。而通過與國企、外資的合作,打造一個中國特色的、全球資源本地智慧的產融集團,也不是沒有可能。
然而德隆走得太快,也走得太遠:由於對非上市公司領域的行業過度投資,包括對金融機構的過度投資,包括對股價的過度維持,牽住了德隆太多的資金。也就是幾乎從德隆進入銀行開始,資金鏈的緊張已經到了需要正視和調整的時候了。然而由於種種原因,調整並沒有如期到來。
到2003年底,德隆復雜的資金鏈條捆住了它龐大的身軀和靈活的手腳。幾個月後,「信用危機」爆發,德隆系從新疆到上海,從實業到證券,上上下下177個企業,集體失血。
附:記者手記
掀起面紗,或者揭開蓋子
離開德隆10多天,在上千公里之外,一陷入有關媒體資料的閱讀,就會覺得這家企業問題太多,希望不大,甚至有著是不是跟「騙子」打了一回交道的感覺。
但一想到我們親眼目睹的種種,和上上下下員工對唐氏兄弟發自內心的愛戴,又感到需要從另外的角度來理解德隆的問題,需要從另外的側面來看到它的價值。
近10天的實地采訪,我們發現德隆是一個相當規范和國際化的企業,至少它的實業體系如此。它的規范程度甚至讓記者感到吃驚,它的自我學習和創新能力也遠遠超出了記者先前的猜測。然而,它還是出事了,而且一出就是大事,難以估量的資金缺口沉甸甸地壓在它的身上,讓這條曾經在中國市場呼風喚雨的「巨鱷」絲毫動彈不得。
4月23日,就在外界盛傳德隆大勢已去、唐氏兄弟攜巨款外逃的時候,記者在上海見到了唐萬新。唐身穿樸素的T恤,依然留著那撮標志性的小鬍子,只是和常人相比,神色更見沉重。可以看出,他的內心正在承受巨大的壓力。
毫無疑問,唐氏兄弟不得不面對媒體和公眾拋出的一系列尖銳的問題,這些問題包括:德隆有沒有坐莊炒作二級市場?新疆屯河、湘火炬/合金投資等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到底如何?德隆總部或分公司有沒有重大違規違法行為?德隆產業整合的真實意圖,到底是想做大產業還是為炒作二級市場提供便利?
截至發稿之日,德隆風波仍在持續。我們不知道它的確切走向,我們也不知道這家企業最終是否會被證明有驚人的「內幕」,但至少在記者的眼裡,無論怎樣,它的產業發展模式,在中國市場經濟史上仍然具備其標本意義。
最後需要聲明的是,一個如此龐大的德隆體系和一個如此復雜的德隆問題,短時間的采訪所得畢竟有限,文字的力量也有時而盡,不能看到、想到、悟到的地方,不能說盡所聽、所看、所感之處,請讀者慎讀、慎思、慎察。

閱讀全文

與新疆德隆集團解體啟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724
投資理財與宏觀經濟的關系 瀏覽:496
外部融資困難 瀏覽:704
燕郊49800民間互助理財 瀏覽:990
產權交易所管理辦法 瀏覽:516
科創基金和戰略配售基金的申購費 瀏覽:843
中國期貨市場國際化舉措 瀏覽:221
8萬投資人徹夜難眠 瀏覽:240
12月28日上海金交所銅期貨價格 瀏覽:219
易方達基金網基金 瀏覽:381
p2p理財人跑路了怎麼辦 瀏覽:310
期貨橡膠未來 瀏覽:108
建行日鑫月溢理財產品 瀏覽:891
股票期權通俗 瀏覽:653
遠期外匯價牌 瀏覽:284
股票上的融表示什麼 瀏覽:739
理財資金算作銀行自有資金嗎 瀏覽:200
美元匯率現在是多少人民幣匯率 瀏覽:356
什麼是外匯交易的點差 瀏覽:486
十英鎊人民幣 瀏覽: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