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和控股股東還是有一定區別的,有時他們可以是同一個人,但有時卻專不一定屬,因為控股股東是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是公開層面的,是站在台前的,而他們的背後有時還有他們的控股股東,這個情況就不是一般人可以知曉的,就好比上市公司是兒子,控股股東是爸爸,而爸爸的背後可能還有一個爺爺,而這個爺爺就是所謂的實際控制人了。
❷ 一個人或者一個機構,可不可以將一個上市公司的股票全部買完然後他變成控股股東。
可以收購上市公司,在收購行為完成後的十二個月內不得轉讓被收購公司的股票。被收購公司不再具備股份有限公司條件的,應當依法變更企業形式。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第八十五條:投資者可以採取要約收購、協議收購及其他合法方式收購上市公司。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第九十三條:採取要約收購方式的,收購人在收購期限內,不得賣出被收購公司的股票,也不得採取要約規定以外的形式和超出要約的條件買入被收購公司的股票。
在上市公司收購中,收購人持有的被收購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在收購行為完成後的十二個月內不得轉讓。收購行為完成後,收購人與被收購公司合並,並將該公司解散的,被解散公司的原有股票由收購人依法更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第九十七條:收購期限屆滿,被收購公司股權分布不符合上市條件的,該上市公司的股票應當由證券交易所依法終止上市交易;
其餘仍持有被收購公司股票的股東,有權向收購人以收購要約的同等條件出售其股票,收購人應當收購。收購行為完成後,被收購公司不再具備股份有限公司條件的,應當依法變更企業形式。
(2)控股一家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第一百二十九條:證券公司設立、收購或者撤銷分支機構,變更業務范圍,增加註冊資本且股權結構發生重大調整,減少注冊資本;
變更持有百分之五以上股權的股東、實際控制人,變更公司章程中的重要條款,合並、分立、停業、解散、破產,必須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批准。
收購行為完成後,收購人應當在十五日內將收購情況報告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和證券交易所,並予公告。收購上市公司中由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持有的股份,應當按照國務院的規定,經有關主管部門批准。
❸ 上市公司是否可以作為一家擬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或者最終控制人
當然可以了,主要看是否有這個實力,可以兼並重組收購,成為控股股東和控制人
❹ 一家上市公司有多家參股或控股公司是怎麼回事是統一管理還是分開管理啊具體財務什麼的怎麼回事啊
一家上市公司由多家參股很正常,但是多家控股是不存在的。上市公司通常是由一個最大的股東來組織公司的經營管理,包括財務管理;
❺ 一家公司控股兩家上市公司股票代碼一樣嗎!
你好,哪怕是同一家大股東控制的不同上市公司,公司代碼都是不一樣的。比較典型的你可以看看中航系的上市公司.
❻ 同一家大股東控股多家上市公司
這樣很正常。中國平安就是很好的例子。
❼ 中企控股上市公司多少家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10日舉行記者會,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就「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相關問題回答提問。
浙江:我們注意到有媒體報道稱,今年的國企改革一項重點任務是加強市值管理,請問肖主任,市值管理主要內容包括哪些?如何引導國企做好這項工作?另外,最近不少省市紛紛表示要加速推進國有企業上市速度,提高國有資產證券化率,比如說浙江正在大力實施「鳳凰行動」計劃,請問肖主任怎麼看?
肖亞慶:另外一個層面。剛才你談到包括浙江以及其他省市充分利用上市公司,加大證券化的力度。國有企業、中央企業都要用好資本市場,要盤活存量資產,使得更多的優質資產注入到上市公司,提升上市公司的質量和公司的內在價值。各地的國有企業特別是浙江這些國有企業在實踐中創造了很多的經驗,我們今年也要加大這方面工作的交流力度,使得大家相互學習、相互借鑒。總的來講,我們中央企業、國有企業要上市,要到資本市場上去,就一定要努力做上市公司的優秀企業,做優秀的上市公司。也請我們各位媒體對我們中央企業的這些上市公司、國有企業的這些上市公司進一步監督,督促大家做優秀的上市公司。
❽ 個人可以控股一家上市公司嗎
任何股份制公司的股東人數必須達到一定的人數規定,一股獨大的公司不屬於股份制公司。
❾ 全資子公司,控股公司,參股公司,上市公司各是什麼意思
「全資子公司」就是指一個股東的公司,但有嚴格的限制,只有國有獨資公司可以設立全資子公司,A公司擁有B公司 100%的股權,則B公司是A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例如:上市之前的中國石化的下屬子公司如:燕山、揚子、齊魯公司等,就是這種全資子公司。
控股公司是指通過持有某一公司一定數量的股份,而對該公司進行控制的公司。控股公司按控股方式,分為純粹控股公司和混合控股公司。純粹控股公司不直接從事生產經營業務,只是憑借持有其他公司的股份,進行資本營運。混合控股公司除通過控股進行資本營運外,也從事一些生產經營業務。
參股公司現在一般指的是A企業出一定比例的資金到B公司,然後再按照合同在一定的時間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分紅。
上市公司:大部分的公司都是股份制度的,當然,如果公司不上市的話,這些股份只是掌握在一小部分人手裡。當公司發展到一定程度,由於發展需要資金。上市就是一個吸納資金的好方法,公司把自己的一部分股份推上市場,設置一定的價格,讓這些股份在市場上交易。股份被賣掉的錢就可以用來繼續發展。股份代表了公司的一部分,比如說如果一個公司有100萬股,董事長控股51萬股,剩下的49萬股,放到市場上賣掉,相當於把49%的公司賣給大眾了。當然,董事長也可以把更多的股份賣給大眾,但這樣的話就有一定的風險,如果有惡意買家持有的股份超過董事長,公司的所有權就有變更了。總的來說,上市有好處也有壞處。
好處:
1.得到資金。
2.公司所有者把公司的一部分賣給大眾,相當於找大眾來和自己一起承擔風險,好比100%持有,賠了就賠100,50%持有,賠了只賠50。
3.增加股東的資產流動性。
4.逃脫銀行的控制,用不著再考銀行貸款了。
5.提高公司透明度,增加大眾對公司的信心。
6.提高公司知名度。
7.如果把一定股份轉給管理人員,可以提高管理人員與公司持有者的矛盾(agency problem)。
壞處也有:
1.上市是要花錢的。
2.提高透明度的同時也暴露了許多機密。
3.上市以後每一段時間都要把公司的資料通知股份持有者。
4.有可能被惡意控股。
5.在上市的時候,如果股份的價格訂的過低,對公司就是一種損失。實際上這是慣例,幾乎所有的公司在上市的時候都會把股票的價格訂的低一點。